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养生美容
中医调理身体经络调理重塑健康之道

中医调理身体经络调理重塑健康之道中国传统医学以中医药为核心,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经络系统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经络可以调节和平衡全身的气血运行。
经络调理是中医独特的保健方法,通过调理经络系统,可以重塑身体健康。
一、经络调理的原理及方法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14个主要经络,贯穿穴位,与人体的脏腑、肌肉、筋骨等组织相连。
这些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调节和平衡经络的运行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1.经络调理的原理中医认为,经络是体内血液和能量运行的通道,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调节气血循环,促进血液和能量在身体内的均衡流动,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2.经络调理的方法经络调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常见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
针灸是通过针刺经络上的穴位,调节气血循环。
推拿是通过按摩经络和穴位,刺激经络系统的运行。
拔罐是通过负压效应,促进血液循环,调理经络。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草,通过热量作用刺激经络运行。
二、经络调理的效果与适应症经络调理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对一些健康问题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以下是经络调理的常见效果和适应症。
1.促进血液循环经络调理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供氧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液的供应和排泄功能。
2.调节气血运行经络调理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体内的阴阳,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3.舒缓疼痛经络调理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系统,舒缓肌肉和关节的疼痛,缓解疼痛症状。
4.调理内脏功能经络调理可以调理内脏功能,改善消化、排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体内各脏器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5.调理情绪经络调理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经络调理的注意事项经络调理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但在进行经络调理时还是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正规机构经络调理需要在正规的中医机构或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找不专业的人员进行调理。
中医养生美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中医养生美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中医养生美容,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它融合了中医的传统理论和实践经验,旨在通过内外调理,达到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目的。
那么,中医养生美容的基本原理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而容貌的美丽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外在的皮肤、五官等,更与内在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情志状态等密切相关。
首先,脏腑功能的协调是中医养生美容的核心。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脏功能正常,气血充足,面部才能红润有光泽;肝主疏泄,藏血。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血通畅,才能避免面色发青、长斑等问题;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功能强健,能够运化水谷精微,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使肌肤丰满、有弹性;肺主皮毛,肺气充足,则皮肤润泽、细腻;肾藏精,主生殖和发育。
肾精充足,人才能精力充沛,头发乌黑亮泽,容颜不衰。
因此,通过调理脏腑功能,使其保持平衡协调,是实现美容的关键。
其次,气血的充盈和通畅对于美容至关重要。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气血充足,运行通畅,能够滋养肌肤、毛发、五官等,使人容光焕发。
如果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就会出现面色苍白、萎黄,肌肤干燥、粗糙,头发干枯、脱落,眼睛无神等问题。
中医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按摩等方法,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以改善容貌。
再者,经络的通畅也是中医养生美容不可忽视的方面。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连接着脏腑和体表。
经络通畅,气血才能顺利地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其滋养作用。
通过按摩、艾灸、拔罐等中医理疗手段,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
情志因素在中医养生美容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中医认为,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导致气血失调。
例如,长期的压力、焦虑、愤怒等情绪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出现面色暗沉、长痘痘等问题;过度悲伤可能损伤肺气,影响皮肤的光泽。
如何结合中医养生进行美容养颜

如何结合中医养生进行美容养颜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从未停止。
而美容养颜不仅仅是依靠外在的化妆品和美容手段,中医养生理念的融入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美容养颜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在的容颜与内在的脏腑、气血、经络等密切相关。
只有当内在的身体机能达到平衡和健康,外在的容颜才能焕发出真正的光彩。
首先,饮食调理是中医养生美容的重要环节。
中医讲究“五色入五脏”,不同颜色的食物对应着不同的脏腑。
例如,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入肾,有助于补肾气,使头发乌黑亮丽,皮肤有光泽;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枸杞等入心,能补心血,使面色红润;白色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等入肺,可润肺滋阴,使肌肤水润;黄色食物如南瓜、玉米、香蕉等入脾,能健脾益胃,促进营养吸收,为肌肤提供充足的养分;绿色食物如青菜、菠菜、西兰花等入肝,能清肝明目,让眼睛明亮有神。
同时,饮食的规律和节制也至关重要。
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甜食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导致体内湿气积聚,影响肌肤的状态。
此外,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也是中医养生的智慧。
春季宜多食新鲜蔬菜,以养肝;夏季可多吃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秋季注重滋阴润肺,如梨、百合等;冬季则适当进补,如羊肉、核桃等。
其次,睡眠对于美容养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医认为,夜间是人体各脏腑进行修复和调整的时间。
在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这段时间,肝经和胆经当令,此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有助于肝脏的排毒和气血的生成。
如果长期熬夜,会导致肝血不足,出现面色晦暗、黑眼圈、痘痘等问题。
因此,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天 7 8 小时的充足睡眠,是保持容颜美丽的基础。
再者,情志调节也是中医养生美容的关键。
中医强调“七情致病”,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会影响脏腑的功能,进而反映在容颜上。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困扰,有助于气血的通畅。
内调外养 中医经络美白法

内调外养中医经络美白法内调外养指的是通过内部调节和外部保养的方式来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中医经络美白法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从内医美容专家的角度,详细阐述内调外养和中医经络美白法,并提供一些中医养生美容建议。
一、内调外养的重要性1. 内调内部调节是身体健康和美容的基本要求之一。
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环境,使得身体的机能得到调和,养生美容自然效果更好。
这种方法被称为“内调”。
内调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食物和饮水的调节,另一种是通过运动和休息的调节。
饮食上,应该多吃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例如燕窝、鱼翅、银耳等;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鲜果等;多吃海鲜类食品,如海带、紫菜等。
运动和休息方面,应该适当进行运动,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2. 外养外部保养是通过护肤品和其他外部手段来达到美容效果。
这种方法被称为“外养”。
外养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护肤品的使用,另一种是通过面部按摩等手段。
对于护肤品的使用,应该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并注意保湿和防晒。
而面部按摩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提高皮肤质量。
二、中医经络美白法中医经络美白法是一种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经络的方法来达到美白效果的中医疗法。
中医理论认为,身体内部的经络系统是血液和能量的通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可以达到美白效果。
中医经络美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针灸疗法通过针灸的方式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操作。
2. 拔罐疗法通过在身体特定部位使用拔罐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操作。
3. 中药疗法使用中药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中药可以通过外敷或内服的方式使用。
4. 推拿按摩法通过推拿按摩的方式来促进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这是一种相对简单而普遍的中医疗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以上四种中医经络美白法都是有效且安全的中医疗法,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对症下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经络美容名词解释

经络美容名词解释
经络美容是一种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科技的美容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经络,调节经脉气血运行,达到美容养生的目的。
以下是经络美容相关的常见名词解释:
1. 经络:人体内的经脉系统,是传递气血和能量的通道。
它们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流动,保障了人体的正常运转,经络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2. 穴位:经络上的特定位置,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刺激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调整身体机能,促进健康。
3. 按摩:经络美容中的常用手段之一,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改善皮肤质量。
4. 针灸:经络美容中的另一种手段,是通过在穴位上使用细针刺激,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肌肤状态,达到美容养生的效果。
5. 精油:经络美容中常用的一种保养方式,使用纯天然的精油,可以改善皮肤质量,保持肌肤的水分和光滑。
6. 美容仪器:经络美容中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美容仪器可以通过温热、电磁波等方式对皮肤进行深层次的维护,促进皮肤的再生和修复。
经络美容作为一种新兴的美容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仅能够美容养生,还能够改善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医养生经典七个经络穴位让你焕发容光

中医养生经典七个经络穴位让你焕发容光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调整人体内部的平衡和协调,使之达到健康的状态。
经络穴位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养生。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经典的七个经络穴位,帮助您焕发容光。
1. 风池穴风池穴位位于颈部后方的凹陷处,具有疏风解表、舒展经络的功效。
经常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疲劳和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肤色。
按摩时,用指尖轻揉风池穴,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每次持续5-10分钟。
2.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额头与鬓角的交界处,是中医中治疗头痛和眼部疾病的重要穴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部不适,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提高面部肌肤的光泽。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按压太阳穴,每次持续3-5分钟。
3.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胸部侧面的第四肋间隙前方,曲池穴是调理气血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胸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胸部肌肤的紧实度。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揉动曲池穴,每次持续5-8分钟。
4. 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耳后,耳廓和后颈交界处的凹陷处,是中医中调节心脑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神门穴可以改善面部肌肤的营养供应,预防面部皮肤的衰老和松弛。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按压神门穴,每次持续3-5分钟。
5. 次髎穴次髎穴位于人体的乳头下方,是中医中调节肝胆和情绪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次髎穴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身体内部的平衡。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揉动次髎穴,每次持续5-8分钟。
6. 焦梁穴焦梁穴位于颈部后方的突起处,是中医中调理眼部和头部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焦梁穴可以缓解眼部的疲劳和干涩,改善眼神无神和黑眼圈的问题。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按压焦梁穴,每次持续3-5分钟。
7. 丰隆穴丰隆穴位于手臂内侧的肘窝处,是中医中调节胃肠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丰隆穴可以缓解胃部不适,促进消化功能,使皮肤更加有光泽。
按摩时,用拇指轻柔地按压丰隆穴,每次持续5-8分钟。
经络美容名词解释

经络美容名词解释
1. 经络:中医学中的概念,是人体内部的“河道”,贯穿全身,与脏腑组织及体表相连通,是生命活力的传递和调节管道。
2. 经络美容:利用中医学经络理论,运用针灸、按摩、拔罐等
手段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气血畅通,使肌肤重新恢复、美丽。
3. 刮痧:通过刮痧板在皮肤上推拿刮擦,刺激经络,促进血液
循环,达到舒筋活络、排毒养颜的效果。
4. 拔火罐: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施压安放火罐,刺激经络,促进
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面部肌肤、延缓衰老。
5. 美容针灸:利用细小的针头针刺对应的穴位,刺激经络,调
节身体内部的平衡,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6. 经络理疗仪:一种运用电磁波、红外线等方式对经络进行刺
激的仪器,可达到舒筋活络、美容养颜的效果。
7. 经络养生:通过注重饮食调理、保持运动锻炼、进行正常的
精神调节等方式,保护和调节身体的经络系统,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8. 经络按摩:利用手法在特定的穴位上按摩刺激经络,促进血
液循环、气血畅通,实现美容养颜、舒缓疲劳的效果。
中医养生美容名词解释

中医养生美容名词解释一、中医养生美容简介中医养生美容是指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来达到保健、延缓衰老、改善面容等美容目的的一种养生方式。
中医强调身心的平衡和整体的和谐,通过调理气血、滋养肌肤、调整内外环境等综合手段,使人们的面容更加健康、美丽。
二、名词解释2.1 气血气血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气和血液。
气血的充盈与运行对人的健康和美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血不足会导致面色暗黄、肤色不均等问题,因此调养气血是中医养生美容的重要环节。
2.2 阴阳阴阳是中医学中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概念,阴指的是消极、阴冷的性质,阳指的是积极、热燥的性质。
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对于美容保健至关重要,阴阳失衡会导致肌肤色素沉着、皱纹增加等问题。
2.3 经络中医学认为,人体内有一套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联系内外,调节气血运行。
经络在中医养生美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刺激经络的运行,可以改善肌肤质量、促进新陈代谢。
2.4 穴位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定点位,中医学认为在这些穴位上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段来调节身体的功能。
在中医养生美容中,使用穴位按摩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提升肌肤弹性,达到美容的效果。
2.5 药膳药膳是将中药和食材结合起来烹饪制作的食物,具有保健养生的功效。
在中医养生美容中,药膳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来调配,通过食用药膳可以改善面部肤色、提升皮肤光泽。
2.6 精油精油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浓郁香味和特殊功效的液体,可以用于按摩、皮肤护理等方面。
在中医养生美容中,使用精油可以促进皮肤的再生、舒缓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2.7 推拿推拿是一种利用手法在人体表面施加压力以调理身体的疗法。
在中医养生美容中,推拿可以通过按摩面部、刺激经络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弹性,具有美容的效果。
2.8 内外修养中医养生美容强调内外修养的平衡。
内修养包括调理饮食、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作息等;外修养包括定期护理肌肤、按摩、保持良好的环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经络养生美容
中医美容养生经络
1、肺经:让你皮肤不再干燥
从肩胛骨凹陷处连出一条直线,沿着手臂内侧,到拇指内侧端止,为人体肺经。
“肺主皮毛”,经常敲打肺经的同时,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进水量,就能使水分通过肺经运转到真皮层,使你的皮肤不再干燥!
敲打肺经时,从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于手掌面积较小,从手腕到拇指内侧,建议你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以使穴位足够受力。
另外,清晨3点到5点是肺经运行时期,按理说此时敲打效果最好,如果你不愿打搅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将敲打肺经作为晨练第一课!
2、胆经:让你头发黑亮
胆经由臀部中点开始,沿大腿笔直下滑,至脚踝底端结束。
当胆汁分泌不足时,人体无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头发会显得油油的,在夏天尤其如此。
因此建议你每天用力敲打胆经,左右各200下,提高胆汁分泌速度,让头发健康、黑亮。
另外,敲胆经还能帮助大腿排出堆积在外侧的脂肪,让你放心穿短裙!
3、膀胱经:让你记性好
膀胱经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延至后背、臀部,于脚跟止。
一般中医认为,膀胱经真正的效力位置从腰间开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够了。
经常敲打膀胱经,可改善脑部供血质量,刺激脑神经细胞活性,让你记忆力提高!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的运行时间,那时敲打,可有效减少“午乏”,让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4、胃经:让你脸色白里透红
胃经从锁骨下开始,顺双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止于第四脚趾趾间。
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经,颜面的光泽程度、皮肤的弹性都与胃经供血有关。
如果脸上突然起了皱纹,很可能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
胃经的最佳敲打时间是早7点到9点,坚持敲打,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脸色白里透红,即使熬夜,也不会显得太憔悴!
5、大肠经:帮你排毒
大肠经从鼻翼旁的迎香穴开始,经过脖子,贯穿手臂,止于食指指尖。
经常敲打大肠经,可清肠润胃,使你代谢通畅,有很强的排毒效果,使你皮肤滑润、口气清新!大肠经的作用时间是早5点到7点,建议你在早餐前敲打大肠经,以帮助身体代谢掉夜晚沉积于体内的毒素!
6、三焦经:让你免疫力提高
三焦经起于眼角鱼尾纹的生长处丝竹空穴,止于无名指之间。
中医经络养生学中三焦经是人体健康功能的总指挥,它能使各个脏腑顺利合作,步调一致,有些中医学家还将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可见其作用不一般。
经常敲打三焦经,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让你不再小病连连!三焦经的运行时间是21:00到23:00,建议你敲打前尽量少喝水,三焦经还主管水液运行,体内水液沉积太多,会让你次日清晨感觉眼皮肿肿的!
7、心包经:让你吃不胖
从乳头外侧一寸的天池穴开始,到中指指尖末端,为心包经。
心包经的始端在心脏外围,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邪侵犯时,心包挡在心脏前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经常敲打心包经,除了提高心脏功能,让你的呼吸和血流更有力外,还有一定的减脂效果。
晚上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运行时间,如果你在晚饭后敲打心包经,可使血液中积存的胆固醇顺畅地排出体外,加快食物脂肪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即使吃得很多,也不用担心发胖!
8、心经:最准确的自我体检法
心经始于腋下,止于小拇指指尖,贯穿上臂内侧。
中医认为,心经可透露出人体最准确的健康指标,是不可不试的健康自测法。
具体方法很简单:先将手向前伸直,15秒后,斜放下45°,10秒后,再把手臂垂直举高,如果你的血液迅速下流,静脉凸显消失,说明你指标正常,不必为健康担心,如果静脉凸显消失缓慢,说明你疲劳过度,急需减压,建议你借机美美地睡一觉!
9、小肠经:拥有纤细手臂
小肠经由眼角内侧半寸处的晴明穴开始,经由脸颊、脖子,贯穿手臂,止于小拇指指尖。
小肠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减弱,手臂就会出现松松的肉肉。
要想拥有纤细手臂,就需要经常揉捏小肠经。
具体做法很简单,把手举起来,用手指肚捏手臂内侧,以微有痛感为佳。
经常这么做,小肠经附近的肌肉血流通畅,你就可以放心穿吊带衫,展现好身材啦!
经络养生保健具体做法
平衡气血
两脚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弯曲,掌心向上,身体保持平直,腰向左弯,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适当程度后复原,再向右弯,动作同前,反复数次。
功效:降低血压,镇心安神。
心平气和
两脚分开直立,随吸气两臂缓慢从身体两侧向前上、正中移动,直到手掌与喉平行,
再随呼气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并以意领气下沉,两腿屈膝下蹲,直到两手齐脐部,
反复数次。
功效:顺畅呼吸。
舒筋活络
自然站立,两只手臂慢慢向前平举,保持与肩膀同高,手心向内跟随着两臂回撤,手
背从两腋、腰、尾骶关节方向向下按摩,并以意引导到涌泉,两腿下蹲,动作重复几次即可。
功效:可放松全身,舒筋活络。
太极开合
自然站立状态,两只手臂向胸前伸展如抱球状。
跟随者呼吸两手臂慢慢向外舒展,吸
气时复原,两腿保持微蹲姿势,动作重复数次。
功效:宽胸理气。
巡回搓棍
两腿分开微蹲,两手臂前伸,肘部稍弯,掌心相对距1尺左右。
两手前后来回搓动,
身体也随之转动,重复数次。
功效:强健腰部。
定步云手
两腿分开直立,膝盖略屈。
身体左转45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相对呈抱球状。
随身体由左向右转动,右手交叉上升,左手下降,转呈向右45度,右手达喉水平前
方1尺左右,左手自然下垂。
再作反向运动,重复数次。
功效:宽胸理气,健腰强腿。
旋转健腰
两腿分开站立,两臂微屈置于小腹前,腰部以上身体随两臂向左侧身后转动,重复数次。
功效:强健腰腹部。
伸臂舒胸
两腿分开站立,两手前举到平肩,屈肘内收到胸前竖掌,掌心向前。
两臂缓慢推出,
同时屈膝下蹲。
然后两手呈握空心拳状收回腰部两侧,两腿复原,重复数次。
功效:增强腿力。
进腿虎步
两腿分开直立,两手反叉腰,提左脚呈虚步,再向前轻轻踢出,足尖先向内再向外各
转3圈后向前踏平,再练右脚,重复三次以同样方式退后3步,还原。
功效:保健下肢关节。
击腹交替
双腿分开直立,两手空握拳,一前一后交替轻叩小腹与腰背部,同时两腿交替活动。
功效:增强肌力,预防关节早衰。
中医学认为,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通过这些经络,气血通达全身。
人体肾、肝、心、脾、脑等组织器官因此与头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不同体质的人需要
调养的脏器、经络不尽相同,但只要找准部位,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多梳梳头,即可达到养
生保健的功效。
脾胃不好的人,应多梳前发际线。
因为胃经经过此部位,在发际线上下一寸左右的部位
来回多次梳理,可以有效缓解胃肠不适。
体质差、易感冒、容易失眠的人,要着重梳头部正中的督脉和膀胱经区域,即从前额正
中央沿头部中线梳到头后枕部,可以前后往复地梳。
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膀胱经是人
体循行路线最长的一条阳经,多梳此部位可以通经络、调气血、振奋阳气,使外邪不易入内,内邪得以祛除。
有头晕、后头痛的人,可着重梳梳头后侧枕部区域,促进脑供血,缓解不适。
有肾虚、高血压、脱肛、头顶痛的人,可以着重梳头顶部百会穴区域。
百会穴是全身
阳经和督脉阳气交汇处,常梳此处可以疏通经络,提升阳气。
有偏头痛、肝胆不适,或气闷、胁肋部胀痛的人,可着重梳头部两侧。
头部两侧是胆经、三焦经循行的部位,经常梳一梳能够疏通肝胆气滞,缓解疼痛。
每天早晚建议多梳梳头,节奏由慢到快,次数不宜超过100次,防止损害头皮。
最好选用牛角梳或木梳等天然材质制作的梳子,因为塑料梳子容易产生静电,长期使用会使发质粗糙蓬松,不利于养生保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