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急性咳嗽病诊疗方案
门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范文

门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范文一、感冒(外感病)# (一)病因。
你知道吗?感冒这小毛病啊,就像个调皮的小怪兽,老是在我们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来捣乱。
比如说天气突然变冷或者变热,咱没及时增减衣物,或者劳累过度了,正气不足,风邪啊、寒邪啊、热邪啊就趁机入侵我们的身体啦。
# (二)辩证分型及诊疗。
1. 风寒感冒。
症状:那得了风寒感冒的人啊,就像被冷空气包裹着。
怕冷得厉害,还一个劲儿地打喷嚏、流清鼻涕,就像水龙头没关紧似的。
脑袋也疼,脖子发紧,有时候还咳嗽,咳痰也是白色稀痰。
治法:咱中医就得来个“驱寒散邪”的策略。
可以用麻黄汤或者荆防败毒散加减。
麻黄汤里麻黄就像个冲锋的小战士,能把毛孔打开,让寒邪从体表散出去;桂枝呢,就像个后勤保障员,帮助麻黄发挥作用。
要是觉得麻黄汤太猛了,荆防败毒散就比较温和,荆芥、防风就像两个把门的卫士,把风邪挡在外面。
食疗建议:这时候喝碗热乎乎的生姜红糖水就特别好。
生姜就像个小火炉,能让身体暖和起来,红糖呢,给身体补充点能量。
2. 风热感冒。
症状:风热感冒就不一样喽,就像身体里着了小火苗。
发热比较明显,体温可能一下子就上去了,还不怕冷,反而有点怕热。
喉咙疼得像被火烧一样,流的是黄鼻涕,咳嗽起来也是黄痰,舌尖红红的,就像小草莓。
治法:得用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的方法。
银翘散就是个好方子。
金银花和连翘就像灭火的消防员,把身体里的热邪给扑灭。
薄荷呢,清清凉凉的,能让你感觉脑袋一下子清爽起来。
食疗建议:可以煮点薄荷粥。
薄荷的清凉加上大米的滋养,吃了会舒服很多。
二、胃脘痛(胃痛)# (一)病因。
胃脘痛啊,好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作”出来的呢。
像饮食不规律啊,有时候暴饮暴食,吃了一堆油腻的、辛辣的、生冷的东西,把胃折腾得够呛。
还有啊,情绪不好也会影响胃,老生气、焦虑、压力大的时候,胃也跟着闹别扭。
# (二)辩证分型及诊疗。
1. 饮食停滞型。
症状:这种情况呢,胃里就像塞了个大石头,胀满得难受,打个嗝儿都有一股酸腐的味道,就像食物在胃里发酵了一样。
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及总结优化

内科中医诊疗方案目录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2)中风病(脑梗塞)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 (6)胃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 (12)附: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风病(脑梗塞)急性期、胃痛(慢性胃炎)的优化及总结 (17)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咳嗽(TCD编码:BNF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0.90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咳嗽为主,或伴有咯痰,或咽干、咽痒,(3)胸部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
X 线有肺纹理增多、增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
属于急性咳嗽的患者(1)病史: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或冷空气、粉尘及刺激性气体诱发的一类咳嗽。
(2)主要症状:多表现为咳嗽,或咳白色黏液痰或黄浓痰。
(3)主要体征: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
(4)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有肺纹理增多、增粗。
(二)证候诊断1. 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咯稀白痰,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气粗,喉燥咽痛,痰粘或黄,常伴鼻流黄涕,头痛,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伤肺证:咳嗽,少痰,口干,咽干,鼻燥,鼻痒,大便干,夜间咳甚,舌淡红、少津,脉细数。
三、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1.风寒袭肺证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麻黄、荆芥、百部、杏仁、紫菀、甘草、陈皮、桔梗、白前。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玉屏风颗粒等。
2.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推荐方药:桑菊饮。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新津县花桥镇公立卫生院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病名:咳嗽中医病名:咳嗽病西医病名: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
多为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
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
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
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
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咳嗽病”范畴。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2、西医诊断:(1)发病急,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粘液痰,伴胸骨后不适感或钝痛,有细菌感染时可有粘液脓性痰。
支气管痉挛时有气喘,全身症状有轻度畏寒、发烧,体温38℃左右。
(2)肺部体征阴性或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可闻散在的干、湿罗音。
(3)血液白细胞数大多正常,细菌感染时增高。
(4)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有肺纹理增粗。
(5)病程一般为自限性,全身症状3~5天消退,咳嗽咯痰症状有时可延续2~3周才消失。
(6)应排除百日咳、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等。
(二)证候诊断(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3)风燥伤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
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4)痰热郁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5)肝火犯肺: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6)痰湿蕴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少。
舌苔白腻,脉滑。
(7)肺阴亏虚: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诊疗方案(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咳嗽病(感冒后咳嗽)临床路径总结优化

2019年咳嗽病(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优势病种总结优化一、基本情况咳嗽病(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9年1月,我科在开展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439例,占总临床路径的46.4%,平均住院日_6.11__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以及其他中医外治法治疗等。
二、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439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37.32%,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48.46%,特色疗法使用率98%,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64例(37.32%),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13例(48.46%),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5例(8%),针灸治疗7例(2.8%),内科基础治疗439例(100%),其他疗法408例(93%)。
三、应用情况分析随着我科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高血压病患者逐渐增加,科室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临床疗效不断显现。
从实际情况看,治疗难点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咳嗽病患者多为中老龄甚至是高龄患者,且病程较长,患者合并身体其它系统疾病损害较普遍,心脑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影响,治疗难度大。
下一年度,科室将加大咳嗽病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正确引导患者在缓解期康复锻炼及预防急性发作。
同时依托中医药特色优势,注重疏肝益肾,心脑肾同治,攻补兼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快速控制病情的同时,强调远期疗效,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脏腑功能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多数患者对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敷贴等治疗方法均能较好地依从。
对口服中药汤剂、针灸等中医外治法较抵触。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医生的依从性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分科 序号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7
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
18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
19
臁疮(下肢溃疡)
20
水火烫伤(烧伤)
21
毒蛇咬伤(蝮蛇咬伤)
1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62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
63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64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5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
66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
67
狼疮性肾炎
68
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
69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70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
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7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
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2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
3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
4
登革热
5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急性咳嗽病
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9
慢性咳嗽病
10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11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
12
哮病(支气管哮喘)
12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1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青盲(视神经萎缩)
15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_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_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常见病的诊疗方案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优化。
咳嗽作为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经常被医生和患者所关注。
本文将着重探讨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并希望能够为医疗健康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对咳嗽病症的定义和分类咳嗽是指人体呼吸道受到某些物质、感染或其他刺激因素而引起的呼吸性刺激反应。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刺激物,还可以增加咳嗽部位的血液循环和防止肺部感染等。
根据其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和病因等不同特征,咳嗽可以被分为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和阵发性咳嗽等多种类型。
二、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对咳嗽的诊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因诊断:对于不同类型的咳嗽病症,需要在诊断时做出正确的病因判断。
如感冒、过敏、支气管炎等由感染和炎症引起的急性咳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品控制病情;而慢性咳嗽和阵发性咳嗽则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诊断与治疗。
2.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病症,医生可以根据病因和症状综合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止咳药、祛痰药、抗组胺药、抗生素等,其中前两者是治疗咳嗽病症的主要药物。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改善患者病情,包括振动按摩、加湿、热敷、背部叩击等。
这种治疗方式在治疗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等病症时比较常见。
4. 生活习惯养成:改变生活习惯也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咳嗽病症。
如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少吸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尘埃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休息也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三、对咳嗽诊疗方案的优化分析在对咳嗽诊疗方案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对这些方案进行优化。
下面列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1. 加强病因分析的准确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咳嗽病症,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病史、体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在准确判断病因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更灵活、有效的治疗方案。
咳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肺病科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一、疾病诊断(一)中医诊断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
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肺卫表证。
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兼证。
(二)西医诊断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38度。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罗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款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
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1.风热犯肺证: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痰热壅肺证: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咳痰色黄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口渴喜饮。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3.肺胃热盛证:身热,午后为甚,口渴多饮,咳嗽痰黄,腹胀便秘,舌红,苔黄或灰黑而糙,脉滑数。
4.热闭心包证: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惊厥或四肢厥冷。
舌降少津,苔黄,脉眩数或沉数。
5.气阴两虚针证: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粘,自汗神倦,纳少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6.邪陷正脱证: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身热剧降。
或起病无身热,面色淡白,神志逐渐模糊。
舌质淡紫,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1.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芦根、甘草。
中成药:乐频清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清开灵颗粒1包每日3次口服。
2.痰热壅肺证治法:清热化痰素肺。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
(2)主要临床表现:咳而有声,或伴咯痰。
(3)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1)症状:起病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等。
(2)体征: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
也可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伴有感染者,可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
X线胸片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4)无慢性肺部疾病者需除外肺炎。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寒袭肺证: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中2 项。
2.风热犯肺证: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数。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 项。
3.燥邪犯肺证①干咳,或痰少或黏、难以咯出;②唇鼻干燥;③口干甚则口渴;④咽干甚则咽痛;⑤恶风或并发热;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或浮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急性咳嗽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咳嗽是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表现的病症。
目前认为咳嗽时间在3周以内的为急性咳嗽,西医学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以咳嗽为主症者可参考本病症进行辨证论治。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明确的感冒或有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2)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或伴有咳痰,或咽干、咽痒。
(3)胸部检查可无阳性体征或两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4)X线检查肺纹理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加。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
属于急性咳嗽(病程<3周)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
(1)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起病急,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一般持续2-3周。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偶闻哮鸣音。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细菌感染时增高。
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如肺结核、尘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时,可作出诊断。
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胸部X线片、呼吸功能异常等),亦可作出诊断。
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二)证候诊断
1.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3.风燥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4.痰热郁肺证:咳嗽、气粗息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夹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而黏,欲饮水,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