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长期经济增长:源泉...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关系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单个经济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国名收入(产出)决定理论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采用个量(单项数值)分析方法宏观经济:采用总量分析方法联系:相互补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

2.GDP 统计注意事项:第一,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最终产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衡量。

第二,GD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不计入GDP。

第三、GDP 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第五、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第六、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GDP 衡量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第一,GDP不能衡量全部经济活动的成果。

第二,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GDP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三、IS曲线的移动1、投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投资需求增加,IS曲线就会向右上移动;若投资需求下降,IS曲线向左移动。

2、储蓄需求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储蓄增加,IS曲线就要向左移动;反之,就要向右移动。

3、政府支出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反之,则使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4、税收的变动使IS曲线的移动。

增加税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

各个组合的分析第一种: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11宏观经济学课后作业习题集附答案

11宏观经济学课后作业习题集附答案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 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

经济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答: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 t=A t f(L t,K t)式中,Y t、L t和K 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 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1,即G Y=G A+αG L+βG K式中,G Y为产出的增长率;G 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 L和G 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有时,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

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人力资本也可以被归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4.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答: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一方面,储蓄率上升会导致人均资本上升,而人均收入是人均资本的增函数,因而储蓄率上升会增加人均产量,直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为止。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11.2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实际上是凯恩斯理论的长期化,研究保持充 分就业条件下,储蓄、投资的增长与总产出均衡增长的关系。 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的假定: (1)全部产品分成消费品和投资品。 (2)规模报酬不变。 (3)劳动与资本要素不能互相替代。资本-产出比率、劳动-产量 比率、资本-劳动比率在增长过程中保持不变。 基本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基本变量是储蓄率s、资本-产出比率v 和经济增长率G。 G = s/v 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中有三种经济增长率。Gw指均衡的或有保证 的增长率, Gw是由意愿的储蓄率sd和厂商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vr 决定的。 Gw = sd/vr

如果Gn > Gw,表示意愿的储蓄率sd不足以支持按照自然增长 率增长所需要的储蓄率so,要求采用紧缩性的政策来控制有效 需求以防止通货膨胀;如果Gn < Gw,表示意愿的储蓄率sd超 过了按照自然增长率增长所需要的储蓄率so,过度储蓄将使该 经济长期处于就业不足的经济萧条,要求政府实行赤字财政以 弥补私人部门的投资不足。
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的成就: (1)提出投资二重性。 (2)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 (3)提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储蓄率。 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的缺点: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中描述劳 动与资本关系时使用直角型等产量线,这种等产量线的特点是 两种要素完全不可替代 ,这导致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产生存 在性和稳定性问题,稳定的经济增长途径几乎是不存在的,所 以被称为“锋刃”。
第十一章
11.1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是研究经济的长期趋势和变动轨迹。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完全一致。经济增长通常指 GDP数量的增长和决定增长的因素;而经济发展理 论以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它不仅包括GDP数 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文化 教育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 第19章 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 第19章 经济增长

世界各国幸福指数大排名

1. 丹麦(Denmark) - 4.24 2. 波多黎各(Puerto Rico) - 4.21 3. 哥伦比亚(Colombia) - 4.18 4. 冰岛(Iceland) - 4.15 5. 北爱尔兰(N Ireland) - 4.13 6. 爱尔兰(Ireland)- 4.12 7. 瑞士(Switzerland)- 3.96 8. 荷兰(Netherlands)- 3.77 9. 加拿大(Canada) - 3.76 10. 奥地利(Austria) - 3.68 16. 美国(U.S.A) - 3.55 43. 日本(Japan) - 2.24 48. 台湾(Taiwan) - 1.83 49. 德国(Germany)- 1.78 54. 中国(China) - 1.64 63. 香港(Hongkong) - 1.16 97. 津巴布韦(Zimbabwe) - 1.92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发展: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 表现为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出现的社会经济的多方面 变化。
(1)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 (2)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 (3)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况 (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 (5)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 (6)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春天能否听到鸟叫
有保证的增长率公式:GW=Sd/Vr
(1)GW:有保证的增长率(Warranted Rate of Growth),合意增长率,长期中的理想增长率。指厂商 感到满意并愿意继续保持下去的增长率。 (2)Sd:(Desired)意愿储蓄率,即一个社会的居 民、企业愿意的储蓄与收入水平之比; (3) Vr:意愿的资本产量比率。即厂商认为的最佳 产量与资本的比例。

考研宏观经济学知识点与模型剖析

考研宏观经济学知识点与模型剖析

考研宏观经济学知识点与模型剖析在考研的经济学领域中,宏观经济学无疑是一座重要的知识山峰。

它不仅对于理解整体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也是考试中的重点与难点。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关键知识点与常用模型。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关注的是经济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重要指标。

它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通过计算各个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来得出 GDP;收入法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支出法是把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相加。

失业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是常见的失业类型。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导致的;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劳动力的技能与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周期性失业则与经济周期有关。

通货膨胀率衡量了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程度。

温和的通货膨胀有时被认为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过高的通货膨胀会带来诸多问题,如降低货币的购买力、扭曲资源配置等。

二、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有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

它通常用 GDP 的增长率来衡量。

持续的经济增长对于提高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零失业,而是指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物价稳定要求避免出现过高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稳定的物价有助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要求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保持平衡。

失衡的国际收支可能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025考研宏观经济学知识点与模型解析

2025考研宏观经济学知识点与模型解析

2025考研宏观经济学知识点与模型解析在准备 2025 年考研的征程中,宏观经济学无疑是一座需要我们攻克的重要堡垒。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总体表现。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其中的关键知识点与模型。

首先,我们来谈谈国民收入核算。

这是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它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要准确计算GDP,需要掌握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

支出法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四个方面来核算;收入法则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角度入手;生产法则基于各个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来计算。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还有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需要明确区分。

比如,GDP 与国民生产总值(GNP),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计算的是本国国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GDP 是一个地域概念。

此外,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也很重要,名义 GDP 未考虑价格变动的影响,而实际 GDP 则剔除了价格因素,更能反映经济的实际增长。

接下来是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众多,包括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企业的投资决策、政府的财政政策以及国际贸易状况等。

总供给曲线则相对复杂,在短期,它是向上倾斜的,因为价格上升会促使企业增加产出;而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是基于潜在产出水平不变的假设。

经济波动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经济衰退和繁荣的交替出现,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影响。

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包括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

例如,消费者信心下降可能导致总需求减少,从而引发经济衰退;而自然灾害、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则可能造成总供给冲击,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大主要工具。

财政政策通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

第七八章 经济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

第七八章 经济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
即:GY=n+g (3)又因为y=Y/N lny=lnY-lnN
∆ y/y= ∆ Y/Y- ∆ N/N=(n+g)-n=g
所以,在稳态时,人均产量增长率决定 于技术进步率
(4)有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207-208页 (5)有技术进步的黄金律资本水平 209页。
§8.2 促进增长的政策
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7章 经济增长(1)
经济增长概述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
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或指商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即产量的增加。
二、经济增长的度量与源泉 1. 度量:
(1)Gt=(Yt-Yt-1)/Yt-1 (2)gt=(yt-yt-1)/yt-1
2. 经济增长的源泉
1、以资本过多为起点
下图显示:储蓄率下降时,产出、消费 和投资会发生什么变动。
储蓄率下降造成消费的即刻增加和投资 的减少。
产出,y
消费,c 投资,i
t0 储蓄率下降
时间
当资本存量超过黄金律水平时,降低储 蓄率显然是一种好政策,因为这种政策 在每一个时点上都增加了消费。
2、以资本过少为起点
(利用黄金分割率制定经济政策) 一、对储蓄率的评价 正如我们已经了解的,储蓄率决定了稳
定状态的资本和产出水平。一个特定的 储蓄率产生了黄金律稳定状态,这种状 态使人均消费最大化,从而使经济福利 最大化。
如果经济是在资本小于黄金律稳定状态 的情况下运行,那么,边际产量递减就 告诉我们,(MPK-)>n+g。在这种情况 下,提高储蓄率将最终达到有更高消费 的稳定状态。然而,如果经济以太多的 资本运行,那么,

(1)因为k=K/L固定, K1=kL1 K2=kL2 △K=k△L △K/L=k△L/L 即 △K/L k =△L/L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添加标题
如果要使人均消费达 到最大,稳态的人均 资本量应该使得资本 的边际A’
( n ’+ δ ) k A
(n+δ)k sy
0
k1’
k1
k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8
假定存在着如下形式的生产函数:Q t = A t f( N t , K t ) , 式中:Q t为 t 时期的总产 出;N t为 t 时期投入的劳动量;K t 为 t 时期投入的资本量;A t 代表 t 时期的技术水平。
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ICK HERE TO ADD A TITLE
、经济增长概述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1.经济增长的定义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71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奖时曾给经济增 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6.自然增长方程
一.考虑到就业问题,要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应该等于劳动力 增长率。 二.gN= s/ kn = n 式中:gN为充分就业时的均衡收入增长率, n为人口增长率,kn为充分就业时的资本 -产出比。 经济含义:要实现充分就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必须等于该国人口增长率。
2. 经济周期的类型
• 1)基钦(美国,1923 )短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 • 2)朱格拉(法国,1860)中周期,平均长度为8~10年。 • 3)康德拉季耶夫(俄国,1925)长周期,平均为50年。 • 4)库兹涅茨(美国,1930)中长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 • 5)熊彼特(美国,1939)综合周期:每一个50~60年的长
•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δK(0<δ<1)。 • 资本存量的变化=净投资△K =I-δK的增加量 。 • 所以△K = sY-δK,即资本存量变化=储蓄-折旧 • 同除以劳动数量N,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没有埋葬我们
18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2 学习目标
用经济增长模型分析苏联经济失败的原因
10-1
每小时劳动实 际GDP,
Y/L
1980年每小
时劳动实际GDP
1970年每小时 劳动实际GDP
1960年每小时 劳动实际GDP
15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什么决定了高速经济增长?
每个工人生产函数
每小时每劳小动实时际劳GD动P 实际GY/DL P,Y/L
2. …导致每小时劳动产 出的增量递减
10 - 3
每个工人生产函数
每个工人生产函数
什么决定了高速经济增长?
约瑟夫.熊彼特和创造性破坏
• 对熊彼特而言,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 企业家的功能是通过发明新产品,或从更普 遍意义上来说,可能利用未试过的技术来生产 新产品或以新方式来生产旧产品,以此来改进 生产方式。
24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10 - 1
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6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全世界长期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的微小变化很重要
人均实际GDP 长期增长率
10 - 1
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7
10 - 2
早起步的收益:中国和日本的生活水平
chapter ten
长期经济增长:源泉和政策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中国经济奇迹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每八年中国 的人均GDP便翻一番。
学完本章,你应该能够:
1 定义经济增长,计算增 长率,描述经济增长趋
3 学习目标
美国的经济增长
美国从1950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快速,变慢,又变快
每小时劳动实 际GDP增长率
10 - 5
美国平均每小时劳动实际
GDP增长速度
25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美国的经济增长
什么导致了1973~2019年生产率的降低?
• 是否是衡量的问题? • 是否是高油价的效应? • 是否是劳动质量的下降? • 生产率下降影响到所有的工业化国家
26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下面哪个时期是美国经济史上增长率最慢的 (用每小时劳动实际GDP衡量)的时期?
为什么不是全世界都富裕?
• 赶超
• 穷国人均GDP(或人均收入水平)预计比富国增长更快
赶超:有时发生但不是总是发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均实际 GDP增长
穷国增长得更快
10 - 8
根据经济增长模型的赶超预测
赶超线
富国增长得较慢
初始人均实际
GDP水平
31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 在80和90年代,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亚的韩国、台 湾和新加坡)的经济经历了高增长,有时被称为新工业化 国家。
不要混淆年平均变化百分比和总变化百分比
9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什么决定了高速经济增长?
13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根据每个工人的生产函数,当每小时劳动资本 量增加时,每小时劳动实际GDP会怎样变化?
a. 以一个递增的比率增长 b. 以一个递减的比率增长 c. 以一个递增的比率减少 d. 以一个递减的比率减少
什么决定了高速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
• 内生增长理论
• 长期经济增长模型强调技术进步受到经济激励,所以由 市场体系的运行决定。
• 专利
• 企业对新产品从发明起拥有20年的排他性使用权
20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 每小时劳动资本的数量 • 技术水平
11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什么决定了高速经济增长?
•技术变革
• 企业在给定的投入量下生产一定产出的能力变化 • 有三种主要的技术变革因素
更好的机械设备 人力资本提高 更好的组织和管理生产方式
美国的经济增长
为什么美国生产率增长速度比其他国家快?
劳动生产率 年平均增长率
10 - 7
2019-2019年主要工业化国家
生产率的增长
美国
英国 日本 加拿大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30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4 学习目标
势。
2

用经济增长模型解释为
习 3 什么增长率在各国有差 目异
标4
讨论美国生产率的波动
解释经济赶超,讨论为 5 什么许多贫穷国家没有
经历过高速经济增长的 原因。
讨论促进经济增长的政
2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28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美国的经济增长
生产率高涨:我们是否在“新经济”中?
10 - 6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实际GDP 的增长的贡献
增长(%)
实际GDP的增长 信息技术发展的贡献
29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12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什么决定了高速经济增长?
• 人力资本
•知识的积累和工人从教育和培训以及生活经历中 获得的技能
每个工人生产函数
• 每个工人生产函数
• 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实际GDP或产出 水平与每小时劳动资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美国的生产力增长比其他工业化国家更快?
a. 因为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有更大的弹性以及美国有更有效 的金融体系
b. 虽然美国政府有更多的限制,但同时也有更有效的规章从 而使劳动和产出市场更有效率
c. 因为美国失业的机会成本比其他国家更低
d. 以上所有
33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4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下面哪个选项标志了重要的经济增长的开始?
a. 毛泽东和共产党在1949年的胜利 b.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 c. 工业革命 d. 布尔什维克革命
5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哪种经济能更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
a. 中央计划经济 b. 市场经济 c. 东方经济 d. 发展少的经济
21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哪种经济能更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
a. 中央计划经济 b. 市场经济 c. 东方经济 d. 发展少的经济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中国
人均寿命
71.5 岁
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高 速发展,它的生活水平 将接近美国和日本。
婴儿死亡率(每1000人)
30
每天生活水平不足2美元的人
口的百分比
47%
有处理过的水源的人口百分比 77%
14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根据每个工人生产函数,当每小时劳动资本量 增加,每小时劳动实际GDP会怎样变化?
a. 以一个递增的比率增长 b. 以一个递减的比率增长 c. 以一个递增的比率减少 d. 以一个递减的比率减少
10 - 4
技术变革引起每小时劳动的产出增长
生产函数4 生产函数3 生产函数2 生产函数1
技术变革使每个工人 生产函数提高
每小时劳动资本, K/L
17
CHAPTER 10: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Sources and Policies
10- 3 为什么苏联经济会失败
为什么不是全世界都富裕?
赶超:有时发生但不是总是发生
• 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间的赶超
1960-2000 年人均实际GDP 年平均增长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