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范文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通用6篇)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通用6篇)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篇1老舍先生一向是一个令人敬佩深爱的作家,生活在动乱年代的老舍先生,他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正是这些波折的经历给了老舍先生创作的源泉,所以他的作品总能反映出时代的印痕,针砭事实,把当代人们的遭遇和感受融于作品,发人深省,成为时代的标签。
而在老舍先生众多的荟萃中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这部小说是以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
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军欺凌下的悲惨命运,同时谴责了卖国附敌者的丑陋。
老舍以战争下的人性为笔触,为我们揭露了当时阴暗的社会。
那种时代的烙痕成为读者不能磨灭的记忆。
而通过人性丑恶余善良的对比,作者赞美了反抗侵略的勇敢无畏的人们,也鞭笞了卖国求荣的丑恶。
在《四世同堂》里,我们看到了像祁老大爷这样正直,懂得民族大义与国家荣辱的令人肃然起敬的长者;我们看到了不屈不挠、深明大义的祁瑞宣;也看到了卖国求荣、贪图安逸的祁瑞丰;更看到了热血青年祁瑞全。
一切不同人物的描写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个动荡年代下的人物、社会的缩影,或英勇不屈、忠贞报国,或苟且偷生、卖国求荣。
在《四世同堂》里发生的一切,作者无非是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的落后将会遭遇怎样的结局。
国破家必破。
这个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另一个道理。
一个家族是不可能在国破的情况下依旧昌盛的,国破家必亡。
就像小说里描写的一样,一个四世同堂之家最终也在侵略者的铁骑下、在战争的摧残下彻底的崩塌。
我想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战争中走向了瓦解,更何况那些千千万万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国无强家,只有把个人的荣辱和家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命运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华。
战争永远都是可怕的,它是对人性的一个全面的考验和挖掘,在生死的较量中我们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错误的判断。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篇1)四世同堂,曾祖重孙齐聚一堂,本是一件多么欣喜的事,然而在特殊时期,却变了味道,比如说被奴役,被侵略的时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把北平,一座渗透了悠久文化历史的旧日都城,轰开了一个大口子,矮个子的日本人占领了这里,当上了主人,而世世代代生于此居于此的北平人先是愣了一下子,而后便开始了亡国奴的生活。
祁老人,一个自居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老者,凭着他的阅历和长者的经验,一边让长孙媳妇用破缸顶住门,预备好三个月的吃食,一边数宝似得诉说着什么战事在北平不过三个月的事儿,无需惊慌,只要有那破缸在,只要有够吃三个月的粮食和咸菜,一切都无需惊慌。
北平遇着的事儿多了去了,什么娃娃当皇帝啦,八国联军来啦,火烧圆明园啦,西太后逃跑啦,军阀啦,皇帝退位啦,改民国啦,袁世凯复辟啦,还不止这些个,多的说都说不完,准够编好几套的鼓词,说上个几天几夜的。
这不,新近又来了大炮,当然也无需惊慌。
然而,一切景象都不像是三个月可以结束的,当然日本人很想应了祁老人的预期,三个月内占领中国,完成他们伟大的大东亚计划。
然而,事实是不以计划和预期为轨迹的,这一炮,将中国生生拉上了舞台,演绎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史诗。
其中的酸甜苦辣,百般味道都浸透在字里行间,四世同堂,共同品尝历史的辛酸。
老舍先生,以一个北平人的视角写了一群北平人充当亡国奴的生活,他对他们是那么的了解,就好像他们是他的邻居一样;他对北平是那么的熟悉,在他的笔下,北平那么清晰和真切,比一张地图都清晰。
北平的春夏秋冬是那么色彩分明,甚至还带着香味。
和平的北平是温柔富贵乡,处处可见悠闲自在的人儿,遛鸟儿的,钓鱼儿的,喝茶唠嗑儿的,赏花划船的。
五月节少不了粽子,樱桃和桑葚,八月节的月饼和各色水果馋的你直流口水,还有那精致的兔儿爷,别说是小孩子,就是老人也爱不释手。
而这些,在《四世同堂》里只能是遥远的回忆和阵阵的隐痛。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5篇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5篇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小说,该书主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真实的为读者反映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1磕磕绊绊读完了《四世同堂》,如果我说自己被激起了什么爱国主义热情那是假的。
我看了太多东西,我没办法恨,我只觉得他们可怜,只觉得悲伤。
最让我难过的是书以外的东西——老舍本人。
他有多么爱他的北平,仿佛那里每一条河都是他的血脉,每一掊土都是他的身体,每一阵风吹都是他的呼吸。
我知道他是真恨,他写道日本人怎样糟蹋北平,汉__怎样无耻,他恨得咬牙切齿。
他一时温柔地回忆起北平的种种传统和小买卖,一时痛心地描述北平的萧条,一时冷笑讽刺着日本人的恶劣,一时又陷在瑞宣式的矛盾里无法自拔。
老舍就是所有人物的集合。
是祁老人的圆熟温和,是天佑的老实沉默,是瑞宣的儒雅挣扎,是钱诗人的铮铮铁骨。
一种文化到了熟烂的地步,人们就会陷入一种无法言说的分裂。
北平太熟了。
老舍骂的是外敌,恨的是外敌。
即便对于汉奸,他不过说他们“无聊”。
他费尽苦心给小说安排了一个尚为和美的结局——他仍是爱,爱北平,爱北平的老百姓。
他也相信自己这份爱,他想如果没有日本,北平人就会和和美美地过下去,祁家就会一代一代,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
谁曾想,他就是被他所深爱的北平推向了绝路。
那天老舍被打得皮开肉绽之后,已经站不起来,有人怕他当场被打死,就把他拖到附近一个派出所。
几个红卫兵听说他是“__”,马上又进屋你踢一脚,他踹几下。
北平沦陷了,日子还要过,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么怎么好,死也是为了活。
我开始就奇怪,为什么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来的就是懦弱无能。
在我看来,乱世中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能够保全自身、保全家人,还能为别人多少也做些贡献,也是一种抗争。
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毕竟,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有善良,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
四世同堂九年级读后感1000字5篇

四世同堂九年级读后感1000字5篇四世同堂九年级读后感1000字范文(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曾有万千星光在漫漫长夜中闪烁……翻阅历史洪流,穿越时空阻隔,我在《四世同堂》中找到了抗日星火。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于194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部沥血之作以住在北平一个“小羊圈”的祁家四世同堂为中心,讲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抗战八年中所经历的事情,不仅生动刻画了祁瑞宣、钱默吟等可歌可泣的爱国人物形象,同时也塑造鲜明的反派角色如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等,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的凶残、虚伪和无耻,抒发了北平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故事的主人公是祁瑞宣,作为四世中的第三代,也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他是一名中学教师,博览群书,具有新思想与爱国主义。
在突如其来的战争风云下,他鼓励三弟瑞全逃出北平,去为国家做点事儿,怀抱满腔热血的他,热情、成熟、有谋略,他心系家国,常常为报纸上刊登的国事忧虑。
日本占领北平后,不久便传来了保定陷落的消息,日本人强行要求学生们去游行,愤怒的学生们把日本人发的糖块丢在地上,民族尊严升腾成愤怒的火焰。
类似的还有钱默吟先生,年已垂暮,只求在自家庭院每天赏花读书,在被冠晓荷陷害出狱后真正意识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开始过上了“流落街头”的革命斗争生活。
在此期间,他大力宣传“中国人民站起来!”“打倒日本!”的口号。
尽管他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甚至被人们认为是疯了,可他却说:“我的力量很小,即使这话让那些人心中有一丝波动,那也值得!”还有冠晓荷的长女高娣,她的革命热忱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影响而消退,反而愈打击愈坚定,最终做了钱先生的得力助手。
瑞宣的妻子韵梅,一个旧社会普通的家庭主妇,在日本男孩欺负了她的孩子小顺后,她大胆站出来教训了日本小孩,同时教育儿子小顺长大后要把日本赶出中国!如此的星星之火,在那个只能吃日本人发的共和面的时代,在那不敢迈出家门一步的漫漫无边的黑夜,被点燃,一点一点……最终熊熊燃烧,染红了东方的天际,朝霞映出万丈金光,太阳出来了!爱国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锁在瑞宣的眉梢与心头上;系在默吟的白发与传单上;落在齐老爷子抱着饿死孙女去找日本人讨公道的脚步声里。
四世同堂老舍读后感1000字

四世同堂老舍读后感1000字《四世同堂》这本书真实的表露了在战争期间中国的社会现状,再现了那段满目疮痍的历史。
看完《四世同堂》你有什么收获?一起来写写《四世同堂》读后感吧!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四世同堂老舍读后感1000字,希望你喜欢。
四世同堂老舍读后感1000字1我轻轻合上书的最后一页,心里已是热血澎湃,仿佛自己置身于硝烟弥漫的北平……故事里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他们的生活因为日本人的到来和离去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有年过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迫害而家破人亡,放弃知识而立志报仇的钱老人,有受过新中国教育却被旧中国古老陈旧的封建思想紧紧缠住的祁瑞宣,有没受过多少教育却很真很纯一心为国的市井小民孙七和小崔,也有为了升官发财,虚伪的卖国贼大赤包、祁瑞丰……还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但最终,经历了这么多震惊、愤怒、喜悦,老舍先生使我仍然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本书的再一个亮点在于汉奸了。
老舍先生笔下的他们让人读后对于他们的行为不禁咬牙切齿,而对于他们的死却又无法觉得痛快。
书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无法用只言片语来判断他们。
他们因日本人的到来而生,又因日本人的到来而死。
这些汉奸们即使到了临死仍执迷不悟。
大赤包在狱中仍一直相信日本人一定会让她出去,一直做着风光无限的梦,但梦终究还是梦,最后她还是惨死在狱中当我读到几位汉奸的惨状后,我开始对他们的行为慢慢感到疑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及至死亡的边缘仍执迷不悟,硬要把自己向死亡的陷阱里推呢?或许这是源于他们对金钱、权利的渴望。
《四世同堂》讲的是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
读了《四世同堂》我更加的热爱我的祖国,这部小说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
四世同堂观后感1000字(万能8篇)

四世同堂观后感1000字(万能8篇)四世同堂观后感1000字篇1在爸爸妈妈的介绍下,我捧起了老舍的《四世同堂》。
书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着我。
《四世同堂》讲述的是在日军占领北平时那儿一户人家由兴旺转为衰落的故事。
书中,当我看到“大赤包”“胖菊子”和蓝东阳和日本人一起剥削普通百姓的时候,心中不禁怒火中烧。
而当我看到桐芳为了杀日本鬼子和日本鬼子同归于尽是,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在全书的最后,瑞宣的小女儿小妞子因为吃共和面,里面的砂子、谷壳儿卡在阑尾里而死亡,但与之同来的是日本投降的消息。
但那时,大家怎么也开不起心来。
战争带去人们太多太多了。
合上书本,细细品味。
这本书中最让我气愤的是那些像“大赤包”“胖菊子”和蓝东阳一样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生活得好,就想尽方法来折磨人,想尽方法来讨好日本人,为的只是表面上的“优质”生活,丝毫不为北平陷落而感到伤心,反而感到自己的好日子来了。
但是在最后,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是的。
当今生活比以前当时好了很多,但是,我们国家在国际上也声誉不错,又是奥运会、又是世博会,看起来光鲜无比,但是其实我们国家仍然还有很多十分不好的现象。
就如我们国家比比皆是的贪官,食品问题,还有前一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就是说人们为一个受灾县捐款三千万,但最后受灾人民总共只收到了几百万。
而剩下的几百万又到哪里去了呢?可想而知,这些钱应该到了那些上级贪官那儿了吧。
那些人就眼睁睁的看着人民吃不好、喝不好,而自己在家里吃香喝辣、山珍海味。
这些人就像书中的“大赤包”“胖菊子”蓝东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我希望我们国家能越来越好,减少那些不好的情况。
四世同堂观后感1000字篇2书架上,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书的名字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息,名叫《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和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
狠狠地鞭挞了附敌作恶者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反映出老百姓们的英勇无畏。
四世同堂1000字读书笔记(精品10篇)

四世同堂1000字读书笔记(精品10篇)四世同堂1000字读书笔记篇1老舍的这一部长篇小说浓缩了八年抗战的全部,若是非要寻个究竟,当从祁家三兄弟看全文之中的典型人物!首先从瑞宣说起,他是个两重性格的人物。
一方面爱护家人,团结亲眷,维护四世同堂的封建壁垒。
这是作为长孙应该做的事情,对于妻儿的爱护,对祖父,父母的奉养等责无旁贷。
唯唯诺诺地支撑着家的梁柱。
然而亡国奴的罪恶感深深地烙在了心上,无法摆脱自身的束缚,虽然他也知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可是心灵的自我谴责一步步逼迫着他要担负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中国历来就有的百事孝为先的古训成为他的绊脚石,虽然他是个有知识有理想有高尚品质的青年,这和《家》里的觉新有同样的特点,总为命运所玩弄牵绊,所不同的是瑞宣还有思想,还在思想,这无疑给下文勇敢地走入教室,秘密地写*出报纸作宣传来反抗侵略买下了伏笔。
至于小羊圈里的小崔,耍把式的刘师傅程长顺孙七等都有类似的阻碍,他们都有无法放下家而报效祖国的矛盾。
刘师傅也只是经过瑞宣答应照应他的妻子才走上抗日的道路!为了顾家而甘愿苟活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怒不敢言!关于这种思想的破产最好的说明要论小崔的死了!记得小崔临死前说,早知如此还不如去抗日杀鬼子呵!至于孙七被活埋,小文夫妇的被杀等一切都说明了中国人民敢怒而缺乏斗争的勇气与动力,不到彻身伤及自身利益绝不会有反抗的举动!而我们的人民需要的是一个领导,苟安于生活,只会忍受着任人宰割的苦楚!瑞丰这个游手好闲无耻卑贱的人物,他的人生观念就是吃喝玩乐,有奶便是娘,在他的世界观里没有家国观念。
刚当上科长就立即搬出了小羊圈。
不顾家人的生活窘困,一味的黏着胖菊子吃喝玩乐,胆小怕事,只顾自己自身享乐毫无亲情可言。
当瑞宣被捕后,回家时与守门士兵争执时,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极端自私地为自己开脱!对上巴结,对下欺压的汉奸走狗的嘴脸和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等是一路货色。
只是为了权力金钱享乐而活着,为了这些所谓的“富贵”生活不惜失去尊严,气节,礼义廉耻而甘愿做日本人的走狗汉奸。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
【篇一:四世同堂读后感】
《四世同堂》是我读的最过瘾的一部中国近代文学书籍,没日没夜的看了几天,给我的冲击却是久久不能平静的。
故事里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他们的生活因为日本人的到来和离去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郁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任怨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最终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八年的厚重写在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那个年代的风雨飘摇。
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给中国留下了无尽的伤痕。
说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汉奸形象。
“汉奸”,这个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他们只是目光短浅的爱财小人,为了财出卖了国家和自己的灵魂。
他们风光,人们看着恨;但他们死,人们看着却不是想象中的痛快。
“汉奸”是可悲的,因为没有了对国家的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范文
导读:本文《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对有现在人来说,“四世同堂”是家庭和睦、子孙满堂的代名词,它是一种幸福,一种美好:老人含饴弄孙,悠闲自在;小孩子轻松愉快、茁壮成长。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就是描写了一个北京普通老百姓祁老太爷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但不幸的是,由于战争,他的这种幸福被敌人强行夺走。
这场战争直到今天提起来仍令人毛骨悚然,它就是日本侵华战争。
日本侵华,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日本侵略这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倒背如流。
但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罪行真的震撼了你的心吗?
说实话,在没读这本书之前,面对南京大屠杀,面对那冰冷的“30万”,除了感慨日本人的野蛮外,我便无其他的感觉。
毕竟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毕竟我没有经历那一场屠杀。
直到我读了这本书,直到钱默吟入我的视线。
他善良、友好,虽然贫穷,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作为一个文弱的诗人,平时连一只蚂蚁都不肯踩死。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被日本军带走以后,被拉去做电椅,被用皮鞭抽,脸被打肿后,连东西都看不清,嘴里的牙齿所剩无几。
更可悲的是,儿子在他被捕后因病去世,妻子不堪打击而自杀身亡。
这就是侵华,日本侵略者在把“亡国奴”的称谓强加给中国人之后,硬是把幸福的家庭搞
得家破人亡,把平平凡凡的人摧残得不成人形。
看着钱默吟那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模样,听着那皮鞭落下、皮肉裂开的声音,心里冒出一阵钻心的痛。
对于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却,而且我们也更应该清楚,国亡了,我们何去谈幸福和尊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是勇于反抗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个爱国青年。
书中描写了这样一群人,像瑞全一样,受过教育,有爱国心,怀揣着一股激情,不甘心当亡国奴,奔赴战争前线,为人民谋幸福;像瑞宣一样,为了家庭忍辱负重,在敌人的魔爪下斗争着,拯救着那些被敌人压迫的人。
他们不仅要把自己的家艰难的维持下去,而且还要忍受着亡国的折磨。
他们的身体虽在家里,但心早已飞到了战争的前线。
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正因为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历经五千年而不衰,毅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时刻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积极地奉献祖国。
只有国家富强,我们才会有尊严,我们才不会受欺侮。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人民纷纷把自己的钱财存入银行,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国难当头,最能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爱国心。
然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书中描绘了这样的一群中国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汉奸。
像冠晓荷一样,像瑞丰一样,为了发达,出卖灵魂,出卖尊严,甘心做敌人的走狗。
他们抓住亡国的机会,尽享荣华富贵。
他们是我们五千年文化下产生的耻辱,是我们永远唾弃的对象。
我们
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
做一个有尊严,有骨气,内心坦荡荡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