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给事宅白牡丹》原文及翻译
牡丹为题材五言对联

牡丹为题材五言对联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牡丹为题材五言对联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牡丹为题材五言对联牡丹对联上联:唯有牡丹真国色下联:花开季节动京城上联:百花贵为首下联:群芳独尊王上联:庭前芍药妖无格下联:池上芙蓉净少情上联:国色朝酣酒下联:天香夜染衣上联:刚心气节高万卉下联:华贵秀姿压群芳上联:秋区春兰夏芍药,堂上鲜花增春色下联:唐诗晋字汉文章,发间翡翠美仪容上联:四月花凋春色褪下联:洛城到处溢芳香上联:花魁独占娉婷立下联:夜半游人夜未央上联:清姿弄影百花羞下联:国色天香绝世求上联:玉骨玲珑腰积翠下联:游人络绝意难休上联:丹景牡丹秀,诗歌其形,词赋其神,今欲撰联赞其质,花生妙笔下联:蓉城芙蓉鲜,花放有色,香飘有歌,古为美城佳有诗,树续美德二.古人描写牡丹的五言绝句白居易《牡丹芳》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快泛紫艳,朝阳照射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在白居易的笔下,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妙的拟人等等,融各种艺术手法于一炉,使这首诗如同一幅国画,工笔之处细腻,写意之处驰骋,把牡丹花的丰姿神韵韵,尽行托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唐人吟咏牡丹诗歌的语言,以浅切、流畅为主,象白居易的诗"意深词浅,思苦言甜。
"(袁枚)他的《买花》诗以"欲见之者易谕(白居易)为目的,写的平易近人。
"其他诗人牡丹诗的语言也都表现了这一特点。
如令狐楚有首《赴东都别牡丹》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语言简朴,明白如话,爱花之情,惜别之意溢出诗外。
刘禹锡也写了一首《和令狐楚公别牡丹》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10首牡丹的诗句

10首牡丹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10首牡丹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牡丹的10首诗1、赏牡丹唐代: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妩媚明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干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很多的人来观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2、咏牡丹宋代:陈与义 1自胡尘入汉关,10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10年了,回望家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年轻不堪,今日,我独自1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观赏着盛开的牡丹。
3、惜牡丹花2首唐代:白居易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译文: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
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当把全部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
4、惜牡丹花2首唐代:白居易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孤独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落泥土中。
译文:暮春季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怀她孤独凄凉的境况。
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落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
5、牡丹唐代:李商隐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关于牡丹的经典诗词三首

关于牡丹的经典诗词三首【第一首】:《牡丹种曲》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此诗为唐代李贺所作,其中描写赞美牡丹的诗句的经典诗句为:“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意思是: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此诗前四句写栽种、花开。
中间四句既写花期不久,亦写贵族富贵不常在。
后四句接上文,继续借物寓人,以花写人。
唐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
每岁暮,车马若狂,以不耽乐为耻。
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
”诗人李贺写下这首诗对此事实行了嘲讽。
【第二首】:《裴给事宅白牡丹》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此诗为唐代卢纶所作,其中描写赞美牡丹的诗句的经典诗句为:“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意思是: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此诗通过紫、白牡丹的对比,赞美白牡丹的高洁,以花衬人,相得益彰。
短短的一首七绝可谓含意丰富,旨趣遥深。
能够说,在姹紫嫣红的牡丹诗群里,这首诗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带露的白牡丹花。
【第三首】:《戏题阶前芍药》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此诗为唐代柳宗元所作,其中描写关于牡丹的经典诗句为:“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意思是:真想像《溱洧》诗中的少男少女一样,摘一朵牡丹赠给悠悠的南国美人。
此诗一开头就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以突出牡丹不同于普通花卉。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窃窕留余春。
”众花大多随着春天的到来开放,也随着春天的逝去凋零,而牡丹却把花儿开放在暮春时节。
那鲜艳的花朵,露珠滚动,把枝条压得有些倾斜了,极像多饮了一杯佳酿而有点微醺的佳人,那美丽的姿态,把春天匆匆的脚步也换留住了。
《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

《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1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翻译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注释牡丹:属毛茛科植物,又名木芍药、洛阳花,初夏开花,单生,大朵,一般有红、白、紫三色。
占断:占绝。
独占的意思。
好物华:美好的景物。
洛川神女,即“洛神”。
三国魏曹植作有《洛神赋》。
洛川:洛水。
破:突破,超出、胜过的意思。
赏析该诗赞美牡丹花的仙气神韵。
前二句说明牡丹人人爱。
“好物华”就是好景色,洛阳城里的好景色让牡丹花占据并垄断了,谁人不喜欢,从人们的普遍爱好和崇尚着笔,直截了当。
表面是提问,实是表明牡丹人人皆爱,“占断城中好物华”一句,即是对提问的回答。
暮春时节,群芳凋谢,牡丹独开,享尽春光,占断万物之风光,无怪人称牡丹是“国色天香”。
“疑是洛川I神女作”,以虚拟之笔,将牡丹与传说中的美女洛神比类,曹植《洛神赋》描绘洛川神女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飙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此诗结句“千娇万态破朝霞”,即取意于《洛神赋》,将牡丹之形、态、色以一“破”字托出。
洛神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犹言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干姣百媚、千姿百态,神女般地钻出,犹如朝霞样的神奇。
“破”字形象,有种活灵活现的态势。
诗人以洛神喻牡丹,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诗人是用了加倍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创作背景徐凝,约813年前后在世,与施肩吾、白居易、元稹友善,方干曾师事之长庆三年,尝于杭州开元寺题牡丹诗,以“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之句,为白所赏,被白举荐。
唐文宗大和五至七年(831--833年)间曾游洛阳,与白居易等相唱和,此时疑为此间所做。
《牡丹》原文及翻译赏析2牡丹种曲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白牡丹茶叶的诗句

白牡丹茶叶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白牡丹茶叶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赞美白牡丹的诗词1、《白牡丹和钱学士作》唐·白居易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
2、《红白牡丹》唐·吴融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1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3、《白牡丹》宋·张明中看诗醉眼便醒苏,索句吟花1字无。
虢国夫人呈素面,滕家仙子削琼肤。
4、《多叶白牡丹1干两花其1重台其1每叶之上间》宋·周必大品极王封壶有妃,其馀国艳视诸姬。
上黄贵紫知无敌,藏白分青合付谁。
5、《白牡丹》唐·裴士淹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6、《裴给事宅白牡丹(1作裴潾诗)》唐·卢纶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7、《同于汝锡赏白牡丹》唐·王建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
柔腻于云叶,新奇。
8、《偶得牡丹之白者赋之》宋·赵蕃梅花当冬吐冰雪,古今已复称高洁。
春风草木争宠光,尔乃白乎无得涅。
9、《白牡丹》唐·韦庄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1庭香。
10、《白牡丹》唐·王贞白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
101、《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唐·殷文圭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102、《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唐·徐夤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103、《和孔密州5绝堂后白牡丹》宋·苏轼城西千叶岂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
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104、《赵园看白牡丹》宋·陈郁园林物物挟春光,独许名花压众芳。
古诗鉴赏(裴给事宅白牡丹)

• 1.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白牡丹的?(4分)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白牡丹的?( 分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白牡丹的?(
题目解答
①通过描写长安豪贵争相观赏紫牡丹的盛况来渲染紫牡 丹的名贵,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 ②用“玉盘”比喻盛开的白牡丹,形象地写出了白牡丹 的冰清玉洁。③以冷露、月白、风清衬托白牡丹的超凡 清 脱俗。④上联人们观赏紫牡丹时车水马龙、观者如云的 喧嚣情景与下联无人观赏白牡丹、庭园寂寥的冷落景象 构成鲜明对比,通过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写出了 紫牡丹和白牡丹迥然不同的遭际。[4分。答对一点得2分, 答对两点得4分。①“渲染名贵”1分,“铺垫”1分。② “比喻”1分“冰清玉洁”1分。③“衬托”1分,“超凡 分 脱俗”1分。④“对比”1分,“写出不同遭际”1分。] ④“对 ④“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lín
•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1)紫牡丹。 • 别有玉盘承露(2)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 注:(1)慈恩:慈恩寺,为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
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改建。(2)玉盘承露:汉武帝于 建章宫前建神明台,上铸铜仙人,手托承露盘,以贮露水。 白牡丹花。 此喻指 白牡丹花。
•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 本诗
达了作者虽似白牡丹冰清玉洁(或:超 • ①表达了作者虽似白 达了作者虽似白 凡脱俗)却无人赏识的幽怨之情。②表达了 作者对白牡丹冰清玉洁(或:超凡脱俗)却无 人赏识的同情。[2分。答对一点得2分。]
Hale Waihona Puke 鉴赏• 这首诗开篇就点明长安的年轻人趁着春光将尽之 时到慈恩寺观赏紫牡丹的行为, 时到慈恩寺观赏紫牡丹的行为,一“惜”字写出 人们对美好春天的留恋, 人们对美好春天的留恋,“争”字又把人们争先 恐后地追捧紫牡丹的行径展露的一览无余。 恐后地追捧紫牡丹的行径展露的一览无余。后两 字却写出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出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句中一“ 句中一“别”字却写出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长安年少惜春残, 长安年少惜春残,玉盘、冷露、月白、园空,还有一株孤零零的白 冷露、月白、园空, 争认慈恩紫牡丹。牡丹。 无人”照应了前文的“ 争认慈恩紫牡丹。牡丹。“无人”照应了前文的“争”字,这一动 一静, 一冷的场景描写, 一静,一热一冷的场景描写,使得诗人对白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 怜爱之情跃然纸上 别有玉盘承露冷,的怜爱之情跃然纸上 。整首诗对紫牡丹和白牡丹 只是略作点染,并且没有一句褒贬之词, 略作点染 只是略作点染,并且没有一句褒贬之词,但是诗 无人起就月中看。人那高洁 无人起就月中看。人那高洁的品性以及对社会爱慕富贵和权势的陋 高洁的品性以及对社会爱慕富贵和权势的陋 习的批判之义便自现。 习的批判之义便自现。
古诗翻译练习

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早春的西城外,杨柳如丝般的轻柔,牵动游人离别的忧愁,扑簌簌的泪难收。
还记得当日多情,曾为情郎一系归舟。
碧野红桥边的踏青泛舟已成过去,如今感伤人不见,江水空自流。
美好的时光不会为少年停留,离恨悠悠绵长,简直是无止无休!柳絮飘飞的落花时节,我又登上了江楼。
即便是眼前浩浩的春江都变做泪水,也流不尽我这无尽的离愁!裴给事宅白牡丹(裴潾)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春天尽了,百花即将凋残,只有紫牡丹还在吐蕊,纷芳满枝,于是长安城里的豪贵们争相着去街西亲近、观赏紫牡丹。
而在裴给事的庭院中,却盛开着一株像玉盘一般冰清玉洁的白牡丹,备受冷落。
这株白牡丹无人欣赏,在皎洁的月色下,更显孤独、冷清、素雅。
早过大通驿(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辩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早晨的雾刚刚散去,朝阳还没有升起。
遥望青烟袅袅,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朝霞映红树木,小船转眼移过了水湾。
清风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即便是荆关再世,要描画这山光水色,也得为笔墨浓淡费一番斟酌吧!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人饮酒喝醉,醒来时,我发现客人散尽,只剩一点残灯,尽管天还未亮,我早已携剑登程。
我冒着飞雪前行,内心愁苦不堪,隐约能听见雄鸡唱晓的声音;我独自一人向寥廓、寒冷的大漠北行,列队的大雁却向温暖的南方掠去。
白草漫野,只有接近云伽关时,我才能微微辨出前行的道路;浊河冰封,无声的严寒凝冻了往昔奔流的河水。
京城和单于都护往来的距离本身就相隔万里,更何况我这个被迫前来作客边塞之城的老头儿呢?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裴潾《白牡丹》的诗意

裴潾《白牡丹》的诗意
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诗人小传】
裴潾,生年不详,卒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以忠信道义著称。
裴潾的文学成就并不很高,不过他曾经主持编修过一部30卷篇幅的《大和通选》,意在延续著名的《昭明文选》,但该书甫一修成便饱受非议,时人议论裴潾编选失当,这部文集很快因此而湮灭无闻。
裴潾亦不以诗歌著称,只有这首《白牡丹》堪称佳作。
【注讲】
①诗题一作《裴给事宅白牡丹》,裴给事不详何人。
唐人对牡丹
充满狂热,如刘禹锡诗中描绘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因为这份狂热,上品牡丹在唐代可以卖出天价,甚至有侯王之家因为爱牡丹、买牡丹而破产。
牡丹以黄色与紫色为贵,白牡丹并不被时人所重。
②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唐代京城长安有一条横贯南北的朱雀门大街,将长安分为东西两半,街西属长安县,那里有许多私人名园,每到牡丹盛开季节,长安豪贵云集争赏。
③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描写白牡丹如同洁白晶莹的玉盘一般在月色下孤独盛开,因高洁而无人赏识,由此反衬出“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的庸俗可厌。
玉盘承露:汉武帝曾铸造金铜仙人,仙人的手里托着一个盘子,叫做承露盘,用来承接露水,以供炼制仙丹。
“看”,读作kān。
【名句】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裴给事宅白牡丹》原文及翻译
一、《裴给事宅白牡丹》原文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二、《裴给事宅白牡丹》原文翻译
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
三、《裴给事宅白牡丹》作者介绍
卢纶,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
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阕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
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
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
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碱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不久去世。
著有《卢户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