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传统休闲文化景观之一广州茶楼文化
广式早茶传统文化案例

广式早茶传统文化案例你知道吗?在广州啊,有一家老字号茶楼,叫“莲香楼”,那可算得上是广式早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每天早上,天还没大亮呢,就有好多阿公阿婆,还有那些穿着讲究的老广们,慢悠悠地朝着莲香楼走去。
这就像是一种无声的约定,每天不去喝个早茶,就感觉这一天缺点啥似的。
一进茶楼,嚯,那场面可热闹了。
服务员推着小推车,车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精致的点心。
那些点心就像是一个个小艺术品,什么虾饺啊,那虾饺的皮儿啊,薄得就像纸一样,半透明的,能清楚地看到里面饱满的虾肉,一个虾饺里至少有两三个大虾仁,咬一口,虾肉Q弹,汁水在嘴里爆开,鲜得不得了。
还有叉烧包,白白胖胖的,顶端微微开裂,就像笑开了花一样。
轻轻一掰,那浓郁的叉烧香味就扑鼻而来,馅料是甜咸适中的叉烧肉,肉香和面皮的麦香融合得恰到好处。
再看看茶楼里的人,大家都不慌不忙的。
找个位置坐下后,先把茶具用热水烫一遍,这是老规矩啦,说是这样能让茶的味道更好。
然后呢,慢慢悠悠地泡上一壶铁观音或者普洱。
一边等茶泡好,一边眼睛就开始在那些点心小推车上“扫描”,看到喜欢的就招呼服务员过来拿。
大家喝茶聊天,从家长里短到国家大事,什么都能聊。
而且在茶楼里,经常能看到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小孩子们在旁边跑来跑去,这种感觉特别温馨,就像是把家的氛围搬到了茶楼里。
这里面可都是广式早茶的传统文化呢。
像这种喝早茶的习惯,可不是简单地为了填饱肚子,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方式。
老广们通过喝早茶来联络感情,亲戚朋友之间好久没见了,约个早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就能把最近的情况都互相了解了。
而且在茶楼里,大家都很随意,没有什么拘束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享受这慢悠悠的早茶时光。
这就是广式早茶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啦,把美食、社交和悠闲的生活态度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广州最适合亲身体验岭南茶艺的茶楼在哪里

广州最适合亲身体验岭南茶艺的茶楼在哪里广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不仅有着繁华的商业和悠久的历史,还有着独特的岭南文化。
而岭南茶艺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本地居民想要亲身体验。
那么,在广州,最适合亲身体验岭南茶艺的茶楼究竟在哪里呢?在探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岭南茶艺的魅力所在。
岭南茶艺融合了茶叶的选择、冲泡技巧、茶具的使用以及品茶的礼仪等多个方面。
它注重的不仅仅是茶的口感,更是整个品茶过程所营造的氛围和文化内涵。
要说在广州能够体验到地道岭南茶艺的茶楼,就不得不提到“陶陶居”。
这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字号茶楼,其内部装修古色古香,充满了岭南风情。
踏入陶陶居,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在这里,茶艺师们身着传统的服饰,手法娴熟地为客人展示着精湛的茶艺。
他们会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选择合适的茶具和水温,将茶叶的香气和韵味充分发挥出来。
在陶陶居,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岭南茶点,如虾饺、叉烧包等,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茶艺表演,感受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园酒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家茶楼坐落在美丽的园林之中,环境清幽。
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岭南园林的特色,亭台楼阁、水榭回廊,让人在品茶的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南园酒家的茶艺表演注重与环境的融合,茶艺师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为客人展示着优雅的茶艺动作,让人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而且,这里的茶叶品种丰富,无论你是喜欢绿茶的清新,还是红茶的醇厚,都能在这里找到心仪的那一款。
除了上述两家,“广州酒家”同样值得一去。
广州酒家以其高品质的菜品和优质的服务而闻名,其茶艺表演也毫不逊色。
这里的茶艺师们不仅具备专业的茶艺知识,还能为客人讲解岭南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客人在品尝茶香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岭南茶艺的内涵。
此外,广州酒家的茶点也颇具特色,精致可口,与香茗相得益彰。
“莲香楼”也是广州体验岭南茶艺的好去处之一。
这家茶楼的装修风格典雅大方,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广州早茶餐饮休闲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正步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现如今中国的GDP也抢在了世界的前头,位列第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们的消费水平和需求政治不断地上升,居民们对日常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日益增加,休闲也就成为现时代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日益重要的全球化、国际化的时代降临,在当今依赖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社会上,东西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频繁。
西方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也不断地被中国人所接受甚至是崇拜。
但是据了解到美西方常见的高消费的休闲模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在当今不断被西方文化侵袭的时代中更应该学会保护自有的文化,发展好中国自有的传统文化。
西方的休闲方式如进咖啡馆品咖啡、打高尔夫球、打保龄球、唱卡拉OK、泡网吧等等,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都市人所接受。
现在我们接触的休闲方式基本上都是西方化的,都是从国外传来的时尚的休闲。
原美国国家休闲研究院主席杰佛瑞-戈比(GerffreyGodbey)指出:美国常见的高消费的休闲模式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要发展自己的休闲经济,应该从反映中国传统的角度去定义并发展休闲。
杰佛瑞·戈比为我们指出了发展休闲的道路——发展传统休闲的模式。
但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休闲消费方式和休闲文化,还应以传统中国休闲方式和休闲文化为主体,并结合新的时代内容和潮流。
因为几千年来中国所形成的传统休闲消费及其文化理念,积淀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根基,并且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强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休闲方式,也是我们今天发展休闲经济的基础。
目前我国城镇具名休闲消费不断增长,可供选择的休闲方式日益增多,但休闲内容上存在结构性不均衡,消遣型休闲占据比例较高,而文化型休闲确略显不足。
即便今年来公众闲暇时间整体上有所增加,但是用于学习知识、阅读报纸及书籍的实践却在减少。
广东点心文化探寻古老的茶楼传统

广东点心文化探寻古老的茶楼传统茶楼是广东地区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它是中国古老茶文化和点心文化的结合体。
茶楼不仅是人们品味传统点心、品尝经典茶叶的场所,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交、休闲方式。
在广东,茶楼承载着历史与文化,代代相传的传统茶楼知识和技艺更是广东点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茶楼的起源和发展茶楼作为广东地区特有的饮食文化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茶楼以供应优质茶叶和精致点心为主要经营内容。
在唐代,茶楼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
茶楼逐渐成为人们消遣休闲、交流社交、展示身份地位的重要场所。
二、传统点心与茶楼文化的结合1. 点心文化的特色点心是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小巧玲珑、造型精美为特点。
广东传统点心讲究口感、色香味俱佳,选材讲究,制作精细。
茶楼成为展示传统点心的平台,让广东点心得以广为传播和推广。
2. 茶与点心的黄金搭配茶楼里的茶与点心的搭配被誉为“妙不可言”。
传统的款待方式是,茶楼提供不同种类的茶叶,如龙井、铁观音、普洱等,搭配各式各样的点心。
精选的茶叶和点心彼此衬托,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能够欣赏到点心的独特风味。
三、茶楼的文化特色1. 传统茶艺表演茶楼的茶艺表演是茶文化和点心文化的集大成者。
传统的茶艺表演包括煮茶、倒茶、品茶等环节。
茶艺师们用独特的动作和技艺为客人展示茶的美妙和点心制作的精致。
茶楼的茶艺表演成为了茶文化的代表,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老而独特的饮茶文化。
2. 茶楼的装饰与布局茶楼的装饰风格通常充满着传统元素,如传统的木雕、琉璃瓦、挂画等。
整个茶楼的布局也讲究和谐和舒适。
茶楼的环境氛围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让人们在品茗、品尝点心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
四、茶楼的地位与发展茶楼在广东地区的地位无可替代。
它既是广东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聚集、交流、放松的场所。
茶楼的发展与时俱进,现代茶楼不仅注重经营品质,还注重创意与时尚。
茶楼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品味广东的茶文化和点心文化。
广州最适合亲身体验岭南茶文化的茶馆在哪里

广州最适合亲身体验岭南茶文化的茶馆在哪里广州,这座繁华的南方都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更是岭南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茶馆众多,但若要寻得一处能真正亲身体验岭南茶文化精髓的茶馆,还需一番探寻。
在荔湾区的老西关,有一家名为“茶语轩”的茶馆。
它藏身于一条古色古香的小巷之中,若非有心寻找,很容易就会错过。
但只要你踏入这家茶馆,便会被它独特的氛围所吸引。
茶馆的门面不大,却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
门口挂着的红灯笼,为这略显幽静的小巷增添了几分温暖。
走进茶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摆满了各种茶叶和茶具的展示柜。
从传统的紫砂壶到精美的瓷杯,每一件茶具都仿佛在诉说着岭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
茶馆内部的装修以木质结构为主,桌椅摆放整齐,空间宽敞明亮。
墙壁上挂着的书画作品,为整个茶馆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店内的服务员都身着传统的中式服装,态度亲切热情,让人感觉格外舒适。
“茶语轩”的茶单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岭南特色茶叶,如凤凰单枞、英德红茶、新会陈皮茶等。
这里的茶艺师技艺精湛,他们会根据客人的需求,为客人推荐适合的茶叶,并进行专业的冲泡。
在冲泡过程中,茶艺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优雅而娴熟。
他们先将茶具用热水冲洗一遍,以提高茶具的温度,然后放入适量的茶叶,再用热水高冲低泡,让茶叶在水中充分舒展,释放出茶香。
最后,将泡好的茶倒入茶杯中,递给客人品尝。
品尝一杯凤凰单枞,你会感受到它独特的花香和果香。
茶汤金黄明亮,口感醇厚回甘。
而英德红茶则有着浓郁的香气和甜润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新会陈皮茶则具有独特的陈香和药效,对于调理身体有着一定的功效。
除了品茶,“茶语轩”还会定期举办茶文化讲座和茶艺表演。
在这里,你可以学习到关于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以及品鉴等方面的知识,深入了解岭南茶文化的内涵。
在越秀区的中山四路,有一家名为“岭南茶居”的茶馆也值得一去。
这家茶馆的位置相对较为显眼,交通便利。
茶馆的外观采用了岭南传统建筑风格,飞檐斗拱,古色古香。
广州茶楼文化的特点

二、广州茶楼文化特点广州的茶楼文化,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饮食文化”所能概括的,广州的茶楼文化,它除了有茶、汤、菜、点等的饮食形态之外,还讲究饮食时的建筑装潢风格,室内陈设的流派,字画古董的雅趣,听歌品曲的娱乐,交朋结友的气度,洽谈经商的门道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它充分体现了广州茶楼文化具有中西合璧、博雅达观的风格特点。
1、趋时变奏,源远流长(1)历史悠久——广州人的饮茶风俗大约从18世纪末开始形成的。
当时欧洲好饮茶,从我国运走大量的茶叶,广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茶叶之路的起点。
但广州早年的茶楼,多是简陋的路边铺,以解渴为目的。
到了19世纪中叶,外国人大量涌到广州,在现今的十三行街一带居住,那里自然形成了一个贸易中心。
为满足外国人的需要,诞生了广州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号称“三元楼”,楼高为三层建筑,铺面装饰的颇为豪华,陈设典雅富丽,茶楼的消费也上了一个档次。
随后不久又出现了陶陶居、天然居、陆羽居、惠如楼等高档的茶楼,这茶楼因多有一个“居”字,所以广州又把茶楼叫做“茶居”。
(2)讲究环境的气派和幽雅。
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楼越来越向高档化和多元化发展,二十世纪初崛起的“四大茶楼”,即文园、谟觞、南园、西园,其建筑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陈设讲究,犹如幽雅的园林,这些地方主要是西关少爷、文人雅士、富绅巨贾、宗教人士出入。
随后又出现了四大茶楼,即北园、泮溪、广州和南园酒家,这些酒家,大都相竟豪奢,别出心裁,建立起自己的风格,创立自家的“招牌茶”、“招牌菜色”。
由于竟争,也促使各类茶点精美繁多,形成广州茶楼的独特特色和美食风格。
“食在广州”的美誉从晚清开始就广为流传。
2、食艺结合,情趣盎然广州人饮茶,重点不在茶本身,对饮茶的规程、礼仪并不讲究,饮茶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
(1)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节。
(2)感受美食的乐趣和情趣(3)讲求艺术享受。
(讲究环境)3、中西合璧,广采博收广州的现代化茶楼,诞生于当时外商云集的十三行,都是“重楼崇台”的西方古典建筑,但早期的茶楼已毁于战争。
广东茶楼介绍

1.茶楼面积一般以100平米以上为佳上不设限.茶楼风格粤派茶馆在以农业文明的封闭性和静态性为特征的巴蜀文化影响下,御品茶馆是一个地域特点十分突出的类型。
在史料记载中,中国最早的茶馆起源于广东。
早在民国初期,广州茶馆已达454家,居华南之最,是历来茶馆数量最多的城市。
在空间格局和服务方式方面,成都茶馆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广东是茶的故乡,茶的品类繁多,饮茶风行,茶馆林立。
广州人盛行自斟自饮的盖碗茶。
盖碗茶不但选用茉莉花茶、龙井等上品茶叶,而且盖碗和铜壶也别有讲究。
如盖碗用的茶盖,一是茶沏好盖上后,可很快泡出茶味;二是可用作割去茶碗上飘浮的泡沫;三是可用来凉茶(即将茶盖反扣倒入茶汁),便于快饮解渴,还有“茶船”用来托茶、端茶。
这样,茶碗、茶盖、茶船托三位一体,既实用又美观。
另外烧水的壶选用铜壶,烧出来的水味道甜美,保暖性又强。
粤派茶馆广州在“得风气之先”的岭南文化影响下,其茶馆起步早,是南方沿海地域茶馆的代表。
广州“重商、开放、兼容、多元”的地方特色在茶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与其他地域不同的是,广州茶馆多称为茶楼,楼上茶馆楼下卖小吃茶点,典型特点是“茶中有饭,饭中有茶”,餐饮结合。
当代广州茶馆的雏形是清代的“二厘馆”,最初的功能是休闲和餐饮,为客人提供歇脚叙谈、吃点心的地方。
广州人向来有饮茶的习俗,尤其是“喝早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的频繁,喝早茶已成广东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及众多企业、单位也将其作为接待宾客的方式。
京派茶馆北京茶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层次复杂、功能齐全。
在其影响下,北京茶馆业具有这几方面的特征。
长期以来,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茶馆始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既有环境优雅的高档茶楼、茶馆,也有大众化的以大碗茶为主要特征的街头茶棚。
明清以来,就有闻名遐迩的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茶饭馆和所谓野茶馆、棋茶馆,更有为数众多的季节性茶棚。
关于广州茶楼描写的作文

关于广州茶楼描写的作文
广州茶楼啊,可真是独具一格的存在!走进其中,扑面而来的就是浓郁的茶香气息,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昔日的岭南老街。
四周古色古香的装潢,让人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的广州城中。
茶楼里坐满了各色各样的人啊!有三五老伴闲聊家常,有商家在那里谈生意,也有学子们捧着厚厚的书本温习功课。
不同的人带来了不同的声音,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偶尔传来阵阵茶馆曲儿,那悠扬的调子仿佛在诉说着岭南的风土人情。
最吸引我的当然还是那独一无二的岭南美味了!肥而不腻的艇仔粗、鲜嫩爽口的凤爪、酥脆香浓的烧卖......妈呀,光是想想都让人垂涎欲滴了!再配上一杯正宗的广式丝袜奶茶,人生就此达到巅峰!
也许很多人觉得茶楼老气横秋,但我却觉得它们是广州这座城市最与众不同的文化符号。
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历史,也一定会一如既往地延续下去,成为岭南人引以为豪的骄傲所在。
所以,下次来广州,记得一定要去亲身体验一下茶楼文化的独特魅力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传统休闲文化景观之一——广州茶楼文化摘要:在很早以前,广州人就有饮茶的习惯,所以茶楼是他们在一个星期、一个月内必到之处。
广州的茶楼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远非“饮食文化”四字所能概括。
里面除了包含饮食文化外,建筑装潢的风格,室内的设计之豪华,市民的交谈的生动的市井画面,这一切都在广州的茶楼聚集一堂。
这样一个文化景观成了广州社会的一个小缩影。
广州的茶楼文化是如何演变呢,茶楼这一个文化景观里面有什么特征呢,茶楼文化又体现了岭南人怎样的精神呢?本文将对此作浅析。
关键词:广州茶楼文化建筑美食岭南精神广州人有饮茶的习惯。
很多广州人把饮早茶当作他们休闲的一个方式之一。
除此很多的广州人把饮茶当作他们的早上活动项目之一。
人们清早见面常会问的“饮左差未(喝了早茶没有)?”很多时候都成了早上见面的话题之一。
无论富裕之家还是普通的百姓,如果他们有空都会想去茶楼坐坐,享受一下生活的间隙,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大城市里,饮茶成了广州人的一种享受。
他们把茶楼作为交朋友、消闲聊天等各种社会活动的好场所。
所以茶楼成了广州的一个标志性文化景观,从茶楼业的鼎盛状况可知,茶楼在广州人的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的大潮,更改变了广州人饮食生活的结构,饮食方式从“家庭化”走向了“商业化”。
茶楼更加兴旺发达了,广州的茶楼、酒楼遍布广州的大小地方。
广州的茶楼文化成了广东岭南文化的一个缩影。
作为广州人,不能不去探析一下广州茶楼的各个方面。
一、广州茶楼的发展和演变广州人饮茶的习惯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可以追溯到西汉。
如果以茶楼为标志,广州人有饮茶的习惯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可以追溯到清代。
早年的茶楼是十分简陋,多为简陋的路边小茶室。
广州气候湿热,天气又炎热,所以广州人很喜欢喝茶。
一般说法,广州茶楼到了光绪期间才渐多。
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广州出现了“二厘馆”。
这成了广州茶楼起源的标志。
“它以平房作店,木台木凳,供应糕点、清茶,茶价2厘(1钱等于72厘),招牌写‘××茶话’。
二厘馆是劳苦大众歇脚及街坊群众聊天的好地方。
”【1】在光绪前期,出现了茶居,其店虽有楼着也很矮小,但是比二厘馆高级,它比二厘馆舒适,很受欢迎。
渐渐许多二厘馆向这种“茶居”发展。
茶居时期,西关有五柳居、永安居等知名茶居。
茶居业兴盛后,渐有三层的高档茶居出现,由于它们有别于矮小的二厘馆,在众多的矮小“二厘馆”中鹤立鸡群,所以人们把去这些茶居喝茶称为“上高楼”。
一谈到广州的茶楼业发展就会提到佛山七堡乡(今石湾地区)人。
他们一见到广州的茶居业发展那么昌盛就纷纷到广州投资办茶楼。
他们开设了号称“茶楼”饮茶地方。
茶楼比茶居还要高,除此茶楼地方通爽,座位舒适,食品精美。
所以茶楼大受民众的欢迎。
茶楼渐多,就有行会组织。
茶楼业东家组织称协福堂,不少东家有空就聚在一起策划茶楼的发展大计。
当时的茶楼多是集股而办,不少大股东同时有几家茶楼的股份。
直到清代的中叶,由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当时的广州十三行成了中国唯一的对外开放窗口。
外国商人纷纷来到十三行聚居,那里成了当时中国的外贸中心。
广州的第一间现代化的茶楼,就是在十三行诞生的,称为“三元楼”,“为三层建筑,铺面颇为豪华,陈设典雅富丽,从低矮的差寮中脱颖而出,有如鹤立鸡群,人们称为“高楼馆”【2】20世纪初崛起的“四大茶楼”,即文园、谟觞、南园、西园,他们的规模都十分可观。
后来就“大三元”的突起,跃居“四大茶楼”之首。
再后崛起的有北园、伴溪、广州酒家和现今南园酒家,即现在的“四大园林酒家”。
二、广州茶楼与建筑谈到广州的茶楼就不能不讲讲它的建筑特色。
最早的茶居还是十分简陋的,到了十三行的“三元楼”出现,广州的茶楼建筑就越来越豪华、美观了。
“当时的‘三元楼’置身于这些楼群之中,多少有点洋味,是一座三层楼房,金碧辉煌,高雅富丽。
稍后的一批茶楼,大都采用复兴传统的民族形式,在传统民居‘竹筒屋’基础上,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门面窄,进深大,外表雄伟壮观,高大明亮,内部精致典雅,古色古香。
”【3】那么茶楼建筑布局等方面有什么特色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①茶楼十分注重地点的选择。
茶楼当然要在人气旺盛的地方,不然茶楼会吃亏的。
它们会首选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同时它们会选择接近车站、交通路口的地方。
还有它们要求地面的面积较大。
不过有特别的,例如泮溪酒家,它就选择建在荔湾湖旁边,它是从酒家环境、布局等方面考虑的,有荔湾湖相伴对其园林设计有很大的好处。
②茶楼建筑的外观形式是在“骑楼”的基础上折中揉合多样风格,色调以古色风貌,或者以中西合璧的古典风格为主。
茶楼的建筑布局借鉴了岭南私宅园林的一面,为了营造优雅的环境,里面有很多的园林设计,有庭院、小水池、石径等园林的元素,茂林修竹环境雅静。
里面的水色景色很美,水池的形状多样,里面的锦鲤十分生猛活泼,鱼池小桥,树林茂密,令茶客有可观的一景。
除此里面都很多山景,里面用的石头形状各异,灵气十足,并且石头种类多样。
岭南花木繁多,用之园林造景,极具地方特色。
茶楼室外多采用树形索净、枝叶婆娑的棕榈,生态各异,很有岭南风味。
③广州茶楼建筑的装饰和装修十分豪华。
传统茶楼的装饰设计多为中国古典风格,同时结合富有岭南特色的艺术手法,又有西方特色。
很多酒楼转装修是以中国传统装饰为主,木雕花窗,红木家具,彩色镜屏,即豪华又古雅。
近年又多了很多的灯饰。
除此,近年来又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如茶色玻璃、铝合金窗等。
同时广州茶楼对字画都是情有独钟。
例如陶陶居,室内装修精美典雅,四周挂满名人字画、对联,铺名“陶陶居”三字为康有为题写,寓涵“乐也陶陶”之意。
大门有两个对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分,分寸无遗。
”又如北园酒家门联:“极胜楼台光郭北;几番觞咏集名园。
”西苑酒家假山叠石,盘景万千,典雅别致,又是一番风韵。
这众多的园林茶居“室内间隔则多采用满州窗、彩色玻璃图案或人物山水花鸟,有些则写上唐诗宋词,诗画相配。
而外部建筑豪华,浮雕彩门,时花盆景相伴,院内几间小凉亭,或有几处弯弯小桥。
这些茶楼设计布局具有园林特色,建筑、装饰、陈设布局可谓一流。
”【4】三、广州茶楼与美食提到广州的茶楼文化就不能不提到它的美食,饮茶时离不开物质的享受。
广州人十分注重吃这方面。
对于广州人来说,饮茶不是单单为了饮茶,而是为了其中的美食。
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元堡茶等种类,点心的种类就更多了。
“茶楼的点心讲究精、美、新、巧。
命名或取其意,或取其形,或取其选料,或兼而有知,尔雅有趣,很有文化意蕴。
”【5】在众多点心师傅的努力下,广式点心发展到数百种。
如各式烧卖(干蒸猪肉烧卖、牛肉烧卖、排骨烧卖、等)、肠粉(牛肉肠、猪肉肠等)、包子(叉烧包、莲蓉包、豆沙包等)糕点(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等)‘以及荷叶饭、糯米鸡、虾饺、粉果、芋角、蛋散、蛋挞等,多不胜数。
茶楼除了供应糕点还供应水饺、炒面等。
广州人在品茶的同时又可以品味各种美食。
说到去茶楼喝茶,就不能不提到到里面的茶。
饮茶嘛,在广州饮茶文化里,“茶”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我们讲茶就不能不提到“品茶”两字。
冲茶当然会涉及到茶跟水,两样东西。
不同水质冲的茶会有不同的效果。
《茶经》中说:“用水以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
但是我们广州的茶楼,一律都是用自来水,由于地方原因吧,但是广州人都不会介意,唯一可以给广州人选择是你喝什么茶,广州的茶楼供应的茶叶品种都较为多,“人们饮茶,多喜爱饮乌龙、水仙、龙井、普洱、红茶、花茶等。
”【6】但是广州人对冲茶的水温是很讲究的,他们一定要开水,即“滚水”。
其实广州人都是很注意茶品的选择的。
有调查表明,“67.49%的市民是一定对茶的品种的选择。
在各类茶点中,市民最常享用的是蒸笼类热点(44.86%),其次依次是糕点、面点、甜点(31.69%),面肠粉类(11.11%),粥类(8.64%),其他美食(3.7%)。
在”享用茶点的习惯“统计上,41.98%的市民会常换不同的茶点,38.68%的市民则是固定点几样品尝,只有19.34%的市民对茶点无所谓,有什么吃什么。
”【7】总得来说,广州人对茶点品质的要求是挺高的,喜欢品尝不同种类的茶品,特别喜欢蒸笼的点心。
四、广州茶楼与岭南文化、广州人精神不同的地区有着它不同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岭南指的是南岭三系以南的地区,它包括今天的广东省、广西省大部分、海南省和越南北部。
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形成了一种地区文化。
过去很多人对这个地区的文化作出评价,一般人都认为“岭南文化具有其主导精神和统一风格。
其主导精神是一种战斗精神、革命精神、革新精神。
”【8】茶楼是一个广州人、岭南人社会的缩影,它反映着岭南人的精神。
传统茶楼经过社会文化和建设现象的双重投射,成为岭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世俗性的享受性格。
茶楼豪华的装修,精美的茶点,富有诗情画意的内部设计全都是满足广州人的享受欲望。
岭南一直是贸易地区,生活字在这里的岭南人十分看重物质和精神的享受。
饮茶对于广州人来说,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节。
人们拼搏了一天就想找一个喘气的机会,伸伸腰,聊聊天,去茶楼“叹返一杯”,吃点精美的茶品,享受一下优雅的环境,这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啊!人们饮茶的重点不是在茶本身,正如陶渊明喝酒,志在山水之间。
“拼命工作,尽情享受”正是广州人在茶楼里的真实写照。
②岭南人创新性格。
岭南文化很多方面都体现一种创新、革新的精神。
其一,岭南风格在对象、意念、上都讲究就“生猛”,也就是求新鲜、精美。
上茶楼“食野”,广州人十分看重茶品的“清”和“鲜”。
“清”是清淡,原汁原味,不喜欢加入过多的调味品。
“鲜”是鲜活,蔬菜要当天采摘的。
其二,近年来师傅们博取众长,不断改进创新技艺。
“十八甫的陆羽居茶楼的名点心师郭兴独出心裁,首先推出‘星期美点’,深受广大茶客欢迎。
【9】现在的广州茶点日新月异,难以清数,这十分体现广州的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
③开放和兼容的地区文化性格。
岭南文化是一种多元、包容的文化,在广州的茶楼文化中可以体现。
首先在茶楼建筑方面,广州的现代茶楼诞生于广州十三行里,三元楼置身于楼群中,多少都有点洋味,是一座三层楼房,金碧辉煌,高雅富丽。
除此,原位于中山五路的惠如楼,创建于1875年,其装修颇有西方巴洛克式的风韵。
近年来,茶楼的装扮都引进了西方建筑的材料,环境更加舒适优雅。
这些茶楼糅合了中国的传统风格和西洋的古典风格,这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中西合璧与广采博收的性格。
其次在饮食方面,广州茶楼也充分显示他广采博收的特点。
广州菜用料多样,善于模仿,其优点是集中了京、川、苏、鲁、浙以及西菜,充分发挥各地菜式的优势,在粤菜的菜谱上不难看出广州菜广采了各地菜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1】《广府文化源流》龚伯洪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2】《岭南民间文化》叶春生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3】《岭南民间文化》叶春生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4】《广东民俗大观上卷》刘志文主编广东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5】《广州民俗》刘志文著广东省地图出版社朱小丹主编2000年版第46页【6】《广州市志》十七卷广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7】《广州市民传统休闲文化景观研究—以早茶休闲为例》朱俊中大硕士毕业论文2006 【8】《岭南文化向何处去》郑刚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9】《广州民俗》刘志文著广东省地图出版社朱小丹主编2000年版第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