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第2课时教学设计1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2.运用语感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3.通过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2.运用语感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语感和理解能力分析文章的形式和内容。
四、教学准备1.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
2.课件:PPT。
3.打印好的课文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话题导入,引发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如:“同学们,你们对故乡还有多久没有回去了呢?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篇《给家乡孩子的信》,了解作者通过这封信表达了怎样的思念之情。
”(2)教师展示图片,呈现故乡美景,唤起学生对故乡的回忆和情感。
(3)教师问:“大家对故乡的印象是什么?最让你们难忘的是什么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情感交流。
2. 教学展开(1)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标题和作者姓名,并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
(2)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并指导学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地点、人物等。
(3)教师引导学生留意文中表达情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写信的目的和意图。
(5)教师让学生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信给家乡孩子?是因为作者有哪些感慨和思念之情?3. 教学总结(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
(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个人的家乡回忆和情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写一封给家乡孩子的信,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学生互相交换自己写的信,进行阅读和评价。
5.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当天学习的课文内容,整理思绪。
(2)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家乡回忆,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感导入,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切实增强了学习兴趣。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精品第二课时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案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设计精品第二课时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二课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教学设计精品第二课时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二、精读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我们从巴金爷爷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他是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
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
/sjbwz/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不是而是造句)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表达了什么希望?(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开花结果。
)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
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article/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2. 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休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3. 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休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讨论交流法、读中感悟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巴金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巴金用心用情写成的一封信让我们内心温暖如春,他在信中和我们聊了些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出示课题《给家乡孩子的信》。
3.展示学生课前的朗诵录音,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二、新授1.复习巩固(1)作者巴金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2)出示:表示感谢、请求原谅、感悟人生、表达祝福(3)书信的格式包括什么?(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2.走进文本,感悟真爱(1)出示巴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把心交给读者。
”(画一颗心)如今,巴老捧着一颗心向我们走来,我们也应该敞开心扉与这位老人交流对话。
(2)你从这封信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的“真心真爱,深意深情”?请大家静心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边品味,找到相关词句圈圈画画,把引起你困惑的句子打上?(学生自学,教师巡回看画了哪些)学生自读圈划。
(3)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巴老的真情真心真爱?(建议大家按写作顺序交流。
)3.交流读书体会(1)出示句子“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①怎么理解“终于”这个词?②可是对一位患病的老人来说,拿起一支笔的感受,如同在提千斤重的东西,这是我们正常人无法想象和体会到的。
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森氏症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
他写作时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个字,手指就动不了了③师:从“无论如何”中感受到什么?孩子们手里捧读的是一封怎样的信?④是的,这是一封凝聚着浓浓的爱的信,因为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饱含深情;这是一封令人感动的信,因为上面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是老人忍着病痛写下的。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海口九小杨美华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总感全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亲切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三、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二课时一、深情介绍,导入品悟。
师配着滚动的画面,配着悠扬的乐曲声,深情地介绍: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老人,一生创作了20多部长篇小说,12本散文游记,大量的短篇小说和译文。
有这样一位老人,著名剧作家曹禺称赞他是文学巨人,高举火把照亮人心。
他是光,是热,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有这样一位老人,法国前总统密特朗说:“他来了,坐在那里,哪怕不发言,也是一种威严。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全部都奉献给了文学事业,奉献给了祖国人民。
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2005年10月17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同学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让我们一起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板书“巴金”)巴金爷爷虽然走了,可他留下的文学巨著还在,他当年写给家乡孩子的信还在。
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巴金爷爷写的——生读:给家乡孩子的信。
二、复习前两段,练习说话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用以下句式说话。
这封信的前两段写了些什么?能不能用上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终于三、学习第三段,感悟巴金做人之道。
过渡:在信中,巴金老人亲切和蔼的话语无不表达出他对孩子们那深深的爱,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读巴金老人的这封信,看看接下来他又与孩子们谈到了些什么呢?1、请大家打开书,看到这封信的第三段。
读一读,并思考:这一段中巴金老人谈到了些什么?(板书:自己的一生生命的意义)2、你是怎么看待巴金的一生的?(生结合巴金一生的成就谈自己对他的看法)3、巴金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找课文里哪些句子是巴金对自己一生的评价的,用心读一读。
《给家乡孩子的信》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3、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进程:一、复习1、听写词语。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二、精讲课文第二段1、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87岁了,写字困难,手不听指挥,写信比较艰难。
朗读第二段第一句话,体会写信的不容易。
2、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的孩子们写信,这是为什么呢?3、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①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一句的意思,体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②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练习说话。
二、精读第三段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
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
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
(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
用"不是……而是"造句)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又表达了什么希望?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
(“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
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
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三、讲读课文第四段1、巴金爷爷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又不可能再活一次,只能怎么办?2、感情朗读,体会巴金爷爷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四、精读第五段1、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闫向丽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休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休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是一位著作等身的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作品,如:......我们都是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了巴金,今天我们要读他的一封信,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和我们面对面地交谈,在字里行间你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巴金?又将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巴金,近距离了解巴金的人品、情感。
二、走进课文,品味巴金的人品(一)今天我们将深入课文,近距离了解巴金的人品。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思考:你通过文章了解到一位怎样的巴金?在相关语句旁边做上批注。
(二)全班交流出示:1、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体会巴金爷爷写信的不易,对孩子们的爱。
)(喜爱孩子的巴金)师:同学们,你们提笔写字是什么感受?拿起笔体验一下。
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确诊患上帕金森氏症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创作。
他写作时连笔都拿不稳,有时刚写几个字,手指就动不了了,要横横不出来,要撇撇不出去,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
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巴金对孩子的喜爱?出示:2、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无论如何,有哪些情况?师:这里“我终于拿起笔”中的“终于”能省略吗?从终于你体会什么?过渡:如此的艰难,但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
给家乡孩子的信 第二教时_教案教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内容?小结:巴金爷爷在信中告诉孩子不能回家乡的原因,抒发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并且殷切的希望孩子们要珍惜时间,给予孩子们美好的祝福。
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一)学习1—2两小节过渡: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巴金,走进这封信。
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1-2自然段,你能从中读懂什么?出示:“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板书:爱师:那你能结合上下文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齐读。
引读:“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
”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年迈的老人对孩子深深的爱!对家乡深深的爱!板书:孩子家乡(二)学习3—4自然段。
1、让我们再静下心来,用心默读第3-4自然段,哪些内容给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最受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指名读,出示:①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②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师: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献)你对“奉献”怎么理解?③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8、《给家乡孩子的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读重点语句,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的道理。
2、体会巴金爷爷的高尚人品,感受他对孩子亲切的关怀和无限的希望。
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希望。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体会。
教学难点:1、理解“生命开花”。
2、理解巴金爷爷是“杰出人物”同时又是“普通人”。
教学准备:搜集巴金的有关资料、图片,设计课件、导学案一、复习导入1、说说你了解的巴金2、第3、4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对他的家乡的孩子所说的话。
我们学完后也会受益匪浅。
二、自主学习:感受巴金爷爷的爱交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a反复品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你有什么启示?C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
读着这句话,你想起了身边的什么人?什么事?师巡视指导三、合作探究:品读话语,认识“人”。
1、出示:“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2、全班交流.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
(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
出示:“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你认为巴金爷爷杰出吗?先到课文中找找依据,再结合你课外搜集到的资料。
找完后,和同桌交流,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3、全班交流: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
(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
相机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开花”。
相机补充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
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印收藏
《给家乡孩子的信》第2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掌握书写格式;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屏幕滚动播放巴金的图片
师:同学们,从屏幕不停滚动播放的图片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位就是巴金老爷爷,通过上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
我知道这是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
我知道当时巴金老爷爷已经87岁,而且身体有病;
……
2、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巴金老爷爷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有关他的更多内容,我特地到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于他的资料,如巴金的作品、人们对巴金的评价等等,你对什么感兴趣呢?
指名交流,上机操作,朗读。
3、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有关巴金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
现在,我想问问同学们,通过对巴金深入的了解,你想对巴金说什么?
生:巴金的作品真多;
生:巴金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
4、师:看来,同学们对巴金的评价也相当高,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巴金老爷爷对自己的评价又怎样呢?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上问题。
生交流:巴金老爷爷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出示相关句子品读
师:针对社会各界和同学们对巴金的评价,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大家都认为巴金很了不起,可他为何在自己信中说自己只是普通的一个人?
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读,感悟
板书:平平凡凡
师:巴金是这样教育家乡的孩子就算有了成绩也要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也教育了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
那么,这节巴金除了教育我们要做普通人,还对我们进行了哪些教育
呢?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交流感受。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应句子。
板书:乐于奉献
开花结果
生感情齐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巴金老爷爷除了教育我们要做普通人、要乐于奉献、要让生命开花结果外,是否还对我们进行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呢?
生;有,珍惜时间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交流巴金是如何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师:巴金老爷爷除了通过对自己的评价来教育我们外,还对我提出了……,并且寄予了……
生:希望;真诚地祝福
生齐读五、六自然段
4、小结:
信我们已经学完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巴金老爷爷用他的一生、用他的作品来教育我们该怎样做人,此时,你想对巴金老爷爷说什么呢?
生交流。
5、配乐朗读3~6自然段。
三、课外延伸:
给巴金老爷爷的一封信
1、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口述回信内容;
2、以正规书写格式,给巴金老爷爷回一封信。
板书:巴金
↓
教育
↓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平乐开珍
平于花惜
凡奉结时
凡献果间
教学反思:
本次校举行青年教师评优课,我执教了《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
从课文内容而言,上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文中讲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要感悟这些比较深奥的道理,对这群天真、活泼、烂漫的小学生而言确是不太容易。
我大胆选择了这一课,既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又是一次新的尝试。
从整堂课的教学结果来看,有成功之处,但也浮出了不少弊端。
由于我对教材缺乏研究,对学生上课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揣摩不够,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所谓的“冷场”,面对这样的情况,缺乏临场经验的我也显得有点手忙脚乱,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度过难关,反而由于我的紧张,从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压力。
所谓的成功之处,也就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交流,体会巴金老爷爷用自己的一生和对自己的评价来教育孩子们该怎样做人。
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很有自己的主见,并能将这些道理融入自己今后的生活中,从他们的言谈之中可以看出,学生是真正理解了巴金老爷爷的心思。
从课后阅读了学生们写给巴金的回信中,也可以感受到学生对巴金的敬爱,以及要以巴金为榜样,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