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高鸿业版
高鸿业宏观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任何使生产函数发生移动而不涉及投入要素
数量变化的因素 即在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增加
11:39
4
十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外因论)
基本假设 经济中的个人具有相同的偏好 经济中存在反映所有人利益的代表 个人消费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每年对更多消费的偏好减少 个人的寿命是无限的 推论 个人消费在各期应当是均匀的
11:39
5
十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外因论):基本理论
人均生产函数 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经济中所生产的实际收入取决 于技术和资本存量
y zf (k )
Z表示技术,y为人均产量,k为人均资本
11:39
6
十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外因论):基本理论
资源函数 期末可使用的资源为当期的产量+没有折旧的资 本
复下去
8
十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外因论):基本理论
技术冲击带来的经济波动
J y1+(1-)k0 y0+(1-)k0 y1 y0 i0 c1 c0
11:39
z1f(k)+(1-)k
z0f(k)+(1-)k z1f(k) z0f(k)
A1 A0 k0 k1 k
技 术 进步 使生 产 函 数 和资 源函 数 上 移 ,进而使下 期 消 费和 资本 积 累 增 加, 经济 处 于扩张之中
11:39
12
11:39
13
zf (k ) (1 )k
为资本折旧率
11:39
7
十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外因论):基本理论
生产函数和资源函数
J y0+(1-)k0 y0 i0 c0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答:(1)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7试计算:(1)(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8.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名校考研真题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圣才出品

一、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江西财经大学2004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研;北京化工大学2005复试;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答: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
具体理解,经济增长有以下两层含义:(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加,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2)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
若用t Y 表示t 时期的总产量,1t Y -表示()1t -期的总产量,则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11t t t t Y Y G Y ---=若用t y 表示t 时期的人均产量,1t y -表示()1t -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11t t t t y y g y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人均总产出增长率的高低则体现了经济效率的高低。
2.索洛剩余(厦门大学2006研;华中科技大学2007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研)答:索洛剩余又称索洛残差,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
具体而言,索洛剩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
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
索洛剩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A Y N K A Y N Kαβ∆∆∆∆=-⨯-⨯式中,Y Y ∆为总产出增长率,N N ∆为劳动的增长率,K K∆为资本的增长率,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A A ∆为索洛余量。
因此,根据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3.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东北财经大学2011研)答: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k sf k n kδ∆=-+式中,()n k δ+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味着为每一个新生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k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即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当()()sf k n k δ=+时,0k ∆=,此时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人均储蓄恰好等于资本广化的需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圣才出品】

4 / 57
圣才电子书
【答案】T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从技术变化引起生产函数变化着手,故属于从
总供给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4.根据索罗(Solow)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储蓄率的提高可能导致实际总产出的增长 率永久性上升。( )
索洛剩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A Y N K Y 为总产出增长率, N 为劳动的增长率, K 为资本的增长率, 和 分别
Y
N
K
表示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 A 为索洛余量。因此,根据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 A
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
图 20-1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黄金分割律具有如下两个性质:①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其黄金律的 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 人均消费水平;②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提高人均消费 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5.内生增长理论
3 / 5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 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 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 化。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 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 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 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带图详解-完整版第二十章--习题答案-(18)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 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解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
经济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解答: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 t=A t f(L t,K t)式中,Y t、L t和K 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 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1,即G Y=G A+αG L+βG K式中,G Y为产出的增长率;G 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 L和G 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有时,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
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人力资本也可以被归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3. 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含义?解答:离散形式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Δk=sy-(n+δ)k其中k为人均资本,y为人均产量,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δ为折旧率。
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鸿业版

A
0 k1< k2 kA
→经济增长率G1>G2 (n+δ)
k
3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5.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
人均资本增长率
②如果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资本相同,但投资率s不同 ,
→那么,投资率高的那个国家将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③如果一个国家提高投资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5.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 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路漫漫其修远经兮, 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吾将上下而求索
索洛剩余
增长核算方程不仅被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还被用 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
可见,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 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 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因此,有时被称为索洛剩余。
宏观经济学第20章经济 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高
鸿业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
本章主要结构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产出
峰顶
峰顶
峰顶
深化,k上升
A点之右,△k<0
O
,k下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n+δ)k
y
A
sy
kA
k
2、稳态分析
稳态下,总产出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资本存 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率G=n。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

01
03 02
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01
财政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效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和转型升级
03
02
货币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
区域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和实现均衡发展
用于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制定 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编制步骤
包括交易分类、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和汇总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汇率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剖析
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因素
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理论等。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 府干预等。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国际 贸易和投资,但可能牺牲货币 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有 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 支自动调节,但可能加剧汇率 波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进程回顾
包括汇率并轨、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汇率 浮动区间等。
改革成效评估
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方面进行评估。
宏观经济学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 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与税收制度 •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制度选择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调整策略
01
CATALOGUE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增长的稳态
k1
k2
k
y人均收入
y0
t0
t1
G增长 率
结论: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 高收入的稳态水平。即: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 有增长效应。
t0
t1
a.储蓄率的上升导 致人均资本上升, 从而增加人均产量, 直到达到新的稳态 为止。 b.储蓄率的增加导 致资本积累,从而 t 带动了产量的一个 暂时性的较高增长。 但随着资本积累, n 产量的增长最终会 回落到人口增长率 t 的水平上。
4.比较静态分析
(1)储蓄率s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 (2)人口增长率n增加对稳态的影响
26
(1)储蓄率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
储蓄率提高,人均储蓄曲线上移。 形成新稳态: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增加。
• 因为稳态时的 产出增长率独 立于储蓄率; • 所以总产出 增长率在短期 提高后,长期 内会逐渐回到 人口增长率水 平。P.559 y y2 y1 C1 C2 sy (n+δ)k s'y
(3)新古典经济涵义
k sy (n )k sy k (n )k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或者: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 1、资本广化:( n+δ) k——为每一增加的 人口配备应得的资本设备,并替换报废的资本 (报废的资本用折旧资本来表示)。即实现外 延型经济增长。 2、资本深化:△k——为现存的每人配备更多 的资本设备,即实现内含型经济增长
0
kA k 人口增长率n增长中的稳态
4.比较静态分析
(1)储蓄率s的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
①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②总产量的增长率短期提高,长期不变,即总产量 的稳态增长率不变。
(2)人口增长率n的增加对稳态的影响
①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 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作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 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 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 31 ②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
第三节 增长核算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
Yt f Kt , Rt , Nt , At , St
Y AF N,K
A——全要素生产率
二、增长核算方程(直接原因)
Y N K A Y N K A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 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y
y=f(k)
O
k
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推导(教材第556页) 基本方程解析 新古典经济涵义
k sy (n )k sy k ( n )k
I S
(1)推导
K I K K sY - K K/N sy - k K k N k K N K n k K N K K k / k K n K K k n k N k sy n k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丹尼森)
两大类经济增长因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 )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取 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与知识进展) 六个具体影响因素:(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 模;(3)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5)知 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分析目的:通过量的测度,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 长因素所做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 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 结论: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1、经济增长涉及的三个中心问题: (1)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 贫穷? (2)什么是经济增长的因素? (3)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 2、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1)增长核算: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 献程度数量化; (2)增长理论: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供给、技 术进步、储蓄与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化。
第三节 增长核算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直接原因和基本原因)
Yt f Kt , Rt , Nt , At , St
Y AF N,K
A——全要素生产率
二、增长核算方程(直接原因)
Y N K A Y N K A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 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kA
k
2、稳态分析
稳态下,总产出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资本存 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率G=n。
均衡的稳定性: 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 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 种力量使其恢复到稳态。这意味着,新古 典增长模型所确定的稳态是稳定的。 当经济处于稳态时,k和y都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人均收入固定不变,故其增长率为 零,这时,总收入以相同于人口增长率的 增长率增长,即经济增长率为n。可见,稳 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这是新古典 增长理论的一个关键结论。
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索洛剩余
增长核算方程不仅被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还被用 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
ΔA ΔY ΔN ΔK = -α -β A Y N K
可见,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
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
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因此,有时被称为索洛剩余。
3.对收入差异的解释
假设y f k k
yA
1 1
得出稳态时的产量为
s (n )
第一,若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或投资率s较高的国 家通常比较富裕,在这些国家中,劳动力人均资本量 k较高,因此,其人均产量y也较高。 第二,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n较高的国 家通常比较贫穷。在这些国家,面对人口增长,为保 持资本—劳动比率不变,需要把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 储蓄和投资。这种资本广化的要求使得资本深化变得 25 更加困难,从而使得人均资本量减少。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产出 峰顶 峰顶
实际GDP 的经济增长 过程
峰顶 潜在产量
峰顶
复 苏 谷底 衰 复 退 苏 谷底 衰 退 谷底
复 苏
衰 退
O
时期
繁荣(景气,顶峰)→衰退(过渡)→萧条(不景气、恐 慌、谷底)→复苏(过渡)→繁荣
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 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 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Y MRPN MRPK A N K 两边同除以Y=AF(N,K) : Y Y Y A
Y MRPN N N MRPK K K A N K A Y Y N Y K A N K A
α=劳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 β=资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
A 技术进步 A
如果△k=0, 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稳态条件是: sy = (n+δ)k
2、稳态分析(图示)
在均衡点A处, syA=(n+δ)kA, 人均储蓄等于资 本广化
y (n+δ)k yA y A sy
A点之左,人均 储蓄syA大于资本 广化,存在资本 深化,k上升 A点之右,△k<0, k下降
syA
O
投入结构的变化: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 产出结构的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出的比例 一般生活水平的变化:人均GDP分配状 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预期寿命/婴儿死亡 文化教育状况:适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大学生比例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为什么春天听不到鸟叫
回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 (1)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 (2)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结果; (3)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基本假设和思路
1、基本假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 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 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 被忽略;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 由外生因素决定; 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为储蓄率。0<s<1,且为常 数 使用两种生产要素:N和K,N以一个不变速度n增长
4.比较静态分析
(1)储蓄率s增加对经济稳态的影响
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绝没有增长效应。 ①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②总产量的增长率短期提高,长期不变,即总产量 的稳态增长率不变。
(2)人口增长率n增加对稳态的影响
29
(2)人口增长率增加对稳态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提高后,人口增长率曲线以原点 为中心向上旋转。与人均储蓄曲线交于一个 新的稳态水平。 (n’+δ)k y (n+δ)k 此时: 1)人均产出减少。 sf(k) 2)人均资本减少。 A 稳态下,总产出 的增长率G =劳 动人口增长率n 。 因此n↑→ G↑
(2)基本方程解析
k sy (n )k sy k (n )k
注释:大写字母——总量;小写字母——人均量 △k——人均资本增量 k——K/N,人均资本,按人口平均的资本设备 s——S/Y,储蓄率 y—Y/N,人均产量 sy—(S/Y)· (Y/N)=S/N,人均储蓄 n—人口增长率 δ—资本折旧率,0<δ<1 nk—为增加的人口配备的资本 δk——用于折旧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