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主题班会

三年级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主题班会

2 观察庭审
观察真实庭审,了解法律实践。
VIII. 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1 安全知识
传授常见安全知识和预防方法。
2 急救常识
教授基本急救知识,培养自救互救能力。
IX. 总结
1 班会感想
分享学生对班会的感想和收获。
2 尊崇法治的重要性
强调尊崇法治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了解各种法律法规及其实施。
VI. 学习法律知识
1 少年维权
启发学生了解并维护自 身的合法权益。
2 民事法律知识
介绍常见的民事法律知 识。
3 刑事法律知识
探讨一些刑事法律知识 的基本概念。
VII. 法制教育活动
1 模拟法庭
参与模拟法庭,体验司法过程。
3 法律知识问答
组织问答活动,增加对法律的理解。
3 班会结束
总结班会,并祝愿大家将法治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X. 附录
1 法律知识问答题
提供一些有趣的法律知识问答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模拟法庭案例
附上一些模拟法庭案例供学生参考。
3 火场逃生演练图解
提供火场逃生技巧的图解示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II. 为什么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1 规则的重要性
了解规则对社会秩序和 个人安全的重要性。
2 法律对我们的影响
探讨法律如何影响我们 的生活和决策。
3 法律与社会公平正义
了解法律如何促进社会 公平和正义。
III. 尊崇法治的表现
1 遵守交通规则
明白尊崇法治从小事做 起,如遵守交通规则。
2 保护公物
了解保护公物是尊崇法 治的表现之一。
三年级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主题班会
通过三年级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主题班会,我们将深入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并 学习如何尊崇和遵守法律,为构建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小学范文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小学范文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小学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知道法律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懂得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2)教导学生遵守法律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如何培养学生在面对违法行为时的正确应对态度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想法和观点。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收集与小学生相关的法律案例和法律条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法制教育。

(二)法律知识讲解(15 分钟)1、简单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具有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等重要作用。

2、讲解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三)案例分析(15 分钟)1、展示一些小学生常见的违法案例,如盗窃、打架斗殴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违法,以及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3、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四)角色扮演(15 分钟)1、设定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场景,如在学校被欺负、在商场遇到消费纠纷等。

2、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这些场景中如何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3、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五)法律知识竞赛(10 分钟)1、准备一些与法律知识相关的问题,进行抢答竞赛。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难点1. 法律的具体规定和条文。

2. 学生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知识的资料和案例。

2.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

二、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包括法律的定义、特征和种类。

2. 强调法律的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四、小组讨论(2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法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2. 学生结合所学法律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决心。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法律知识,如交通安全法规、网络安全法等。

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和拓展法律知识。

七、互动游戏(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与法律知识相关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法律知识。

2. 学生参与游戏,增强法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八、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与法律知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2. 作业可以包括阅读法律资料、写一篇关于法律知识的短文等。

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根据我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本节课的主题是"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2. 小学生应遵守的法律和纪律;3. 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2. 使学生了解小学生应遵守的法律和纪律,增强法制观念;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法律的概念和作用,小学生应遵守的法律和纪律。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发生在校园里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

2. 知识讲解:教师利用课件,详细讲解法律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小学生应遵守的法律和纪律。

3. 实例分析:教师列举一些身边的实例,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6. 课后实践: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概念和作用,小学生应遵守的法律和纪律,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七、作业设计1. 列举自己知道的法律,并说明法律的作用。

答案:如交通法的作用是保障交通秩序,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 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答案:如遵守学校的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尊重老师和同学,不欺负他人;爱护公共财物,不乱扔垃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力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法律的概念和作用,小学生应遵守的法律和纪律,以及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

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4)犯罪的类型复杂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社会的因素(2)家庭的因素(3)学生的心理因素5、相互交流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6、布置作业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2】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案例叙述,学生讨论发言导入本课:学生杨某,15岁,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

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胁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

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

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了有期徒刑100天。

2、讨论明确:少年违法也判刑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联系生活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5)民事侵权的行为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

四、学法用法1、小品表演:情景一:星期六早上,王丽的爸妈有急事外出,留下一些钱让她自己安排两天的生活。

王丽:“哦,太棒了!自由了!”她首先想到了去找同学玩,然而在王丽去找同学玩的路上,有一伙人拦住去路,威胁她交出钱来方可放过她,情急之中的王丽,会怎么对付这一场面呢(讨论)情景二: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应遵守的法律规定。

3. 学生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三、教学难点:1. 法律的具体规定和条款。

2. 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法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学生应遵守的法律规定。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 法律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权益、规范社会行为、调整人际关系等。

3. 学生应遵守的法律规定:如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权益、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等。

4. 学生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如遇到侵权行为时,如何寻求法律帮助,如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

5. 典型案例分析:挑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法律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学生应遵守的法律规定。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讲解:总结学生应遵守的法律规定,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意义,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分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班会主题:踏好青春的每一步活动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活动意义:通过这次班会,我们了解到法制教育所具有的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人才以及预防与减少违法犯罪等特有功能,奠定了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学校教育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就必须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高度重视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

主要内容:一、班主任谈话导入给出一组青少年犯罪的数据,触动学生们的心灵。

解释“违法”“犯罪”两组概念,并列举违法犯罪的事例。

二、班主任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班主任围绕轻度,中度,重度三种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举出案例并结合班里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让学生讨论并列举身边不良行为,在讨论交流中理解什么是严重不良行为、中度不良行为、轻度不良行为。

列举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原因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相关法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问答。

三、班主任组织学生集体宣誓班主任提出殷切希望我们郑重宣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活动小结: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的心中都感触颇深,纷纷发表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和看法。

法律与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时时刻刻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举止。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

其实捷径就在我们的.身边,那就是勤于积累、脚踏实地。

在这45分钟法制主题班会上,我们有欢声笑语,也有深深地沉思,但是,这一个个真实的例子也在告诉我们,告诉每一位学生,我们要知法、懂法、守法,更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要做好自我预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西四公小学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会在不断进步,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知道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生根据课前掌握资料自由发言)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1)、国家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6、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3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

二案例分析
(一) 1、案例评析一
案例评析一
张某、王某、宋某、史某、朱某系五名未成年人,通过在溜冰场溜冰认识,结为兄弟。

后结识了在外"混"的程某,五名被告人便在外租房,在程的"暗示"
下五人开始盗窃,后发展为抢劫。

五人同吃同住,有钱同花,作案时一起出动,所得赃款平均分配。

案发时,五人正策划购买枪支,并准备为五人组合起个帮号,而每次作案起主要作用的张某已经事实上成了五人中的“老大”。

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先后作案十几起,案值2万余元。

3、合作探究
案例中的五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在哪些方面应引起我们的警示?
4、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5、教师总结(须引起重视的环节)
( 1)家庭教育
(2)结交不良青年
(3)租房脱离家庭监管
(4)贪图享乐
(5)拉帮结派
(6 )走上犯罪道路
(二)1、出示课件(案例评析二)
张某(12岁)、展某(13岁)、李某(11岁)抢劫案, 三人摹仿电影中的黑社会人物,购买砍刀、胶带等作案工具, 身穿黑色风衣,头带礼帽、墨镜,各持砍刀,强行闯入被害人的废品收购点,持刀抢劫现金后,将被害人捆绑并用胶带封嘴后逃走。

2、问:三人的犯罪成因?
3、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出示课件(评一评)
三人家庭条件并不贫困,三人之所以去抢劫,除了受到不良外界因素的影响外,放任自流的家庭环境也养成了三个人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在这些孩子的意识中,自己想要的就必须得到,自己的要求必须得到满足,听任自己的欲望的支配对他们已习以为常,至于其行为后果如何,社会舆论如何评论,则统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

上述的三人抢劫团伙也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要么属于父母离异,在家受气,要么因为和父母不和,离家出走,相似的经历也让他们一拍即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合作探究
1、如何避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途径?(学生讨论)
2、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相关的案例?我们如何应对?(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出示课件(看一看1)
师:当发现未成年人打架斗殴
4、出示课件(看一看2)
发现他人对己或别人实施不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可以通过学校或家长向公安机关报告。

5出示课件(看一看3)
四、开放性评估题
制作“青少年救护、自护卡”
内容:匪警、火警电话,维权热线、当地派出所、卫生院、消防队、
学校、班主任等救助方式与电话号码。

五、小结并布置课后思考题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经验和同学们分享?
六、小贴士
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1敏锐地识别,清醒地判断
2理智地自制,灵活地自卫
3依法保护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