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十次周练生物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十次周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但遗传病大多都是先天的

B.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

C.要研究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可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2.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不正确的是( )遗传病遗传方式夫妻基因型优生指导

A 红绿色盲症X染色体隐性遗传X b X b×X

B Y 选择生女孩

B 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a×Aa 选择生女孩

C 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X a X a×X A Y 选择生男孩

D 并指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Tt×tt 产前基因诊断3.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图乙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一个图象,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会发生图甲的变化

B.图乙所示的细胞不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

C.图甲中③→④核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图乙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对应于图甲中的②阶段

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

B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故生物进化也是不定向的

C .基因型为Aa 的种群,其连续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变化

D .男性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人群

5.下图甲表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图中所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均如图乙所示,且3号4号代表性染色体。若Ⅱ-3与Ⅱ-4的后代男孩均患病、女孩均正常,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由图甲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不考虑交叉互换,一个图乙细胞可以产生2种类型的4个配子

C .Ⅱ-2的基因型为AAX

D Y 或AaX D Y D .Ⅲ-1与Ⅲ-2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5

8

6.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果蝇中存在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B .只有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C .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D .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A X A 或bbX A X a

7.体细胞中有两条X 染色体的果蝇为雌蝇,有一条X 染色体的果蝇为雄蝇,果蝇染色体组成异常(XXX 、XYY 、YY )致死.Bridges 在用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为亲本杂交时,在F 1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雌蝇M .让M 与红眼雄蝇杂交,得知F 2红眼雌蝇:红眼雄蝇=23:1.M 果蝇产生配子时X 染色体与Y 染色体配对联会的概率是( )

A .8%

B .16%

C .23%

D .46%

8.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如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细胞(甲)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该细胞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乙和丙)。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和丙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B .图中细胞甲内所有同源染色体正在进行联会 C .乙和丙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分别是Aa 和aa

D.该生物个体的遗传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

9.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

B.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④的方式进行

C.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通过②方式进入突触后膜

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

10.显微镜在观察细胞结构过程中起到不要或缺的重要作用,下列哪些实验的实验结论得出,显微镜起到了重要作用()

①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②科学家揭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③罗伯特森提出细胞膜结构模型

④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淀粉

⑤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⑥卡尔文探明CO2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11.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⑤产生后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位置不同

B.④转变成CO2的过程不全部发生在一种细胞

器内

C.仅给植物饲喂C18O2,则植物所释放氧气只能

是16O2

D.光能突然增强,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①/②值增大,而后该值下降最终趋于稳定

12.某高等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如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则()

A.该状态下的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B.②与④上的基因分离体现了分离定律

C.图中基因位点①、②、③、④可能分别是A、b、B、b

D.该状态下的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中②和③所在的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13.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14.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一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15.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尔基体上的核糖体中将氨基酸合成肽链

B.该过程所需的能量都由线粒体产生的ATP提供

C.此过程不仅体现生物膜在功能上紧密联系,且能体现它们在结构上也具有联系

D.形成的分泌蛋白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分泌到细胞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16.(20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条染色体进行DNA 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和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 在产

生配子过程中,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 e Y 和bbVVrrX E X 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 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 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白眼

有眼1:1 3:1 3:1 3:1 3:1

无眼1:1 3:1 3:1 ﹣﹣﹣﹣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

是.

②以F1 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实验分析:

xx学年度横峰中学高三生物第十周周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7(10分).拟南芥的M基因决定雄配子的育性,M基因失活会使雄配子育性减少;N基因决定种子的育性(种子的育性与种子是否萌发发育成植株有关),但是在种子中,来自亲代母本的N基因不表达.研究者将某种抗性基因插入到野生型植株(MMNN)的M基因或N 基因中,获得了“敲除”M基因的抗性植株甲(MmNN,m为抗性基因)和“敲除”N基因的抗性植株乙(MMNn,n为抗性基因).

(1)M、N基因的区别主要是由于.

(2)进行杂交实验:乙♀ⅹ甲♂,则F1种子中,基因型为MmNn的所占比例为,

可育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F1植株中抗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3)为了探究M、N基因所在的位置,让(2)中实验所得F1中基因型为MmNn的植株自交,据后代相关表现型及比例,作出如下推测:

①若后代种子中可育种子所占比例为,且后代植株中抗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则表明M、N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种子中可育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且后代植株中抗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则表明M、N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第十周生物周练答案

1-5 C B D C D 6-10 C B A A A 11-15 C C D C C

16(20分)

(1)红眼细眼

(2)5

(3)X E X e

(4)B(或b)v (或V)

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5)①7、8(或7、或8)

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

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形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17(10分)

(1)构成它们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数目不同

(2)100%

(3)①②36126 8D1E 贞o31661 7BAD 箭m33809 8411 萑021669 54A5 咥36042 8CCA 賊31492 7B04 笄31046 7946 祆27112 69E8 槨m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