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同一阶段政治经济文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复习)

专题一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复习指导】

通史复习,应注意按历史发展的时空顺序,分阶段梳理、整合必修与选修模块的内容,立体呈现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阶段性特征,重新建构整体知识网络。

学习政治文明史,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理清线索,把握概念,如郡县制与分封制等;这样;注意各个时期的重要政治观念,如中国古代韩非和董仲舒的君主专制理论等;善于运用比较方法,对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观念进行比较;注意联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

学习物质文明史,要化繁为简、理清思路;注重归纳,总结规律;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及历史与现实热点的联系等;运用发展生产力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注重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文明精神史,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以天文、历法、科技、教育、医学、史学等栏目为经,以时间顺序为纬,梳理知识点;注意总结规律,尤其要注意中国发达的古代科技不能够顺利转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内容总结】

1、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2、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有:①政治上: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②经济上: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③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辉煌的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绘画的发展、灿烂的文学成就、多姿多彩的戏曲有艺术。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阶段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知识梳理】

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①最高统治权利继承秩序确立和初步完善。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制度臻与完善。②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商实行的内外服制度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运用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中央与地方,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推行变法,以秦商鞅变法为代表,打破了旧的权利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

2、经济上: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①农业。生产工具上,石器时代为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商周时期为青铜工具,春秋末年出现铁器、牛耕;耕作方式上,商、西周时期为集体耕作,春秋时期为个体生产,到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基本形成;土地所有制度上,商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国有制),春秋时期出现土地私有制,到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井田制(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②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基本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商周青铜冶炼业发达,春秋出现冶铁业。③商业。商周时“工商食官”,春秋战国出现大量私商,出现金属铸币,形成都会。

3、思想文化上: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基本形成。①上古时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了先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反映。②“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儒家、法家、道家等诸子百家在各领域所形成的理论,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③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的进化,诗歌(代表作《诗经》《楚辞》)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也有所建树,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的特色。

【难点解析】

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及与仁的关系。(1)“礼”是孔子社会观的集中反映。第一,礼指周礼,即周公所制定的西周礼制,体现了孔子对西周制度的向往。第二,礼指为实现“仁”而具体化的制度或者行为方式,儒家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主,通过礼来规范和整齐民众的行为。第三,礼指修身的手段,儒家认为人的行为是需要约束的,要用内在道德来约束自己。(2)“仁”与“礼”的关系:①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没有仁就没有礼。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具体表现。因此要克己复礼。还主张“为政以德。”②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是人的道行之一。③荀子比孟子更重视礼,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第二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知识梳理】

1、政治方面: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创立与巩固。秦创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成为中国2000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汉巩固发展了中央集权制(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刺史制度等)。

2、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逐渐成熟。秦朝法律肯定土地私有、汉初修养生息、

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技术改进(犁耕法、耧车、代田法等)等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金(汉用煤冶铁)、陶瓷(秦陶佣)、丝织(汉丝绸之路)等技术世界领先。商业继续发展,货币统一,长安、洛阳繁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兴盛。

3、思想文化方面:儒家思想成主流思想。秦焚书坑如坑儒;汉形成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体系(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大一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文学(汉赋)艺术(秦小篆、汉隶、帛画等)、科技(《九章算术》、地动仪、造纸术、麻沸散等)领先世界。

【重点透视】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目的、史实、评价。①含义:“重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抑商”就是限制工商业的发展。②目的:直接目的在于确保赋税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即安定人心。③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封建王朝继承并发展。④史实:西汉高祖和武帝的“抑商”措施。明清统治者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由官府垄断盐、茶经营;官府出台许多歧视商人的规定;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还采取征收重税、压价收购等手段,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⑤评价: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第三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和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文明和隋唐文明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隋唐时期,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经济上,政策的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内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文化上,领先世界,兼收并蓄。【知识梳理】

1、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十六国与东晋对峙、南朝与北朝对峙,三省体制逐步形成,出现孝文帝改革,形成民族大融合趋势。经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北方经济破坏与恢复,南方经济长足发展,商业水平低下。文化: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齐民要术》、灌钢法提高了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祖冲之的圆周率领先世界,王羲之的书法与顾恺之的绘画达到很高水平。

2、隋唐时期。政治: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发展了科举制,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唐中后期出现地方割据。经济: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出现曲辕犁,农业发达;制瓷业分南青北白两大类,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出现“唐三彩”;纺织业出现织丝技术;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布局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式制,大运河开通,“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兴盛,长安、洛阳成为世界性大都市。文化科技:三教融合;唐诗鼎盛;城市文化繁荣,唐传奇出现;书法、绘画艺术进入新高峰;僧一行实测子午线,火药被发明并用于军事。

【重点透视】

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评价、作用。(1)演变:①秦朝:设御使大夫负责监察百官。②汉武帝:建立刺使

制度。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员。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宰相权利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④宋朝:宋朝在地方设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⑤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2)评价: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封建统治;但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制约,实际效果有限。(3)作用:古代监察制度所起的主要作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第四阶段古代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文明

【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政治上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科技领域内的发明创造出现高峰,文化继续发展,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

【知识梳理】

1、政治上:①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宋代积贫积弱,民族矛盾尖锐,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影响、失败原因)未能改变这种局面,汉族政权先后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辽、北宋、西夏并立;南宋与金对峙),最终元朝实现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朝中央设“二府”、参知政事和三司,削弱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削地方兵权财权,设立知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解决了长期以来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有效地管理地方政府,为后世所沿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经济上: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并超越隋唐水平。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①农业上,精耕细作,农产品商品化加强。②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私营手工业明显增多;宋出现瓷都景德镇,瓷器成为主要出口产品,元烧成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北宋普遍用煤冶铁;元代新兴的棉织业兴盛,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③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商业活动地点与时间不再受限制;北宋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海上“陶瓷之路”兴盛,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3、文化上:科技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播到世界,天文历法成就突出(《授时历》);宋代理学有了重大发展(二程、朱熹);宋词元曲是主要文学形成;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清明上河图》)。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多元化增强,突出表现在宋词、宋话本、风俗画、南戏、元杂剧等成果上;宋代市民生活多姿多彩,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重点透视】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含义极其在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

(1)含义:“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儒家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世和谐与社会和谐。所以“和为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2)表现:①孔子的“和”。“和为贵”:认为“和”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而且是调解人们之间利益冲突的一种处世方式和治国之术。“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外表的相同和一致。“和而不同”是道德修养或者说理想人格的标准。②孟子的“和”: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在决定荣辱成败问题上,将人和看的比天时、地利更重要。③董仲舒的“和”: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而且将“和”提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认为“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④理学家的“和”: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或从物我和谐推及人我和谐,从人我和谐推及物我和谐。十分重视人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于自然的和谐是全部人生和谐的现实基础,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与境界。

第五阶段明清之际的中国: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1368——1840)

【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一方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以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另一方面,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力图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最终使古代中华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随着同时期欧洲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严重的危机。

【知识梳理】

1、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①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加强对地方控制;废丞相设内阁,强化专制皇权;开八股取土,加强思想控制②清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大兴文字狱,钳制了思想。

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①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世界领先,水稻产量高;玉米、番薯引进、推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②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冶炼业(焦碳冶炼)、丝织业(苏、杭)棉织(棉布成为主要衣料)、制瓷业(五彩、珐琅彩)全面发展。③商品经济出现新特点;大批中小工商业城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农产品商品化;徽商、晋商等区域性商团形成。④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清政府的“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文化上承古萌新。①《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说明传统科技还继续走在世界前列。②思想上出现新观念,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批判旧思想与专制制度,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理学有新发展(王阳明心学)并占据了主流地位。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④文学艺术繁荣,出现四大小说名著;书法绘画更加多样化、平民化、世俗化;京剧诞生,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重点关注】

1、中西科技发展史

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

②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③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而是在西方产生的原因

中国:(1)诞生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到较大的规模

(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及与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埋头书本,脱离实际生产,缺乏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4)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不利于培养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

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出现的根本原因: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需要科技知识——奠定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2)16、17世纪伽利略、培根、牛顿等科学家创立了一般规律和经典方法

(3)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希腊自然哲学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4)显微镜、望远镜发明——手段和工具

(5)欧洲国家保护、奖励科学发明,改革教育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2、中西方反封建思想的不同之处。

中国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

(1)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

(2)对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法国的启蒙思想:

(1)彻底批判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2)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难点解析】

1、中国古代“市”的发展演变。①秦代:制定了管理市的法律。②汉代: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官府设市令或者市长进行管理。③南北朝:民间集市“草市”出现。④唐代:“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⑤宋代: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夜市”“晓市”出现。原先不设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⑥明清:都市商业区相当繁华。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2、自16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东方终于在社会前进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了。

西方之所以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原因有:

(1)地理大发现后,迅速走向世界,对海外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2)文艺复兴为西方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及掠夺榨取行为提供了精神上的准备。

(3)宗教改革的积极作用。

(4)西方在国内有较好的政治环境,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持和保护政策。

东方落后的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2)东方封建国家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打击工商业。

(3)东方国家维护传统教化,禁锢非正统的思想。如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专题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及与同一时期中华文明的比较

【阶段特征】

政治上:古希腊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成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在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中,罗马法则独树一帜,成为欧洲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一套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法制制度的法律基础。

文化上: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知识梳理】

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过程: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式确立——伯里克里改革时期达到繁盛。基本特征: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其运行机构主要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雅典人还创立了抽签法、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差额选举制等运行模式,以保证民主政治的实行。

2、希腊先哲的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根源。公元5世纪以后,一些学者开始从以前对神的研究转为更多地关注自然和人的本身,于是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早期人文思想家。智者学派的代表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苏格拉底宣传“知德合一”、“认识你自己”等哲学思想。他们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3.罗马法起源与发展过程:习惯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公民法;万民法等,其核心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及意义:维系和巩固了帝国统治;民法;陪审制;律师制;诉讼原则等对后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点关注】

1、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

相同之处: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接近(时代背景相似)

第二、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第三、他们的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第四、都以口头对话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五、把关注的重点集中于伦理道德问题上

不同之处:

孔子主张“仁”,强调“礼”,认为贵贱有序;苏第一次在哲学上发现“自我”认识到人类理性的力量,体现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2、诸子百家和智者学派思想的比较

【难点解析】

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政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的比较

2、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比较

相同点:1都注重人与社会。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认为“人性善”等等,也无不关心人与社会。2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孔子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的学说,孔子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家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

不同点

专题三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

【复习指导】

1.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更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复习时注意这三条主线的交融与影响,准确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内容。

2、注意理清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统治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时间概念与近代化历程的关系。

3、本专题以近代化(现代化)史观为指导,整合中国近代史知识,揭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学习时,应了解近代化(现代化)史观的基本内容,加深对专题内容的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4、近代化(现代化)史观认为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近代化的实质是实现社会的转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

【内容总论】

1、近代中华民族在列强侵略的屈辱中,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前80年1840——1919)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后30年(1919——1949)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二是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

2、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多种势力阻挠,中国近代化进程缓慢,艰难曲折。②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过程,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相互交叉、同步进行。③中国近代化区域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行业集中在工业领域,农村地区和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④中国近代化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属于“欧风美雨”的产物。

3、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①先天的不利条件:没有资本原始积累,资金准备不足;缺乏科技支持,技术准备不足;欠缺技术人才,人才准备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思想准备不足。②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封建专制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③缺乏安定的环境。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孕育(1840——1860)

【复习指导】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面临重大变革。一方面,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中国社会一步步沉沦。另一方面,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发展,中国被迫与先进的西方列强接触,使中国社会不自觉地孕育了进步因素。但由于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主义势力仍然强大,广大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加上外国势力的阻挠,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仅仅出现了一些有利于近代化的因素,近代化的历程并没有真正开始。【阶段特征】

1840年至1860年,在外国资本中央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中国人民一方面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

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

【知识梳理】

政治上:①1840年,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定《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领土、关税、司法等一系列主权。②1856年,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反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整个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③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颁布《天朝天亩制度》作为革命纲领,后期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救国方案《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结晶。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渐强,中国经济开始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新的经济因素尚处于萌芽状态。

思想上: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开始了开眼看世界的历程。

【重点解析】

工业革命对西方和中国的影响。对西:①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提升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能力。②促使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和不断完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已经稳定的国家,如英国,通过议会改革,使民主范围有所扩大;未能建立稳定政治制度的国家如德国、法国,则通过颁布宪法,将政治制度明确下来。③是欧洲各国工人阶级力量逐步加强,导致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对中:①外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②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因素逐渐出现,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60——1895)

【复习指导】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对外国的了解进一步加强。这一时期,清政府与外国出现短暂“和好”局面,因太平天国被镇压,农民运动也暂时进入低潮,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带动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中国近代化真正起步。

【阶段特征】

19世纪60年代到1895年,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开展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随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诞生。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近代化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

【知识梳理】

经济上:①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中国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19世纪60——9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③19世纪60 70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一批近代民

族工业在东南沿海诞生。

政治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丧失。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希望引进西方科技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挽救中国的危亡;在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中分化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实施君主立宪制。

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中国的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

【重点透析】

1、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不同。①时代背景不同:明清之际,新航路开辟,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兴起,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能力比较有限;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希望获得海外市场,对外扩张的能力大增强。②双方地位不同:明清之际,中国示被外国侵略,中外双方地位平等;清末民初,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双方是殖民国家与半殖民地的关系。③传入内容不同:明清之际传入的主要是西方科学技术,而清末民初除西方科技外,还有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④影响不同:早期西学东渐只在少部分读书人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传播范围较广,并引发了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阶段性特征及后果。①鸦片战争以前,为扭转贸易逆差,进行鸦片走私贸易。造成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②1840——1894年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采取开埠通商、控制海关等方式。逐步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③1894——1931年以资本输出为主,采取放贷款、办工厂、开银行、修铁路等方式。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在华政治势力。④1931——1945年军事侵略与经济撤标相结合,采取直接控制工矿业、强占耕地、统治农产品、控制金融等手段,实施以战养战。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灾难。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复习指导】

从甲午战争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国跨越了清末,民初(北洋军阀统治)两个阶段,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与译著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首先,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在甲午战争后与一战期间有了长足的进步。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两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代表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其下层代表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国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

【阶段特征】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中坚力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创性地建立了共和政体,中国近代化向

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一时期,近代化的“整体发展”体现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

【知识梳理】

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全方位波浪式推进的特点。①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1898年镇压维新变法到20世纪初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结束了260多年的统治。②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911年孙中山的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成为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间也曾引发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论战。③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制造帝国主义,中国政局动荡不安,中国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④从无产阶级来看: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开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新纪元。

经济上:①以民族工业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②19世纪末,帝国主义大规模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在华势力不断增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思想上:思想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主要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把从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反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③资产阶级激进派: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④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⑤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社会生活上:①教育:现代教育体制开始确立。②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深刻,沿海城市人的衣食住行渐趋西化。

【重点透析】

1、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特征。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学“器物”到学“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及其影响。中国近代多元化的经济结构:①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1956年)。②外国资本主义(19世纪40年代——1949年)。③洋务经济(19世纪60年代——1895年)④

民族资本主义(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56年)⑤官僚资本主义(1927年——1949年)。⑥新民主主义经济(1927——1956年)。

中国近代多元经济结构的重要影响:①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成功。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

第四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复习指导】

本阶段是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同时也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的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近代化有所发展的十年,推动了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抗战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同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由于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本阶段近代化重点在政治领域。

【知识梳理】

政治上: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①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仲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②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相持阶段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抗日、中共七大)取得伟大胜利。③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重庆谈判、解放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挺进中原、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民主富强道路。

经济上:民族工业曲折发展①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如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统一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②抗战期间;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③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⑤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并发展成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重点透视】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制度的探索。

君主立宪制:①19世纪60年代以后,以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产生,他们主张在政治上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②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变法运动,他们主张在中国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民主共和制:①20世纪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了“创立民国”的主张。②通过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元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府。③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⑤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将内阁制改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将民主政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新军阀实行专制统治,但不得不打着中华民国的牌子。

专题四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学习点拨】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为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等。这些牲可视为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

14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准备、确立和不断深化的时期。在学习中要注意:第一,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春笋,以增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第二,理解从专制到时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历程的曲折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服务的理想。第三,认识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必然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以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内容总论】

1、以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5、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的大门。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是工业文明时代确立和扩展的世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文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深化。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2、以现代化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道德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最终完成了现代化历程。西方现代化历程的特点是先思想解放,然后制度创新,最后工业

革命,是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走的路与西方正好相反,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

3、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又是一部从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进入20世纪,全球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

第一阶段向工业文明迈进(14——16世纪末)

【学习点拨】

14——16世纪是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的时期。学习中,要注意不同时期人文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注意不同时期人文思想的演变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既能分析西方人文精神的阶级属性和时代变化,又能肯定西方人文精神中属于人类整体的价值观念,对历史人物、作品及思想作出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认识与评价。从历史背景和现实影响的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阶段特征】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亚非美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

【知识梳理】

1、文艺复兴(14—16世纪末):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于15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并不是真正要“恢复”古典的文化,而是正在形成之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借此抨击当时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新文化,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造舆论。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薄伽丘、达芬奇等文学艺术巨匠的作品,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成为人类思想文化的宝贵遗产。

2、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之交,受追求黄金欲望的驱使、商业危机的促进、宗教狂热的驱动和自信心的推动,经过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新航路开辟了“一体化”进程,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即贸易范围扩大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宗教改革(16世纪早期):1517年,由马丁•路德掀起的西欧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核心内容是“信仰得救”和“预定论”。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精神枷锁,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4、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权利法案》

【重点关注】

1、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演变

15——16世纪: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

17——18世纪:启蒙思想(理性主义)

19世纪:工业革命后(1)自由主义思潮(2)民族主义思潮(3)社会主义思潮

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演变

人文主义:

在资本主义萌芽初步发展,封建教会神学统治人民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它们反对的主要是宗教神学思想,追求现世的幸福。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对当时的科学,哲学甚至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对人主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晚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理性主义:

它是17、18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自然科学发展和专制主义强化的必然结果。理性主义主张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不仅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为未来的“理性”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

自由主义:它是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民族主义:

在欧洲,主要表现为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相结合的民族统一、民族独立运动;在亚洲和非洲,特别是亚洲,则表现为与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相结合的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民族独立运动。

2、西方对中国态度的转变

在17世纪及18世纪的早期,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要大的多。当西方人学到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及政治制度时,油然产生一种崇敬的心情。中国被尊为一切文明的典范,这是由于它的孔子伦理学说它的科举制度,它的重视文治轻视军事征服,它的精美的手工艺品,其中包括瓷器、丝绸及漆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赞美中国皇帝康熙“为超乎一切之上的伟大的……君主,是神一般的人,他靠智力管理一切,然而他也是靠教育取得品德和智慧的……因而获得统治的权力”。

只有到18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才开始减弱,这部分地由于一些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的种种劣迹受到中国人民的仇视,也是因为欧洲人开始萌生侵略中国的野心。

1600——1760年间,东西文化交流显然比以前有更大的进展。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等传教士来华传播欧洲的自然科学的同时,也大量翻译介绍中国的古代经典及文学哲学作品,大大影响了欧洲知识界,可以这样说:

这个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第一,东西文化是对等交流的;第二,“东学西渐”是以深层次的哲学及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而“西学东渐”,是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对此后东方国家的近代化具有深远影响。

“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是世界两个文明的交叉与交融,东西方文明在太平洋上的交融,则是亚太区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到1760年为止,世界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如果说地理大发现之打破世界地区隔绝状态,是向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的目标迈进的第一步的话,那么1760年实现的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便是第二步。

【难点解析】

1、15—16世纪重大的远洋航行。一是郑和下西洋。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1433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扬了国威,传播了友谊。二是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欧洲国家开辟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为促进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批判神性和神权的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3、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转型的影响。马克思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的武器制造逐渐居于领先地位,同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业的迅速发展。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证,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对欧洲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有力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第二阶段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公元17世纪——18世纪末)

【学习点拨】

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爆发的政治革命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学习中,要注意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理解政治文明的内涵(观念、组织、制度和行为)和基本特征(民主化和法制化),认识政治文明在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阶段特征】

17、18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首先,英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新兴的美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知识梳理】

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6——18世纪):荷兰组建商业垄断公司,垄断航海。英国主要通过商业战

争和掠夺、黑奴贸易。18世纪中期,英国夺取了大片殖民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2、经典力学: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标志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对欧洲知识界最显著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新的思维习惯,一是新的研究方法。其中的思维习惯——相信更改、怀疑旧权威(包括宗教)具有更深远的作用。

3、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大抗议书是(英国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通过内战,议会处决了国王,废除了君主制、成立了共和国;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统治权,改造了君主制。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转变,确立了以法律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制度。它启发和推动了美、法等国资产阶级争取普遍人权和国家公民资格的革命斗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主权,国王“统而不治”。18世纪早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4、启蒙运动(17——18世纪):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和俄国。它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核心内容是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三权分立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学说等,描绘了未来国家制度的蓝图,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作用。

5、《独立宣言》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①《独立宣言》是1776年北美十三个殖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文件。它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革命的原则。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国的意识形态,为美国此后20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也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对亚洲、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②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稳定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同时又为避免君主专制,独立不久的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它体现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影响深远。但它允许奴隶制存在,忽视了人民基本权利。

6、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①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推动了欧洲各国革命。但革命期间形成的小土地耕作制成为法国工业化的钳制力量。②受美国《独立宣言》的影响,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不久,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核心内容是人权和法治。《人权宣言》将启蒙运动主张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天赋人权”等观念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重点透析】

1、17-18世纪中西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启蒙运动风行,产业革命爆发,欧洲列强凭借自己强大的综合力量,力图按自己的意志重新改革世界。此时期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并逐渐达到顶峰,政治腐败;农耕文明继续发展,人口迅猛发展;文化专制,思想界万马齐喑;对外闭关锁国。经过200年的发展,中西差距越来越大。

2、中国传统文明对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为伏尔泰反对法国的专制政权提供了有力武器。西方文官制度始于对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模仿。

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影响。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18-19世纪人民群众同情或支持反专制统治、追求自由、平等等人权斗争基本上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如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法国人民在大革命期间的多次武装起义英国人民同情法国大革命、中国辛亥革命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等。反对建檄文的制定也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如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4、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共同历史作用。开启了现代法制社会的先河,在推动人类社会由君主专制转向民主政治、由人治转向法治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

【学习点拔】

18世纪末-19世纪中后期是工业文明时代的确立与扩展时期。学习中,要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主要成就;了解工业革命的扩展即其影响下的世界近代工业文明成果,即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扩展和完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阶段特征】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命。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同时,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和弊端的逐渐暴露,一些思想家和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资本主义的方案。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后的失望和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知识梳理】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以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对立为基本特点的两极社会结构取代了传统的多层社会结构,并使思想政治领域、社会观念、文化教育、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引起了东西方关系的变化,使东方从属西方。同时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传到世界各地,猛烈地冲击着旧思想、旧制度。

2、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和议会制的完善。光荣革命后的很长时期里,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通过控制议会而掌握国家政权;到十九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改革,分享权利。面对澎湃兴起的改革浪潮,统治集团的审时度势和适时退让是改革方案最终生效的关键。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英国议会史的一次重大改革,开创了日后议会改革法案的先河,推动了英国的民主化进程。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与政权中来,有利于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组阁制度确立下来,英国议会制进一步完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传承与交流 知识点总结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传承与交流 知识结构 专题线索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受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受国内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在不断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思想上自先秦、下至明清,其核心是儒学产生、发展、成熟、批判继承的过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儒家思想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这一思想体系能够不断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线索二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学艺术 中国传统科技成就辉煌,农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成就突出,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的成功转型。古代中国文学艺术源远流长,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队伍的壮大,文学艺术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线索三 古代中华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融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突出,源远流长,学校、书籍、图书馆等在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民族间、中外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圈形成和扩大。 考点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 时期 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创立和发展) 孔子创立儒学,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西汉时期(改造和正统)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此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 流意识形态 魏晋隋唐时期(挑战与危机) 佛、道、儒三教并存,玄学盛行,儒学危机,儒家学者掀起复兴儒学运动 宋明时期(转型与成熟) 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王守仁在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 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顾炎

明清史 讲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二轮复习——明清史 (一)、阶段性特征 说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分开的阶段性特征过于单一,学生无法形成整体得、相互关联得立体化认识。因此笔者将知识点用小论文的方式写出来,既解决的知识点问题,又训练了小论文题,一举两得。 论题:明清社会鼎盛与危机并存 论述:明清社会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末期,各方面完善的同时,危机亦逐步显露。 从政治层面看,内阁、军机处的出现,是集权政治下皇权发展的顶峰,这是集权政治的鼎盛期。但是由于废除宰相,使得皇权失去了法理下的制约,为中国社会在近代的转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从经济层面看,玉米、番薯的引进改变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伴随着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诏令的颁布进一步促进的农业、人口的发展,但是却使得小农经济社会的基础更加强化,亦为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带来了阻力。 从思想层面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冲破理学桎梏的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但是处于理学、八股取士下的社会,这些思想家的呼声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泛起一丝涟漪。 综上,从集权制度本身看,其自身已经发展趋于完备,但是从历史进步的眼光看,盛世和危机呈现出了一体两面的明清时代。 (二)、高频知识点 一、内阁 1:产生的根源:集权政治下,皇帝精力、能力无法分配、顾及所造成。 2:特点:始终不是宰相;不能统领六部;有建议无决策;后来权力有所增 加。 3:司礼监:起初为制约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二、商业发展 商业市镇的兴起;粮食结构发生变化;棉花、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副产品也成为商品;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专业化市镇的出现);形成区域性大商帮、会馆;玉米等经济作物引进,促进了人口的增加;重农抑商程度不断松弛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建议

二轮复习建议 一、优化专题设计是搞好二轮复习的前提。 1、注重专题下通史的融合。 (1)“横向”方面,要引导学生打通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生活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综合性认识。如:古代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化文明的融合渗透,综合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成果,以及理清社会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的融合,综合认识近代中国曲折的现代化里程。或具体到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认识其特征,如1 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特点;20世纪50、60年代社会发展特征;建国50、60年代的社会特征;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化(90年代前后的变化)。 (2)“纵向”方面,要引导学生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结合史实总结历史阶段特征、规律、发展变化、历史趋势,并分析其历史原因与影响,同时结合现实感悟历史。如:我国商业发展可分为古代商业、近代商业、现代商业发展,每个时期又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各自特征。古代唐、宋、明清的商业各自表现出个性特征;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和后商业发展的重大变化。注意把握能代表这些特征的典型性的史例,如:坊市制的打破突出代表了宋代城市和商业发展的特征;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新体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大规模于二战后,削弱于20世纪70年代;《南京条约》中国沿海被迫开放,《天津条约》内地开始被迫开放、《马关条约》进一步扩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主动开放于世界,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 (3)通史复习同时,注重中外相关事件、现象的联系比较,认识本质,得出启迪。如: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繁荣的比较;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同时期中外的比较: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与欧洲社会的比较;《清明上河图》与《蒙娜丽莎》的比较。 2、专题要宏观把握,小角度、新视角切入。宏观把握指纵向、横向宽视野认识历史发展,但宏观下,我们的视角要深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发展最有特征的部分。例如“交子”代表了四川地区古代商业的发展特征;“票证”代表了50年代中期后到改革开发前中国商业领域特有的现象,其本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女子的小脚”代表了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摧残,特别是对女子的迫害,解放“小脚”是对人性的解放,女人的解放,文明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苏联典型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30年代后的经济政治突出特征就是高度集中和计划;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社会突出的错误潮流是“左倾”。 3、专题下要嗅出时代发展、现实生活的“味觉”,挖掘出现实需要的“营养”。如:“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民生与保障”、“开放与文明”、“”、“革新与发展”、“工业化与农村发展”、“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与中国发展‘等。 4、关注新史观指导下的专题。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科学发展史观。史观就是研究历史的视角,例如以不同史观看大跃进运

高中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同一阶段政治经济文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复习) 专题一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复习指导】 通史复习,应注意按历史发展的时空顺序,分阶段梳理、整合必修与选修模块的内容,立体呈现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阶段性特征,重新建构整体知识网络。 学习政治文明史,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理清线索,把握概念,如郡县制与分封制等;这样;注意各个时期的重要政治观念,如中国古代韩非和董仲舒的君主专制理论等;善于运用比较方法,对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观念进行比较;注意联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 学习物质文明史,要化繁为简、理清思路;注重归纳,总结规律;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及历史与现实热点的联系等;运用发展生产力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注重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文明精神史,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以天文、历法、科技、教育、医学、史学等栏目为经,以时间顺序为纬,梳理知识点;注意总结规律,尤其要注意中国发达的古代科技不能够顺利转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内容总结】 1、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2、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有:①政治上: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②经济上: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③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辉煌的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绘画的发展、灿烂的文学成就、多姿多彩的戏曲有艺术。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阶段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知识梳理】 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①最高统治权利继承秩序确立和初步完善。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制度臻与完善。②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商实行的内外服制度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运用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中央与地方,扩大了统治区域。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25分大题规范练(二)含解析

25分大题规范练(二) 1.[2020·咸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期,大量中国陶瓷经由私人贸易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在此转销至南亚、中东地区;明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至明末清初,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瓷器的全新市场,在欧洲,中国陶瓷是贵族才有实力享用的;到了清代,各国通过各自的东印度公司来进口中国陶瓷。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专家指出早期的贸易瓷以中国特色的青花纹饰为主,后来出现了不少定制瓷,景德镇和福建的工匠,根据西方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制作出他们喜爱的陶瓷,中外贸易瓷见证了中外文化的互动。 ——摘编自《明清贸易瓷见证中外文化互动》 材料二16世纪中后期,英国出口商品涉及手工业制品、畜牧业产品、矿产品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等许多项目。早在15世纪中叶以前,其主导出口项目是羊毛,而15世纪中叶以后,呢绒成为主导出口项目。16世纪中后期到17世纪中叶,新呢绒出口增加。 15世纪末以来,英国进口商品有大量靛蓝、木材等手工业原料,还有非羊毛纺织品如亚麻布、帆布、棉布、丝绸,以及谷物、葡萄酒等食品。16世纪中后期,棉花、生丝、香料开始进口。在进口商品中,大部分是国内纺织业及造船业所需原料,而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的手工业制品及船舶又促进了出口商品项目的发展。转口贸易或过境贸易也获得较快发展。从进出口贸易总额来看,中国长期保持着顺差或出超地位。15世纪末,英国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顺差。在获得贸易顺差的方式上,两国之间迥异。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物美价廉,而国内金银的价值又比欧洲高得多,因此,欧洲人不仅从转运中国商品中获利;而且极力输出金银以从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专题复习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专题复习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专题复习:全面梳理与深度挖掘 在高三历史学习的关键阶段,我们迎来了第二轮历史通史专题复习。这一轮复习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重要事件、杰出人物和政治制度,从而形成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把握和深度理解。 一、历史背景:源远流长,跌宕起伏 历史二轮通史专题复习首先从历史背景入手。我们需要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文化氛围。例如,封建社会的形成,需要我们理解先秦时期的土地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封建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二、重要事件:穿越时空,探索历史的轨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重要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例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这些重要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进程和规律。 三、杰出人物:闪耀的历史明星,引领时代发展 历史是由无数杰出人物共同书写的。在历史二轮通史专题复习中,我们要关注那些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深烙印的杰出人物。例如,秦始皇

统一六国,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他的智慧和胆识无疑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政治制度:国家治理的基石,孕育社会变革 政治制度是历史二轮通史专题复习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理解各个时代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影响社会发展的。例如,明清时期的封建专制制度,其特点是君主专制强化和官僚制度完善,这一制度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结合考试大纲,把握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做到理解深入、记忆准确。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以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为了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通过制作时间轴或者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关联性;通过比较不同政治制度的异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历史二轮通史专题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挑战自我,挖掘自身潜力。同时,我们还要善于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在未来的考试中,我们要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融入到题目解答中,不仅要理解历史知识,还要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3讲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思想及文化 【专题要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①道家学派:老子、庄子;②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③墨家学派:墨子;④法家学派:商鞅、韩非子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儒学思想的形成 (1)孔子创立儒学:①政治思想:“仁”为核心;“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②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 ③著述方面,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本,被后人称为“六经” (2)孟子主要思想:①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主要思想: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观点;③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4.道家、法家和墨家 (1)老子创立道家学派。①唯心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③朴素辩证思想:万物、社会是运动的,关系是相对的 (2)庄子对道家学派的发展。①主张:认为世界万物是相对的。②影响: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梳理: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隋唐、宋元时期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隋唐、宋元时期 【时代特征】: 1、隋唐时期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2)经济:曲辕犁、筒车的出现,我国犁耕技术完善,水利事业发展,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文化: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楷书、草书流行,唐诗更是流芳百世。 2、.宋元时期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消除藩镇割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经济: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中国的封建经济 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坊”界限被打破;纸币出现;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 门;景德镇成为瓷都。 (3)思想文化:理学产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发明与外传;随着商 品经济的发展,宋词、元曲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 【考情预测】

1.对这一时期政治史的考查,预计侧重于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科举制的发展进程、运作机制、重大影响及其评价;对宋元地方制度的考查会注重宋代地方制度和元代行省制的基本特征、实质及其影响等知识点,多以观点、漫画、古籍材料等形式切入,以选择题为主。 2.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的考查,预计侧重于农业、手工业、城市经济的发展、意义和影响等,主要以表格、观点、图片、古籍材料等形式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也可能出现主观题。 3.对这一时期文化史的考查,预计集中在科技发明、书法绘画艺术、程朱理学等方面,尤其会侧重市民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等,主要从概念、图片和古籍材料等角度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命题视角】 视角一唐宋时选拔高级官吏注重从政经验 唐宋时期,科举制虽然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但这些出身于知识分子的官员根本没有从政经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行政效率。为此,唐玄宗时提出京城的官员,必须具有州县做官经历,才能担任中央的高级官员。宋代进一步形成了具有地方工作经历和行政才能 的复合型的士大夫官僚。 视角二唐宋时期城市空间的变化 宋代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与唐代相比,宋代城市发展体现了明显的空间性扩展,无论是平面面积还是内部的坊市结构以至于城市建筑的高度所体现的立体性,都说明宋代城市已经突破唐代和唐以前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职能,而转向了以城市商品经济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 (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个方面。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同学们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与大家就二轮学习进行一些沟通和交流。下面我将从文科综合的角度谈谈二轮复习建议。 一、什么是二轮复习 一般情况下,高三复习按照三轮进行。二轮复习既是一轮复习的提高,又是开展三轮复习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说,二轮学习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理解二轮复习的要求和特征,我们通过与一轮复习对比的方式展开说明。 1.时间上的二轮 一轮复习从5月15日开始,一直到1月15日,可以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二轮复习计划,2021年1月15日---3月31日,共计75天,刨除春节、元宵节、考试等因素,有效的复习时间最多60天。从时间上看,二轮复习的最大特征就是“时间紧紧迫,分秒必争”。 2.学习任务上的二轮 一轮学习的核心任务就是全面、系统复习所有基础知识点。而完成一轮复习的主要标志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两个标准:一是,记忆准确(学科术语,结论最好照搬教材结论);一是,反馈及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学知识完整、准确呈现出来。) 二轮学习任务 (1)以单元为独立单位学习主干知识; (2)形成基本的单元知识结构(①基本主干知识单元过关;②单元主干知识结构思维图。)(3)形成基本的解题思路,自觉规范学习行为。 3.学习策略、方法上的二轮 一轮是通史体系下对《考试大纲》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的巩固、深化和理解,采用“地毯式”全覆盖学习。 二轮则是“大通史、小专题”理念下进行的重点复习,学习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抓大放小”,同时还要注重思考知识间的关联,形成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构建整个单元的完整结构体系。 4.高考能力要求上的二轮 一轮学习,突出对基础知识广度的记忆、理解,是高考达标的基础;二轮学习则是通过对重点知识深度的理解,维度的拓展,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规范处理高考题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步骤,是高考达标的重要环节。 二轮复习的特点概括为:时间紧,任务重;建体系,重结构;要能力,求规范。 可以这样说,二轮学习效果的好与坏,是高考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成也二轮,败也二轮。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怎样进行二轮复习 (一)客观研判一轮学情,查找学习不足 1.基本知识的缺陷或缺失 利用2--3天时间,整理一轮复习中考试的试卷,查找试卷中暴露的知识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好弄一个小本子记录下来,小本子不妨就叫“一轮遗留问题”本。 2.学习行为(习惯、方法)不足 整理以前的纠错本,把错题归类,据此分析、总结一轮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尤其分析导致错误的产生原因,如思维习惯、审题方法、书写布局等。把这些问题也作为二轮复习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通过专项训练限期改正。 (二)了解高考动向,确定学习方向 1.了解各科的学科素养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讲义(通用版):中外历史分期的划分与阶段特征

中外历史分期的划分与阶段特征 表1-2-1 中国历史分期的划分与阶段特征 1/ 5

表1-2-2世界历史分期的划分与阶段特征 1、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社会形态的划分 马克思主义史学依据社会形态学说,以生产方式(即经济标准)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准,将人类社会发展史划分为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共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五个阶段。 (2)世界历史的划分 西方史学家基于欧洲历史,以距离今天的远近为标准,习惯上把世界通史一般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 (3)文明形态的演变 当今历史学界以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一般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采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2/ 5

四大文明期 2、世界历史阶段特征 在高中历史学过程,学生更多的是对世界历史进程把握不准确,因此,此处对世界历史进程多加论述。 上古史自有人类以来至公元5世纪的西罗马帝国灭亡。从社会形态来看,世界上古史相当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从文明形态来看,主要经历了从采集狩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发展。这一历史时期,高中历史教材主要讲述了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欧洲人文主义起源,以及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罗马的罗马法逐步完善。其与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大致相近。 中世纪,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从社会形态来看,属于封建社会,但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并不像古代中国一样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是形成了封建割据状态,以及天主教会的严厉统治和落后封建庄园经济,造成了科技文明的落后,故这一时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作“一千年的黑暗”。从文明形态来看,这一时期处于农业文明时代。与西方这一历史时期相同的中国历史并没有出现文化传承的中断,东方世界是要领先于西方世界的。 近代史,从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始到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从社会形态来看,这一历史时期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的时期,而从文明形态来看,则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时期,也即西方历史工业化的重要历史阶段。无论在政治经济上,还是思想文化与科技下,西方开始引领世界潮流。 近代史也可以按照生产力标准把它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简单协作阶段(14——16世纪)——高中教材未详细述及 第二个阶段: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后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及海外殖民和贸易,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物质基 3/ 5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提分教程通史融通练习

模块二通史融通 一、世界近代史 阶段一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 (一)阶段特征概述 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并向世界各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 (二)要点时空定位 14-16世纪欧洲社会转型的四大体现 (1)在社会经济和社会关系方面:生产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形成。 (2)在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推动了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侵略,这些活动又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3)在意识形态方面: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宗教神学思想受到强烈批判,封建天主教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为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精神枷锁。 (4)在自然科学方面:由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崛起冲破了神学蒙昧主义的束缚,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唯物主义科学研究方法得以推广。这些不仅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而且有利于对封建神学的批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段二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 (一)阶段特征概述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二)要点时空定位 (三)阶段融会贯通 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的关联 (1)经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治转化,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3)思想——愚昧迷信、思想专制向民主科学、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转化。 (4)阶级构成——世俗王权取代天主教会,工商业资产阶级取代地主阶级,公民取代臣民。从本质上看,近代社会转型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本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

二轮复习时间通史整合资料(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概况: 一、含义: 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二、中国近代化的两大历史任务: ①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前提基础),②社会的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目的、要求)。 三、中国经济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等。经济近代化,即从封建自然经济走向工业化。在生产力上:从手工生产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五、中国政治近代化(重大历史事件):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建国初三大政治民主制度、“文革”期间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重大发展等。政治近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发展到民主政治。 六、中国思想观念近代化的重大历程: (1)中国近代各阶级或阶级派别所在时代、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实践、作用与局限(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农民阶级洪秀全、洪仁玕,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无产阶级中共)。 (2)中国思想近代化特征:①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②认识不断深化(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③道路选择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由走别人路到走自己路); ④ 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七、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原因、特点、实质、影响、变化的表现、趋势。 1.原因: 根本原因:的冲击。政治:的推动, 的推动,改革的影响。思想:传播。经济: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考点清单(实用!)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考点清单 一、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文明起源 1、政治文明 (1)黄帝与炎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2)尧舜时期以"禅让"传承联盟最高权力 (3)"万邦"时代,邦国林立,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3)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2、经济文明 (1)农业: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渔猎采集到原始农业;迁徙到定居:北栗南稻 (2)手工业:彩陶与黑陶,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坯车制坯,使用陶纺轮作纺线工具:养蚕缫丝 (3)商业:物物交换;剩余产品出现到私有制产生 3、思想文化 (1)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2)神话色彩:三皇时代,神话色彩浓重 4、民族交融:华夏族为核心,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二)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前771年) 1、政治文明 (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商朝: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度 (3)西周: ①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一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②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③世官制:西周至春秋时实行,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④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政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2、经济文明 (1)农业: ①生产工具:夏商周为石器锄耕;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商周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2)工商业:青铜铸造;"工商食官";商朝用贝作为货币;商周出现契约和借贷 (3)城市 ①商朝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中心 ②周朝城邑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各有定制 3、思想文化 (1)思想 ①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统治者宣扬"天命观" ②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 (2)文字: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青铜文化 (3)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4、民族交融: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前770一前221年) 1、政治文明 (1)列国纷争:"春秋五霸""三家分晋""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 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政治: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4)官员选拔:举荐和军功授爵制 2、经济文明 (1)农业:井田制遭到破坏;铁犁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 (2)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工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3、思想文化 (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观念是"仁" (2)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 (3)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4)德治与法治之争;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内涵: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天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一、整合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科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由于高中课改教材编写采用了专题式的体例,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割裂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学生就难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知识结构。如何来构建知识体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第二轮复习的主要工作,让学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某一段历史,某一个历史事件有全方位的认识,也就是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层次来说,就是新课程回归老教材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学会整合.形成一种复习的思路,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这里的思路借鉴了兄弟省的经验.大致思路如下 一、按照考纲的历史顺序,结合教材编排顺序,重新制作学案,为学生建立宏观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 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依次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二战前)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中国现代史。每一时期又根据政治、经济、文化顺序复习编排。具体如下:中国古代史:1古代政治制度史、2、古代经济、3、古代思想、4古代文艺与古代科技 5、春秋战国社会巨变、 6、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 世界近现代史: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文艺复兴、宗

教改革和启蒙运动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体建立4、两次工 业革命5、近代工人运动6、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7、 俄国和苏联历史 8、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9、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10、世界近现代科技 中国近代史:1、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与中国抗争2、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略与抗争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4、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现代史:1、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2、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4、中国近现代科技和文化 二、关注热点和地方史(湖南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 高考历来不回避热点,备考无疑不关注热点。根据08—09年来重大时政要闻,找出历史学科与地理、政治学科有可能进行综合的结合点。从历史学科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为学生解答综合题,备好料、选好材,找准角度。圈定以下几方面精心准备,仅供参考。 1、一是中国的08奥运盛会、和谐社会与儒家思想公平正义与启蒙思想 知识连接:孔孟思想及评价、西方启蒙思想自由平等观念,古今中外为争取公平正义斗争史实,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的史实。 2、神州七号与科教兴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历史大都安排二轮复习,第一轮按专题复习,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历史理论,应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第二轮复习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复习。重点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从而实现综合能力突破。 一、重视教材目录体系把握,构建通史知识体例,宏观掌握历史线索每年的《考试大纲》都是按时期(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来编排考试范围的,高考历史试题也是按照先古代后近现代,先中国史后世界史的顺序编排的。因此二轮复习最主要的模式就是分时期重组知识、复习知识,强化主干知识的时间概念,并实现知识的系统化、简单化和规律化。 二、整合各模块相关联的主干知识,自拟主题重组教材,深化理解 历史高考题中大多是根据某一主题挑选材料,然后设计问题,因此确定主题串联知识,也是二轮复习中针对性很强的一种模式。但是主题的确定应遵循三点:宜小不宜大、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纵向理清不同阶段相关历史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如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应注意清前期的逐步闭关锁国,晚期的被迫对外开放,新中国从现代闭关锁国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等内容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可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变化,注意相同时期、相同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内容之间的联系,注意时代背景、阶段特征等内容的总结。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按照各主题要求,梳理单元知识,归纳理性认识,进一步巩固落实主干知识。 三、以热点问题为依托,加强对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的复习巩固 热点问题是历史学科不可回避的命题切入点,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充分体现了历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引导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反思,架设历史与现实间的桥梁,从而实现历史问题现实反思、现实问题历史反思。在复习中,一方面要将近两年(2014年和2015年)国内外大事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科热点”和“周年热点”。 热点问题一般两种考查形式:①直接呈现热点话题(显性介入),并围绕着这个话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来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模式,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体现了命题专家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社会良知。②更多的热点问题是隐性介入和考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擦边球”形式,考生只有通过对题目内涵的采撷和领悟才能介入热点,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四、用多元史观观察和思考历史,以新史观统领复习内容 纵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对这些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指导与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最能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第2编现代中国板块1通史横向整合第7讲中华文明的觉醒与探索

第七讲中华文明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1919—1949年) 第一步通史体系·重组——学“通”历史 时空定位 特征定论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政治: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经济:在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阶级开展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城市,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遭到严重破坏。 3.思想: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二者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4.生活: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社会物质生活、交通通信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第二步必修选考·链接——学“透”历史 整合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中国共 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1919—1937年) 主干提炼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五四运动 (1)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结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4)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共产国际的帮助;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2)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和最高纲领。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4.国民革命:1924—1927年,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5.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武装反抗之路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③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2)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井冈山会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6.“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实践 (1)古田会议:1929年12月召开,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革命根据地迅猛发展:到1930年夏,建立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大纲,通过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4)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5)1930—1933年,粉碎敌人的四次“围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