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烯烃的生产工艺进展
乙烯齐聚制α-烯烃工艺

乙烯齐聚制α-烯烃工艺
乙烯齐聚制α-烯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艺。
该工艺利用催化剂
将乙烯进行齐聚反应,从而得到α-烯烃,这些α-烯烃可以作为高级
单体用于聚合反应,制备出高分子材料。
乙烯齐聚制α-烯烃的催化剂主要包括铬催化剂、钛催化剂等几种。
其中,钛催化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催化剂。
钛催化剂的结
构有很大的变化,有原子组成异同、活性中心不同等等。
在工艺实施过程中,催化剂选择,催化剂前驱体的回流时间和温度,反应气氛气流量、脉冲宽度等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反应选择性的因素。
齐聚反应过程中,乙烯的添加速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
催化剂被过量的乙烯毒害,同时也要避免产生不良的副反应,保障系
统反应效率。
该工艺生产的α-烯烃主要包括丁二烯、异戊二烯和己二烯等。
这些α-烯烃被广泛地应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比如聚烯烃)、合成橡胶、制备粘合剂、合成润滑剂等。
该工艺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为化工领域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
线性α-烯烃的生产工艺及其技术进展

可分 为 3类, 即 以烷基铝 为催 化 剂的 “ i g e ”法 ( Z e I r 即
CP h m一 步法 ) “ ige ”改 良法 ( B Ce 和 Ze lr 即 P二步法 ) 、以
镍络 合物为催化剂 的 “ H ”法 、以锆 一 S OP 铝为催化 体系的 日本 出光齐 聚工艺 。见表 1 所示 。
和 中间体产 品,被广 泛地应用 于表 面活性剂 、增 塑剂 、聚
一
必须 要有精密 可靠的 反应和控 制设备 相 匹配 。
目前 ,CP e 公 司采用此 技术在美 国、 日本分 别建 Ch m 有两 套工业装置 。 12 。 BP公 司 的 二 步 法 乙 烯 齐 聚 工 艺 BP公 司乙烯齐 聚采用 的是 E h l t y 二步法 ,此法原来 是 美 国 Eh l ty 公司生产 o 一 【 烯烃所采 用的方法 ,第一个装置于 1 7 年投 产。该方 法是在一 步法 的基础上 进行改进 ,将链 1 9 增长与链 置换分两 步进行 。在 第一步 链增 长反应 中, 乙烯
是指碳数 在 4 个及 4 以上的通式为 R = H 的高碳 直链 个 CH C 端烯烃 ,是近 3 0年来 迅速发展 的一种 重要有机 化工原料 。 工业上 制得 的 L O基 本上都是不 同碳 数的混合 物, 除了分 A 离 出 1 丁烯 、1 己烯 、1 辛烯个 别组分 外,一 般只将其分 一 一 一 离为一 定范 围的碳数馏分 。L O作为 一种重要 的有机 原料 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om
la s c l
◆ 赵 惠萍 ( 中国石 化股 份公 司北京 燕 山分公 司研 究院信息 中心,1 2 0 ) 5 0 0
α-烯烃的生产方法及技术进展

α-烯烃的生产方法及技术进展α-烯烃主要生产方法α-烯烃的制备方法较多,包括伯醇脱水法、费-托合成法、内烯烃异构法、脂肪醇脱氢法、萃取分离法、石蜡裂解法、乙烯齐聚法等。
在各种制备方法中,工业上主要采用后三种。
目前以乙烯齐聚占主导地位。
石蜡裂解方法所得的是奇、偶数碳的混合烯烃,产品杂质多、质量差,至80年代中期,国外运用石蜡裂解法的装置几乎全部停产;乙烯齐聚法所得的产品全部含偶数碳,质量较好,是国外主要的生产路线。
工业上越来越趋于采用乙烯齐聚工艺。
节能、低排放、无污染、长寿命将成为我国润滑油发展的方向,这也促进了α-烯烃在合成油中的应用。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石蜡裂解法、萃取分离法生产α-烯烃,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针对这种现状,建议国内加大相关技术的开发,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润滑油需求提供技术支持,改善目前的润滑油结构,使国产润滑油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
石蜡裂解法Sasol抽提工艺Sasol抽提工艺是在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燃料的过程中,从富含α-烯烃物流中经过预分离、选择加氢、水洗、醚化、甲醇回收、超精馏萃取蒸馏、干燥和精炼等步骤分离出优质的α-烯烃,如l-己烯、1-戊烯等。
1994年5月,南非Sasol公司从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燃料的富含α-烯烃的物流中成功分离1-戊烯、1-己烯。
采用该工艺的装置可以调整1-戊烯、1-己烯的比例,使1-己烯产量超过100kt/a。
Sasol抽提工艺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1-戊烯和1-己烯作为副产物回收,公用工程费用比较低,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混合C4分离法混合C4来自热裂解装置及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工业上采用热裂解馏分作原料生产高纯1-丁烯。
工艺流程为:首先用萃取法脱除丁二烯得到抽余液,用化学法脱除异丁烯,最后用精密精馏或催化萃取法制得高纯1-丁烯;也可用物理方法直接从含异丁烯的混合馏分中吸附分离出纯1-丁烯。
用催化裂化C4馏分作原料,先经甲基叔丁基醚装置脱除丁二烯,然后脱硫、脱水、加氢脱除二烯烃和炔后,再经二聚脱除残余的异丁烯,最后精馏得到高纯1-丁烯。
高碳α-烯烃 生物合成

高碳α-烯烃生物合成摘要:1.高碳α-烯烃的简介2.高碳α-烯烃的生物合成途径3.生物合成高碳α-烯烃的应用和意义4.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正文:一、高碳α-烯烃的简介高碳α-烯烃(High-carbon α-olefins,简称HCαO)是一类具有较高碳原子数的烯烃化合物。
它们在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许多重要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以及润滑油、表面活性剂等。
二、高碳α-烯烃的生物合成途径1.微生物发酵途径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微生物具有高碳α-烯烃的生物合成能力。
通过筛选和改造相关微生物,可以实现高碳α-烯烃的生物合成。
这一途径具有原料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为高碳α-烯烃的可持续生产提供了可能。
2.生物催化途径生物催化是一种利用生物酶或全细胞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的技术。
通过筛选和改造具有高碳α-烯烃生物合成能力的酶或细胞,可以实现高碳α-烯烃的生物合成。
生物催化途径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有助于提高高碳α-烯烃的产率和纯度。
三、生物合成高碳α-烯烃的应用和意义1.化工领域生物合成高碳α-烯烃可以替代部分传统化学法生产的高碳α-烯烃,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压力。
此外,生物合成高碳α-烯烃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基聚合物、润滑油等化学品,进一步拓展高碳α-烯烃的应用领域。
2.能源领域高碳α-烯烃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作为生物燃料的潜在成分。
生物合成高碳α-烯烃的研究和发展有望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提供新的途径。
四、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1.微生物筛选与改造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资源被发现具有高碳α-烯烃生物合成潜力。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挖掘和改造具有高碳α-烯烃生物合成能力的微生物资源,提高生物合成途径的产率和效率。
2.生物催化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在高碳α-烯烃生物合成中具有巨大潜力。
未来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新型生物催化剂和生物反应体系,实现高碳α-烯烃的高效生物合成。
α- 烯烃五种生产工艺路线简述

α- 烯烃五种生产工艺路线简述α- 烯烃指在分子链端部具有双键的单烯烃,一般指 C4 及 C4 以上的高碳烯烃。
标况或常温下,C2~C4 烯烃为气体;C5~C18 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为蜡状固体。
在正构烯烃中,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升高。
α- 烯烃按其碳链长度有不同的应用,有广泛用途的是碳数范围为 C6~C18(或 C20)的直链α- 烯烃。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是 C4、C6和C8 等组分。
如,1- 丁烯、1- 己烯和1- 辛烯可用来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聚单体,用以提高其抗撕裂和拉伸强度,占α- 烯烃总消费量的 50%以上。
主要生产技术石油馏分和催化裂化产物中,虽然都含有α- 烯烃。
但异构体多、组成复杂,不易分离。
经过多年的发展,蜡裂解法、混合 C4 分离法、乙烯齐聚法和植物油法成为世界上生产α- 烯烃的主要工艺,其中乙烯齐聚法应用最为广泛。
1蜡裂解法石蜡裂解法分为热裂解法和催化裂解法。
主要以馏程为 350 ℃~480 ℃的精制蜡作为原料,裂解生成的直链α- 烯烃,生成物中α- 烯烃质量分数在5%~30%,绝大多数为直链α- 烯烃。
2混合 C4 分离法该方法来自热裂解装置或者催化裂化装置。
工艺流程为利用萃取法脱除丁二烯,化学法脱除异丁烯后,用精密精馏或催化萃取生产高纯 1- 丁烯;当采用催化裂化的 C4 馏分作原料时,先脱除丁二烯后,经脱硫、脱水、加氢脱除二烯烃和炔后,再经二聚脱除残余的异丁烯,最终精馏制得高纯 1- 丁烯。
3乙烯齐聚法乙烯齐聚是以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齐聚反应制备α- 烯烃的工艺。
通过使用乙烯齐聚法可生产 C4~C40 的偶数碳线性α- 烯烃。
其主要工艺主要有 Gulf法、Ethyl 法、SHOP 法和 Linde 法等。
4植物油法主要工艺为植物油加氢制得脂肪醇,经脱水生成α- 烯烃,该技术早在二战之前就已实现工业化,其产品的碳数取决于原料的碳数,而天然植物油绝大多数为 C12~C18 范围的脂肪酸甘油三酯,因此,得到的α- 烯烃碳数一般为C12~C18。
乙烯齐聚制线性α—烯烃的技术进展

研 究趋 向. 着重 对 乙烯 齐聚 的均相 和 多相 催化荆近 年 来的研 究进展覆发展 趋 势作 了论 述 , 并特别指 出择 形 分子 筛将 是很 有发展 前帚 的 多相 乙烯 齐聚 催化 荆. 关键 词 : 乙烯 ; 齐聚物 ; 性 d烯 烃; 线 一 过渡金属 催 化荆 ; 形分子 筛 择 中图分类 号 : 2 . 2 ; Q2 1 2 1 06 3 1 1 T 2 . 1 文献 标识码 : A
GufE h l S OP等 方 法 , 些 过 程 均 系在 高 压 的 苛 刻 条 件 下 利 用 不 同催 化 荆 进 行 均 相 齐 聚 反 l, t y 和 H 这 应 , 备 操 作 难 度 较 大 . 年 来 出现 了利 用 各 种 新 型 催 化 荆 在 较 缓 和 的 中压 条 件 下 进 行 齐 聚 反 应 的 设 近
张 君 涛 付 巽 国。 张 耀 君 何 力 , 景 河 , , , 张
( .西 安 石 油 学 院 石 油化 工系 . 1 陕西 西安 7 0 6 ; 2 兰 州 炼 油 化工 石 化 研 究 院 . 肃 兰州 7 0 6 ) 1 0 5 甘 3 0 0
摘要 ; 乙烯 齐聚制 线性 口烯 烃 的 I业化 生产技 术 的进展 进行 了详 细的 论述 . 艺 比较成 熟 的是 对 I
为 石油化工 副产品 的利用 和特 殊精细 化 工产 品的合
成 提 供 了广 阔 的 途 径 . 本 文 将 主 要 介 绍 乙烯 齐 聚 的 工 业 化 生 产 技 术 及 国 内 外 乙烯 齐 聚 催 化 剂 的 最 新 研 究 进 展 .
碳 数 范 围为 c ~c 。其 中有 广 泛用 途 的是 C ~c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3月
线性α-烯烃的技术进展与市场分析

另外 , 烯烃共聚体是一种 良好 的弹性体。三 井化 学 公 司 旗下 的三 井 弹 性 体 新 加坡 公 司于 20 08 年 7 2 宣布,公司在新加坡裕廊岛生产 烯 月 3日 烃 共 聚体 的新 装置 奠基 。 该装 置生产 能力 为 l 0万吨 / 年 烯烃共 聚体 , 装置 于 20 该 09年 1 建成 , 2月 于
上 海 化 工
S a g a C e c l n u ty h n h i h mia d sr I
V0 -5 No9 l3 . Se p.2 0 01
烃 的技 术 进展 与 市场 分 析
◆钱伯章 ◆
线 性 一烯 烃 ( A 通常 是 指 C 及 C 以上高 L O) 碳 直链 烯烃 , 是近 3 0年来 发展 迅速 的一种 重要 有机 化工原 料 。 一烯烃 主要 用途有 以下 五大类 : 1 共 () 聚单体 , L D E及 H P 在 LP D E生产中使用的共聚单体
学品) 。
一
剂, 可提高模塑材料如汽车保险杆的抗 冲性能 , 当与 热塑性树脂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混用时,也可提高包 装材 料 的密封性 。 这一 产 品可 应用 于各种 场合 , 如汽
车、 工业 和包装 材料 , 预计 市场将 会强劲 增 长。
1 世 界 市 场 分 析
11 产 能 .
烯烃 按其 碳链 长度 有不 同的应 用 ,较低 碳
链 0一烯 烃如 c( 烯 一 )C( 【 丁 1 、 己烯 一 ) C( 烯 1和 辛
111 ..
一烯烃 总产 能
1, )用作 H P D E和 L D E生产用共聚单体 , LP 占总消 费量 5%以上。c 和 c: 0 。 用作聚 仪一 烯烃(A ) P O 生 产 润滑 油 ; C C ,用于生 产洗涤 剂 ; 。C C 。用于生 产 ~
聚α-烯烃合成油生产工艺进展

目前 , 国内 P O生产 厂主要 有燕 山石化 公 司 A 化 工三 厂 、 州石 化 公 司化 工 厂 和 抚顺 石 化 公 司 兰
化 工一 厂 , 以蜡 裂 解 一烯烃 为 原 料 。该 原料 均
组成复杂 , 含有较多的内烯烃 、 双烯烃 、 烷烃、 环烷
烃 和芳 烃杂质 , 组成 见表 1 。 以蜡 裂解 a一烯 烃 ( HK一20 ℃ ) 5 为原 料 生 产 聚 a一 烃合 成油 的工艺 过程包 括 ¨ : 烯 』聚合 、 石
细 AV DA
A
石
油
化
工
NC S I I E PE RO E C S E N FN T C MI AL
H
展
… 3。… … 第 1 卷第 3期
聚 一烯烃 合成 油 生产 工 艺 进展
杨 晓莹 , 高宇新 曹婷婷 魏军凤 韩云光 韩 雪梅 , , , ,
( .大庆华科股 份有 限公 司, 1 大庆 13 1 ; .大庆化工研究 中心 , 67 4 2 大庆 13 1 ) 67 4
[ 摘
要] 综 述了国内外 聚 O一烯烃合成油 ( A 生产工艺 及生产状况 。介 绍 了国外 P O t P O) A 合成油 润滑油基 础油 生产技术
主要生产商的工艺 。对我国聚 O一烯烃合成油的发展 提出了建议 。 t [ 关键词 】 聚 一烯烃
最大为 7% ; 0 黏温特性 差 , 黏度指数 低 , 高为 最 6; 4 氧化安定性差 , 旋转氧弹均小于 10mn 油品 0 i;
收稿 日期 :0 2- 1 2 2 1 0 一l 。 作者简介 : 晓莹 , 杨 助理工程师 , 现从事 聚烯烃 的研 究及分析 工作 。 ・
21 年 3 0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