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数字微波通信

合集下载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是一种高速、高质量、可靠的通信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一、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数字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

它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和传输介质三部分。

二、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1. 发射机发射机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调制器:调制器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转换为无线电频率上的模拟信号,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2)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将低功率模拟信号转换为高功率模拟信号,以便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信号强度。

(3)频率合成器:频率合成器可以产生所需的无线电频率,并将其输出到天线上进行发射。

2. 传输介质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传输介质主要指天线和空气。

天线是将无线电信号从发射机传输到接收机的介质,而空气则是天线所在的媒介。

3. 接收机接收机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天线:天线将从发射机传输过来的无线电信号接收下来,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将接收到的低功率电信号转换为高功率电信号。

(3)解调器:解调器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能够进行后续处理和应用。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控制和监测整个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

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时钟和定时器:时钟和定时器用于同步整个通信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的工作状态。

(2)故障检测和报警装置:故障检测和报警装置可以及时检测出通信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并向操作人员发出相应的警报信息。

(3)远程监控装置:远程监控装置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控整个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三、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应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视广播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可以将电视信号传输到各个地方,以便人们观看不同的电视节目。

3.3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3.3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3
1.2 微波通信的发展历程
19 世 纪 30 年 代 中 期 出 现 了 工 作 在 VHF ( 甚 高 频 30300MHz)频段的第一个商用模拟无线通信系统。 二战期间出现了UHF(特高频300M-3GHz)频段的军用无 线中继通信系统。 1951年,美国纽约到旧金山之间成功开通了商用的微波 通信线路。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间,模拟微波通信系统迅速发 展。 我国从“七五”期间开始引入微波通信系统。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采用简单QPSK、8PSK等的商用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 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 路的发展,微波通信系统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容量更大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40
35
3.3 发信设备
直接调制式发信机
变频式发信机
36
3.3 发信设备
发信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工作频段 输出功率 频率稳定度
37
3.4 收信设备
收信设备的组成:
38
3.4 收信设备
收信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工作频段 收信本振的频率稳定度 噪声系数 通频带 选择性 收信机的最大增益 自动增益控制范围
22
3.1 中继通信线路与设备组成
基带中继成
外差中继(中频转接)方式
24
3.1 中继通信线路与设备组成
直接中继(射频转接) 方式
25
3.1 中继通信线路与设备组成
数字微波分路站
数字微波分路站指的是位于线路中间的微波站, 既可以上、下某收、发信波道的部分支路,也 可以沟通干线上两个方向之间的通信。由于在 此站上能够完成部分波道信号的再生,因此该 站应配备有SDH微波传输设备和SDH分插复用 设备(ADM)。

数字微波通信子系统ODU培训教材

数字微波通信子系统ODU培训教材

4、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应用场合
4.5 宽带无线接入
4、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应用场合

微波通信设备应用图片(深圳SDH)
4、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应用场合

微波通信设备应用图片(广西 无源中转)
5、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及子系统ODU简介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数字微波子系统ODU
5、数字微波系统及子系统ODU简介 5.11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组成 (digital microwave transmission system) 天线(antenna) IDU (in door unit) ODU (out door unit)
16×E1 2×E1 BTS1
8×E1 MSC
2×E1
BTS2 4×E1 BSC1 2×E1
BTS: 基站 BSC: 基站控制器 MSC: 移动交换中心 BSC2 BTS3 BTS4
15G (India)
4、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应用场合
4.2 自然灾害时的备 用 通信网络
用于任何自然或人
为灾害找成的通信 中断。 例如1976年的唐山 大地 震中京津之间的同轴电 缆 全部断裂,而6个微波通 道却全部安然恙。 数字微波系统能不受自 然 灾害影响或能在几 小时之 内恢复通信。
3、数字微波通信分类
3.2 一点对多点通信 周围50公里 通过中继站可延伸 到数百公里
3、数字微波通信分类
3.3 卫星通信 微波中继通信的特殊方 式 中继站为离地面约 36000Km的地球同步卫星
3、数字微波通信分类 3.4 微波散射通信 主要用于军事 采用大功率发射、高 增益低噪声接收技术 采用分集技术 一跳通信距离可达 数百公里

数字微波通信

数字微波通信

第三代 :90年代,SDH微波, 256QAM调制、400Mb/s
› 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数字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卫
PPT文档演模板
星通信
数字微波通信
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
❖ 微波通信的常用频段:
一般在1GHz~40GHz
波段名称 频率范围(GHz)
L
1.0~2.0
S
2.0~4.0
C
4.0~8.0
第一章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v 第一节: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 v 第二节: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v 第三节:数字微波通信的性能指标
PPT文档演模板
数字微波通信
第一节: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
v 什么是微波通信? v 微波通信的常用频段 v 微波的传播特性 v 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 v 数字微波通信的分类 v 数字微波通信的应用
PPT文档演模板
数字微波通信
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 数字微波通信线路:
PPT文档演模板
数字微波通信
❖ 中间站:
微波站的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数字微波通信
❖ 再生中继站:
微波站的分类
PPT文档演模板
数字微波通信
微波站的分类
v 枢纽站或主站:
› 处在干线上 › 完成数个方向的通信任务
PPT文档演模板
数字微波通信
› 干线光纤传输的备份及补充 › 农村、海岛等边远地区和专用通信网中为用户提
供基本业务的场合 › 城市内的短距离支线连接 › 宽带无线接入,如WiFi,WiMax › 军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主要解决抗干扰和加密
PPT文档演模板
数字微波通信
数字微波通信的应用
v 济南-东营数字微波线路
› 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95年建成 › 主要用于解决黄河下游到入海口的防洪、防凌预报、抗洪抢险等 › 全长231.79公里,8个微波站 › 电路容量为8M bit/s(120路) › 工作频率使用2GHz频段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第一章数字微波通信概述本章主要内容:➢微波和微波通信的概念➢微波通信的常用频段➢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微波通信的分类➢微波通信的应用➢微波站的分类➢数字微波的中继方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重点:➢什么是微波和微波通信?➢微波通信的分类➢微波站的作用➢中继方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1.1 数字微波通信的概念本节需要掌握的内容:➢微波通信的概念➢微波通信的频段➢微波的视距传播特性➢微波通信的分类一、微波与微波通信什么是微波?频率在300MHz到300GHz(波长为1m到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什么是微波通信?利用微波作为载波来携带信息并通过电波空间进行传输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

模拟微波通信和数字微波通信。

与其他通信系统一样,都由模拟微波通信发展为数字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的起源和发展。

微波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着雷达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由于具有通信容量大而投资费用省、建设速度快、安装方便和相对成本低、抗灾能力强等优点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产生了传输频带较宽,性能较稳定的模拟微波通信,成为长距离大容量地面干线无线传输的主要手段,其传输容量高达2700路,而后逐步进入中容量乃至大容量数字微波传输。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同步数字序列(SDH)在传输系统中的推广使用,数字微波通信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目前,单波道传输速率可达300Mbit/s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字微波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使用了交叉极化传输、无损伤切换、分集接收、高速多状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解调等技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发展。

因此,数字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起被称为现代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

我国第一条微波中继通信线路是60年代初开始建立的。

目前已试制成功2,4,6,8,11GHz等多个频段的各种容量的微波通信设备,并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方向迅速发展。

二、微波通信的常用频段微波既是一个很高的频率,同时也是一个很宽的频段,在微波通信中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一般在1GHz~40GHz,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频段:L波段 1.0——2.0GHz C波段 4.0——8.0GHzS波段 2.0——4.0GHz x波段8.0——12.4GHzKu波段12.4——18GHz K波段18——26.5GHz三、微波的传播特性微波除了具有电磁波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性,主要有:1.视距传播特性微波的特点和光有些相似。

第3章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第3章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15
1、直接中继(微波转接)
----把接收到的微波信号用微波放大器直接 放大。
移频:收、发的频率不一样。






微 波 放 大
16
2、外差中继(中频转接)

噪 声 放
混 频

中 放
上 变 频
功 放
----中频转接只将收到的微波信号混频(下变频) 至中频(70MHz或140MHz),经中频放大器放大后 再送到发送设备的上变频器变换为微波频率,经功 率放大后由天线发射出去。
9
3.3 微波的视距传播
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计算
➢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
L 10 lg L 20 lg 4d
➢ 若距离d用km表示,频率f用MHz表示有:
LS 32.4 20 lg d (km) 20 lg f (MHz )
➢ 若距离d用km表示,频率f用GHz表示有:
CO1 Ci G1
Ci
CO2
LF
CO 2
Ci LF
CO2 Ci LF
对数(dbm、dbw)
12
Gt
LS
Gr
Lt
发信机
Pt
Lr
Pre
收信机
Gt (Gr ) : 发射(接收)天线增益
Pt : 发射功率
Lt (Lr ) : 发端(收端)馈线系统损耗 Pre : 接收功率
Pre Pt
G
的中频信号进行调制,并将70MHz已调信号 送入微波发信机。
21
(4)中频信号——微波射频信号的变换 在微波发信机,对70MHz的已调波进行混频,
即70MHz的中频信号对微波载波进行调制,将 70MHz的中频信号变为微波射频信号。 (5)微波信号的发送

无线通信工程(三)微波通信(课堂PPT)

无线通信工程(三)微波通信(课堂PPT)
有些接力站无人值守,由主控站对它们进行遥测、 遥控。
11
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构成

收收
收收


发发
发发


信信
信信


机机
机机

多 路
用复 户用
设 备
终端站
用 户
接力站 (中继站)
多多 路路 复复 用用 设设 备备
分路站
分转站
多 路
用复 用 户用 户
设 备
终端站
12
第二节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是指以微波接力方式 进行数字信号远距离传输的多路通信系统,又称 数字微波中继系统。对于电话、传真等模拟信号 ,须经抽样、量化、编码等过程把模拟信号变换 成比特率为64kbit/s的脉冲编码调制(PCM)数 字信号,并用时分多路复用(TDM)方式把多路 信号组成基带信号,然后以此基带信号对中频载 波进行二次调制(如移相键控PSK),再经上变 频搬移到微波波段。这种体制可记作TDM PSK。 数字微波系统可用来传输电话、数据、图像、电 视及其他新型通信业务。
天线
媒 质
双工器 馈线
高功率 放大器
低噪大器
上变频器 下变频器
上变频器 下变频器
调制器 解调器
调制器 解调器
多路复用设备
多路复用设备
用户末端设备
用户末端设备
6
天馈线系统由馈线、双工器及天线组成。
用户终端设备把各种信息变换成电信号。
多路复用设备把多个用户的电信号构成共用一个传输 信道的基带信号。 在发信机中调制器把基带信号调制到中频再经上变频变至 射频,也可直接调制到射频。
8

数字微波通信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范围

数字微波通信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范围

数字微波通信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范围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数字微波通信是一种利用微波频段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通信技术
3.1 数字微波通信的基本概念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 波,其所对应的波长为1m~1mm。 显然,微波通信是指用微波波段的电磁波 进行通信的一种通信的方式;而数字微波通信 则是指利用微波频段的电磁波传输数字信息的 一种通信方式。
现代通信技术 3.1.1 数字微波通信的特点
K=4/3 时(标准大气)要求hc≈1.0F1
K=∞时 (余隙较大) 要求hc≤1.35F1
现代通信技术
3.5 SDH微波通信系统
本节重点介绍SDH微波传输系统中采用的一
些关键技术、SDH微波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
3.5.1
SDH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3.5.2 SDH微波通信系统的传输误码性能指标
现代通信技术 频率分集是把同一数字信息送至两部发射 机,两部发射机的射频频率具有较大间隔,在 接收端接收这两个频率的信号,合并成输出信 号。
空间分集是在收信端设置几付高度不同的 天线,同时接收一个发射天线送出的信号,然 后经过合成或选择,克服衰落的影响。 2.自适应均衡技术
能够适应时间变化的均衡器为自适应均衡 器。 3.备用波道倒换技术
数字信号三种调制方式的基本概念 :
1.幅移键控
2.频移键控
3.相移键控
数字微波通信常用的是相移键控,因为 这种调制方式在抗干扰性能方面优于另外两 种方式。
现代通信技术 3.2.2 二相相移键控
用基带数字信号对中频载波相位进行 键 控 的 方 式 , 称 为 相 移 键 控 , 用 PSK 表 示。
现代通信技术 下图示出了调制与解调过程的基本方框图。
现代通信技术 二、 天线、馈线系统
微波通信中常用天线的基本形式有喇叭天 线、抛物面天线、喇叭抛物面天线和潜望镜天 线等。
三、 微波中继站 由于微波通信采用的是接力传输方式,因 此,长途微波干线上必须要有微波中继站。中 继站的转接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平面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能量由于扩散,随 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种衰减称为自由空间 的传播损耗,用Ls表示。 自由空间收信电平的计算: 收信电平是指接收机输入电平,在工程上常 用dBm表示。
现代通信技术 3.3.2 多径衰落
上面讨论的问题是假定电磁波在无限大的自 由空间传输,这是理想情况,在实际的微波传 输路径中,必须考虑地面反射和大气折射的影 响。 一、 多径衰落的概念
现代通信技术 二、 16QAM解调器 对于正交调制信号的解调,主要是采用正交相干 解调器,其原理方框图示于下图。
现代通信技术
3.3 视距传输特性
这一节主要介绍自由空间电波传播的一些 特点,电波衰落现象及抗衰落技术。
3.3.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和收信电平的计算
3.3.2 多径衰落
现代通信技术 3.3.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和收信电平的计算
现代通信技术 三、 自动发信功率控制技术(ATPC) ATPC技术的要点是:微波发信机的 输出功率在ATPC的控制范围内可以自动 地随接收电平的变化而变化,即ATPC技 术可以根据收信机的收信电平而自动调整 发信电平,以克服电波衰落的影响。
现代通信技术
3.5.2 SDH微波通信系统的传输误码性能指标
数字微波通信
现代通信技术 本章主要讨论数字微波通信的基本 概念、常用的调制解调方式以及在进行 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若干问题,简要介 绍了SDH微波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技术
3.1 数字微波通信的基本概念 3.2 数字微波通信中常用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3.3 视距传输特性 3.4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3.5 SDH微波通信系统
现代通信技术 3.4.3 数字微波线路中的干扰问题 下面主要介绍几种系统内的常见干扰。 一、 回波干扰 二、 交叉极化干扰
三、 越站干扰
四、 邻近波道干扰
现代通信技术
3.4.4 数字微波线路中天线高度的选取 天线高度选取的是否合适,主要通过天线余 隙标准来验证。 一、 什么是天线余隙 从中继段上地势最高点到收、发天线连线之 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天线余隙,用hc表示,如下图所 示。
现代通信技术 3.4.2 数字微波通信的射频频率配置
为了增加微波线路的通信容量,在微波站 上一般都有若干套微波收发信机同时工作,每 一套微波收发信机占有一个工作频率,构成一 条通道,称为一个波道。为了减小波道间的相 互干扰,合理选择和配置射频频率则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问题。
目前在微波通信中采用比较多的是用分割 制配置收发频率。
相移键控又可分为绝对相移键控和相 对相移键控两种。
利用载波相位的绝对数值来传送数字 信息的键控方式,称为绝对相移键控。
现代通信技术
所谓相对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信号 相位的相对关系来表示数字信号的“1” 码或“0”码。 在上述两种相移键控中,实际使用时, 采用相对移相,这是为了克服2PSK在解调 时出现的“相位模糊”现象。
现代通信技术 2. 四相相对调相信号的解调
四相相对调相信号的解调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 一种是相干解调法。另一种解调方法是延迟解调法, 其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现代通信技术 上面介绍的是四相相移键控的调制及解调的 基本原理。对于八相调制,同样它是提高频谱利 用率的一种方式,它是把码元周期(2π)分成八 种相位,两相位状态之间的相位差为 π/4,每 种相位状态对应一组3比特码,这样它的信息速 率比二相调相时提高了三倍。依此类推可以看出, 随着相数的增加,信息传输速率在提高,但是两 种相位状态之间的相位差在减小,这样使得解调 时产生误码的概率增加。因此,在大容量的数字 微波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了十六进制正交调幅 (16QAM)方式。
现代通信技术
3.4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3.4.1 数字微波通信线路的传输来自量标准 3.4.2 数字微波通信的射频频率配置 3.4.3 数字微波线路中的干扰问题 3.4.4 数字微波线路中天线高度的选取
现代通信技术
3.4.1 数字微波通信线路的传输质量标准
线路传输的质量标准包括:误码性能、 可用度、传输容量和接口特性等。下面重点 介绍误码性能和可用度指标。 一、 误码性能 误码性能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主要质 量指标,CCIR针对不同等级的假想参考电路 规定有不同的误码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可供 等长度的实际数字微波电路参考。 二、可用度
现代通信技术 一、 四相相移键控信号的产生
1. 四相绝对调相
下图示出了π/4调相系统采用正交调制 法的原理方框图。

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2. 四相相对调相
下图示出了一个π/2调相系统的四 相相对调相原理方框图。
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二、 四相相移键控信号的解调 1.四相绝对调相信号的解调 四相绝对调相信号的解调器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数字微波通信既具有数字通信的特点, 又具有微波通信的特点。 3.1.2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构成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线路是由线路两端的 终端站、若干个中继站及分路站构成,如下 图所示。
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一、 数字微波终端站
二、 天线、馈线系统
三、 微波中继站
现代通信技术 一、 数字微波终端站
现代通信技术
3.5.1
SDH微波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一、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二、 自适应均衡技术
三、 自动发信功率控制技术(ATPC)
现代通信技术
一、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差错控制编码又称信道编码,是
提高数字传输可靠性的一种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二、 自适应均衡技术
在SDH微波接收设备中,一般先使用频域均 衡器,然后接基带时域均衡器。频域均衡器主 要可以减少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一般是在中 频上实现,由于此均衡器可以在接收信号时自动 调整,因此称为自适应频域均衡器。而时域均 衡是利用波形补偿法对失真的波形进行补偿,这 是目前在高速数据传输中使用的基本均衡方法, 它可以消除各种形式的码间干扰。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技术,是数字微波通信 中的关键问题。在这一节首先介绍二进制数字 信号的基本调制方式,在此基础上介绍数字微波通 信中常用的调制方式。
3.2.1 3.2.2 3.2.3 3.2.4 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基本调制方式 二相相移键控 四相相移键控 十六进制正交调幅
现代通信技术 3.2.1 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基本调制方式
接收的信号应是各射线的矢量和,而且接收 信号的大小和周边条件及气象条件有关。我们 把接收信号电平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多径 衰落。
现代通信技术 二、 抗衰落技术
微波传输过程中的衰落现象,给高质量的信 息传输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人们提出了各种抗 衰落技术,目前常用的是分集技术、自适应均衡 技术及备用波道倒换技术。 1.分集技术 分集就是指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途径传输同 一信息,以减轻衰落影响的一种技术措施。 分集接收技术有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
现代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二、 天线余隙标准的计算 天线余隙值的大小和等效地球半径系数K及 第一费涅尔区半径F1有关。 根据费涅尔椭球面及费涅尔区的定义,经 推导得出第一费涅尔区半径的近似式为:
F1 31.6
d d
1
2
d
现代通信技术 三、 余隙标准的计算 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K值的变化将引起 余隙的变化,当K为不同值时,所对应的余隙标 准为: K=2/3 时(余隙较小)要求hc≥0.3F1
现代通信技术 一、 2DPSK信号的产生 2DPSK调制器的原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它是由码变换电路和绝对调相电路组成。码变 换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对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差 分编码,得到的差分码,即是输入信号的相对 码,用此相对码对载波信号进行绝对相移键控, 即可得到2DPSK信号。
现代通信技术 二、 2PSK信号及2DPSK信号的解调 目前对于二相相移键控信号常用的解调方式 是相干解调和延迟解调两种。 1. 相干解调 由于接收到的已调波信号中无载波频率成分, 所以在收端要设法从已调波中提取原载波信号。 因为提取的载波信号和调相波的载波频率相同, 故称其为相干载波,利用它来进行解调的方法, 称为相干解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