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三单元 8十三 沂水春风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一单元2一 为政以德(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一单元2一 为政以德(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北辰(bì) 禹稷躬稼.(jià)盍.彻乎(hé) 偃.旗息鼓(yān)B.分崩.离析(bēnɡ) 聚敛.附益(liǎn)安无倾.(qīnɡ) 道.之以政(dǎo)C.千乘.之国(shènɡ) 乘.人之危(chènɡ)既庶.矣(shù) 玉毁椟.中(dú)D.虎兕.出柙(sì) 前仆.后继(pú)冉有仆.(pū) 举善教.不能(jiāo)解析:选B。

A.“譬”应读pì,“偃”应读yǎn;C.“乘.人之危”应读chénɡ;D.“前仆.后继”应读pū,“冉有仆.”应读p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至,来。

这里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B.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敬:做事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C.使民敬、忠以劝.劝:努力D.年饥.,用不足,如之何饥:饥饿解析:选D。

D项,饥:年成不好,灾荒。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既富.矣,又何加焉A.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B.于斯三者何先.C.既来之,则安.之D.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解析:选B。

名词作动词,把……放在前面。

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B.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富于.周公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D.如之何其.彻也其.身正,不令而行解析:选C。

C项两句中“也”均表句中停顿。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B.季氏将有事..于颛臾C.举善而教不能..D.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解析:选D。

聚敛:重税搜刮民财。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三单元 2十 学以致其道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三单元 2十 学以致其道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作坊)耕也,馁.在其中矣(寒冷)B.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不)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C.就.有道而正焉(走向,到)贤贤易.色(轻视)D.事君能致.其身(获得)不迁怒,不贰过..(同样的错误犯两次)解析:选C。

A.馁:饥饿;B.莫:没有什么人,没有谁;D.致:奉献,献出。

2.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攻乎异端..(杂学,邪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湮没)B.而亦何常师..之有(水平平常的老师)抑.与之与(还是)C.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大概)切.问而近思(迫切)D.诲.女知之乎(教导)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全)解析:选A。

B.常师:固定不变的老师;C.切:切实;D.安:舒适。

3.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攻乎.异端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夫子之.求之也C.女为.君子儒古之学者为.己D.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解析:选D。

A.介词,对于/介词,跟,同;B.代词,代知识/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动词,成为,做/介词,为了;D.均是连词,表让步,相当于“即使”。

4.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的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小人哉,樊须也A.馁在其中矣B.而亦何常师之有C.贤哉,回也D.何以谓之“文”也解析:选C。

A.介词结构后置句;B.宾语前置句;C.主谓倒装,与例句相同;D.宾语前置句。

5.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没有地方没有文武之道存在。

B.求之与?抑与之与——是他去求他们呢,还是他给他们呢?C.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先生的这种求法,大概不同于别人的求法吧?D.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他老先生何处不学?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老师呢?解析:选B。

应译为:这是向人家要求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知能优化演练 单元综合检测(四)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知能优化演练 单元综合检测(四)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知能优化演练单元综合检测(四)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亲近)B.恶称.人之恶者(称赞,称赏)C.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亲昵而不庄重)D.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担忧,发愁)解析:选B。

称:宣扬。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恶勇而.无礼者敬鬼神而.远之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C.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公伯寮其.如命何D.吾不与.祭,如不祭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解析:选A。

A.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可译为“的”。

C.副词,表揣测,可译为“大概”/副词,表反诘语气,译为“难道”。

D.动词,“参加,参与”/连词,“和”。

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恶不孙以为..勇者B.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C.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D.夫子..之言性与天道解析:选C。

A.(古)两个词,把……当作/(今)认为;B.(古)文献功典籍/(今)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C.都是积极向上的意思;D.(古)对学者、老师的尊称/(今)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孙以为勇者B.义之与比C.“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D.乡原,德之贼也解析:选D。

D项是判断句,其余均为宾语前置句。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近日,全国首款以孔子以及《论语》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发行。

这套名为“中华名人——孔子”的彩票,票面选取了三幅作于明清时期的孔子画像,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用作奖符,对应不同级别的奖金,如一等奖奖符为“礼之用,和为贵”,中奖者可领取30万元的奖金;最低第八级能够拿10元奖金,奖符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6七 求诸己(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6七 求诸己(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求诸.己尧舜其犹病诸.B.如斯.而已乎我欲仁,斯.仁至矣C.仁远乎.哉君子亦党乎.D.德之.不修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解析:选C。

A.兼词,之于/兼词,之乎;B.代词,此,这/连词,那么,就;D.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患无位,患所以..(……的原因)立修己以敬.(尊敬他人)B.闻义不能徙.(迁移,移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主管)C.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废除)今女画.(止步不前)D.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责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批评)解析:选B。

A.所以:用来……的,敬:为人处世严肃认真;C.废:停止;D.过:超过。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②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③已矣乎.④昭公知礼乎.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选C。

①②助词,陈述句尾表陈述;③语气助词,表感叹,吧,啊;④语气助词,表疑问,吗。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揖巫马期而进.之B.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C.修己以安.人D.项伯杀人,臣活.之解析:选B。

B项为意动用法,其余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5.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愁没有职位,只愁立身处世的修养不到家。

B.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愁没人了解自己,只追求可被别人了解的真才实学。

C.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养自己而使百姓安定,就连尧舜恐怕也要累得生病吧!D.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听到道义不能趋赴,有了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解析:选C。

C项“尧舜其犹病诸”应译为:就连尧舜恐怕也要为此犯难呢!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讲义:第三单元 1 十 学以致其道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讲义:第三单元 1 十 学以致其道 Word版含答案

两千多年前,一位伟人面对学生教育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相信大家不难猜出这位伟人的名字——孔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乘着他那充满睿智语言的时空飞船,与老先生做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聆听他的教诲,学习他的道义。

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虽然没有在《论语》中提出过完善的教育理论,但《论语》中所展示的教育学说和教育方法,在人类教育理论中仍是最光彩的一页。

孔子,一位人格伟岸的仁者,一位“何其多能”的卓越智者,天意使之成为一代圣人。

早在西汉之时,司马迁就已经推许孔子为“至圣”。

后世儒家极力构想的、积极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在孔子身上早就实现。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孔子用自己的亲身实践验证了这一点。

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十学以致其道卡耐基说:“这个新时代充满了残酷的替代选择。

对于那些拥有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意味着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对于那些没有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则意味着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着失业、贫穷、绝望的前景。

”面对着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学习。

因为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学而变!知能拓智,智达慧远!也唯有学习,那些长灯相伴的夜晚、那些闻鸡起舞的黎明、那些精彩纷呈的课堂、那些心灵碰撞的时刻才会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显得坚实而厚重。

我们一定要记住: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一、字音樊.迟(fán)襁.负(qiǎnɡ)切.问(qiè) 笃.志(dǔ)鄹.人(zōu)二、通假字1.女.为君子儒女,通“汝”,你2.君子食无.求饱无,通“毋”,不要3.可谓好学也已.已,通“矣”,了4.今也则亡.亡,通“无”,没有 5.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与,通“欤”,吧 三、一词多义1.致⎩⎪⎨⎪⎧①君子学以致.其道 获得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到达③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招致 2.敏⎩⎪⎨⎪⎧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勤勉②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迅速,敏捷③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思想敏锐,机智 3.或⎩⎪⎨⎪⎧①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代词,有人②或.师焉,或否焉 有的……③云霞明灭或.可睹 副词,有时 4.其⎩⎪⎨⎪⎧①君子学以致其.道 代词,他②禄在其.中矣 代词,那③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语气词,表揣测 5.为⎩⎪⎨⎪⎧①古之学者为.己 介词,为了②请学为.圃 动词,做,种③无为.小人儒 动词,做 四、词类活用1.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名词作状语,用襁褓2.就有道..而正焉 动词作名词,有德多才的人3.贤.贤易色 意动用法,以……为贤,推崇 4.不迁怒,不贰.过 数词作动词,犯同样的 5.樊迟请学稼. 名词作动词,种庄稼 6.事父母能竭.其力 使动用法,使……尽 五、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为己 古义:从事学习的人。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10九 出辞气远鄙倍 Wo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二单元 10九 出辞气远鄙倍 Wo

姓名,年级:时间:一、基础知识错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笾.豆之事(biān)三愆.(yán)谓之瞽.(ɡǔ)B.润.色(lùn) 鲜.矣仁(xiǎn) 仁而不佞.(nìnɡ)C.御人以口给.(ɡěi) 踧踖..如也(cùjí)恂.恂如也(xún)D.便.便言(pián) 侃.侃如也(kǎn)訚.訚如也(yín)解析:选D.A。

愆(qiān);B.润(rùn);C。

给(jǐ)。

错误!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请教)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主管人员)B.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待人不当)侍于君子有三愆.(美德)C.辞达..而已矣(言辞达意)巧言令色,鲜.矣仁(少)D.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鲁莽)仍旧贯,如之何...(怎么样)解析:选C.A.问(探望,慰问);B.愆(过失);D.瞽(没眼力)。

错误!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A.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B.雍也仁而.不佞C.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D.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解析:选D.D项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其余与例句均是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错误!下列各句加点词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夫人..不言,言必有中B.行人..子羽修饰之C.世叔讨论..之D.正颜色..,斯近信矣解析:选C.A项,“夫人"应是“这个人";B项,“行人”指“古代的官员”;D项,“颜色”指“脸色神情"。

错误!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讲究言辞语调,就会远离粗俗和乖戾.B.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聪明人不会失去人缘,也不会说话不当.C.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个人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必定切中要害.D.雍也仁而不佞-—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一单元 6三 待贾而沽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一单元 6三 待贾而沽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公山弗扰以费畔B.宁武子,邦有道,则知C.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D.归孔子豚解析:选C。

A.“畔”通“叛”,反叛。

B.“知”通“智”,聪明。

D.“归”通“馈”,赠。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之将.丧斯文也(将要)天生德.于予(道德传统)B.仪封.人请见(边界)从者见.之(拜见)C.韫.椟而藏诸(藏)涅.而不缁(染黑)D.孔子时.其亡也(时常)好从事而亟.失时(屡次)解析:选C。

A.将:如果。

B.见:xiàn,使得以进见。

D.时:通“伺”,伺察。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守死善.道B.从者见.之C.天之将丧.斯文也D.好.从事而亟失时解析:选D。

A、B、C均属于使动用法,D项属于形容词作动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能系而不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B.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岁不我与.C.遇诸.涂韫椟而藏诸.D.天之.将丧斯文也君子之.至于斯也解析:选D。

D.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A.语气助词,表反问/陈述句末语气助词,不译;B.动词,参与,介入/动词,等待;C.兼词,之于/兼词,之乎。

5.给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公山弗扰以.费畔②佛肸以.中牟畔③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⑤使民以.时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⑦以.勇气闻于诸侯⑧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A.①②③⑤/④/⑥/⑦⑧B.①②⑦/③/④/⑤/⑥/⑧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D.①②⑦/③/④⑤⑥/⑧解析:选B。

①②⑦中的“以”为动词“凭借”;③中的“以”为介词“用”;④中的“以”为连词“并且”;⑤中的“以”为介词“按照”;⑥中的“以”为连词“来”;⑧中的“以”表示原因,相当于“因为”。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三单元 4十一 诲人不倦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实战演练:第三单元 4十一 诲人不倦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有教无类.(种类)文,行.,忠,信(品行)B.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或许)《雅》《颂》各得其所....(各归适当的位置)C.不愤.不启(气愤)不悱.不发(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样子)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创作,创造)窃.比于我老彭(私下里)解析:选D。

A.行:社会实践;B.抑:不过;C.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方位B.吾与.女,弗如也与:跟C.美目盼.兮盼:盼望D.起.予者商也起:检举解析:选A。

B.与:赞同;C.盼:黑白分明;D.起:启发。

3.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告诸.往而知来者闻斯行诸.B.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吾与.女,弗如也C.回也.闻一知十求也.退,故进之D.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解析:选C。

A.兼词,之于/兼词,之乎;B.连词,和/动词,赞同;D.连词,如果/动词,及,比得上。

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陈亢退而.喜曰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③告诸往而.知来者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A.①②③④都相同B.①②③④都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解析:选D。

①就,然后;②却;③却;④又,并且。

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B.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C.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D.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解析:选D。

D.“与言”是“与之言”的省略,是省略句,其余三项为倒装句。

A.介词结构后置句,B、C均为宾语前置句。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千乘.之国(chénɡ,兵车)夫子哂.之(shěn,讥笑)B.比.及(bì,到)喟.然长叹(kuì,叹息声)C.以俟.(sì,等待)君子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写作)D.愿为小相.(xiànɡ,宰相)焉《论.语》(lún)解析:选B。

A.乘,shènɡ;C.撰:述;D.相:祭祀、会同时赞礼、司仪的职位。

2.下面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陪长者闲坐)B.因之以饥馑..(蔬菜不收为饥,谷物不收为馑)C.风乎舞雩..(祭天求雨之处,有坛有树)D.如会同,端章甫...(穿玄端戴章甫,指穿戴礼服礼帽)解析:选B。

饥馑:通常泛指饥荒。

饥,谷物失收。

馑,果菜失收。

3.选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B.异乎三子者之撰C.不吾知也D.加之以师旅解析:选C。

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所以..,乘桴浮于海..裁之B.道不行C.夫子莞尔..而笑D.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解析:选C。

A.所以:用来……的方法;B.不行:行不通;D.不说:不高兴。

5.下列各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礼乐教化,那得有待君子推行了。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想做些什么呢?C.夫子何哂由也——先生为什么嘲笑仲由呢?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理国家靠的是礼让,他的话不谦逊。

解析:选C。

C项,“嘲笑”改为“笑”。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子何哂.由也哂:笑B.亦.各言其志也亦:仅仅,只是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D.吾与.点也与:赞同解析:选C。

撰:述。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如会同,端章甫...B.风.乎舞雩,咏而归C.而木之性日.以离矣D.且硕茂,早实.以蕃解析:选C。

C.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8.下面对上述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是孔子的学生曾皙的行为。

他在“侍坐”时不赞成其他同学的观点,自己弹奏瑟。

随后舍弃瑟并打断其他同学的谈话,表明自己的观点不同。

B.曾皙在谈论自己的理想时,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才能,而是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在这种生活图景中寄寓了曾皙从容淡泊的情怀。

C.《礼记》中解释:“舞雩,祭水旱也。

”可以看出,曾皙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D.孔子之所以赞成曾皙的观点,一方面,他的观点符合孔子以礼治国的方略;另一方面,恬淡平和的政治理想与孔子晚年的政治失意过着平静无为的生活不无关系。

解析:选A。

A项中“他在‘侍坐’时不赞成其他同学的观点”文中无依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

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①。

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辩.哉!”颜渊退而不对。

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②,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选自《孔子家语·致思篇》)【注】①馘(ɡuó):古代战争中割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

②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当.一队而敌之当:率领B.必也攘.地千里攘:夺取C.挺刃交兵.兵:兵器D.夫子曰:“辩.哉!”辩:通“辨”,区别解析:选D。

辩:善于言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B.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C.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D.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解析:选A。

断句时要注意动词、表原因的连词等关键词语。

本句中,动词“藏”“治”后面都要停顿,“以”引出后文对原因的解说,所以在它的前面也需要停顿。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

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C.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解析:选B。

孔子只是用“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来肯定颜回,并没有批评子路。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译文:(2)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译文:解析:(1)翻译时要注意词语“二三子”“择”“焉”的对应翻译,以直译为主。

(2)翻译时要注意词语“着”“陈说”“释”的对应翻译。

答案:(1)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

(2)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陈述利害关系,消除国家面临的灾难。

孔子向北游览到了农山,子路、子贡和颜渊在身边陪侍。

孔子四处看了看,然后深深地感叹说:“在这儿凝神思虑,思绪万千。

你们几个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从中进行选择。

”子路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得到一个机会):将帅的白色指挥旗像月亮,红色的战旗似太阳,钟鼓的声音响彻云霄,繁多的旌旗在地面盘旋飞舞。

(在这种情况下)我率领一队人马打击敌人,一定能夺得上千里的土地,夺取敌人的战旗,手执割下的敌人的左耳。

只有我能干这些事,让他们两个跟着我吧。

”孔子说:“多么勇猛啊!”子贡也走上前去说道:“我希望当齐楚两个大国在广阔的田野上交战,两军对垒相望,战场扬起的灰尘连成一片,士兵就要拿起武器交手时,我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居中调停,陈述利害关系,消除国家面临的灾难。

(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够做得到,就让子路、颜渊跟着我吧。

”孔子说:“多么有口才啊!”颜渊退后不说话。

孔子说:“颜回,向前来,为什么只有你不谈谈心愿?”颜回回答说:“文武两方面的事,子路和子贡都已经说过了,我还说什么呢?”孔子说:“即使这样,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你说说看。

”颜回回答说:“我听说薰草和莸草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是同类的,我希望遇到圣明的君主,辅佐他,施行五教,用礼乐教化人民,让人民不用加固城墙,不用越过护城河,把剑、戟这些兵器销铸成农具来使用,在平原、湖泽上放养成群的牛马,家家没有离别相思之苦,千年没有战争的忧患,那么,子路就没有地方施展他的勇气,子贡也没有地方用他的辩才了。

”孔子神情肃穆地说:“多么美好的德行啊!”子路举起手来问道:“老师会选择谁呢?”孔子说:“不耗费钱财,不伤害百姓,不废太多的口舌,颜回都具备了。

”三、语言表达1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各补上合适的语句,要求符合语境。

三只蝴蝶三只蝴蝶飞到一支燃烧的蜡烛附近,想要探究火的特征。

一只蝴蝶首先朝蜡烛飞去,回来后它说:“火是发光的。

”另一只蝴蝶飞得离火焰更近一些,结果它飞回来说:“火是燃烧的。

”第三只蝴蝶飞得更近,消失在火中,再也没能回来。

它知道了它想知道的一切,但它已经不能把它知道的一切告诉大家了。

我们的生活也经常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知道的不说,说的不知道。

(符合语境也可)14.同学们,你注意过私家车车尾的标语、标贴了吗?从早期“熊出没,注意”的安全告诫,到如今“别跟着我,我也迷路了”“我慢我量小,你快你飞去”,以及与之相配的滑稽、俏皮的卡通图像,引来了众多车主的跟风。

你喜欢这样的个性车贴吗?你如何看待“车尾文化”的悄然兴起?请发表看法,阐述观点。

(80字左右)答:答案:(示例)喜欢。

车尾的标贴反映了车主的个性化创造,是他们在有限空间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是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在生活中的投影;车尾的标贴还能带给人以快乐,拥堵的交通、狭小的车厢容易让人烦闷,看到前车车尾的标贴能让人会心一笑,也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另外,它还有警示作用,让我们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全。

四、高考突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5.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答:答案:曾点所描绘的春游图景,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

16.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答:答案:子路不知谦让,本身就不符合“礼治”之道,所以孔子要“哂之”了。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节选的文字,完成17~18题。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