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道路中线测量(1)

合集下载

YOTB学校道路测量实习总结和心得 (1)

YOTB学校道路测量实习总结和心得 (1)

道路中线测量实训总结和心得组号:F组员:xxxx一:实训任务•掌握进行四等和普通水准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掌握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横断面和纵断面测量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掌握纵横断面的绘制方法。

二:仪器和工具水准仪一台,含水准尺和尺垫,全站仪一台,皮尺一把,木桩若干,记录表一个,计算器一台。

三:主要内容•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纵横断面图的测绘四:作业步骤和方法要求在所测地形图上设计含有1—2个转折点的线路中线,线路转向处用缓和曲线或圆曲线连接。

(1)中线测量根据中线附近的控制点和地物,可采用穿线交点,拨角放线等方法测设线路个交点,并用测回法观测线路个偏角一测回,然后从线路起点开始,沿中线每隔10米量距定出整桩,并在地面坡度换处,中线与其他主要地物相交之处设加桩,在曲线交点处设立主点桩。

中线顶线时,可采用全站仪定线或目估定线,量距采用一般钢尺量距,曲线测设可采用偏角法,切线支距法或极坐标法。

线路精度要求是:直线部分纵向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0,横向误差应小于5cm,线曲部分纵向相对闭合差应小于1/1000,横向闭合差应小于10cm.里程桩的编号:0+000,0+010,·······。

加桩号按实际距离为准。

•纵断面测量1.基平测量在整个路线上,根据路线的长度设置3~5个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与附近已知水准点连测,求出其高程。

2,中平测量以相邻水准点为一个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等外水准测量要求逐个测量中桩的地面高程,附和至下一个水准点,作业中应注意:为提高作业效率,一观测站可以有若干个前视,并采用视线高方法进行计算,故记录时注意分清后视,前视和间视。

各桩号的高程以桩的地面高程为准,不能测桩顶。

注意水准点的闭合或附合,以及其限差要求,以确保水准测量无差错。

3,纵断面的绘制以里程桩为横坐标,比例尺为1:1000,以高程为纵坐标,比例尺为1;100,在毫米方格纸上绘出纵断面图。

道路工程施工放线测量记录

道路工程施工放线测量记录

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XX道路工程项目地点:XX市XX区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工程设计研究院二、测量放线工作概述1. 测量放线依据本次道路工程施工放线测量依据《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9-201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以及设计图纸等资料进行。

2. 测量放线内容(1)中线测量:对道路中线进行测量,确保中线位置准确无误。

(2)边线测量:对道路两侧的边线进行测量,确保边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高程测量:对道路中心线及两侧边线的高程进行测量,确保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4)平面控制测量:对道路平面控制点进行测量,确保控制点位置准确。

(5)垂直控制测量:对道路垂直控制点进行测量,确保控制点位置准确。

3. 测量放线方法(1)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2)边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3)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4)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5)垂直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量精度为±1mm。

三、测量放线过程1. 施工单位组织测量人员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施工现场情况。

2. 测量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对道路中线、边线、高程等要素进行测量放样。

3. 对测量放样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放样准确无误。

4. 测量放样完成后,进行测量记录,包括测量时间、测量人员、测量设备、测量数据等。

5. 将测量记录报送监理单位审核。

6. 监理单位对测量记录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认放样结果。

四、测量放线结果1. 道路中线位置准确,偏差±1mm。

2. 道路边线位置准确,偏差±1mm。

3. 道路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偏差±1mm。

4. 平面控制点位置准确,偏差±1mm。

第十章 道桥工程测量

第十章 道桥工程测量

在踏勘选线,拟定好路线方案,实地标定好路线起点、 在踏勘选线,拟定好路线方案,实地标定好路线起点、转折点及中 点后进行测量工作。 点后进行测量工作。 主要工作:通过测角、量距把路线中心的平面位置在地面用一列 木桩(里程桩)标定出来。 一、测算转向角α 一、测算转向角α 转向角:是道路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时所偏转的角度。 转向角:是道路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时所偏转的角度。 左偏角α 左偏角α左:位于原方向左侧。 右偏角α 右偏角α右:位于原方向右侧。 按前进方向计算: 当β<180° 180° α左:=180°- β 180° 当β>180° 180° α右:= β-180° 180° 图中:α 图中:α左1 =180°- β1 180° α右2= β2-180° 180° α左3 =180°- β3 180°
二、测设中桩(里程桩) 测设中桩(里程桩) 里程桩:为测定道路总长度和测绘道路的纵、横断面土,从道路的起点和终 点,沿道路的中线在地面上按规定的距离打桩。 整桩:规定的整数距离里程桩。 加桩:遇到有明显地物、道路交叉口或坡度变化设立的里程桩。 里程桩编号:桩距起点距离。 例:桩距起点10100m 桩编号:10+100.00(公里+ 例:桩距起点10100m 桩编号:10+100.00(公里+小于公里数) 单位:以米为单位,取至厘米。 测设中线时,填写中桩记录和绘制草图。
第二节
圆曲线测设
道路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以曲线连接德平曲线。 圆曲线:有一定半径的圆弧。 缓和曲线:直线到圆曲线过渡的曲线。
一、圆曲线要素的计算
第十章
道桥工程测量
道桥:道路与桥梁 道桥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 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带状地形图测量等。 道桥工程测量的目的: 为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为施工提供依据。 管线工程测量属路线测量,但有特性。 第一节 道路中线测量 道路中线测量的主要工作: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的各种测量。 主要内容: 1、收集道路起终点间的相关资料。 2、踏勘选线(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 3、道路工程测量(中线测量、曲线测设、中桩加密、中桩 控制桩测设、路基放样、竖曲线测设、 纵横断面图会址、土方量计算、竣工验 收测量等)

公路中线测量

公路中线测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七 虚交放样( 圆外基线法)
如果计算出t1、t2 出现负值, 说明曲线的ZY 点、YZ点位于辅助 点与虚交点之间。
(3) 主点测设。
根据t1、t2 即可定出曲线的ZY 点和YZ 点。 量出A 点的里程后, 曲线主点的里程亦可算出。 曲线中点QZ 的测设, 可采用以下方法:
下一页 返回
训练项目四 公路中线测量
6 任务六 偏角法详细测设缓和曲线 7 任务七 虚交放样(圆外基线法) 83 任务八 复曲线测设 9 任务九 基平、中平、横断面测量
上一页 返回
任务一 圆曲线主点测设
一、测设方法与步骤
(1) 在平坦地区定出路线导线的三个交点(JD1、JD2、JD3 ), 如 图4.1 所示, 并在所选点上用木桩标定其位置。 边长要大于80 m, 估计β右<145°。
HY 点或YH 点的切线方向, 就与前面所学的圆曲线测设方法一样了。 计算配盘值:
将仪器安置于HY 点上, 瞄准ZH 点, 水平度盘配置在b0 (当曲线 右转时, 配置在360°- b0), 旋转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 00′00″并倒镜, 此时视线方向即为HY 点的切线方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复曲线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的同向曲线相连而成的曲线。 如图4.4 所示, 主、副曲线的交点为A、B, 两曲线相接于YY。
用经纬仪观测转角α1、α2, 测量切基线AB。 在选定主曲线半径R1 后, 即可按以下步骤计算副曲线的半径R2 及测设元素。 (1) 根据主曲线的转角α1 和半径R1, 计算主曲线的测设元素: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五 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缓和曲线
(2) 圆曲线段。 圆曲线上各点的测设须将仪器迁至HY 点或YH 点上进行。 只要定出

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

cb
2
或 c ab
2
1、里程桩与桩号
(1)里程桩 在路线定测中,当路线的交点、转角 测定后,即可沿路线中线设置里程桩 (由于路线里程桩一般设置在道路中 线上,故又称中桩),以标定中线的 位置。里程桩上写有桩号,表达该中 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
(2)桩号 中桩桩号的书写应全线统一,不要横竖 夹杂。桩号、桩名均朝向路线起点方向。 为在野外找桩方便,所有中桩均应在标 志背后用阿拉伯数字由1-10为一组循环 编号。如某中桩距起点的距离为 35148.79m,则该中桩桩号记为 K35+148.79。
(2)拨角法放线
拨角放线法是根据纸上定线交点的坐标, 预先在内业计算出两相交点间的距离及 直线的转向角,然后根据计算资料在现 场放出各个交点,定出中线位置 优点:外业工作迅速 缺点:误差累积大 解决措施:每隔一定距离,将测设的中 线与初测导线或测图导线联测。
由坐标反算得
相邻交点的水平距离S 相邻直线的转向角
2、转点设置位置 (1)在交点间设转点 若相邻两交点相互通视,则可在一交点上
安置仪器,后视另一交点,在视线方向上 设置转点。
如有两交点JD5、JD6互不通视,在其两点 之间找一与这两点相互通视的点,架设经 纬仪,先用经纬仪瞄准其中一点如JD5,再 纵转望远镜,在JD6的附近处找出一点,量 出该点与JD6之间的距离,再依据比例调整 经纬的位置,直到当用经纬仪瞄准JD5纵转 望远镜后能瞄准JD6为止。
方法: 在JD5、JD6的大致中间位置ZD′架仪。瞄 准JD5,定出JD′6。 测量出a、b距离。 计算e值,实地量取e,得ZD点。有: 在ZD点架仪,检查三点在一直线上。
e

a
a b
f
(2)在两交点的延长线上设转点

第十章 中线测量

第十章  中线测量

(2)穿线
定出一条尽可能多的穿过或靠近直线上点 (如P1、P2、P3点)的直线AB。
P1 A
P2
P3 P4 B
(3)定交点 将直线延长,得交点JD。正倒镜分中法:

在B点架仪,盘左瞄准A,倒镜定a1,b1点;
盘右瞄准A点,倒镜定a2,b2点;取a1、
a2点中点a, b1、b2点的中点b。
c b JD d B C
1、切线支距法
(1)以ZY或YZ为坐 标原点,切线为X 轴,过原点的半径 为Y轴,建立坐标 系。 (2)计算出各桩点坐 标后,再用方向架、 钢尺去丈量。
切线支距法圆曲线坐标计算:
x i R sin i y i R(1 cos i ) l i 180 式 中 i R
特点:
道路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是把公路的中心线(中线)标定 在实地上。平面上看,公路一般由直线和各种 曲线组成,如下图所示。
复曲线
反向曲线 缓和曲线段 圆曲线
圆曲线
回头曲线
交点的测设
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 用JD来表示。
方法:
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中桩。
2.高等级公路:测地形图——图上定
切曲差
J 2 43.025 82.624 3.44m
JD6桩号 -T
K5+178.64 43.03
ZY桩号
+L YZ桩号 -L/2 QZ桩号
K5+135.61
82.62 K5+218.23 41.31 K5+176.92
+D/2
JD桩号
1.72
K5+178.64
JD1
α1

第十一章道路中线测量

第十一章道路中线测量

§11-5 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测设
一、缓和曲线
㈠缓和曲线的概念 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插入的一段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 化到圆曲线半径R的过渡性曲线。以适应行车轨迹、消除离心 力突变及满足超高和加宽的过渡要求。
我国公路、铁路设计,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㈡缓和曲线公式 1.基本公式 回旋线是曲率半径随曲线长度增加而成反比均匀减小的曲 线。
xi=Rsinφi yi=R(1-cos φi)
y
O φi R
式中:i
li R
180
xi
Pi
li
yi
ZY(或YZ)
X(JD)
2.偏角法:以ZY(YZ或)点至曲线上任一点Pi的弦 线与切线间的偏角Δi来确定Pi位置的方法。
JD
i
i
2
li
180
2
ci
2R sin i
2
2R sin
li 2R
QZ里程 + D/2
JD里程(计算检核)
3.圆曲线主点的测设方法
JDi架仪,照准JDi-1,量取T,得ZY点; 照准JDi+1,量取T,得YZ点; 在分角线方向量取E,得QZ点。
例题:某路线JD桩号为k4+390.78,转角 α=12°30′,圆曲线半径R=500m,试计算圆曲线 元素及各主点里程。
y R 1 cos p
X X ZHi x cos Ai1、i y sin Ai1、i Y YZHi x sin Ai1、i y cos Ai1、i
X
ZHi-1
Ai-1、i
JDi-1
HZi-1
JDi
x
ZHi
HYi QZi YHi
HZi ZYi+1

中级测量员理论试卷

中级测量员理论试卷

中级测量员理论试卷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工程测量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001)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依据《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6-01-02-04)命制。

3、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4、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5、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分,满分80分。

)1.地面点到( )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A 、地面观测点B 、似大地水准面C 、大地水准面D 、假定水准面2.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B 的读数小,则有( )。

A 、A 点比B 点低B 、A 点比B 点高C 、A 点与B 点可能同高D 、A 、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3.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 ) 误差。

A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误差B 、读数误差C 、圆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D 、水准尺倾斜误差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5.进行水准仪i 角检验时,A ,B 两点相距80m ,将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中间,测得高差=AB h 0.125m ,将水准仪安置在距离B 点2~3m 的地方,测得的高差为='AB h =0.186m ,则水准仪的i 角为( )。

A、157″B、-157″C、″D、–″6.自动安平水准仪,( )。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B、没有圆水准器C、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D、没有管水准器7.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桩号=旧桩号(长(短)链值)
• 4)发生断链后,线路的总里程,按下式算:
• 线路的总里程=终桩里程+长链总和–短链总和
• (二)直线路段的测量方法:
• 1、安置经纬仪于交点IP1点(或转点 TP1点)处,进行直线定线;
• 2、边定线,边丈量距离,边书写桩号, 边钉桩;
• 3、一直将中桩钉到IP1点附近,并且将 IP1点的里程也给丈量出来。
• 4、桩号的构成:
“ K +整公里数+不足整公里的百米数”。
如:K0+000,K3+120,BCK3+146.78等
• 5、桩号的书写:
• 1)横写(将木桩放倒了写):如K3+420
• 2)竖写(将木桩竖立起来再写):
• 如:K3

+
• 420
• 6、桩距(l。):即打桩时,相邻两根 中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乙类地区,桩 距按以下规定采用:
• 直线路段: l。 =20米
• 曲线路段:R ≥ 100米: l。 =20米;

25米≤ R<100米: l。 =10米

R<25米及回头曲线: l。 =5米
• 7、里程桩的钉设:
• 要求: 1)打稳固。露于地上部分勿太多 也 勿太少。

2)桩号的朝向:为了便于检查核
对。要求:直线路段,桩号一律面向起
第六章 公路测量
• 本章涉及的内容: • 6-1中线测量 • 6-2中线水准测量 • 6-3横断面测量 • 6-4线路地形测量(不讲) • 本章学习目的:掌握点公路测量的基本
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测量技能。
• 整桩,分为:一般的中桩:如K2+240

百米桩(也称“百米标”):如K2+800

公里桩(也称“里程碑”):如K21+000
• 加桩,分为:
• 1)地物加桩:当线路与既有地物交叉时,在地物处钉 设 的加桩;供纵坡设计。
• 2) 地貌加桩:在纵、横向地貌突变处打的加桩,供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
• 3)关系加桩:控制中轴线位置的加桩。如BC桩、 MC桩 和 EC桩。
• 3、“桩号”:即里程桩的编号。因为线路上无二点的 里程相同,故,用里程值来作为中桩的编号。
点方向;曲线路段,桩号一律面向圆心
方向。
• 8、断链的处理问题:
• 1)“断链”的概念: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或配
合不好等原因,导致的线路实际里程数与桩号 注明的里程数不相等的现象。
• 2)断链的分类:
• 分为:长链(即实际里程 > 桩号里程者)

短链(即实际里程 < 桩号里程者)
• 3)断链的处理:如发现较早,须返工更正; 否则,可打“断链桩”处理。其桩号构成:
• 其他直线路段的测量,同法。
• (本2节课至此结束)
课外作 业
• 解释:1、里程

2、里程桩

3、长链

4、短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