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必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答案一、积累运用1、C 2. B 3 略4、(1)绮jiāo juān (2)肺腹改为肺腑(3)比喻(4)成长如一汪汪清澈的甘泉,给心田的禾苗不竭的滋润。

2、5、略6、(1)示例一:烦恼全抛去,快乐心中留;示例二:阳光拨开阴霾,微笑驱散烦恼;示例三:把痛苦抛到脑后,让微笑与我们同行。

(语言简洁,意对即可,2分)(2)示例一:爱迪生笑对数千次失败,经数千次试验,终于发明经久耐用的电灯。

示例二:贝多芬在听觉完全丧失的情况下,仍把主要精力用于作曲,给世人留下不朽的作品。

(写出人名0.5分,简述事例1.5分,共2分)(3)示例:①诗文朗诵比赛;②作文竞赛;⑧主题班会;④手抄报展览;⑤主题报告会等。

(写出一种得1分,共2分)7、略二、阅读8.善于理解别人的心思。

说话不算数(不履行诺言;不给自己的话做主。

)9.朋友在安装空调时,为了自己,也为了今后租住这套房子的人不再为空调水所烦恼,选择了耐用但价格昂贵的铜管。

10.揭示了前边故事的意义:好的城市风尚对人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影响,受到影响的朋友身上没有了做事只从个人利益出发的小市民的影子。

11.朋友想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但手机没电了。

宾馆门僮主动把手机借给朋友用,并在打完电话后当面删除了朋友用过的号码。

朋友为门僮的善解人意和尊重别人而大感意外。

12.运用了心理描写。

写出了朋友的戒备心理,与门僮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故事情节出现了波澜;给后文写朋友的“大感意外”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指出心理描写1分,后边答出任意两点2分。

)13.作者认为香港是座温暖的城市,温暖来源于两个小人物的做事细节。

(或:作者从两个朋友亲身经历的细节中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

)14.(4分)①宁静(1分)、温馨(1分)(答“宁静”1分;答“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等1分,共2分) ②春天的夜晚(2分)(只答“夜晚”或“晚上”给1分。

)15.(3分)一个8岁的孩子和母亲一起感受夜的宁静。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试卷(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24分)A.挚.痛(zhì) 懊.悔(ào) 澎湃.(bài) 田垄.(lǒng)B.祈.祷(qí) 镐.头(gǎo) 嗥.鸣(háo) 斑斓.(nán)C.哺.育(bǔ) 亘.古(gèng) 污秽.(huì) 默契.(qì)D.土壤.(rǎng) 屏.障(píng) 怪诞.(dàn) 谰.语(lá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2)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课了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3)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着血液一样。

(4)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A.气概懊恼喷涌吵闹 B.气概懊恼喷发喧闹C.气魄懊悔喷涌喧闹D.气魄懊悔喷发吵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B. 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

C.逆潮流而动者,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自古以来,亦复如是....。

D.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云,《大侦探福尔摩斯》还加进了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影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

B.我们不能把课常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苞.(bāo) 娇媚.(mèi) 诱惑.(huò) 彩棱.镜(lèng)B.睫.毛(jié) 掩饰.(shì) 高邈.(miǎo) 绿茵.茵(yīn)C.莅.临(lì) 吝.啬(lìn) 干涩.(sè) 淅.淅沥沥(xī)D.粗犷.(guǎng) 静谧.(mì) 晒.干(shài) 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纯粹殉职翻来复去咄咄逼人B.慷慨飘渺人迹罕至人声鼎沸C.蜷伏帐蓬众目睽睽煞有介事D.炫耀晕眩废寝忘食害人听闻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C.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能否刻苦学习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社会发展。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B.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C.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叛逆.(nì)尴尬.(ɡà)时辰.(chén)绽.开(zhàn)B.截.然(jié)冷漠.(mò)和蔼.(ǎi)繁衍.(yán)C.荣耀.(yào)喷.水(pēn)笃.志(dǔ)确凿.(záo)D.舒畅.(chàng)收敛.(liǎn)卜问.(bǔ)焚.香(fén)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云宵感慨人声鼎沸花团锦簇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C.脊梁跨进浑为一谈诲人不倦D.缠络暮名不求甚解废寝忘食3、下列句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人对骑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B.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气冲斗牛....,广场舞大妈纷纷转移战场,杀入股市。

C.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D.李老师作画,看似心不在焉....,可不一会儿,一只奔腾的骏马就跃然纸上。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5、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一页,两页。

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D.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生命也不可重复,你只有一个人生。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瞵视(lín) 蜷伏(juán) 筵席(yán) 羞怯(qiè)B.温驯(xùn) 嗔怪(chēn) 污涩(sè) 褴褛(lǔ)C.干瘪(biě) 蹒跚(shān) 禁锢(gù) 萦绕(yíng)D.狡黠(xiá) 魁梧(wú) 摇曳(yè) 少时(shào)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寨陡俏案椟颠沛流离B.简陋循环撵走悔人不倦C.迷茫监督竹蔑如释重负D.排解恳切累赘任重道远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达到“问责必严”这一要求和目标,必须揪住问题不放、针对问题“不求..甚解..”。

B.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C.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④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累赘.(zhui) 菌.子(jùn) 驿.路(yì)B.竹篾.(miè) 喷.香(pèn) 监.督(jiān)C.修葺.(qì) 撵.走(niǎn) 草率.(shuài)D.妥帖.(tiě) 德馨.(xīn) 亵.玩(x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元勋罗卜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B.薪金夹竹桃迵乎不同一反既往C.抹杀揩桌子锋芒必露警报迭起D.涉猎戈壁滩死而后已截然不同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省体操男队新选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B.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C.王刚和李铁是乒乓球队的男双主力队员,他们从小就青梅竹马....,在一起玩耍,所以二人在场上配合得十分默契.D.辩论会上,我方辩手巧舌如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B.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树,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C.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D.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6、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最合适的一组是()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秩序(zhì)选聘(pìn)鞠躬尽瘁(cuì)B.独裁(cái)迭起(dié)气冲斗牛(dǒu)C.殷红(yān)气魄(pò)深恶痛绝(wù)D.污秽(suì)呜咽(yè)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锋芒必露迥乎不同妇儒皆知沥尽心血B.气势磅礴坚韧不拔马革裹尸苛捐杂税C.重峦叠嶂不可捉摸至死不懈群蚁排衙D.浩浩荡荡斑斓豁亮力挽狂澜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裁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

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

B.只要科学的训练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发掘,才能更好地诠释体育精神。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5.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00)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紧张,请你轻松地走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哽咽.(yè) 蝉蜕.(tuì) 可汗.(hán) 九曲.连环(qŭ)B、炽.痛(chì)默契.(qì)祈.祷(qĭ)脑髓.suǐC、救济.(jì)憎.恶(zēng)嫉.妒jí环谒.yèD、确凿.(záo)气氛.(fèn)泥泞.(nìng)讪.笑sh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2分)A、桑甚轻捷污秽人声顶沸B、狂谰彷徨臃肿来势汹汹C、崎岖默契懊悔荒草萋萋D、亘古绵延澜语气势磅礴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随着晚会帏幕的拉开,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

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C、这个企划案,是通过大家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费尽心思....制作出来的。

D、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5、下列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乐府民歌。

C、林海音,现代女作家,祖籍台湾,散文集主要有《窗》、《两地》。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短篇小说《城南旧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必考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麂.子 (jǐ) 累赘.( zhuì) 修葺.(qì)悲天悯.人(miǎn)B.卸.却(xiè)契.约(qiè)案牍.(dú)香气四溢.(yì)C.德馨.(xīng)冗.长(rǒng)亵玩(xiè)颠沛..流离(diān pèi) D.商酌. (zhuó) 撵.走(niǎn)循.环(xún)鞠躬尽瘁. ( chu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吞噬模糊畏缩不前风餐露宿B.销蚀轨道语无沦次本末倒置C.战栗严谨屏息疑神精疲力竭D.癫狂瞬间惊心动魄疲惫不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B.春华秋实....,没有那温暖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5、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好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地重现了。

A.③⑥⑤②④① B.⑤①⑥③②④ C.①⑥③⑤②④ D.②④⑥③⑤①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②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④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⑤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⑥韩愈《晚春》中写花儿珍惜最后的美好春光争芳斗艳,尽显生命本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1)期.行(_____)(2)尊君在不.(_____)(3)相委.而去(_____)(4)下车引.之(_____)(5)尊君..(_____)(6)家君..(_____)2.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母亲养蜗牛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

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

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

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

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

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

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

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

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

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奶奶,你吃过蜗牛吗?”“吃?……”“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可……它们现在还小啊……”“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

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

奶奶你说是不是?”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

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

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不行。

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

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

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

”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

”我狠狠瞪儿子一眼。

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

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

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

”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

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作者:梁晓声。

有删改) 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

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

(1)________________,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

波澜再起。

(3)________________,波澜又起。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画横线的三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细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母亲端上一盆儿汤”,为什么“朝我使了个眼色”?5.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秋天的黄昏丁立梅城里是没有黄昏的。

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

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

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

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

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

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

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

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

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

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

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

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

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

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

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

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

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

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

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

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

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

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

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

不多见了啊。

人和牛,都老了。

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

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

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

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

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

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

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

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