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与美容.
中医养生与养颜论文中医养生与美容驻颜的关系初探

中医养生与养颜论文:中医养生与美容驻颜的关系初探在美容方面,除了要求解决一些痘斑、色斑、晦暗、敏感等皮肤或美体等问题外,更多的女性越来越倾向于身体调理和肌肤保养的兼顾平衡,能调理便秘、失眠、腰酸背痛、体虚等亚健康状态的美容项目越来越受到欢迎在安全、健康越来越被广大爱美者所重视之时,从事中医美容的工作者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美容应该是养生养颜”;中医美容的方向应是根植于中国养生养颜文化,追求内外兼“秀”;即拥有独特的中草药面部保养护理和中医养生护理项目;爱美者不仅要获得靓丽容颜,而且处于亚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得到有效的调理;中医美容已逐渐开始通过源源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深深扎根于传统中医养生养颜理论,养生与养颜齐头并进,构建了更专、更精、更实用的养生养颜服务体系,体现出安全、持久、有效的效果;在传统的美容史上,中医养生和美容驻颜也是密切相关的;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中医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的养生观,这些都体现出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调养1;几千年来,从周易、黄帝内经开始,历代中医药名家不断提出新的养生理论和方药,对养生均有精辟的论述,例如:黄帝内经所提倡的“四时养生”、“调摄情志”、“导引按摩”、“吐纳服气”和“调节饮食起居”的养生方法, 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主张动则不衰,动形养生的理论;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共载美容方105首,详细记载了面药、面脂、手膏、澡豆美发、除臭诸方等美容方剂的组成、配制、功效及用法,融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于一体,对中医养生美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收载美容药物270余种,收集了诸多有关饮食、药物养生的方法;这些都对后世中医养生驻颜学起着巨大的影响2;中医养生乃美容驻颜之根本,其两者有着包含和被包含、代替和被代替的模糊含义;从古至今,中医养生和美容驻颜就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养生能够促进人体的健康之美,其也是驻颜所要达到的目的;中医美容的养生驻颜注重对全身整体调理,治本以达标,标本兼治,采用自然药物、自然方法通过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全面调整,达到气血充盈、经络通畅、阴阳平衡,五脏和谐,从而再现光泽、细腻洁白、红润靓丽的面容;养生不仅是养生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还包括各种养生的中医技能;包括中医养生取之于自然和来源于生活的中药、方剂、食疗、食养、情绪的调摄、针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薰蒸、坐浴、灌肠、贴敷、浸泡、熨烫、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3;这些中医养生方法,简便易行,价廉效佳,尤其在医疗费用高昂的时代,中医养生的重在“养”,而非“治”,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健康理念,适合于过于忙碌,尤其是对于无暇抽出过多时间锻炼和保养的人群;在中医养生介入到美容驻颜之初,养生只是配合养颜项目,主要是通过经络手法在做面部护理时疏通面部经络,加速面部微循环;随着中医美容的发展,中医美容的养生驻颜则更注重于于传统理论的整理及对抗衰老具体方法的探索;不仅包括独特的中草药面部保养护理,中医养生还针对不同肤质和肌肤问题,借鉴传统古方相应添加进名贵中草药成分,逐渐开发出了补水、舒缓、美白、淡斑、抗衰等功效的养颜项目系列和相应产品,让古老的中医养颜理论和配方重新焕发出活力4;随着中医养生养颜体系逐渐为美容行业认可和追捧,国家和行业内都在逐步加大科研投入和养生体系的建设,中医养生养颜的专家们根据中医传统文化又陆续开发出应季调理脏腑滋补身体的中草药养生茶汤食膳系列、舒筋活络强健全身的经络御术系列、乃至到舒缓精神、陶冶性情的五行音乐养生系列等中医养生方面的身体项目,构建起了一个完善的养生服务体系,并与养颜体系实现了完美结合;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正努力寻求更好的保健方法,故此在世界范围内天然医学、身心医学及社会医学等相继兴起,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 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432 施均. 中国传统养生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9-303 刘春生,石子奇.本草与养生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0-2014 王海棠.海棠养生美容秘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61-190。
中医养生与美容养颜

中医养生与美容养颜中医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注重人体的整体平衡与健康,不仅能治病强身,还有很好的美容养颜效果。
中医养生与美容养颜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在保持健康的同时,增加自信,提升外貌魅力。
下面将从中医保健原理、养生方法以及美容养颜秘诀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养生与美容养颜的相关知识。
一、中医保健原理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外貌美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主要指的是人体的气血流通与阴阳平衡;外因则包括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
中医强调身心的统一,认为情志不和会影响气血运行,进而造成身体健康和容颜的衰老。
因此,要实现美容养颜的效果,首先要调理身体的内部环境。
二、中医养生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讲究饮食与养生的关系。
中医建议多食用一些具有滋养肌肤和延缓衰老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红枣、核桃、紫米等。
此外,中医还提倡合理搭配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偏食,保持营养的均衡摄入。
2. 按摩调理中医理论中有许多关于按摩的方法,如穴位按摩、经络推拿等,这些方法能够促进气血流通,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对于改善肌肤血液循环、活化细胞、消除疲劳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利用中医按摩的原理,在保养肌肤时进行适当的按压和拍打。
3. 中草药养护中医中常用的许多中草药都有一定的美容养颜效果,如枸杞、当归、黄芪等。
这些中草药可以通过泡脚、泡浴、药膳等方式应用,具有补气养血、润肤养颜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中草药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草药进行调理。
三、美容养颜秘诀1. 调整心态中医强调身心的统一,情志对于外貌的影响不可忽视。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情,对于美容养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注意饮食中医认为,饮食与美容养颜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合理搭配。
少吃油炸食物和辛辣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持肌肤健康。
3. 保持适度运动适度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是美容养颜的一种方法。
中医养生美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中医养生美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中医养生美容,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它融合了中医的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旨在通过内外调理,达到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目的。
那么,中医养生美容的基本原理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而容貌的美丽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皮肤、五官等,更与内在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情志状态等密切相关。
首先,脏腑功能的协调是中医养生美容的核心。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脏功能正常,气血充足,面部才能红润有光泽;肝主疏泄,藏血。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血通畅,才能避免面色发青、长斑等问题;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强健,能够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使肌肤丰满、有弹性;肺主皮毛,肺气充足,则皮肤润泽、细腻;肾藏精,主生殖和发育。
肾精充足,人才能精力充沛,头发乌黑亮泽,容颜不衰。
因此,通过调理脏腑功能,使其保持平衡协调,是实现美容的关键。
其次,气血的充盈和通畅对于美容至关重要。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气血充足,运行通畅,能够滋养肌肤、毛发、五官等,使人容光焕发。
如果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就会出现面色苍白、萎黄,肌肤干燥、粗糙,头发干枯、脱落,眼睛无神等问题。
中医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方法,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以改善容貌。
再者,经络的通畅也是中医养生美容不可忽视的方面。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连接着脏腑和体表。
经络通畅,气血才能顺利地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其滋养作用。
通过按摩、艾灸、拔罐等中医理疗手段,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
情志因素在中医养生美容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认为,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导致气血失调。
例如,长期的压力、焦虑、愤怒等情绪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出现面色暗沉、长痘痘等问题;过度悲伤可能损伤肺气,影响皮肤的光泽。
如何结合中医养生进行美容养颜

如何结合中医养生进行美容养颜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未停止。
而美容养颜不仅仅是依靠外在的化妆品和美容手段,中医养生理念的融入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美容养颜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在的容颜与内在的脏腑、气血、经络等密切相关。
只有当内在的身体机能达到平衡和健康,外在的容颜才能焕发出真正的光彩。
首先,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美容的重要环节。
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不同颜色的食物对应着不同的脏腑。
例如,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入肾,有助于补肾气,使头发乌黑亮丽,皮肤有光泽;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枸杞等入心,能补心血,使面色红润;白色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等入肺,可润肺滋阴,使肌肤水润;黄色食物如南瓜、玉米、香蕉等入脾,能健脾益胃,促进营养吸收,为肌肤提供充足的养分;绿色食物如青菜、菠菜、西兰花等入肝,能清肝明目,让眼睛明亮有神。
同时,饮食的规律和节制也至关重要。
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甜食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导致体内湿气积聚,影响肌肤的状态。
此外,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也是中医养生的智慧。
春季宜多食新鲜蔬菜,以养肝;夏季可多吃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秋季注重滋阴润肺,如梨、百合等;冬季则适当进补,如羊肉、核桃等。
其次,睡眠对于美容养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医认为,夜间是人体各脏腑进行修复和调整的时间。
在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这段时间,肝经和胆经当令,此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有助于肝脏的排毒和气血的生成。
如果长期熬夜,会导致肝血不足,出现面色晦暗、黑眼圈、痘痘等问题。
因此,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 7 8 小时的充足睡眠,是保持容颜美丽的基础。
再者,情志调节也是中医养生美容的关键。
中医强调“七情致病”,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进而反映在容颜上。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困扰,有助于气血的通畅。
中医养生与美容的关系

中医养生与美容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丽的追求不断升温,中医养生风靡一时。
许多人都开始关注中医养生的方法,并期望通过它来实现美容效果。
那么,中医养生与美容之间是否存在着紧密联系呢?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养生与美容的关系,为您揭秘其中的奥秘。
美容是现代人的共同追求,而中医养生则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中华宝藏。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体的内外平衡,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标。
它认为,只有调整好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
而美容则强调外在的容貌和形象。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中医治疗只能治疗疾病,与美容无关。
然而,随着对中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中医养生与美容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医养生秉持“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即在人体还未出现疾病时就进行调理,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一方法对于美容问题同样适用。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只有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健康和容颜。
养生的关键是内调。
中医重视调理脏腑,平衡阴阳,以达到身体的和谐状态。
此外,中医更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即根据个人的体质来进行调理。
各种美容问题,例如暗疮、色斑、皱纹等,往往与体内的阴阳失衡密切相关。
因此,当我们通过中医养生进行身体内部调理时,不仅能舒缓身心,还能有效地改善皮肤的问题,实现美容的目的。
中医认为,美容与内在的调理是密不可分的。
皮肤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脏腑功能的失调,而养生的目的就是通过调理内部,从而改善外在的问题。
例如,中医常用的针灸疗法和中药治疗能调理人体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以改善皮肤的光泽度、紧致度和弹性。
此外,中医推崇的一些饮食习惯,例如食疗和药膳,在美容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通过食用一些有益于皮肤健康的食材,例如花胶、燕窝等,不仅能滋养皮肤,还能改善其质地。
在实践中,中医与现代美容科技的结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养生赋予了更多可能性,例如中医保健仪器、中药精华美容品等。
中医养生美体

中医养生美体中医与养生美体一直紧密相连,它强调了身体和心灵的和谐,并倡导了以自然方式达到美体的目的。
中医养生美体注重整体的调理,包括饮食、运动、按摩和使用中药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医养生美体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饮食调理中医养生美体的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中医认为,食物可以改善体内的气血运行,进而影响身体的美容养颜效果。
以下是中医养生美体的饮食调理建议:1. 合理摄入五谷杂粮:五谷杂粮是中医养生美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米、小米、玉米、糙米等。
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美体效果。
2. 平衡摄入营养物质:中医养生美体饮食建议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适度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以及海鲜等。
3. 合理配搭食物:中医养生美体饮食讲究食物搭配,建议避免生冷食物和热性食物的过度摄入。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二、运动调理中医养生美体的运动调理是提升身体美体效果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和塑造身材。
以下是中医养生美体的运动调理建议:1. 气功锻炼:中医推崇气功作为一种养生美体的运动方式。
通过气功锻炼,可以调整身体的气血循环,增强体内的气场,并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美容效果。
2. 适度有氧运动:中医建议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等。
这些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燃烧脂肪,塑造身材,并提供身体所需的锻炼。
3. 按摩疏通经络:中医认为,按摩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通过适当的按摩,可以改善皮肤的弹性,减少皱纹和纹理,达到美体的效果。
三、草药调理中草药在中医养生美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被广泛运用于外用和内服的方式,以达到美体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草药调理方法:1. 中药泡浴:中药泡浴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养生美体方法。
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中草药,泡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舒缓身心,减少疲劳和压力。
中医养生美容名词解释

中医养生美容名词解释一、中医养生美容简介中医养生美容是指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来达到保健、延缓衰老、改善面容等美容目的的一种养生方式。
中医强调身心的平衡和整体的和谐,通过调理气血、滋养肌肤、调整内外环境等综合手段,使人们的面容更加健康、美丽。
二、名词解释2.1 气血气血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气和血液。
气血的充盈与运行对人的健康和美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血不足会导致面色暗黄、肤色不均等问题,因此调养气血是中医养生美容的重要环节。
2.2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中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概念,阴指的是消极、阴冷的性质,阳指的是积极、热燥的性质。
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对于美容保健至关重要,阴阳失衡会导致肌肤色素沉着、皱纹增加等问题。
2.3 经络中医学认为,人体内有一套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联系内外,调节气血运行。
经络在中医养生美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刺激经络的运行,可以改善肌肤质量、促进新陈代谢。
2.4 穴位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点位,中医学认为在这些穴位上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来调节身体的功能。
在中医养生美容中,使用穴位按摩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提升肌肤弹性,达到美容的效果。
2.5 药膳药膳是将中药和食材结合起来烹饪制作的食物,具有保健养生的功效。
在中医养生美容中,药膳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来调配,通过食用药膳可以改善面部肤色、提升皮肤光泽。
2.6 精油精油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浓郁香味和特殊功效的液体,可以用于按摩、皮肤护理等方面。
在中医养生美容中,使用精油可以促进皮肤的再生、舒缓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2.7 推拿推拿是一种利用手法在人体表面施加压力以调理身体的疗法。
在中医养生美容中,推拿可以通过按摩面部、刺激经络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弹性,具有美容的效果。
2.8 内外修养中医养生美容强调内外修养的平衡。
内修养包括调理饮食、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作息等;外修养包括定期护理肌肤、按摩、保持良好的环境等。
中医养生与美容

中医养生美容养生,是采用多种方法或手段,保养正气,维护身体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以达到强身延寿的目的。
养生之术,也是美容之术。
养生防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和西医学思想相吻合。
养生保健可以预防疾病,抗衰老,同时能使人保持青春健美。
中医养生起源悠久,内容丰富。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四时(一)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人体容貌的维护与增进,与四时气候有密切关系。
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中,顺时养生十分重要。
顺时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
这是中医养生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人体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1.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说明人体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维持人体健美容貌与体态。
2.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阳气充沛,万物生机蓬勃,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所以要保养体内的阳气,防止阳气发泄太过,影响人体生发之气。
秋冬阳气藏伏,阴气转盛,人体新陈代谢相对减缓,要注意保养体内阴气,以防阴气耗损。
3.人的面部暴露于外,易受邪侵,故易发生美容问题。
春天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夏天阳气最盛,秋天阳气降而阴气升,冬天阳气沉伏于内,阴气最盛。
故人体夏季脏腑功能旺盛,阳气发散,阴液易耗,使面部肌肤营卫失调;冬季脏腑功能减退,阴气凝结,阳气易损,面部颜色呈现苍白或青紫,甚至发生冻疮。
所以四时气候的变化与美容关系密切,因此“因时美容”应当成为人们在美容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二)顺应四时还要顺应人体阴阳昼夜消长规律。
1.自然界阴阳随昼夜更替变化而有升降盛衰的变化。
2.昼为阳,夜为阴;人体阴阳在一天之中也有升有降,这种升降是随自然界阴阳升降同步进行的。
3.因此,人体白天阳气盛,脏腑功能旺盛;夜间阴气盛,阳气衰,脏腑功能减退,正气相对虚弱。
二、适应寒暑1.寒与暑是中医所言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阴阳属性,故寒与暑是阴阳盛衰的明显征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人:蓝冠萍 电气自动化类122班
中医养生与美容
温馨小贴士:
金、木、水、火、土构成了宇宙万物,在宇宙中如果 五行平衡,自然中会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如果五行不 平衡时,自然界就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水 灾、火灾、沙尘暴等。 人体也似一个小宇宙,人体的五脏,心、肝、脾、 肺、胃和宇宙中的五行是相同的。当人体五脏相对平衡 时,身体就会很健康,各脏器之间会产生良性循环,但 平衡是相对而言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为100%健康 的人是不存在的。 现代人生活在空气严重污染的今天,再加上生活 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及生理功能的自然衰退,食物中 的农药、化肥,药物中的毒素沉积等都会导致身体的机 能失调。当人体中其中的一个脏器有病时,如不及早治 愈,慢慢的各脏器之间就会恶性循环。
中医养身与美容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养生: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 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中医养生:注重整体观念,平衡人体阴阳,既治标又治本, 且兼有能防能治的双重功效来提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延缓 其衰老过程,并从根本上祛除病因,从而达到真正持久的强 身健美的目的。
心
•主血,藏神, 其华在面,其志在喜, 其液在汗,心主脉,苦伤心 面诊:面色苍白无血色或有红血丝,唇色 淡白
问诊:舌头尖起泡,发红、舌大、小便黄、心慌 失眠,烦躁,心气不足,疲劳困乏
心
内服
养心食物:西红柿,大枣,枸杞,鸡血, 鸭血等,心火大的人多喝黄连水
心
养心建议: 一、心理调节:夏季气温高,爱出汗,心 烦躁,故要“调息静心,常如兆雪在心” 即心静自然凉。 二、睡眠要充足:夏季昼长夜短,又因燥 热,睡得晚,因而可用午睡补充,午睡有 利健康,有助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使体内 激素分泌平衡。
• A、面色红:属心,多为热症。高血压患者满面红光;面 颊红赤色是心脏病。 • B、面色黄:属脾,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面色萎黄多为 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为脾虚有湿。 • C、面色白:属肺。如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虚寒 症可见面色苍白;妇女月经量多者面色多苍白。 D、面色青紫:属肝,多为缺氧所致。常见于先天性心脏 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 E、面色黑:属肾。面色黑多为肾精亏损,病情愈重,颜 色愈深。黑色出于额,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常见于肝 硬化、肝癌、肾衰等疾病。
脾
统血,与胃相表里,开窍与口,其华 在唇,其液在涎,脾主肌肉、四肢,忧 思伤脾,主运化,甜伤脾。 引起脾虚的原因:①不吃早餐 ②腹泻 ③大 出血 望诊:面黄、皮肤松弛下垂、斑长颧骨处 (呈点状) 问诊:浑身困乏无力,手脚爱出汗、脚臭, 贫血,体重,白带多,月经量大或每月来 两次、早起上眼皮肿胀、睡觉流口水,唇 色淡白,便秘。
有诸内必形于外
2
体内一切变化,通
过内外相袭的整体性 规律,必然有相应的
不要单向思维,要建立一个整体观念。可以 通过健康了解一个人很深的东西。
征象显露于人的体表
1 3
皮肤是肌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的生理功能 与气血密切相关,若气血运行失常或脏腑功能失 调,均可造成各种皮肤病 。
中医五行
面诊知识
望面色全息诊法
肾
肾主水,藏精,肾与膀胱相表里,开窍 与耳,主骨生髓养脑,其华在发,其志 在惊,其液在唾,恐惊伤肾 面诊:肤干,肤黑,暗哑,长斑 问诊: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耳鸣,小便不利,性功能减退
肾阴虚: 腰膝酸软、面部潮红、五心烦热、口渴、 月经提前、经色暗红、小便发黄。 肾阳虚: 浮肿、腰痛、肢体畏寒、动则气喘、小 便清长、月经色暗有血块、舌泽淡。
脾
健为,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 “工作”,才能不断地从食物吸收营养。同时,夏天 人们大量食冷饮和瓜果,易损伤脾胃,有很多人容易 “苦夏”,表现为不思饮食、乏力。而通过健脾益气 则往往能达到开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 山药、榛子、牛肉、狗肉、葡萄、大枣 、红薯 、猪 肚 、牛肚 四、保持心情愉快 “忧思伤脾”
心
养心建议: 三、饮食调理:“清补”度炎夏
1、多吃瓜类蔬菜;夏日气温偏高,人体失去的水分比较多, 应及时补充。瓜果蔬菜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 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任何水都无法比拟的,如 冬瓜的含水量是96%,黄瓜、丝瓜、南瓜、苦瓜等的含水量都 在90%以上。 2、多吃凉性蔬菜:可以解暑湿之毒,夏日人体毛孔张开, 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加上近年来肉 类动物性食物增加,体质呈酸性,多内热,故要生津止渴,清 热泻火,排毒通便。凉性蔬菜有:南瓜、苦瓜、丝瓜、黄瓜、 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等。 3、多吃“杀菌”蔬菜,夏日是肠道病多发季节,应多吃大 蒜、洋葱、韭菜、大葱、蒜苗等。 4、适当吃点苦类食物:苦瓜,苦菜、灵芝、茶叶、苦丁茶、 银杏茶、绞股蓝茶
四、肾部保养法: 1、搓擦腰眼 双手搓热后紧按腰眼,用力搓30次。“腰
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2、揉按丹田 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 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 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 肾固本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肾
强肾建议: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三、冬季养肾防寒
宜选用羊肉、狗肉、雀肉等温肾壮 阳、产热量高的食物,这对素体虚寒者尤其有益,还可食一 些补肾益肾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圆、黑米、黑豆、黑 芝麻、黑枣、黑木耳、乌骨鸡、海带、紫菜等“黑色食品” 能入肾强肾,从而达到强体御寒双重目的。
肾
内服 3# 肾阳虚:羊肾+生姜+小茴香+萝卜煮 汤 肾阴虚:羊肾+枸杞子+山药+熟地 每周两次 肾虚多喝排骨汤,多吃黑芝麻,枸 杞子
肾
强肾建议: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一、“氧”身之道 由于冬季天气变冷,随 气温下降和气压的升高,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黏稠 度变大,人体血管、气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痉挛,会 导致人体缺氧,所以更要注意科学补氧。一般有内 供氧和外供氧两种,外供氧主要包括散步、慢跑等 有氧运动,内供氧则是从生理上提高血液对氧的携 带能力,提高各器官对氧的利用率。 二、充足的睡眠 晚上要睡足七八个小时,才 可保证好的精神,中医古籍曰“冬三月,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中医养生美容是未来养生美容的趋势
1、中西医的区别
2、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带 来的隐性伤害; 3、中医的三大科学观点:天人合一 的养生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身心 合一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与美容
中医养生的方面
一、悦情志 二、戒私欲 三、远房室 四、适四时 五、节饮食 六、常运动 七、顺性情 八、服药膳
脾
内服: 4#+酵母片+葡萄糖粉 4#+车前子:治疗早起上眼皮肿胀 4#+黑芝麻治疗脱发、白发 营养缺乏症状的补充:糯米+大枣+花生米+百 合+莲子+山药+枸杞子+薏米+红枣多喝煲汤、 鱼汤、猪蹄汤,多吃蔬菜水果、炖菜(白菜、 豆腐、西红柿)
脾
健脾建议:
一、“长夏防湿” :夏季治疗由暑湿引 起的疾 病的关键,在于健脾燥湿。若人体 自身阳气充足,湿邪自然难以侵犯。因此, 首先应重视保护脾胃功能,补益脾阳。 1、清补健脾之品:糯米、莲子肉、山药、 太子参、茯苓等。 2、常吃利水食物 长夏之时,外湿与内湿互结困脾,使运化 功能产生障碍,常吃鲫鱼、泥鳅、扁豆、冬 瓜、绿豆芽等食物 二、长夏多吃豆,健康又长寿 扁豆 、黄豆、豌豆、绿豆、赤豆
当前中国人口健康状况
中国医学会2005年统计:
亚健康人群: 高于85﹪,疾病人群占10﹪,健康人群 低于5﹪。
亚健康: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也叫内分泌失 调--五脏六腑功能失调。
中 医 养 生 的 历 史
中医特色养生保健有着千年的文化底蕴, 是传统中医进行内病外调的最佳方法.传统的文 化就像大树有根一样,在任何时候她都是坚固的 持久的可持续的。
中医养生与美容的重要性
importance
Text Text Text
整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和减少疾病的 出现。 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使人体健康,精力充沛。 平衡人体阴阳,调理人体气血,即使补充人体所需的 能量和营养。 促进血液循环,即使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物,气血充 盈则肌肤红润亮泽,充满弹性和活力。 推迟更年期,延缓衰老。
小结 • 先天的给予还需后天的保养,才有持 久的美丽。
• 愿在座的各位身体健康、青春长驻。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