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现场调查表doc资料

合集下载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判别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判别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判别与风险评价调查
(汇总)表
一、危险源判别
二、风险评价调查
1. 机械设备
- 设备名称: XX机器
- 使用频率: 每天8小时
- 使用人员: X部门X员工
- 可能风险: 被夹伤、电击等
- 风险等级: 高风险
- 预防措施: 使用前检查设备、佩戴防护装备2. 高温环境
- 工作场所: XX车间
- 温度范围: 40-45摄氏度
- 工作时长: 2小时
- 可能风险: 中暑、热衰竭
- 风险等级: 中风险
- 预防措施: 设备降温、增加工作间隔
3. 化学品
- 化学品名称: XX溶剂
- 使用场所: XX实验室
- 可能风险: 吸入有害气体、皮肤接触
- 风险等级: 高风险
- 预防措施: 使用通风设备、佩戴防护手套4. 噪声
- 工作区域: XX生产区
- 噪声水平: 90分贝
- 工作时长: 4小时
- 可能风险: 耳聋、注意力减退
- 风险等级: 低风险
- 预防措施: 使用耳塞、定期检测噪声
5. 施工现场
- 工程名称: XX项目
- 工期: 3个月
- 可能风险: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 风险等级: 中风险
- 预防措施: 安装安全网、佩戴安全帽
以上是《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判别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的内容汇总。

根据不同危险源的判别结果和风险评价调查,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中国疾控中心(胡伟江)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中国疾控中心(胡伟江)
¾ 预防措施效果的卫生学评价:对采取预防措施前后的工作环 境、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投入效益等。
(三)职业卫生事故调查
1 调查目的 ¾ 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提出抢救和预防的对策,防止
析混杂因素以及职业危害间的交互作用,从而提 出相应的病因假说。 Z关键在于能否将真正的病因包括进调查项目。
二、病例对照研究
优点
Z耗时短、易执行、较经济 Z有现成资料可用 Z可同时研究多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 Z尤适用于发病率较低的疾病
缺点
Z回忆偏倚 Z选择偏倚 Z论证因果关系能力有限
二、病例对照研究
改进方法
Z所选择的病例尽量能够代表该种特殊环境下的所 有病例;
Z同时使用两种对照; Z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选择摆脱暴露因素的状态。
三、队列研究
概念
Z选择接触和非接触某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两组人群 ,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
Z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判断接触与发病有无 因果联系及联系大小。
Z是一种追踪研究或前瞻性研究
¾ 主要工作场所的劳动条件:包括主要生产车间或人 员集中的控制室等工作场所的采光照明、采暖通风 、微小气候等状况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
¾ 主要产品和工艺流程:记录使用的原辅料名 称及年使用量、中间产物、产品名称及年产 量、所采取的生产工艺,并绘制生产工艺流 程简图;
序号
物料名称
物料类别
产量、消耗量 (吨/年)
1、调查目的
¾ 了解企业本身职业卫生基本情况,为建立职业 卫生档案提供基础资料;
¾ 了解辖区或管理范围内或系统行业内企业职业 卫生状况和需求,为建立所管辖企业的职业卫 生档案提供基础资料。
¾ 为编制全面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提供 基础资料。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现场调查表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现场调查表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现场调查表
填表人:
陪同人:
填表日期:
被调查单位:
(被调查单位章)
填表说明
1.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必须填写全称;
2.职业卫生情况: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工种、岗位,以及作业方式等要具体写清楚;
3.工作制度:
填写各个车间的工作制度,包括轮班制,轮班时间
4.劳动定员;
包括:(1)各生产部门保障本部门正常运作所需要的生产工人,辅助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数量统计;(2)非生产部门的人员构成;
5.防护用品:
主要技术参数,例如:耳塞(耳罩)的SNR/NNR值;口罩是N/P/R系列的那种;方法标准主要指的是发放周期;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现场调查表
共10页第页3
共10页第页4
四、劳动定员与岗位一览表
七、现场调查方面(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用室)
注:结果判断:☆为符合△为基本符合×为不符合√为该项不用检查
八、“初步设计”、“预评价报告”和“卫生审核意见”中卫生工程防护设施
检查结果判断:☆为落实△为部分落实×为未落实
调查单位:江苏通标职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10
共10页第页。

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资料模板

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资料模板

评估—01 平凉市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资料企业名称:企业类型:规模: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年月日基础资料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回执复印件2、工商执照复印件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后附每个复印件的要求)第一部分:主要负责人培训情况1、主要负责人名单2、主要负责人(法人)在职证明文件; 3、培训合格证书(或者职业卫生培训档案表复印件) (后附名单表及证明文件样本)此页主要负责人在职证明主要负责人在职证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兹证明(先生/女士),出生日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自年月日起至今在我单位(部门)就职,现任(职务)。

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特此证明!(单位公章)年月日此页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培训证书复印件(证书首页和培训内容页均要复印,注意培训内容中必须包还有职业卫生方面内容)(或者职业卫生培训档案表复印件) 第二部分: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情况1、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名单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在职证明文件;3、培训合格证书(或者职业卫生培训档案表复印件)此页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在职证明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在职证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兹证明(先生/女士),出生日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自年月日起至今在我单位(部门)就职,现任(职务)。

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特此证明!(单位公章)年月日有限公司发﹝﹞号关于职业卫生(机构、职责)管理人员的任命通知各部门:任命同志为公司的职业卫生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卫生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制定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劳动者的健康由于从事的职业受到损害的,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处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职业卫生状况现场询问调查表

职业卫生状况现场询问调查表

职业卫生状况现场询问调查表调查单位名称地址企业注册类型:国有集体股份联营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其它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企业规模:特大型大型一档大型二档中一型中二型小型其它职工人数:生产工人数: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人数:接触职业病有害因素女工人数:上年度新增职业病人,疑似职业病人;职业病累计人,累计职业病死亡人上年度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累计死亡人调查车间调查岗位工人数询问人数该车间的工程防护设施情况:B工人基本情况调查表*作业方式:全封闭、半封闭、敞开式、自动化、手工操作、隔离操作等C劳动者健康状况工人甲:有无胸闷气窒等情况发生(有/无)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发生外伤(有/无):________ 有无耳鸣等听觉的变化(有/无):__________ 有无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无):________ 每年有无患有尘肺的工人病例(有/无): _______有无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有/无):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咳嗽频繁(有/无):____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中暑(有/无):__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腰背疼痛(有/无):__________工人乙:有无胸闷气窒等情况发生(有/无)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发生外伤(有/无):________ 有无耳鸣等听觉的变化(有/无):__________ 有无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无):________ 每年有无患有尘肺的工人病例(有/无): _______有无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有/无):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咳嗽频繁(有/无):____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中暑(有/无):__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腰背疼痛(有/无):__________工人丙:有无胸闷气窒等情况发生(有/无)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发生外伤(有/无):________ 有无耳鸣等听觉的变化(有/无):__________ 有无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有/无):________ 每年有无患有尘肺的工人病例(有/无): _______有无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有/无):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咳嗽频繁(有/无):__________ 有无因工作时中暑(有/无):__________ 有无工作时出现腰背疼痛(有/无):__________D企业已开展的职业卫生工作内容1.对从事有害作业工人进行过何种形式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可多选)①上岗前检查②在岗期间定期检查③离岗时检查④没做过健康检查2. 健康检查的项目有:①胸透②肺功能测定③血压④其它3. 是否建立工人健康监护档案?①是②否4. 是否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①是②否5. 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实施监测的单位是?①委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②企业自己检测③其它6. 是否向卫生监督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①是②否7. 企业新、改、扩建项目是否进行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①是②否8. 新、改、扩建项目建成后是否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①是②否调查人员:调查日期:。

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

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

职业卫生事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
发生事故单位
单位地址电话
引起事故的毒物名称;
发生事故的时间年__月__日__时。

事故发生的地点,
同时接触者共____人;同时中毒者共____人。

空气中毒物浓度,产品名称,本产品生产多长时间。

工艺过程简述(如引起中毒的是化学物质,列出化学反应式):
事故经过简述(包括毒物侵入途径):
既往发生事故的情况:
事故原因:
1.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备;
2.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效果不好;
3.设备跑、冒、滴、漏或事故;
4.设备检修或抢修不及时;
5.没有个人防护设备;
6.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或使用不当;7.没有安全操作规程;
8.违犯安全操作制度;
9.缺乏安全教育;
10.其他原因。

现场初步急救(无、有),主要急救措施:
结果:
1.痊愈:无、有人,死亡:无、有人。

2.到医院就诊:无、有人(急诊、门诊、住院),住医院。

3.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患者名单
编号姓名




车间/
工段
工种诊断急救及治疗概要
4.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无、有。

报告者:单位。

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表人。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方法和实施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方法和实施

职研中心简介
职研中心设立有物理因素分析鉴定实验室、职业危害 因素物证分析平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危害程度 分析鉴定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 中煤科技协会职业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职业安全健 康协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分会、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 会预防部和科研部均挂靠在我单位。 国家粉尘检测分析中心、中国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检验中心设在我中心,是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国
职业卫生调查

对职业有害因素的强度,及其可能对健康造成 损害的危险程度,还必须通过生产环境监测、 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护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估 测。这可为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制订和 修订卫生标准以及指导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可 靠的据。
12
2017/5/23
职业卫生调查的目的意义
(一)目的 1.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了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3.了解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情况; 4.了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防护情况; 5.了解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 6.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2017/5/23
32
职业卫生专题调查
3.专项调查的立项 有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调查:揭示接触水平-反 应的关系; 工作有关疾病调查:探讨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与 导致非特异性疾患高发或加剧的因果关系; 环境监测方法研究:确定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 异性及质量控制要求; 生物监测研究:阐述指标敏感性、特异性、预示 值、符合率,确定早期筛检的价值。 预防措施效果的卫生学评价:对采取预防措施前 后的工作环境、职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分 析投入效益等。

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首先需通过 对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进行调 查,以确切了解有害因素的性质、品种、来源 及职业人群的接触情况。但是,职业有害因素 是否对接触者的健康造成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 ,则取决于作用条件,包括接触机会、接触方 式、接触时间和接触强度等。

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现场检查表

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现场检查表
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现场检查表
QHSE/R-07-040
相关方
联系人
相关方地址
联系方式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符合程度
备注
1
与本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人员是否理解本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2
是否因环境、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受到相关方的投诉
3
是否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处罚
4
员工是否接受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培训
5
是否配置了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安全防护设施
6
是否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规定,是否认真执行
7
是否有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规定,是否认真执行
8
检查工作现场,查看有无环境事故及安全隐患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上一次检查比,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表现是否有明显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原材料选择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
3
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6
贮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
7
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
8
防尘和防毒设施应依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9
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事故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但在发生事故时,必须保证能提供足够的通风量。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12次/h。事故通风通风机的控制开关应分别设置在室内、室外便于操作的地点。
4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5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10
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
11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表2工作场所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现场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与内容
检查结果
防尘防毒措施
1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参照GBZ/T194的规定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GBZ2.1要求;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参照GBZ/T 195、GB/T19664的要求同时设计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12
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气逸散至室内。

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
14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车间天窗设计应满足卫生要求: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宜高于1.2m
2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包括建(构)筑物现状、拟建建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应符合GB 50187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3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的分区原则应遵循:分期建设项目宜一次整体规划,使各单体建筑均在其功能区内有序合理,避免分期建设时破坏原功能分区;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
10
事故排风的进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物质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对事故排风的死角处,应采取导流措施。
11
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
12
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根据自动报警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设计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检测报警点应根据GBZ/T233的要求,设在存在、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作地点,包括可能释放高毒、剧毒气体的作业场所,可能大量释放或容易聚集的其他有毒气体的工作地点也应设置检测报警点。毒物报警值应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至少设警报值和高报值。预报值为MAC或PC-STEL的1/2,无PC-STEL的化学物质,警报值可设在相应超限倍数值的1/2;警报值为MAC或PC-STEL值,无PC-STEL的化学物质,警报值可设在相应的超限倍数值;高报值应综合考虑有毒气体毒性、作业人员情况、事故后果、工艺设备等各种因素后设定。
职业卫生评价现场调查表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评价服务现场检查表
委托单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
陪同人员:
表1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现场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与内容
检查结果
1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
4
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5
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高毒物质工作场所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6
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车间、设备应按照GBZ 158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7
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的生产车间的布置应设置与相应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相配套的设施及设备,并留有应急通道
8
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45°,
9
高温热源应尽可能地布置在车间外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不能布置在车间外的高温热源应布置在天窗下方或靠近车间下风侧的外墙侧窗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