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中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1. 三皇五帝和夏、商、周
- 三皇五帝:神话中的远古统治者,分别是伏羲、女娲、黄帝、颛顼、尧、舜、禹。

- 夏、商、周:中国远古时期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商业发达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
史上最长的朝代。

2. 秦朝和汉朝
-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建立,实行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 汉朝: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的朝代,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两个时期,西汉时期最为繁荣,东汉时期逐渐衰落。

3. 隋朝和唐朝
- 隋朝:隋文帝统一北方后建立的朝代,统一度量衡、货币制度,修建了大运河。

-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开创了唐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有着辉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

二、世界史知识点
1.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发源于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对中世纪的宗教观念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文主义和个人自由。

2. 《宣言》
- 《宣言》: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48年发布的著名政治宣言,宣布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世界两次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轴心国与盟军国家之间的冲突。

以上是初三历史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有所帮助。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2024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2024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什么特征?多元一体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元谋人,能制作工具,知道用火3.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4.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工艺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6.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的变法:商鞅变法(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富国强兵)7.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都江堰(综合性水利枢纽,防洪灌溉水运)8.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著作:《论语》9.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11.秦始皇创立的制度?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皇帝掌握一切大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12.秦朝时我国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4.汉高祖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轻徭薄赋】使汉初经济恢复发展。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一、古代中国的朝代和历史事件:1.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建立者是禹,又称夏禹。

2.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建立者是汤。

3.周朝:周朝分为两个时期,即西周和东周。

西周有11个君主,东周有12个.4.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诸子百家思想开始兴起。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秦始皇。

著名的事件包括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

6.汉朝: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有5位皇帝,东汉有12位皇帝。

东汉末年出现了黄巾起义和群雄割据的局面。

7.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三国分别是魏、蜀、吴。

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等。

8.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

9.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开创了盛唐文化。

10.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时期指的是907年至960年间,中国的政权由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共同治理。

11.宋朝: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时期,南宋时期经历了淮河北界、黄河南界和江南地区的分裂。

12.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其建立者是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时期有著名的元律和元朝海外贸易。

13.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朱元璋。

明朝时期有徐霞客的著名游记。

14.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建立者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二、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1.夏禹:夏朝的建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传说中的君主。

2.孔子: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的学说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基础。

3.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他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解释。

4.秦始皇:秦朝的建立者,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5.刘邦:汉朝的创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由于目前无法确切知道2024年中考历史具体必考知识点,以下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内容,这些内容在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一、中国古代史。

1. 原始社会。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 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

- 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

2. 夏商周时期。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3. 春秋战国时期。

- 政治:诸侯争霸,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和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 道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主张“无为而治”;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 法家: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4. 秦汉时期。

- 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等。

- 秦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初中九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中九年级学生来说,中考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初中九年级中考历史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

一、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1. 夏、商、周三代的建立与衰落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夏、商、周三代的兴起与衰落,了解每个朝代的特点以及变迁原因。

2. 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的建立我们将重点学习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焚书坑儒以及修建万里长城等重要历史事件,了解秦朝的特点和意义。

3. 汉朝与三国时期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西汉与东汉的兴衰,加深对于汉朝统治时期的历史了解。

同时,我们也会了解到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文化成就。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制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

二、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 科技发展与农业文明我们将了解古代中国在农业、冶炼、纺织、造纸等方面的技术成就,以及这些技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 古代思想家与学派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和他们的学派,如孔子与儒家思想、老子与道家思想等。

三、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1. 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我们将了解近代科技的发展,包括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等。

2. 西方近代政治变革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各国宪政制度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3. 近代西方文化思潮与艺术我们将重点了解启蒙运动、浪漫主义以及文艺复兴等思潮,探讨西方文化对于近代社会的影响。

四、现代中国的崛起与发展1. 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我们将学习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以及五四运动等。

2. 中共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了解中共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要战役以及中共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我们将学习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2023中考历史综合复习知识点

2023中考历史综合复习知识点

2023中考历史综合复习知识点中考历史综合复习知识点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基础:小手工业者的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的基础: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初三历史中考备考策略要回归教材、强化记忆针对二轮中考复习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历史知识,进行反思归纳。

一轮中考复习两个月时间,二轮中考复习用了一个月,三轮中考复习仅3个周的时间,周期最短,务必在考前克服重资料、轻课本的现象。

一轮中考复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出现了复习后忘掉的情况,回归教材就是要解决“遗忘”的问题,周期短就不容易遗忘。

通过一轮中考复习教材、二轮历史做题训练,学生对自己复习过的知识心中有印象,哪些内容测试时有失误,哪些内容还不会,将来可能还考哪些知识,这样带着问题去看书、去中考复习更有针对,从而做到查缺补漏。

但回归教材一定要有计划,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每位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必须按计划去完成,回归课本是减少无故失分的关键。

要认真梳理知识、强化知识的联系回归课本中考复习时,要注意课本每一个单元的知识都自成体系,把每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链接,构建每单元历史知识网络,世界史不同时期、经济、文化、外交等事件进行纵横联系,学生在考试答题时,顺着知识网络寻找问题。

总之,在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只要方法科学得当,中考复习效果更理想。

初三一定要查缺补漏、优化答题途径第三轮中考复习是第二轮中考复习的飞跃,中考历史虽然迫在眉睫,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得法,冲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而
且能够为现在和未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一些历史中考必
背的知识点归纳:
1. 古代文明: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

2. 封建社会:掌握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以及主要的朝代,如秦、汉、唐、宋、元、明、清等。

3. 重大历史事件:熟悉诸如黄巾之乱、赤壁之战、安史之乱、蒙古帝
国的扩张等重大历史事件。

4. 科技与文化:了解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5. 宗教与哲学:掌握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们
在历史上的影响。

6.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人物、作品和思想,以及它对
现代西方文明的影响。

7. 工业革命:掌握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世界历史
的影响。

8. 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
后果。

9. 冷战:理解冷战时期的政治格局、主要事件和最终的结束。

10. 现代中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

11. 全球化:理解全球化的概念、过程和影响,以及它在当代世界中的作用。

结束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掌握这些历史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你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

中考历史速成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速成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速成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旧石器时代(约200万年前-约1.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是人类远古时代的阶段,人类以石器作为主要工具,居住在洞穴或简陋的建筑中,以打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

代表性的遗址有中国的周口店遗址和英国的莱斯特遗址。

2. 新石器时代(约1.1万年前-公元前1600年)新石器时代是指人类开始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期,农业的发展促使人类聚居于一定的地点,形成定居生活的过程。

代表性的文明有中国的仰韶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埃及的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等。

3.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指在世界各地出现的具有特殊特点和影响力的文明。

古代文明包括中国的华夏文明、印度的印度文明、埃及的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希腊的古希腊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和特点。

4.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主要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

在这些时期中,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和发明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古代文明。

二、近代史1. 近代欧洲史近代欧洲是指从16世纪开始到20世纪初的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等重大事件和变革。

这一时期欧洲各国之间的争霸大国与殖民帝国主义等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2. 近代中国史近代中国史是指从19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这一时期中国国家面临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强迫开放、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資本主義的入侵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家和民族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历程,最终走向独立和强盛。

3. 近代世界史近代世界史是指18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这一时期世界各国之间出现了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化进程、世界大战、国际秩序的变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

这一时期的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格局也经历了多次变动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中考知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三历史中考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中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同学们要做好应战的准备。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
中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试,同学们要做好应战的准备。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1.原因:
(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首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强大。

2.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3.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4.具体表现:
(1)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
(2)经济上:1947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军事上: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5.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6.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

7.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二、美苏争霸: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2.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3.过程:
(1)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美攻苏守。

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攻美守。

事件: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3)80年代到90年代初,双方实行有限缓和。

4.影响:美苏争霸影响世界和平,也影响世界局势。

5.认识:美苏等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实施霸权主义,导致恐怖主义泛滥,直接威胁世界安全、和平与发展。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 "中东"概念:亚洲西部,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以阿拉伯人为主,也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

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

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错综复杂。

2.特点: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
3.表现: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二、错综复杂的矛盾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强的介入。

(2)争夺实质:领土之争。

(3)加剧冲突因素:水资源之争。

(4)民族矛盾、宗教斗争:圣城之争
2.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