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颌面部肿瘤

手术摘除预 后良好
手术摘除预 后良好
手术切除预 后良好
手术切除; 方法不当易
复发
外科彻底切 除;若有残 存则易复发
五、治疗:
手术切除,绝大多数皮脂腺囊肿可在门诊 施行局麻下手术。
皮脂腺囊肿摘除术
[患者体位]
[消毒范围]: 手术野周围10cm
[麻醉方式]: 局部浸润麻醉;上下唇、眶下区皮脂腺囊肿,可
第八章 口腔颌面部肿瘤
指导教师: 宁尚波 副主任医师 主讲人: 2016级口腔专硕研究生
周媛媛
第一章
第一节 皮脂腺囊肿
什么是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长什 么样?
一、概念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治疗
一、概念:
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中医称其为“粉瘤”。主要 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 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
以行眶下神经或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步骤]
泌物。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1 、常见于面部,小则如豆 ,大则如柑橘样 2 、位于皮内,向皮肤突出 3 、囊壁与皮肤紧密相连,中央有一色素点 4 、发生缓慢,呈圆形,界限明显,质地软,无
压痛,可活动。 5 、一般无自觉症状,继发感染则会疼痛,化脓 6、 可发生恶变——皮脂腺癌
皮脂腺囊肿 (sebaceous
10-30岁 1-10岁
20-50岁
胚胎发育异 胚胎发育异
常
常
临床表现
大小不一, 色素点,质 软,可活动
无自觉症状 ,无粘连,
面团样
无自觉症状 ,圆形隆起 囊壁中无皮
肤附件
皮损增大, 硬结节,质 硬,与皮肤
皮下囊肿怎么治疗

皮下囊肿怎么治疗
一、皮下囊肿怎么治疗二、皮下囊肿的鉴别诊断三、皮下囊肿的危害
皮下囊肿怎么治疗1、皮下囊肿怎么治疗
1.1、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
西医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
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
弊端,容易遗留疤痕,易复发。
手术的整个操作过程是: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
1.2、术后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有感染迹象时进行局部处理4 中医可用中药贴剂,其配方是由当归3份,藏红花1份、乳香1份、没药面1份、穿山甲1份、血竭1份、猪鬃草2份等7味中药组成。
制备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炮制后用麻油炸枯去渣,提取有效成份加入广丹搅匀熟化,滴水成珠,待温摊膏。
使用时用30-40摄氏度的温水浸泡半分钟,待其变软后将其压平于布上,面积比肿块部位稍大即可,然后用明火(最好用可见火等)熏烤,待其即将成为液体时敷在肿块处(注意不要烫伤),一天熏烤2次左右,2天后用同样的方法换药即可。
2、皮下囊肿的病因
先天性遗传的皮下囊肿:
2.1、毛根鞘囊肿
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2、多发性脂囊瘤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皮脂腺囊肿病理诊断标准(一)

皮脂腺囊肿病理诊断标准(一)
皮脂腺囊肿病理诊断标准
简介
皮脂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面部、颈部和背部等多个部位。
它的病理诊断标准是评估和确定这种肿物是否为皮脂腺囊肿的关键依据。
本文将介绍相关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皮肤上出现一个或多个无痛性、活动性包块。
–包块直径一般在厘米之间。
–包块质地柔软,表面光滑。
•组织学特征
–皮脂腺囊肿主要由囊壁和囊内物质组成。
–囊壁由一层具有复层鳞状上皮的结缔组织构成。
–囊内物质为黄色油脂样物质,可见角化细胞、脱落细胞和毛囊残余。
•镜下细胞学
–囊壁上皮细胞呈复层鳞状,无自体嗜酸性颗粒。
–囊内物质由角化细胞、脱落细胞和毛囊残余组成。
–可见脂质液滴和炎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
–阳性表达角蛋白、CK20和CK19,阴性表达S100。
诊断流程
1.根据临床表现,观察病变的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初步判断
为皮脂腺囊肿可能性较大。
2.进行组织学检查,采集皮肤组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囊壁和囊
内物质的特征。
3.根据囊壁上皮细胞的鳞状特征、囊内物质的成分和炎细胞浸润情
况,判断是否符合皮脂腺囊肿的病理特征。
4.可进行免疫组化检测,通过角蛋白、CK20、CK19和S100的阳性
或阴性表达,进一步确认皮脂腺囊肿的诊断。
结论
皮脂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病理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镜下细胞学和免疫组化。
通过综合评估这些特征,可以
准确地诊断皮脂腺囊肿,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和管理措施的制定。
外阴长了个大痘像粉刺怎么办

外阴长了个大痘像粉刺怎么办
外阴长了个大痘像粉刺一样,这有可能是皮脂腺囊肿造成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皮肤的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这时候就会储存在皮下,形成一个囊肿,这种囊肿都是良性的,平时不痛不痒,如果增长比较快,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当然,出现这样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然后对症进行治疗。
.较小的皮肤囊肿一般在1cm以下的、于囊肿皮表最薄弱处
开0.3mm小孔,挤压囊肿,排出内溶物,用蚊式钳(弯、直各一把)进入腔内切口内囊壁,另一小弯止血钳于囊壁外逐渐钝性剥离,剥离后经切口完整取出。
如囊壁剥离大部分后,不便再分离的可先切除部分囊壁,再进行未完的部分钝性剥离。
术毕、用无菌纱布加压适当包扎即可。
2.大的囊肿不论分型,位于皮下者、铺敷无菌巾手术切除,选择与皮纹相同的切口,突出较重的作梭形切口,如颜面的采用微切口,切口用手术刀切开0.5cm,先排除内容物后,分离囊壁完全取出。
梭形切除,用co2激光(功率15w)或nd:yag激光刀(功率20w)沿囊壁完整分离后缝合切口。
注意,微切口切除囊肿后用纱布多层加压包扎,勿留下死腔。
此切口小的主要优点在于颜面,因而对美容有实际意义。
临床实用手术观察,凡进行微切口切除术后病人康复很理想。
在囊肿剥离时,钝性分离困难的,用nd:yag石英激光刀(功率10w)即可分离,比较干净利落,出血很微少。
小切口如在0.5cm以下者可不必缝合,但也可对合一针即可。
术后服用消炎药治疗1周即可。
口服用vc、b1、b2等,可适当加大剂量。
术后7~10天即可痊愈。
术后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有感染迹象时进行局部处理。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护理查房

预后与复发预防
预后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的预后通常较好,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的 治疗可以完全康复。
复发预防
为预防复发,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摄入过多的油 腻食物,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06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青少年男性患者
诊断
青少年男性患者,面部及背部多发性皮脂 腺囊肿,无感染迹象。
治疗
以手术切除为主,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和改 善生活习惯。
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并发症与预后
并发症
感染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局部红肿 、疼痛,甚至形成脓肿。
皮肤炎症
由于皮脂腺囊肿的分泌物可能刺激皮肤,引起炎症反应,如瘙痒 、皮肤红肿等。
皮肤破损
囊肿的快速生长或反复感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甚至形成疤痕。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 传有关。
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精神压 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内 分泌失调,从而增加发病风险。
其他因素
如皮肤清洁不当、外伤等也可能导 致发病。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如肿物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等,可初步 诊断为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病理检查
对于难以诊断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02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1 2 3
皮肤出现隆起样改变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患者在皮肤表面会出现多个 隆起样改变,这些隆起物大小不一,呈圆形或 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柔软。
皮肤颜色改变
部分患者的皮肤表面可出现淡蓝色或淡黄色的 改变,这些改变可能逐渐增大或互相融合,导 致皮肤表面不光滑。
皮脂腺囊肿切除术操作标准

表皮样囊肿
剑鞘或滑液囊肿
2.色素痣可分为哪几类?
皮内痣 交界痣 混合痣
25
7.缝扎或结扎出血点,用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闭合间隙,缝合皮肤。加压包扎创面。
10
8.送肿物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注:此处未口述,扣5分。
5
9.与病人沟通,交代如有敷料渗出,局部疼痛等不适情况,及时联系等注意事项。
5
1.皮脂腺囊肿的鉴别诊断?
2.色素痣可分为哪几类?
总分
100
100
1.皮脂腺囊肿的鉴别诊断?
内容及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术前准备
15
1.核对病人,向病人自我介绍。与病人沟通病情,签署同意书。(口述即可)
2
2.再次查体确认肿物部位及大小,行口口标记。
注:此处需口述,肿瘤部位、大小、活动度、与皮肤有无粘连。
5
3.洗手、戴帽子、口罩。注:帽子、口罩进场时已穿戴完毕,此处主要考核六步洗手法。如未进行六部洗手法,则扣4分,如完成不全,缺少一项扣1分,直至4分扣完。
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赛区)
皮脂腺囊肿切除术操作
范伟,男,21岁,无意中发现背部肿物1周。查体:肿物位于背部左侧,大小2cm,表面可见皮脂腺开口受阻塞的小黑点。请在医学模拟人上进行皮脂腺囊肿切除操作。请完成操作全过程。请1号选手主操作,2号选手协助完成。
皮脂腺囊肿切除术
项目
分值
10
4.助手辅助打开无菌包,主刀检查包内物品是否完善,铺无菌洞巾。
5
5.局麻:检查并抽取2%利多卡因5ml,在切开部位皮肤处行局部浸润麻醉。注:无检查麻醉药的过程扣5分。
10
6.以囊肿为中心作梭形切口,将皮瓣连同囊肿一并切除;如囊肿较小,可作一直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后,用组织钳翻起一端皮瓣,轻轻提起肿物,再用组织剪(或止血钳)沿囊肿边缘分离,使之完全游离;囊肿底部的纤维条索,用止血钳钳夹、剪断后结扎,即可完整切除囊肿。注:如将囊肿切破,扣5分,如切除范围过大,扣5分,切口选择不当,扣5分。
皮脂腺囊肿如何诊断

皮脂腺囊肿如何诊断
一、概述
皮脂腺囊肿会非常的硬,并且在挤出来东西往往带有恶臭,皮脂腺囊肿长得很像粉刺和黑头的样子,但是与粉刺黑头以及痘痘这类皮肤疾病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不那么容易被注意到的疾病,身上长了这个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感觉,既不会感觉到疼痛也不会感觉到痒痒,但是这个名字我们听起来或许并不是很熟悉,皮脂腺囊肿这是目前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因此,
二、步骤/方法:
1、
然而这些地方恰恰也是粉刺、痘痘等的高发地带,还是粉刺痘痘等其他的皮肤问题,因此让我们很难区分身体上长的到底是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的发病区域往往是皮脂腺分泌活跃的地方,
2、
并且痘痘摸起来是软软的,而皮脂腺囊肿则摸起来很硬,甚至会带点疼痛感或者是痒痒的感觉,皮脂腺囊肿与痘痘在外观上的不同在于,大多数的皮脂腺囊肿都会呈现青黑色,而痘痘往往都是红色的,而且摸起来没有什么感觉,
3、
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异味,而皮脂腺囊肿挤出来的物质通常呈膏体状,痘痘粉刺这类长在皮肤上的颗粒,另外,而且往往带有恶臭,在挤破以后流出来的通常是白色或者是淡黄色的液体,
三、注意事项:
皮肤是人体抵御外界的第一道屏障,做好皮肤的清洁,反而成了最后影响到我们皮肤健康的元凶,至关重要,一定要将它保护好,那些我们平时不怎么注重的小细节,很多的皮肤问题其实都是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皮脂腺囊肿的病历范文

皮脂腺囊肿的病历范文病历:皮脂腺囊肿患者信息: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25岁主诉:右侧颈部肿块现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发现右侧颈部有一个小肿块,初时肿块大小仅约豆粒大小,无疼痛或不适症状。
随着时间推移,肿块逐渐增大,且感觉有轻度疼痛。
患者指出肿块周围皮肤表面呈洼陷状,排泄物为黄白色脓液,有时伴有强烈的臭味。
之前未曾就诊。
既往史:患者无特殊病史,无手术或创伤史。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个人史:患者目前无任何不良嗜好,未接受过放射治疗或化疗。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
皮肤:右侧颈部可见一个明显肿块,大小约2厘米,质地中等硬,皮肤表面有一口小开口,周围皮肤未红肿明显。
淋巴结:除右侧颈部肿块外,其他淋巴结未触及明显异常。
其他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格检查,初步考虑为皮脂腺囊肿。
辅助检查:1. 超声检查:发现右侧颈部肿块为囊性,直径约2.5厘米,内部含有液体成分。
2. 凝固指数检查:正常。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拟采取以下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建议患者接受手术切除囊肿。
手术将在全麻下进行,通过切口将囊肿完整地切除,以减少囊肿再发的可能性。
2. 术后处理:手术后将进行伤口缝合,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3. 术后随访:术后1个月内,定期复诊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或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1. 患者手术前需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以评估手术风险。
2. 患者需解释手术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其知情同意。
3. 术后需指导患者注意伤口护理,并且告知相关并发症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以上病历为典型的皮脂腺囊肿病历范文,仅供参考。
实际病历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判断进行定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脂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皮脂腺囊肿或称粉瘤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
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临床表现:
1.常见于皮脂腺丰富的颜面部,小的如豆,大则可至小柑桔样。
囊肿呈圆形,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突出,囊壁与皮肤紧密黏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
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个主要特征与表皮样囊肿作鉴别。
灰白色凝乳状、有臭味的内容物偶可流出。
2.皮脂腺囊肿发生缓慢,呈圆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质地软,无压痛,可活动。
一般无自觉症状。
3.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变软、皮温升高、疼痛、化脓。
诊断标准:
(一)病理诊断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表皮组织构成,囊内充满角质。
早期囊壁可有数层鳞状上皮,间或有颗粒细胞。
较陈旧的囊壁则可变为扁平或萎缩。
囊破后可引起异物反应或假癌性增生。
(二)临床诊断1. 囊肿呈圆形、隆起硬固肿物,有弹性,正常皮色,直径在0.5~5cm之间,可移动。
2.囊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即不再长大,内容主要为角质。
3.多发于头发、面部、颈部及躯干,单个或数个。
皮脂腺囊肿患者注意事项:
1.不要认为小囊肿无关紧要不不加以理会。
2.保持清洁,以免再度感染。
3.当囊肿化脓时,
应先排脓,等创口愈合再手术切除囊肿。
4.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忌吃过于肥腻和煎炒辛热食物,多吃一些新鲜蔬菜。
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治疗方法:
皮脂腺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是指在囊肿形成的2周内,热敷囊肿表面后,涂抹少量硫磺皂或者中性香皂进行按摩,以不磨破表皮为度,这样能够疏通堵塞的皮脂腺导管,排出囊肿内脓性物质,从而达到手术目的。
而手术治疗是指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通过在囊肿皮脂腺开口周围做楔形切口去除完整囊肿或者在囊肿皮脂腺开口处作一个2毫米左右的小切口,把囊肿内容物挤出,一定要将囊肿壁一并挤出,否则术后会再次复发。
保守治疗方法:皮损部位常规消毒,根据囊肿大小,选用9~16号针头作囊腔穿刺。
因内容物较稠,抽出困难,需注入适量生理盐水稀释。
操作中可反复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冲洗囊腔,尽量抽净囊腔内容物。
囊腔内容物抽空后根据囊肿大小注入消痔灵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按1:1比例用前配制)约1~3ml。
注入混合注射液的药量约为囊腔体积的1/3为宜。
注射后局部按摩3~5min,用医用消毒纱布折成与肿物同等大小并盖在肿物上加压固定,2天后取纱布,4周后观察疗效。
若效果不理想可再次注射治疗,第3次注射无效者改为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皮脂腺囊肿无感染时,应手术切除。
[术前准备]
局部皮肤剃去毛发,清洗干净。
[麻醉]
局麻。
[手术步骤]
以囊肿为中心作梭形切口,将皮瓣连同囊肿一并切除;如囊肿较小,可作一直切口。
切开皮下组织后,用组织钳翻起一端皮瓣,轻轻提起肿物,再用组织剪(或止血钳)沿囊肿边缘分离,使之完全游离;囊肿底部的纤维条索,用止血钳钳夹、剪断后结扎,即可完整切除囊肿。
伤口冲洗、止血后,分层缝合切口,稍微加压包扎。
[术中注意事项]
1.在分离囊肿时,应紧靠包膜外面,环绕其周围进行;若仅在一处分离,容易穿破囊壁。
2.如不慎穿破囊壁,应擦去流出的内容物,用止血钳夹住破口,再行分离。
如囊肿分破后无法钳夹,可在排出囊肿内容物后,再将囊壁完全切除,以防复发。
3.如囊肿壁与周围组织粘连很紧,难以切除,可刮出囊肿内容物,然后用纯石炭酸或5%碘酊涂擦囊壁内侧面,将其上皮破坏,使以后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再发机会。
4.如囊肿已化脓,切开引流后也可用同法处理。
皮脂腺囊肿手术后如果发生感染应该怎么办:
皮脂腺囊肿感染应该把皮脂腺囊肿切开引流,选用抗菌药物,待炎症消退后再手术切除。
首先清除脂肪瘤感染灶中的皮脂和脓液,局部消毒后再用棉签包裹少量白降丹填塞入腔内,并按病灶红肿面大小外敷洪宝膏。
48h后去掉红宝膏和白降丹,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病灶内用适量化腐生肌散,病灶外继续用红宝膏,每日换药1次,经3~5天后囊壁完全腐蚀并与周围组织分离脱落,彻底清除坏死囊壁后,继续外用红宝膏和化腐生肌散,视病情2~3天换药1次直至愈合。
皮脂腺囊肿手术后注意事项:
1、注意养生保健,生活规律、合理饮食、调节心理、家庭关爱等;
2、注意饮食保健,可以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口味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豆类、蘑菇类食物,多吃汤类、煲类食物,可吃猪肉、鸭肉、鸽子肉。
少吃牛羊肉、狗肉、鸡肉、鱼虾、辣椒等辛辣食物,不要吃生冷的、油腻的、油炸的、腌制的、烟熏的食物等。
3、不能吃生冷,辣的东西,不能吃发物海鲜。
不要吃油脂太大的东西,可以吃点清热去火的食物。
术后痊愈,伤口闭合后要注意保持清洁,心情舒畅,吃点冬瓜会好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