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海淀区2012届高三一模讲评

海淀区2012届高三一模讲评

骆先生的不近世俗,集中体现在其与人交往之道上 :“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 身不齿。”如此交友,固然交到的都是“世之贤士 子”,固然交到的都是看法志趣与自己相投的人, 但试问,一个生活在如此之小的圈子里的人,对于 这个大社会能有什么贡献?欲己之言”,同为世之圣贤,为什么孔子与 庄子的历史地位相去甚远?孔子的言论,多基于一 些日常的事物,为世俗所解故为世俗所用;而庄子 的言论多基于天马行空的想像,纵使高于世俗,“ 不与世俗相俯仰”,也不为世俗所用。由此观之, 骆先生的洁身自好无可厚非,但其不近世俗,于当 今社会,是不具有时代意义、不可取的。 8分,概括骆先生处世之道显单薄。清华附中
8—9分:(北京市十一学校提供) 骆先生“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 终其身不齿”,终身坚持高洁刚正的品格,不与世 俗甚至只有一言之不和的人同列,表现了他气节刚 正,高洁不屈的处世之道。(3分)我认为这种精 神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在封建制度 的压迫下仍保持独立自由的精神,在今天仍有重大 意义。(2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喊出了隐 逸士人不向世俗低头,保持气节刚正的心愿,为后 世所追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亦是以刚正不阿的人格向权贵挑战。在今 天,如何在物质利益诱惑下坚守住内心的高洁刚正 仍是我们的课题。(2+2)
麦熟触动每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是婆娘们的心。
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 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 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 味。
景----------麦熟 人----------婆娘 情----------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 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 ——淡泊处世 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弃——爱憎分明

2012年北京各城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成语应用

2012年北京各城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成语应用

_________高考题库,荣誉出品_________●-------------------------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2012年北京各城区高三一模二模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之 成语应用 题库出品,必是精品 题号 一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系列试题包含2011年-2013年北京市各城区一模二模真题。

2.本系列文档有相关的试题分类汇编,具体见封面。

3.本系列文档为高考题库精心校对版本 4.本系列试题涵盖北京高考所有学科,并有纸质版讲义出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北京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庞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节能环保产品的发展,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仿冒产品也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B. 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大规模生产制造地沟油的案件,一条完整的制造销售地沟油的产业链也随之浮出水面....。

C .他们全面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改进,长此以往....,公司的科技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

D. 近年来,李宁体育用品公司不断推陈出新,设计出一批又一批既适合外出运动又可以登.堂入室...的运动时装。

2.(201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银行业“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讨论还在继续,民众对银行业服务收费问题的关注已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B. 不少网友对那些在网络上脱颖而出....的涂鸦之作颇有微词,认为它们不仅损害了名人的形象,也亵渎了民族的文化。

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

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

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海淀2012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

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

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

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

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

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

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

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

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好之物就会被吸引。

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

有学者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

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

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

这就是意境。

人们还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

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

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

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

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

2012海淀一模解析-推荐下载

2012海淀一模解析-推荐下载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英语2012.04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A. A toothbrush.B. Some food.C. Some books.2. When will the Chief Editor probably see the man?A. At 9:00.B. At 10:30.C. At 11:00.3. Where was the man yesterday afternoon?A. At a lake.B. In a café.C. In a cinema.Text 3:W: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yesterday?M: Yes, I went fishing with my friend at a lake, but it rained at noon, so we stayed in a café before we went to the cinema at 7 p.m.4.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中)A. Husband and wife.B. Receptionist and visitor.C. House seller and buyer.5. Where will the man probably live next year? (难)A. In his house.B. In an apartment.C. In the dormitory.Text 5:M: I don’t think I want to live in the dormitory next year. I need more privacy.W: But check out the cost of renting an apartment first. How about moving back home?M: Oh, it’s too far. Maybe I’ll still stay on campus.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

2012年4月海淀一模高三一模考试试题(文)

2012年4月海淀一模高三一模考试试题(文)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数 学(文科)2012.0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1}A x x ==,{|(2)0}B x x x =-<,那么AB =(A )Æ (B ) {1}- (C ){1} (D ){1,1}- (2)在等比数列{}n a 中,26a =,318a =-,则1234a a a a +++=(A )26(B )40 (C )54(D )80(3)已知向量=(12=(1)x x +-,a b ,),. 若a 与b 垂直,则||b =(A )1 (B(C )2 (D )4(4)过双曲线221916x y -=的右焦点,且平行于经过一、三象限的渐近线的直线方程是 (A )34150x y +-= (B )34150x y --= (C )43200x y -+= (D )43200x y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 值是(A )5 (B )6 (C )7 (D )8(6)若满足条件020x y x y y a -≥⎧⎪+-≤⎨⎪≥⎩的整点(,)x y 恰有9个,其中整点是指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则整数a 的值为(A )3- (B ) 2- (C )1- (D )0(7)已知函数2,1,()1,1,x ax x f x ax x ⎧-+≤=⎨->⎩若1212,,x x x x ∃∈≠R ,使得12()()f x f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2a < (B )2a >(C )22a -<< (D )2a >或2a <-(8)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若点P 是棱上一点,则满足'2PA PC +=的点P 的个数为(A )4 (B )6 (C )8 (D )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复数2i1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 (10)若tan 2α=,则sin2α= .(11)以抛物线24y x =上的点0(,4)x 为圆心,并过此抛物线焦点的圆的方程是 .(12已知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正三棱锥的俯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此三棱锥的体积是 ,左视图的面积是 .(13)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1005Q P =-,其中,Q P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如果商品需求弹性EQ EP大于1(其中'EQ Q P EP Q=-,'Q 是Q 的导数),则商品价格P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函数1,,()0,.x f x x ìÎïï=íïÎïîR Q Q ð 则()()______f f x =; 下面三个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① 函数()f x 是偶函数;② 任取一个不为零的有理数T ,()()f x T f x +=对x ∈R 恒成立;③ 存在三个点112233(,()),(,()),(,()),A x f x B x f x C x f x 使得ABC ∆为等边三角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A'B'C'D'ABCD俯视图(15)(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sin sin()3f x x x π=+-. (Ⅰ)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Ⅱ)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f A =a =,试判断ABC ∆的形状.(16)(本小题满分13分)某学校随机抽取部分新生调查其上学所需时间(单位:分钟),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其中,上学所需时间的范围是[0,100],样本数据分组为[0,20),[20,40),[40,60),[60,80),[80,100].(Ⅰ)求直方图中x 的值;(Ⅱ)如果上学所需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学生可申请在学校住宿,请估计学校600名新生中有多少名学生可以申请住宿.(17)(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菱形ABCD 中,AB =4, 60BAD ∠=(如图1所示),将菱形ABCD 沿对角线BD 翻折,使点C 翻折到点1C 的位置(如图2所示),点E ,F ,M 分别是AB ,DC 1,BC 1的中点. (Ⅰ)证明:BD //平面EMF ; (Ⅱ)证明:1AC BD ⊥;(Ⅲ)当EF AB ⊥时,求线段AC 1 的长.(18)(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211()ln (0)22f x a x x a a =-+∈≠且R . (Ⅰ)求()f x 的单调区间;ABCD图1M FEABC 1D图2(Ⅱ)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对任意的[)1,x ∈+∞,都有()0f x ≤?若存在,求a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C 2222 1 (0)x y a b a b+=>>的右顶点(2,0)A ,离心率为2,O 为坐标原点.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已知P (异于点A )为椭圆C 上一个动点,过O 作线段AP 的垂线l 交椭圆C 于点,E D ,求DE AP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满分14分)对于集合M ,定义函数1,,()1,.M x M f x x M -∈⎧=⎨∉⎩对于两个集合M ,N ,定义集合{()()1}M N M N x f x f x ∆=⋅=-. 已知A ={2,4,6,8,10},B ={1,2,4,8,16}. (Ⅰ)写出(1)A f 和(1)B f 的值,并用列举法写出集合A B ∆; (Ⅱ)用Card (M )表示有限集合M 所含元素的个数.(ⅰ)求证:当()()Card X A Card X B ∆+∆取得最小值时, 2X Î; (ⅱ)求()()Card X A Card X B ∆+∆的最小值.。

2012北京海淀中考语文一模试题2012

2012北京海淀中考语文一模试题2012

2012北京海淀中考语文一模试题 2012、05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蓓蕾(bèi)和煦(xù)碰撞(chuànɡ)无边无垠(yín)B.拮据(jū)活泼(pō)执拗(niù)高屋建瓴(línɡ)C.胆怯(què)避讳(huì)允许(yǔn)买椟还珠(dú)D.倾注(qīnɡ)魁梧(wú)濒临(bīin)茅塞顿开(sài)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A.神气——心旷神怡解释:“神”有“精神”的意思。

判断:“神气”指精神饱满;“心旷神怡”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B.绝境——络绎不绝解释:“绝”有“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意思。

判断:“绝境”指没有出路的境地;“络绎不绝”指(人、马、车、船等)走的路走不通。

C.奥妙——莫名其妙解释:“妙”有“美妙”的意思。

判断:“奥妙”指深奥、美妙;“莫名其妙”指不知道它有多么的美妙。

D.强壮——自强不息解释:“强”有“力量大”的意思。

判断:“强壮”指力量大、健壮;“自强不息”指自己不断使自己力量大,永远不懈怠。

3.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天才与常人在智力上有区别,在非智力方面有区别。

通常情况下,在非智力方面,天才往往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始终存在着,通过其言行体现出来,这种使命感就是他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心。

A. 如果就与其不如B. 不是而是只要就C. 不仅也但是并且D. 因为所以既然就4.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娘子关的飞泉最壮观的当数水帘洞泉,飞泉从山顶突出的山嘴上飘然而下,泉后的山石在流水的浸润下满是苔藓、葛藤。

那飞泉白光一闪,当空划破厚重的浓绿,散成一挂珠帘,靠着石壁悬垂下来;①,贴着绿壁,浴着艳阳,时舒时卷,就专等谁来作画题诗了。

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届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 文2017.4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

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

“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

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①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

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② 。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

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

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

“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

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海淀2012届高三期末试题答案(语文)

海淀2012届高三期末试题答案(语文)

海淀2012届高三期末试题答案(语文) 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答案(语文)第一部分(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2. C3. B4. D5. D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A7.D8.D9.C第二部分(共123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10分)第一问:(2分)“以天下为务”具体所指,国君(政府、官员)恤民、知怨、修政(照抄原文不得分,答对1-2个得1分,答对3个得2分;信息转换正确即可)。

第二问:(8分)观点明确2分;联系实际或阅读积累2分(恰当1分,具体1分);分析有理有据2分;语言2分(顺畅1分,表达清晰1分)。

11.(5分)“/”处为必断句处,“//”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必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

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

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赵简子曰:“厥也//爱我/铎也//不爱我/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铎之谏我也/喜质我于人中/必使我丑/尹铎对曰:“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

臣尝闻相人于师/敦颜而土色者忍丑/不质君于人中/恐君之不变也。

”翻译:赵简子说:“赵厥敬重我,尹铎不敬重我。

赵厥劝谏我的时候,一定在没有人的地方;尹铎劝谏我的时候,喜欢当着别人的面质问我,一定要让我出丑。

”尹铎回答说:“赵厥顾及您出丑,却不顾及您的过错;我顾及您的过错,却不顾及您出丑。

我曾经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如何观察人,(那些)相貌敦厚、脸色土黄的人能够承受住出丑。

(我如果)不在别人面前质问您,恐怕您不能改正啊。

”12. (8分)答案略。

(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13.(7分)① (3分)C②(4分)诗中所描写的金山月如玉镜般透亮,如白银般明亮,如冰雪般洁净(特点1分,结合诗句1分),万里皓月营造了澄澈、清明、旷远的意境(1分),诗人借此映衬自己高洁的追求、旷达的胸襟(1分)。

(意思对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标签:高三语文试题] 说明:1、对题目的分析包括命题意图和试题精解。

命题意图专门为新老师和常年关注授课而对命题不甚了然的老师编写,极为具体而深刻地分析了每到题目的命题方法,包括选材、难度设置法、区分度设置法、反命题法等等,在校教师或新教师可以通过认真揣摩开始尝试并熟悉掌握命题方法;学生则要同时细看命题意图和试题精解两部分,看命题意图是为了更好了解出题人的想法思路以及刁难考生的基本手段,知己知彼;看试题精解是学习如何破解这些题目。

看完后可以完全掌握高考出题规律并同时掌握做题技巧,并在日后学习中不断规划和调整自己的语文学习计划。

2、本套题目均配详细地的难度预测,方便考生和教师使用。

3、目前只要新东方国家玮老师对本次考试在4月5日下午17点前每到题目逐题逐个详细解读,试卷解读和分析耗费解读者大量时间与心血,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镌刻余音绕粱牵掣(zhi) 揆情度(duo)理B。

观瞻激浊扬清商贾(gu) 良莠不齐C。

棉薄两袖清风迄(qi)今矫(jiao)揉造作D. 斧正闻过饰非聒(guo)噪若即(ji)若离命题思路点拨选择 B预计难度 0.6命题意图希望考生能够在试卷开头能够已最佳状态进入答卷过程,所以不宜采用难度较高的题目。

题型设置上本题的出题模式即考察学生的语音基础,同时又能够兼顾对学生字形掌握的程度,并需要考生有基本的思辨能力。

题目精解A选项“余音绕粱”应为“余音绕梁”,非干扰性选项。

C选项故意设置两项错误,一个是“棉薄”应为“绵薄”;二是读音错误“矫揉造作”中的“矫”应读三声,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可以采用抽字另组词的方法,也就是当你不确定“矫”的在“矫揉造作”的读音是什么的时候,可以将“矫”字抽出来组一个其他的词汇,比如“矫正”,马上就可以判断出问题来。

B答案的设置是很有水平的,故意设置了一些非常隐蔽的错误选项,是比较好的干扰性选项。

D也是干扰性选项,但比较容易被学生看出错误来。

“闻过饰非”应为“文过饰非”,按照成语对应原则,“是”、“非”对应,因此,与“饰“对应的应该是“文”,也就是文饰。

读音方面,“聒噪”中“聒”的读音应该是guo,一声。

经验积累本题命制有意绕开北京目前的常考题型,目的是让学生在准备此类题型的时候能够注意题目创新性,事实上,此类字音字形题目的考法多样,考生一定在考前努力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问法。

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可以参照新东方官方网站上国老师给大家详细总结的必备字音字形,但需要注意背诵方法。

首先抽取一天时间,从头至尾看下面的所有资料(包括字音字形),一天就足够。

准备一只红笔,一个本子。

只要碰到你不认识的字音字形或搞不准的字音字形就用红笔划线,你会发现其中有80%左右是你能够理解和认识的,那么剩余的20%左右就是你需要记诵的,将那个字音字形抄在本子上,之后不断看本子上的那些字音字形,看第二次的时候仍然用红笔在看了第二次仍然记不住的意思的字音字形下划线,这是你最需要记的,第三次则是将第二次划红线的字音字形再看一次,再次划下那些仍然记不住的字音字形,以此类推,你会发现你需要记得越来越少,最后终于完成拿下这部分的背诵。

静心给自己一点时间,你可以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

春天的颐和园,小草带着泥土的芬芳钻了出来,柳枝之昆明湖畔轻轻摇曳,桃花在枝头尽情绽放,真是秀色可餐。

B。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生振兴的基石。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一个经济体爆发危机,就会冲击到其他经济体,因此,任何开放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D。

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首次组织记者进入核电站采访,让他们按照规定路线走马观花的转了一遭。

命题思路点拨预计难度 0.3选择 B命题意图一般试卷中语文选择题要求第二、第三道题目在难度上要加大。

成语题目考查应该由单纯从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实际分析能力的考察。

所以要求命题者在选择成语抽查时,尽量选择那些难度适中且在日常生活中较常用者,好的命题者尤其反对在命题时选择那些偏怪的成语,这实际上是命题水平低的表现。

因此,成语的命题应该从为题目设置合理的语境(文本环静)着手。

增加难度的干扰方式有:1、加长考生的阅读时间,拉长句子长度,比如,“越来越多地人对微博这一新鲜事物趋之若鹜,这既带来了人们交流个体思想的便利;同时也为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上伤害别人提供了某些便利。

”这个大长句子,“越来越多地人对微博这一新鲜事物趋之若鹜”已经完全足够学生解题,无需再读后者;2、有意将干扰性选项设置成与成语本身含义和语境同时密切相关的不宜识别的干扰项。

比如“听了那位老师关于‘大爱’的深刻解释后,面对街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学生们中置若罔闻的旁观者少了,慷慨解囊的多了”这个大长句子,“置若罔闻实际上是说听了以后仍然不给予理睬,但命题者有意将题目核心放在这个成语后面的“旁观者”上,因此该句的错误是置若罔闻本身不能与旁观者这个发出视觉动作的内容搭配的问题。

3、另外,传统考察成语的方法如本身含义的过度推断、使用对象和褒贬等问题也还会作为一些错误项出现,比如这次考试的错误选项B就是对象问题。

题目精解本题错误选项为B,命题者有意给考生设置了一个圈套,“几千年的文明积”看上去好像与后面的“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有着某种呼应的关系,让人觉得这个选项不可能出现错误;但实际上,考生忽视了“不绝如缕”的使用实际上是有个固定的对象的,它只能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经验积累关于成语的具体背诵方法,参见国老师在新东方官网发布的一天搞定成语背诵。

但同学们仍然需要参照前面老师说的命题人设题方式。

传统考察成语的方式一般为成语褒贬、成语使用对象、成语本身含义等,我本人之前命题也一般让三个错误选项分别错在成语褒贬、使用对象以及本身含义等三方面。

但现在命题老师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察,因此关注加点成语的上下文语境就成为更加重要的解题方法,建议考生在做题时适当结合病句的基本错误去重新审视成语题目,这样可能很多之前并不真正理解的成语题就可以一下子解决掉了;尤其注意的是成语与其上下文的搭配不当,这是现在命题的一个趋势。

考生还要同时注意成语使用对象的问题,这是增加题目难度的方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虽然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是一起偶发事件,但中国公民出国要清楚的了解海外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

B。

男子网坛两大巨头的决战持续近六小时,成为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观众面前,这场决赛开启了世界男子网球赛的新时代。

C。

文物局提出针对当前首都城市的发展与古都名城的保护,相关单位应加强文物保护力度,落实各项监管责任。

D。

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销售过期食品,国家食品监管安全司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以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出现。

命题思路点拨预计难度 0.4选择 D命题意图病句题的难度一般在0.35—0.45之间较为合适,并且需要有较好的区分度,这是保证基础知识部分前五道题整体命题质量的关键。

在设置干扰选项的时侯,尽量避免那些特别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出现,比如一般来说多重定语、多重状语、数量词用法、双重否定等学生经过多年训练已经烂熟于心或凭借语言感觉即可直接判断出的病句是不宜出题的。

比较容易的加强题目难度的方法是:1、通过添加关联词将句子拉长,并在拉长后句子的后半部分设置语病;2、在设置搭配不当的时候,尽量拉长两个互相搭配的词语之间的距离,让那些仅仅凭借语感的学生无法一次性判断出答案,比如“3·15晚会上的这段视频再现了三里屯附近一家麦当劳餐厅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将掉在地上的牛肉饼重新捡起来并最终做成汉堡卖给消费者的。

”这个病句,其中“这段视频再现”关键词是“再现”,与之搭配的应该是再现某某情景,但命题人有意将再现某某情景之间加入大量内容,并进而将情景删掉,这容易让学生无法迅速判断出答案。

3、句式杂糅在题目质量较好时容易成为最具干扰性的选项,比如“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这个病句,表面上看是“做”和“行为”不搭配,实际上是句式的混乱杂糅,可以表述为:否则他的行为就可能有违公众利益。

或:否则他就有可能做出有违公众利益的事。

4、必须有一个容易看出错误的非干扰性选项,否则题目可能过难,比如“李雷和韩梅梅”这两个名字,对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这样的句子我们需要知道,汉语介词一般出现在句子(或分句)的开头部分时,容易出现取消主语等问题。

5、增加题目难度的另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故意将正确的句子拉长,这样也容易让那些投机取巧的学生误认为这样的句子肯定有问题。

题目精解A选项不是干扰性,问题处在搭配不当上,这是高考作为简单的病句出发,“防止”的是“风险”显然错误,但按照上面的出题原则,命题者有意将本句拉长并在后半部分让句子出现问题,有效干扰了学生迅速判断出答案的几率。

B中“成为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在球迷面前”,句式杂糅。

这个问题与上面的“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这样的句子在错法上类似。

虽然错误类型很难,但学生通过语感可以进行判断,说俗话就是读这个句子觉得别扭,所以其不成为一个干扰性选项。

C选项中的错误又是一个介词打头的错误,与前面谈到过的“汉语介词一般出现在句子(或分句)的开头部分时”如出一辙。

我们反复强调,是西方语言才愿意将介词或介词短语放在一个句子的最前面,比如学生学习英语见到最多的“IN ORDER TO ”、“IN TERMS OF”。

从本质上说,中国人说话是不这样的。

本题中“针对”后面的那些话与针对本身完全无法搭配在一起,问题又是介词。

看过国家玮《一套卷子读懂做会高考语文卷》的学生会非常惊讶的发现,之前我命制的那套题在错法上与海淀模拟几乎完全一致,这是所有命题者都共同关心的,不足为奇。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后人称赞它“不虚美,不隐恶”,具有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B。

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分别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忠、孝传统,这两篇文章言辞恳切,感人至深。

C。

巴金的《家》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分化与没落,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它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文坛上的巨匠地位。

D。

莎士比亚的《高老头》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它是《人间喜剧》的序幕,年轻的大学生拉斯蒂涅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