第10章 道路中线测量
第十章 道路中线测量PPT课件

5
10
二三四级 1/1000 1/100 S/2000+0.10 S/2000+0.1
10
15
4)曲线测量闭合差
公路等 级
高速一 级
二三四 级
纵向闭合差 平原微 山岭重 丘区 丘区 1/2000 1/1000
1/1000 1/500
横向闭合差(cm)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 区
10
10
10
15
曲线偏角闭合差
不设超高
曲 线(m)
R>60
60≥R≥30
R<30
≤50 ≤25
25
20
10
5
3)中线量距及中桩桩为限差
公路等级
距离限 差
视距 校链 限差
桩位纵向误差(m)
桩位横向误差(cm)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高速一级 1/2000 1/200 S/2000+0.05 S/2000+0.1
(″)
60
120
§10.2 单圆曲线(circle curve)的测设
第十章:公路路线测量 (road engineering survey)
§10.1 §10.2 §10.3 §10.4 §10.5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 单圆曲线(circle curve)的测设 缓和曲线(spiral curve)的测设 复曲线的测设 回头曲线的测设
§10 .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
2、分为: ➢ 在两交点间测设转点。
➢ 在两交点延长线上测设转点。
(1)在两交点间测设转点:
方法:
➢ 在JD5、JD6的大致中间位置ZD′架仪。瞄准JD5,定 出JD6′。
第十章 道桥工程测量

在踏勘选线,拟定好路线方案,实地标定好路线起点、 在踏勘选线,拟定好路线方案,实地标定好路线起点、转折点及中 点后进行测量工作。 点后进行测量工作。 主要工作:通过测角、量距把路线中心的平面位置在地面用一列 木桩(里程桩)标定出来。 一、测算转向角α 一、测算转向角α 转向角:是道路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时所偏转的角度。 转向角:是道路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时所偏转的角度。 左偏角α 左偏角α左:位于原方向左侧。 右偏角α 右偏角α右:位于原方向右侧。 按前进方向计算: 当β<180° 180° α左:=180°- β 180° 当β>180° 180° α右:= β-180° 180° 图中:α 图中:α左1 =180°- β1 180° α右2= β2-180° 180° α左3 =180°- β3 180°
二、测设中桩(里程桩) 测设中桩(里程桩) 里程桩:为测定道路总长度和测绘道路的纵、横断面土,从道路的起点和终 点,沿道路的中线在地面上按规定的距离打桩。 整桩:规定的整数距离里程桩。 加桩:遇到有明显地物、道路交叉口或坡度变化设立的里程桩。 里程桩编号:桩距起点距离。 例:桩距起点10100m 桩编号:10+100.00(公里+ 例:桩距起点10100m 桩编号:10+100.00(公里+小于公里数) 单位:以米为单位,取至厘米。 测设中线时,填写中桩记录和绘制草图。
第二节
圆曲线测设
道路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以曲线连接德平曲线。 圆曲线:有一定半径的圆弧。 缓和曲线:直线到圆曲线过渡的曲线。
一、圆曲线要素的计算
第十章
道桥工程测量
道桥:道路与桥梁 道桥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 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带状地形图测量等。 道桥工程测量的目的: 为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为施工提供依据。 管线工程测量属路线测量,但有特性。 第一节 道路中线测量 道路中线测量的主要工作: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的各种测量。 主要内容: 1、收集道路起终点间的相关资料。 2、踏勘选线(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 3、道路工程测量(中线测量、曲线测设、中桩加密、中桩 控制桩测设、路基放样、竖曲线测设、 纵横断面图会址、土方量计算、竣工验 收测量等)
《铁路工程测量》课件—线路中线测量

外矢距
、
3010'00"
E0 R(sec 2 1) 200(sec
2
1) 7.14m
切曲差 q 2T L 253.90105.30 2.50m
180 180 301000 745500
2
2
JD
第十章 线路中线测量
ZY
ZD1
7.14m
745500
QZ
YZ
ZD2
2
2
曲线长 L R、 1000 1822'00" 320.559m
180 、 180
外矢距
E0
、
R(sec 2
1)
1000(sec
1822'00" 2
1)
12.984m
切曲差 q 2T L 2 161.666 320.559 2.773m
JD
E0
QZ
ZY
ZD1
R
R
2
计算检核
ZD1
R
R
ZD2
i
O
坐标系建立及坐标计算
x JD
xi
pi yi
i QZ
li
ZY
ZD1
R
R
i
Oy
坐标系建立 如图,切线支距法是以ZY 点或YZ点为坐标原点,以 指向JD方向为X轴正方向, 以过原点与切线垂直且指向 曲线内侧方向为Y轴正方向。
JD
180
第十章 线路中线测量
ZD1
ZD2
§10-3 圆曲线详细测设
第十章 线路中线测量
圆曲线的主点ZY、QZ、YZ标定于地面后,虽然控 制了圆曲线的方向和位置,但无法详细描绘曲线形状, 还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因而还必须对圆曲线进行详 细测设,定出圆曲线上的加密点,这些点称为曲线中 桩。铁路《测规》规定,圆曲线中桩里程宜为20m 的整倍数(通常称为20m整桩),且中桩的间距宜为 20m,以标定曲线的形状。常用的圆曲线测设方法 有长弦偏角法、短弦偏角法、极坐标法、切线支距法 等。这里以长弦偏角和切线支距法为例说明曲线中桩 的测设方法。
第十章 中线测量

(2)穿线
定出一条尽可能多的穿过或靠近直线上点 (如P1、P2、P3点)的直线AB。
P1 A
P2
P3 P4 B
(3)定交点 将直线延长,得交点JD。正倒镜分中法:
在B点架仪,盘左瞄准A,倒镜定a1,b1点;
盘右瞄准A点,倒镜定a2,b2点;取a1、
a2点中点a, b1、b2点的中点b。
c b JD d B C
1、切线支距法
(1)以ZY或YZ为坐 标原点,切线为X 轴,过原点的半径 为Y轴,建立坐标 系。 (2)计算出各桩点坐 标后,再用方向架、 钢尺去丈量。
切线支距法圆曲线坐标计算:
x i R sin i y i R(1 cos i ) l i 180 式 中 i R
特点:
道路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是把公路的中心线(中线)标定 在实地上。平面上看,公路一般由直线和各种 曲线组成,如下图所示。
复曲线
反向曲线 缓和曲线段 圆曲线
圆曲线
回头曲线
交点的测设
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 用JD来表示。
方法:
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中桩。
2.高等级公路:测地形图——图上定
切曲差
J 2 43.025 82.624 3.44m
JD6桩号 -T
K5+178.64 43.03
ZY桩号
+L YZ桩号 -L/2 QZ桩号
K5+135.61
82.62 K5+218.23 41.31 K5+176.92
+D/2
JD桩号
1.72
K5+178.64
JD1
α1
道路中线测量(工程测量课件)

工程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
全站仪导线测量
圆曲线测设
圆曲线又称单曲 线,指圆的一部分,是公 路转弯时常用的曲线形 式.圆曲线具有线形优 美,测设方便的优点。 在路线平曲线测设中, 圆曲线是路线平曲线的 基本组成部分。
圆曲线的测设工作一般分两 步进行。 主点测设:标定出曲线上起控制 作用的点。 详细测设:在主点基础上进行加 密,定出曲线上的其他各点, 完整地标定出圆曲线的位置。
1.主点里程桩号的计算 在中线测量中,路线交点(JD)的里程桩号是实际丈量的,而曲线主 点的里程桩号是根据交点的里程桩号推算而得的。其计算步骤如下:
交点 圆曲线起点 圆曲线终点 圆曲线中点 校核
JD
里程
-)
T
ZY
里程
&2
QZ
里程
+)
D/2
JD
里程
2.主点的测设 如图10-1所示,自路线交点JD分别沿后视方向和前视方
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单圆曲线元素按下列公式计算: 切线长:
曲线长:
(1)
外距:
为了计算里程和校核,还应计算切曲差(超距),即两切 线长与曲线长的差值。 切曲差(超距) D = 2T - L
二、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单圆曲线有三个主点,即曲线起点(ZY)、曲线中点(QZ)和曲线终点 (YZ)。它们是确定圆曲线位置的主要点位。在其点位上的桩称为主点桩, 是圆曲线测设的重要桩志。
一、圆曲线测设元素的计算
图10-1 圆曲线主点及测设元素
P点——公路路线测量中所测定的交点JD位置; ——路线转角; R——圆曲线半径; A点和B点——直线与圆曲线的切点,即圆曲线的起点ZY和 终点YZ; M点——分角线与圆曲线的相交点,即圆曲线的中点QZ; T——圆曲线的切线长; L——圆曲线的曲线长; E——交点JD至圆曲线中点M的距离,称为外距。
道路施工测设—道路中线测设

测设的转点不严格在一条直线上。用目估法或经纬仪视准法定出一条直线,使尽可能
靠近这些测设点,这一工作称为穿线。
测设点P1P2P3P4不在一直线上
P1
P4
ZD A
P2
P3
ZD B
(1)交点与转折点测设
路线的相邻直线段(AB,CD)用穿线法定出后,可用 延长相交法测设交点(JD)。 方法:将经纬仪安置于B点,瞄准A点,倒转望远 镜,在视线方向上,接近交点JD的概略位置前、后 打下两个桩(称为骑马桩)采用延长直线的“正倒 镜分中法” 在该两桩上定出a,b两点,并钉以小
(a)交点测设 图上量得与地物的关系测
设路线交点(例如用距离交 会法)
14.35
房屋
16.18
JD 10
25.44
交点
(1)交点与转折点测设
(b)根据导线点测设路线交点
T3
导线沿道路中线布设,可按邻近的
导线点用极坐标法测设交点。
导线点
T4
α4-5 导线
T5
α
D
(c)穿线法测设路线交点
JD 12 交点
进方向的右角β,用DJ2或DJ6级经纬仪观测一个测回。按β角计算出路线交点处的 偏角α,当β<180°时,为右偏角(路线向右转折),当β>180°时,为左偏角
(路线向左转折)。
最后定出转折角 的分角线方向
右 180
左 180
路线前进方向
ZY— 直线和圆曲线连接点 QZ— 圆曲线的中点 YZ— 圆曲线和直线连接点 YH— 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连接点 HY—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连接点
(转点) ZY1 ZD 1
(交点) JD 1
α(1 右偏角)
QZ1 (圆曲线)
道路中线测量

§10—1 中线测量概述无论是公路,还是城市道路,平面线形均要受到地形、地物、水文、地质及其它因素的限制而改变路线方向。
在直线转向处要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称为干曲线。
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如图10—1所示。
圆曲线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
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设的,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为圆曲线半径的曲线。
我国公路采用辐射螺旋线,亦称回旋线。
根据我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
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只设圆曲线。
中线测量是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的中线具体地测设到地面上去,并测出其里程。
§10—2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一、交点的测设在路线测设时,应先定出路线的转折点,这些转折点称为交点,它是中线测量的控制点。
交点的测设可采用现场标定的方法,即根据既定的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等条什,在现场反复比较,直接定出路线交点的位置。
这种方法不需测地形图,比较直观,但只适用于等级较低的公路。
对于高等级公路或地形复杂、现场标定困难的地段,应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先在实地布设导线,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为1/1 ooo或1/2 ooo地形图),在图上定出路线,再到实地放线,把交点在实地标定下来。
一般可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放点穿线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地形图上的测图导线点与图上定出的路线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关系,在实地将路线中线的直线段测设出来,然后将相邻直线延长相交,定出交点桩的位置。
具体测设步骤如下:1.放点第200页在地面上测设路线中线的直线部分,只需定出直线上若干个点,就可确定这一直线的位置。
如图lo—2,欲将纸上定线的两直线JD:一JD:和JD:~JD,测设于地面,只需在地面上定出1、2、3、4、5、6等临时点即可。
这些临时点可选择支距点,即垂直于导线边、垂足为导线点的直线与纸上定线的直线相交的点,如1、2、4、6点;亦可选择测图导线边与纸上定线的直线相交的点,如3点;或选择能够控制中线位置的任意点,如5点,用极坐标法放样。
道路中线测量—圆曲线测设(工程测量课件)

01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02
03
道路中
线测量
04
05
06
08
09
路线转角的测定和里程桩设置
圆曲线测设
圆曲线详细测设的基本要求
虚交点的测设
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测设
回头曲线的测设
道路中线逐桩坐标计算
C
目
录 ONTENTS
1
圆曲线详细测设
2
整桩号法
3
整桩距法
4
特点及适用性
1
圆曲线详细测设
➢ 圆曲线详细测设:
3
整桩距法
➢ 整桩距法:
➢ 从圆曲线起点ZY和终点YZ
开始,分别以桩距 l 0 连续
向圆曲线中点QZ设桩。
例: 已知某JD的里程为K2+968.43,测得转角 =34°1
2‘,圆曲线半径R=200m,若按整桩距法加桩,试确定加
桩桩号。
解:
由前例已知ZY里程=K2+906.9,QZ里程=K2+966.59,
2
圆曲线主点测设
➢ ZY点的测设:
➢ 将仪器置于JD上,望远镜照准
后视JD或此方向上的转点,沿
望远镜视线方向量取切线长T,
得ZY,先插一测钎标志。
➢ 用钢尺丈量ZY至最近一个直线
桩的距离,如两桩号之差等于
所丈量的距离或相差在容许范
围内,即可在测钎处打下ZY桩。
➢ YZ点的测设:
➢ 在ZY点测设完后,转动望远镜
C
目
录 ONTENTS
1
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2
加密桩点坐标的计算
3
测设方法
4
优缺点及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称
直圆点 曲中点 圆直点
直缓点 缓圆点 圆缓点 缓直点
汉语拼音缩写 JD ZD ZY QZ YZ GQ ZH HY YH HZ
英语缩写 IP TP BC MC EC CP TS SC CS ST
2、里程桩的钉设
新线桩志打桩,不要露出地面太高,一般以5cm左右能露 出桩号为宜。钉设时将写有桩号的一面朝向路线的起点方向。 对起控制作用的交点桩、转点桩以及一些重要的地物加桩,如 桥位桩、隧道定位桩等桩顶钉一小铁钉表示点位。
(二)拨角放线法——极坐标法 根据纸上定线的交点坐标,首先反算直线长度和坐
标方位角,以及转角,利用这些数据在现场测设交点。
在利用导线点或已测设的JD,计算测设元素(β,S) ——拨角,量边,定出JD 位置。
这种方法有累积误差,故每隔一段距离应与测图导 线联测校核调整。
(三)坐标放样法 交点坐标在地形图上确定以后,利用测图导线
2、转角的计算
当右角β测定以后,根据β值计算路线交点处 的 转 角 α。 当 β<180° 时 为 右 转 角 ( 路 线 向 右转)。当>180°时为左转角(路线向左 转),左转角和右转角按下式计算:
α右=180°-β α左=β-180°
β<180° β>180°
3、钉设平曲线中点方向桩
为了便于设置曲线中点桩,在测角的同时,需将 曲线中点方向桩(亦即分角线方向桩)钉设出来,分 角线方向桩离交点的距离应尽量大于曲线外距,以利 于定向插点。一般转角越大,外距也越大,这样分角 桩就应该设置得远一点。
第十章 道路中线测量
第一节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第二节 测角组的工作内容 第三节 里程桩的设置 第四节 圆曲线的测设 第五节 虚交 第六节 缓和曲线的测设 第七节 复曲线的测设(自学) 第八节 回头曲线的测设(自学) 第九节 道路中线逐桩坐标计算(自学)
概述
e a f ab
第二节 测角组的工作内容
将道路中线的交点和转点设定完成后,即定线测量完成, 就可进行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测角与转角计算,平曲线 要素计算,钉设平曲线中点方位桩,视距测量,导线磁方 位角观测并进行检核,路线控制桩位固定等。
一、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
对于相互通视的交点,如果定线测量无误,则不需要进 行点位修正,可以直接引用。但是当交点相距较远或地形起 伏较大,测角组应加设若干个导向桩,供中桩穿线使用。
测设步骤:
临时点为支距点时,可用支距法放点,用经纬仪和方向架定出 垂线方向,再用皮尺量出支距l定出点位。
临时点为任意点时,则用极坐标法,将经纬仪安置在相应的导 线点上,拨角β定出临时方向,再用皮尺量距l定出点位。
2、穿线
由于图解数据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在图上同 一直线上的各点放到地面后,一般均不能准确位 于同一直线上。这时可根据实地情况采用目估或 经纬仪法穿线,通过比较和选择定出一条尽可能 多地穿过或靠近临时点的直线AB,这种确定直线 位置的工作称为穿线。
1、圆曲线测设元素的计算
设在交点JD处相邻两直线边与半径为R的圆曲线相 切,其切点ZY和YZ称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分角 线与曲线相交的交点QZ称为曲线中点,如图所示, 它们统称为圆曲线主点,其位置是根据曲线要素 确定的。
设交点(JD)的转角为α,单位为rad,圆曲线半 径为R,则曲线的测设元素按下列公式计算:
(2)当偏差超过容许范围或JD6不许移动时,则须重新设 置转点。设e为ZD′应横向移动的距离,仪器在ZD′用视距 测量方法测出距离a、b,则
e a f ab
将ZD′沿偏差的相反方向横移至ZD。将仪器移至ZD,延长 直线JD5—ZD看是否通过JD6或偏差小于容许值,否则应再 次设置转点,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道路工程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及各种附属 设施等构成。兴建公路之前,为了选择一条既经济又 合理的路线,必须对沿线进行勘测。
一般地讲,路线以平、直最为理想。但实际上,由于 受到地物、地貌、水文、地质及其它等因素的限制, 路线的平面线型必然有转折,即路线前进的方向发生 改变。为保证行车舒适、安全,并使路线具有合理的 线型,在直线转向处必须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曲线 称为平曲线。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
一、交点的测设 对于一般低等级的公路,通常采用一次定测的方法直接放
线,在现场标定交点位置。对于高等级的公路或地形复杂 的地段,需在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然后把纸上定 好的路线放到路面上,一般采用穿线交点法、拨角放线法 和坐标放样法标定交点位置。
(一)穿线交点法 穿线交点法是利用测图导线点与图上定线之间的角度和
一、里程桩的类型
里程桩分为整桩和加桩两种。 1、整桩 在直线上和曲线上,其桩距按规定的要求而设。它的里程桩号 均为整数,且为要求桩距的整倍数。(每隔20m或50m设一个) 当量距每至百米及千米时,要钉设百米桩及公里桩。 2、加桩 加桩又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曲线加桩、地质加桩、断链 加桩和行政区域加桩等。
起点ZY桩号=交点JD桩号-切线长(T) 终点YZ桩号=起点ZY桩号+曲线长(L)
中点QZ桩号=终点YZ桩号-曲线长的一半(L/2) 交点JD桩号=中点QZ桩号+切曲差的一半(D/2)
(校核)
例:设某交点JD里程为K2+968.43,圆曲线半径R=200m,测 得其偏角α为34°12′,计算各要素和各主点桩号。
按全站仪或GPS-RTK将交点直接放样在地面上。 由于利用测图导线放点,故无误差累积现象。这 种方法是目前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方法。
二、转点的测设 分为: 在两交点间测设转点。 在两交点延长线上测设转点。
(一)在交点间设转点 (1)ZD′为粗略定出的转点位置。将经纬仪置于ZD′,用正倒镜 分中法延长直线JD5—ZD′于JD6′。若JD6′与JD6重合或量取的偏 差在路线容许移动的范围内,则转点位置即为ZD′,这时应将 JD6移至JD6′,并在桩顶上钉上小钉表示交点位置。
道路中线测量是公路工程测量中关键性的 工作,它是测绘纵、横断面图和平面图的 基础,是公路设计、施工和后续工作的依 据。
第一节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要进行道路中线测量,必须先进行定线测量,即在现场标 定交点和转点。
交点是指路线改变方向的转折点,通常以JD表示,它是路 线测量的控制点。
转点是指当相邻两交点距离较长或互不通视时,需要在其 连线或延长线上定出的一点或整点,以供交点、测角、量 距或延长直线瞄准之用,通常用ZD表示。
1
3
A 2
B 4
3、交点 将两直线延长,得交点JD。操作步骤如下: 正倒镜分中法: (1)在ZD2点架仪,盘左瞄准ZD1,倒镜定a1,b1点; 盘右瞄准ZD1点,倒镜定a2,b2点;取a1、 a2点中点a, b1、b2点的中点b。 (2)同理定出CD 方向上c、d两点。(骑马桩) (3)将线段ab、cd相交得交点JD。
(二)在两交点延长线上设转点
ZD′为延长线上粗略定出的转点位置。将经纬仪置于ZD′,用正
倒镜分中法定出JD9′。若JD9′与JD9重合或量取的偏差在路线容
许移动的范围内,则转点位置即为ZD′。若偏差f超出容许范围或
JD9为死点,不许移动,则应调整ZD′的位置。将ZD′沿偏差f相
反方向横移e至ZD。
中桩间距表
直线(m)
曲线(m)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不设超高的曲线 R>60 60≥R≥30 R<30
≤50
≤25
25
20
10
5
二、里程桩的书写及钉设 1、里程桩的书写 桩志一般用红色油漆或记号笔书写,一般写在桩顶以下5cm范围内。
路线主要标志桩名称表
名称 交点 转点
圆曲线起点 圆曲线中点 圆曲线终点
6、路线控制桩位固定
为了便于以后施工时恢复线路及放样,对于中线控制桩志, 如路线起点桩、终点桩、交点桩等重要桩志,均须妥善固定和 保护,以防止丢失和破坏。
桩志固定方法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埋土堆、垒石堆、设护桩 (亦称“栓桩”)等。护桩方法很多,如距离交会法、方向交 会法、导线延长法等。公路工程测量通常多采用距离交会法定 位。护桩一般设三个,护桩夹角不宜小于60°,以减小交会误 差。
改建桩志位于旧路上时,常采用大帽钢钉。
遇到岩石地段无法钉桩时,应在岩石上凿刻“⊕”标记, 表示桩位并在其旁边写明桩号、编号等。
在潮湿或近期不施工的路线,对重要桩位可埋设混凝土桩, 便于长期保存。
第四节 圆曲线的测设
圆曲线又称单曲线,是由一定半径的圆弧构成, 它是路线弯道中最基本的平曲线形式。
一、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第三节 里程桩的设置
为了确定路线中线的位置和路线的长度,满足纵、 横断面测量的需要以及为以后路线施工放样打下基 础,必须由路线的起点开始每隔一段距离钉设木桩 标志,称为里程桩。里程桩亦称中桩,桩点表示路 线中线的具体位置。
桩的正面写有桩号,背面写有编号。桩号表示该桩 点至路线起点的里程数。如某桩点距路线起点的里 程为2456.257m,则桩号记为K2+456.257。
由于转点实际上未必严格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就存在用 经纬仪检查与标定直线或修正交点桩位的问题,如发现问题, 及时改正。
二、路线右角的测定与转角的计算
1、 路线右角的观测
按路线的前进方向,以路线为界,在路线右侧的水平 角称为右角,如图所示的β1、β2。在中线测量中, 一般是采用测回法测定。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角值 的不符值视公路等级而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 ±20″;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为±60″。如在容许 范围内,可取两个半测回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L/2
59.69
QZ
K2+966.59
+D/2
1.84
JD
K2+96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