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合集下载

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对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产规模、营业收入、雇员人数、市值等。

首先,资产规模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资产规模越大的企业,其规模也就越大。

在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中,资产规模的划分主要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的资产规模一般在数百万元以下,小型企业在数千万元,中型企业在数亿元,而大型企业则在数十亿元以上。

其次,营业收入也是企业规模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营业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也是企业规模的重要体现。

根据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营业收入的划分也大致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的营业收入一般在数百万元以下,小型企业在数千万元,中型企业在数亿元,而大型企业则在数十亿元以上。

此外,雇员人数也是企业规模划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雇员人数的多少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规模大小。

根据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雇员人数的划分也大致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的雇员人数一般在10人以下,小型企业在50人以下,中型企业在200人以下,而大型企业则在200人以上。

最后,市值也是企业规模划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市值是指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总市值,也是企业规模的重要体现。

根据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市值的划分也大致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的市值一般在数千万元以下,小型企业在数亿元以下,中型企业在数十亿元以下,而大型企业则在数百亿元以上。

总的来说,最新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主要包括资产规模、营业收入、雇员人数和市值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这些指标来合理划分自己的规模,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小微企业免税政策汇总解答小微企业免税政策

2016年小微企业免税政策汇总解答小微企业免税政策

2016年小微企业免税政策汇总解答小微企业免税政策2016年,小微企业有哪些关于免税的政策?小微企业免税政策汇总具体是指什么?一起来看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的“2016年小微企业免税政策汇总解答”,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2016年小微企业免税政策汇总解答1.什么是小微企业?答: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小型、微型企业具体标准请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规定。

2.小范围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免征增值税,销售额是否填写零?答:据实填写销售额,销售额合计不超过2万元的,申报表保存时会提示“合计销售额小于起征点,是否输入减征额”这时您点击确定后,减征额会自动生成,这时应纳税额就自动生成零。

3.小范围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免征增值税,如果前期向税务局代开专用fa票,税款已经预缴了,销售方fa 票也已经认证了,无法退回,还可以申请退税吗?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49号)规定,增值税小范围纳税人中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按季纳税6万元)的,当期因代开增值税专用fa票(含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fa票)和普通fa 票已经缴纳的税款,在fa票全部联次追回后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

因此,贵公司要收回全部fa票联次后,方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税,否则无法申请退税。

4.哪些纳税人可以适用财税[2013]52号文规定的免税优惠政策?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通知》(财税[2013]52号)规定,对增值税小范围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 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暂免征收增值税。

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第二十八条规定:“条例第十一条所称小范围纳税人的标准为:(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

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

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属性对企业进行分类和划分的标准。

企业类型的划分对于企业管理、市场分析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通常涉及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行业分类、经营方式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企业类型的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企业类型可以根据企业规模进行划分。

通常情况下,企业规模是衡量企业大小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分类的基本依据之一。

按照企业规模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分为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

微型企业通常指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下,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小型企业指员工人数在10-50人之间,资产规模适中的企业;中型企业指员工人数在50-500人之间,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大型企业指员工人数在500人以上,资产规模庞大的企业。

企业规模的划分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有助于政府制定不同规模企业的扶持政策和监管措施。

其次,企业类型还可以根据所有制形式进行划分。

所有制形式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性质和企业的经济组织形式。

根据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企业可以分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其所有者是国家和人民群众;集体所有制企业是由集体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其所有者是集体经济组织或集体成员;私营企业是由个人或家庭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其所有者是私人;外商投资企业是由外国投资者投资兴办的企业。

所有制形式的划分反映了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和经济组织形式,对于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此外,企业类型还可以根据行业分类进行划分。

行业分类是指根据企业所属的行业领域和经营范围对企业进行分类。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企业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企业、第二产业企业和第三产业企业。

第一产业企业主要从事农、林、牧、渔等原始生产活动;第二产业企业主要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第三产业企业主要从事服务业活动。

行业分类的划分有助于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2016小型微利企业标准

2016小型微利企业标准

2016小型微利企业标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型微利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规范和促进小型微利企业的健康发展,2016年,我国颁布了《小型微利企业会计准则》,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定义、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首先,2016年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定义进行了明确。

根据标准,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企业在上一年度的年平均职工人数不超过2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

这一定义的出台,为小型微利企业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使得企业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定位,从而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

其次,标准对小型微利企业的会计核算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方面,小型微利企业需要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并在财务报告中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小型微利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促进企业的融资和发展。

另外,标准还对小型微利企业的财务报告做出了具体规定。

小型微利企业需要按照标准的要求编制财务报告,并在报告中进行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小型微利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标准还对小型微利企业的会计监督和审计进行了具体规定。

小型微利企业需要接受会计监督和审计机构的监督和审计,确保企业的财务报告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小型微利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2016年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规范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小型微利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促进小型微利企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小型微利企业能够认真遵守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小微企业的界定及划型标准研究

小微企业的界定及划型标准研究

小微企业的界定及划型标准研究杨春;蔡翔【摘要】界定小微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地域、行业、界定主体权威、创业动机、界定标准发展性等原则,必须考虑质性指标,而不应该只单单考虑定量指标。

本研究对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小微企业界定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把微型企业界定为“由贫困家庭或贫困者拥有与经营的、员工不超过7人的企业”,并认为界定微型企业时应该考虑企业业主、技术含量、企业所属行业等因素。

我国最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具有扩大的适用范围、新增了微型企业划型以及指标选取更加灵活和注重行业属性等特点,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最新划型标准还存在划型标准过高、微型企业可以单独划型以及企业划型界定主体过于严格统一和缺乏灵活性等问题。

%Defini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need to consider geography, industry, authority,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defining principles, and consider the qualitative indicators, not only consider only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n this basis, Defini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of some countries or regions are comparative analyze. The micro-enterprise is defined as a company what owned by poor families or poor and manage, employees not exceeding sevens. And owners, technical content, and other factors as industry propert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defini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eatures of latest chines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re expanded the industry scope, a new type of micro-enterprises type, flexible index and industry property. However, latest chines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standard too high, micro-enterprises can be classified individually, and agency classification lack of flexibility.【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产业结构;企业经济【作者】杨春;蔡翔【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6.3在现代经济中小微企业占据着企业的大多数,表现出了顽强生命力[1]。

企业法中单位规模划分标准人数

企业法中单位规模划分标准人数

企业法中单位规模划分标准人数企业法中单位规模划分标准是针对企业的规模大小进行分类和管理的一项制度。

企业的规模通常以单位的人数来衡量,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法律上享有不同的权益和承担不同的责任。

企业法中单位规模划分标准的设定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管企业,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企业法中单位规模划分标准主要包括小微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三个类别。

具体标准如下:首先,小微企业是指从业人数在20人以下的企业。

这类企业的规模较小,通常由个人或少数人组成,主要从事个体经营或小规模经济活动。

小微企业的特点是灵活、敏捷,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并且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和扶持政策,以促进其发展。

其次,中型企业是指从业人数在20人至100人之间的企业。

这类企业规模相对较大,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设备和管理团队。

中型企业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就业的主要来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中型企业通常享有一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但也面临着资金和市场风险的挑战。

最后,大型企业是指从业人数在100人以上的企业。

这类企业规模庞大,具备完备的生产和管理体系。

大型企业通常是跨国公司或国内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大型企业在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也面临着更高的法律监管和公众关注。

这种单位规模划分标准在企业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不同的权益和承担责任的依据。

例如,小微企业可以享受税收减免和扶持政策,中型企业则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大型企业则需要面对更严格的监管和公众舆论。

其次,单位规模划分标准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了便利的管理手段。

通过设定不同的规模标准,政府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推动各类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同时,单位规模划分标准也为企业提供了参照和对比的依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和与其他企业的差距。

正因为单位规模划分标准在企业法中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制定和完善这一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2016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2016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2016中小企业划分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在各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义和划分却一直存在争议。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划分标准。

在2016年,我国也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中小企业的定义。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是指依法在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组织。

换句话说,中小企业是指那些在法律上独立运营的、规模较小的企业组织。

接下来,我们需了解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在2016年以前,我国将企业划分为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两个阶段,根据企业的资产总额、年营业收入和员工数量进行划分。

具体而言,当企业的资产总额大于或等于5000万元,年营业收入大于或等于3000万元,或者员工数量超过300人时,则被划分为大中型企业;反之,被划分为小型企业。

然而,这样的划分标准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实际情况,因此在2016年,我国调整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这次调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中小企业划分为小微企业和一般中小企业两个层次;二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引入了行业差异化的划分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小微企业是指依法在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超小型企业组织。

根据新的划分标准,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万元,或者员工数量不超过50人,则被划分为小微企业。

相比之前的划分标准,小微企业的门槛更低,更符合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通过将中小企业进一步细分为小微企业,可以更好地关注和支持那些规模较小、创新性较强的企业。

这对于促进创业和就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般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一般中小企业是指资产规模相对较大,但仍然比大型企业要小的中小企业。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企业规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规模大小。

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可以将企业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于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

目前,常见的企业规模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微型企业。

微型企业是指企业的从业人数少、资产规模小、生产经营规模小的企业。

通常来说,微型企业的从业人数不超过10人,资产规模不超过100万元。

微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较低,经营规模较小,主要以个体经营或家庭经营为主。

微型企业通常是一些小作坊、小店铺、个体户等形式的经营实体。

2.小型企业。

小型企业是指企业的从业人数较多、资产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规模适中的企业。

一般来说,小型企业的从业人数在10-50人之间,资产规模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

小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相对较高,经营规模适中,通常是一些小型工厂、小型商铺、小型连锁店等形式的经营实体。

3.中型企业。

中型企业是指企业的从业人数较多、资产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

一般来说,中型企业的从业人数在50-500人之间,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

中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较高,经营规模较大,通常是一些中型工厂、中型商场、中型连锁店等形式的经营实体。

4.大型企业。

大型企业是指企业的从业人数较多、资产规模较大、生产经营规模很大的企业。

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的从业人数超过500人,资产规模超过1亿元。

大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非常高,经营规模很大,通常是一些大型工厂、大型商场、大型连锁店等形式的经营实体。

以上就是企业规模分类标准的内容,通过对企业的从业人数、资产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自己的企业规模,做好规模化经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引号:000014348/2013-00004 分类:统计标准
发布机构:国家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06年11月28日
信息名称: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文号:无
主题
词: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国统字〔2011〕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统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日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
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种组织形式的法人企业或单位。

个体工商户参照本办法进行划分。

三、本办法适用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5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四、本办法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具体划分标准见附表。

五、企业划分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根据统计年报每年确定一次,定报统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

六、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国家统计局2003年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同时废止。

附表:
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说明:
1.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2.附表中各行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准。

带*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3.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3)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