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反映程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A.记忆知识B.直观知识C.理性知识D.应用知识2、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3、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4、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5、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可以选择可食的果实,也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A 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 变式法C 比较法D 直观法6、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趾”是鸟的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动了()A 命题B 案例C 反例D 正例7、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interesting,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A 前摄促进B 倒摄促进C 前摄抑制D 倒摄抑制8、在学过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之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A 并列结合学习B 类属学习C 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9、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A 痕迹衰退说B 同化说 C干扰说 D 动机说10、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归属学习11、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
这种学习属于()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2、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属于()A 实物直观B 图片直观C 模像直观D 言语直观13、知识获得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直观和()A.概括B.比较C.分析D.综合14、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知识A 陈述性B 条件性C 程序性D 策略性15、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先后一致D 不快不慢17、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秒钟A.5B.20-30C.5- 60sD.12018、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A.反例 B.变式 C.概括 D.抽象19、小李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归纳学习D.上位学习20、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构学习二、填空题:1、知识就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_______.2、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______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教育心理学 第06章 知识学习

第六章知识学习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的分类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对信息的表征。
按照知识所表征的信息类型及表征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事件和观念的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能够执行某些身体或心理活动的程序性知识。
(一)陈述性知识1.陈述性知识的含义陈述性知识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故而得名。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也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例如,“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0'’,“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等都属于这一类知识。
2.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元和表征方式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组块。
安德森提出3种不同类型的组块: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每一种组块储存不同类型的信息。
组块类型的多样化意味着陈述性知识能用不同方式来表征不同类型的信息①。
[美]托马斯·费兹科,约翰·麦克卢尔.教育心理学——课堂决策的整合之路.吴庆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9 -70.①时间序列储存的是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知觉。
例如,音阶上的音符可在记忆中被表征为一系列声音和停顿的特定次序,由此产生一组旋律;一首诗在记忆中可被表征为若干词的次序。
如果某个经验的重要特征是次序或顺序,那么这类经验或信息就很可能以时间序列的形式被表征。
表象是表征物体物理特征和空间结构的信息组块。
表象与视知觉紧密联系,如果某项经验的重要特征是空间关系或物理特征,那么这项经验往往会被贮存为表象。
例如,在头脑中想象某件衣服在衣柜中的挂放位置;附近的建设银行在什么位置。
表象能够蕴涵丰富的信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形成心理表象来理解和记忆复杂的信息。
命题是表征观念及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的信息组块,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表征。
命题是在对经验作出解释的基础上对经验所含意义的存储,这使得个体在加工信息时可以剔除一些无意义的信息,从而获得更为紧凑的记忆单元。
2015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综合练习题【第六章】:选择题

2015年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综合练习题【第六章】:选择题第六章知识的学习选择题1、学习用“狗”这个字来表示实际生活看到的狗,这是()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原理学习答案:A2、感性知识分为两种水平,即()A、感觉和知觉B、感知和表象C、表象和语词D、概念和命题答案:B3、程序性知识包括两种,即()A、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B、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C、心智技能与认知策略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答案:C4、学习“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两个关键特征,这是()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原理学习答案:B9、学习“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属于()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词汇学习答案:C10、瞬时记忆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引起()A、注意B、复述C、神经冲动D、条件反射答案:A11、教学过程中电化教具的运用一般属于()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符号直观答案:B12、遗忘曲线呈()A、正U型B、倒U型C、加速型D、负加速型答案:D13、学过了行为主义关于“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后,现在要让学生认识到“行为潜能的变化”也是学习,这属于()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B14、打电话时先先记住号码簿上的号码,拨完电话后就忘记了,这种记忆是()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抽象记忆答案:B15、认为遗忘是“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造成的,这一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答案:B16、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3—7个组块B、5—7个组块C、5—9个组块D、7—9个组块答案:C17、教师在教学中讲到重点时用彩色粉笔或用符号标记,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符合感知规律中的()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答案:B18、桑代克的“练习律”实际上符应了遗忘的()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答案:A19、下面属于“学习”概念的反例是()A、猴子骑车B、看黄色书刊C、练嗓子D、随机体成熟视力提高答案:D。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六章--知识的学习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单选题1.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A.判断B.概念C.推理D.比较2.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发现学习3.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叫做()。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命题学习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称为()。
A.比较B.概括C.变式D.抽象5.在学习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学习6.儿童经过教师传授,知道“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类属学习D.命题学习7.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了让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是()。
A.注意B.感觉登记C.复述D.组块8.对“圆是一动点绕一定点等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类属学习D.命题学习9.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鸡、鸭作为例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运用了()。
A.正例B.反例C.提供变式D.科学地进行比较10.先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学习圆也是轴对称图形,这属于()。
A.上位学习C.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命题学习和概括学习B.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D.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12.“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属于()。
A.感性知识B. 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操作性知识13."1/3+2/5“属于()。
A.陈述性知识B.感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感知14.小学生在学习“白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的概念,这属于()。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考试习题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考试习题命题人:XXXX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以分为:()A.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B.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C.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D.方式方法知识和普通原理知识2.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和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分别是以下()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B.理性知识,感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3.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和认知策略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运动技能D.以上均不正确4.“在真空下,重力加速度为9.8米每平方秒”属于下面哪个()A.符号学习B.命题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5.学习用“狗”这个词来表示实际生活看到的狗,这是:()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原理学习6.把新的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互相联系的过程称为:()A.下位学习B.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7.通过看小说来了解故事的发展属于知识直观的类型中的哪个()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以上均不是8.“生活在水里的生物不一定是鱼”运用以下哪个来突出鱼的本质特征()A.正例B.反例C.变式D.否定9.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称为()A.高效学习B.复习C.过度学习D.深度加工10.打电话时先先记住号码簿上的号码,拨完电话后就忘记了,这种记忆是()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抽象记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知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______与______的反应,是客观事物的________。
2.下位学习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
3.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VIP专享】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单项选择题1. 学习新信息对己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__________ 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2.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__________秒钟A.5B.20-30C.60D.120 ( )3. 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__________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 )4. 由于反映程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__________ A.记忆知识B.直观知识C.理性知识D.应用知识( )5.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__________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辩题学习( )6. 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__________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7.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8. 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__________A.痕迹衰退说B.同化说C.干扰说D.动机说( )9. 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__________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 )10.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__________组块A.6±2B.6±12C.7±1D.7±2 ( )11.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一下哪一种记忆术__________ 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 )12.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__________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3. 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__________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构学习( )14.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__________A.符合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 )15. 学生已有了“四边形”的知识,现在让学生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__________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 )16. 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
教育心理学+第6部分:知识的学习+题库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教育心理学第六部分:知识的学习题库1、单选题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_____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题干中教师的做法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是模象直观。
2、单选题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
并使之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称为_____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符号学习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下位学习概念的考查。
3、单选题保持信息在1秒钟以内的记忆是_____ 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永久记忆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刺激消失之后,感觉的信息能够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在0.25~2秒之间。
4、单选题闭卷考试是,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_____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5、单选题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形式分别为_____。
A: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B:命题和命题网络C: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命题和命题网络D:命题和命题网络、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所谓知识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命题网络和图式表征。
教育心理学第6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选择题:1、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些作业形式问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是【 C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2、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式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这种学习属于【A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3、学生在学习“哺乳动物”这一概念之后,很方便就掌握了“鲸”这个概念。
这是【 B 】P86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4、儿童在知道“苹果”、“梨子”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概念,这种学习是【 B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5、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丁180。
”,这种知识属于【 C 】A.策略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6、个体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是【 D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7、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现场参观访问等属于【D 】A.迁移 B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实物直观8、观察和显示各种图片、图表、规模、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属于【 D 】A.迁移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模像直观9、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A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知识直观lO、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 】P85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程序性学习1l、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遗忘发展进程研究,绘成了经典的遗忘曲线,规律是【B】P99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平均下降 D.无规则变化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B】P99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匀速下降 D.不平衡13、根据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倒U型! D.加速器14、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是【反例】(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住要属性和关键特征,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的例子是)【 B 】A.正例 B.反例 C.直观材料 D.高级概念)15、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D 】A.判断 13.推理 C.概念 D.比较16、变化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单选题1.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A.判断B.概念C.推理D.比较2.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发现学习3.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叫做()。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命题学习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称为()。
A.比较B.概括C.变式D.抽象5.在学习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学习6.儿童经过教师传授,知道“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类属学习D.命题学习7.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了让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是()。
A.注意B.感觉登记C.复述D.组块8.对“圆是一动点绕一定点等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类属学习D.命题学习9.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鸡、鸭作为例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运用了()。
A.正例B.反例C.提供变式D.科学地进行比较10.先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学习圆也是轴对称图形,这属于()。
A.上位学习B.命题学习C.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命题学习和概括学习B.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D.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12.“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属于()。
A.感性知识B. 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操作性知识13."1/3+2/5“属于()。
A.陈述性知识B.感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感知14.小学生在学习“白菜”、“萝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的概念,这属于()。
A.上位学习B.命题学习C.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后一致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不快不慢16.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原理学习C.推理学习D.命题学习17.感觉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2秒—1分钟B.5秒—2分钟C.0.25秒—2秒D.0.2秒—0.5秒18.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华生C.斯金纳D.艾宾浩斯19.带小学生去工厂参观访问或去农村实地考察的直观教学形式是()。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形式直观20.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类属学习D.命题学习21.演示各种实验属于()。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形象直观2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有关情景和人物形象的讲解属于()。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概括23.教师在上课时会做必要的走动以及运用手势,以增加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活动律B.差异律C.组合律D.强度律24.及时复习是指()。
A.当天复习B.在大面积遗忘开始前复习C.一周以后复习D.在学习结束后立刻复习25.短时记忆的容量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4—8B.5—7C.5—9D.6—826.用“鲸不是鱼”作为例子说明鱼的概念的本质特征,这属于运用()。
A.正例B.感性概括C.反例D.直观27.教育学生进行知识概括不包括()。
A.运用正例和反例B.科学进行比较C.运用变式D.教师自己概括28.让学生观察各种高原的图片并要求他们去比较这些图片上的特征,确定这些地带的关键特征和无关特征,属于()。
A.异类比较B.同类比较C.正例D.反例29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起源于亚里斯多德的()。
A.干扰说B.动机说C.线索提取说D.痕迹衰退说30.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这种学习叫()。
A.上位学习B.命题学习C.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31.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叫()。
A.上位学习B.命题学习C.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32.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不是类属关系又不是总括关系时进行的学习叫()。
A.上位学习B.命题学习C.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33.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叫()。
A.直观B.命题学习C.变式D.概括34.个人能直接陈述并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B.描述性知识C.理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35.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叫()。
A.直观B.命题学习C.变式D.概括36.变式是指(),是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
A.变换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不变B.变换非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不变C.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不变D.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都变37.桑代克在“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一反应联结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以致逐渐消失,这是用()对遗忘的解释。
A.干扰说B.痕迹衰退说C.动机说D.线索依赖学说38.前摄抑制与()有关。
A.干扰说B.痕迹衰退说C.动机说D.线索依赖说39.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和紧张,这是()。
A.干扰说B.痕迹衰退说C.动机说D.线索依赖说40.动机遗忘理论最早由()提出。
A.冯特B.弗洛伊德C.斯金纳D.华生41.识记一段材料中,中间位置的材料最容易遗忘,这是因为()。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痕迹消退42.以下哪种不属于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A.深度加工材料B.有效运用记忆术C.尽可能过度学习D.进行组块编码43.识记“####718401949”最好采用()进行记忆。
A.集中复习B.尝试回忆C.反复诵读D.进行组块编码44.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求声音洪亮,其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差异律B.活动律C.组合律D.强度律45.如果学生识记六遍刚好能记住某一材料,那么想达到最佳识记效果,同时在时间上又最经济,最好再识记()。
A.2遍B.3遍C.6遍D.9遍46.复习时间的安排一般是()。
A先疏后密 B.先密后疏 C.随自己 D.均衡安排47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二次复习的时间应安排在()。
A.下课前B.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C.一个星期后D.一个月后48.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是()。
A.并列结合学习B上位学习 C.发现学习 D.下位学习49.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A.理性概括B.形象概括C.感性概括D.表象概括50.让学生观看各种图片和图表属于()。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概括二、多选题1.按照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A.陈述性知识B.感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理性知识2.按照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A.陈述性知识B.感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理性知识3.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C.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4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三角形”,这种学习不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类属学习D.命题学习6.儿童在知道“苹果”、“桃子”和“橘子”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不属于()。
A.下位学习B.并列结合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7.通过学习,儿童知道用“狗”来代表所看到的具体的狗,这不是()。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类属学习D.命题学习8.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其依据的感知规律不是()。
A.强度律B.活动律C.差异律D.组合律9.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A.演示实验B.图片C.图片D.模型10.以下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A.演示实验B.观察实物C.到实地参观访问D.观看教学电影11.学习体积与重量概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类属学习12.儿童认为蔬菜必须煮熟后再吃,进而认为西红柿不是蔬菜,这不属于()。
A.形象直观B.言语直观C.感性概括D.理性概括13.“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属于()。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14.理性知识包括()。
A.符号B.概念C.表象D.命题15.感性知识包括()。
A.表象B.概念C.感知D.命题16.下列名称属于城市概念的正例有()。
A.苏州B.长安街C.人民广场D.华盛顿17.下列关于程序性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观察行为测量B.不发出行为指令C.激活速度较慢D.提取需要有意识搜寻18.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环节来实现()。
A.知识直观B.表象C.知识概括D.感知19.有效的观察直观对象,运用的感知规律有()。
A.强度律B.组合律C.差异律D.活动律20.在学习一份书面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一般是().A.结尾部分B.中间部分C.开始部分D.都一样21.下面的词语中表示概念的词语是()。
A.BookB.地球C.西红柿D.西安事变2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23.程序性知识包括()。
A.概念B.心智技能C.认知策略D.命题24.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
A.瞬时记忆B.表象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25.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英文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痕迹消退说B.同化说C.动机说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26.下列学习中属于符号学习的有()。
A.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学习B.图像的学习C.历史事件的学习D.汉字学习27.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是()。
A.创造态度B.创造能力C.创造想象D.创造理念28.知识学习的作用有()。
A.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任务之一B.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C.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形成各种技能的基础D.知识的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29.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 )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