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测量
线路测量实测方法与步骤

线路测量实测方法与步骤线路测量实测方法与步骤如下:1. 纸上定线:在带状地形图上设计线路的走向和坡度。
根据转向点的概略位置,在相邻直线之间用曲线连接,根据设计的半径R和在图上量得的转向角α求出曲线要素值,计算里程,标明桩号。
2. 中线测量:把设计图上的中线测设到实地上的工作,分放线和中桩测设两步进行。
放线是把纸上定线的各交点间的直线测设到地面上的工作。
这时可用地面上的初测导线为依据,把每条直线段独立的测设出来,再将相邻两直线延长相交,定出线路中线的转向点。
也可根据纸上定线的各交点的坐标,预先在室内计算出各直线段的长度和转向角,在实地按计算数据定出中线。
中桩测设是在线路中线上测设百米桩、加桩、控制桩和曲线主点桩的工作。
内容包括:丈量线路的直线长度,详细测设曲线,按规定要求设置中线桩。
量距一般用钢尺往返丈量,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0。
3. 交叉跨越实测:在试运行之前,需对跨越输配电线路、重要通信线路及铁路和公路、架空管索道等主要交叉跨越处的实际垂直高度进行实测,并按当时实测的数据,换算出在最高气温时,导线的最大弧垂对被跨物的最小垂直距离;还需校核该垂直距离是否符合规定的电压等级电气距离之要求,以保证供电安全。
4. 视距平断面测量:线路定线及控制测量工作完成之后,还要沿线路通道进行平断面测量。
平面测量是把线路通道内的一切建筑设施、经济作物、自然地物以及与线路平行接近的弱电线路,按实际情况采用仪器或目测,测出其范围和相对的平面位置。
断面测量包括选择断面点和对断面点施测两个部分:对于地形无明显变化或明显不能确定杆位的地面点,以及那些对导线弧垂无关影响的地面点,可完全不考虑施测。
以上步骤完成后,线路实测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具体实施时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异,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人士。
第10章线路工程测量

y 2436
设计圆曲线 R=2000m
JD k 3 573.36 T zy L yz
1 2
62.293
k 3 511.067 120.777 k 3 631.844
第 10 章 线路工程测量
一、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 线路测量是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给水排水、水利水电、输电线路等线路工程 勘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勘测、设计、定位、放样等施工前的专业性测量工 作。掌握与线路工程相关的勘察测量技术是是本部分内容学习的目的之一。 学习要求 1.掌握线路图上选线及里程桩的设置。 2.掌握圆曲线的测设方法。 3.掌握线路纵断面图的测绘。 4.掌握线路填挖土方量的计算。
式中,x0,y0 为缓圆点(HY)或圆缓点(YH)的坐标。 图 12-27 3、缓和曲线的插入方法
图 12-28
缓和曲线是在不改变曲线段方向和保持圆曲线半径不变的条件下,插入到直线段和 圆曲线之间,如图 12-28。缓和曲线的一半长度处在原圆曲线范围内,另一半处在原直
线段范围内,这样就使圆曲线沿垂直切线方向,向里移动距离 p,圆心 O 移至 O,显然 p sec OO 2 。插入缓和曲线之后,使原来的圆曲线长度变短了。 插入缓和曲线之后,曲线主点有 5 个,他们是:直缓点 ZH、缓圆点 HY、曲中点 QZ、 圆缓点 YH 及缓直点 HZ。 4、缓和曲线常数的计算
JD
T R tg
2
L R
180
E R(sec
2
1)
铁路线路测量

交点水平角(转向角)应使用DJ2或DJ6经纬仪,采用正倒镜测设。在限 差范围内时,分中取平均位置。距离采用往返观测,交点至转点或转点之间 的距离,在使用光电测距仪时不宜长于1 000 m,使用钢卷尺时不宜长于400 m;地形平坦、视线清晰时,亦不应长于500 m;而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不得短 于50 m,当短于50 m时应设置远视点。 钉设转点时,正、倒镜的点位横向误差每100 m距离不应大于5 mm;当 点间距离大于400 m时,最大点位横向误差不应大于20 mm,在限差以内分 中定点。在测设距离的同时,可以钉出直线上的中线桩(公里桩、百米桩、 加桩)和曲线主点桩。
为保证延长直线的测设精度,前、后视线长度不能相差太大,且后视 距离不能太短;对点和设点尽量采用垂球,且距离较远时,亦可用测钎或 标杆,但要尽量照准其底部。
C1 C A
B
C2
3)交点 相邻两直线段在实地测设出来之后,将它们延长即可测设出直线的 交点JD。交点是确定中线的直线段方向和测设曲线的重要控制点。 如图,将经纬仪安置在直线的转点ZD上,延长直线I,估计在与直线 相交处的前后打下a、b木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拉上细线,此两桩称 骑马桩。然后用经纬仪将直线 延长,在视线与骑马桩上的细线相交处 订上方木桩,然后悬吊垂球沿细线移动,当垂球线与直线 的视线方向 重合时,即可定出交点位置,钉一小钉示之;亦可先将直线I的方向沿细 线用铅笔投画在桩顶上,利用垂球移动定出与直线 的交点。
另外,沟底中桩 水准测量因为是支 水准路线,故应另 行记录。 当跨越的深谷 较宽时,亦可采用 跨河水准测量方法。
3、线路纵断面图
按照线路中线里程和中桩高程,绘制出沿线路中线地面起伏变化的图, 称纵断面图。 线路纵断面图中,其横向表示里程,比例尺为1︰10 000;纵向表示高 程,比例尺为1︰1 000,它比横向比例尺大10倍,以突出地面的起伏变化。
线路工程测量最终版

JD1
R
1
路线前进方向
JD2
L 2
1.3 设置里程桩和控制桩
路线中线上设置里程桩的作用是:标定线路 中线的位置和长度,它也是施测路线纵横断 面的依据。设置里程桩的工作主要是定线、 量距和钉桩。距离测量可以用钢尺或测距仪, 等级较低的也可以用皮尺。
里程桩分为整桩和加桩两种。如下图所示, 自路线起点开始,沿中线用经纬仪或花杆定 线,每隔20 m(铁路、公路等较长的线路则 每隔50 m或100 m)及其整倍数用钢尺丈量 距离,这样设置的里程桩,称为整桩。
定测阶段的任务是: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 上进行路线中线、高程、横断面、纵断面、 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 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2 、道路施工测量
道路设计完成后,需要按照设计图纸测设或 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 程逐项完工后进行竣工验收测量,为工程竣 工后的使用J和D1 QZ养R护提供基础资料。
二、 路ZY 线中线测YZ 量
ZD
ZH
路地线上中。线路ZD 测线量中是线将 的路 平线 面HY设 线计 形中 由心 直线 线YH测 和设曲H在线Z 实组
成,曲线又由圆曲线和缓和曲QZ线组成,如图
所示:
JD2 L
中线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测设中线交点JD 和转点ZD、量距和钉桩、测量转点上的转 角、测设曲线等。
(a)
(b)
(c)
(d)
(e)
三、圆曲线测设
交点 JD
当曲线的路线测是线进设最由行工基一连作本曲线个接分的起点Z方。两平Y 向 曲 个面切线转 线 步曲长曲向 的 骤线T线中 外Q另 形 。,点 Z距 E一 式 先如曲个 较 测图线转方 多 设长所角 TL向 , 曲示时 其 线。曲Y线Z,中的圆终点常主圆曲用点曲线
铁路及公路线路测量

线路测量线路测量是铁路、公路、输电线路和管道及线路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线形工程建筑物的整体统称线路。
线路测量的目的是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在勘测设计阶段主要为工程设计提供资料;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将线路中线(包括直线和曲线)按设计的位置进行实地测设。
各种线形工程的测量工作大体相似,基中铁路和公路的线形测量具有典型性。
第一节铁路线路测量概述一、铁路线路勘测概述铁路线路勘测的目的就是为铁路的设计搜集所需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方面的资料,经过室内研究、分析和对比,在线路的起、终点之间找出在平面上直而短,在立面上坡度小的线路位置,以保证所选线路和工程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使其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充分发挥效益,故修建一条铁路,一般要经过下列程序:(一)方案研究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找出线路可行的方案和初步选定一些重要技术标准,如线路等级、限制坡度、牵引种类、运输能力等,并提出初步方案。
(二)初测和初步设计初测是为初步设计提供资料而进行的勘测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提供沿线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以及地质和水文资料。
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提供的带状地形图上选定线路中心线的位置,亦称纸上定线,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一个推荐方案;同时要确定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如线路等级、限制坡度、最小半径等。
(三)定测和施工设计定测是为施工技术设计而做的勘测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把初步设计中所选定的线路中线测设到地面上去,并进行线路的纵断面和横断面测量;对个别工程还要测绘大比例尺的工点地形图。
施工技术设计是根据定测所取得的资料,对线路全线和所有个体工程做出详细设计,并提供工程数量和工程预算。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线路纵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并对桥涵、隧道、车站、档土墙等做出单独设计。
铁路线路测量是指铁路线路在勘测、设计和施工等阶段中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主要包括:为选择和设计铁路线路中心线的位置所进行的各种测绘工作;为把所设计的铁路线路中心线标定在地面上的测设工作;为进行路基、轨道、站场的设计和施工的测绘和测设工作。
线路测量的基本方法

线路测量的基本方法线路测量是指对一个电路或网络中的线路进行测试和分析的过程。
线路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压测量:电压是指电路中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
通过测量电路中不同点之间的电压差,可以获得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情况。
电压测量可以使用数字电表或万用表来进行,通过将测试仪的正负极分别接在待测电路的两个点上,即可测量出电压。
2. 电流测量:电流是指通过某个截面的电荷的流动数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并计算各个元件的功率消耗情况。
电流测量可以使用电流表或万用表进行,将测试仪串联在待测电路上即可测量出电流。
3. 阻抗测量:阻抗是指电路中对交流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阻抗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路中元件的电阻情况,以及它们对电流的响应。
常用的阻抗测量方法包括可变电阻法和万用表测阻法。
4. 频率测量: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事件次数,用赫兹(Hz)表示。
在电路测量中,常常需要测量交流电路中的频率,这可以通过示波器或频率计进行。
示波器可以显示周期性信号的波形,通过观察波形的重复次数来确定频率。
5. 电阻测量:电阻是指电流通过物体时所遇到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
电阻测量可以通过万用表或电桥进行。
万用表测阻法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出电阻值,电桥法通过调节桥路中的电阻来使电桥平衡,从而得到被测电阻。
6. 电容测量:电容是指电路存储电荷的能力,单位是法拉(F)。
电容测量可以使用电容表进行。
电容表通过测量充电或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容值。
7. 电感测量:电感是指电流在螺线管中产生的磁场所导致的电压变化,单位是亨利(H)。
电感测量可以使用电感表进行。
电感表通过测量电感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计算电感值。
除了上述基本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线路测量方法,例如功率测量、功率因数测量、衰减测量等,也是线路测量中常用的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和设备,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线路定测阶段中线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

线路定测阶段中线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线路定测阶段是电力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其中,线测量是线路定测阶段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线测量主要是通过对电力线路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来确保线路的设计与实际建设的一致性,保障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下面将从线测量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阐述线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线测量的主要目的:线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电力线路的设计能够贴切实际情况,保障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线路长度在进行线路设计时,需要根据电网规划和用电需求等因素确定线路的长度。
线测量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测量建设线路的实际长度,确保与设计长度的一致性。
如果线路长度与设计长度存在差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
2.测量线路高度线路高度是指线路离地面的高度。
通过对线路高度的测量,可以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避免与其他地物发生碰撞而引起设备损坏或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3.测量线路通道宽度线路通道宽度是指电力线路两侧的通道宽度。
线测量过程中要测量通道宽度,以便在线路施工时避免与通道内其他设备或建筑物产生碰撞。
4.测量电力线间距电力线间距是指电力线与其他设备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线测量过程中要测量电力线间距,以便在线路施工时保证电力线与其他设备或建筑物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
二、线测量的具体过程:线测量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现场勘测在进行线测量之前,需要对线路所在地进行勘测,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在勘测过程中,要注意地形地貌、通道宽度等因素,以便更好地确定线路的具体位置。
2.测量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测量是线测量中的重要内容。
测量时应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比如测距仪等。
在测量过程中,要按照规定路线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精度。
3.测量线路高度线路高度的测量通常由折叠仪完成。
在测量过程中,应按照标准测量高度,避免误差。
4.测量线路通道宽度线路通道宽度的测量可以采用手持仪器进行。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与周围设备和建筑物的距离,避免误差。
线路工程施工测量知识点

线路工程施工测量知识点线路工程施工测量是电力、通信、交通等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线路工程施工测量的相关知识点。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施工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对线路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标定和验证,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其基本原理包括测角、测距和测高差。
1. 测角:通过经纬仪或全站仪等仪器,测定两点之间的角度,用于确定线路的方向和位置。
2. 测距:利用钢尺、测距仪或激光测距仪等工具,测定两点之间的距离,用于确定线路的长度和规模。
3. 测高差:通过水准仪或全站仪等仪器,测定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用于确定线路的垂直位置和坡度。
二、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线路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控制测量:建立施工控制网,测定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为后续的施工测量提供基准。
2. 定位测量:根据设计图纸,测定线路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等关键位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线路的正确走向。
3. 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测定线路沿线上的各个施工点位,为施工提供具体的施工位置。
4. 高程控制:测定线路沿线的高程,确保线路的垂直位置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技术要求1. 测量仪器:线路工程施工测量应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2. 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如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差测量等。
3. 技术要求:线路工程施工测量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测量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1mm/m。
(2)测量数据应真实、可靠,不得有误。
(3)测量结果应进行复核和验证,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四、施工测量在线路工程中的应用1. 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测量在电力线路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确保线路杆塔的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
2.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测量在通信线路工程中用于确定通信杆塔的位置和高度,确保通信线路的顺畅传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线路中线测量
平面曲线的几种类型 • 基本型平曲线 • 回头曲线 • 复曲线 • S型曲线 • 复合型平曲线 • 卵型曲线
第一节 圆曲线主点及其测设
圆曲线是最基本的平面曲 线。
曲线要素的计算 交点JD、转向角△、半径
R。
➢ 圆曲线的主点 • 直圆点ZY • 曲中点QZ • 圆直点YZ ➢ 圆曲线要素 • 切线长T • 曲线长L • 外矢距E。
• 插大旗 将方案中所选线路用红白旗在野外标出其走向和
大概位置,为导线测量和各专业调查指出进行的方向。 导线测量
初测导线是测绘带状地形图和定测放线的基础
第二节 铁路新线初测
高程测量 初测高程测量任务: ①、沿线路设置水准点,布高程控制 网; ②、测导线点和加桩的高程。
地形测量 在导线和高程测量基础上沿规划线路
测带状地形图,带状宽度100~300米。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定测主要工作内容 ①、中线测量; ②、线路纵断面测
量; ③、线路横断面测量。
线路平面位置组成
• 路线中线的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组 成,
• 曲线又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线路平面位置的标志
• 中线桩 用一系列木桩把纸上定线的线路中心线在实地标定出来,
间断链,而出现桩号不连续。仅在改动处用新桩号, 其它不变动处仍用老桩号。并就近在直线段选一个是 整桩的老桩号为断链桩。在同一断链桩上分别标明新 老两种里程及相互关系。 如:(改)K1+100=K1+080(原), 长链20米。 YDK337+247.67=YDK338+300 短链1052.33米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桩和线路纵横向地形明显变化处施测横断面。 ➢ 横断面测量的宽度——满足路基、取土坑、弃土堆以
及排水沟设计的要求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经纬仪定向 • 直线段 • 曲线段 ➢方向架定向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横断面测设方法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 ② 经纬仪视距法 • 经纬仪安置在中桩上,照准横断面方向, • 量取仪器横轴至中桩地面的高度作为仪器高, • 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量出地形特征点与中桩的平
• 断链 • 断链的概念
因局部地段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 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里 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 的叫“长链”,桩号重叠。
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 的叫“短链”,桩号间断。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断链处理: 所谓“断链处理”就是不牵动全线桩号,允许中
开圆曲线时偏离原车道,侵入邻近车道,从而影响行 车安全。 • 解决方法是在圆曲线段设置超高或在直线与圆曲线之 间增设缓和曲线, • 高等级公路既设置超高缓和段又设缓和曲线。缓和曲 线采用回旋曲线。 • 基本型平面线形——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基本型平面线形及其测设
基本型平面线形及其测设
➢ 圆曲线偏角计算
第二节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 偏角法测设圆曲线详细方法 测设曲线时,由于拨角、量距误差的影响,曲
线较长时,一般是从两端主点ZY、YZ测至 QZ,在QZ处闭合校核。 计算偏角时,应注意正拨和反拨。 以置镜点的切线为准,顺时针拨角称为正拨或 顺拨,其偏角为正拨偏角值;逆时针拨角称为 反拨,其偏角为反偏角值,反拨偏角值 =360°-正拨偏角值。
>0,左转; α<0,右转; ⑤、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里程
计算数据列表并用比例尺和量角器在地形图上复核。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 实地放线 放线 精度要求 ➢ 联测及放线误差的调整 拨角放线法虽然速度较快,但其缺点是放线误差累积,为
保证放线精度,《测规》规定每5~10km应与初测导线联测 一次,其闭合差不应超过表12-9的规定。 超限时,应查找原因。 不超限时,计算闭合差,进行调整。
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的任务
把带状地形图上设计好的线路中线测设到实地,并用木桩标 定。 中线测量步骤
①、放线 把带状地形图上纸上定线所确定的交点及交点间的直线段测设 到地面上,即放样控制桩JD、ZD。放线测量的方法有拨角放线 法、支距放线法、极坐标放线法。 ②、中桩测设 根据JD、ZD桩,沿线路测设中线桩,量测转向角、测设曲线。
仪器照准前视相邻交点或转点方向,自JD点沿视线方 向量取切线长T,打下曲线终点桩YZ。 • 测设曲线中点(QZ)
沿测定路线转角时所测定的分角线方向,量外距,打 下曲线中点桩QZ。
第二节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 地形变化不大、曲线长度小于40m时,测设曲线的三个主点已 能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 曲线较长,地形变化大,除了测定三个主点以外,还需按一 定的桩距,在曲线上测设整桩和加桩。《公路勘测规范》规
• 比例尺——1:100或1:200。 • 经路基设计,在透明纸上按与横断面图相同的比例
尺 • 分别绘出路堑、路堤和半填半挖的路基设计线——
标准断面 • 按纵断面图上该中桩的设计高程把标准断面图套在
实测的横断面图上——“戴帽子”。 • 根据横断面的填、挖面积及相邻中桩的桩号, • 算出施工的土、石方量。
距和高差。 • 适用于地形困难、山坡陡峻路线的横断面测量。 • ③ 全站仪法 • 全站仪法的操作方法与经纬仪视距法相同, • 区别在于使用光电测距的方法测量出地形特征点
与中桩的平距和高差。 • 在立棱镜困难的地区,可使用无棱镜测距全站仪。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 横断面图的绘制
• 根据横断面测量的各点间的平距和高差,在毫米方 格纸上绘出各中桩的横断面图。
这些木桩称为中线桩(里程桩),简称中桩。 • 中线桩的作用
①、标定路线中线的位置; ②、可标出桩的名称、编号及里程。 桩的名称有控制桩、整桩、百米桩、公里桩、加桩等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桩的编号有控制桩编号、桩号等 里程
里程是指中线桩沿线路至线路起点的长度。 里程沿线路中线计量。 线路起点里程一般为DK0+000, DK表示定测 里程 • 控制桩 对线路位置起控制作用的桩如交点桩(JD)、 曲线主点桩、直线转点桩(ZD)等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 拨角放线法 根据图上定线交点的坐标,经过内业计算
得到相邻两交点的直线距离及直线的坐标方位 角,由方位角计算出转向角。然后到现场根据 计算资料放出放出各个交点,定出中线位置。
拨角放线的步骤如下: 计算放线资料 实地放线 联测与放线误差的调整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 计算放线资料 ①、在初测导线计算表里查取导线点的坐标; ②、在地形图上量取各直线段的交点坐标; ③、反算各交(转)点间的长度及坐标方位角; ④、计算各转点的转向角α(后视方位角-前视方位角) ,α
线路测量
二O一O
第一章 线路测量概述
• 在线性工程如铁路、公路、输电线、供 水、供气及输油管道等工程在勘测、设 计、施工等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称为线路工程测量,简称线路测量。
第一节 铁路线路测量概述
新建一条铁路新线经过的程序 • 方案研究
在小比例地形图上选线路方案及一些重要技术标 准 • 初测和初步设计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 绘制线路纵断面图 将线路中线经过之处的地形、地质等自然状况
以及设计资料表示出来 横轴——中桩里程 纵轴——中桩地面高程 高程比例尺是水平比例尺的十倍 纵断面图还包括线路的平面位置、设计坡度、
地质状况等资料。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路线设计纵断面图 • 图的上半部,从左至右绘有贯穿全图的两条线, • 细折线表示中线方向的地面线, • 根据中平测量的中桩地面高程绘制; • 粗折线表示纵坡设计线。 • 注资料:水准点编号、高程和位置; • 竖曲线示意图及其曲线元素; • 桥梁的类型、孔径、跨数、长度、里程桩号和设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整桩 整 桩 是 由 路线起 点 开始 , 每 隔 10m , 20m 或
50m的整倍数桩号而设置的里程桩; 里程为整百米的称为百米桩; 里程为整公里的称为公里桩。
加桩 在地形明显变化和与线路其他道路、管线等交
叉处设置的桩。 桩的制作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第一节 圆曲线主点及其测设
➢ 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 转角△和圆曲线半径R已知,由图知其计算公式为:
切线长 曲线长 外距 切曲差
T L
R tan 2
R
180
E
R J
(sec 2
2T
1) L
第一节 圆曲线主点及其测设
圆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曲线主点ZY,QZ,YZ的桩号根据JD桩号与曲线测设元素计算。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支距放线法 ➢极坐标放线法 中桩测设
中桩测设包括直线和曲线两部分 直线测设是放样公里桩、百米桩、 加桩及加桩;
第三节 铁路新线定测
线路纵断面测量 初测、定测都要进行高程测量包括水准点和中桩
高程测量。 ➢ 线路水准点高程测量 定测阶段的水准点高程测量亦称基平测量. 任务——沿线布设水准点、施测水准点的高程。 水准点的布设 ➢ 在初测水准点布设的基础上进行 。 ➢ 水准点设置在坚固的基础上或埋设混凝土桩,以BM表
ZY 桩号 JD 桩号 T
QZ 桩号 ZY 桩号 L 2
YZ 桩号 QZ 桩号 L
YZ 桩号
JD 桩号
T
2 J
第一节 圆曲线主点及其测设
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 测设曲线起点(ZY)
在JD安置仪器,后视相邻交点或转点方向,自JD沿视 线方向量取切线长T,打下曲线起点桩ZY。 • 测设曲线终点(YZ)
定的整桩间距l为: R>60m, l=20m; 30m<R<60m, l=10m, R<30m, l=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