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图书室(馆)配备标准

合集下载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日期:-03-16] 起源:作者:[字体:大中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以下简称图书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图书馆是指由政府、企机关、社会团体、其它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行全日制中小学校图书馆。

第三条图书馆是中小学校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机构。

图书馆基础任务: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采集各类文件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件检索和利用知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

第二章管理体制和人员第四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图书馆建设工作计划和管理工作,指导教育技术装备机构做好图书馆建设组织、协调、配置、使用、培训、评定等具体业务工作。

图书馆实施校长领导下馆长负责制。

第五条图书馆责任人要含有图书馆专业知识。

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含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含有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含有基础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图书馆要设专职管理人员。

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在本校教职员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

第六条图书馆专业人员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

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参考国家相关要求实施,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奖时,应和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等同看待,并按国家相关要求享受对应福利待遇。

第三章管理和使用第七条图书馆应依据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需要广泛采集中国外相关图书资料。

有条件学校图书馆要主动配置各类电子读物,将有保留价值馆藏馆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

第八条图书资料配置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老师。

图书馆藏书,应该包含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理论书籍和应用型专业书籍。

中小学图书馆标准

中小学图书馆标准

二、自评表(一)体制队伍(20分)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说明分值自评得分评分标准一、体制(6分)1、管理体制(2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长由校长聘任,并享受教研组长待遇。

21、有学校校级领导分管,得1分;2、馆长享受学校教研组长待遇,得1分。

2、学校领导重视(3分)1、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和《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

2、学校领导把图书馆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3、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调资晋级或评先评优时与教学人员同等看待。

3 每项1分3、人员管理(1分)1、重视图书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每年有图书馆人员的培训计划;2、做好图书馆人员的考评工作。

1 每项分二、队伍建设(8分)4、人员配备(3分)24班以下,配备图书馆管理人员≥1人;24班以上,每增加18班,需增加图书馆管理人员1人。

2达到,得2分;达不到,不得分。

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50%以上。

1 达到,得1分5、业务素质(3分)1、图书馆馆长达到中级及以上职称,熟悉图书馆业务,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能担负全面管理责任。

2、图书馆管理员基本掌握图书馆专业技能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3、馆长应经市级以上培训或图书馆专业毕业,其余人员近两年内接受过图书管理知识培训。

3 每项1分6、人员稳定(2分)五年内管理人员更换不超过50%。

2达到,得2分;达不到,不得分。

三、工作成果(6分) 7、课题、论文(3分)1、近5年来,图书馆管理人员主动了解学校教学的动态和教师科研状况,积极主动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等活动并有相关研究课题成果。

2、近5年来,图书馆集体或工作人员个人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在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

31、市级以上课题得1分,县区级课题得分。

可累计,但最多得分。

2、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得1分;市级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得分。

可累计,但最多得分。

8、工作成果(3分)近5年来,图书馆集体获校级以上表彰市级以上表彰1分,县级或校级表彰分。

中小学图书馆藏书量配备标准

中小学图书馆藏书量配备标准

五大部类序列小学中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 马克思主义、列
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
1.50%2%哲学
B 哲学 1.50%
2%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
育、体育
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

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综合性图书
Z 综合性图书
5%4%
64%54%
分类体系结构
分类比例
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量配备标准
自然科学
28%38%
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二十二大类序列
社会科学。

图书配备标准

图书配备标准

中小学图书室配备标准
说明:学生阅览室座位:高中按学生数1/10设置,初中按学生数1/12设置,小学按学生数1/18设置。

教师阅览室座位:高中按教师数1/3设置,初中按教师数1/3设置,小学按教师数1/4设置。

藏书量:高中50册/生,初中40册/生,小学30册/生。

新增比例:达到藏书标准的l%及以上
借阅图书:高中学生每学年借阅图书不少于15册/生,初中学生每学年借阅图书不少于12册/生,小学学生每学年借阅图书不少于10册/生。

藏书流通量:高(完)中不少于藏书量(品种)的70%,初中不少于藏书量(品种)的80%,小学不少于藏书量(品种)的90%。

藏书中每种书籍复本不超过5本。

山东省普通初级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标准
(单位:平方米)
山东省普通小学各类校舍用房使用面积标准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8]15号2008年5月7日印发)
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浙江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1.办公桌椅、出纳台。
2.配备能满足全部馆藏的书架、书橱、报刊架、过刊柜、文件柜、光盘和音像资料柜。3.配有消毒设备、通风换气设备、防盗设备、消防器材、窗帘、干湿度计等。
4.配齐计算机、装订机、书立、书车、书梯等常用设备。
5.配置电子阅览室相应设备。
5.采编室、外借室、阅览室应配空调,书库应配抽湿机,资料室应配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3.应有与学校培养教育目标相适应的核心资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书刊及校本教材。
二、




项目
学校类型


III类
总书库面积(册/㎡)
300,并留有发展空间
400,并留有发展空间
600,并留有发展空间
借书处面积(㎡)
>22,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
>20,若借书处与书库合并的应与书库面积相加
2、学年生均借书I类学校不少于16册,II类学校不少于12册,III类学校不少于8册。
3、解答读者咨询,代查资料,或提供检索途径指导读者查询;多种途径收集教育、教学、科研资料,并编辑加工、规范管理,及时传递。
4、开展科学研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课程改革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服务。
5、编制学生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引导学生读书;编制新书简介,宣传推荐图书。
2、全部能操作计算机,每馆必须有一个熟悉网络的人员。
3、热爱本职工作,有乐于奉献,热心服务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
4、人员相对稳定。

≥4人
III类
≥3人
五、




1.每年制订图书馆工作计划、总结。
2.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规则和制度如:《采编规则》、《借还规则》、《赔偿规则》、《剔旧规则》、《阅览规则》、《图书清点规则》、《音像资料使用规则》、《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等;健全岗位责任制如:《馆长职责》、《采编人员职责》等。

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4
网络信息口
4

5
网络
10/100M
6
打印机
4

在线公用
7
学生计算机
50

无盘工作站可配U盘插口
三、面积
1、每间电子阅览室宜50个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1.9㎡/座。
2、视学校的实际情况,可设1~2间电子阅览室。
8
耳机
50

(选用)
9
电脑台
50

结构外形自选
10
学生凳
钢塑结构,可升降
50

11
参数电源
1、学校对图书馆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领导分管,有经费保证。2、应有图书总帐和分类帐两本帐目。3、应有书名目录、分类目录和著者目录。4、图书按“中图法”分类。5、新书应及时验收,登记和编目,新书应在10天内上架并流通。6、报纸当天上架,刊物两天内登记借出。7、报刊应每月装订成册,并登记。8、保持馆、室清洁、卫生。9、省一级学校、市、县重点学校图书馆用计算机管理,实行编目、检索、管理等。10、图书馆应建立:①管理人员岗位职责。②书刊借还制度。③藏书及资料管理规则。④阅览室守则。⑤赔偿制度。⑥图书的剔旧和处理办法。11、向师生开架或半开架借阅,借书处和阅览室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周。
40
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书种类
180
150
120
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
120
100
80





图书馆(室)面积(㎡)
800以上
600
400
图书馆(室)面积(㎡)
600
500
400
图书馆(室)面积(㎡)

省中小学规范化图书馆评价标准

省中小学规范化图书馆评价标准
(3)配足配齐消防设施设备,配置图书消毒杀菌和日常消杀、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得1分。
3
4.智能化★
(1)配备借还系统终端、智能书柜等智能化硬件设备,得2分。
(2)图书馆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有文献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具有数据分析功能,得3分。
5
二、人员与经费保障(15分)
4
20.读者服务
(1)图书馆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每年定期面向学生开设了解图书馆、学会使用图书馆的辅导课。具有教学内容、教案、课件等相关记录,得2分。
(2)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具有活动方案并有完整记录(活动照片、视频等),每项活动得1分,本项满分3分。
(3)学年生均借书不少于8册,得2分。
(4)图书馆数字资源年人均访问下载次数/学生人数≥10,得1分。
3
三、文献信息资源(25分)
12.年生均入藏量★
近三年,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量≥1本,得3分。
3
13.复本量
符合学校实际需要,推荐阅读书目可适当增加,得1分。
1
14.验收与登记★
(1)书刊总括登录账目规范完整,得2分。
(2)书刊个别登录账目规范完整,得2分。
4
15.分类编目与文献排架
(1)书标、条形码等加工规范,得0.5分。
1
23.阅读辅导课
每年定期开设阅读辅导课,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进行阅读指导,定期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具有教学内容、课件等相关记录,每个标准课时得0.5分,本项满分2分。
2
24.阅读活动★
(1)学校每年举办讲座、演讲、读书会、分享会、故事会等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序列化、系统化、常态化,活动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形式创新,活动有方案、有组织、有激励机制。每项活动得1分,本小项满分8分。

图书馆配置标准

图书馆配置标准

小学阶段图书馆配置标准✧本标准以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为依据制定。

✧图书馆(室)馆藏图书配置应以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为原则,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和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及工具书为主。

✧图书馆(室)应逐步实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有条件的学校可增设视听阅览室,增加电子图书、音像视听资料的配备。

✧各种馆藏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必须是国家合法出版物。

✧馆藏图书应按规定及时剔旧、更新。

Ⅰ.独立设置的小学图书配置要求Ⅱ.藏书分类比例表(%)图书馆家具用房标准表内所列面积除注明为“建筑面积”的均为使用面积。

初中阶段图书馆配置标准✧本标准以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为依据制定。

✧图书馆(室)馆藏图书配置应以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为原则,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和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及工具书为主。

✧图书馆(室)应逐步实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有条件的学校可增设视听阅览室,增加电子图书、音像视听资料的配备。

✧各种馆藏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必须是国家合法出版物。

✧馆藏图书应按规定及时剔旧、更新。

Ⅰ.独立设置的初中图书配置要求Ⅱ.藏书分类比例表(%)图书馆家具用房标准初中表内所列面积除注明为“建筑面积”的均为使用面积。

高中阶段图书馆配置标准✧本标准以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为依据制定。

✧图书馆(室)馆藏图书配置应以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为原则,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和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及工具书为主。

✧图书馆(室)应逐步实现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有条件的学校可增设视听阅览室,增加电子图书、音像视听资料的配备。

✧各种馆藏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必须是国家合法出版物。

✧馆藏图书应按规定及时剔旧、更新。

Ⅰ.独立设置的高中图书配置要求Ⅱ.藏书分类比例表(%)图书馆家具用房标准高中完中表内所列面积除注明为“建筑面积”的均为使用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图书室(馆)配备标准
省督导参照此标准
一、执行的依据:
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和《山东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实施办法》并结合省教育厅对我市进行《中小学验收教学普及县工程工作》的验收标准为依据。

二、性质:
为切实做好我市图书馆(室)图书配备管理与使用工作,使我市图书馆(室)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我市中小学图书室(馆)工作,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中小学图书室(馆)应积极为师生提供书刊情报资料和教学参考资料,是学校书刊情报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机构。

同时要注意搞好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工作,延伸和扩大阅读阵地,方便学生阅读,并深化实施“朝阳读书计划”
在总结图书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由城区学校推广到全部农村学校。

三、书刊资料的配备和配备标准:
1、配备结构:
兼顾学生、教师的不同需要。

包括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及供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

2、采购原则:
中小学图书室(馆)应优先采购、收藏由国家和省教育厅评审推荐的图书资料。

3、图书室面积标准:
一类图书室应设标准:
小学图书室面积:50m2。

初中图书室面积:70m2。

高中图书室面积:70m2。

4、藏书标准:
(1)一类标准学生人均藏书量:
小学30册/人(复本不超5本)
初中40册/人(复本不超5本)
高中50册/人(复本不超5本)(含职业高中)
(2)一类学校报刊种类:
小学60种/校
初中80种/校
高中120种/校
5、阅览室的面积和设座标准:
一类小学:教师设座1/4面积52 m2,学生设座1/18 面积59M2
一类初中:教师设座1/3面积54m2 ,学生设座1/12 面积120M2
一类高中:教师设座1/3面积60m2,学生设座1/10 面积120m2
四、管理和利用:
1、书刊登录:(1)总括登录;(2)个别登录:
2、书刊分类:
(1)图书分类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2)期刊分类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
3、目录设置:以卡片目录为主。

(1)中学图书室(馆)应设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

(2)小学图书室(馆)设书名目录。

4、制度:
(1)图书管理员职责。

(2)图书报刊借阅制度。

(3)图书报刊丢失损坏赔偿制度。

(4)图书报刊管理制度。

(5)阅览室规则。

5、登记簿:
(1)图书报刊借阅登记。

(2)图书报刊损坏登记。

五、机构和人员:
1、《规程》规定:各级教育部门应指定机构或专人负责中小学图书室(馆)的工作,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指定各级代办站为中小学图书管理机构(县级)。

2、各镇、街道学区以上的学校,必须是一名基本掌握图书室(馆)专业技能的同志(可兼任),具体负责本校的图书室(馆)建设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