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习报告教材
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

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5篇】实习经验可以增加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雇主通常更倾向于招聘有实习经验的候选人,因为他们已经展示了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欢迎大家一起来收看!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掌握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方法;2掌握导线测量的计算方法;二、实习计划:1、仪器配置:每小组配备全站仪一台、棱镜两个、记录表格若干2、实习时间;两学时三、实习内容及要求:1、每人完成一个测站的导线测量,并完成记录计算2、每人完成一条导线的计算;3、测一条闭合路线并量出各边距离长度,熟练的观测以及快速计算出2c 值、方位角、闭合差看其是否超限,算出改正数和坐标增量最终求出坐标。
四、实习步骤:1、导线布设为闭合导线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建立标志、量边和测角。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根据已有的数据(点的坐标与高程)规划好导线的布设线路。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硬并便于保存之处。
(2)、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用全站仪测距,往返两次测量的方法,相对误差不应大于4000分之一;3、导线转折角测量:4、导线内业计算:在计算前检查有无遗漏或记错,是否符合测量的限差要求。
闭合导线计算图中已知A点坐标为(0,0),A—1坐标方位角为90度0分0秒,计算导线点1、2、3、4点的坐标;(1)、角度闭合差调整;按照几何原理按照平面几何原理,n边形内角之和应为(n-2)x1800,因此,n边闭合导线内角之和的理论值应为1800,由于导线水平角观测中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使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而产生角度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
如果不超限,则将角度闭合差按反其符号,平均分配的原则,对各个观测角度进行改正。
已改正值在表格中写在角度观测值的上方。
改正后角度之和应等于5400。
(2)、坐标方位角推算为了计算除起始点以外的各导线点坐标,需要先计算相邻两导线点之间的坐标增量,这就要用到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测量学实习报告范例(三篇)

测量学实习报告范例实习单位:XXX大学测绘与地球信息学院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8月30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测量学是测绘与地球信息学院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实习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测量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测量学的实际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段,掌握常见测量仪器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共分为三个阶段,涵盖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实际应用。
1. 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在实习开始前,通过参阅教材和相关资料,阅读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测量误差理论、测量调整原理、导线测量、平面坐标测量等。
通过理论学习,对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2. 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阶段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仪器的校准和测量方法,并进行了实地测量。
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学习了常见的数据处理软件,如AutoCAD、Excel等,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测量结果。
3. 实际工程应用阶段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参与了一个真实的工程项目,实践了测量学理论和技术。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测区的查勘和设计、控制点的布设等。
随后,我们进行了仪器的校准和数据采集工作,并进行了测量数据的处理和绘图。
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我们深入了解了工程测量的流程和要点,并体验了实际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
三、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测量学实习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以及细致和认真的态度对测量结果影响的重要性。
首先,在实习中,我们要求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仔细进行每一项操作。
一个小的操作失误或疏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细致入微地检查每一步的操作,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学会了使用各种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测量学实习报告(三篇)

测量学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XX公司实习时间:XXXX年X月至XXXX年X月二、实习背景和目的本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测量学的实际应用,了解测量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我们的测量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 学习测量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在实习开始时,我们首先接触到了测量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我们学习了各种测量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熟悉了测量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测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并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
2. 进行实际测量任务在掌握了测量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后,我们开始进行实际的测量任务。
我们在实习单位的指导下,参与了多个项目的测量工作。
我们使用了全站仪、水准仪、GPS等测量设备进行了地形地貌测量、变形监测测量、控制测量等工作。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测量要求制定测量方案、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 学习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在实际测量任务结束后,我们开始学习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我们学习了测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方法,学会了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加深了对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
四、实习成果及收获在本次实习中,我们不仅学会了测量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还获得了一定的实际测量经验。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加深了对测量学的理解,掌握了测量学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和工作环境制定合适的测量方案,以及如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习,我们培养了测量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五、实习心得和建议1. 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测量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测量学的实习报告(通用15篇)

测量学的实习报告(通用15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测量学的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测量学的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熟悉经纬仪测量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2)学会用皮尺测量距离及数据处理(3)掌握比例尺的绘图方法和技能(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二、实习仪器及工具经纬仪1台、配套脚架1个、标杆数根、水准尺1把、皮尺1个、粉笔一盒、绘图纸一张、2HB铅笔两支、橡皮一个、计算器一个、丁字尺一把、各种测量用表数张、雨伞一把等。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绘制坐标方格网:①用格网尺法或对角线法绘制图幅为28?cm×28cm、格宽为10?cm的坐标方格网。
②检查格宽及格网对角线的长度(2)导线点展绘:①根据地形图分幅的格网西南角的纵、横坐标值,根据测图比例尺标注出格网纵、横向的坐标值。
②将各导线点展绘于图上,并按《地形图图式》要求绘制其符号,标注其点号和高程。
③在图上检查相邻间的实地距离2.经纬仪测绘法测图3.地形图的绘制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绘制所测地物。
(1)按规定等高距和等高线特性勾绘测区内的等高线。
(2)按《地形图图式》要求做好各类注记。
(3)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四、实习内容1、角度测量2、视距测量3、距离测量4、结合比例尺寸绘图五、实习成果测量数据已填入相应表格中并计算绘图。
六、实习建议和意见(1)各组员工作积极性并不是很投入,希望各组员积极参与到测量中来,并提出自己的测量建议和意见。
测量学实习报告(优秀9篇)

测量学实习报告(优秀9篇)测量学的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目的测量学是一门很需要实践经验的课,在平时上理论课的时候,学生缺乏对实际仪器的操作。
短学期的实习,透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潜力,为以后工程实际测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设备全站仪、水准仪、花杆、三脚架、水准尺、罗盘仪:三、实习资料1、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2、导线测量:透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3、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4、绘图。
四、实习步骤1、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带给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2、导线测量:(1)导线测量概述: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构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
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此次实习,由于有了全站仪,在踏勘选点建立标志后,测角量边的工作不用在用经纬仪测量,实习当中,确定测站点坐标,输入全站仪当中,直接得到水平角与导线边长。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到表格当中,进行方位角计算,角度闭合差调整,以及坐标闭合差调整,最终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及边长。
3、碎步测量:(1)碎步点的选取对于地物,碎步点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碎部点测量观测时将全站仪架立在控制点上,输入测站点、后视点坐标和仪器高度。
生成新的坐标系,将全站仪最准碎部点,测量得出碎部点坐标数据。
4、绘图:将得到的坐标数据记录到图纸上,由专门的画图人员负责将碎部点连线成图。
五、实习心得为期五天的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透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4篇

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4篇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1. 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2. 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3. 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4. 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__20 cm的地形图。
3.内容:(1)校正仪器(经纬仪),工具及用品的准备(包括测量记录计算手簿、2H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图板、胶带等基本物品);(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3)过程: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
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
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
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
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
测量学的实习报告(通用7篇)

测量学的实习报告(通用7篇)测量学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述一、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学校内实习二、实习目的1.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工程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熟悉控制网布设作业计划、控制网布设、观测、数据处理的作业程序及方法。
3.对野外观测成果进行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1.实习时间6月17日-24日2.实习地点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四、实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四等导线和一组二等水准所有的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一系列工作,并保证其精度要求符合标准,各项成果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限差。
五、人员组织安排全班统一开始实习,24人分为6个小组,各个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该组的全面工作。
(二)具体内容一、实习动员实习的第一天,由张老师和史老师给我们做了实习的动员大会。
在动员会上,两位老师一再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专业要求上我们要通过控制测量实习的过程,认真对待怎样从选点,到实测再到碎部控制,最后到布设校园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等等,做到能更深刻地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
”以便更好的掌控布设控制网的过程。
老师还给大家分析了新校区地理条件较复杂、人员密集等因素给本次实习带来的困难,以及新校区车流量较大对我们造成的安全隐患并提醒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安全,鼓励同学们努力克服困难,努力完成本次实习。
此外,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
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全站仪、水准仪、水准尺、棱镜、脚架。
动员会结束后,当天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工作,并于第二天早上八点到实验室领取仪器,到新校区开始了本次实习的主要工作。
二、外业工作本次控制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四等导线、二是二等水准。
关于测量学的实习报告(精选5篇)

关于测量学的实习报告(精选5篇)1. 《测量学实习报告》摘要:该实习报告主要介绍了在实习过程中所学习到的测量学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实习,我深刻了解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分析方法。
实习报告还包括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测量学,实习,仪器设备,测量误差,案例分析2. 《测量学实习心得体会》摘要:该实习报告总结了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对测量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经验总结。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测量学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学习到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和进行数据处理。
实习报告还提及了自己在实习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对继续学习和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测量学,实习心得,基本概念,实际操作,数据处理3. 《测量学实习案例分析报告》摘要:该实习报告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介绍了实习中的测量学应用和问题解决方法。
通过对实际测量项目的观察和研究,我学习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并进行测量误差的评估和控制。
实习报告还包括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的讨论,以及对测量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的思考。
关键词:测量学,实习案例分析,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测量误差4. 《测量学实习报告-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摘要:该实习报告重点介绍了在实习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学习到了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以及如何理解和解决测量误差。
实习报告还提及了仪器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处理经验,以及对仪器设备更新和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测量学,实习报告,仪器设备,操作,维护5. 《测量学实习报告-数据处理与分析》摘要:该实习报告主要介绍了在实习过程中进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统计分析等方面。
通过实际测量项目的实践,我熟悉了数据处理的常用工具和技术,并学习到了如何正确解读和分析测量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________ 工程管理(房地产) _________ 专业《测量实习B 》实习报告实习小组实习地点**********实习日期 2012年7月10日至2012年7月14日同组成员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姓名 *******班级2012 年7 月1 4 日1.前言 (3)2.测区概况及现有资料 (6)2.1测绘任务 (6)2.2测区概况 (6)2.3现有资料 (6)3.踏勘选点 (7)3.1选点要求 (7)3.2构建控制网 (7)3.3建立标志 (7)4.控制测量 (8)4.1高程控制测量 (8)4.2平面控制测量 (8)4.3支导线测量 (9)5.碎部测量 (11)5.1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 (11)5.2碎部测量 (11)5.3地形图绘制 (12)5.4 地形图整饰、编辑和检查 (12)6.建筑物放样 (13)6.1放样方案设计 (13)6.2测设数据计算 (13)6.3测设方法 (13)6.4测设结果验证 (13)7.小结 (14)/ 、八—1.前言此次测量学实习为时一周时间,我们小组通过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各尽其责的完成了任务。
此次实习的目的如下:1.巩固与加深课堂所学知识内容;2.进一步锻炼实际操作测绘仪器的方法技能;3.培养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精神;4.加强同学自身及同学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
我们本次实习的组织安排如下:组长:副组长:组员:具体实习安排如下:2012/7/10/ 上午动员大会2012/7/10 下午踏勘选点、绘制坐标格网参与人员:全体成员选用工具:白纸、绘图工具、油漆绘图者:高程测量选用工具:大地水准仪、水准尺观测者:计算者:立尺者:2012/7/11 上午至2012/7/11 下午平面控制测量选用工具:经纬仪、钢架、图版、钢尺、绘图工具,花架观测者:拉尺者:绘图者:计算者:2012/7/12 上午至2012/7/12 下午支导线测量选用工具:经纬仪、钢架、图版、钢尺、绘图工具,花架观测者拉尺者:绘图者:计算者:2012/7/13 上午至2012/7/13 下午碎部测量选用工具:经纬仪、图版、绘图工具观测者:计算者:绘图者:拉尺者:立尺者:2012/7/14 上午测设选用工具:经纬仪、图版、绘图工具、钢尺观测者:计算者:绘图者:拉尺者:2012/7/14/ 下午交还仪器、上交报告2.测区概况及现有资料2.1测绘任务要求测绘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幅,大小为3X 3格,要测出图幅范围0.5 —1cm。
2.2测区概况小组分配到的测区主要地物为学生宿舍楼以及周围花坛,并且食堂一半在测区范围,并且赵州桥也在。
总体难度比较大,一是不好设计闭合导线,只能设计附和导线,二是宿舍楼很多,并且花圃更多,每个拐角都是弧线,碎步测量时会很麻烦。
三需要放多条支导线,大大增加小组测设的难度。
2.3现有资料学校配给的资料有校园内固定点图示及其坐标,所需测绘区域卫星地图,工作任务书等。
3.踏勘选点首先,我们开始了外业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踏勘选点。
我们首先根据坐标点确定了我们需要测量的范围,然后在图纸上规划好导线的布设路线,然后根据规划路线选取适合的控制点。
我们组设置了一条附和导线,在附和导线上选取了4 个点和4 已知点。
分别是YG091—YG092—YG093—YG094 以及已知点1503,1506,1514,1515。
当然,选取控制点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首先第一条就是相邻的点间可以通视,这样便于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
其次地形应相对的平坦,开阔,便于拉尺测距,没有丈量的障碍物。
第三点就是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之处。
最后,各段导线之间的距离应大致相等。
选点时,我们并不是严格按照这样的要求选点,这就给给后面的测量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比如我们定好YG092 以后,在进行碎步测量时需要在做一条支导线,以及支导线上的控制点YG099,但YG092与YG099不好量距,有花圃挡着,为后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其实这样的麻烦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避免的,但开始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些选点的要求。
才带来这些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选点的时候我们太过于着急,就匆匆的定了下来。
导线点确定后,我们用红油漆在地面上做好了标记,使导线点在地面上固定下来,并沿导线前进方向依次编号,并绘制了导线的略图。
花费了半天的时间。
我们完成了踏勘选点的工作。
4.控制测量4.1 高程控制测量7月10日集中实习的第一天下午。
经过周密的思考,我们确定了我们的点位,形成一条附合水准路线,点号连接为1503—YG091—YG092—YG093—YG094—1514,然后我们就进行了高程的测量。
首先我们以已知点1503开始进行高程测量,将水准仪放在1503与控制点YG091之间测量前后视读数,顺序是先后视再前视,用双面尺法(顺序是黑黑红红),就这样依次测量了YG091—YG092—YG093—YG094 一共4个点的高程。
最终,所有点都测完成后进行计算发现误差没有超出了误差允许值。
但并不表示我们小组的进度很快,因为在刚开始进行高程测量的时候,一是我忘记调整管水准器,没有事管水准器气居中,二是记录人员忘记那个尺的红面是4687,4787,就这样我们小组测错了两个点之后才发现所有问题,然后一个一个重测。
这使我对水准仪测量误差以及适用的注意事项都有了深刻的了解;产生误差有很多原因,仪器误差、观测误差、还有外界条件的影响。
在用水准仪应用时,要注意很多方面,1.观测之前,必须对水准仪进行认真的检验和校正。
2.观测时,仪器要安置稳当,仪器和三脚架要连接好,以免仪器掉下损坏。
3.仪器要安置在土质坚实的地方,并将三脚架踩紧,防止仪器下沉。
仪器前后视距离应该尽量相等。
4.每次读数前望远镜要严格消除误差。
4.2 平面控制测量7月11 日我们小组根据原定计划,进行了平面控制测量的实习。
在踏勘选点时,我们选取了一条附和的线路,大约范围是沿1,3,5,7 栋宿舍楼旁的马路。
按照选定的路线前进,一路前进,我们选择测量左角,操作一丝不苟。
在量距时运用钢尺,读数严谨认真。
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时,我们很注意如下几点要求:1.外业观测前应在示意图上标明导线前进方向,需要观测的转折角、导线边,明白观测角度是左角还是右角;2.以测回法观测转折角,每个转折角观测一测回,半测回互差不大于40〃,角度闭合差f虫40“,n ;3.导线边长测量必须采用钢尺量距,每条导线边均应往返丈量,丈量的相对精度应不大于1/300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T < 1 2000。
4.使用钢尺量距时应分清楚零点在哪里,有坡度时应将钢尺拉直抬平,大于一尺段的情况应采用经纬仪法进行直线定线,对于跨河等不便量距的情况可用间接法确定距离;5.经纬仪最好采用光学对中,瞄准目标时应尽量靠近底部;6•闭合导线需要两个已知点的坐标,附合导线需要四个已知点坐标,已知数据可到指导老师或实验师处抄录,鉴于点少组多,在已知点上尽可能地节省观测时间,已知点被占用时,先到自选点上测角或完成别的环节;已知点上禁止进行碎部测量。
就这样我们小组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左右正式完成附和导线平面控制测量,开始进行计算检核,立即发现角度闭合差超线5',然后我们小组立即用盘左重新测量每个左角,发现2个角误差很大,原因可能是早晨下雨,光线不好,导致读数偏差,然后立即对这2个点进行重测,然后再进行计算,终于角度闭合差在线内,然后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同时算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没有超线,很好的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4.3支导线测量因为我们小组测区范围大部分是宿舍楼,很多地方是一端不能通行的花圃及河,所以我们需要在附和导线的控制点上在做出几条支导线,才能测出所有的地物,所以7月12日全天我们共做出3条支导线,2条只有一个点,1条有3个点, 工作量比较大,而且支导线难以检核,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所以进展很慢,再加上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接触支导线,所以又有很多地方不会,尤其是支导线的计算支导线的计算方法:首先支导线控制测量上,转折角要进行一测回观测,钢尺要往返测量,。
1计算方位角,由转折角计算导线边坐标方位角。
2用方位角和距离计算坐标增量3 由已知点的坐标推算未知点的坐标就这样我们算出YG095 YG096 YG097 YG098 YG099勺坐标,为下一步的碎步测量做好准备。
5.碎部测量5.1 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我们小组由李佳妮同学进行绘图工作。
我们利用坐标格网尺在聚酯薄膜的毛面上绘制了3X 3格的坐标格网。
绘制结束后我们按以下要求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各方格的角点应共线,偏离值应小于0.2mm方格对角线长度为14.14cm,误差为0.2mm 图廓对角线长度误差为0.3mm并在坐标格网线旁边按地形图图式要求加注了坐标值。
在完成坐标格网的绘制后, 我们非常仔细的将设计的八个控制点展绘到了图上。
5.2 碎部测量完成方格网的绘制及控制点的展绘后, 我们开始了碎部测量。
在测量时, 我们运用经纬仪测绘法, 将仪器安置在控制点上, 以地物为单位, 依次各碎部特征点。
我们着重选取了YG091 YG092 YG094 YG095 YG097 YG098 YG099 7 个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在这些控制点上选取了许许多多的碎部点进行测量。
在进行碎部测量时我们也注意了如下的细节:碎部点与测站点相距较近时可用皮尺量距较远时以视距测量法确定距离但要注意观测技巧如将望远镜放平等;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1)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
2)尽量在测站的可视范围进行数据采集在通视不良的地方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的时候则引点到附近设站进行采集数据避免由于支杆偏离地形地物点位而带来的人为误差。
3)外业进行数据采集时一定要实时注意地物地貌的变化尽可能地详细记录。
4)对于程序中规定顺序绘制的图块如桥梁广告牌等最好能按其顺序进行测量。
5)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点号每隔1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
6)量取仪器高。
竖直角调水平。
5.3 地形图绘制在绘图时,我们在每一幢建筑物都加注了一个有代表性的点的高程,道路每隔一段距离也加注了一个点的高程。
同时,我们也注意随测随算随绘的原则,由我进行测量,朱怡晨进行计算,李佳妮进行绘制,李俊晔进行扶尺,陈佳怡和任峰瑶进行拉皮尺,及时连线,绝不发生室外观测,室内绘图的事情,也不先在白纸上绘草图然后转绘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