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
昏迷的病情评估及护理

病
•颅内病变:
因
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颅脑疾患:
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SA H、脑栓塞等 •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等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 •癫痫
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对意识障碍的分级方法不一。 传统方法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诊断学上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计 分)
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呼唤睁眼 刺痛睁眼 不能睁眼 4 3 2 1 言语反应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乱说乱讲 只能发音 5 4 3 2 运动反应 吩咐动作 刺痛定位 刺痛躲避 刺痛屈曲 6 5 4 3
不能发音
1
刺痛伸直
无反应
2
1
伴随症状
伴发热 伴呼吸缓慢 伴瞳孔散大 伴瞳孔缩小 先发热后意识障碍见于重症感染; 先有意识障碍后发热见于脑出血、SAH、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呼吸中枢抑制的表现。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剂等中毒表现。 见于颠茄类、酒精、氰化物等中毒以及癫痫、低血糖状态等。 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剂等中毒。
家庭护理
指导家属掌握护理要点,防止发生并发症 主要有: (1)饮食护理 :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 水等),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
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餐具清洗、消毒。
护理诊断
P1:急性意识障碍:与原发病有关 P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 P3 :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与呕吐物误吸有关 P4 :口腔黏膜改变: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P5 :尿失禁:与意识障碍有关 P6 :大便失禁:与意识障碍有关 P7 :有受伤的危险:与躁动不安有关
【可编辑全文】昏迷瘫痪患者的护理及体位摆放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昏迷病人的护理一)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 P R BP)2. 评估GLS 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3.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4. 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
(二)护理要点1.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
3.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
4.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5.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
6.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注意无菌技术7.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擦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
8.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度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舍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
9.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10.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
每1—2小时翻身一次。
11.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
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擦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
(三)健康教育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
2.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昏迷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丧失,导致意识丧失、感觉和运动功能减退或丧失的状态。
对于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及时评估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病人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内容。
1. 意识状态评估: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是昏迷病人护理评估的首要任务。
可以根据Glasgow昏迷评分(GCS)来评估,包括眼开放性、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三个评分项,总分为15分。
评估结果可以反映病人的意识水平和神经功能状态。
2.生命体征评估:包括血压、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等指标的监测。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程度和是否出现异常。
3.病史询问: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这有助于确定病因和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4.头部神经系统评估:包括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眼球运动和面部肌肉的活动情况。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颅内压的变化和是否有脑干功能障碍。
5.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估:评估病人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包括四肢的活动度、肌力、感觉异常等。
这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
6.呼吸系统评估: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这可以帮助判断病人是否有呼吸功能障碍或低氧血症。
7.心血管系统评估:包括心率、血压、心律等指标的监测。
这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有心律失常、循环衰竭等病变。
8.消化系统评估:包括口腔黏膜的湿润程度、吞咽功能、腹部触诊等。
这有助于判断病人的水电解负平衡、饮食摄入问题等。
9.尿液和排便评估:观察病人的尿液情况和排便情况,可以帮助判断病人的肾功能和肠道功能是否正常。
10.皮肤评估: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有无损伤等。
这可以帮助判断病人的皮肤完整性和是否有压疮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全面、系统地观察和记录相关指标,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及时调整措施。
只有进行充分的护理评估,医护人员才能根据病人的状况进行正确的护理操作,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昏迷病人护理查房

昏迷病人护理查房昏迷病人的护理查房是重要的临床工作,它涉及到对病人的基本情况了解、对病情的监测和评估以及对病人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的观察等方面。
以下是昏迷病人护理查房的一般步骤及相关内容。
1.确认病人身份和医嘱:首先要核对病人身份,确保查房病人的身份与护理记录相符。
然后查看病人的医嘱,包括药物的治疗、检查、护理措施等等。
2.客观观察:检查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皮肤颜色、伤口情况等。
同时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是否自主、有无异常症状等。
3.评估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对瞳孔的观察,检查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应等。
同时观察病人的肌张力、肢体活动情况等。
4.监测生命体征:除了观察体温、血压、心率、呼吸外,还要检查病人的氧饱和度、血糖等。
5.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深浅、节律等,同时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窘迫、气道阻塞等情况。
6.结合病历和护理记录: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病情发展情况、治疗效果、护理措施等。
7.沟通交流:与病人的家属交流,了解病人的病情、情绪等。
同时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病人的情况和治疗计划等。
8.记录并上报:将查房的观察和评估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包括病人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呼吸情况、特殊病情等。
同时将重要信息及时上报给负责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
在查房的过程中,由于昏迷病人无法主动配合,护士需要采用一些专业的技巧和方法来进行观察和评估1.采用病情评分工具: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用来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功能。
2.观察瞳孔反应:可以通过光照刺激或者药物刺激等方式来观察瞳孔的收缩和扩张情况,评估病人的神经系统功能。
3.进行翻身和换床位:昏迷病人长时间固定在床上容易导致压疮,护士需要定时进行翻身和换床位,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4.监测呼吸情况:可以通过观察呼吸频率、临床观察法等方式来评估病人的呼吸情况。
总之,昏迷病人的护理查房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昏迷病人的护理护理查房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昏迷病人的概述 • 昏迷病人的护理原则 • 昏迷病人的护理实践 • 昏迷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 昏迷病人的护理案例分享
昏迷病人的概述
01
昏迷的定义与分类
昏迷的定义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患 者完全丧失觉醒状态,对外界刺 激和体内需求均无反应。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昏迷病人容易发生呼吸道阻塞,应定期检 查病人的呼吸道情况,及时清理呼吸道分 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病人擦拭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呼吸道护理
01
02
03
04
定期吸痰
昏迷病人容易发生痰液淤积, 应定期为病人吸痰,保持呼吸
道通畅。
定期更换体位
THANKS.
昏迷的分类
根据昏迷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 度昏迷、中度昏迷和重度昏迷。
昏迷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昏迷的常见病因包括颅脑外伤、脑血 管疾病、颅内感染、癫痫发作、代谢 性疾病等。
病理生理
昏迷的发生与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受损有关,导致大脑皮层无法被激活 ,从而失去意识。
昏迷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
对昏迷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等,以了解病 情严重程度。
康复训练
根据昏迷病人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康复训练计划,促进病人功能的恢复。
昏迷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评价标准制定
01
制定昏迷病人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包括护理效果、护理过程、
护理安全等方面。
评价方法研究
02
研究适合昏迷病人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如量表评价、指标评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

昏迷病人病情评估及护理概述意识--机体对自身及外界环境感知并能作出正确反应的状态。
意识障碍--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
病因❖颅内病变:1.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2.颅脑疾患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SAH、脑栓塞等❖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等❖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癫痫❖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对意识障碍的分级方法不一。
❖传统方法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诊断学上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嗜睡:病人呈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回答并做出各种反应,但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思维混乱,可有错觉、幻觉、精神错乱、谵妄等表现。
❖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不易唤醒,仅能被压眼眶、用力摇动身体等较强刺激唤醒。
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昏迷三阶段:浅昏迷:1.意识大部分丧失2.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3.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存在。
中度昏迷1.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2.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放射3.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深度昏迷1.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2.深、浅反射均消失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计分)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吩咐动作 6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刺痛睁眼 2 乱说乱讲 3 刺痛躲避 4不能睁眼 1 只能发音 2 刺痛屈曲 3不能发音 1 刺痛伸直 2无反应 1正常情况:瞳孔呈圆形、边缘整齐,两侧对称、相等、对光反应灵敏,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 3mm~4mm病理情况:瞳孔缩小: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药物反应(毛果芸相碱、吗啡、氯丙嗪)等。
昏迷病人的护理

•
随时准备好急救用品,以便及时抢救。
昏迷病人的护理
刘智华
定义
昏迷是因脑功能严重障碍引起,以意 识丧失、运动感觉障碍和反射消失为主的 一系列临床表现,是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 发生高度抑制的一种状态,其病情特点是 重而复杂,变化快,随时有危及生命的可 能,因此必须予以严密全面观察和护理。
临床表现
• 浅昏迷:随意运动消失,对外界的语言、 声音或强光刺激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 刺激尚有防御性运动和痛苦表情,吞咽、 咳嗽、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眶上 压痛反应存在。 • 深昏迷:对外界的一切刺激,包括强烈 的疼痛刺激均无反应,对光反射、角膜 反射、眶上压痛消失,瞳孔散大,全身 肌肉松弛,血压偏低,大小便失禁。 • 诊断标准 :意识丧失,对各种刺激反应 减弱或消失,生命体征存在。
病因
• 昏迷伴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脑出血、 脑梗死、脑外伤、脑肿瘤、脑脓肿、 脑炎、脑寄生虫病及脑疝等。 • 昏迷伴有脑膜刺激征:各种细菌病毒 真菌引起的脑膜炎,全身感染引起的 虚性脑膜炎、脑出血、脑外伤等血液 进入蛛网膜下腔脑肿瘤、脑脓肿、脑 炎等侵及蛛网膜下腔以及蛛网膜下腔 出血颅内静脉血栓形成高颅压。
•
保持呼吸道通畅:置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鼻、 喉中分泌物及痰液,痰粘稠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
护理措施
• 预防意外损伤:躁动不安者,加用磨牙 之间,以防舌咬伤;如有活动假牙应取下,以防误入 气管。 经常修剪指甲以防抓伤,室内光线宜暗,动作宜轻, 避免外界刺激。 预防肺部感染:每2~3h翻身拍背1次,并刺激患者咳 嗽,及时吸痰。翻身时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
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
• 语言:能对答,定位准确 5分 • 能对答,定位有误 4分 • 能说话,不能对答 3分 • 仅能发音,不能说话 2分 • 不能发音 1分 • 运动:能完成吩咐的任务 6分
昏迷病人的护理查房

昏迷病人的护理查房昏迷病人的护理查房,是指对昏迷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情观察,以及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
昏迷是指患者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不能清晰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环境和刺激。
昏迷患者的病情复杂,护理查房对于及时了解疾病的变化和调整护理计划至关重要。
下面以1200字以上,详细介绍昏迷病人的护理查房。
1.温馨接触:护士应首先进入病人的病房,轻声询问病人的姓名,并用温暖和亲切的语气与其交流。
接触时应注意洗手,并戴上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交叉感染。
2.环境观察:护士应仔细观察病房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噪音等因素,以确保病人的舒适和安全。
同时,还需要检查床头卡片、护理记录等信息是否齐全和准确。
3.意识评估:护士应对病人的意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瞳孔是否等大等同、对光反射是否正常、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病人的脑神经功能,如眼球活动、面部表情、舌咽功能等。
4.呼吸评估:护士需要检查病人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并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等异常情况。
同时,还要观察病人咳痰的颜色和气味,以判断是否有感染或其他问题。
5.循环评估:护士要检查病人的血压、脉搏、心率和心律,并观察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心率不齐或过快等异常。
此外,还需要观察病人的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以判断是否有缺氧或循环不良的情况。
6.视觉评估:护士要观察病人的眼睛是否有结膜炎、巩膜黄染等异常,以及是否有眼震、斜视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
7.听觉评估:护士要观察病人是否对声音有反应,是否有听力障碍或眩晕等症状。
8.运动评估:护士要观察病人的肢体活动情况,包括肌张力、肢体力量和肌腱反射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病人是否有震颤、抽搐、肌肉萎缩等症状。
9.分泌物评估:护士要观察病人的口腔、鼻腔、咽喉等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如口臭、鼻塞、咳痰等。
同时,还需检查病人的尿液和粪便是否有异常,以及皮肤的湿疹、疮疖等情况。
10.病情观察:护士要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血糖、血氧、CO2、血液pH值等,以及病人是否出现痰涎、尿潴留、排便困难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昏迷病人病情评估及护理
概述
意识--机体对自身及外界环境感知并能作出正确反应的状态。
意识障碍--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
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
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
病因
❖颅内病变:1.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2.颅脑疾患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SAH、脑栓塞等
❖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等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癫痫
❖
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对意识障碍的分级方法不一。
❖传统方法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诊断学上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嗜睡:病人呈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回答并做出各种反应,但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思维混乱,可有错觉、幻觉、精神错乱、谵妄等表现。
❖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不易唤醒,仅能被压眼眶、用力摇动身体等较强刺激唤醒。
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昏迷三阶段:
浅昏迷:
1.意识大部分丧失
2.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
3.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存在。
中度昏迷
1.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2.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放射
3.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深度昏迷
1.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2.深、浅反射均消失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计分)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乱说乱讲 3 刺痛躲避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音 2 刺痛屈曲 3
不能发音 1 刺痛伸直 2
无反应 1
❖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P):
正常情况:
瞳孔呈圆形、边缘整齐,两侧对称、相等、对光反应灵敏,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 3mm~4mm
病理情况:
瞳孔缩小: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药物反应(毛果芸相碱、吗啡、氯丙嗪)等。
瞳孔扩大: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药物影响(阿托品、可卡因)等。
双侧瞳孔散大并伴有对光反射消失为濒死状态的表现。
护理评估
健康史:
1.病人的发病方式及过程,起病缓急情况
2.既往健康状况
身体状况:
1.了解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类型
2.判断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
3.神经系统检查
4.伴随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 EKG、EEG、DCT、超声心动图、其他电生理检查等。
3.影象学检查:CT、ECT、MRI 、DSA 等。
护理诊断
P1:急性意识障碍:与原发病有关
P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
弱或消失有关。
P3 :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与呕吐物误吸有关
P4 :口腔黏膜改变: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P5 :尿失禁:与意识障碍有关
P6 :大便失禁:与意识障碍有关
P7 :有受伤的危险:与躁动不安有关
P8 :营养失调—低与机体需要量:与不能正常进食有关
P9 :有感染的危险(呼吸道、泌尿道):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P10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不能自主运动有关
P11:照顾者角色困难:与家属应对能力、自身工作及知识缺乏有关
P12 :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少动有关
P13 :其他:各专科疾病的相关问题,如脑疝、低血糖等
护理计划
❖病人昏迷卧床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病人病情变化能及时发现并协助医生抢救处理
❖病人意识障碍无加重或意识转清
护理措施
1.体位: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及分泌物吸入气道,谨慎搬动,松解衣领腰
带,取出义齿。
2.安全防护:躁动者用护栏及约束带,防止坠床及意外损伤
3.保持呼吸道畅通:翻身叩背,刺激咳嗽排痰;床边备吸痰器、吸痰盘、气切包、
气管插管,及时吸净分泌物。
4.实施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动脉血气分析、心电监护、CVP。
5.备齐抢救用物:呼吸机、电除颤仪、抢救车等。
6.建立静脉通道:准确输入液体和药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抗炎、
降温、镇静、解毒、促醒。
7.营养供给:给予鼻饲,保证营养供给,防止营养不良。
8.导管护理:输液管、导尿管、脑室、胸、腹、盆腔引
流管、鼻饲管、心电导联线等保持通畅,防止扭曲、折叠、受压等。
9.预防感染:口腔护理、会阴消毒擦洗,防止口腔、呼吸道及泌尿道的感染。
10.预防压疮:按时翻身,叩背、按摩,垫海绵垫、水垫、气垫等。
11.标本采集:按时正确采集检验标本,提供诊断治疗及疗效的依据。
12.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废用综合征,如呼唤促醒、肢体运动语言康复等。
13.陪同协助外出检查
14.加强基础护理:如眼睛、皮肤、鼻腔、口腔、外阴处的清洁护理,训练膀胱功
能,做好大小便护理
15.根据各专科特点实施专科护理
家庭护理
指导家属掌握护理要点,防止发生并发症
主要有:
(1)饮食护理
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食物。
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
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餐具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
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卧位时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
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
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发生。
(3)预防压疮
翻身、拍背q2h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汗湿衣服
局部皮肤给予按摩
加强营养供给,增强抵抗力
(4)预防烫伤
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
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
(5)防止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
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
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
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
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
(8)预防结膜、角膜炎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9)一般护理每天早晚及饭后给病人用盐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阴一次,隔日洗脚一次等。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