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3篇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3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篇一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8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重、难点:感受生活中的爱因斯坦平易近人、谦和慈祥、虚心好学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自读自悟。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资料流程: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的一件什么事?二、自读体会:1.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找出课文中描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交往时的语言、外贸、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三、课文: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四、积累内化: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课外搜集一些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发明和生活中的故事和鱼肚有关科学家的书籍。
板书:相撞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儿相遇伟大相邀执着追求夸小孩儿《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篇二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那么,请记住这条秘诀吧!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
齐读课题后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从中又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3、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我们其他同学可以来当小评委。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再读)评议:请我们的小评委们作一番评议吧!当然,可以是值得发扬之处,也可以指出欠缺地方。
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也真不赖!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读后感1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读后感前言《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是一本讲述了爱因斯坦在晚年与一位小女孩的友谊的书籍。
这本书虽然只是一部短篇小说,但却带给人们深思。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触动。
内容概述故事发生在爱因斯坦晚年的某一天,他在一个公园里遇到了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对爱因斯坦非常敬仰,并向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爱因斯坦则耐心地回答了她的问题,并且和她聊起了一些哲学和人生的话题。
这个故事主要通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的对话展开。
爱因斯坦并没有以教育者的身份去对待小女孩,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与她交流。
他不仅回答了她的疑问,还鼓励她思考自己的问题,并提供了一些独特的见解。
人物观察与思考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我对爱因斯坦的人格特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他展现出了一种谦逊的态度。
尽管他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但他没有以自己的成就来傲慢对待小女孩。
相反,他以平等的姿态与她交流,并且从她身上得到了启发。
其次,爱因斯坦表现出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永远追求真理的思想家。
在与小女孩的交流中,他鼓励她自己思考问题,并向她传授了一些哲学的见解。
这种对知识的追求使得他的智慧得以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理解与感悟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真正的智慧不仅仅包括知识,还包括对人性和人生的洞察。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人。
他的与小女孩的对话展示了他的温暖和善良,并且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应该是服务于人类的。
另外,我也从故事中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并没有简单地回答小女孩的问题,而是以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让她从中获得真正的收获。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是一种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最后,这本书还让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之间的对话并没有受到年龄、地位和学识的限制,而是建立在友谊和共同兴趣之上。
3.26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件

一个人被工作弄得神魂颠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这的确幸运。
——爱因斯坦
返回
“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 呢?”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 顽强的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 境界。 ——爱因斯坦
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
——爱因斯坦
小 资 料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 当局给了他相当的高薪——年薪一万六千美元。他却说: “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给三千美元就够 了。”
“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呵,小教授,请 你再教教我。” 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
5
1
2
3
4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 考着什么。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因斯坦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 一面埋头沉思。
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 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 有一次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 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 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 理好”; 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画出写老人语言、动
作、神情的句子,并在句后写出你的感受。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 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 “ 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课件ppt

学生活动设计
01
02
03
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1和问 题2
活动2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回答 问题
活动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 问题3和问题4
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和组织学 生讨论问题1和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课文,帮助学生理 解问题3和问题4
教师听取学生分享 ,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
0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语法修辞
分析课文中的一些语法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修辞手法,提高他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04多媒体应用图片展示 Nhomakorabea展示爱因斯坦的肖像图片,以增强学生对他的印象。 展示小女孩的相关图片,例如她与爱因斯坦的合影等。
音频播放
播放背景音乐,以营造氛围,增强感染力。 播放课文的录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3
小女孩(Liesel Meminger)是本书主人公, 一个天真活泼、善良可爱的小女孩。
02
课文分析
主题思想
课文主要内容
该课文主要讲述了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在街头相遇,并通过与小女孩的对 话展现出爱因斯坦谦虚、直率的性格特点。
主题思想
课文表达了爱因斯坦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不仅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才华, 还具有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和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心。
课文使用简洁明了、平易近人的语言,使读者更 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爱因斯坦向小女孩解释 相对论时的语言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突显了他 的智慧和教育的责任心。
情节设置
课文以街头相遇为切入点,通过对话展开情节, 使读者对爱因斯坦的个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完整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PPT课件

爱因斯坦是一个真正“伟大的 人”,不仅因为他对科学事业的巨大 贡献,还因为他在人格上闪现出的谦 虚、平和的品质。
相遇——相邀——相处 爱因斯坦 小女孩儿
(平易近人) (活泼可爱) (谦虚诚恳) (天真直率)
28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请说说理由。
我认为他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不注意衣着, 主要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投身于科学研究。他是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开创了 物理学的新纪元,几乎整个20世纪物理学的创 造历程,都有他的巨手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爱因斯坦是伟大的,因为尽管他以是一位 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可他丝毫不摆架子, 平等地对待每个人,还虚心地听取一个小女 孩的建议,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不是一 般人能做到的。 29
34
成语天地
一塌糊涂
一本正经 一表人才 一知半解 一劳永逸 一穷二白
整整齐齐 形形色色
一尘不染 一视同仁 一鸣惊人 一筹莫展 一帆风顺 一窍不通
曲曲折折 欢欢喜喜 踏踏实实 断断续续
35
兢兢业业 潇潇洒洒
小女孩儿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 又肥又长 ,整个人就像___ 裹 在一张大被 ________ 趿拉 一双拖鞋。 单里,脚下______
31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 步一面埋头沉思
你能用“一面……一面……”说一句话吗?
32
回答:
“嗨,先生,您好!”小姑娘说,“我父亲说您 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指讲对了一半— —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我说也是嘛, 瞧你,衣服还不会穿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呢?”
本课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 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 断,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 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 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 颗童心。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9篇)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9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篇一说出你心中的伟大——我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简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
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全文共8个小节,以“相撞、相遇、相邀、相处”为顺序展开故事,一个是伟大的科学家,一个是平凡的小女孩,但并没有因为彼此身份的悬殊而使得他们形同陌路。
细读此文,既可以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大科学家的普通之处,又可以真切体味到爱因斯坦为了潜心研究科学事业而不拘小节的伟大一面。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重在"悟"字。
在读书中悟,在对话中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
既要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实实在在的文本,既要感悟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文本的价值追求。
因此在教学本课中,试图通过学生对"伟大"一词的"悟",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设计过程:一、读读议议————父亲心中的“伟大”1、读读(1)自读课文,找出最能表明爱因斯坦身份的一句话。
出示:“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他是爱因斯坦!”(2)指名多人读,读出父亲的兴奋。
(3)全班齐读。
2、议议(1)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如此兴奋?(2)小女孩父亲心中的“伟大”是什么?师引导: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在社会上有名望地位的。
二、想想问问————小女孩心中的“伟大”出示句子:“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1、想想(1)想想小女孩会对她父亲或者其他人说些什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生动,人物性格突出,充满童趣,适合学生阅读、感悟。
课文也配有插图,能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爱因斯坦,谁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是科学界的巨人,高高在上、不可企及。
他是“伟大”的化身,世人崇拜的天才。
他与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年龄、地位、名誉等悬殊甚远,但是他们之间却发生了如此有趣的故事。
在文中,我们见识了他的另一面。
在备课中,我花了很多心思。
在不断地思考中,我觉得教学时要重在“悟”字,在读书中悟,在对话中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既要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实实在在的文本。
既要感悟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感悟文本的价值追求。
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感悟不同角度的描写来体会爱因斯坦的为人。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更为立体地了解人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扣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进行揣摩,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去认识一个“立体”的爱因斯坦。
因此,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用“一面……一面……”造句。
2、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物特点的学习能力,体会说话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研、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爱因斯坦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是对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的全面理解,让学生建立起丰满而又立体的爱因斯坦这一人物形象。
二、多角度认识人物特点认识一个人需要多种不同的角度吗?在生活中,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本课学习中也是如此。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原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文原文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说完,又低头向前走去。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
”小女孩这么想。
回到家,她将碰到这老人的事情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他是爱因斯坦!”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先生,你好!”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
“能记住吗?”她问。
“也许能。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是吗?太好了!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作客。
”小姑娘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
工作室很大,到处摆放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
“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女孩这样说。
“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
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了解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并能根据时间顺序分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人什么样的人?(伟大),还有不同意见吗?(平凡、普通)
那么,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二、自读课文写体会。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或者普通,还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学生自学课文,交流。
三、品悟交流。
(一)作为读者,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读文(三次交往中的一次),写体会;
2.对话交流,相机感情朗读
咱们来交流一下读后的体会吧!
①第一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人物特点:宽容、坦荡的情怀,有礼貌、不拘小节等)
注意点: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②第二次交往(句段出示略)
(欣慰、天真、平易近人、幽默、有礼貌、谦虚、不耻下问、诚实等)
注意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但愿你肯教我。
”
你认为爱因斯坦他会对付的是什么?
他怎么对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读一读吗?
我们先来讨论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
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同学,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二)作为小女孩的爸爸,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1.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他是爱因斯坦!”
请学生说说你是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当今世界上,最伟大,他是爱因斯坦!兴奋)请学生练习朗读,体会父亲对爱因斯坦的崇拜和说话时的兴奋。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你知道爱因斯坦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作为小女孩,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1.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
请学生说说你从中看到了爱因斯坦具有怎样的品格?再请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明明是小姑娘撞了他,他还要向她说对不起?为什么说“是我不小心”?他是怎能走路的?他平时也是这么走路的吗?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他这样走路,以前可能被谁撞到过?或者他撞到过什么?这样相撞以后,他都会怎样说?
那么,你从这样一边走路一边在思考着什么,还看出了什么?
如果学生没想出来,那么追问:他到底在思考着什么呢?(思考科学问题),他走路时还在思考,那么平时呢?吃饭时在……喝茶时在……躺在床上时……乘在车上时……)怪不得爱因斯坦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再加上……。
对呀,同学们,爱因斯坦很伟大,但我们从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中体会到了这么多内容,我们也很伟大啊。
2.出示句子: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
(板书:有趣,童话中的人物)
3.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从这样一句话中体会出爱因斯坦的伟大的?
(想一想,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学生体会“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做个鬼脸”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放射出温柔的目光。
说说他听到了哪一句话?小姑娘说你并不伟大,他有没有生气(没有)。
他不仅没有生气,还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你体会到什么?
(四)作为爱因斯坦,感受他自己心中的形象
1.“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
请学生说说你从中看出了什么?除了虚心,你还感觉到什么呢?(爱因斯坦实际认为父亲的话对不对?爱因斯坦有没有直接表示反对,这样说话给人感觉怎样?)
2.引用拓展材料(爱因斯坦自评):
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的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爱因斯坦
我自己不过是自然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
——爱因斯坦
(五)作为小女孩的母亲,感受爱因斯坦形象
出示句子: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
(板书:令人尊敬)
四、组织讨论。
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大家都各执己解。
请学生说说,爱因斯坦在生活中为什么会如此衣衫不整、卧室里一塌糊涂?(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
我们从他在生活上的平凡见到了在科学上的伟大。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
)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身边没有最伟大的人,连能称为伟大的人也很少见到。
我们都见到的是普通、平凡的人。
有平凡的母亲、平凡的老师、平凡的工人……但是,他们这些普通人身上有伟大之处吗?
请大家以《伟大与平凡》为题,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理解。
可以结合爱因斯坦谈谈,也可以结合身边的人谈谈。
板书设计:
21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撞——遇——等待
不拘小节不修边幅——平凡
潜心科研关爱孩子——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