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油田开发方案及原理
油田开发方案编制

一个含油构造经过初探,发现工业油气流以后,紧接着就要进行详探并逐步投入开发。
所谓油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试验资料,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石油市场的需求,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以提高最终采收率为目的,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方案规划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进行生产,直至油田开发结束的全过程。
一个油田投入开发,会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开发油田必须依据一定的方针来进行。
开发方针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油田今后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技术上的成败。
正确的油田开发方针应根据国民经济对油田工业的要求和油田开发的长期经验总结制订出来。
开发方案的编制不能违背这些方针,否则就会给油田开发本身带来危害,而使国家资源蒙受损失。
油田开发必须依据一定的技术方针来进行,在制订油田开发技术方针时要考虑的因素为:①采油速度,即以什么样的速度将地下的原油采出==即年产油量占油藏可采储量的百分比;②油田地下能量的利用和补充;③采收率的大小;④稳产年限;⑤经济效果;⑥工艺技术。
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但有时又是相互矛盾的。
应该根据国内外油田开发的经验和国家的能源政策,制订出科学的油田开发方针,并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一个油田在明确的开发技术方针指导下,要想进入正规的开发,必须编制好油田开发方案,即依据油田开发的基础知识,对油田的开发程序、开发方式、层系划分、注水方式、井网密度、布井方式及经济指标等各因素进行充分的论证、细致的分析对比,最后制订出符合实际、技术上先进、经济上优越的方案。
油田在明确的开发方针指导下,进入正规的开发过程,该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详探和开发试验等。
(2)开发设计和投产,其中包括油层研究和评价、全面部署开发并网、制订射孔方案和方案的实施。
(3)方案的调整和完善: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油田开发的中心环节。
第一章 油田开发基础及开发方案4

三、部署基础井网
1.基础井网的部署对象 1.基础井网的部署对象 基础井网的部署对象 对于油层较多,各类油层差异大, 分布相对比较稳定,油层物性好,储量 比较丰富,上、下有良好的隔层,生产 能力比较高,具备独立开采条件的区块 可以作为基础井网布置的对象。
2.基础井网的任务 2.基础井网的任务 基础井网的任务 1)基础井网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开发 井网,它应合理开发主力油层,建成一定的 生产规模; 2)兼探开发区的其它油层,解决探井、 资料井所没有完成的任务,搞清这些油层的 分布情况、物理性质和非均质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个合理的开发程序,只是指导了油田上各开发 层系初期的合理开发部署,指导了油田合理的投 入开发,为开发油田打下了基础。但在油田投入 开发后,地下油水就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地 下油水分布时刻发生着变化,各种不同类型油层 地质特征对开发过程的影响将更充分地表现出来。 因此,在开采中,还需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调整 工作,以不断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
二、分区钻开发资料井
1.钻开发资料井的目的 1.钻开发资料井的目的 钻开发资料井的目的 1)研究解释单油层物性参数的方法,全面 核实油层参数,为充分运用生产试验区的解剖 成果,掌握新区地质特征打好基础,以逐步探 明扩大开发的地区;
2)了解不同部位、不同油层的生产能力 和开采特点。在钻完开发资料井以后,要 进行单层和各种多层组合下的试油试采、 测压力恢复曲线等,并了解新区的生产能 力和开采特点。
一、开辟生产试验区 开辟生产试验区
1.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 1.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 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 1)深刻认识油田的地质特点 ; 2)落实油田储量计算; 3)研究油层对比方法和各种油层参数的解释 图版;
新疆油田A区块开发方案设计

摘要石油的产量不仅仅和储量有关,采收率也是石油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面对现在油气储量逐渐减少,而石油消耗逐年上升的现实,因此提高石油的采收率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采油方案是提高采收率的基础。
根据不同油田区块的储层特征、地面概况等特点,结合现有的生产技术,运用机械、化学和物理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设计采油方案。
本采油工程方案以所给的地质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油藏特点、油藏温度压力系统及油藏流体性质等油田地质资料为基础,首先对P1、P2储集层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储量计算,然后选择了完井和射孔方式。
根据油井井底流入动态的计算,确定油井的产量。
针对本油藏特点,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原油属于普通稠油,在地层渗透率较高的情况之下完全可以渗流,但是在井筒中上升时,由于井筒温度的下降,原油粘度必然下降,甚至会发生凝固。
鉴于此我们选择了电加热空心杆的方式对原油进行井筒降粘。
在有杆抽油系统的设计之上,我们需要对加热时间、电流频率以及电缆的选择做出选择。
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只对加热时间进行了预测。
因此我们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以上的问题进行了求解,并最终确定了加热时间。
最后,鉴于在钻井过程曾发生井漏,由于地层呈现弱酸敏性,我们需要对相应的地层进行一定程度得的酸化。
为此我们对酸化工艺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采收率,敏感性,油井流入动态,酸化AbstractOil production and reserves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oil production recovery is the decisive factor, especially the face of diminishing oil and gas reserves now, but the reality of oil consump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us increasing the oil recover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 good solution is to increase oil recovery basis. Depending on the oilfiel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ground profil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 use of mechan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and other various ways to design oil program. The production engineering solutions to the given geological structur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systems and reservoir fluid properties such as oil based on geological data, first, P1, P2 reservoir performed a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reserves, and then choose the way of completion and perforation. Well Inflow under dynamic calculations to determine the oil production. Against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we fou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rude oil belonging to the ordinary oil, high in the formation permeability circumstances can flow, but the rise in the wellbore, due to a decline in the wellbore temperature, oil viscosity is bound to decline, even coagulation. In view of this we have chosen the way of electric heating hollow rod for wellbore for crude oil viscosity reduction. In sucker rod pumping system design on top, we need the heating time, current frequency, and the choice of cable to make a choice. In the absence of data on the heating time we only had predicted. So we buil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heating time. Finally, in view of the well during drilling leak had occurreddue to weak strata showing sensitivity, we nee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a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acidification. To this end we acidification process has been designed.Key words:Recovery ratio,Sensitivity,Well Inflow,Acidification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地质基础资料 (3)2.1油田地质基础资料 (3)2.1.1 地面概况 (3)2.1.2 区域地质情况 (3)2.1.3 储层特征 (4)2.1.4油藏特点 (5)2.1.5 油藏压力系统 (6)2.1.6油藏温度系统 (6)2.1.7油藏流体性质 (7)2.1.8 储层敏感性分析 (7)2.2储量估算及油层综合评价 (10)2.2.1 储量参数确定 (10)2.2.2 计算结果 (10)第3章完井方法 (11)3.1完井方式 (11)3.2射孔工艺 (13)3.2.1射孔液类型和性能 (14)3.2.2.射孔方式和射孔工艺 (15)3.2.3.射孔设计和参数优选 (16)3.2.4 射孔负压设计 (19)第4章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计算 (21)4.1油井流入动态计算 (21)4.2井筒多相流计算 (22)4.2.1井筒多相流压力梯度方程 (22)4.2.2 计算气-液两相垂直管流的Orkiszewski方法 (23)4.3试采分析 (30)4.4见水后无因次采液、采油指数的计算 (31)第5章抽油系统的设计 (34)5.1采油方式 (34)5.2抽油杆柱组合设计 (35)5.2.1利用APR RP 11L设计空心抽油杆前的参数校正 (35)5.2.2 利用APR RP 11L设计空心抽油杆 (37)5.3抽油机型的选定 (49)5.4井筒降粘方式及选择 (50)5.4.1电热杆降粘工艺 (51)5.4.2电缆加热降粘工艺 (51)5.4.3电加热油管降粘工艺 (52)5.4.4空心杆整体热电缆加热技术 (54)5.4.5 电加热降粘方式的选择 (54)5.5空心抽油杆温度场计算 (55)5.5.1空心抽油杆电加热原理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5)5.5.2 空心抽油杆温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58)5.5.3 空心抽油杆温度分析应用 (59)第6章酸化 (61)6.1酸液及添加剂 (61)6.1.1酸液的选择 (61)6.1.2酸液添加剂 (61)6.2砂岩地层土酸化处理原理 (62)6.3土酸酸化设计步骤 (64)6.4提高土酸处理效果的方法 (65)6.5酸处理工艺 (65)6.5.1酸处理井层的选择 (65)6.5.2酸处理方式 (66)6.5.3酸处理井的排液 (66)第7章附录 (68)7.1.原油储量与溶解气储量的计算 (68)7.2.井底流入动态的计算 (69)7.3.软件代码 (69)谢辞 (75)参考文献 (76)第1章绪论本采油工程方案以所给的地质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油藏特点、油藏温度压力系统及油藏流体性质等油田地质资料为基础,首先结合资料对P1、P2储集层分别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其中包括盐敏性,水速敏性及水敏性的评价,在对以上各类敏感性评价时,我们把盐敏性与水敏性结合在了一起。
油田开发基础及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对地下水和地表 水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 用水安全。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油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 ,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油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污染, 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环保措施与建议
01
02
03
04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厚度和构造等特征。构造则是指地层在地质历史中受到的地球表面运动
的影响,包括褶皱、断裂等现象。
02
岩石类型与性质
油田的岩石类型和性质对石油的储藏和开采具有重要影响。常见的岩石
类型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等,每种岩石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物理
和化学性质。
03Βιβλιοθήκη 矿产资源与储量油田中的石油储量是决定其开发价值的关键因素。除了石油,油田中还
技术原理
稠油热采技术通过向地下注入热蒸汽或热水等热介质,使得稠油的 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从而更容易地被开采出来。
技术应用
稠油热采技术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稠油油气田开发中,包括加拿 大、委内瑞拉等地的重油开发。
04
油田开发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政策
1 2 3
环境保护法
油田开发必须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确保开发过 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符合法律要求。
层系设计、产能建设方案等。
开发方案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油田 的长期稳定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开发井网设计
01
开发井网是油田开发的基础设施,包括生产井、注入井、观察 井等。
02
开发井网的设计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油藏特点、采油工艺等因
素。
常见的开发井网类型包括直井、水平井、分支井等。
(完整版)油田开发方案及原理

含油饱和度取值62%。
23
实例
确定其他参数
油藏地面原油密度取用实测值0.808g/cm3
原油体积系数采用与邻区类比确定。借用陆梁油田侏 罗系西山窑组体积系数作为本区块的体积系数。
体积系数取值1.055 。
24
实例
J2x 沙19井区块
沙19井区块储量参数表
储量参数
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A
h
φ
S oi
ρo
控制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储量。用途:是进行滚动勘探与开发的依据 精度:相对
误差应小于30%。
9
❖ 地质储量: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储集层中 原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表内储量: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开 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表外储量: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开采过程 中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B oi
10 4 t 10 4 m 3 10 4 t 10 4 m 3
km 2
m
f
f g/cm 3 无因次
2.5 10.3 0.25 0.62 0.808 1.055 306 379 73.4 90.9
序号
油藏采收率计算表
驱动方式
经验公式
1
水驱
2
水驱
综合确定值
E R =0.214289(K /μ0 )0.1316 E R =0.3078-0.0069μ 0
特低 < 0.5
27
储量综合评价
油气藏类型
沙19井区块油藏综合评价表
储量规模
储量丰度 千米井深
每米采油 指数
层位 中部埋深 104t 104t/km2 日产量 t/MPa·d·m
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1-1) 油田勘探开发程序2

以大庆油田为例:
1955年秋—1959年9月松辽盆地东部边缘地质调查;
1959 年 9 月 发 现 油 田 , 松 基 3 井 喷 油 , 油 层 深 度 为 1461.7米;
1960年开辟生产试验区,排状切割注水; 1962年钻完基础井网;
1963年编制了第一个正式方案;
1963年建成年产500万吨生产规模;
2000~ 3000
>3000
0.5
1.0
3.0
5.0
石油大学
2
第一章 油藏工程设计基础
§1-1 油田勘探开发程序
工业价值(commercial value)-商业价值:
开采储量能补偿它的勘探开发 及附加费用
-与现有(当时)技术水平有关
石油大学
3
§1-1 油田勘探开发程序
大庆油田-可采储量标准:
试油:
在油井完成后(固井、
射孔),把某一层的油气水
从地层中诱到地面上来,并
经过专门测试取得各种资料
的工作。
石油大学
16
3.油井试油和试采
试油资料
1.产量资料:包括地下或地面的油、气、水 产 量(不同压力下的稳定产量);
2.压力资料:地层静压、流动压力、压力恢复数 据、油管压力、套管压力;
3.油气水性质:组分、物理性质、高压物性;
藏是否有商业价值作 分及其控制条件; 以储层沉积学为基
阶 出可行性评价;
油气性质和油藏类 础,应用地质知识
预测可能达到的生产 型; 储层宏观展布 库和随机建模方法
段 规模,提出规划性的 及参数;
预测砂体空间分
开发部署;
布; 建立初步的油藏概念
提出钻、采、地面工 模型。
大学本科《石油工程》油田开发基础及开发方案课件

案例三:某油田的开发经济评价
总结词
该案例对某油田的开发进行了全面的经济评价,包括 投资估算、成本分析、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
详细描述
在进行经济评价时,第一对油田的开发投资进行了估算 ,包括钻井、采油、地面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然后,对 油田的开发成本进行了分析,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 、运营成本等方面的费用。最后,对油田的经济效益进 行了评估,包括税后利润、投资回收期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经济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油田的开发价值和经济效 益,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根据。
03
CATALOGUE
油田开发技术
油田开发技术概述
油田开发技术定义
01
油田开发技术是针对油田进行科学公道的开发,以提高油田采
收率、降低开采成本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油田开发技术发展历程
02
从早期的传统开发方式到现代的智能油田开发方式,油田开发
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油田开发技术的重要性
03
油田开发技术对于提高石油产量、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
3
油田开发环境保护
阐述油田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介绍油 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环保措施。
02
CATALOGUE
油田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方案概述
简述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
油田开发方案是针对特定油田的全面计划,主要包括油田地质研究、油藏工程设 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地面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02
03
04
油田开发成本主要包括勘探成 本、钻井成本、采油成本、生
产成本和其他间接费用。
勘探成本包括地质调查、地球 物理勘探和钻探等费用。
钻井成本包括钻井工程设计、 钻井施工和钻井设备租赁等费
油田开发方案及原理PPT课件

注水注气方案设计及优化
01
注水方案设计
根据油藏动态和注水要求,制Biblioteka 注水方案,包括注水时机、注水方式、
注水量和注水压力等。
02
注气方案设计
对于适合注气的油田,设计注气方案,包括注气类型、注气量、注气方
式和注气时机等。
03
方案优化
通过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手段,对注水注气方案进行优化,提高采收
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确保方案的科
经济评价方法介绍
1 2
静态评价方法
通过计算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 对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初步评价。
动态评价方法
运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动态指标,考虑资金 时间价值,对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
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采用敏感性分析、风险分析等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评估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风险性。
谢谢
THANKS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 映射能力,对历史数据进行 训练和学习,建立预测模型。
06 油田开发经济评价与决策支持
CHAPTER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油田开发特点和实际需求,选取能够全面反映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评价指 标,如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选取的评价指标,构建油田开发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技术 指标、环境指标等,以综合评估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机械采油系统优化
针对机械采油井的生产特点,对 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等设备 进行优化设计和选型,提高机械
采油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特殊采油工艺技术原理
注水开发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开发阶段
6
4 调整阶段
开发初期,从生产井取得的信息有限, 还不能完整地描述油田的地质及工程情况。 随着开发过程的进行,生产井数的增加,获 得的信息也逐步地增多,原有的地质认识必 须进行修正,相应的开发方案也必须进行修改 和调整。
7
第一节 油田地质储量
油气储量是油气田开发的物质基础。
阶段 预探阶段 评价阶段 开发阶段
13
4. 水驱特征曲线法 适用条件:油藏含水率达到一定程度(如50%)
以后。 方法:利用油藏的累积产水量和累积产油量在
半对数坐标上存在明显的直线关系外推到含水率为 98%时求出油藏的可采储量。
14
❖ 计算地质储量的容积法
(1)原油的地质储量
(2)溶解气的地质储量
N=100AhSoio/Boi
控制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储量。用途:是进行滚动勘探与开发的依据 精度:相对
误差应小于30%。
9
❖ 地质储量: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储集层中 原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表内储量: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开 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表外储量: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开采过程 中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100Ah(1-Swi)
o/Boi
式中:N
原油地质储量,104t;
A含油面积,km2;
h平均有效厚度,m;
对于油田,天然气储量可能 包含两部分:自由气和溶解 气,无气顶油藏则仅有溶解 气部分,其储量由下式确定
平均有效孔隙度,f;
:
Swi 平均束缚水饱和度,f; o 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
一、静态计算方法-容积法
容积法是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的主要方法,应用 最广泛。它适用于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不同的圈 闭类型、不同的储集类型和驱动方式。对于大中型 构造砂岩油气藏,计算精度较高。
12
二、动态计算方法
1. 物质平衡法 它是利用生产资料计算动态地质储量的一种方法
适用条件:油气藏开采一段时间,地层压力明显降低,已采出可采储 量的10%以上。
油田开发地质基础
1
勘探开发历程
预探阶段
评价阶段
开发阶段 调整阶段
2
1 预探阶段
通过地震勘探,发现了一个可能含有油气的构造 为了证实该构造是否含有油气,钻了一口探井,并 证实它确实含有油气。
3
2 油藏评价阶段(详探阶段)
4
3 开发阶段
确定开发方式
地质及油藏工程问题 确定井网井距
钻井完井工程问题 采油工程问题 地面集输系统工程问题 经济评价与方案优选
Ⅱ类:未开发的探明储量
指已完成钻探评价,并取得可靠的储量参数后计算的储量。它是编制开 发方案和开发建设投资决策的依据,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20%。
Ⅲ类:基本探明储量
主要是针对复杂油气藏而提出来的。对于复杂的断块油田、岩性油田和裂缝性 油田,
在完成地震详查或三维地震并钻了评价井后,在储量参数基本取全、含油面积基本
确定有效厚度
17
实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确定有效厚度
此图需改
18
实例
油层孔隙度下限为 17%; 电阻率下限为 7Ω.m; 含油饱和度下限为 40%;
沙19井为7.2m
19
实例
S1963井为11.0m
S1965井为19.720m
实例
确定有效厚度
沙19井区有效厚度平均值 根据油藏的特点,采用内含油面积与油水叠合带面积权 衡; 内含油面积有效厚度采用井算术平均值为12.6 m; 油水叠合带有效厚度取其二分之一,即6.3 m,权衡得有 效厚度10.3 m。
10
❖ 可采储量及剩余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指在现在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
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Nr)=地质储量(N)Re
显然,它是一个不确定的量,随着工程技术水平 的提高、管理水平和原油、天然气价格的提高,其 也会相应地提高。 剩余可采储量=可采储量-目前累积产油量
11
❖储量计算方法
B oi
10 4 t 10 4 m 3 10 4 t 10 4 m 3
21
实例
确定有效孔隙度
沙19井区有效孔隙度采用井厚度加权平均值为25.8%,地面孔隙度与地 下孔隙度的转换借用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压实经验公式:
Φ地下=0.997Φ地面- 0.46 计算出沙19井区块侏罗系西山窑组油层地下平均孔隙度,厚度加权平 均值为25.3%。
有效孔隙度取值25%。
22
实例
确定含油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采用阿尔奇公式:
So=1-Sw=1-(abRw/Фm Rt)1/n 根据上述确定参数:孔隙度指数(m)为1.813,岩 性系数(a)为0.62,饱和度指数(n)为1.902,岩性系数 (b)为0.996,地层水电阻率(RW)为0.26Ω.m, 计算沙19井区平均含油饱和度采用孔隙厚度权衡求得 62.2%,取值62%。
储量 类型
预测 储量
控制 储量
探明 储量
储量分 级
Ⅲ级储 量
Ⅱ级储 量
Ⅰ级储量
计算精度 20~50%
>50% >70%
8
探明储量(Ⅰ级储量)
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的依 据。
探明储量又可分为三类:
Ⅰ类:已开发的探明储量
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已完成开发井钻井和 开发设施建设,并已投入开采的储量。
t/m3;
Gs=10-4NRsi 式中:Gs溶解气的地质储量
Boi 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
,108m3。
15
实例
确定含油面积
沙19井区块侏罗系西山窑组油藏为断块 构造油藏,沙19井断块东、北两面为正 断层,以断层为界,下倾部位以油水界 面海拔为-890m为界,圈定含油面积为
2.5km2
16
实例
含油饱和度取值62%。
23
实例
确定其他参数
油藏地面原油密度取用实测值0.808g/cm3
原油体积系数采用与邻区类比确定。借用陆梁油田侏 罗系西山窑组体积系数作为本区块的体积系数。
体积系数取值1.055 。
24
实例
J2x 沙19井区块
沙19井区块储量参数表
储量参数
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A
h
φ
S oi
ρo
精度情况:对于封闭性的未饱和油藏、高渗透性小油气藏、连通性好 的裂缝性油气藏,其精度较高。
2. 产量递减法 它适用于油气藏开发后期,油气藏已达到一的采出程度,并经过开 发调整之后,油气藏产量已进入递减阶段。
3. 矿场不稳定试井法 对出油气的探井进行压降试井,以确定油气井控制的断块、岩性
油气藏的地质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