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广东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1.01.08•【文号】教材〔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教材〔20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部制定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在课程教材、教育教学等育人环节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教育部2021年1月8日附件1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指南。

一、重要意义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形成的革命传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也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必然要求,对于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材,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进行顶层设计,是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引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将其纳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以便让学生们在研究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本指南旨在提供有关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指导和建议。

指南内容一、定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传统、审美标准等方面的独特体现。

这包括但不限于儒家思想、道家哲学、文化、书画艺术、音乐舞蹈、戏曲表演、传统节日等。

二、制定课程目标和研究要求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和研究要求。

这包括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历史沿革、核心价值观等,鼓励学生在研究中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和情感态度。

三、设计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优秀的教材内容,注重学科融合和跨学科知识的传递。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互动和实践等,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培养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建设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实物展示、研究工具等,以支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施。

五、评价和监督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定期评估。

同时,加强与家长、社会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结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将其纳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教育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有效性。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指南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中华民族活跃于世界文化舞台的重要标志,有助于孕育中华民族的正确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为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敬畏,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入传播和发展,更好地融入世界化的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进中小学教材和教学,成为当今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全面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但由于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文化已日趋淡薄,失传甚远。

因此,教育界应建立完整、清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框架,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便更好地引进中小学教材。

其次,应该设计合理的教材计划,根据中小学课程的特点,科学地规划传统文化教材的内容,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传统文化教材在中小学课程教育中的有效示范和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应该把传统文化教材同传统文化的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摩、领悟、体验和创新意识,进而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尊重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再次,应该健全教学改革的有效机制。

各级教育部门应制定和完善传统文化引进中小学教材教学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激励教师积极致力于在教学中注入传统文化。

同时,要改善教师考核机制,让教师感受到传统文化教学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引进的传统文化教材发挥最大的价值。

最后,应该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教学手段。

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教学手段,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打通传统文化教材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联系,充分发挥各种辅助资源的作用,使传统文化教材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在教学中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总之,引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离不开教育界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只有在完善的规划、系统的改革、科学的教学等条件下,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发挥和传承。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5.09•【字号】穗府[2007]11号•【施行日期】2007.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穗府[2007]11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和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2006]70号)有关规定,经专家评审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评定并向社会公示,同意将“五羊传说”等35个项目列入我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予公布。

我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广州,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区、县级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广州市人民政府二○○七年五月九日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35项)┌────────┬─────┬───────────┬──────┬──────────────┐││││申报│││分类(代码)│序号│项目名称││备注│││││地域││├────────┼─────┼───────────┼──────┼──────────────┤│民间文学(Ⅰ)│1│五羊传说│越秀区│││共1项│││││├────────┼─────┼───────────┼──────┼──────────────┤││2│广东音乐││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省级名录││├─────┼───────────┼──────┼──────────────┤│民间音乐(Ⅱ)│3│广州咸水歌│海珠区│││├─────┼───────────┼──────┼──────────────┤│共4项│4│广州客家山歌│越秀区│││├─────┼───────────┼──────┼──────────────┤││5│岭南古琴艺术│海珠区││├────────┼─────┼───────────┼──────┼──────────────┤││6│广东醒狮││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省级名录││├─────┼───────────┼──────┼──────────────┤││7│黄阁麒鳞舞││已列入第一批省级名录││├─────┼───────────┼──────┼──────────────┤│民间舞蹈(Ⅲ)│8│鳌鱼舞│番禺区│││共5项││││││├─────┼───────────┼──────┼──────────────┤││9│舞火狗│增城市│││├─────┼───────────┼──────┼──────────────┤││10│舞貔貅│增城市││├────────┼─────┼───────────┼──────┼──────────────┤│传统戏剧(Ⅳ)│11│粤剧││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省级名录││共1项│││││├────────┼─────┼───────────┼──────┼──────────────┤││12│粤曲│荔湾区│││├─────┼───────────┼──────┼──────────────┤│曲艺(Ⅴ)│13│木鱼书说唱│荔湾区│││共3项││││││├─────┼───────────┼──────┼──────────────┤││14│粤语讲古│越秀区││├────────┼─────┼───────────┼──────┼──────────────┤││15│广绣││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省级名录││├─────┼───────────┼──────┼──────────────┤││16│广彩││已列入第一批省级名录││├─────┼───────────┼──────┼──────────────┤││17│象牙雕刻││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省级名录││├─────┼───────────┼──────┼──────────────┤│民间美术(Ⅶ)│18│广州灰塑│花都区│││├─────┼───────────┼──────┼──────────────┤│共8项│19│广州砖雕│番禺区│││├─────┼───────────┼──────┼──────────────┤││20│广州榄雕│增城市│││├─────┼───────────┼──────┼──────────────┤││21│广州木雕│海珠区│││├─────┼───────────┼──────┼──────────────┤││22│广州玉雕│荔湾区││├────────┼─────┼───────────┼──────┼──────────────┤│传统手工技艺(Ⅷ)│23│凉茶││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省级名录││├─────┼───────────┼──────┼──────────────┤│共2项│24│广式家具工艺│海珠区││├────────┼─────┼───────────┼──────┼──────────────┤│传统医药(Ⅸ)│25│陈李济中药文化│海珠区│││├─────┼───────────┼──────┼──────────────┤│共2项│26│潘高寿中药文化│番禺区││└────────┴─────┴───────────┴──────┴──────────────┘┌───────┬──────┬───────────┬───────┬────────────┐││││申报│││分类(代码)│序号│项目名称││备注│││││地域││├───────┼──────┼───────────┼───────┼────────────┤││27│沙湾飘色││已列入第一批省级名录││├──────┼───────────┼───────┼────────────┤││28│番禺水色│番禺区│││├──────┼───────────┼───────┼────────────┤││29│迎春花市│越秀区│││├──────┼───────────┼───────┼────────────┤││30│生菜会│荔湾区│││├──────┼───────────┼───────┼────────────┤│民俗(Ⅹ)│31│乞巧节│天河区│││共9项││││││├──────┼───────────┼───────┼────────────┤││32│广州重阳登高│白云区│││├──────┼───────────┼───────┼────────────┤││33│扒龙舟│黄埔区│││├──────┼───────────┼───────┼────────────┤││34│盘古王诞│花都区│││├──────┼───────────┼───────┼────────────┤││35│波罗诞│黄埔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凝结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智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1.弘扬民族精神、熔铸民族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精髓,可以呈现出中国礼仪、信仰、哲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

通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加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熔铸一个更加团结、和谐的民族共同体。

2.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底蕴的结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独特视角和世界观。

通过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模式依托重复记忆和单向灌输,很难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推进教育改革,改变教育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更好地发掘教育价值。

1.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目标,构建适合中小学一、二、三年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通过节日习俗、民间文艺、传统技艺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发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小学应培养专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力量,让科学的教育理论延伸到实际教学教育中。

师资可以参加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班、教育研讨会和教学交流学术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养,更好地引导学生懂得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创建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中小学可以创建有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包括历史文物、文化艺术、书籍资料、音乐影视等方面的教育资源。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首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首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首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8.11.16
•【字号】粤教体函〔2018〕205号
•【施行日期】2018.11.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
正文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首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承基地名单的通知
粤教体函〔2018〕205号各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粤教体函〔2018〕105号)的安排,经过专家评审、实地核查和公示等环节,现将首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联系人:宋伟;电话:************。

附件:首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广东省教育厅
2018年11月16日附件
首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10所)。

广东的传统文化

广东的传统文化

广东的传统文化
广东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拥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广东传统文化的特点:
1. 粤语文化:粤语是广东的方言,是广东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粤语粤语发音准确、音调丰富,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在当地人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潮汕文化:潮汕文化是广东另外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以潮汕
地区为核心,包括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等地区。

潮汕文化有着独
特的习俗、风俗和音乐文化,如汕头的海蛎煎、潮州的牛肉丸和潮汕
牛肉火锅等美食,以及潮汕音乐、潮汕手工艺品等。

3. 客家文化:广东还有另外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客家文化,
主要起源于广东南部和福建南部。

客家文化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和民俗,如梅县柚花节、客家土楼节和客家围屋节等,以及客家菜和客家手工艺品等。

4. 广东花文化:广东是一个喜爱花卉的地方,有着丰富的花文化。

广东的花文化以花卉园艺和花卉展览为主,如广东省园艺博览会、广
州花博等。

5. 广东美食文化:广东美食文化也是非常有名的,以粤菜为代表。

粤菜口味清淡、注重火候掌握,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如南海盛宴、潮汕牛肉火锅、客家菜等。

广东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这些文化元素都反映了当地人的文
化精髓和生活方式,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制定本指南。

一、重要意义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落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强化经典意识。

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突出传统文化素材的经典性。

结合时代要求,衔接古今,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促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

充分考虑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确定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以及具体学习内容、载体形式,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体现学习进阶,内容和形式适宜,容量适中。

(三)结合学科特点,注重有机融入。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

(四)坚持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布局。

贯通中小学各学段,使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贯穿教育过程始终。

统筹各学科,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全覆盖,形成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的格局。

三、总体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育人立意更加精准鲜明,布局安排更加系统完整,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呈现方式更加丰富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
深圳市
东湖中学
戏曲(少儿京剧)
音乐
深圳市
田心小学
书法
书法
深圳市
西乡小学
龙狮
音乐
深圳市
公明第二小学
书法、国画
书法
深圳市
玉律小学
水墨
美术
深圳市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城区小学
中华传统艺术(鼓乐)
音乐
佛山市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第一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戏曲——粤剧
音乐
佛山市
佛山市铁军小学
佛山狮头艺术
美术
佛山市
美术
韶关市
河源市东源县民族中学
传统体育
体育
河源市
梅州市艺术学校
1.戏曲—广东汉剧(乐);2.客家山歌
音乐
梅州市
梅州市梅江区黄遵宪纪念中学
1.客家山歌传承
音乐
梅州市
兴宁市第一小学
1.杯花舞;2.版画;3.客家山歌
音乐
梅州市
惠州市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
书法——传统书法艺术与规范汉字的融合
书法
惠州市
惠州市惠东县平山中学
广东音乐、粤剧
音乐
广州市
广州市第二中学
武术
体育
广州市
广州市第十八中学
书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书法
广州市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
毽球
体育
深圳市
深圳实验学校坂田部
剪纸、刺绣、扎染
美术
深圳市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中国民族打击乐
音乐
深圳市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内画鼻烟壶、景泰蓝、竹编
美术
深圳市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
陶瓷釉上彩墨彩描金、传统柴烧技艺、锔瓷
首批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学校名单
学校
传承项目名称
类别
地市
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广东音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音乐
省直属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
粤剧
音乐
广州市
广州市越秀区大南路小学
广府文化(粤剧云肩、粤剧.通草画)
音乐
广州市
广州市花都区圆玄中学
广州灰塑、剪纸
美术
广州市
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
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音乐—渔歌
音乐
惠州市
惠州市龙门县蓝田民族中学
舞火狗
音乐
惠州市
中山市小榄镇中心小学
书法(篆刻)
书法
中山市
中山市沙溪镇龙瑞小学
传统纸艺特色教学研究
美术
中山市
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
民族民间音乐
音乐
中山市
中山市东凤镇凤鸣小学
扎染传统艺术
美术
中山市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陶艺饰品制作
美术
中山市
端砚雕刻、端砚拓印
美术
肇庆市
肇庆市第七小学
书法
书法
肇庆市
德庆县实验小学
省级非遗项目――民俗“德庆学宫祭孔活动
音乐
肇庆市
怀集县闸岗镇中心学校
武术、龙狮
体育
肇庆市
连州市北山中学
本地特色素材融入山区中小学剪纸课堂
美术
清远市
潮州市绵德小学
潮汕童谣
音乐
潮州市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龙阁学校
铁枝木偶
音乐
潮州市
普宁市兴文中学
太极拳
体育
揭阳市
美术
湛江市
湛江市第十六小学
武术
体育
湛江市
湛江市第二十小学
传统手工技艺-贝壳粘贴
美术
湛江市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觉民小学
东海人龙舞
音乐
湛江市
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学
书法
书法
湛江市
遂溪县竹叶塘小学
醒狮、曲艺
音乐
湛江市
广东省华海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心学校
书法(篆刻)
书法
湛江市
茂名市为民路小学
书法
书法
茂名市
肇庆市端州区沙湖小学
美术
珠海市
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
音乐
珠海市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灯笼中心小学
沙田民歌
音乐
珠海市
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装泥鱼
体育
珠海市
汕头市聋哑学校
潮绣
美术
汕头市
广东北江中学
1.铨民乐 2.书法 3.剪纸
音乐
韶关市
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
1.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刺绣2.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民歌3.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山瑶传统舞蹈4.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中山市板芙镇板芙小学
抖空竹
体育
中山市
江门市新会高级技工学校
葵艺(非遗项目)
美术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黄冲小学
蔡李佛武术(发源地特色)
体育
江门市
江门市新会葵城中学
新会鱼灯
美术
江门市
阳春市第一中学
书法
书法
阳江市
阳江市阳东区第二中学
书法
书法
阳江市
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书法(篆刻)
书法
湛江市
湛江二中港城中学
民族民间美术-版画
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
版画
美术
佛山市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陈惠南纪念中学
剪纸
美术
佛山市
东莞市茶山镇中心小学
《书写古村楹联 涵养人文底蕴》楹联书法
书法
东莞市
东莞市寮步镇横坑小学
硬笔书法
书法
东莞市
东莞市大朗镇实验小学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
体育
东莞市
珠海市实验中学
书法
书法
珠海市
珠海市第十一中学
中华软陶制作、中华武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