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

合集下载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展现了19世纪英国乡村生活中的阶级观念、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问题。

苔丝的悲剧成因涉及到社会制度的不公、个人性格的局限和命运的无情等多重因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苔丝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是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小说开篇,我们了解到苔丝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贫困的小农,母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苔丝的家庭没有任何背景和地位可以支持她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她注定只能在贫困和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家庭环境中生活。

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阶级制度严格,贫穷的家庭很难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这使得苔丝注定要受到社会的不公对待。

苔丝的个人性格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苔丝是一个善良而纯洁的少女,她对待生活充满着乐观和善良,但同时她也有一种敏感和纯真的天性。

她对自己的命运充满希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她的纯真与社会现实的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她的内心承受了沉重的打击。

在小说中,苔丝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幸遭遇,但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善良和乐观,这也是她的个人性格使她更容易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

苔丝的爱情经历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小说中,苔丝爱上了徳伯家的少爷安吉尔,她将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对方身上。

但是由于她的贫穷和社会地位的差距,使得她和安吉尔之间的爱情注定是无法成真的。

安吉尔最终选择了另一个高贵的女性作为妻子,而苔丝只能独自一人面对社会的嘲讽和压力。

苔丝的爱情经历使她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这也使她更加迷茫和无助。

社会道德和宗教伦理观念的约束也是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和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

苔丝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无法违背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对道德的坚守,她选择保守自己的贞操和清白,而这也成为了她放弃和安吉尔之间爱情的决定。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19世纪英国乡村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主人公苔丝·埃弗德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的悲剧成因在于社会的偏见、性别歧视、以及她自身的软弱和无助。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社会的偏见是苔丝悲剧的重要成因之一。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阶级观念严重,贫穷的农村女孩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尊贵。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酒鬼,家境非常贫困。

由于家庭的贫困,苔丝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被视为低下的劳动阶级。

在当时的社会中,贵族和富人们对贫穷的人和低下阶层的人持有歧视的态度,他们认为这些人注定是悲剧的命运,是注定要被社会所边缘化的。

社会的偏见使得苔丝从小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她被剥夺了应有的幸福和尊严。

性别歧视也是苔丝悲剧的成因之一。

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

苔丝在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和朋友的支持,她不得不去寻找工作来维持家庭的生活。

在当时的社会中,女性的工作选择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一个没有文化和技能的女孩来说更加困难。

苔丝找了很多工作,但都因为一些外部条件而不得不辞职。

她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使得她的生活更加困难和无助。

苔丝自身的软弱和无助也是导致她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苔丝是一个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女孩,但她内心却缺乏坚强和勇气。

她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总是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在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她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而是选择了逃避和放弃。

她在与天真的安吉拉和富家子弟阿雷克斯之间的感情纠葛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主要包括社会的偏见、性别歧视,以及她自身的软弱和无助。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苔丝的悲剧结局。

苔丝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一面,更让人们意识到了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主人公苔丝·德比菲尔德从小到大的悲剧人生。

苔丝的悲剧成因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的限制、家庭的束缚、爱情的挫折和命运的无情。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苔丝的悲剧成因。

家庭的束缚也是苔丝悲剧的一大成因。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她没有父母的关爱,甚至没有人教她读写。

在这样的环境下,苔丝的成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她没有得到正常的教育和家庭照料,从小就要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她迷失自己的道路上,她的家庭没有给予她足够的支持和关爱,甚至在关键时刻对她的决定不予支持,这对苔丝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爱情的挫折是苔丝悲剧的又一个成因。

苔丝是一个追求真爱的女孩,她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期待,但是现实的打击使她陷入了深深的挫折之中。

在小说中,苔丝经历了对安吉尔的爱情和对阿雷巴德的短暂婚姻,但是最终都没有得到幸福的结局。

安吉尔对苔丝的爱情是一种理想化的崇拜,他要求苔丝对他的忠诚和纯洁,但是却不能理解苔丝的处境和内心的真实情感。

而阿雷巴德只是想要利用苔丝来满足他的欲望和得到金钱,他对苔丝的感情是虚伪和自私的。

苔丝的爱情遭遇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最终使她陷入了孤独和绝望之中。

命运的无情也是苔丝悲剧的重要成因。

在小说中,苔丝的命运是多灾多难的,她从小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保护,自己要努力奋斗才能生存。

遭受多种磨难和打击后,苔丝所受的伤害和痛苦是非常沉重的,她的人生充满了挣扎和不公平。

即使在当她终于找到了真爱和幸福的时候,命运的无情还是夺走了她的一切,使她最终走上了绝路。

在这个过程中,苔丝对命运的抗争以及最终的妥协,成为了她悲剧的最终注定。

苔丝的悲剧成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的限制、家庭的束缚、爱情的挫折和命运的无情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苔丝的命运。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苔丝的人生悲剧最终成为了一种无法挽回的悲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伯家的苔丝爱情与命运的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爱情与命运的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爱情与命运的悲剧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经典小说《苔丝·得·厄维尔》中的主人公。

她是一个天真善良、勇敢坚强的女性,她的爱情与命运之间交织出一幕幕悲剧。

本文将通过分析苔丝的爱情和命运,探讨她所面对的挑战以及她的成长过程。

苔丝的爱情经历充满了波折和痛苦。

她最初爱上了托马斯·哈代的表兄弟安吉尔·克莱尔,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与富家女结婚,而将苔丝抛在了一旁。

苔丝对他的爱情是真挚而无私的,然而却得不到回应,这使她备受打击。

她曾试图逃避自己对安吉尔的感情,但内心深处的爱意始终无法掩盖。

当苔丝最终在一次事故中受伤后,安吉尔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却为时已晚。

苔丝的命运同样充满了磨难和不幸。

她出身于农村贫困家庭,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却渴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社会的阶级差异和常规的道德观念使得苔丝无法逾越自身的身份和地位。

她在回到故乡德伯后,被迫成为家族的佣人,受尽凌辱和不公。

她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公正待遇后,终于选择了逃离这个压抑和恶劣环境。

她的命运似乎无法逆转,她在追求幸福过程中总是遭遇挫折和痛苦。

然而,正是在这一系列的遭遇中,苔丝逐渐成长并展现出了自己的坚强和勇气。

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软弱少女,而是变得坚定、独立和自信。

她通过艰苦的努力,成功地独立谋生并养活自己。

她的成长过程显示出一个女性在逆境中挣扎并追求自由和尊严的形象。

苔丝深受社会和家庭限制,但她从未失去对幸福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着。

在小说的结尾,当苔丝得知安吉尔已经娶了她的姐姐,她选择了坚强地过上自己的生活,并带着对未来的希望离开了德伯。

她表现出的勇气和坚持展示了她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欲望,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苔丝的命运虽然是悲剧的,但她所经历的痛苦和挫折塑造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也让读者深深地为她所遭受的不公和不幸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总结起来,德伯家的苔丝的爱情与命运交织成了一幕悲剧。

理想与现实:《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结局

理想与现实:《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结局

理想与现实:《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结局概述《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于1891年出版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一部揭示社会现实和女性地位问题的经典作品。

本文将探讨小说中人物苔丝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两者之间所引发的悲剧结局。

苔丝的理想苔丝是一个年轻而坚强的农村女孩,在她成长过程中,她对于生活和爱情有着美好而纯真的理想。

她渴望能够摆脱贫困、得到教育和提升自己的地位,希望找到真正疼爱她并珍视她内心灵魂的人。

苔丝面对现实然而,苔丝在努力追求自己理想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残酷现实。

她通过去当女仆工作来赚取钱财,并积极寻找机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但即使付出了努力,她仍然受制于社会阶层的束缚和性别歧视,无法实现她内心的理想。

婚姻的悲剧作为一个美丽而有才华的女孩,苔丝吸引了德伯家族中的三位男人的注意。

她面临着对爱情和幸福的抉择,然而,她却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巨大的痛苦与不幸。

她相信自己找到了真正爱她和关心她的人,但却被背叛和遭受未婚生子带来的耻辱。

最终,她不得不放弃自己所追求的那份美好,并陷入了无尽的困境与绝望之中。

社会现实与女性地位小说通过苔丝这一形象深刻揭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女性地位和道德标准所带来的压迫和限制。

苔丝成为一个被社会舆论所谴责、流落异乡孤苦伶仃的妇女。

这种残酷现实让读者重新思考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对女性权利、尊严和选择权应给予的重视。

结论《德伯家的苔丝》通过苔丝的悲剧结局,寓意着现实与理想之间常常存在巨大的鸿沟。

小说通过描述苔丝的经历和遭遇,向读者们呈现出一个残酷而真实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女性地位和尊严的关切。

这个故事警示我们要珍惜自己拥有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也要思考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和偏见。

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我们需要保持信念和勇气,努力去改变不公正的社会环境,并为每个人创造更加平等和美好的未来。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苔丝从一个乡村女孩成长为一个经历种种挫折的女性的故事。

苔丝的悲剧成因深深触动着读者的心,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苔丝的出身就决定了她的命运。

苔丝出身于农村贫苦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喜欢酗酒、爱赌博的农民,母亲则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女人。

这样的家庭环境决定了苔丝从小便要承受很大的生活压力,她要照顾家务,照料家人,过着贫困困苦的生活。

这种贫困生活使得苔丝从小就缺乏了良好的教育和正常的成长环境,她的心灵和情感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苔丝的纯真天性也成为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苔丝自小在福利委员会的幼儿园长大,长大后成为给哈代家族做女佣的女仆。

她天真纯洁,善良善解人意,然而这样的性格却遭到了很多人的伤害。

她对世界的无邪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在酸雨一般的现实面前显得太过玻璃般脆弱,她最后因为对爱情的迷蒙与追求而陷入了深渊,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终点。

苔丝的仁慈和善良也成为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在故事中,苔丝对待他人总是满怀善意和同情心,她对家里的老大人失去了现实的希望,她对父亲的深情孝心,她对爱情的全部投入,她慈爱的对待哈代家族的儿童,都体现了她的善良与仁慈。

这样的善良和仁慈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却被人利用和践踏,她最终遭受的伤害也正是因为她过分的信任和仁慈。

苔丝的不甘沦为命运的牺牲品也使她走向了悲剧。

苔丝一直都对自己的命运抱有不甘,她并不愿意沦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命运却对她一直并不友好,她不得不承受种种的被动和伤害,最终导致了她的身心崩溃。

苔丝身上的女性特质也成为她悲剧的原因之一。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展现出了女性的纯真、温柔、坚韧和牺牲,但这些美丽的品质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苔丝的女性身份注定了她只能成为被动的牺牲品,她的命运被男人的利益所左右,最终导致了她沦为悲剧的结局。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代表作品。

哈代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深受广大读者同情的悲剧人物——苔丝。

这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姑娘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悲剧,而她人生的悲剧是其性格与环境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结果,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本文将从主客观多个角度分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标签:苔丝;悲剧;社会;性格;家庭《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了美丽善良、勤劳淳朴、坚强勇敢、纯洁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女孩苔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为减轻家庭负担去富贵家庭做工,被富家无赖诱奸、回家后丧子、新婚之夜因旧事遭丈夫抛弃、将又来纠缠她的恶棍刺死,最终自己也走上断头台。

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苔丝的一生是由悲劇构成的,但任何悲剧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苔丝悲剧的成因并不是单方面的,是由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

主观因素便是苔丝的性格;客观因素是家庭,社会,传统观念,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苔丝的命运悲剧,下面便从这几个角度对苔丝的悲剧成因进行分析。

一、性格因素苔丝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在家中唯一的劳力性动物老马死后,因为觉得老马的死与自己有关,出于愧疚和对家庭收入的担忧,就答应了父母让她去德伯家认亲的要求。

对亚雷,她从一开始就有排斥但还是继续待在他们家中干活。

她对亚雷缺少戒备心,在亚雷让她和自己一起回去的时候,她虽然没有多信任但还是依赖着他,和他一起回去,这也造成了她被亚雷诱奸的结果。

因为她的善良不忍心,她生下了自己和亚雷的孩子,可是孩子也因病夭折。

同样也是因为她的真诚,她认为自己不应该隐瞒自己的丈夫克莱尔,于是在婚前选择告诉克莱尔自己的过去,可她没想到克莱尔完全不能接受,两个人还是在新婚之夜分开了。

之后在父亲去世后,一家人无家可归的时候,她又因为自己的对家庭的那种责任感而答应了与亚雷同居。

可不能忽视的是,苔丝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勇于反抗的女孩,于是在克莱尔回来之后,她杀死了亚雷,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苔丝悲剧

苔丝悲剧
2009-08-27 17:16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悲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苔丝个人的性格与命运、环境、社会的冲突,从而造成了个性的毁灭 一、 命运悲剧 苔丝的悲剧首先是命运的悲剧。苔丝是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出生,并且是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和不负责任的父母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同时,作为一个美丽但是身份低下的女性,在维多利亚时代,性别与出身给这个纯洁而勇敢地追求幸福的姑娘带来的只能是厄运。而作者似乎要为了突出这种命运的不可违抗性,在他的作品中总是穿插了大量的偶然性因素。在《苔丝》中,哈代作为一个农家孩子,她是朴质、善良、能干的小姑娘,从小就帮助家里干活并且干得比别家的孩子都不赖。同时她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作为家中的长女,她打小就挑起了家中的重担,并且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承担这一切。这样的一个女孩的生活本应是幸福而美满的,但是命运却和她开了很大的玩笑。故事从她的善良、负责任的天性开始,她在深夜主动提出为酗酒的父亲赶车送蜂蜜,却在困倦中不小心与一辆邮车相撞,把家中唯一的一匹生计工具——“王子”撞死了,这让她有一种负疚感。而在此之前,他的父亲回家的路上获知了:苔丝家原是名门望族德伯氏的后裔。牧师劝告他:德伯家已经没落,不要再做任何无谓的工作。但是却在犹豫中没有清楚地告诉他:亚历克?德伯家是假冒的德伯世家。于是虚荣的德伯执意要女儿去亚历克家认亲,从此攀上一户好人家,全家人也跟着享福。高洁的苔丝本不愿意却认亲,却因心有愧疚,只好硬着头皮去认亲。结果在德伯家惨遭不幸,从此开始了她悲壮的人生道路。遭遇了此厄运,她本来是要远走高飞的,却在落难后才遇见了心仪的对象安吉尔。两人一见钟情,苔丝也尝试过拒绝,但是都没有成功,两人终于到了水深火热的程度,谈婚论嫁的地步。苔丝无奈之余,婚前怀着负罪感给安吉尔写了一封忏悔信,希望能得到安吉尔的原谅,但是无独有偶,信被塞到了地毯下面,安吉尔没有看到,这又开始了她的另一个大灾难:安吉尔远走他乡。苔丝从此贫困交加,再加上父亲的死,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这个长女身上,在混乱和无奈中,她又重回到了亚力克身边。当了她的情妇。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安吉尔又回来了,并且是带了忏悔的心情回来的,他希望能得到苔丝的谅解,却得知妻子已作了他人的情妇。而苔丝此时悔恨交加,认为一切的恶果都是亚历克所为,在愤恨中把他杀死,但是自己也没有免遭到法律的制裁,被送上了绞刑架。 在苔丝的身上,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了命运对人物的嘲笑,苔丝是天命或宿命的牺牲品;同时,作者也稍微夸大了偶然性在人们生活里的作用,例如老马的死;苔丝跟亚历克的相遇成为她生活中的转折点;苔丝在与安吉尔结婚前夕写给他的信产生了悲剧的误会;安吉尔最后的悔改返回等等。但是这种命运的描写却也是真实的,在当时的社会不乏这样的例子,正如劳伦斯所说:“哈代的感情、他的直觉、他对美感的掌握……是非常伟大和深刻的。”○1 二、 社会悲剧 照哈代所说,人类悲剧的基础在于个人跟相敌对的、不正当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冲突,更广泛一些说,就是人类跟残酷无情的大自然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令人可悲地无法解决。哈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由于同传统的伦理观或道德观相抵触,总是以悲剧结束。虽然小说中的人物的爱情在他们自身的范围内或许是成熟的、道德的,但对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而言,却又是不成熟的、不道德的。 在《苔丝》出版后,曾被攻击为“不忠,不贞,诲淫”,因为在维多利亚的时代,男人与女人在婚姻爱情上的地位是永远无法平等的;而三角恋爱关系以及离婚、外遇、婚外关系之类,也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苔丝正是这种不公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下的牺牲品,她的整个一生都是在强迫和暴力下生存,社会和法律都认为那些侮辱和迫害苔丝的是正当的,因为她不能自卫。在作品中,哈代试图把苔丝和安吉尔平等:他们同样在青年时代都“陷入了罪恶”。但是,这个有着光明理想、先进的文明思想的人,口口声声说深爱着苔丝的人,到了紧要关头,却也暴露出自私自利的、目光狭小的小市民特征。因为资产阶级道德的不成文法,男人干了这种事并不认为有罪,只有女人——小市民宗法社会制度下的奴隶吃亏。而最后,当苔丝有生以来第一次进行自卫时,从那个同样的“刑律”观点看来,“一个纯洁的女人”就变成罪犯了。因为苔丝不属于有产阶级,从她出生之日起,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就剥夺了她过象人的生活的权利,现在又剥夺了她所残余的唯一的东西——她的生命,命运对她的“戏弄”算完结了。 三、 性格悲剧 哈代曾说:“悲剧。简单地讲,可以这样说:悲剧表现个人生活中的一种事物的状态,他的本能或欲望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悲惨的结局。○2 苔丝是哈代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高峰。她集人类美貌、善良、聪慧、勤劳、坦诚、坚贞于一身,是个纯情高洁的乡村田园姑娘。哈代正是怀着这样的激烈的感情来描绘苔丝的,她被奉为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并在序言中说:“这是一个心地坦白的人对于主人公的品格的评价。”可见苔丝在哈代心中的高洁形象。但是,这样一个优秀、突显的女性,她的不幸正是那种表现了她的性格力量的事件造成她的不可避免的堕落——她的纯洁致使了她的轻信与单纯:她因为责任心而挑起了夜里送蜜的重任,却不小心撞死了“王子”从而迫于无奈而去相亲,虽然她一开始就意识到亚历克的不轨图谋,但是她却过于天真大意。对于亚历克对她的帮助:教她吹口哨等都还心存感激。在事发那晚,只因想避开别人的“语战”,竟大意地跳上亚历克的马车,还挨着他睡着了;当她发现亚历克使诈却没有决意离开;同时对亚历克送给父亲和弟妹礼物而产生负债感,这一切都是她的纯洁所致,给了亚历克以可乘之机,让自己步入厄运之中。一位这样轻信的姑娘,她势必会既丧失名誉,又失去自己的爱人,这也是她不理解的,她的爱人安吉尔怎么能够不象她爱他那样,同样无私地爱着她。但是,倘若她不是这样纯朴,这样无用心地天真,她不会这样爱着安吉尔,她能够猜到她的爱情是怎样的结局,她也不会深有负罪感受,更不会说出自己的秘密,悲剧也决然不会发生。但是,她也不为之苔丝了,也决然不会引发我们的恐怖和怜悯之情。 苔丝还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她的反抗性,这是她身上的另一个杰出的闪光点,被公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三个叛逆女性之一,但是她这种反抗性却不够彻底,一直囿于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她一生追求幸福,对亚历克敢恨,对安吉尔敢爱,在一定程度上敢于反抗旧礼教。她蔑视和否定宗教,但当宗教约束与自然天性发生矛盾时,她毫不犹豫地对它发出了质问,她凭借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以卵击石”。但是尽管她做出最大的努力去抗争命运,仍然逃脱不了当时普遍女性的下场。她不自觉地从宗教观出发考虑问题,她无法摆脱世俗观念的阴影,封建礼教压迫着她。她恪守那个时代的准则,在她内心深处有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感。当她的孩子死时,虽然她不屑于宗教,但是她又担心她的孩子会因为没有洗礼而被打下地狱最低层,自己偷偷地给他洗礼;当她获知安吉尔也曾犯过错误时,她仿佛看到了希望,但是安吉尔的反应又让她跌回了不变的道德轨道中,她那原始的感情被安吉尔的文明轧得粉碎;她勇于追求爱情,对亚历克的不合理要求敢于反抗、拒绝,而没有从此甘于认命,但是考虑到孝道和迫于生活,她又重回到他身边;她认为自己对于安吉尔的爱是有欠缺的,她没有为安吉尔守身如玉,在临死前,她请求安吉尔娶她的妹妹为妻,因为“凡是我的长处,她一样地不短,可是我的坏处,她却一点没有……”她一直在旧有的道德圈边缘徘徊,在她这种不断地抗争、妥协、堕落到最终的坚决反抗中,我们看到了美好的东西被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撕裂的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
——从亚里士多德理论看苔丝的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巨匠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

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和不幸是由多种原因构成的。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为背景,将时代、个人、命运三个角度为出发点,分析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1、社会环境背景引发了苔丝的悲剧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某种严肃、完美和宏大行为的摹仿,它借助于富有艺术润色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并把这些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每个部分。

从时代悲剧上看,《德伯家的苔丝》真实地反映出在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下,个体农民贫困破产的悲惨状况,愤怒的控诉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的伪善以及法律的不公。

作者通过对苔丝遇见亚雷、克莱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行为摹仿来营造一种悲剧氛围。

2、苔丝性格是悲剧产生的内在因素
亚里士多德还提到,悲剧的主人公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们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

从性格悲剧上看,苔丝性格中最主要的特征是真诚、勤劳、坚强,富于牺牲精神和反抗性,她很早就承担家庭生计,对家庭的责任感,人的尊严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她在困难和不幸面前表现出坚强的性格。

苔丝的形象有农村妇女的美德。

她淳朴、善良、真诚、热爱劳动,她生活的原则是自食其力,不羡慕荣华富贵,没有虚荣心,她对贵族家世并不稀罕,对克莱德爱是真诚纯洁的,丝毫没有参杂贪图财富与地位的想法。

她一直憎恶痛恨亚雷,当她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一生是被亚雷毁掉时,便毅然刺死他,这一行动虽表现出她对社会恶势力强烈的反抗精神,但最终她逃脱不了死亡的悲剧。

3、哈代的宿命论思想为苔丝命运抹上浓重的悲剧色彩
从命运悲剧上看,苔丝的一生都带有偶然性和命中注定的色彩,它们相互扭结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制约着苔丝的一生,这些看似偶然的因素,却形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将她推向悲剧的结局。

在她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被迫按照父母的意愿到所谓的本家那里找活干,成为一个雇佣劳动者开始,她不断遭受到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同时,传统观念也强烈的压迫着她,使她难以逃脱。

苔丝虽然能够反抗亚雷的肉体压迫,却无法避免克莱在精神上的打击迫害。

小说通过对苔丝无辜受害的描绘,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法律、道德和虚伪的宗教,作了有力的揭露,进行了愤怒的控诉。

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小说中的苔丝,在亚雷面前是刚烈的,而在克莱面前又是温柔的;在困难面前表现出难以想象的承受力,而在强大的命运面前,却脆弱无助;在克莱的心目中,她是天使;当真实地袒露于他面前时,她却仿佛变成了魔鬼;她的外表被男人视为欲望的源头,而她的内心又是无比的纯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