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申论72分的一点心得
申论考试心得

申论考试心得
我从第一次裸考参加安徽省考,那时候对申论的认识就是抄材料,写作文就是按照模版表现原因对策去写,结果申论是60分;第二年努力备考申论,记了一大堆模版,市面上内能搜集的资料都看了,都学了,不过学的都不精,申论反而只有59分。
最后一年全面反思总结,从头开始积累,并且开始练字,申论考了74分。
最终上岸。
很多同学申论很多次考60分,真的不是不认真,也不是不努力,而是没有找对方法。
考了这么多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凡是申论考得好的都是情商高手。
申论和行测不一样。
行测都是选择题,电脑阅卷,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智商训练才是王道。
申论都是主观题,要靠人去阅卷,那么搞好和阅卷人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还要搞好和命题人的关系。
情商高的人,他们能够非常清晰的揣摩到命题人和阅卷人的心思,并将自己的答案全力优化符合命题人和阅卷人的胃口。
两次公考申论72分的一点心得

我考了两次公务员考试,一次国考,一次省考,两次考试分别是70.5, 72.8,可我两次都败在行测上,我的行测都是40分多一点,不过我觉得我还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申论的经验的.现在说下我的复习经验,请各位指点.其实我觉得申论复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每次考试大概只看五篇左右的真题,但是可能这五篇真题我都会看上七八遍左右.就是反复地看,反复地总结.我觉得选教材也很重要,现在的公考培训机构太多了,出的书也是五花八门,都不知道选择哪个好.我经朋友介绍之后买了李×新的书,我觉得这本书的行文思路跟半月谈的很相似(半月谈是很有用的东西,要多看),所以多模仿这种写作的方法,肯定会对写申论有帮助.以下是我看过李×新的书总结出来的经验,当然如果有童鞋有更好的书的话可以推荐给我,我觉得我的申论还是有提高的空间的,嘻嘻。
我觉得申论文章要分七\八段写.这里我着重拿广东省考真题跟大家说下.第一段:依据材料提出论点,(一定要依据材料,先写材料里面存在的现象。
就算你抄材料都好,当然如果能提练出来就更好了),根据材料里的内容,提出你文章的论点(论点是精华部分,最好放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 第二段:写一些客套的东西,比如说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里写我国存在的不足,做的不够的地方.但是一定要写,如果不写但是的话,你这篇文章也没意义了)第二段也可以写材料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果是写存在问题的话就要1、2、3、、、一点点地列出来。
(省考最好第二段是列出问题,因为地方省考更注重微观的东西,这也是我对比李×新的国考跟省考的书总结出来的)从第三段开始写大概四到五个对策,每个对策要分段写,按照总分的形式,比如说第一:加强立法。
然后你就分述,加强立法具体要怎么做,比如说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使社会救助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这里要注意,如果材料中有出现的法律,你一定要写上去,比如说我们要贯彻落实×××法律)。
申论84分考生经验谈

本人这会参加申论考出了84分的成绩,看到大家都在谈论经验我也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是8月30日考试的申论84分.我个人认为,在考前时最好是先放松,上会网要不干点别的,考前1小时时回想一下申论考试注意什么, 也可以在看一点别人写的申论只看精化和上下联接的地方就可以了,进入考场后还是放松,我认为给的时间是够用的不用着急!!在考试时先看一下出的题目(我是先看第一题)而后开始看材料,解答第一题,一题一题的做,(在答题时不要写在试卷上,先在纸上写,最后抄在试卷上),前面的题写完后基本上还有1小时30分左右的样子(我个人认为如果先看材料在看题目的话时间有点不够,我用我自己的方法等写完前面的题时后面的论述也在脑子里出来了,时间还有的是),这时大家在写最后一题论!!我个人认为,其实中间论述上面大家写的都差不多,主要是开头和结尾!大家在写好题目后,可以找出材料中给出的经点话语做为开头一针见血,这样可以对考官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下面就好些多了,可以根据平时自己写的路子进行论述了,最后就是结尾,这个比较重要,写时要将材料中给出的国家政策写进去,在加上现行的一些,最后自己的语句一些完事了就!我就是这么写的!!还有就是平时写做时要多看多练,我时一天一练,我平时比较注重写开头和结尾,中间论述部分,我是结合别人给的写做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的(有时就不写中间只是在脑子里想了一下,写的手痛啊),在有就时平时也要多看看别人的写作经验,结合自己的写作!个人认为万能8条用处不是很大,因为考官看的多了,给不了好分!还是结合别人的写作方法,加上自己的语言是最好的(要做话当的改动)!最后就是大家不要死记,还是多练一点好,练的多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就多少有点提高,将自己平的写作发挥好就可以!!还有就是字一定要写好,要工整,就算写错意思了,死的也要写成活的,写开头时最好在脑子里想好后,写在纸上,抄的时候慢点有时更好的语句会出现在脑子里面!!写的不好不要见怪!!下面是我平时看的二个材料,对我有不少的帮助也发给大家看看!!!申论的最高境界就是抄先借人骨架,再充以血肉。
论坛转载 国考申论73分上岸,分享经验

本人去年国考申论73分,笔试第一进面,以前我的申论是上不了50,之后和一位大神学习了申论,教了我一些方法,这才让我的申论考上了73分的高分,国考相比省考要难好多,真的感谢那位大神,他也是一位考霸,考公进面的有五次,2006年安徽省考,申论70,安徽高院,2007年河南省考,申论72,河南高检,2008年北京朝阳区,申论75,朝阳区法院,2009年天津河北区选调,2010年国考申论75分笔试第一,面试第一,考上山东地市级法院,直到现在。
我虽不是大神,可也想把我申论从39分一73分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把自己的申论写作方法和个人的一些非常粗浅非常不成熟的看法写出来,希望对那些申论特别不好的版友有所帮助,所以申论大神请绕道,其他版友如果感觉没用可以一笑而过,权当是我为自己写的一点申论总结吧。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你有什么申论方面的问题尽管提问,我有时间了就会回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理论篇关于如何提高申论成绩我自己的几点经验。
申论技巧有很多,涉及阅读资料、不同题型的作答、文章写作、备考复习的技巧等方面。
掌握这些技巧有利于考生高效地利用考场上宝贵的时间,但技巧的适用范围不同。
一、跳读法跳读,即专门寻找所需资料的一种阅读方法,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为将某些内容跳过去不读。
要想抓住材料要领、掌握给定资料要点,那种按顺序逐条阅读材料、归纳每条材料的意义,甚至细致到归纳材料每一段的段意的方法,在申论作答时间有限的条件下是不现实的。
阅读材料必须有选择性地阅读,要把浏览、跳读同精读、标注、摘要的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合理分配时间、精力,不延误作答进程。
跳读法的主要适用对象是大段的数据材料。
给定资料中出现的数据较常采用罗列的形式,内容较多且难懂,如果仔细阅读必然会耽误考生较多的时间,影响后面题目的作答。
因此,在阅读此类包含大段数据的材料时,应当有选择性地阅读要点,将大段体现问题或论证问题的数据跳过去不读,既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也有利于考生掌握文章的重点。
[经验]行测62.1,申论72,总分134.1 简单说说我的申论经验
![[经验]行测62.1,申论72,总分134.1 简单说说我的申论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4184abd4ad51f01dc281f1f5.png)
因为有同学反映我的主楼太散,经验说的名不符实。
所以我决定再给大家总结一下,与我思路不同的同志们轻拍我。
关于我的考试经验:我参加了08、10、11、12年的国考,都考的是省部级的,所以我的经验应该主要适用这一类别的考生。
除了公务员考试,我参加的各项考试成绩都还是令人满意的,所以我觉得我对考试的把握还是有一定的感觉。
关于考前复习:10年认真复习了三个月,基本把理论热点面对面背下来了,华图中公的辅导书看了很多本,隔天写一篇申论,并让已上岸的公务员给我修改,其他年份没有复习,但是考后都会把考试心得总结一下,写下来,来年考前再看一遍。
所以我之前说我裸考是不正确的,在此向大家道歉。
我个人认为,考前多写文章对考试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只对着辅导书的答案拼命写,自己不多总结,可能效果也不一定有什么。
最好是能够跟一个同样考公务员的同学结伴,俩个人一起写,写完了互相分析答卷和材料。
当然如果有已上岸的同志帮助那是更好了。
关于对申论考试的理解:1、有无评分标准。
我个人认为,只要是考试,就有评分标准,正常情况下不存在阅卷老师随意给分的情况,而且从其他坛友的帖子中我得知,每题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老师判卷,如果分数差异太大,就要复审什么的。
所以我认为,申论必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阅卷老师也一定是按照该标准给分。
2、评分标准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小题和大题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小题应该是要点分+条理分+卷面分。
其中要点分至少占80%或90%,因为条理是个各人说各人有理的东西,评分标准要给若干阅卷老师看,必须是要操作性强的,所以不会有对条理统一的要求,只要你的卷面有分出层次来,有标1、2、3,有开头,中间,结果,我认为条理分就能拿到。
卷面分就是看字写的清楚不清楚了,其实并不需要特别漂亮,只要清楚。
3、为什么会有阅读材料。
相信在职的人都有感触,其实办事员平日要干的就是要从一大堆杂乱的材料中找出问题,在给出对策。
所以申论考试采用这种形式。
又为了考试答案标准的需要,我个人认为,标准答案的要点一定是能够在材料中一一对应的找出来的。
申论75分经验谈

申论75分经验谈申论75分经验谈公考总分136,其中申论75 上图是本人的公务员审批表,大家在成为公务员以后在自己的档案中都会拥有一张类似的表格,其中标注了本人当年的省考成绩136分,这不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但是其中申论75分,在当年的省考申论中算是绝对的高分。
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表明自己在申论的学习中还是略有一点发言权的。
对于公考的两大板块——行测和申论,申论是相对而言尤为困扰人的一个板块,通过与很多考生进行交流,我了解到大家困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或者说是学习备考中主要面临两个瓶颈:一是分数的瓶颈。
以过去不久的联考为例,绝大部分的考生分数集中在55-65分区间段。
30多分、40多分的很少,因为既然参加公考,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推导和表达的能力,即使裸考,分数也不至于特别难看,同时70+的成绩也极少,这就是一个向上的瓶颈。
我有时候问问考生考得怎么样,考生答复:还不错,差一点就进面了,或是距离第一名只有零点几分。
听到这个回答,我只能沉默。
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这么一个现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考的历史只会记住第一名,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炮灰”。
我们唯志存高远,突破70分、75分的瓶颈才有稳操胜券的把握,然,将变成考之复考之,变成“老三届”,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面,还不如另谋一个去处。
二是学习方法的瓶颈,这一个更头疼。
我们通常的学习方法就是听课、刷题、刷题、听课。
如此而已。
那么,问题就来了,行测还好一点,有答案,虽然偶有争议,但毕竟是极少数。
那么申论呢?官方不公布阅卷规则,也不公布标准答案,那么我们的学习一直是按照一个我们自以为对,或者某些培训机构以为对的方式在进行。
有一句俗话叫做——如果你的梯子靠错了墙,即使你向上走了一步,也只是离目标更远了。
当然,我对有些机构声称有内部阅卷规则持一种高度怀疑的态度。
很多同学有时候向我抱怨,对了答案,效果不好,我说什么答案?答复:某公、某图。
我申论从60分到81.5分的复习经验

15天!我申论从60分到81.5分的复习经验今年的江苏公务员考试是我最后一次公务员考试了,政审已经通过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去上班了,进的是别人说没有关系绝对进不去的单位,我只想说,只要你有足够实力,灰色潜规则是奈何不了你的。
我并不擅长这种考试,但是这次的申论81.5分的得分让我占足了便宜,笔试成绩就高出了第二名一大截,最后面试没有一点风险地就成功了。
这次考试完了我发现申论绝对是有窍门的,而且是大窍门!作为回馈我以我最详尽的表达来介绍一点经验,希望对还在为公考奋斗的坛友有一点作用。
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完我的文章,我只能说,我把我知道的诀窍都抖出来了^_^。
一些牛人可能要笑我了,申论80分以上吹什么。
我在这里不是炫耀,因为我在这次考试前的15天的一次地方考试中,我的申论才68分,而之前的申论也从来没上过60分,这短短15天里我觉得我的方法是可以让大家参考的。
【讲述】引子我真正说来复习公务员断断续续也有半年时间了,我以为申论无非就是多练猛写,每天写一篇,坚持了大概有一个月,终于坚持得恶心了。
但是从最开始半天挤不出来一句话到后来确实有话可说了,写作速度也上去了。
每次模考或者正式考试也好,行文总是行云流水,考完感觉甚佳。
但是每次考出的结果非常失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甚至一度以为我天生申论就写不好了。
偶遇在最后一次考试的前一个月左右,我遇到了一位老师,他是我们学校里面中文系的老师,以前参加过职员考试申论的阅卷,我说起我公考申论的惨痛往事,他就向我索要了一些写过的文章,说可以帮我想想办法。
我拿了自以为写得不错的一些申论文章给他看,看完他叹叹气对我说,你写的文章是不错,但这不是申论,申论有两点比文章本身内容还重要,那就是“结构和条理”。
结构和条理,这两点的指导对于我来说就跟没说一样。
他跟我细说了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两点的重要,不但要有结构,而且要结构精美,不但要有条理,而且条理要很容易看出来。
这开始让我的申论写作有一点头绪了。
申论考试心得

申论考试心得申论考试心得(精品5篇)申论考试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申论考试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申论考试心得(精品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申论考试心得篇1申论考试心得在备考期间,我认真学习了申论考试的规则,题型,以及相关的答题技巧。
同时,我也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增强我的应试能力。
最终,我成功地通过了申论考试,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申论考试中,我充分运用了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技巧,对题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并准确把握了题目的核心要求。
在回答问题时,我注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要点,全面而深入地进行分析和论述。
此外,我还积极运用平时积累的案例和素材,使得答案更加生动、具体、有说服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申论考试要求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答题时间的压力等。
但是,我通过不断地思考、练习和总结,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并且逐渐养成了严谨、深入、全面的思维方式。
同时,我还学会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把握题目要点,并有效地组织答题思路,从而提高了应试能力。
总之,我认为申论考试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还需要培养深入、全面的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应试能力。
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并加强模拟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在考试时,要认真阅读题目,准确把握要点,合理组织答题思路,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申论考试心得篇2申论考试心得一、重视申论在过去,申论一直被忽视,很多考生都认为申论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水平,所以对于申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其实,申论是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应试科目。
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阅读理解是基础在申论考试中,阅读理解能力是基础,一定要把阅读做好。
建议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考了两次公务员考试,一次国考,一次省考,两次考试分别是70.5, 72.8,可我两次都败在行测上,我的行测都是40分多一点,不过我觉得我还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申论的经验的.现在说下我的复习经验,请各位指点.其实我觉得申论复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我每次考试大概只看五篇左右的真题,但是可能这五篇真题我都会看上七八遍左右.就是反复地看,反复地总结.
我觉得选教材也很重要,现在的公考培训机构太多了,出的书也是五花八门,都不知道选择哪个好.我经朋友介绍之后买了李×新的书,我觉得这本书的行文思路跟半月谈的很相似(半月谈是很有用的东西,要多看),所以多模仿这种写作的方法,肯定会对写申论有帮助.以下是我看过李×新的书总结出来的经验,当然如果有童鞋有更好的书的话可以推荐给我,我觉得我的申论还是有提高的空间的,嘻嘻。
我觉得申论文章要分七\八段写.这里我着重拿广东省考真题跟大家说下.
第一段:依据材料提出论点,(一定要依据材料,先写材料里面存在的现象。
就算你抄材料都好,当然如果能提练出来就更好了),根据材料里的内容,提出你文章的论点(论点是精华部分,最好放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
第二段:写一些客套的东西,比如说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
(这里写我国存在的不足,做的不够的地方.但是一定要写,如果不写但是的话,你这篇文章也没意义了)
第二段也可以写材料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果是写存在问题的话就要1、2、3、、、一点点地列出来。
(省考最好第二段是列出问题,因为地方省考更注重微观的东西,这也是我对比李×新的国考跟省考的书总结出来的)
从第三段开始写大概四到五个对策,每个对策要分段写,按照总分的形式,比如说第一:加强立法。
然后你就分述,加强立法具体要怎么做,比如说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使社会救助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这里要注意,如果材料中有出现的法律,你一定要写上去,比如说我们要贯彻落实×××法律)。
然后可以加上如果不这么做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你在对策方面写的多的话,影响也可以不写,因为申论更注重的是对策)。
在对策方面,每个人都要记下“万能八条”,但是“万能八条”不能死记硬背,要结合材料做适当的变通。
然后再重新起段写第二,方法同上.
最后一段就是总结,说一些客套的东西了,我们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要、、、要、、、从而推动我国走上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之类的。
或者呼吁大家,只有怎样做,才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才能、、、、.反正最后一段考试前一天都可以写好,到时加上材料套上去就可以了。
省考的申论一般情况下是有三道题,第一题可能是给段材料让你概括,也有可能是给段材料让你写问题。
第二道可能是写对策。
第三道就是写文章。
无论是第一道题的概括题也好,第二道的对策也好,第三道的文章也好。
你都最好加上第一……第二…..第三…..就是分点来写,因为考试的时候阅卷老师都是按点给分的,或者直接用阿拉伯数字1、2、3.这样会更方便阅卷老师.还有除了第三道的文章要一些客套话之外,第一题跟第二题都要开门见山直接写,不需要加客套的东西的.
PS:如果是写800—1000字文章,你最好写到850个左右,少了肯定会扣分,当然多了的话,阅卷老师会嫌你啰嗦,做公务员啰里啰嗦不是件好事吧!
好了,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总结,写的不是很详细,感觉还想写第二道的对策跟第三道对策的区别的,但我不知道怎么写了,可能表达能力不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呵呵)。
等大家看了书之后再来看看可能会更有体会。
希望对刚入门的童鞋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