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思想史
西方社会思想史教学大纲

“西方社会思想史”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于海1.导言:社会理论与社会分析史2.古希腊城邦社会学(1)3.古希腊城邦社会学(2)4.地中海帝国的世界主义5.罗马法的社会思想6.中古基督教社会哲学(1)7.中古基督教社会哲学(2)8.文艺复兴:人文主义9.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0. 1500年以后的世界体系11.近代社会科学的起源:古典自然法12.苏格兰学派:演化的理性13.启蒙运动:何为启蒙?14.古典市民社会理论传统源流15. Workshop16.考试考核办法●分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和专题演示)和期末考试●平时作业计分占30%,期末为70%本课程研读和参考书目一.经典著作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北京商务印书馆马基亚维里:《君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休谟:《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佛格森:《文明社会史论》,辽宁教育出版社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性质》,北京商务印书馆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卢梭:《爱弥尔》(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柏克:《法国革命论》,北京商务印书馆穆勒:《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二、学科史参考著作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约瑟夫。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一、二、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基佐:《欧洲文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三联书店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基托:《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巴洛;《罗马人》,上海人民出版社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方法论著作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Herbert Blumer: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Inc, 1969, pp2-21Peter Berger and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Garden City, New Y ork Anchor Books, 1966), pp51-55, 59-61Peter Berger: Invitation to Sociology(Doubleday and Co.,Inc. 1963)pp25-53 Harold Garfinkel: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7, pp5-11C.Wright Mills: The Social Imagin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pp5-9Anthony Giddens: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NY:Basic Books Inc. 1976 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列奥塔;《后现代状况》,北京三联书店布迪厄:《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马尔科姆-沃斯特:《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1.Introduction to social theory and history of social analysis●What’s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analysis社会学理论的层次元理论(Metatheory),形式理论,或社会哲学:涉及人性、人类行为、社会结构和过程、社会规范等最基本的概念、假设。
西方社会思想史

西方社会思想史1西方社会思想史定义西方社会思想史就是西方(主要是欧美)以人类社会为对象的思想及理论的发展史。
2学习西方社会思想史的意义(1)学习西方社会思想的观点特别是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自己观察社会、分析现实社会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包括对现代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理论作出正确分析与评判的能力。
(2)学习和研究西方社会思想史,发掘其中优秀的思想遗产,不仅为学习和研究现代社会学所必需,也是发展现代社会学的一条特殊途径。
(3)学习西方社会思想史,可以打开一个学习西方文化的路径,可以为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提供参照。
3普罗泰格拉作为西方社会思想史开端的体现(1)在西方思想史上首次把人类环境区分为自然和社会,从而首次把社会作为认识的对象。
(2)在西方思想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人是认识和评判世间万物的唯一尺度的思想,提高了人作为认识和评判主体的地位。
4苏格拉底西方社会思想史上的贡献(1)把人类理性思维的对象转向社会,使社会生活的准则成为当时思想家关注的中心。
(2)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把人自身及其社会放在认识对象的地位,使人及其社会成为认识的客体。
(3)科学方法的确定。
提出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是科学的出发点,也是社会思想的出发点。
5为什么会形成城邦(1)城邦的建立是一种“善”。
(2)城邦起源于人的需要。
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
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请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做城邦。
(《理想国》) 两层含义:第一、城邦是人们生活的需要;第二、城邦是“公共住宅区”,而非政治、经济性的社会实体。
6柏拉图的社会分层,分成哪些阶层。
各有什么特点,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劳动者阶层。
职责是为城邦提供人们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执行城邦的生产职能。
最低等级。
(2)保卫者阶层。
作战是维护城邦的一门艺术,需要由一批受过专门训练、以此为职业的人来从事,因而,城邦就需要有护卫者阶层。
西方社会思想史

雅斯贝斯“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时代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1.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1)智者学派职业教育家和哲学家。
思想及贡献:发展了关于社会起源的契约理论,认为人类由自然状态下的无休止的相互战争,通过契约,结成社会。
2.柏拉图(前427-前347)《理想国》;《法律篇》。
发现了社会分工、指出其对社会和人们的意义,以及经济不平等所造成的某种类型的阶级斗争。
也指出了人口数量及其增长的意义,以及由于地理因素、教育和社会意识,特别是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致力于揭示现实社会的规律;曾分派自己的学生到希腊各城邦收集158条法规。
人是政治的动物。
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1.基督教会思想文化⏹早期:教父哲学,最杰出的代表:奥古斯丁;⏹后期:经院哲学,代表:托马斯·阿奎那。
2.奥古斯丁的社会思想(1)教会至上论(原罪论、救世论、天启论)(2)天上之城、地上之城:⏹地上之城:由追求肉欲满足的人们组成,充满冲突,不完美;⏹天上之城:由追求精神价值的人们组成,基于和谐,是完美的。
(3)两种忠诚:服从尘世的法律与热爱天国。
(4)教会高于世俗国家。
3.托马斯·阿奎那的社会思想(1)历史背景(2)基本特征:折衷主义(天恩与人性)。
(3)“天恩不夺走人性而只会使人性更完善。
”●神法(永恒法):神的智慧,天地万物都受此支配。
●自然法:人借助理性(上帝赋予的)来参与永恒法,而能够获得的某些认识。
●人法: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合乎理性的法令,它是由负责管理社会的人制定的和颁布的。
来自自然法,且仅在符合自然法时才是有效的。
4.伊本·哈尔顿的社会思想⏹1332~1406)阿拉伯历史学家,社会思想家。
西方社会思想史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社会思想(一),为什么社会科学发端于智者学派?答:1’背景:智者学派产生于公元前5、6世纪商业文明发达的古希腊雅典,此时的希腊进入全盛时代。
2’经济的发达:希波战争中掠夺的财富,使雅典市场繁荣,人们互动增多,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奠定了经济基础。
3’政治的民主:民主政治生活产生了对社会科学的需要;民主制提供了有利于社会思想产生、繁荣及发展的社会条件;民主政治实践决定了社会思想的内容、方法及方向;民主制鼓励和保护思想自由及表达自由的权利。
4’学科的进步性和学者的探索以及希腊人的主体意识和历史意识的觉醒。
(二)概念题:解释普罗塔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指人是存在着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着不存在的尺度。
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也就是说人作为一独立自主的个体,凭借独特的天聪本智和广识通知,区队一切事自作主宰。
2’其内涵是人的价值高于一切,普罗塔格拉把社会作为认识的对象,把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把人放在主体的地位,用人的需要来衡量和判断一切事物。
这一命题正是雅典民主制下自主自新积极进取的自由民精神的写照。
3’这一命题又具有想对性。
自主的个体作为创设社会秩序的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们都可以凭自己的信仰和欲望,决定其自以为是的是非善恶的准则,这样一来,一切准则都将是主观的,相对的,只对有关的人有意义。
(三)自然法与人为法的对立体现在哪里?答:1’自然法具有本源性;而人为法只有派生意义。
2’自然法具有普遍必然的有效性,而人在历史过程中创造的东西只具有历史价值,只在那单一的情况下有价值。
3’自然法无欠无缺,具有价值估计的规范意义或标准意义;而社会的礼法总是有欠缺的,故必须依据自然法评判既成的法制规章,规范不合自然的礼法并使之有所改善。
(四)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什么样子的?/柏拉图是怎样幻构他的理想国的?答:为了使雅典的政治民主,使一个国家长盛不衰,柏拉图幻构了一个理想国。
【参考文档】西方社会思想史pptword版本 (2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西方社会思想史ppt篇一:西方社会思想史雅斯贝斯“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时代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1.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1)智者学派职业教育家和哲学家。
思想及贡献:发展了关于社会起源的契约理论,认为人类由自然状态下的无休止的相互战争,通过契约,结成社会。
2.柏拉图(前427-前347)《理想国》;《法律篇》。
发现了社会分工、指出其对社会和人们的意义,以及经济不平等所造成的某种类型的阶级斗争。
也指出了人口数量及其增长的意义,以及由于地理因素、教育和社会意识,特别是宗教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3.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致力于揭示现实社会的规律;曾分派自己的学生到希腊各城邦收集158条法规。
人是政治的动物。
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1.基督教会思想文化? 早期:教父哲学,最杰出的代表:奥古斯丁;? ·阿奎那。
2.奥古斯丁的社会思想(1)教会至上论(原罪论、救世论、天启论)(2)天上之城、地上之城:? 地上之城:由追求肉欲满足的人们组成,充满冲突,不完美;? 天上之城:由追求精神价值的人们组成,基于和谐,是完美的。
(3)两种忠诚:服从尘世的法律与热爱天国。
(4)教会高于世俗国家。
3.托马斯·阿奎那的社会思想(1)历史背景(2)基本特征:折衷主义(天恩与人性)。
(3)“天恩不夺走人性而只会使人性更完善。
”● 神法(永恒法):神的智慧,天地万物都受此支配。
● 自然法:人借助理性(上帝赋予的)来参与永恒法,而能够获得的某些认识。
● 人法: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合乎理性的法令,它是由负责管理社会的人制定的和颁布的。
(完整word版)西方社会思想史重点解读

1. 学习和研究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1、学科史与学科修养;“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这一洞见也是研究社会思想史的主要理由。
2、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学科史就是学科;“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就是哲学这门科学。
”(黑格尔)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包括学科史。
2. 西方社会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城邦制度——城邦社会学——城邦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城邦公民行为(善的问题)世纪帝国——世界主义社会学——世界公民观念;世界主义理想基督教团契——基督教会社会学——信念共同体;人与上帝的关系工业社会组织——工业社会社会学——市民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组织3. 研究社会思想史的途径和方法(1)即我们力求通过对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的研究,寻求社会学作为一门知识学科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
简而言之,我们要问:“创始人说了些什么?”(2)英克尔斯说的第二条途径是经验主义的途径,即我们对现代的社会学著作加以研究,以期发现这门学科最关心的是些什么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问:“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些什么?”解释学的方法;以傅伟勋先生提出的“创造的解释学”为示例:(a)原谓,即“原作者(或原思想家)实际上说了什么?”(b)意谓,即“原作者真正意谓什么?”(c)蕴谓,即“原作者可能说什么?”(d)当谓,即“原作者本来应该说什么?”(e)层次自问:“做为创造的解释学家,我应该说什么?”意识形态的批判方法;意识形态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个在社会思想史的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原则:社会地位对于塑造思想家的思想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
这一思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学的永久财富。
与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的名字联在一起的“知识社会学”方法就是在受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有力影响下形成的。
知识社会学坚持个别思想家所表达的不是个人的观点,而是某个集团或集体的观点,他的著作表达外在的社会潮流,知识具有集体的性质,这是全部认识论的基本点。
反思社会学的方法;美国社会学家古尔德纳的“反省的社会学”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的社会分析方法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主张用社会学的方法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本身进行批判性的社会学分析。
西方社会思想史考点总结

西方社会思想史考点总结西方社会思想史是研究西方社会思想发展变化的学科,涉及理论、哲学、政治、经济等领域。
以下是对西方社会思想史的考点进行总结的1000字小结。
1. 古希腊思想史:古希腊思想史是西方社会思想史的起点。
古希腊哲学家们关注人的本质、道德、政治等问题,对西方后来的科学、政治、伦理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思想,柏拉图的“理念”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等思想成为古希腊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罗马思想史:罗马帝国的兴起和隆盛期间,罗马哲学家们主要关注实用主义、法律、政治等问题。
斯多噶派哲学家、斯维特尼斯瓦鲁斯、塔奥西乌斯、伊壁鸠鲁等思想家在罗马思想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
此外,基督教的出现也给罗马思想史带来了重要影响。
3. 中世纪思想史:中世纪思想史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思想发展史。
由于教会的权威性很强,宗教和哲学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神学家奥古斯丁、过继宗等对中世纪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奥古斯丁的“原罪”论和“上帝的国度”等思想出发,在公元11世纪的修道院学派和12世纪的大学学派的争论中达到高潮。
4. 文艺复兴思想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代文化和哲学的热爱使得文艺复兴思想史成为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样,对人的理性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解释。
该时期的人文主义、实用主义、批判主义、相对主义等思想都有所涉及。
5. 启蒙思想史:启蒙时代标志着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兴起,自由思想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启蒙哲学家伏尔泰、孟德斯鸠、霍布斯等推动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并对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思考。
6. 近代思想史:近代思想史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包括18到19世纪之间的欧洲思想。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倡导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想,对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产生了巨大影响。
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德国哲学家康德、德国哲学家赫尔德、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的经典著作对近代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

文艺复兴核心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本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
他所创作的长诗《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达·芬奇(意).莎士比亚(英)。
产生原因:一、物质基础: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二、文化基础: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到了意大利。
三、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四、人才优势: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
五、地理位置:意大利处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造纸术,印刷术)。
六、导火索: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七、直接原因:教会严格控制人们思想,激起资产阶级与平民的不满。
1、智者学派:社会分析的A最初尝试智者学派的社会分析思路,概括地说有三个层次:(a)划出一个社会秩序的领域,断言社会秩序概由人为,而非神创;(b)人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藉强权或经由相互约定来建立社会秩序与正义观念的;(c)划出一个高于人为法的自然法的领域。
自然法乃是人性的本然要求,当自然人性与社会秩序发生冲突时,人应依据更高的自然法而行动,而不论各人所主张的自然者是什么。
2、柏拉图理想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a)它统一于相互依赖的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一个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功能—等级系统;(b)它统一于消弭阶级对抗的社会秩序的需要,是一个实行财产公有及全面管制的极权专制体系;(c)它统一于使人人过有德的良善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崇尚知识与道德教育目标的“圣哲之王”的贤人政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一、理想国:《理想国》是柏拉图提出的一个完善的理想,是人间神国的梦想。
乌托邦属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他将国家的概念提高的驾驭一切的高度,柏拉图社会思想的主要之点是把政治社会当做一个功能互补的体系来对待。
他的创建和贡献在于指出为了以一种真正社会学的方式思考社会就必须将社会视为一个系统的整体。
二、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是人类社会组织有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的结果。
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是满足人类需要的生活共同体;是发展人性、落实人性、实现人性的道德共同体。
公民为城邦所有。
有适当的规模,是一个地方共同体。
本质是由公民决定的。
公民的本质是平等享受政治权利。
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
包含偏见,完全否认了奴隶、外邦人和妇女的权利。
是在为奴隶制辩护,认为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
三、社会契约论:十七世纪近代自然法的一个内容,指使人从自然状态进入到社会状态或市民社会的行为,自然权利是社会契约的起点,社会契约是关于一种未来社会的成员间的契约,涉及的是那个未来社会的国体。
代表人物是霍布斯、洛克、卢梭。
四、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集大成者普罗塔格拉的思想。
指万物的存在与否在于人的感觉。
人是一个独立自立的个体;社会是人创造的,人是评价是非的标准。
首次将人置身于世界和社会舞台的重心,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
但否认了世间的客观评判标准。
五、奥古斯丁“救世论”:是有关基督教的思想。
建立在原罪论和神恩论的基础上。
认为整个人类都是要救赎的,但是人无力自救。
教会是上帝所指派的拯救人类的工具,人若不成为教会的一员就不能得救。
教会是上帝拯救人类的工具。
这种“教会中心论”从教义脉络上说是原罪论和神恩论的必然结论。
六、文艺复兴: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16世纪盛行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宣传人文精神,是反对宗教神学。
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识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界。
七、论法的精神: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著作。
对法国革命和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1.论述自然法是永恒发,是判定人类制度的永久标准。
2.论述所研究事物的必然关系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3.反对社会契约论,提倡君主立宪制国家,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的分权制衡。
八、利维坦:霍布斯的著作。
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物体是独立存在的。
物质永恒存在,出于运动状态中,非人创造,人不能毁灭。
人性本恶,但人有理性,提倡个人主义;自然状态,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社会联系,有同等的自然权利;政治权威保障秩序,源于理性和自然权利的自愿让渡;绝对主权论,反对国会和分权,反对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订立契约即个人放弃在自然状态中的权利。
抨击了教皇超越世俗政权。
矛头针对教会,揭发了教会的黑暗。
简答题一、柏拉图的社会分层思想1. 人生来不平等,秉性不一,任何人只应做力所能及的事。
2. 人有不同的需要,但个人无法满足。
3. 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4. 每个人都向社会会作贡献,社会整体才会最大利益。
二、古希腊思想局限于城邦的原因1.古希腊的城市国家与现代的意义不同,城邦制度本身的存在是最主要的原因。
2.城邦是有规模的社会,存在着不可不应超越的尺度。
3.城邦是结构复杂的社会,不仅体现在阶层的繁复上,也表现在社会地位的差异上以及血缘关系的身份作用。
4.城邦是借由出身而享有参与政治的共同体,在本质上都是个人主义者,但在人性现实方面是社群主义者5.城市共同体的背景决定了希腊社会学的视野,城市文化的一体感和认同感造成了希腊思想的城邦狭隘性。
三、斯多葛学派的社会思想1.众生平等观,认为人的概念已成为人类概念,动摇古典思想,看到了奴隶制的不合理。
2.自然法,众生所以平等是因为人人都是自然之子,都有一份自然本性。
奠定了自然法的传统,人性的自然在于理性。
自然法是普遍存在和至高无上的道德法则,超过人类制定的法律。
人要服从自然的法则。
3.世界主义是基于自然人性论提出的,理性是人类的共同本质,因为人性相通,权利平等而产生了大同主义的世界观。
四、阿奎那的社会思想1.从人本性中得出国家的观念,人天生是政治和社会的动物,受神法、理性和政治权威的支配2.来源于上帝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人生而不平等。
按理性将人分成不同等级3.永恒法是指导一切行动和动作的神的智慧。
自然法是理性动物对永恒法的参与。
人法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和玉理性的法令。
由负责管理社会的人制定和颁布。
三法使天恩与人性得到融合,天恩使人性更加完善4. 代表了等级、次第观念,反应了中古教会等级制和领主等级制的现实。
认为社会是个有机体,不仅指社会是其中各部分的相互依存连接而成的统一体,更主要指这种有机体的分层结构,底层部分依赖高层部分的重要性。
源自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五、布丹的主权理论1.主权是国家的本质,一切权力都是主权的派生力2.主权有永久性、绝对性、不可分割性3.立法权最为重要4.主权者受制于神法和自然法5.主权不得侵犯私有财产6.主权包括立法权、执法权、司法权、豁免权、缔结和约、宣布战争、收税权。
六、马丁路德的社会思想1.政教分离2.否认政权之至尊3.上帝之下,所有的基督教徒平等4.教徒可以与上帝交流,不需要媒介5.尊重《圣经》6.国家是神的国家,信仰的世界,不得有阶级观念7.是世俗的国家8.要严格区分国家和君主,国家的权利源于神的意志,君主的权利不代表神的权利,要限制君权。
七、加尔文的社会思想1.在基督教救赎理论中讲求因信称义,且主动权在上帝手中。
2.人人平等,教会权力置于国家之上,捍卫纯正的教义和教会在教会内部进行改革,使教会制度转变为民主共和制。
八、十七世纪自然法学说的特点1.世俗化。
完成和强化了法学和神学的分离,使自然法脱离神法而世俗化。
2.革命化。
近代自然法中人的概念是新颖的,没有原罪概念和人的超自然命运。
3.原子主义和唯名论。
与中世纪的有机体论相反。
4.强调个人主义。
自然法只适用于个人的原则,个人是享受完全权利的个体。
5.有明确的阶级倾向。
代表了资产阶级,提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自由贸易,近代契约制度等。
6.唯理论。
理性取代神性,理性带有功利主义的倾向。
九、莫尔的社会思想(乌托邦)1.政治和法律不能解决社会问题,要改革经济体系,废除私有制。
2.和谐和自我管理的社会制度,没有压迫、阶级,人与人平等,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争斗,社会和谐。
3.对人性的假设,对人性的一种经验分析旨在勾勒一幅真实人性的画面,真正的人和社会的人合二为一。
我们从发现何维人性的本质以及何为社会制度的事物来获得对人性的了解。
4.消除私有制、剥贫富分化。
一切财产归全民所有。
第一次提出了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思想。
5.政治上实行民主政体,让普通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官员选举产生,可以撤换,是人民利益的代表。
6.受柏拉图影响,认为最高首脑由最有威望的贤人担任。
论述题一、亚里士多德的法制思想1.良法和普遍服从构成了他的法制观念的基本内核。
一是颁布的法律获得了普遍的服从,二是民众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法;法制并非万能的,以法治为主,人治为辅。
2.注意到了从人性论和认识论两个角度看待法治。
认为法律是一个社会的最高权威。
3.众人的智慧优于一人的智慧,将众人的智慧成果转化成法律规则,可以减少错误。
4.从立法、执法、守法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法治观。
5. 法制并非万能的,以法治为主,人治为辅。
二、十八世纪法国社会思想流行的观点1.进步概念:启蒙学者相信人类持续进步的前景。
历史持续进步的基础是理性,推动力是知识。
进步观鼓吹社会变革,高扬理性精神。
但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的。
2.自然概念:包括自然秩序、自然状态、人性、自然体系、师法自然,顺从自然。
赋予了自然更多人文的政治及社会的含义。
3.利益概念:启蒙学者依据感觉主义、人文主义的观点肯定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强调追求私利是合理的开明的,力图用功利原则统一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
4.秩序概念:理性的批判已将过去的一切世界观和世界之都抛弃,要求以新的秩序取代之。
新秩序不仅适用于物理世界,也适用于心理世界和人类社会。
三、孟德斯鸠的社会思想1.自然法及社会起源是永恒的真理,是评判人类制度的永恒标准。
2.不赞成社会契约论,人只能改善社会而不能创造社会。
3.在自然状态下,人类要求和平和获取财物。
5.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衡。
6.是地理因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分析地理气候的特点来解释其对社会制度的决定性影响。
7.放弃了追求理想社会的努力,不存在一个不变的理想制度永远适于一个民族。
四、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1认为主权是所有人意志的体现,即公意。
是所有人意志的共同部分,不能被转让、代表。
2.立法者与立法权分开,立法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经验,无偏见,立法权属于人民。
3.执法权由具体个人执法,保证执法力度。
4.革命权在人民手中,一旦君主违背社会契约,人民有权推翻。
5.主权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6.由于公意具有权威性和整体性,因此主权也具有权威性和整体性。
7.确立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为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8.局限:否认代议制的可能性,否认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重要性,否认对主权的限制性。
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主张社会契约以保护每个人的人身、自由和财富。
具有全部性、平等性、反馈性。
即人们把全部的权利转让给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交换双方是出于平等地位的,而权利转让的对象要保证人们的自由与安全。
作为反馈,卢梭认为一个所有成员服从为自己制定的法律的社会就是一个道德的好社会。
这种法律不是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集中体现多个人意志的公意,在根本上与个人意志相一致。
它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自由而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