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读书PPT讲

合集下载

了解中国发展历史 PPT课件 图文

了解中国发展历史 PPT课件 图文
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对于不足 委婉的提出。如我在刘艳景同学的作业本 上这样批道:你很聪明,学习历史很有天 赋。回答问题能抓住要点,在而且思路清 晰正确,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 很欣赏你,望你以后能把字写得漂亮点好 吗?加油!! 之后通过观察,我发现 他上课听讲更加专心,回答问题更加积极。
不断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 认同感。
一、教学目标
• 2.中国近代史部分

通过学习:1)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人物
有: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张謇、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
重大历史事件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 1.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
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 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 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 2.历史课程七、八年级为中国历史,并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
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公元后,则两数相加减一即可。能够较为清晰地叙述相关的史事,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
方法,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
• 4)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不断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历史的兴趣。如商周青铜工艺的成就、中国四大发明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设,以及医学和科技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学习,
史、中国现代史三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 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 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 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 的过程。

中国大历史读书报告PPT讲稿

中国大历史读书报告PPT讲稿

中国大历史讲稿一、1,与传统历史的区别------切PPT2,历史学中的道德标准技术为标准的个人感受----动物世界二、1,地理因素与中国形成中央集权国家2,甲骨文是中国文化开始形成的标志3,周可说是封建开始:A,摆脱奴隶制。

B,井田制与封地制制度自上而下不易施行形式主义官僚三、起步1,治国思想:孟子--秦始皇法家---汉初道家---儒术融合2,讲皇权:回到孟子君权维系于民心上,------易经,阴阳五行,得道则天下和谐---好的政府基于伦理和谐------皇权合理化3,制度形成:上端皇权,法律。

中端治以儒术,下端以伦理四、早熟:1,士绅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至今再未退出。

2,士绅阶级间接导致中国螺旋型渐进,朝代交替3,士绅阶级的能量来自汉朝体制:A,孝廉制B,儒家对教化及“师”的重视,天地君亲师儒家仁的负面影响:技术问题转变为道德问题4,帝制的合法性也从随着天人合一的提出正式稳固这些是中国文明的奠基,之后的历朝莫不是以此为脉络而演进五、1,论曹操。

上对下的秩序:孝廉。

下对上的秩序:道德2,孝廉发展出九品中正制,社会流动不断减小,矛盾加剧,呼唤变革3,缺少A,下层支持。

B,历史机遇与强有力底层人物。

4,文化大融合。

中国文化最终成型。

很关键的历史时期六、1,盛唐:根据PPT讲七、1,宋:王安石变法,青苗,市易法,免役钱。

金融性措施明朝有一条鞭法及配套的改革实验2,宋代积弱,乌托邦的管理看笔记3,明朝实施此政策的原因4,影响5,刚性结构,不断依赖社会价值,男》女。

老>少。

文》农6,静态文化八.税收:古,钱与劳役---钱但中间缺乏必要的中层机构。

而中国的特点又不能发展出独立的机构。

九.回到技术与道德上,。

09(2) 中国通史 精美PPT图解

09(2) 中国通史 精美PPT图解

秦…除井田,民得买卖,…或耕豪 民之田,见税什五.……汉兴,循 佃 而未改. (汉书食货志)
农 宁成…贳贷买陂田千余顷,假贫民,
役使数千家.数年,…致产数千金. (史记酷吏列传)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 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 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 雇 耕,何富贵也?" (史记陈涉 世家) 梁鸿……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 农 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 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 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 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后汉书逸民列传)
——《南史王僧达传》
自宋氏失御,礼教凋衰,衣 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娅沦杂, 罔计厮庶.……风闻东海王 源,嫁女于富阳满氏(璋 之).源虽人品庸陋,胄实 参华.……而托姻结,唯利 是求,玷辱流辈,莫此为 甚.……窃寻璋之姓族,士 庶莫辨,…王,满联姻,实 骇物听.……臣等参议,请 以见事免源所居官,禁锢终 身. ——沈约《奏弹王源》

魏晋之玄学…已不复拘拘于宇宙运行之外用, 魏晋之玄学 已不复拘拘于宇宙运行之外用,进而论天地万 已不复拘拘于宇宙运行之外用 物之本体. 以寡御众 而归于玄极;忘象得意, 以寡御众, 物之本体.…以寡御众,而归于玄极;忘象得意,而游于物 汉代偏重天地运行之物理, 外.……汉代偏重天地运行之物理,魏晋贵谈有无之玄致.… 汉代偏重天地运行之物理 魏晋贵谈有无之玄致. 前者常不免依物象数理之消息盈虚,言天道,合人事; 前者常不免依物象数理之消息盈虚,言天道,合人事;后者建 言大道之玄远无朕,而不执着于实物. 言大道之玄远无朕,而不执着于实物.凡阴阳五行以及象数之 遂均废置不用,因乃进于纯玄学之讨论. 谈,遂均废置不用,因乃进于纯玄学之讨论.

中国大历史

中国大历史

目录: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西安与黄土地 第二章 亚圣与始皇 第三者 土壤、风向和雨量 第四章 兵马俑的幕后 第五章 第一帝国:树立楷模 第六章 名士成为军阀 第七章 长期分裂的局面 第八章 历史向侧面进出 第九章 统一的途径 第十张 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成功
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 著
ppt制作 袁依莲 主讲人 袁依莲
作者介绍:

黄仁宇(1918年-2000年1月8日),历史 学家,美籍华人。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 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战争 爆发后,时仅就读大学一年级的黄仁宇决 定辍学,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期 间结识田汉、范长江等人。后入国民党成 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凭在美国陆军 参谋大学所修的学分获密西根大学的取录, 攻读新闻系,1954年获学士,1957年获 硕士,其后转攻历史系,并于1964年获博 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 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 名人传》、《剑桥中国史》、《中国的科 学与文明》的集体研究工作。

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分期法:
先秦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民族、文化、政治
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对之后的历史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第一帝国(秦汉时期):叙述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
秦朝是如何被建立的,又是如何在汉朝被巩固加深的。

魏晋南北朝:整个中国处于长期分裂的局面,各种社会力量
活跃,各个民族的融合加深,各种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虽说政 治上发生了许多变革,但从未改变过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形成:黄仁宇先生从经济学中得到灵感。经济学中可以分为宏观经 济和微观经济,转用于历史,那么,可以将历史分为宏观历史和微 观历史。而宏观历史就是黄仁宇先生所说的大历史。 概念:用学术一点的语言讲,就是 “必须在长时间的范围内,综 合考察决定历史走向的各种因素,通过分析和比较,来探究历史的 真实面目,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 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要关注历史的关联性和长期性。黄仁宇先生 提出历史是一些事件、因素长期量变最终达成质变的结果,同时要 注重分析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以及其历史的合理性,而历史中的 细枝末节是其次的,甚至连人物的忠愚得失都是次要的。

中国图书史ppt课件

中国图书史ppt课件

明初活字本王勃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清木活字印本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咸通九年(868)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1966年,在韩国南部庆州佛寺释迦塔内 发现了汉字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 经》,虽没刊刻日期,但用了四个武则 天时代创制的“制字”,可证是唐武后 长安四年(704)至玄宗天宝十年(751) 年刊印品。
夏代陶文
▪ 二里头夏代陶文
▪ 刻画符号是汉字的 始祖。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商代甲骨文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帛书的特点
▪ 缣帛质地轻软,剪裁随意、方便携带,是 书写材料的一大进步。但缣帛成本较高, 西汉桓宽《盐铁论》载,中国一端(二丈) 素帛,得匈奴价值几万钱的货物,就是丝 织品产量增多以后,一匹帛大约也值720斤 大米的价格。因此在纸得以广泛使用之前, 竹简和帛书是共存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开始人们在同一块版上的不同部位涂上不同颜色 一次印成,后来将需要印上不同颜色的部分,分 别刻成同样大小规格的版,逐次印在同一张纸上, 称套版。根据套印颜色的多少,可称“双印本”、 “四色本”、“五色本”等。在辽代已经有三幅 彩印的《南无释迦牟尼佛》,据说是最早的套印 品,其流行则在明代后期。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课件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课件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课件一、中国古代史1.原始社会中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阶级社会。

2.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后期,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国家制度逐渐完善。

商朝晚期,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

这一时期,诸侯割据,战争不断。

同时,各国思想家辈出,如孔子、老子、墨子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成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修建长城、灵渠等。

汉朝继秦而兴,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进入了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

三国后期,晋朝统一全国,但不久后分裂为东晋和西晋。

东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国家分裂。

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中古史1.隋唐时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隋朝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朝继隋而兴,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唐朝末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国家逐渐走向衰落。

2.五代十国时期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

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词、画、书法等。

给小学生讲的中国历史ppt课件

给小学生讲的中国历史ppt课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3
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衰落并最终灭亡,中国 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34
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 朝。之后,宋朝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而根据统治 区域不同,宋朝又分为北宋和南宋。
35
北宋、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 时代,有许多典故和脍炙人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 期,后来许多小说也多以这一时期为背景。
12
当时,炎帝和黄帝争雄,经三战,炎帝战 败,归顺黄帝,两个部落合并为炎黄部落。 当时,黄河下游还有一个九黎部落,首领名 叫蚩尤,后来,黄帝和蚩尤在涿鹿(今河北 涿鹿东南部)展开一场大战。蚩尤战败,九 黎部落也并入了炎黄部落.
13
此后经过长期发展,不断壮大,逐渐 由黄河流域扩展到了长江流域,并融合了 更多民族,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3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世界历史最多的朝代, 也是中华民族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32
安史之乱: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 “永徽之治”、武则天 “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 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但之后,由 于土地兼并严重, 百姓流离失所,加上统治集团日益 腐化,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最终 导致爆发了安史之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
38
清朝起源于女真部落,是明朝末年兴盛于东北地 区的少数民族,于公元1636年建国,随后20余年, 陆续消灭其他势力,成为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 一统国家政权。
39
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建立的亚洲 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
在孙中山等革命先行者的带领下,中华民国为民 族独立、富强而努力,但仍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现实,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读书展示课中华上下五千年PPT课件

读书展示课中华上下五千年PPT课件

们最深厚的恩德。祈愿同学们多
读一些诸如《中华上下五千年》
之类的书籍,学习并永续传扬中
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第29页/共30页
开始
感谢您的观看!
第30页/共30页
中国历史朝代歌 黄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1页/共30页
猜猜他(她)是谁
根据提示,回忆你所读过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历史人物:
第2页/共30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猜他(她)是谁
(1)关于天地、人类起源 的神话故事——
盘古、女祸
第3页/共30页
猜猜他(她)是谁
(2) 为治水,三过家门 而不入——
大禹
第4页/共30页
猜猜他(她)是谁
(3) 尝百草—— 神农氏
第5页/共30页
猜猜他(她)是谁
(4)我国古代伟大的爱 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 《离骚》—— 屈原
第6页/共30页
猜猜他(她)是谁
(5)出生于春秋末期,我 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戏 诸 侯
( 周 幽


第21页/共30页
第22页/共30页
第23页/共30页
第24页/共30页
第25页/共30页
第26页/共30页
第27页/共30页
第28页/共30页
结束语
同学们,以史为鉴,可以知
兴替!中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
把几千年的智慧经验,毫无保留
的传给后世子孙,这是祖先对我
猜猜他(她)是谁
(10)草船借箭—— 诸葛亮
(11)七步成诗—— 曹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仁宇

文化的横向发展 佛教 儒·道·释
盛唐
---间架性政治的顶峰
三省六部
尚书省·总揽六部,执行 中书省·起草诏令,制度变更 门下省·审查复核
科举:解决孝廉制遗留问题
宋—发展与求变
经济
顶峰
类现代的生活
商业大发展
军事
积弱
外·少数民族的发展 内·缺乏民族观念及对军队的控制
朱元璋的财政计划 集权的基石
大明律
明---内敛的王朝 乌托邦式管理及后续 深远的影响 积重难返 刚性结构·依赖社会价值 静态文化·道德至上
中国大历史
壹 什么叫“大”历史 贰 技术与道德 叁 历史的脉络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蒋介石、毛泽东与 邓小平的看法亦无非出自个人之爱憎。 可是他们代表广大的群众运动,所得的 成果又大都已成为既成事实,不可逆转, 那我们就应当考虑这些群众运动之积极 性格及其前后连贯的出处,不能全以本 人之恩怨当作历史之转折点了
-------黄仁宇

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 不是从道德的角度
---国时代
地理影响
黄河之子与中央集权
土壤·可供原始工具耕作 季风·丰沛的雨量
制度与文化
独特性
甲骨文·独立的文化 间架性·官僚与封建
黑 白 纵 横经 三天 千纬 里地
一 点 通
起步—君权与文化
秦汉帝国的背后
君权神化—制度形成
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易经·----道德合理性是政府基石
儒教兴起—道德形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宇宙观·融百家
早熟的中国----大汉帝国
第一盛世
教育普及 物质发展
政治早熟
士绅阶级·孝廉选官制 帝制合法的道德标准
调整与整合
---魏晋南北朝
儒家文化的深化 德深入社会 曹操·反叛者 孝廉·儒家·恩泽关系网
线索回顾
中心:现代国家不能产生的原因
君权·承天昊命到集权 道德·从文化到意识形态 制度与税收·一切以税收为转移
现在看来,这种程序被称为“由封建制度进展到资本 主义”实为历史学里的一个错误安排。这说法将阶级 斗争的观念一提出,就把其他各种原则与程序全部抹 杀置之不顾。也因为这说法具有道德的含义,加上技 术上的困难,使人不便将整个问题分析清楚,忽略了 其在东方和西方的不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