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中历史通史复习体系

合集下载

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模块1第二环节 通史冲关——织线成网 含解析

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用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模块1第二环节 通史冲关——织线成网 含解析

错误!一、先秦时期——社会转型及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特征] 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核心史实]一、夏商周时期1.政治上(1)社会性质:奴隶社会。

(2)夏:第一个国家政权。

(3)商:内外服制度;弥漫着神权色彩.(4)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2.经济上(1)农业:耒、耜耕作,井田制。

(2)手工业: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

(3)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3.文化上(1)文字:文字产生,甲骨文、金文。

(2)艺术:早期绘画和大傩之舞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

二、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上(1)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和诸侯争霸使分封制被破坏.(2)封建制度确立:各国经过变法、改革,逐步确立封建制度。

2.经济上(1)农业: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2)手工业: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

(3)商业: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都会出现.3.文化上(1)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2)科技:《石氏星表》.(3)文学艺术:《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浪漫而古拙,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

[对点训练]1.(2017·山东潍坊联合抽检)《吕氏春秋》中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

”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B.按年龄继承制C.按军功继承制D.按遗嘱继承制解析:选A。

从材料内容分析“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这一问题,规定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

2.(2017·山东潍坊联考)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王凤霞最后定稿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王凤霞最后定稿
政治
隋唐三省六部制
元代(地方):行省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文化
1.思想:“三教合归儒”
2.文艺:唐诗(空前繁荣:名家辈出,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楷书步入盛世,名家名作迭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绘画产生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
3.科技雕版印刷、火药发明
1.思想:宋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代表二程、朱熹
2.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文化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与《海国图志》
2.《天朝田亩制度》、洪仁玕《资政新篇》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欧美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
世界历史
经济
1.工业革命在英、法、美三国迅速开展,并在19世纪中期相继完成。棉纺织技术的一系列革新成果和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促进机器普及和生产发展,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代替手工工场,作为这次工业革命的中心,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取得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工业革命继续向德、俄、日等国扩展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选修
改革
前6世纪初古希腊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基础;
前4世纪中期,秦国商鞅变法
时间
分期
公元前3世纪~公元13世纪的世界(上)
秦汉(前3世纪~公元3世纪)
魏晋南北朝(3世纪~6世纪晚期)
中国历史
经济
1.手工业:青铜器轻巧华丽;丝路开通,丝绸外销激增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设令、长管理);
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
1.思想: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2017届历史高三复习计划

2017届历史高三复习计划

2017届高考历史复习备考计划贵阳为明国际学校高中部杨智琳一、指导思想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新课标和高考考纲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结合贵州省参加的历史全国二卷特点,精心备考。

研究方法,提高效率。

复习过程中,计划要认真执行。

二、备考背景(1)学情分析:本届我校文科仅1个班,学生39人,目前在我校备考35人,从总体学习上看,其中仅戴淑华、朱富玥等5名来自原北清班同学基础较为扎实,有冲击国内一流大学的实力;另外有萧郁凝、时锦澜等7位同学虽然基础不是很强,但一直以来踏实认真,有较大希望考上一本。

就历史学系的情况来看,上述12名优生当中,有3人历史成绩不够理想,出现的问题较多,成绩不稳定,需要个别关注和辅导。

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三大问题:1.学习主动精神太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

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而倾向于死记硬背,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活运用,迁移能力差。

3.做题能力太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

总结概括能力较差,答题习惯不规范。

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严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2)历史授课情况经过高二年级一个半学期(2015年12月起——2016年上学期结束)的规划和加快学习进度,已经对三册必修课本基础知识进行了初步复习,完成了“0.5轮复习”,为高三正式一轮复习打下了基础。

三、对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分析、思考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俗地说,命题源于教材,但绝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中国通史脉络梳理

高中历史中国通史脉络梳理

高中历史中国通史脉络梳理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1.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整合承上启下
文学艺术:《诗经》、楚辞和《离骚》
科技:司南
思想:百家争鸣的思想
秦汉
时期
中央集权制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察举制
农业:耧车、耦犁、犁壁的发明,牛耕推广
手工业:水排 青瓷
商业:“市”有严格时空限制;丝绸之路
小篆、汉赋、造纸术、董仲舒与新儒学
魏晋南
北朝时

九品中正制
农业:翻车 均田制
手工业:灌钢法 白瓷
智者学派与人文主义思想起源
苏格拉底
柏拉图
【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
类别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深重的民族危机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第二十单元通史整合承上启下
【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
时期
政治
经济
文化
先秦
时期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分封制
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水利工程:都江堰 郑国渠
手工业:青铜器制造;工商食官;制瓷和丝织技术
商业: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文字:甲骨文
绘画:彩陶画 帛画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民主政府,并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三大政治制度,具体包括: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成立;“共同纲领”、一届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宪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通史版)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第2部分专资料

(通史版)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第2部分专资料

第 2 部分专项 1 聚焦八大社会转型,切近高考宏观导向主题6制度创新世界“理性”时代教师用书主题 6|制度创新世界“理性”时代—— 17~ 18 世纪欧美的社会转型17~ 18 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社会转型的要点期间。

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政治领域,形成了民主化趋向;思想领域,启发运动流行;科技领域,经典力学出生。

这些都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17~ 18 世纪欧洲已经处于工业革命的前夕。

本主题波及政治、经济、思想等模块的知识,都是本学科的要点内容,高考试题一般以工业化为主题命题。

分说——知识链接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影响1.经济政策17~ 18 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实行重商主义,采纳举措鼎力保护本国市场、拓展国外市场,促使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世界市场的拓展(1)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充:17~ 18 世纪,英国先后击败荷兰、法国,到18 世纪下半叶,英国确定了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2)世界市场的拓展:跟着殖民扩充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大大推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亚非拉国产业生了复杂的影响。

3.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月,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

18 世纪末,法国和美国也先后展开工业革命,工业化渐渐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英美民主制度的成立1.英国“荣耀革命”后公布的《权益法案》标记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实立,此后,英国渐渐形成了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国家。

2.美国独立战争为民主共和制的成立供给了前提,1787 年宪法确定了民主共和制的基础。

联邦制、三权分立、主权在民是美公民主政体的重要特色。

民主政体确实立为美国的快速兴起确定了基础。

三、科学时代的到来1687 年,牛顿第一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经典力学系统成立,标记着科学时代的到来,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使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2017届高中历史通史复习体系ppt课件

2017届高中历史通史复习体系ppt课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大兴水利
资本主义萌 芽的产生 商帮、会馆 的出现
重视河防、 海塘建设
粉彩瓷器
商业区相当 繁华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思想 王守仁、李贽
科技 文艺 思想
文艺
铜活字
明清时期, 中央集权强
小说《西游记》 化、资本主

义萌芽的出 现、文学艺
黄宗羲、顾炎 术的新特点
武等反君主专 都体现了社
5
时间 隋代
唐代 (618 ~907 年)
政治 领域 创立 科举 制
三省 六部 制唐 太宗 开创 贞观 之治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开凿京杭大运河
农业
出现曲辕 犁、筒车
思想
手工 业
制瓷业成 为独立的 生产部门: 青瓷、白 瓷
科技
儒学复兴运 动
868年,雕 版印刷《金 刚经》
隋唐时期封建经 济繁荣,三省六 部制、科举制的 推行完善了中央 集权;国家的强盛 稳定促进了文学 艺术的辉煌
1.天然良港众 多,航海和海 外贸易的条件 得天独厚 2.工商业发达 3.手工业和农 业与市场联系 紧密
1.智者学派以 人和人类社会 为探究的主题 2.普罗泰格拉 提出“人是万 物的尺度” 3.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4.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进一 步发展了人文 主义思想
古希腊的自然 环境和工商业 发展,使“小 国寡民”的城 邦形成,公民 为主体的民主 政治、雅典民 主政治不断改 革完善,有利 于希腊创造出 辉煌灿烂的古 希腊思想文化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礼乐文化 《诗经》中 的大部分
儒学 思想
产生
科技 司南

(通史版)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3 诠释两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

(通史版)2017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第2部分 专项3 诠释两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

第2部分专项3 诠释两大高考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题型1 技巧2 抓准“题眼”,快速推断谨慎选教师用书[解题技巧]新课程下的高考,多数考题设置了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诸多的有效信息中,“题眼”是最为关键的。

所谓的“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

第一步,审题干,抓准“题眼”。

首先应弄清题干的主旨,明确关键语句,再分析这个关键语句的特殊性,界定解答方向。

第二步,根据题干中的“题眼”,分析选项,判断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眼”要求,是否与“题眼”有必然的联系。

第三步,验证结论。

根据“题眼”与正确选项相互印证,再结合试题和所学知识验证答案。

[高考示例](2016·全国丙卷)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导学号:02792175】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技巧运用]第一步——抓准“题眼”题眼“诗界革命”。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的“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诗歌改良运动,应结合时代背景认识“诗界革命”的作用。

第二步——分析选项A项:甲午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机,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A项与题眼不符,可排除。

B项: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甲午战后”时间不符,与题眼不符,可排除。

D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早期维新思想。

“诗界革命”出现在甲午战争后,“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与“题眼”不符,可排除。

第三步——验证结论C项: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意在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

【答案】 C[运用演练]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国联军侵华 与《辛丑条 约》、义和团 运动
民族资本 主义进一 步发展; 实业救国 出现热潮
清朝晚期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 维新派主 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张君主立 面对民族危机,各阶级、阶层 宪;近代 探寻御侮救国的方案,地主阶 报刊兴起; 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 上海首映 夷”;洋务派“自强”“求 电影 富”;农民阶级发起太平天国 (1896); 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 电话传入 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资产阶 (1882); 级革命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 科举制度 王朝,成立中华民国;袁世凯 废除 窃取革命果实,中国仍处于半 (1905)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自然经济 解体;列 强商品输 出;洋务 运动;中 国民族资 本主义产 生;西式 服装、餐 饮、住宅 传入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中国 开始 沦为 半殖 民地 半封 建社 会
鸦片战争 和《南京 条约》、 19世 第二次鸦 纪中 片战争、 后期 三元里人 民抗英、 太平天国 运动
清朝晚期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面对 抵抗派: 民族危机,各阶级、阶层探寻御 “师夷长 侮救国的方案,地主阶级抵抗派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 技以制 夷”;洋 派“自强”“求富”;农民阶级 发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务派: “师夷长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 技以自强” 资产阶级革命发动辛亥革命,推 翻清王朝,成立中华民国;袁世 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国仍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君主 秦代(前 专制中央集 221~ 权制度(皇帝 前207 制、三公九 年) 卿制、郡县 制等)
商业
①崇尚法家, “市”的管理 焚书坑儒 严格,商品买 ②统一文字: 卖必须明码标 小篆 价 ③隶书产生
农业 ①汉承秦制 西汉(前 ②设立“中 206 朝” ~公元 ③设刺史以 9年) 监察地方 ④察举制
国民政府 开展“国 民经济建 设运动”, 民族资本 主义快速 发展
毛泽东提 出“工农 武装割 据”;毛 泽东思想 开始形成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七七事变、国 共第二次合作、 两个战场、四 大会战、南京 大屠杀、中共 七大、抗战胜 利 重庆谈判、挺 进大别山、三 大战役、七届 二中全会、渡 江战役
经济领域 日军对沦 陷区的疯 狂掠夺, 摧残了中 国民族资 本主义 官僚资本 主义压榨 使民族资 本主义萎 缩
政治领域 农业 明太祖废丞 相明成祖设 内阁
经济领域 大兴水利 资本主义萌 芽的产生 商帮、会馆 的出现 思想 科技 文艺
文化领域 王守仁、李贽
三者关系
手工业 商业
康熙帝捍卫 巩固了统一 清代 多民族国家 (1616 的主权 ~1911 雍正年间设 年) 军机处(君 主专制达到 顶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 张,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文艺 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人们思想得到解放,历经资产 新航路开 文艺复兴、 阶级革命、改革、国家统一等, 辟、早期 宗教改革、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并不断完 殖民扩张、 启蒙运动 善,两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 三角贸易、 (人文主 世界市场形成。随着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义发展) 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国 开始形成 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十月革 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 局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竞 争并存
手工 业
科技
推行完善了中央 集权;国家的强盛 稳定促进了文学 艺术的辉煌
商业
文艺
文人画、唐 诗、词
时间
政治 领域 农业
经济领域
兴修水利奖 赏制度 ①棉花种植 和棉纺织技 术推广到闽 粤地区 ②五大官窑 ①海运发达 ②交子出现 ③市突破了 时间和空间 限制
文化领域
文艺 宋词;行 书四大家 程朱理学 陆九渊创 立心学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中国共产党探寻“工 农武装割据”的革命 道路,在毛泽东思想 指引下,经过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中国 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 存,在斗争中求发展
十年 对峙
1927 ~ 1937 年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工农武 装割据”、 九一八事 变、长征、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 议、西安 事变
2017届高中历史通史复习体系
二、 考前必忆

重温6个大事年表,形成思维脑图,力避考场头脑空白
一、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政治领域 距今五千年 左右,黄河 和长江流域 出现了早期 国家 从禅让制到 王位世袭制 宗法制 神权与王权 密切结合 农业 经济领域 刀耕火种 丝织、彩陶 技术 出现早期商 业交换 井田制 青铜器铸造 工艺高超 商业有了初 步发展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经 济上铁犁牛耕的出 现造成了井田制的 壁画、陶器 瓦解和新兴地主阶 绘画 级力量的壮大;新 旧秩序交替的过程 也造成了思想活跃, 出现了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出现的 各家学说为以后专 甲骨文、金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文 度的确立和发展奠 定了思想基础
解放 战争
1945 ~ 1949 年
毛泽东思 想发展
四、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工业 革命 前的 世界
英美率先 确立民主 政治制度;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14~ 《权利法 18 案》、 世纪 1832年议 会改革; 美国1787 年宪法、 联邦政府 建立
1046
~前 771年)
宗法制:
嫡长子继 承制
手工业
商业
春秋战
农业 ①商鞅变 法 ②出现郡 县制 商业
思想
国(前
770~ 前221 年)
手工业
科技
司南
文艺
楚辞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秦汉时期,由于封建 经济的发展,小农经 济占主导地位,政治 上秦汉走向大一统,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 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为了适应统治者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董 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他吸收 道家、法家和阴阳五 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 了儒家思想,形成新 儒学体系
三者关系
宋代 (960 年 ~ 1279 年)
二府 三司 制王 安石 变法
手工 业
思想
宋元时期,封建经 济继续发展,中央
集权进一步加强, ①指南针:理学形成,科学技 术世界领先 航海
科技 ②火药的 应用 ③活字印 刷术
商业
时间
政治 领域
经济领域 农作物品 种增多, 农业 棉花广泛 种植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中华 民国 与北 洋军 阀统 治
20世 纪初 到20 年代
国民 大革 命
1924 ~ 1927 年
国民党一大、 三大政策、国 共合作、北伐 战争、大革命 失败
一战结束后, 孙中山将 帝国主义卷 三民主义 土重来,民 发展为新 族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 萧条下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 治,思想领域尊孔 复古,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掀起新文化 运动。这一时期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习俗发生重大 变化。国共合作建 立革命统一战线, 北伐战争基本结束 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重视河防、 海塘建设
粉彩瓷器 商业区相当 繁华
思想
文艺
明清时期, 铜活字 中央集权强 化、资本主 小说《西游记》 义萌芽的出 等 现、文学艺 黄宗羲、顾炎 术的新特点 武等反君主专 都体现了社 制思想 会转型的特 点,中国处 于近代的前 《红楼梦》 《儒林外史》 夜 等
二、世界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古希腊的自然 环境和工商业 发展,使“小 国寡民”的城 邦形成,公民 为主体的民主 政治、雅典民 主政治不断改 革完善,有利 于希腊创造出 辉煌灿烂的古 希腊思想文化
新石器 时期
手工业
夏代
商业 农业
商代
手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农业
西周(前 分封制
井田制 纺织业地位非
常重要 商贸频繁,骨 贝、铜贝出现 铁犁牛耕、都 江堰等 人工冶铁、淬 火工艺 出现巨商和商 业中心 儒学 产生 礼乐文化 《诗经》中 的大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 铁犁牛耕的出现造成了 井田制的瓦解和新兴地 主阶级力量的壮大;新 旧秩序交替的过程也造 成了思想活跃,出现了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 出现的各家学说为以后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思 想基础
阶段
中国 半殖 民地 化大 大加 深 中国 完全 沦为 半殖 民地 半封 建社 会
时间
政治领域
甲午中日战争 和《马关条 约》、三国干 涉还辽、反割 台斗争、瓜分 狂潮、维新变 法
经济领域
列强资本输 出;民族资 本主义初步 发展;洋务 运动破产; 实业救国兴 起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19世 纪末
20世 纪初
牛耕逐渐普及 全国
思想
独尊 儒术
造纸 术产 生 汉赋
手工 业
纺织技术发达、 丝国、铁业官 科技 营制度 商运活跃、丝 绸之路 文艺
商业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一牛挽 犁出现 水排 商运活跃 北魏推 行均田 制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①沿用西 东汉 汉政治制 (25~ 度 220年) ②察举制 注重孝廉
阶段
时间
政治领域 同盟会、辛亥 革命、中华民 国成立、《临 时约法》、五 四运动、中共 一大、中共二 大
经济领域 一战期间帝 国主义放松 了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 民族资本主 义出现短暂 春天,面粉 业、纺织业 发展迅速
文化领域 中山装、 剪辫;三 民主义; 新文化运 动;马克 思主义传 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