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内容与深度

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内容与深度引言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中。
为了合理规划燃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确保安全、稳定、可持续供应,燃气专项规划编制成为必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
规划编制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燃气需求不断增加,对燃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燃气的需求,提高燃气供应的质量和效率,燃气专项规划编制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内容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1. 燃气资源调查与评估燃气资源调查与评估是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燃气资源的储量、产量、质量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为规划的编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2. 燃气需求预测与分析燃气需求预测与分析是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燃气需求的预测和分析,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燃气的使用规模和结构,为燃气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3. 燃气供应规划燃气供应规划是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燃气供应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确定燃气管网的布局和容量,确保燃气的安全、稳定供应。
4. 燃气管网建设规划燃气管网建设规划是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燃气管网的建设需求进行评估和规划,确定燃气管道的布局和建设方案,确保燃气的高效输送和分配。
5. 燃气安全规划燃气安全规划是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必要内容。
通过对燃气供应安全的评估和规划,制定燃气事故应对和救援措施,确保燃气供应的安全可靠。
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深度要求燃气专项规划编制的深度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数据精确燃气专项规划编制所使用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包括燃气资源调查数据、燃气需求数据、管网布局数据等。
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 技术可行性分析燃气专项规划编制应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对燃气供应系统、管网建设方案等进行技术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某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某城市燃气专项规划一、引言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环保的能源,对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燃气资源,提高燃气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定一份专项规划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针对某城市的燃气专项规划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二、背景某城市位于中国某省,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一线城市,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燃气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和企业的燃气需求,制定一份专项规划势在必行。
三、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制定燃气专项规划,确保城市燃气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原则:(1)科学规划: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地规划燃气资源的供应和利用。
(2)安全可靠:确保燃气供应系统的安全可靠,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居民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
(3)环保节能: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公平合理:在燃气供应的过程中,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四、规划内容1.燃气供应网络规划:(1)扩大燃气供应范围: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确定未来燃气供应的重点区域,并制定相应的供应网络规划,确保燃气能够覆盖到每一个居民区和企业园区。
(2)优化供应网络结构:对现有的燃气供应网络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供应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建设燃气储备设施:建设燃气储气罐和调峰设施,以应对突发情况和高峰时段的燃气需求。
2.燃气管网建设规划:(1)管网布局规划: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燃气需求的分布情况,制定燃气管网的布局规划,确保供应网络的覆盖率和连通性。
(2)管网建设标准:制定燃气管网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管网的质量和安全性。
(3)管网维护与更新:建立管网维护和更新机制,定期检查和维修燃气管道,确保管网的正常运行。
3.燃气设施建设规划:(1)燃气站点建设:根据燃气需求和供应网络规划,确定燃气站点的位置和数量,建设标准化的燃气站点。
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

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1. 引言城镇燃气是指将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用于城市居民用气和工业生产的一种能源形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城镇燃气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推动城镇燃气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的总体目标是: - 提高城镇燃气供应能力,满足城市居民用气需求; - 优化城镇燃气供应结构,降低能源消耗; - 加强燃气安全管理,保障居民生活安全。
2.2 原则制定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需遵循以下原则: - 综合统筹,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需求; - 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 安全可靠,确保城镇燃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平合理,保障城市居民平等享受燃气资源。
3. 规划内容3.1 城镇燃气供应设施建设根据城市规模和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城镇燃气供应设施建设,包括建设新的燃气管网、燃气调压站、燃气储气罐等,以提高城镇燃气供应能力和可靠性。
3.2 燃气质量监管加强对城镇燃气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燃气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城市燃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居民用气的安全和质量。
3.3 燃气安全管理加强对城镇燃气安全管理的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安全监管机制,加强燃气供应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加强对燃气使用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城镇燃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 燃气价格政策制定合理的燃气价格政策,保障燃气企业的合理利润,同时降低居民用气的成本负担,提高城镇燃气的可持续发展性。
3.5 燃气节能与环保推广燃气节能技术和设备,鼓励城市居民使用高效燃气热水器、采暖设备等,减少燃气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实施与监测制定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后,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步骤。
同时,建立健全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修改和完善规划。
5. 结论城镇燃气发展专项规划是推动城镇燃气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制定和实施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惠州市城镇燃气专项规划.doc

目录1、概述 31.1、编制原则 31.2、指导思想 31.3、规划目标 31.4、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42、燃气现状分析及评价 53、气源选择 63.1、惠州市近期气源的选择 63.2、惠州市远期气源的选择 64、惠州市燃气发展策略74.1、不同气源燃气发展策略74.2、不同区域燃气发展策略75、用气规模预测85.1、燃气用户构成85.2、气化率85.3、供气人口 85.4、用气量预测96、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规划 116.1、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概述 116.2、液化石油气气化站设置116.3、液化气储配站设置126.4、市级燃气储配基地的建立 136.5、气站搬迁方案1416.6、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周边用地控制147、瓶装配送系统规划167.1、瓶装配送系统现状167.2、瓶装配送系统设置168、天然气供气系统规划208.1、天然气供气系统概述208.2、城市燃气的供应原则208.3、天然气规模预测218.4、管道输配系统压力级制218.5、天然气输配系统工艺流程 218.6、输配系统规划228.7、天然气门站、高中压调压站周边用地控制 248.8、储存与调峰259、汽车加气站规划279.1、汽车加气站概述279.2、加气站设置2710、综合信息管理系统2911、安全防护及环境保护3111.1、安全防护3111.2、环境保护3112、市区燃气实施计划3212.1、发展延续阶段(2007—2010)—近期建设32 12.2、发展过渡阶段(2010—2015)3212.3、发展最终阶段(2015—2020)3313、政策保障341、概述1.1、编制原则1)以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思想,统筹规划设计、分期建设、近远期结合。
2)符合惠州市城镇相关产业政策,城市燃气发展应与全省和全市能源工业发展规划相吻合。
3)遵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市场容量,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用户分布情况,确定供气对象和各类用户对天然气的需求量,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分析,认真地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1. 简介城市燃气专项规划是指针对城市燃气供应及相关设施的规划和管理方案。
城市燃气作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其规划和发展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的背景、重要性以及规划的主要内容。
2.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燃气需求持续增长。
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对能源的需求,城市燃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在满足城市居民对热能和能源供应的需求方面日益重要。
3. 重要性城市燃气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1 能源供应保障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可以确保城市的能源供应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通过合理规划,能够建立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燃气供应系统,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3.2 清洁能源替代城市燃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通过燃气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
3.3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燃气的规划和发展可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燃气供应系统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投资,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 规划内容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4.1 燃气供应系统规划制定城市燃气供应系统的规划,包括燃气输配管网的布局、管线容量规划、供气站点的选址等。
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布局、气源条件和用气需求等因素,使燃气供应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为城市提供燃气。
4.2 安全管理规划制定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划,对燃气设施的安全管理、事故应急预案等进行规划和管理,确保城市燃气供应的安全可靠。
4.3 技术创新与发展规划制定城市燃气技术创新与发展规划,鼓励燃气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燃气的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推动燃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4 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城市燃气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燃气设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燃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宁波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总则规划总则规划总则一、规划范围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宁波市中心城2020年建设用地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人口规模220万,用地面积约264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二、规划期限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5-2010年; 远期2010-2020年; 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规划依据三、规划依据1、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宁波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1995-2010)年(修订版)3、宁波市统计年鉴(1996、1997、1998、1999、2000、2001)4、宁波市海曙区管道燃气供应工程初步设计(1999-152)5、浙江省计经委“关于印发春晓油气田登陆基地选址研究报告评审会及前期工作协调纪要的通知”(浙计经投[2000]216号)6、原中国新星石油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局关于“东海西湖凹陷油气勘探开发及资源评价概况”报告7、《宁波市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8、《宁波市天然气管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9、宁波兴光煤气集团公司之设计委托书 10、有关调查资料四、规划原则1、贯彻国家关于发展能源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贯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技术经济可行,统筹兼顾,近远期结合,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2、既要充分考虑宁波市现状,又要比较准确地把握宁波市发展方向,规划不但要做到起点高,又具有可实施性。
3、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超前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快城市燃气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4、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较合理地预测燃气需求量。
5、合理选择规划方案,对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的实施,起到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6、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做到技术先进,又要做到经济合理。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发展概述城市发展概述城市发展概述一、城市性质一、城市性质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田林县城市燃气专项规划一、燃气现状解读1、城市燃气现状田林县目前尚无城市管道燃气系统,完全使用瓶装液化气,城区西面现有一座石油液化气储气站。
2、上位规划解读《田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根据田林城区的发展情况,2030年燃气量预测:2.204万Nm³ /d,需液化天然气17.191t/d,最高日用气量3.04万Nm³ /d,需液化天然气23.712 t/d。
上位规划解读《田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燃气规划章节3、对上位规划的评价由于总体规划的规划层次和出发角度与燃气专项规划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有误差和实施难度,所以此次规划仅将总规当中的部分参数作为参考,具体数据、文献、资料等以此规划收资为准。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转变,人们生存理念的进一步提升等因素,燃气工程发展也是近期眉睫的大事。
二、燃气规划根据《田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的期限划分,另外考虑本规划实施的期限,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燃气工程的工作部署》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广州-南宁支干线的进度》等内容,本规划分为近期和远期。
规划年限为:近期2014年~2020年;远期2020~2030年。
2、气源选择综合考虑田林县的实际情况,城市燃气在近期田林县采用LNG液化天然气与LPG液化石油气共同供气的方式满足田林县居民用户、商业用户的用气需求;规划远期选用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天然气作为主要气源,以LNG气化站做为应急气源,从而使得项目气源稳定、可靠。
(2)气质参数(在0℃,1标准大气压下)低热值 33.40MJ/m 3(8000Kcal/m 3)运动粘度 13.94×10-6m 2/s密度 0.785kg/m 3在7.0MPa压力下水露点 冬季<-7℃,夏季<-2℃在7.0MPa压力下烃露点 冬季<-5℃,夏季<0℃ 气源参数组分CH 4C 2H 6C 3H 8IC 4H 10NC 4H 10I C 5H 12CO 2N 2H 2S 百分比92.5469 3.95820.33530.11580.08630.221 1.89090.84550.0001(1)成份南宁管输天然气主要来自西气东输二线,田林天燃气主要来自于南宁至百色支线。
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设计方案

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设计方案城镇燃气工程是指在城市和城市建成区内建设燃气输配、调压调峰、利用等设施,将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等清洁能源输送到城市用户端,是城市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燃气需求增长迅速,城镇燃气工程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
当前,我国的城镇燃气工程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天然气管网密度不够、供气质量不高、管网老化、漏气问题严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镇燃气服务质量,满足居民的供气需求,需要对城镇燃气工程进行专项设计。
二、设计目标1. 提高天然气供气质量,确保居民的用气安全;2. 建设高效、安全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提高管网的覆盖率和密度;3. 优化城镇燃气工程布局,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能耗;4. 加强城市燃气工程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设计内容1.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1) 确定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输气管道路线和站点规划,包括输气站、调压调峰站等设施的选址和设计;(2) 设计城市燃气管网的布局,确定管网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置,包括管道的敷设深度、管道材质选择等方面的设计;(3) 对城市燃气管网进行调压调峰站的规划设计,确保天然气供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城镇燃气工程建设(1) 设计城市燃气工程的建设方案,包括燃气管道的敷设、站点设施的建设等;(2) 制定城市燃气工程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工程的施工工序和安全措施。
3. 安全管理与监测系统(1) 设计城市燃气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工程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安全管理措施;(2) 设计城市燃气工程的监测系统,确保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提前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设计方法和技术路线1.通过调研和分析当前城市燃气工程的存在问题,了解各地城市供气需求情况,为城镇燃气工程设计提供依据;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城市燃气管网的平面布局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管网的覆盖率和密度;3.采用先进的管道敷设技术,例如水平定向钻进(HDD)技术,减少工程对地面的破坏,降低施工难度;4.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传感器,实时监测城市燃气管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漏气等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的用气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08-2020)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加强对荆州市中心城区得燃气规划管理,适应新形势下荆州市得燃气建设与发展需要,做好近期与远期燃气工程得衔接,促进中心城区燃气得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1、0、2条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及荆州市各相关专项规划而制定,其内容与深度达到国家规定得专项规划要求。
第1、0、3条规划范围:本规划得供气范围为荆州市中心城区。
第1、0、4条规划规模: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分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与远期规划。
第1、0、5条规划供气领域:城市居民、商业用户、城市工业、天然气汽车。
第二章气源规划及供气规模第2、0、1条荆州市得天然气气源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忠武天然气长输管线荆州分输站与中国石油化工公司川气东送管线荆州分输站。
第2、0、2条近期规划,对于天然气管网暂时不能覆盖得区域,仍以液化石油气进行供应,但对于液化气供应站点较多、居民用户相对集中得小区,规划将较小规模得瓶组站进行合并,集中由规模较大得气站进行供气。
其设计参数应考虑远期气源置换。
第2、0、3条中远期不宜再新建液化气瓶组站。
第2、0、4条供气原则1、优先供应具有用气条件得居民用户;2、积极发展商业、公建用户,尤其就是燃煤及燃非洁净燃料对环境污染较大得商业、公建用户;3、近期考虑使用管道气后对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或生产成本有较大降低得工业用气;远期积极推行各类污染型工业用户得气代油与气代煤工作,积极改造燃煤燃油中小型锅炉;4、积极供应大中型公共建筑(如宾馆、商场、写字楼)得燃气空调用气;5、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
第2、0、5条居民耗热定额为:2000MJ/人·年(47、85万Kcal/人·年)第2、0、6条公建用户得耗热指标如下表:第2、0、7条规划燃气空调制冷耗热指标为150w/m2(130Kcal/m2·h),采暖耗热指标为80w/m2(70Kcal/m2·h),按照采暖每年运行950小时、制冷每年各运行1100小时,平均每天运行10小时计算。
第2、0、8条工业用户生产耗热,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按所调查得工业企业工艺设备实际燃料消耗量进行折算;工业锅炉耗热指标根据锅炉得额定蒸发量(吨/时)、锅炉燃烧效率进行折算。
第2、0、9条规划燃气汽车:公交车平均日耗天然气80m³计算;出租车平均日耗天然气30m³计算。
第2、0、10条预测荆州市年用气量近期为11863、73*104m³,中期为19110、92*104m³,远期为27258、85*104m³。
第2、0、11条规划近期小时(日)调峰储气量为5、77万Nm³,中期小时(日)调峰储气量为9、33万Nm³,远期小时(日)调峰储气量为13、86万Nm³。
第2、0、12条规划除荆州市中心城区(荆州区与沙市区)外,近期可采用CNG向石首市、公安县与江陵县城区供应天然气,供气对象为居民与公建用户。
第2、0、13条城区近、中、远期居民管道供气气化率分别为50%、70%、85%。
第2、0、14条未可预见量按居民、公建与空调用户得5%考虑,规划期管道气用气量汇总如下表。
荆州市年用气量预测表(单位:104m³)第2、0、15条近、中、远期城区居民燃气气化率分别按85%、90%、95%考虑,未使用管道气得用户全部按使用瓶装(组)液化石油气考虑,则城区近、中、远期居民瓶装供气气化率分别为35%、20%、10%。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气不考虑工业用户用气量,未预见量按总用气量5%考虑。
其气量预测见表:荆州市年用气量预测表(单位:104m³)第三章输配系统规划第3、0、1条规划输配系统流程:在川气东送纪南镇分输站旁,新建纪南门站一座,依据原规划在城市西侧新建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一座,纪南镇门站通过高压B级燃气管道向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与红光路储配站供应天然气;忠武线锣场分输计量站向荆州市豉湖渠CNG加气母站新建次高压专线燃气管道,向母站直供天然气;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与红光路储配站将高压来气降压后向城区中压A级管网进行供气。
即规划输配系统为高压B-次高压A-中压A三级压力级制。
第3、0、2条系统压力级制:原有锣场门站至红光路储配站高压管道设计压力为1、6MPa,即次高压A级。
输送介质为0、38MPa,运行压力为0、5~1、6Mpa;规划荆州门站至止梆头、红光路储配站得高压管道按照高压B级进行设计,设计压力为2、5MPa。
输送介质为天然气,运行压力为0、5~2、5MPa;规划锣场分输计量站至荆州市豉湖渠CNG加气母站得次高压管道按照次高压A级进行设计,设计压力为1、6MPa,运行压力为0、5~1、6MPa;近中远期城区燃气管网均按照中压A级进行设计,设计压力0、4MPa。
近中远期管网输送介质均为天然气,管网运行压力为0、05~0、38MPa。
第3、0、3条由于季节调峰量较大,根据同类城市用气经验,规划城市季节调峰由上游供气方解决。
本规划只解决小时(日)不均匀波动所需得调峰量。
第3、0、4条规划储气方式采用高压管道储气。
第3、0、5条高压燃气管道走向选择原则1、高压输气管道路由及主要站场得布局应服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尽量处理好与城市重要建构筑物等设施得关系。
2、线路力求顺直,缩短长度,节省钢材与投资。
3、大型河流穿(跨)越得河段选择应服从线路得总走向;线路局部走向应服从穿(跨)越河段得需要。
4、选择有利地形,尽量避开施工难段与不良工程地质地段。
避开或减少通过城市人口、建构筑物密集区、风景旅游区。
减少拆迁量,妥善处理好与城市得关系。
第3、0、6条高压输气管道材质应具有较好得强度,良好得焊接性能,其屈强比与冲击韧性等指标应满足GB/T9711、2-1999中有关规定要求,以保证输气管道得安全。
结合投资与安全性考虑,本工程推荐L290管材。
第3、0、7条管道敷设及特殊地段处理1、管道采用全段面地埋敷设。
管道线路应根据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采用弹性弯曲、现场冷弯与工厂预制弯头三种形式来满足平、竖面得变向要求。
2、对于高等级公路可采用顶管或水平钻得穿越方式。
对于等级较低得公路也可采用大开挖得穿越方式。
公路穿越采用水泥套管保护。
3、管线通过鱼塘、水田、沼泽、水渠等区域,管线可采取围堰引流沟埋穿越、回填筑管堤等方式。
4、对于软质或流质地基较浅得地段,可将管道置于稳定层内直接回填或设置混凝土加重块压重等稳管方式;对于稳定层较深得地段,如清除软质或流质层较困难时,可将管道置于软土地基内,同时采取螺旋锚、门型钢桩(或混凝土桩)稳管,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时损坏燃气管道。
5、管线在经过河堤坝防洪设施时,应尽量减少对堤防设施得干扰,穿越堤防时,必须取得防洪主管部门得同意,施工完毕后应严格按照堤防设计要求恢复原状。
第3、0、8条气源场站规划1、本工程高压输配系统新建站场2座,即纪南门站与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两站最终设计规模分别为74、68X104m³/d、32、14X104m³/d;改造站场1座,即红光路储配站,该站最终设计规模为38、42X104m³/d。
2、纪南门站得设计建设规模为74、68X104m³/d。
纪南门站具有过滤、计量、调压设施。
纪南门站得进出站压力及计算流量见下表。
纪南门站功能及计算流量3、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设计建设规模为32、14 X104m³/d。
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具有过滤、计量、调压设施。
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进出站压力及计算流量见下表。
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功能及计算流量3、改造后得红光路储配站设计建设规模为38、42X104m³/d。
改造后得红光路储配站具有过滤、计量、调压设施。
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进出站压力及计算流量见下表。
改造后得红光路储配站功能及计算流量第3、0、9 条工艺流程1、纪南门站工艺流程:纪南分输站高压来气进站,进站压力为4、0~6、3MPa。
天然气进站经过滤分离器除去可能带入得粉尘、杂质后,经计量、调压、加臭后输往城市高压B级燃气管道中。
2、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工艺流程:天然气由纪南门站出站,经过高压管道,进入止梆头高中压调压站,进站压力为2、5MPa。
天然气进站经过滤分离器除去可能带入得粉尘、杂质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计量、调压、加臭后输往下游城市中压管网,另一路经计量后输送至止梆头CNG汽车加气站。
3、红光路储配站改造后得工艺流程:(1)在进站部分进行改造,增加一路调压计量装置,将纪南门站输送来得高压天然气过滤、计量、调压至1、6MPa 后,连接到汇管二得球罐预留阀门、在已建得汇二与汇四之间进行改造,汇二输出得天然气经过滤分离器除去可能带入得粉尘、杂质,经计量、调压、加臭进入汇四,再分成两路进入城市管网。
第四章 CNG加气站规划第4、0、1条CNG用户发展预测。
根据调查统计,荆州市目前共有公共汽车440辆,出租车1562辆(含12辆私家车),到2020年,公交车数量将达到1000量,出租车数量达到2500量。
规划要求远期末公交车与出租车气化率为75%,初步预测城区车辆对CNG得需求量约为11、63万Nm³/d。
荆州行政区划内,石首市、江陵县与公安县尚无管道天然气,近期其居民与公建用户可作为本规划得CNG用户,各县市采用CNG储配站或CNG瓶组站方式向居民与商业用户供应天然气,并自购相应得CNG管束拖车或瓶组拖车从荆州市CNG加气母站拉运CNG。
另在荆州CNG加气母站经济供应半径内,各类CNG需求量正在不断增长。
参考省内各城市CNG加气母站得供气规模,本规划确定豉湖渠CNG加气母站得供气规模为20万Nm³/d。
第4、0、2条CNG汽车加气站规模规划确定在2010年建设1座日加气量规模20万Nm³/d得CNG加气母站(含标准站功能,可在加气高峰辅助城区加气站调峰)与1座日加气量规模均为2、5万Nm³/d得止梆头CNG汽车加气站。
2015年前需建建成红门路CNG汽车加气站,日加气量规模均为2、5万Nm³/d,规划CNG加气站数量规模详见下表。
加气站数量及规模一览表第4、0、3条CNG汽车加气站设备包括调压计量装置、脱硫装置、脱水装置、天然气压缩装置、天然气储存装置、控制系统(自动保护、自动启停机及优先/顺序控制盘)与压缩天然气售气系统。
CNG加气母站设备包括调压计量装置、脱硫装置、脱水装置、天然气压缩装置、天然气储存装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自动保护、自动启停机及优先/顺序控制盘)与压缩天然气售气系统(包括加气柱与售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