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无源器件——偏振分光棱镜的设计
偏振分光棱镜光路

偏振分光棱镜光路
偏振分光棱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它能够将一束光分成两个偏振方向的光束。
在光路中,偏振分光棱镜的作用是将入射光分成两个垂直的偏振分量,以便后续的实验或应用。
当一束自然光入射到偏振分光棱镜上时,它会根据光的偏振状态将光分成两个分量。
其中,一个分量是垂直于棱镜的分量,另一个分量是平行于棱镜的分量。
这两个分量在棱镜内部发生反射和折射,最终以不同的角度出射。
在出射光路中,偏振分光棱镜的出射角度取决于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和棱镜的角度。
如果入射光是完全偏振的,那么出射的两个分量将相互垂直。
如果入射光不是完全偏振的,那么出射的两个分量将有一定的夹角。
此外,偏振分光棱镜的透光率和反射率取决于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和棱镜的角度。
一般来说,对于完全偏振的光,透射率和反射率都较高。
而对于非完全偏振的光,透射率和反射率可能会较低。
在具体应用中,偏振分光棱镜可以用在各种光学实验和测试中,例如光学干涉、光学测量和光学通信等。
通过使用偏振分光棱镜,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偏振性质和传播规律,并开发出更先进的光学技术和应用。
总之,偏振分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器件,它能够将一束光分成两个偏振方向的光束,以便后续的实验和应用。
通过使用偏振分光棱镜,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偏振性质和传播规律,并开发出更先进的光学技术和应用。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

光无源器件的技术分析光无源器件是指在光通信和光网络中,不需要外部能量输入就能起作用的光学器件,例如光纤、分光器和波长分复用器等。
这些器件在光通信和光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光无源器件的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领域、性能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光无源器件的应用领域光无源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网络领域,包括光纤通信系统、光纤传感系统、光纤传输系统、光纤传感测量系统等。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介质,承担着传输和接收光信号的任务;而分光器和波长分复用器等器件则用于对光信号进行分配、合并和波长分复用。
在光纤传感系统中,光纤传感器借助于光无源器件对光信号进行传输和检测,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
二、光无源器件的性能特点1. 低损耗:光无源器件在光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耗,保证光信号的传输稳定和可靠。
2. 增益均匀:光无源器件对光信号进行分配、合并和波长分复用时,能够保持光信号的增益均匀,保证传输系统的性能稳定。
3. 高灵敏度:光无源器件在提取和传输光信号时,对光信号的灵敏度高,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输光信号。
4. 高波长选择性:光无源器件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够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准确的分配和合并。
5. 高可靠性:光无源器件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测试,保证其在光通信和光网络系统中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
三、光无源器件的发展趋势1. 高性能化:随着光通信和光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光无源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光无源器件将不断追求更高的性能,包括更低的损耗、更高的增益均匀性、更高的波长选择性和更高的可靠性。
2. 多功能化:未来光无源器件将趋向于多功能化,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器件,例如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光纤分光合并器将具有分光、合并和波长分复用的功能。
3. 集成化:随着微纳光电子器件和光学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光无源器件将趋向于集成化,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器件。
偏振分光棱镜pbs原理

偏振分光棱镜pbs原理偏振分光棱镜PBS原理引言:偏振分光棱镜PBS(Polarizing Beam Splitter)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激光器系统中。
它能够将入射光束按照不同的偏振方向分离出来,具有重要的实验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PBS的原理及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一、偏振光的特性偏振光是指光波中的电场矢量只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的光。
光的偏振状态可以分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三种。
线偏振光的电场矢量在一个平面内振动,方向可以是任意的;圆偏振光的电场矢量沿着光传播方向旋转;椭圆偏振光的电场矢量在一个平面内振动,且振动方向不固定。
二、PBS原理PBS的原理基于光的偏振特性和多层膜干涉。
它由一个偏振镜和一个非偏振镜组成。
偏振镜是一种特殊的光学镜片,能够选择性地反射或透射特定方向的偏振光。
非偏振镜则是一种平面玻璃片,不具备选择性反射或透射的能力。
当线偏振光沿着特定方向入射PBS时,根据光的偏振特性,入射光可以分为两个方向的偏振光:s偏振光和p偏振光。
s偏振光的电场矢量与偏振镜的偏振方向垂直,会被反射;p偏振光的电场矢量与偏振镜的偏振方向平行,会被透射。
因此,PBS能够将入射线偏振光分离为反射和透射两束光,实现光的分光效果。
三、PBS的应用1. 偏振分光器:PBS常用于光学实验中作为偏振分光器,可以将入射光束按照不同的偏振方向分离出来,用于研究光的偏振性质和测量样品的偏振特性。
2. 光学显微镜:在显微镜中,PBS可以用于分离样品发出的偏振光和非偏振光,使得观察者可以选择性地观察特定偏振方向的光,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3. 激光器系统:在激光器系统中,PBS常用于分光和合束,实现激光的选择性反射和透射,用于调节激光的功率和偏振状态。
4. 光通信:在光通信中,PBS可以用于分离和合并不同偏振方向的光信号,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5. 光学传感器:PBS可以用于构建光学传感器,通过分离和检测不同偏振方向的光信号,实现对样品性质的测量和分析。
光波导型偏振器设计与研究

光波导型偏振器设计与研究长春理工大学摘要在光纤通讯和光纤陀螺光集成回路系统中使用的集成光路都必须在单一偏振态工作,因此,精确控制光波导中光波的偏振态是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
利用质子交换波导中寻常光折射率减小,非寻常光折射率增大这一特性,制作出具有偏振选择性的质子交换波导偏振器。
该器件因其尺寸小,偏振消光比特性好,抗电磁干扰强,便于与其他光波导器件集成而日盏受到重视。
基于对商品质偏振器件的需求, 本文设计并研制出.波段质子交换波导偏振器,其偏振消光比大于,偏振插入损耗小于.,达到了集成光路中对器件的偏振要求。
该质子交换波导偏振器在衬底上采用质子交换与钛扩散相结合的方法制作。
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偏振消光比和尽可能低的偏振插入损耗,本文对钛扩散波导和质子交换波导的宽度,厚度和长度等尺寸以及钛扩散波导和质子交换波导的工艺过程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将质子交换波导位于钛波导正中间,构成结构,从而使器件具有最小的损耗。
在偏振器尺寸上进行了理论计算和优化设计,使能量耦合和模式耦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降低了器件整体的插入损耗。
同时采用提高折射率增量和扩展模式阶数来提高器件的消光比。
对制作的器件进行了消光比和插入损耗测量,其消光比大于,偏振插入损耗小于.,这一结果对光纤通信,光纤陀螺和光传感技术中光无源器件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方面的数据和资料。
关键词:光波导偏振器设计与研究消光比插入损耗 ,.. ’ . ,., ,.,. ,.. . .,.跏.,,..?..,..髂 . ..矾.蠡.:Ⅱ长春理工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光隔离器的应用场景
光隔离器是一种用于防止光信 号反方向传输的无源器件,主 要用于光纤放大器和激光雷达 等光通信系统。
在光纤放大器中,光隔离器可 以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放 大器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在激光雷达中,光隔离器可以 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激光 源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统 的测量精度。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contents
目录
• 光无源器件概述 • 常用光无源器件 •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 光无源器件的应用场景 •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光无源器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光无源器件是指那些在光通信网络中 ,不需要外部电源直接驱动,只起到 传输、控制或变换光信号作用的器件 。
光衰减器的工作原理
光衰减器是一种用于降低光信号 强度的器件,它可以通过吸收或 散射等方式将光信号能量损耗掉
一部分。
光衰减器通常由光学玻璃、陶瓷 等材料制成,其结构可分为均匀
损耗和渐变损耗两种类型。
光衰减器在光通信系统中主要用 于调整光信号的功率、测试光路 的损耗以及保护光接收器件等。
光分路器的工作原理
光环形器的应用场景
光环形器是一种用于实现光信 号环形传输的无源器件,主要 用于光纤传感和激光雷达等光
通信系统。
在光纤传感中,光环形器可 以将多个传感光纤环形连接 在一起,实现多点同时测量
和数据采集。
在激光雷达中,光环形器可以 将多路激光信号环形连接在一 起,实现多目标同时测量的功
能。
05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应用
WDM系统等领域。
03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的器件,通过精确对准光纤的纤芯和包层,实现光 信号的传输。
偏振分光棱镜

偏振分光棱镜偏振分光棱镜能把入射的非偏振光分成两束垂直的线偏光。
其中P偏光完全通过,而S偏光以45度角被反射,出射方向与P光成90度角。
此偏振分光棱镜由一对高精度直角棱镜胶合而成,其中一个棱镜的斜边上镀有偏振分光介质膜偏振分光棱镜(PBS)是一种将一束入射光分成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两束光的光学元件。
但与一般的光学分束元件不同,由它分出的两束光之间有特殊的关系,即:它们都是线偏振光,且偏振方向互相垂直。
如下图所示。
偏振分光棱镜提问:Q1:一束自然光入射到PBS上,请问透射光和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分别是什么?Q2:如果一束正交线偏振(P,S)光入射,请问透射光和反射光的状态?这里面涉及了几个物理光学概念,容易使人混淆(至少我是混淆了好几年),今天好好梳理一下:(1)偏振,(2)双折射,(3)晶体(1)偏振polarization偏振是光的一种固有属性,偏振态是光的一个独立参数。
如果要完整的描述一个/束光的性质,除了频率/波长,振幅/强度,传播方向之外,还需要对它的偏振态进行描述。
所谓【偏振光】,是指这光的电矢量(E)的振动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
偏振状态可分为:线偏振,椭圆偏振(特殊情况下是圆偏振)。
例如,对于线偏振光,它的电矢量只沿着一个方向做往复振动。
而【非偏振光】,如自然光,它们的电矢量的振动是杂乱无章的,既不朝着某些相同的方向,振动时又不具有固定的时间对应关系(没有固定相位),因此,它们的振动是随机的,没有固定规律的。
在【偏振光】的概念里,为了描述振动方向的相互关系,对于最基本的线偏振光(通过它可以组合成椭偏光,当然反之也可以),我们通常用p光和s光来区分。
其中,p光表示振动方向与入射面平行的线偏振光,s光表示振动方向与入射面垂直的线偏振光。
以上是偏振的基本概念。
(2)双折射briefringence【双折射】是一种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是:当一束光入射到某些材料里时(通常是”透明“的晶体),一束入射光将会变成两束!神奇吧。
分光棱镜

普通分光棱镜AA型号 5.020.010.012.715.025.4尺寸(mm)BSC0120BSC0110BSC0112BSC0115BSC0125BSC0105分光棱镜53250/50BSC0110订购信息型号-透射/反射-波长材料K9尺寸公差±0.2mm 通光孔径>90%面型/4@632.8nm λ表面质量镀膜60/40斜面镀分光膜,其余面镀增透膜分光比精度±,,5%T=(Ts+Tp)/2R=(Rs+Rp)/2光束偏离<3分常用波长5326336507808509801064nm 450-650nm 650-900nm 900-1200nm,,,,,,,,技术参数34宽带分光膜,45度0204060801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0波长(nm)RsRpRavg消偏振分光棱镜材料K9尺寸公差±0.2mm 通光孔径>90%面型/4@632.8nm λ表面质量镀膜60/40斜面镀分光膜,其余面镀增透膜吸收<10%光束偏离<3分常用波长5326336507808509801064nm 450-650nm 650-900nm 900-1200nm,,,,,,,,AA型号 5.020.010.012.715.025.4尺寸(mm)NPB0120NPB0110NPB0112NPB0115NPB0125NPB0105剩余偏振度<6%透过率45%5%±50/50订购信息型号-透射/反射-波长NPB01101064技术参数35消偏振分光膜,45度20406080450500550600650700波长(nm)TpTsTavg。
十常见光无源器件制作工艺

十常见光无源器件制作工艺光无源器件,也被称为光波导器件或光学器件,是光通信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光无源器件主要包括光纤、光耦合器、分束器、滤波器、波长分复用器等。
这些器件在光通信系统中起到了传输、分配、滤波等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光无源器件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1.光纤制作工艺光纤是光通信系统中最基础的无源器件。
光纤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预制棒拉制法、外气流法、内气流法和PCVD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PCVD法(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即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
PCVD法利用预制的石英玻璃作为基材,将基材放入反应室中,在高温下加入反应气体,通过化学反应和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从而在玻璃表面形成纳米级别的光纤芯。
然后通过拉伸和涂覆等工艺,制作出具有高纯度、低损耗的光纤。
2.光耦合器制作工艺光耦合器用于将光信号从一个光波导传输到另一个光波导,是光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无源器件。
光耦合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硅基法、焕射损耗法和金属/微透镜法等。
其中,硅基法是最常见的制作工艺。
硅基法利用硅基材料作为基底,通过刻蚀技术制作出光波导结构,再利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和离子束刻蚀技术进行微结构的制作。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实现光耦合器的制作。
3.分束器制作工艺分束器是将入射的光信号等比例地分离到不同的输出通道中的器件。
分束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多模段法、多波长法、光纤法等。
其中,多模段法是最常用的制作工艺。
多模段法利用光波导的多模特性,通过调整光波导的宽度和长度等参数,实现光信号的分束效果。
此外,多波长法则是利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光波导中的传输特性差异,实现光信号的分束。
4.滤波器制作工艺滤波器用于选择性地传输特定波长的光信号,常用于光通信系统中的波分复用和波长切换。
滤波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干涉滤波器法、光波导滤波器法等。
干涉滤波器法利用光的干涉效应,通过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引入波导滤波器中,通过干涉效应来实现波长选择性的滤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无源器件——偏振分光棱镜的设计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光纤技术与应用设计题目:偏振分光棱镜院系:航天学院班级: 0921103 姓名:董涛学号: 1092110319 指导教师:张爱红设计时间: 2012 年 04 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偏振分光棱镜的设计设计目的光无源器件是光纤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它光纤应用领域不可缺少的元器件。
常见的光无源器件有连接器、耦合器、波分复用器、调制器、光开关、环形器、隔离器、衰减器等。
目前,光无源器件正朝着高性能、高集成、低损耗的方向发展,由一个双光纤头配合一个自聚焦透镜构成的双光纤准直器来替代两个单光纤准直器,大大缩小了器件的尺寸,在解波分复用器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三端口或三端口以上的光无源器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结构。
但是,由于共用一个自聚焦透镜,通过双光纤准直器出射的两条光束并不严格平行,往往需要用棱镜或棱镜组通过特定的耦合角度与其匹配。
常用的棱镜组有屋脊棱镜和渥拉斯顿棱镜。
另外在许多偏振无关的光无源器件中,往往需要将输入光束中正交的偏振态分光、处理,然后再合光,因此偏振光合束器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设计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组,在实现双光纤准直器角度匹配的同时,实现合光功能。
其结构简单,加工、检测方便,可以将这种结构应用于光环行器和偏振光合束器中。
设计原理既然是一种棱镜光学元件,其工作原理遵守光学的基本规律、几何光学理论和物理光学理论,各项技术指标、计算公式和测试方法对其都适用。
在设计之前,需要计算双光纤准直器的角度匹配。
其光路图(图1):图1:双光纤准直器光路图图 1为双光纤准直器的结构,为减小回波损耗,常将自聚焦透镜与光纤头的对接面磨一小的楔角α。
本文所用的双光纤准直器两光纤的排列方向沿楔角方向。
设光纤头至自聚焦的端面的距离为0d ,自聚焦透镜的聚焦常数为A ,轴线折射率为0n ,长度为L 。
设光从光纤头出射的为高斯光束,束腰处在出射面,束腰半径为0w ,经自聚焦透镜准直输出的传输矩阵110011sin()cos()101)cos()AL AL A B d n C D n A AL AL ⎛⎫ ⎪⎛⎫⎛⎫= ⎪ ⎪ ⎪⎝⎭⎝⎭ ⎪-⎝⎭(1) 其中L 为光束进入自聚焦透镜的入射点至自聚焦透镜输出端面的轴向距离。
计算得到最终出射光束的模场半径1w 和波振面半径1R ,以此确定所用自聚焦透镜的工作距离2Z ,其中Z 为22111/[1(/)]Z R R w λα=+ (2)对于所需的特定工作距离,通过改变0d 值获得。
对于双光纤准直器,两根光纤并排位于自聚焦透镜的轴线两侧,0r 为光纤直径,所以有110r r =,210r r =。
由于α角的存在,从光纤出射的中心光线的方向角11j =21j =arcsin(sin )f n α,其中f n 为光纤芯层折射率。
由此可以得到两光束经过光纤头和自聚焦透镜中间间隙后到达自聚焦透镜端面的参数11r ,22r ,12j ,22j 以及入射点到轴线端点的水平位移1x ,2x ,那么可将有楔角的自聚焦透镜等效为两个长度分别为(L 1x -)和(L 2x -)的垂直圆柱体,由于自聚焦透镜的折射率相对离轴位移成二次分布20()(1/2)n r n Ar =- (3)由两入射点的位置求出两光束的等效入射角度'12j 和'22j '12121212arcsin{()sin[arcsin(sin /()))]}j n r j n r α=-(4)'22222222arcsin{()sin[arcsin(sin /()))]}j n r j n r α=- (5)'12j 和'22j 分别为两圆柱形自聚焦透镜的假想入射角,再由圆柱形自聚焦透镜的传输矩阵计算出最终出射光线的方向121311'131211()]sin[()]/sin[)]cos[()]r r A L x A L x n A j j n A A L x A L x ⎛--⎛⎫⎛⎫= ⎪ ⎪ ⎪--⎝⎭⎝⎭⎝⎭ (6) 222322'232222()]sin[()]/sin[)]()]r r A L x A L x n A j j n A A L x A L x ⎛--⎛⎫⎛⎫= ⎪ ⎪ ⎪--⎝⎭⎝⎭⎝⎭ (7) 两光线的夹角2313j j -。
设计图案棱镜的结构如图2,它与渥拉斯顿棱镜相似,由两块楔形单轴双折射晶体粘结而成,其中晶块I 的光轴与入射面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θ角;晶块II 光轴与两晶体的粘结面平行。
由于两晶体的光轴相互垂直,则从左端入射的一束普通光线,经过晶体I 分为两束偏振态相互垂直的线偏光,然后由于它们各自的偏振态在两块晶体中的折射率不同,发生如图2所示的折射现象,使最终出射光线夹角正好与所用双光纤准直器匹配,能同时完好地耦合进入两条光纤中。
图2:棱镜结构 光束环路部件的设计如图2所示,任意偏振态的一束光从左至右入射该棱镜,在晶体I 中发生双折射,寻常光(O 光)和非寻常光(e 光)间产生一个离散角而被分离。
由于晶体I 和晶体II 的光轴相互垂直,则在晶体I 中的O 光和e 光分为晶体II 中的e 光和O 光。
设晶体I 左端面、两晶体的粘结面和晶体II 右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1γ, β和2γ。
则由折射定律可以计算出两光束经过两次折射后的出射角。
如图所示,光束1在晶体I 中为e 光,其能量传播方向为11i 。
设其波矢量方向有与光轴的夹角为11θ,由如下的方程组可解得11θ111111()sin()sin n θθγγ+= (8)1122221111()sin ()cos ()o eo e n n n θθθθθ=+++(9) 其中o n ,e n 分别为所用双折射晶体的折射率。
从而可由下式计算得到11i :221111tan()tan()e o n i n θθθ+=+ (10)再通过晶体II 的折射,由下式可得其最终的出射角13i :1112sin()sin()e o n n i βθβ+=+ (11) 21213sin()sin o n i i γ-=(12) 对于光束2,它在晶体I 中为O 光,在晶体II 中为e 光,通过折射定律可以方便地计算得到出射角23i :2111sin()sin o n i γγ+=(13) 2122sin()sin()o e n i n i ββ+=+(14) 22223sin()sin e n i i γ-=(15) 通过设计图2棱镜的各参数,可以使13i 和23i 分别等于上述双光纤准直器的输出夹角13j 和23j ,实现很好的耦合。
但在实际制作中,双光纤准直器的光纤头常常不能严格紧密排列且正好位于自聚焦透镜的对称轴上,这样导致由双光纤准直器出射的两光束夹角与理论计算有一定的偏差,使得实际|2313j j -|≠|2313i i -|,由于角度失配,双光纤准直器与棱镜光路不能很好地耦合。
通过微量改变入射至棱镜对的光束入射角,可以微量地调节其输出两偏振光束的夹角|2313i i -|,以满足与|2313j j -|相等而保持匹配。
应用举例该偏振分光结构能很好地与双光纤准直器配合使用在许多光无源器件中。
下面将它应用到偏振光合束器和光环行器中。
1.在偏振光合束器中的应用偏振光合束器的功能是将两束偏振态相互平行的偏振光和为一束,它在有多个泵浦源的光放大系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
由图1可知只需将一保偏双光纤准直器和一个单光纤准直器置于其左右两端(示意图3),便可实现此功能。
现有用渥拉斯顿棱镜实现的产品面世,由于渥拉斯顿棱镜需要两入射光线的交点位于棱镜分界面处,而双光纤准直器的出射光束交点距离其端面非常近,通常约为0.25mm 。
这就需要渥拉斯顿棱镜加工得非常薄,其加工和装配的难度相当大,而用图2的结构可以使两光束的交点位于棱镜外不远处,充分保证调节余量,同时棱镜尺寸不受过多约束,给加工和装配带来方便。
这种方案制作出来的偏振光合束器插入损耗达到低于0.2dB 水平,生产效率高。
示意图3:偏振光合束器 2.在三端口光环行器中的应用光 学 环 行 器 是 一 种 非 互 易 性 光 无 源 器件,TakaoMatsumoto 和Yohji Fujii 等人在早期对偏振无关型块状结构的光学环行器作了大量的研究。
他们设计的三端口或多端口环行器,每个输入输出端口都用了一个单独的准直器。
而将双光纤准直器用于光学环行器是一种非常经济的选择,因为它相对于两个单光纤准直器的横向尺寸小了很多,可以大大节省双折射晶体和磁光晶体的开销。
图4 是将M.Koga 所设计的光学环行器改用一个双光纤准直器和一个单光纤准直器实现,这种方案的光学环行器原理图。
其中的光束环路部件(BCC )由这种棱镜结构实现,(a )、(b )分别为俯视和侧视图,端口1和端口2的出射光束经过偏振分光和旋光晶体组件(由磁光晶体和天然旋光晶体对组成)后变为两束平行且偏振态相同的偏振光,在侧视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通过设计楔形走离型晶体的长度可以确保从端口1出射的光束和入射至端口3的光束保偏双光纤准直器单光纤准直器图2棱镜的交点位于晶体左端晶体外,便于双光纤准直器的调节。
整个器件设计得非常紧凑,而且稳定性良好,便于调节。
图4:光环行器设计总结通过本次的设计,掌握设计思维和方法很重要。
由于我是光学工程专业,自身对于光学玻璃又很感兴趣,所以选题就侧重玻璃元器件。
放弃了连接器、耦合器、光开关等与光学玻璃相距较远的器件的设计。
因此以光学玻璃、光无源器件为关键词搜索各种文档,阅读并比较。
后来选中一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仔细阅读,受益颇多。
文中公式繁杂,但都是物理光学中晶体偏振章节的重点公式,对此应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