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方法的优劣探讨

合集下载

传统煎药与机器煎药的的区别

传统煎药与机器煎药的的区别
郭金兰窑街煤电集团总医院药械采供部汤剂传统煎药方法机器煎药方法传统煎药与机器煎药的优缺常见中成药的组成功能主治及配伍意义自古人发现中草药伊始汤剂便用于治病救人商汤时期便有记载伊尹首创汤剂并总结了汤液经为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窑街煤电集团总医院药械采供部
传统煎药与机器煎药的优缺
——郭金兰
主要内容
养肝明目;菊花:辛、苦、甘,微寒,善清利头目,
宣散肝经之热,平肝明目。八种药物配伍组合共同 发挥滋阴、养肝、明目的作用,对肝肾阴虚同时伴有 明显的头晕视物昏花等头、眼部疾患,尤为有效。
桂附地黄丸
【组成】干地黄240克,山药、山萸肉各120克,泽泻、 茯苓、牡丹皮各90克,桂枝、炮附子各30克。
【功用】 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症状为:腰酸脚软,肢体畏寒,下半身 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 【配伍意义】金匮肾气丸可补阴之虚,助阳之弱。方名肾气 丸者,因气属阳,补肾中之阳气也。方中有六味
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煮时间: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30分钟,第二 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分钟。滋补类药物煎煮时间可适当
延长。
特殊药的煎煮: 先煎药:一些质地坚硬的药材,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 要先煎30 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 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
地黄丸(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
丹皮),以滋肾水,又含附子、桂枝壮肾中之阳。
杞菊地黄丸
【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 、 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
【功用】滋肾养肝。
【主治】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 泪,视物昏花。 【配伍意义】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 枸杞子:甘平质润,入肺、肝、肾经,补肾 益精,

机器煎药与传统煎药的差别

机器煎药与传统煎药的差别

机器煎药与传统煎药的差别针对煎药机与传统的手工煎药方法,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优缺点,进而呼吁医药器械研制者尽早研制出满意的煎药设备。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一直以来,中药煎药还是沿用传统的手工煎药方式,整个煎煮与灌装过程都是在开放状态下进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操作。

中药煎药机的问世不仅大大改善了老式煎药的环境,同时使用了健康卫生的包装形式——袋装汤药,既便于携带,又利于服药,为广大的患者带来了方便。

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相比有下述优点:高温煎煮:煎药机煎煮中药时的温度可达110摄氏度,中药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有了很大提高,这是传统的煎药方法所达不到的。

密闭操作:传统煎药与灌装过程在开放状态下进行,药液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色,使药液的颜色看上去深而浓。

而煎药机与包装机是连在一起的,煎煮包装都是与空气隔绝的,既防止了中药易挥发成分的逸出,又防止了部分有效成分在空气中被氧化失效,从而提高了药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而且煎药机煎药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高压灭菌的过程,在压力的作用下灌装打包,减少了污染源,有益于保存。

成品条件:传统煎药只能用碗盛或瓶装,不易储存、携带,药液质量也难以控制;而煎药机包装袋采用无毒、无菌的复合膜材料,抗高温、抗压、保鲜,剂量均匀,携带服用都方便。

其实,传统的煎药方法也是很讲究的,与煎药机相比胶,是不是也是一种优势呢如:煎药用具:古人认为:银为上,瓷者次之。

不主张用铁锅煎煮,主张用性质比较稳定的容器煎药能防止药物的化学成分与容器发生化学反应。

目前通用有盖的陶瓷沙锅,价廉且性质稳定。

而煎药机的内胆一般是不锈钢材料做成的。

煎药用水及加水量:古人要求泡药用水以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新鲜水为最好,而且水的用量以药物泡透后漫过药面二指为度,煎药机的用水一般就是自来水,且加水量都要根据药量大小来计算。

火候及时间:传统的煎药方法有文火武火之分,要求火候先急后徐,即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慢煎。

中药机煎有优势

中药机煎有优势

中药机煎有优势中药的煎煮方法非常讲究,从器具到火候以及先煎后下、烊化冲服等,但煎煮费时,服用携带不便。

在《本草纲目》提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制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中药煎煮要遵循原则,否则即便同样的药材,煎制出来的中药药效也会大不相同。

而现代的煎药机不论是从器具上、火候上、加水量,还是密封等都能达到用药标准。

高压煎药机的优势高压煎药机,整个煎煮和罐装过程是在封闭下完成的,减少了污染,卫生学检测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的煎药方法。

而且对于药性不易煎出的中药饮片,在高压煎煮下,就很容易把药性煎出来。

此外,包装袋采用无毒、无菌的复合膜材料,抗温、抗压、保险,卫生状况得到良好的改善,使服用的中药汁安全卫生。

传统煎煮方法煎出的药汁不宜长时间保存,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大大降低了药效,而且不方便携带。

常压煎药机的优势常压煎药机,虽然没有高压煎药机的密封性好,但是对于特殊煎法的中药饮片却很容易操作。

中药饮片里有很多是需要先煎、后下、烊化等特殊煎法要求的。

煎药室人员会把对应的时间、水量、火候控制好,对于特殊饮片采用特殊煎煮方法。

对于有疑问的药品还会再三和药房医师求证,然后再进行煎煮。

另外,煎药机煎出的药汁效率大于传统煎法煎出的药汁,除了上述两大优势,现代煎药机还有多层过滤的功能,传统煎药不能保证多层过滤,最多只能做到一层过滤,药汁会有大量的药渣,这样的药汁不容易吸收,口感相对较差,用煎药机就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煎药机煎出的药汁易储存煎药机煎出的药汁经过特殊材料的包装,便于储存,而且不易与空气发生氧化,再加上多层过滤的原因,药汁的色泽会相对较淡,有些人就会认为,颜色淡的药汁药性会差,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传统煎法煎出的药汁颜色会相对较深,其实是药汁保存不够严密,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发生了氧化反应。

所以在这里要特别提示大家,千万不要以色泽来判断汤药的好坏。

还有些人会认为,煎煮时间越长药效会越好,其实不然,传统煎药中,有些人控制时间会长一些,对于有些草药,煎煮时间长会破坏药性,反而影响药效。

传统方法与现代中药煎煮系统的运用比较

传统方法与现代中药煎煮系统的运用比较

传统方法与现代中药煎煮系统的运用比较传统方法与现代中药煎煮系统进行比较,以利中药煎煮过程中器皿选择,以利于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以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

标签:中药;煎煮方法:煎煮机;对比;规范操作;影响因素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其可根据病情需要灵活加减药物,能充分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特点,可随证加减药物,体现了中医治病的精髓,具有吸收快、奏效迅速的特点,恰当的煎制方法对药物的疗效、对发挥中医中药的特色、优势起到重要作用。

但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不正确,则会影响汤剂的疗效。

中药煎煮质量是关乎药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医的特色。

但由于中药煎煮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中药代煎业务便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方便患者、适应现代生活的作用。

因此,我院在多年的改进中先后引进了煤加热煎药机、液化器加热煎药机、电加热煎药机;目前使用的中药煎煮机是带有电控装置自动煎煮仪、智能中药煎煮仪和十功能自动煎药机,以及真空软包装机。

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汽,一次性使药物的成分充分地煎出。

并用机械装置挤压药碴中的残存药汁溶人药液中。

熬好后,将药液通过管道,进入包装机。

自动分剂量包装,150~250 mL/包(可调),药分为2包/剂。

煎煮时,经过漂洗,装锅,加入适量的水,浸泡适当的时间,煎煮后过滤封装贴签等。

1中药煎煮机的技术特点中药煎煮机是在中医药传统煎药理论基础上,应用现代技术进行中药汤剂煎制的机器。

一般都有如下技术特点。

1.1中药煎煮机多采用优质不锈钢制作容器内壁,传热快且化学性质稳定,符合中药材对煎制器皿的要求,可避免与药材中的其它成分发生反应,能够保证煎药质量。

1.2 煎煮机是在密闭状态下,用热力和气压熬制中药汤剂。

与传统煎制方法中需严格掌握先煎、后下等繁琐程序相比,可将多副中药同时统一投料。

不仅矿物类、贝壳类质地坚实的药在高温和压力下有效成分能充分溢出;而那些需后下的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在密闭状态下也能保证有效成分不会挥发损失。

浅谈传统煎药法中药煎煮机和免煎中药颗粒之优缺点

浅谈传统煎药法中药煎煮机和免煎中药颗粒之优缺点

浅谈传统煎药法中药煎煮机和免煎中药颗粒之优缺点中药是中医药中使用的重要药物,其制剂方式因历史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传统煎药法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制剂方式。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医学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传统煎药法面临诸多问题,因此,人们开始尝试用现代技术和方法改进中药的制剂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中药煎煮机和免煎中药颗粒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那么,究竟中药煎煮机和免煎中药颗粒,哪一种更为优秀呢?本文将从传统煎药法、中药煎煮机、免煎中药颗粒等方面来探讨其各自的优缺点。

传统煎药法传统煎药法是指使用中草药进行煎煮,将草药倒入煲中,加入适量的水,煮出草药的有效成分。

这种制剂方式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如煎药时间不好把握、煎煮过程中气味较大、温度不易控制等。

这些问题给中药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中药煎煮机中药煎煮机是在传统煎药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它可以解决传统煎药法存在的问题,例如:温度不易控制、煎药时间不好掌握等。

中药煎煮机的优点如下:1.温度控制:中药煎煮机可以控制温度,在煎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煎药的时间和温度,达到更好的煎煮效果。

2.省时省力:相比传统煎药法,中药煎煮机可以省去很多手动操作,更为方便快捷。

3.方便卫生:中药煎煮机是采用不锈钢内胆和外壳材质,易于清洗,避免污染。

但是,中药煎煮机也存在一些问题:1.成本较高:中药煎煮机的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小规模的中药制剂门店和中医诊所来说,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使用的原因。

2.手动使用:需要使用者在加入草药和水后进行操作,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

3.药渍、药残:由于中药煎煮机无法完全挥发药渍和药残,因此需要注重清洗和消毒。

免煎中药颗粒免煎中药颗粒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中药制剂方式,它是将中药材研磨成颗粒,经过提取、干燥、浓缩等工艺制作而成。

免煎中药颗粒的优点如下:1.方便精准:免煎中药颗粒可以按照患者个体化病情和病史进行配伍,调配剂量更为方便和精确。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煎药的意义区别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煎药的意义区别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煎药的意义区别作者:煎药机来源:/煎药机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医中药史上一次较大的改革,促进了中国中药发展。

但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煎药机煎药和传统煎药方法不太一样,导致结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印证和比较。

这样很多人心中有置疑,虽然煎药机比传统煎药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可是煎出的汤药效果真的好吗?所以,关于煎药机和传统煎药效果的对比试验就很有必要了,全面细致的试验能帮助人们更好的答疑解惑。

在煎药机和传统煎药的对比试验过程中,煎药机煎药的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可以控制,绝大多数与传统煎药相同,实验得出的结果有一定的参考性。

但受煎出药液量的限制,煎药机煎药实际加水量往往不能等同手工煎药,煎煮次数也均为1次,不同于手工煎药的2次或3次。

目前大多由电脑控制煎药温度与时间,而煎药时间与药物剂数、剂量和加水量有关,也很难同手工单剂煎煮相同。

而且实验中对可能影响煎药效果的其他因素如砂锅规格、火力控制、滤村、无纺布袋等描述不够详细,难以严格控制,可能会影响部分结果。

所以建议应首先规范传统煎药的工艺条件,挑选目前有代表性的煎药机,例如北京东华原十功能煎药机等。

由专业人员按照煎药机使用说明书或统一的操作规程,使用实践中优选出的方法进行煎药,然后进行比较,以提高结果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与可信性。

临床用药多为复方药,且煎煮中可能发生的变化与单味药也不同,煎药效果的对比实验应主要针对复方药。

在选择复方时,应先着眼于临床常用、有代表性的经典方剂,以提高研究的社会效益。

临床处方因人而异,所含药物种类性质也不同,煎药机作为一种新的煎药方法很可能不适于所有的方剂,为保证临床疗效,还需要进行广泛的研究比较,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在煎药机和传统煎药的对比实验中,不能局限于某味药、某几味药中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煎出量的比较,就贸然推测其差异可能引起的疗效差异,这样必然会缺少药效学实验和临床验证。

应当在理化指标比较的基础上,增加这两方面的实验研究,这样得出的结果更有参考价值。

中药煎药机煎药现存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中药煎药机煎药现存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中药煎药机煎药现存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目的解决中药煎药机煎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煎药质量方法利用包装机上加热环对于遇高热有效成分易分解破坏的中药饮片和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饮片进行加热以合乎后下要求,同时利用这加热环的浓缩作用调节煎出药汁量,提高了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保证了中医治病的疗效。

标签:中药煎药机;工艺改进煎药机煎煮中药已有好多年。

虽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因其操作简便、清洁卫生,多剂中药可以一次煎煮,自动分袋包装,大大减轻了中药煎药的工作量,既节约能源、减少消耗、又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用中药煎药机煎药已被各家医院、药店广泛采用,基本取代了传统煎药方法。

由于其一次完成多剂中药,无需自己煎煮。

给病人带来方便也被广大病人接受和认可。

但现行的煎药方法存在也一些问题需要改进,现分述如下1 存在的问题1.1 加水量多少的。

对于中药煎药机煎药时的加水量的多少,目前并无标准可依。

有人⋯通过试验得出了一个加水量公式:加水量=平均吸水系数(1.15)×药量+蒸发量+所需药液量。

但是,不同中药饮片的吸水系数相差很大,根类,矿物类,吸水系数相差很大,故该公式并不实用。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药量有多有少,但煎成的药汁量又相对固定.如同样需药汁2520ml.但一公斤药量与三公斤药量所需加水量完全不同,结果煎出药汁量也不同。

所以药量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加水量的多少和出药汁量的多少。

所以日常工作中只能凭经验加水,经常会碰到多加或少加的情况,需要再次煎煮,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1 .2 影响有效成分有些药材的有效成分遇高温、高压易分解破坏。

中药煎药机采用高温(120℃)、高压(0.1 MPa)煎煮,不适用于有效成分遇高温、高压易分解破坏的中药材的煎煮。

如钩藤,大黄等与其它药共煎其有效成分会破坏。

在实际工作中,用中药煎药机煎药时常将这些药材与其他药材一起煎煮,必然会影响治疗效果。

1.3 煎药前的浸泡。

自动煎药与传统煎药哪个好

自动煎药与传统煎药哪个好

自动煎药与传统煎药哪个好?临床上中医师应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治疗,可以灵活地加减用药,更好地针对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规范治疗,其疗效往往要优于固定处方的中成药,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服用中药的最大麻烦之处在于煎煮中药,有些年轻人连做饭都不会,如果要求其很好地掌握火候自己煎药,显然这是有难度的。

煎药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而且要花费相应的时间用心操作,这对于每天忙于职场又身体条件欠佳的人来说很不方便。

真气堂采用性能较好的自动煎药机,其理化性质稳定的不锈钢内胆全密闭作业和特制玻璃桶和不锈钢底座常温常压作业两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中药中的一些挥发油等有效成分逸出,尽可能多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相应地也就提高了中药溶液的质量。

中药煎药机在中药煎煮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首先,由于压力的存在,使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更易煎出,动物药的蛋白更易水解。

而一些质地坚硬的矿物、贝壳类的药物在常温、常压下不易煎出有效成分,通过加压、高温使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提高了,解决了“先煎”的问题。

2、由于密闭煎煮,使芳香类药物得以充分保留。

3、煎煮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充分杀死了细菌和芽胞,煎煮和包装过程为全封闭过程,保证了药液的无菌卫生。

4、煎药机及包装机全过程均为自动化过程,只需设定好温度、压力和时间,安全性很好。

5、数剂合煎,药房配方可采取总计量法,保证了每剂药中的浓度、成分分布均匀,不会出现前后药液味道不同、成分有差异的问题。

6、自动两煎,充分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煎药机还具有先煎后下,自动两次煎煮的功能,可充分提高药效。

因此,自动煎药机来煎药其实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并且能发挥很好的药效。

当然,如果要求代煎,药煎煮好后还需要再来门店取药。

如果在时间、精力和器具等条件具备的话也可以自己带回家煎,当然,自己煎煮的话也要一定按规范进行煎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方法的优劣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探讨,对中药汤剂机器煎煮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意见,以利于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中药煎煮质量提供参考。

标签: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传统煎煮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6-0092-02
中药汤剂是我国中医治疗中药物内服的主要方法,多种药材共同煎煮,其中各治疗药物的煎煮要求各不相同[1],煎煮质量的优劣对治疗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剂型也日益多样化,中药的剂型在原有的汤剂、丸剂、散剂、膏方的基础上[2],又增加了胶囊、片剂以及注射剂等多种新式类型,中药的煎煮方法也从传统的煎煮发展到机器煎煮,对这一新技术目前业内外人士对机器煎煮还有所疑虑,笔者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

1传统煎煮方法的优缺点
1.1传统煎煮方法的优点
众所周知,一剂中药包括很多种药材,按照入药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种子果实类、草类、花类、根莘类、皮类、矿物类、动物树脂类等,不同的入药部位有不同的煎煮要求,传统煎煮方法可根据入药部位、药物要求等进行调整,矿物类、根类、果实等质地坚硬的药物如磁石、珍珠母、石决明等,必须提前煎煮1 h左右,再把其他药放人同煎,而对于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薄荷应后下,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解表药时间掌握在10 min,用武火煎煮即可;滋补药物时间掌握在20~30 min,以文火慢慢煎煮即可。

中药中极少数药材具有一定毒性,如川乌、附子、草乌等,需先煎1~2 h,可以降低毒性。

1.2传统煎煮方法的缺点
传统煎煮方法也有明显的弊端,主要表現在程序比较繁琐,(1)要对煎煮的器皿进行清洗;(2)按照各种药物的不同煎煮要求进行煎煮,耗时长;(3)药物煎煮好后要进行过滤,但常不能保证过滤效果,往往中药汤剂中还存在许多药渣及沉淀物;(4)携带不方便;(5)传统煎煮过程中火候不易掌握。

2中药汤剂机器煎煮的优缺点
2.1中药汤剂机器煎煮的优点
与传统煎煮方式相比较:(1)机器煎煮具有温度可控的优点,可以通过煎煮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模拟传统煎煮中的大、中、小火,来达到不同阶段中药汤剂的煎煮要求,中药汤剂机器煎煮采用双缸中药煎药机,可采用双缸同时煎制,也可采用单缸煎制,整个过程全部由电脑控制,全过程操作可控性高,一锅可以煎2~10付药,武火、文火自动转换,不仅可节约大量的时间,同时也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从下药、浸药、煎药、出药、过滤药液后包装一次完成,保证了药液的卫生。

(2)中药汤剂机器煎煮,整个过程药液始终处于密闭的状态,实现了高效、快捷、卫生的特点,机器煎煮设备温度恒定,更利于矿物类、根类、果实等质地坚硬的药物如磁石、珍珠母、石决明等中的有效成分的渗出,提高中药汤剂的有效率。

(3)中药汤剂机器煎煮由于密封性好,各种易挥发性物质在定温、
定压、密闭条件下不易挥发,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有效成分得以保留,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4)中药汤剂机器煎煮由于设备容易大,可多剂量同时煎煮,解决了单付中药小剂量饮片分量不准的问题,而且多剂量同时煎煮,每剂汤药含量均一,质量稳定。

(5)经过压榨出汁后真空包装,可最大限度的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药液浓度,真空包装,方便携带和加热服用。

2.2中药汤剂机器煎煮的缺点
(1)中药汤剂机器煎煮存在的弊端是首先是机器煎煮,煎药时间过长,最短必须30 min,最长达50 min,不能根据药物特点对煎煮时间进行调整,某些药物如治疗感冒药物与芳香开窍类药材经过长时间的煎煮,会破坏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使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2)如前所述,中药概要入药部位的不同、效果等差异,在煎煮时对下药的先后顺序有极大的讲究,而机器煎煮则不能满意这一要求。

中药汤剂机器煎煮时由于是密闭操作,所有药材均不分先后顺序,同时进入煎煮机内,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药材有效成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人参是贵重药材,同时混煎,人参中的活性成分不可避免地会与药液中其他成分溶出,再比如大黄的作用是泻下,在传统煎煮时通常为后下,可保持其泻下作用,机器煎煮时,与所有药材同时煎煮,其中的有效成分必然会因煎煮时间的加长而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泻下的作用。

(3)机器煎煮,加水量无法根据药材的比例进行推算。

煎药机的容量加水量基本处于恒定的。

在溶酶需求量的体现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药液包装袋的卫生问题,机器煎煮是一种新兴行业,目前尚无统一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因此,各使用单位均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加工,目前存在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煎煮设备五花八门,药物包装袋的灭菌也存在问题,如果消毒不严格,可能会导致药物变质。

3讨论
进行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机器煎煮取代传统的中药煎煮,是中医药事业的一次重大变革,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老一辈传统的中药煎煮方法耗时长,工序繁琐,已不适应现代生活快节奏的方式,而中药汤剂机器煎煮具有省时、省力、服用方便的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并认可机器煎中药的便捷和高效,对推广中医治疗范围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就目前对中药汤剂机器煎煮的药液检验结果显示[3-4],机煎中药的有效含量是符合检验标准的,随着中药机器煎煮的进一步普及,市场的需求量必然会不断增大,相关的质量标准与操作规程必然会规范化,而各煎药机设备生产厂家也会不断的对设备的性能与功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适应中药煎煮的不同要求,中药机器煎煮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其发展都要经历一番曲折。

笔者认为从全局的角度看,用煎药机代替人工煎煮中药,实现中药汤剂煎煮的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机器煎煮上,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走向现代化。

虽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及标准尚待研究与完善,但这并不妨碍中药煎煮现代化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杜振峰.中药自动煎药包装机知识简介[A].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4202552),2001:659.
[2] 龚慕辛,李朝霞,聂波,等.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比较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714-2715.
[3] 王兆荣,李吉红,张晓丽.机器煎药与传统煎药的差别[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1):197.
[4] 张凤春,陈明,颜耀东.传统与现代煎药方法的比较[J].中国药房,2008,19(6):480.
(收稿日期:2012-03-22)(编辑:徐睿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