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军事理论—第四章

军事理论—第四章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五、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
是指挥员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 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传 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 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该系统一般包括信息获取分系统、信息 传递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 分系统、决策监控分系统和执行分系统。 它们由部署在地面、海上、空中和太空的 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装备组成,并且通过 通信分系统联成网络。
五、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指挥自动化系统发 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对作战指挥的影响:提高了作战指挥的 效率,使决策更加科学,调控更加完善。
②对军队机动能力的影响:提高了军队的 机动能力。
③对武器效能的影响:提高了武器的作战 效能。
④对作战保障的影响:强化了战争保障能 力。
六、新概念武器
(请欣赏视频—定向武器、动能武器)
第三节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一、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新军事变革是指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
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产物,是当代国际综合 国力竞争在军事领域的反映,是以夺取并 保持绝对军事优势为目标,以高技术特别 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动力,通过“系统 集成”和“虚拟实践”,最终实现军事体系由 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的过程。
1、原有的作战方法发生变革 ①战场空间日益扩展。过去是陆、海、空组成的三维立体空间,现在变成了陆、 海、空、天、电磁和心理的六维作战空间。 ②战争节奏日益加快过去战争是以年、月计算,现代战争是以天、时、分计算。 ③战略、战役、战术行动融为一体,通过对要害目标特别是首脑目标实施中远程 精确打击来直接达成战略目的。最典型的就是两次斩首行动。 ④制信息权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焦点,通过信息网络把各种武器装备横向链接 起来,朝着指挥一体化、部队编组一体化、各个作战单元行动一体化和补给保障 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⑤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日趋模糊 2、新的作战方法或作战样式
军事高技术理论

军事上的需要才是军事高 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三)军事高技术对现代军事的影响
(一)新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就是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与创新的军事学说或军事理论和部 队编成及时、正确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起战争样式的深刻变化和作战效能的极 大提高。先进的军事技术与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学说和部队编成是军事变革的 三要素,要发生军事变革,三者缺一不可。 (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 2、高技术武器装备将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 (三)军事高技术对军队建设的影响 1、军队的规模将缩小。
军技 事术 高
基础 技术
应用 技术
• 侦察监视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 隐身伪装技术; 指挥自动化技 术;航天技术。
(1)精确制导技术
概念:
精确制导技术是以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与目 标识别等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的命中目标的技术。
分类:
精确制导技术按制导方式分为遥控制导、寻的制导、惯性制导、 匹配制导、卫星制导、复合制导等。
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的影响: 1、提高了作战效能
一是提高攻击的有效性,减少弹药消耗量; 二是提高作战效费比,降低作战费用交换比。 2、使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
(2)航天技术
概念:
航天技术(space technology) 又称空间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 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综合发 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军事航天技术,是把航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和 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
第一节 军事高技术的概述
(一)概念: 所谓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 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技前 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对国防科技和武器 装备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的总称。P141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2012

数字化战场构想图
当代高技术主要包括六大技术群
信息
技术
新材料 技术 新能源 技术
探测技术是获取目标与环境有关信息的技术,军事 上的侦察、监视、目标跟踪和识别,以及武器的制导和 控制、武器平台的导航和驾驶等都需要探测目标与环境 的相关信息。 目标和环境提供的信息:电磁波(紫外、可见光、 红外线、雷达波和无线电波)、声响、震动、磁性等。 探测技术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有源(主动)探测技术 和无源(被动)探测技术两类。军事上应用的探测器可 分为雷达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声探测器、多功能/一 体化探测器四大类。
兵不血刃的电子对抗技术 ◆ 摧毁与反摧毁
摧毁是指利用反辐射武器对敌方电子设备实体摧毁, 是一种硬杀伤手段。 反辐射武器是利用敌方电子辐射信号作为引导信息, 跟踪和摧毁其辐射源的一种武器。反辐射武器主要有反 辐射导弹、反辐射无人机、反辐射炸弹等。 反摧毁是指削弱或破坏敌方反辐射硬杀伤武器的攻 击效果,保护己方辐射源安全所采取的战术技术措施。 反摧毁主要对抗措施: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报警 系统、假目标诱骗系统、光电复合探测与无源探测技术
军事高技术的特征
军事高技术除了具有高技术 呈现的高创造性、高增值性、高 竞争性、高渗透性、高风险性等
科曼奇隐形直升机
军事高技术的特征
军事高技术除了具有高技术 呈现的高创造性、高增值性、高 竞争性、高渗透性、高风险性等 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
■ ■ ■
发展的超前性。
高新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的军事变革:第一次是以木石兵器发展到金属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二次是以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三次是以热兵器发展到机械化兵器为标志的军事变革,第lst次tlp目前进行的由机械化兵器向信息化兵器发展的军事变革。
其中第三、第四次军事变革之间穿插着以热核武器诞生与发展为标志的重大军事变革。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重大军事变革都是以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开始,以由此而引发的观念、战略、战法、军备、军制等革命性变化而终结。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的军事变革,是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正式出现的,是以安全态势演变为动因、以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军事观念转变为牵引、以军事体系调整为核心的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军事变革。
这次变革的核心是推动军队建设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换。
一、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战争方式。
,冶炼技术的产生导致了冷兵器的出现,火药和火器的发明则开创了热兵器时代。
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等一系列发明成功带来的机械化时代,又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也几乎同步导致机械化战争登上人类战争舞台。
机械化战争中军队的机动能力空前提高,火力空前增强,战争的规模和破坏力也空前扩大,钢铁产量、火炮口径、飞机、舰艇和坦克的数量成为新的制胜要素。
但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空间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再次出现重大转变,战争方式也随之出现重大转变。
1991年初爆发的海湾战争,用机械化战争的标准来衡量,伊拉克军队与美国军队的装备差距并不是很大,在大口径火炮和装甲师数量方面甚至还占有优势,但“一边倒”的战争结局,让全世界看到了隐含在现有装备背后的信息优势所产生的全新的战争能量。
当时美国的一系列军事科技创新与突破,为未来军事发展带来了新的启迪。
高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是此次新军事变革的逻辑起点,由此而带来的武器装备、组织编制和作战理论等要素的变化,构成了军事变革的主要和基本内容。
第六讲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第六讲军事⾼技术与新军事变⾰第六讲军事⾼技术与新军事变⾰学习⽬标:了解军事⾼技术的概念、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熟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掌握⾼技术与新军事变⾰的关系,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教学内容:第⼀节军事⾼技术概述第⼆节新概念武器第三节军事⾼技术与新军事变⾰第⼀节军事⾼技术概述现代战争在很⼤程度上已经主要表现为军事⾼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军事⾼技术优势,谁就更容易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因此,迎接新军事变⾰的挑战,重视发展军事⾼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国策。
⼀、军事⾼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处于前沿或尖端地位,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增强国防⼒量起巨⼤推动作⽤的技术群。
从总体上讲,⾼技术主要包括相互⽀撑、相互联系的六⼤技术群,即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和航天技术。
军事⾼技术是建⽴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巨⼤推动作⽤,以信息技术为核⼼的那部分⾼技术的总称。
军事⾼技术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强调军事⾼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是因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整个⾼技术群主要是息技术发展推动的结果,没有信息技术的重⼤突破,也就没有整个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应⽤。
⼆、军事⾼技术的分类参照我国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主编的《现代⾼技术武器装备⼿册》和国防⼯业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技术名词浅释》等⼯具书,从军事⾼技术的应⽤范围与特点出发,可将军事⾼技术划分为两个层次或两种类型:第⼀类,是⽀撑⾼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并且与学科专业领域划分相对应的通⽤性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军⽤微电⼦技术、军⽤计算机技术、军⽤光电⼦技术、军⽤新材料技术、军⽤新能源与先进动⼒技术、军⽤先进制造技术、纳⽶技术、军⽤仿真技术、军⽤⽣物技术等。
第⼆类,是直接应⽤于武器装备或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与武器装备类型相对应的应⽤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伪装与隐⾝技术、信息战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化武器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主战平台技术、指挥信息系统技术等。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 二、新军事变革的深刻影响
• (四)新军事变革对战争的影响
• 在新军事革命的作用下,战争总的趋向是以计算 机、信息、电子技术等为基础,以战场数字化和 部队数字化为基本特征,以全纵深打击、软打击 、联合打击为主要方式,将向精确化、小型化、 非致命性方向发展。为此,战争将在谋划、指导 、目的、样式、力量使用、战法以及时间、空间 形态等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
• (二)新军事变革对军队的影响 • 2、诸兵种合成部队将发展成为联合部队
• 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运用, 使军队具备了很强的指挥 、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 ,使陆、海、空、天一体 作战成为可能。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 二、新军事变革的深刻影响
• (二)新军事变革对军队的影响 • 3、职业化技术部队将取代大规模军队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 一、新军事变革的实质与内容
• (一)新军事变革的概念
• 新军事变革,也称 新军事革命,是指 在军事领域里发生 的以新技术革命为 先导的各个方面的 重大变革。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 一、新军事变革的实质与内容
• (二)新军事变革的实质
• 这场新军事变革是以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 为根本动因,以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 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化建设和系统集成为主要 手段,其实质是把工业时代适于打机械化战争的 军队建设成信息时代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军队。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 二、新军事变革的深刻影响
• (二)新军事变革对军队的影响 • 1、军队渐趋信息化、数字化
• 数字化的坦克,在进攻中发现 目标需要炮火支援时,可以直 接把目标位置的信息传递给行 进中的火炮;炮火立即摧毁目 标,整个过程仅约2分钟。
军事 技术

军事理论课·军事高技术
3、热核兵器时代的战争
特点:通过核裂变能、核聚变能产生大量的核 能杀伤敌人。杀伤因素:冲击波、光辐射、放射性 沾染、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等。杀伤范围:按圆 面积计算,附带杀伤增大。 分析:核武器杀伤范围大,冲击波、光辐射、 放射性沾染、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等因素严重影 响人类的生存环境,核战争难以进行。 结论:核战争一旦打起,双方都是失败者,有 可能使地球毁灭,人类和动植物将是灭顶之灾。
军事理论课·军事高技术
三、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一)侦察立体化 (二)打击精确化 (三)反应高速化 (四)防护综合化 (五)控制智能化
军事理论课·军事高技术
(一)侦察立体化
侦察是打击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水平的 侦察监视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力。 侦察立体化,通俗地讲,就是 “ 眼观六路,耳 听八方 ” 。
军事理论课·军事高技术
(1)军事基础高技术
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航天技 术、军用信息技术、军用核技术、海洋开发技术、 定向能技术、军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军事理论课·军事高技术
(2)军事应用高技术
侦察监视技术、隐身技术、夜视技术、激光 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制导技术、常规武器技术、
其分类:
(一)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基本含义
(二)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基本分类
军事理论课·军事高技术
(一)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基本含义
1、高技术的概念
所谓高技术是指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综合开发
的,并能在一定历史时期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
的新技术群。
军事理论课·军事高技术
2、军事高技术的概念
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
新科技和新军事变革-精选文档

2、战争节奏日益加快。
3、战略、战役、战术行动融为一体。
4、制信息权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焦点。
5、军队作战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 6、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日趋模糊。
三、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一)从变革产生的机理上讲,可概括为:
需求牵引主动变
(二)从发展进程和总的趋势看,可概括
为:快、广、猛
首先提出。
歇尔提出“新军事革命”一说。
一、新军事变革的由来
2019年,美国防部长威廉· 佩里认为: “军事革命是采用新技术的军事系统同创新 的作战理论和组织体制改革相结合,从根本 上改变军事行动特点和进行方式的过程。”
美军依据这一理论,边实践、边探索,新 军事变革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美军计划到2019年前,完成陆军全部10个 作战师的数字化建设。
术和武器装备发展,只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形成
“点”的突破,这次新军事变革却截然不同,
它在每一个“点”上的发展,都具有全局意义,
都将带来军队作战能力和作战方式的整体性变 化。
(二)从发展进程和总的趋势看, 可概括为:快、广、猛
3、猛 就是加速度趋势明显。新军事变革与以往
的军事变革完全不同,每一项新的技术突破, 其能量总是在军事领域迅速得到释放,并广泛 渗透于各个方面,这种由技术突破到军事运用,
到理论创新,再到融入整个军事体系,迅猛通
畅,毫无阻碍。
复习题Biblioteka
1、高技术、军事高技术的含义。 2、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3、试述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 4、为什么科技的发展,强制性的改变了 战争的形态和方法、方式? 5、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说明了什么? 6、自动化指挥有什么意义? 7、精确制导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8、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具有什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所表现出的超强 作战能力,使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了新军事变革 的重要性,更加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竞相加 快军事变革的步伐
具有软、硬杀伤能力的电子装备是最早 实现武器化的军事信息系统。在原有的电子 战能力的基础上,不少国家正在探索、研究 攻击敌方信息系统的新武器和新方法,研究 通过因特网等新技术传媒进行政治宣传和文 化渗透的办法。信息与信息系统正在成为有 效的杀伤力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展示的C4I联合作战系统
军事理论的创新促进了军事战略的调整 军队建设理论的创新引导了军队的改革 与发展 作战理论的创新推动了作战方式的变革
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精确制导弹药所占比重
海湾战争 9% 科索沃战争 35% 阿富汗战争 56% 伊拉克战争
军队的体制编制向着精干、高效、合成
F-117A
• 美军:F-117隐身战斗机
作战运用:
巴拿马战争:1989.12.20凌晨,6架
海湾战争: 42架,1271架次
95%巴格达战略目标 “杀手锏”
★ 初步解密:2004年
F-117A
• 高速度
军 事 高 技 术 的 “ 七 大 特 点 ”
• 高速度:
☆ 1905年狭义相对论
1915年广义相对论 ☆ 1953年脱氧核糖核 酸双螺旋结构模型 ☆ 激光科学发现 1年 20年 30~40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 •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 变革
• 教学目的: • 掌握军事高技术概念与特点。了解 新军事变革的产生动因,熟悉新军 事变革的基本内容,明确新军事变 革的重要影响。
内容一、军事高技术概念与特征
军事航天
天
精确打击 核武器
军 事 高 技 术 体 系 框 图
战场感知
C4ISR
指挥控制
武
新概念武器
比第3机械化师减少2500多人。
M1A2
但是:作战地域达2.4万平方千米,
控制地域达12万平方千米,
分别是第3师的2.4倍和3倍。
• 高保密
军 事 高 技 术 的 “ 七 大 特 点 ”
军事高技术群
新型武器装备
10~15年
战争对抗的尖锐,要求军事高技术
研究及其成果要高度保密,以求出其不
意,使对手防不胜防。
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陆军的地位 和作用与以往相比在下降,空军的作用在 上升,改变陆军结构就成了世界各国面临 的重大课题。小型化、轻型化、多能化, 成为军事强国陆军改革的方向
一体化头盔分系统 单兵计算机和无线电分系统 武器接口分系统 防护服分系统 微气候冷却分系统
在未来战争中,计算机网络和通信 网络将把信息化作战平台与各种探测系统、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2000年~ 500年,埃及、 巴比伦、中国和印度首先掌握了炼铜和冶铁技 术,制造出了农业时代的冷兵器,从而与仍处 于游牧时代使用石块和木棒作战的各部族军队 形成了“时代差”
第二次出现于18~19世纪。英、法、美、德、 意、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将工业革命的成果用于军 事领域,首先装备了工业时代的热兵器和机械化 装备,而其它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仍然以冷兵器 为主体,再一次形成了军事技术的“时代差”
指挥控制系统、精确打击系统集成为一体化
的军事信息系统,使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性
更强、更完善,从而使信息化战争中体系对
抗的特征表现得更为鲜明
一架F-117A战斗机携带2000磅激光制导 炸弹所达到的作战效果,相当于10名飞行员 驾驶B-17重型轰炸机飞行4500架次,投 掷9000枚炸弹的效果
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 将有力推进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 加速转型,并最终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信 息化战争
据统计,1996年全球军费开支总额为6000 亿美元,2001年猛增到8700亿美元。其中,美 国的军费开支占全球的36%~45%,相当于排名 其后25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
俄罗斯从前苏联解体后到现在也已调整了三次 军事战略。英、法、德等欧盟集团,出于集团利益 的需要,在反映各成员国战略主张的同时,积极谋 求“联盟战略”。日本以建立“合理、高效、精干”军 为目标,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
• 思考题: • 1、军事高技术概念与特征 • 2、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
1993年8月,美国国防部资深分析家马歇尔建 议将“新军事技术革命”改称“新军事革命”
1994年1月,美国国防部接受了这一提法,并 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实际步骤,推动军 事变革的全面展开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显露出 了信息化战争的雏形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标志 着信息化战争基本形成
☆ ☆
民用高技术:保“金钱” 军用高技术:保“生命”
• 美军:F-117隐身战斗机
研制:1977年“海弗兰”计划(洛克希德公司)
试飞:1981年6月15日在绝对保证秘密的情况下预生 产型飞机试飞成功
首机:1982年8月23日向美国空军交付了第一架飞机 服役:处于高度保密中 1988年11月10日 空军首次公布了 黑白模糊的照片
410万美元/辆
M1A2坦克
1.1亿美元/架
E-3A 预警机
航 母 战 斗 群
轻型:60 亿美元 中型:120亿美元 重型:380亿美元
F/A-18舰载机 4850万美元/架
“尼米兹”级航母平台
62亿美元
• 高竞争
军 事 高 技 术 的 “ 七 大 特 点 ”
军事 高技术
研制 新装备
军事 新优势
★ 军事高技术:战略性竞争
中国:“863”、“973”计划
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 高风险
军 事 高 技 术 的 “ 七 大 特 点 ”
高技术竞争的失败: 民用科技 军事科技 资本投入的损失 国家利益的损害
• 航天技术:利益与风险并存
1986年1月28日:
美国“挑战者号” 航天飞机失事
11时38分点火升空 飞到73秒时爆裂
美国航天飞机
第一架:哥伦比亚号 第二架:挑战者号 第三架:发 现 号 第四架:亚特兰蒂斯号 第五架:奋 进 号
• 航天技术:利益与风险并存
上午九9点 着陆前16分钟
16天太空任务
2003.2.1
“哥伦比亚”号解体
• 战斗力效益:增强部队作战能力
◇
高技术
新装备
“人—装”融合
☆
美陆军第4机步师:数字化部队
信息对抗
军用信息技术 心
作战平台 生物技术
地
动力技术
新材料技术
基
20~25 % 50 % 以上
25 ~ 30%
• 高智力
军 事 高 技 术 的 “ 七 大 特 点 ”
高技术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其发展 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依靠富 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集成电路: 从成本上讲,原料 及能源仅占其总成本的2%,其余 98%都是其智力含量。
生物技术开发应用 军用激光器问世
☆ 计算机芯片处理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
• 内容二:新军事变革
• 一:新军事变革动因
• "新军事变革",是从英文 RMA (Revolution in the military affairs)翻译而来。
• 新军事变革,又称为信息化军事变革, 是以人类技术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 信息社会转型为根本动因,以高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直接动 力,以信息为"基因",以"系统集成" 和"虚拟实践"为主要手段,把工业时 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 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
的方向发展,压缩常备军规模,裁减一般部
队,增编高技术军兵种部队,使军队趋向小
型化、多能化、一体化 在指挥体制上,建立适合信息快速流通
的扁平式作战指挥体制,提高指挥效能
在军事理论创新方面,形成 了信息作战理论、联合作战理论、 精确化作战理论、非对称作战理
论、空间作战理论、非接触作战
理论等
一方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作战,另 一方使用半机械化武器装备作战 一方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另一方 是一个十分弱小的部族国家 一方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另一方 是缺
治影响的作用进一步上升
信息化弹药是指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 进,能够获取和利用目标所提供的位置信息, 并由制导系统控制飞行路线和弹道,以准确攻 击目标,直接命中概率大于50%的弹药
信息化作战平台,是指大量采用信息技术 的坦克与装甲车、火炮与导弹发射装置、作战 舰艇、作战飞机等武器载体。目前,主要发展 方向为隐形化和多功能化
• 其核心是,把工业时代适于打机械 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信息时 代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 最终结果是,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 战争转化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
前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元帅于1979年 提出了“新军事技术革命”的概念。他认为: 新兴技术将使军事学说、作战概念、训练、兵 力结构、国防工业和研制重点发生革命性变化, 即出现新的军事技术革命
1991年 1999年 2003年
海湾战争 科索沃战争
伊拉克战争
42天 78天 42天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作战行动只有4天,美国袭 击利比亚行动只有18分钟,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贝 卡谷地只有12分钟
军事变革所带来的军事实力的 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 的国际地位,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
舞台上的发言权,军事因素对国际政
• 高投资
军 事 高 技 术 的 “ 七 大 特 点 ”
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 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 - 30%; 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投资又比研究开
发投资高出数倍(5 - 20倍);
形成高技术产业后的设备更新投资,
还会越来越大。
爱国者-3导弹
JSF联合战斗机
3800万美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