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平面直角坐标系7.1.2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习题课件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习题课件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解得 m=2.
∴m+2=4.
∴点 P 的坐标是(4,0).
*6. (2020·邵阳) 已知 a+b>0,ab>0,则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
角坐标系中,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是( )
A.(a,b)
B.(-a,b)
C.(-a,-b) D.(a,-b)
【点拨】∵a+b>0,ab>0, ∴a>0,b>0. A.(a,b)在第一象限,但小手盖住的点在第二象限,故此选项 不符合题意; B.(-a,b)在第二象限,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 C.(-a,-b)在第三象限,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a,-b)在第四象限,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__原__点__重__合____的数轴,组成 _平__面__直__角__坐__标__系___.水平的数轴称为_x_轴__或__横__轴____,习惯上 取向右为__正__方__向__;竖直的数轴称为_y_轴__或__纵__轴__,取向上为 __正__方__向__;两坐标轴的交点为__平__面__直__角__坐__标__系__的__原__点___.
15.如图,已知点 A(-2,3),B(4,3),C(-1,-3). (1)求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AB=4+|-2|=4+2=6. (2)求点 C 到 x 轴的距离; 解:点 C 到 x 轴的距离是|-3|=3.
(3)求三角形 ABC 的面积; 解:易知点 C 到 AB 的距离为 6,且 AB=6, 所以 S 三角形 ABC=12×6×6=18.
4.(2020·扬州)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x2+2,-3) 所在的
象限是( D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共22张PPT)

-3 -2 -1 0 1 2 3 4
A: -3; B: 2. 点C. 思考2 : 由(1)你发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什么关系?
一一对应. ①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叫作这个
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②反过来,知道一个数, 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就确定了.
新课导入
1596-1650
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 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 有一天, 在梦中他 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 遍地的珠 子光彩夺目, 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 忙着结网, 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 一个念 头闪过脑际: 眼前这一条条的横线和竖线不 正是自己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
5 N
A
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
4
x轴上的点的
(3, 4)
有序数对来表示了.
纵坐标为0; y 3
轴上的点的 2 C 例如, 由点 A 分别向 x 轴、横坐标为0. 1
原点O的坐标 为(0, 0)
y轴作垂线, 垂足M 在 x 轴 上的坐标3, 垂足 N 在 y 轴 -4 -3
-2
-1 O
M 1 2 3456
y
D (0, 6)
6
C(6, 6)
5
4
3
2
1
A(O) (0,10)2 3 4 5 B (6, 0)
x
新知探究
请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时正方形的顶点A, B, C, D 的坐标又分别是什么?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y
D (-3,3)
C (3,3)
A (-3,-3)
B (3,-3)
x
新知探究
由上得知, 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 则各点的坐标也 不同. 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函数、几何等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来加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能够借助图形直观地理解坐标系,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并能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2.难点: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坐标系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坐标系的含义。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坐标系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实例,如图形、图片等,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商场地图、停车场示意图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工具表示这些实例中的点。

通过讨论,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用投影仪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运用坐标系表示实例中的点,并总结坐标系的性质。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一、情境导入文字密码游戏:如图“家”字的位置记作(1,9),请你破解密码:(3,3),(5,5),(2,7),(2,2),(1,8) (8,7),(8,8).9家个和怎他是的去常8聪到饿日一有啊!哦7的我是发搞可了明在6确小大北京你才批不5年没定妈,爸事达方4营业女天员各合乎经3由于嘿毫力量靠孩济2仍真击歼安机麻生世1然往亲赌东门密棒暗0123456789二、讲授新知探究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问题1: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平面内的点可以用来表示,由点P 向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由点P向轴作垂线,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 .于是,点P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且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的前面,记作(-2,3).(-2,3)叫做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简称点P的坐标.典例精析例1.写出下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针对训练在直角坐标系中描下列各点:A(4,3),B(-2,3),C(-4,-1),D(2,-2).方法总结:由坐标找点的方法:(1)先在坐标轴上找到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点;(2)然后过这两点分别作x轴与y轴的垂线;(3)垂线的交点就是该坐标对应的点.探究点2: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特征问题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两条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分成个部分,从右上的象限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坐标轴上的点任何象限(填“属于”或“不属于”)问题2:各象限内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问题3: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坐标)是什么关系?典例精析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指出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A(5,4),B(-3,4),C (-4 ,-1),D(2,-4).方法总结:两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象限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例3..设点M(a,b)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1)当a>0,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2)当a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3)当a为任意有理数,且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解析:(1)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的点在第四象限;(2)由ab>0知a,b同号,则点M在第一或第三象限;(3)由a为任意有理数,b<0,则点M在x轴下方.解:(1)点M在第四象限;(2)可能在第一象限(a>0,b>0)或者在第三象限(a<0,b<0);(3)可能在第三象限(a<0,b<0)或者第四象限(a>0,b<0)或者y轴负半轴上.方法总结: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表示第一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二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三象限内的点;(+,-)表示第四象限内的点.例4.点A(m+3,m+1)在x轴上,则A点的坐标为( )A.(0,-2) B.(2,0) C.(4,0) D.(0,-4)方法总结: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根据点所在坐标轴确定字母取值,进而求出点的坐标.针对训练1.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m-2)在第一象限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方法总结:求点的坐标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方法:根据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列出关于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相应字母的取值范围.2.已知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1.如果过点P作两坐标轴的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的正半轴上和y轴的负半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A.(2,-1)B.(1,-2)C.(-2,-1)D.(1,2)方法总结:本题的易错点有三处:①混淆距离与坐标之间的区别;②不知道“点P到x轴的距离”对应的是纵坐标,“点P到y轴的距离”对应的是横坐标;③忽略坐标的符号出现错解.若本例题只已知距离而无附加条件,则点P的坐标有四个.探究点3:建立坐标系求图形中点的坐标问题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请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B,C,D在这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问题2: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则各点的坐标也不同.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总结归纳: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般要使图形上的点的坐标容易确定,例如以正方形的两条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又如以正方形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建立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同一个点会有不同的坐标,但正方形的形状和性质不会改变.典例精析例5.长方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6,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使它的一个顶点的坐标为(-2,-3).请你写出另外三个顶点的坐标.针对训练右图是一个围棋棋盘(局部),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①的坐标是(-2,-1),白棋③的坐标是(-1,-3),则黑棋❷的坐标是________.三、课堂练习1.如图,点A的坐标为( )A.( -2,3)B.( 2,-3)C.( -2,-3)D.( 2,3)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3.在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是,在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是 .4.点 M(- 8,12)到 x轴的距离是,到 y轴的距离是 .。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共20张PPT).ppt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共20张PPT).ppt
有序数对:
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 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 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 pair),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什么是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 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单位长度
原点
正方向
-3 -2 -1
点的坐标.
⑵请另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这
时正方形ABCD的顶点的坐标又分别
是多少?与同学交流一下.
y
Q(b,-b)
(-,+)
M(a,b)
Q(0,b) C(m,n)
(+,+)
P(a,0)
N(a,-b(-),-)
o
x
(+,-)
PD(a(,-am) ,-n)
A(x,y)
B(-x,y)
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特点: ⑴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 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 ⑵ 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纵横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纵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⑶与x轴平行(或与y轴垂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都相同。 与y轴平行(或与x轴垂直)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都相同。 ⑷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纵横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⑸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a , b),点P到x轴的距离是这个点的 纵坐标的绝对值;点P到y轴的距离是这个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2
D(____,____)
0
-3
例如,由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
轴上的坐标是4,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
做点A的坐标,记作A(3,4).
自学导航
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原点O的坐标为(0,0);x轴上的点的纵
所以三角形ABC的边AB=9,边AB上的高为4,
1
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9×4=18.
2
迁移应用
1三角形OAB的面积为
( C )
A.1
B.2
C.3
D.4
2. 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3,-1),B (2,-1),C(1,3),则三角
所以点C与点B的纵坐标相同,点C与点D的横坐标
相同,所以点C( 3,-5).
迁移应用
1.已知点A (m+1,-2)和点B(3,m-1),若直线AB// x轴,则m的值为( C )
A.2
B.-4
C.-1
D.3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经过点A(-2,3),B (4,3),则直线a还经过点( C )
A.(-5,4)
B.(3,-8)
C.(0,3)
D.(3,-3)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y轴,AB=5,点A的坐标为(-5,3),则点B的坐标
为( C )
A.(-5,8)
B.(0,3)
C.(-5,8)或(-5,-2)
D.(0,3)或(-10,3)
迁移应用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2),B(1,4),经过点A 的直线l//x轴,C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1) (教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1) (教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解:如图,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类似的点有(-5,-5),(-1,-1),(1,1),(2,2),(4,4)等.
答案图
5.(补图题)(人教7下P68、北师8上P6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1)如果以点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图中画出y轴,并写出正方形的顶点A,B,C,D的坐标;(2)请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这时正方形的顶点A,B,C,D的坐标又分别是什么?




(1)点A( , ),在第 象限; (2)点B( , ),在第 象限; (3)点C( , ),在第 象限; (4)点D( , ),在第 象限.

2
-2

-2
y轴
向右
x轴
知识点二:点的坐标(1)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这个有序数对就是点的坐标.(2)我们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做 ,表示方法为(a,b),a是点对应 上的数值,b是点对应 上的数值. (3)注意: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点的位置
横坐标符号
纵坐标符号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纵坐标为 0
横坐标为 0
归纳:轴、轴不属于任何象限
新知探究
知识点1:象限点的特征
练习巩固
1.点 <m></m> 在第____象限;2.下列各点中,在第三象限的点是( )A. <m></m> B. <m></m> C. <m></m> D. <m>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m></m> 在( )A.第二象限 B. <m></m> 轴上 C.第四象限 D. <m></m> 轴上4.点 <m></m> 在直角坐标系的 <m></m> 轴上,则 <m></m> ____ ,点 <m></m> 的坐标为______;5.点 <m></m> 在直角坐标系的 <m></m> 轴上,则点 <m></m> 的坐标为________;</m>

7.1.1 有序数对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1 有序数对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3
2
·
2
C(-2,1) 1 F( -3,0 )
-4 -3
·
·
·
3
B ( 3 ,2 )
-2
-1
O -1 -2
1
4
5 x
· D ( -4,- 3 )
-3 -4
· E( 1,- 2 )
各象限中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
所在 区域 符号特点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x轴
y轴
横坐标 纵坐标
+ +
+
-
+ -
不确定 0
【解析】可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找到点M,结合图
形得出答案.
答案:12
8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描出点P(4,5)的位置
y 5 4 3 2
P(4,5)
1
-4 -3 -2 -1 O -1 -2 -3 1 2 3 4 5 x
-4
4.(安徽·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出
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
竖直方向的数 轴叫y轴(或纵 轴),取向上为 正方向
4 3 2 1 -2 -1 O -1 -2 -3 1
叫x轴(或横轴), 取向右为正方向
-4
-3
2
3
4
5 x 横轴
公共原点O 称为坐标原 点
平面上有公共原点且互 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 平面直角坐标系
-4 两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通常是一致的
两条坐标轴把一个平面分成几部分,分别叫什
在电影院里怎样确定一个观众的位置?
这对数字
有无顺序 要求? 用一对数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知识要点:
1.定义:满足以下条件的两条数轴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①原点重合;②互相垂直;③习惯上取向上、向右为正方向,单位长度一般取相同.
2.由点找坐标的方法
过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在x 轴上对应的数a 就是点的横坐标;
过点作y 轴的垂线,垂足在y 轴上对应的数b 就是点的纵坐标.
有序数对(a ,b )就是点的坐标.
3.由坐标找点的方法
先找到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点,然后过这两点分别作x 轴与y 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该坐标对应的点. 4.坐标的几何意义
点A (a,b )到a y b x 轴的距离是到轴的距离是,.
一、单选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
,2)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点P (x ﹣1,x+1)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2x =,3y = ,则x+y 等于:
A .-1
B .1
C .5
D .-5
4.在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x,y),若xy=0,那么点P的位置在( )
A.原点 B.x轴上
C.y轴上 D.坐标轴上
5.平面直角坐标系y轴上有一点P(m-1,m+3),则P点坐标是()
A.(-4,0)B.(0,-4)C.(4,0)D.(0,4)
6.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A.(3,0)B.(3,0)或(–3,0)
C.(0,3)D.(0,3)或(0,–3)
7.如图,围棋棋盘放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黑棋(甲)的坐标为(﹣2,2)黑棋(乙)的坐标为(﹣1,﹣2),则白棋(甲)的坐标是( )
A.(2,2) B.(0,1) C.(2,﹣1) D.(2,1)
8.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 →(1,1) →(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4,O) B.(5,0) C.(0,5) D.(5,5)
9.已知点()1,3A --和点()3,B m ,且AB 平行于x 轴,则点B 坐标为( )
A .()3,3-
B .()3,3
C .()3,1
D .()3,1-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那么点的坐标为( )
A .(1008,0)
B .(1009,0)
C .(1008,1)
D .(1009,1)
二、填空题
11.第二象限内的点满足,,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1),B (﹣1,1),C (﹣1,﹣2),D (1,﹣2),把一根长为2015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A 处,并按A →B →C →D →A …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则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
13.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
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1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
14.已知点A 在第三象限,到x 轴的距离是2,到y 轴的距离是1,那么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已知点()34,2P a a --+,解答下列各题:
(1)若点P 在x 轴上,试求出点P 的坐标;
(2)若()5,8Q ,且PQ y P 轴,试求出点P 的坐标.
16.已知点(2,0)A -、(0,4)B 、(1,2)C m m +-.
(1)当点C 在y 轴上时,求ABC ∆的面积;
(2)当//BC x 轴时,求B 、C 两点之间的距离;
(3)若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12APB AOB S S ∆∆=,求点P 的坐标.
17.如图,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1)请直接写出点A 、B 两点的坐标: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
(2)若把ABC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 B C '''V ,请在上图中画出A B C '''V ,并写出点C '的坐标___________;
(3)求ABC △的面积是多少.
18.如图是某台阶的一部分,如果点A 的坐标为(0,0),点B 的坐标为(1,1).
(1)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C ,D ,E ,F 的坐标;
(2)如果该台阶有10级,你能得到该台阶的高度吗?
答案
1.B
2.D
3.A
4.D
5.D
6.B
7.D
8.B
9.A
10.B
11.(-5,2)
12.(-1, -2);
13.(2011,2)
14.()1,2--
15.解:(1)由题意可得:2+a =0,解得:a=-2, 则-3a-4=6-4=2, 所以点P 的坐标为(2,0);
(2) 根据PQ y P 轴,可得点P 的横坐标为5,则-3a-4=5,解得a=-3,则2+a=-1,故点P 的坐标为(5,-1).
16.(1)∵点C 在y 轴上,
∴m+1=0,解得m=-1,
∴C (0,3),
∵A (-2,0)、B (0,4),
∴OA=2,BC=1,
∴S △ABC =12BC•OA=12×1×2=1;
(2)∵BC ∥x 轴, ∴2-m=4,解得m=-2,
∴C (-1,4),
∴B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0+1|=1;
(3)设点P (x ,0),则PA=|x+2|,OA=2.OB=4,
由题意,得12PA•OB=12×1
2OA•OB,即P A=1
2OA ,
∴|x+2|=1,解得x=-1或x=-3,
∴P (-1,0)或(-3,0).
17.解:(1)点A 的坐标为:(1,1)﹣﹣;
B 点的坐标为:()4,2;
(2)如图所示:A B C '''V 即为所求,
点C '的坐标为:()3,6;
(3)ABC △的面积是:
111
⨯-⨯⨯-⨯⨯-⨯⨯=.
452413357
222
18.解:(1)以A点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所以C,D,E,F各点的坐标分别为C(2,2),D(3,3),E(4,4),F(5,5).(2)每级台阶高为1,所以10级台阶的高度是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