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考研习题及答案--材料科学基础科目

合集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版)课后习题及答案__第五章[1]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版)课后习题及答案__第五章[1]
退火温度下限,玻璃将处于拉伸状态。为了防止这种拉应力的产生以及为了使玻璃略带压力,玻璃和金属封接后,往往在煤气火焰上单独地加热金属部分。
(3)玻璃的强度和界面扩散
在考虑到玻璃和金属膨胀系数匹配的基础上,提高破璃的机械强度、尤其是抗拉强度,这对于封接件受到热冲击或者因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乃至受到使用中的外力时都是有利的。一般玻璃的抗压强度可以很高,达到600~1500MPa,而抗拉强度极低仅是抗压强度的1O%左右。实际上只是抗拉强度会出现问题。如有可能,采用结晶化破璃封接,这是提高玻璃抗拉强度的有效途径,它通常可以达到原始玻璃抗拉
5-8在2080℃的Al2O3(L)内有一半径为10-8m的小气泡,求该气泡所受的附加压力是多大?已知2080℃时Al2O3(L)的表面张力为0.700N/m。
解:根据公式 ,可算得△P=2×0.7/10-8=1.4×108N
烧结:是赋予材料性能的一种高温处理工艺,原子向接触点的扩散使颗粒间行形成粘结,进一步扩散最终填满各种剩下的孔隙并使材料的致密度提高。是粉末或粉末压坯加热到低于其中基本成分的熔点的温度,然后以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烧结的结果是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粘结,烧结体的强度增加,把粉末颗粒的聚集体变成为晶粒的聚结体,从而获得所需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制品或材料。低温预烧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发生金属的回复及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挥发,压坯内成形剂的分解和排除等。中温升温烧结阶段:此阶段开始出现再结晶,在颗粒内,变形的晶粒得以恢复,改组为新晶粒,同时表面的氧化物被还原,颗粒界面形成烧结颈。高温保温完成烧结阶段:此阶段中的扩散和流动充分的进行和接近完成,形成大量闭孔,并继续缩小,使孔隙尺寸和孔隙总数有所减少,烧结体密度明显增加。
第五章答案
5-1略。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第3套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第3套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三套试卷一、金红石是四方晶系,其单胞结构如图 1 所示。

单胞中各离子坐标如下:Ti 4+:(0,0,0)和(0.5,0.5,0.5),O 2−的坐标则是:(0.3,0.3,0):(0.7,0.7,0);(0.8,0.2,0.5)。

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金红石单胞在(001)面上的投影图;2.阴离子若视作准六方最密堆积,指出阳离子填入空隙的种类和空隙填充率; 3.阳离子配位数为多少?这与按离子半径比预测的结构是否相符?已知阴离子半径 0.132 nm ,阳离子半径0.068 nm ; 4.计算氧离子电价是否饱和。

二、1.在一个立方单胞内画出指数为(011)的晶面以及指数为[011]的晶向。

2.下列硅酸盐矿物按照硅氧四面体连接方式分类,各属何种结构类型:[]24Mg SiO ,[]38Na AISi O ,[]32618Be Al Mg Si O ,[]27Ca Al AlSiO ,[]2541122Ca Mg Si O (OH)三、写出下列缺陷反应式;1.NaCl 形成肖脱基缺陷。

2.AgI 形成弗伦克尔缺陷3.TiO 2掺入到Nb 2O 3中,请写出二个合理的方程,指出各得到什么类型的固溶体,写出两种固溶体的化学式四、简单回答下列问题:1.22Na O SiO −系统熔体组成对衣面张力的影响如图所小,请解释其产生原因。

2.种物质表面能按山小到大的顺序为:PbI 2 > PbF 2 < CaF 2,试用清洁表面的离子重排及表面双电层模型解释之。

五、简单回答下列问题1.扩散是否总是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进行?为什么?2.烧结的推动力是什么?烧结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六、金属铜为面心立方晶体,0.3615a nm =。

已知铜的熔点m T 1385k =,31628/cm H J ∆=、521.7710J /cm γ−=⨯,在过冷度m T 0.2T =的温度下,通过均相成核得到晶体铜。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和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1、仔细观察一下白炽灯泡,会发现有多少种不同的材料?每种材料需要何种热学、电学性质?2、为什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3、为什么陶瓷、聚合物通常是绝缘体?4、铝原子的质量是多少?若铝的密度为2.7g/cm3,计算1mm3中有多少原子?5、为了防止碰撞造成纽折,汽车的挡板可有装甲制造,但实际应用中为何不如此设计?说出至少三种理由。

6、描述不同材料常用的加工方法。

7、叙述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

8、试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钢筋混凝土橡胶氯化钠铅-锡焊料沥青环氧树脂镁合金碳化硅混凝土石墨玻璃钢9、Al2O3陶瓷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为什么不用Al2O3制造铁锤?第二章晶体结构1、解释下列概念晶系、晶胞、晶胞参数、空间点阵、米勒指数(晶面指数)、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配位数、离子极化、同质多晶与类质同晶、正尖晶石与反正尖晶石、反萤石结构、铁电效应、压电效应.2、(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晶胞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与[210],(111)与[112],(110)与[111],(322)与[236],(257)与[111],(123)与[121],(102),(112),(213),[110],[111],[120],[321]4、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5、已知Mg2+半径为0.072nm,O2-半径为0.140nm,计算MgO晶体结构的堆积系数与密度。

6、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配位数、堆积系数。

7、从理论计算公式计算NaC1与MgO的晶格能。

MgO的熔点为2800℃,NaC1为80l℃, 请说明这种差别的原因。

8、根据最密堆积原理,空间利用率越高,结构越稳定,金钢石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很低(只有34.01%),为什么它也很稳定?9、证明等径圆球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空隙率为25.9%;10、金属镁原子作六方密堆积,测得它的密度为1.74克/厘米3,求它的晶胞体积。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答案2-1略。

2-2(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1)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2)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

2-3在立方晶系晶胞中画出下列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001)与[],(111)与[],()与[111],()与[236],(257)与[],(123)与[],(102),(),(),[110],[],[]答:2-4定性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有哪些?定量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又有哪些?答:定性:对称轴、对称中心、晶系、点阵。

定量:晶胞参数。

2-5依据结合力的本质不同,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答: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键和氢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很大。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也很大。

金属键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的共价键,结合力是离子间的静电库仑力。

范德华键是通过分子力而产生的键合,分子力很弱。

氢键是两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结合形成的键,具有饱和性。

2-6等径球最紧密堆积的空隙有哪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答:等径球最紧密堆积有六方和面心立方紧密堆积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8个四面体空隙、6个八面体空隙。

2-7n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不等径球是如何进行堆积的?答:n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n个八面体空隙、2n个四面体空隙。

不等径球体进行紧密堆积时,可以看成由大球按等径球体紧密堆积后,小球按其大小分别填充到其空隙中,稍大的小球填充八面体空隙,稍小的小球填充四面体空隙,形成不等径球体紧密堆积。

2-8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答: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为:(000)、(001)(100)(101)(110)(010)(011)(111)(0)(0)(0)(1)(1)(1)。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_第二章_部分习题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_第二章_部分习题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
习题课
第一章
习题课
1、缺陷的分类
2、书写缺陷反应式应遵循的原则 3、缺陷浓度计算 4、固溶体的分类及形成条件 5、研究固溶体的方法
6、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Frankel缺陷
热 缺 点缺陷

Schttyq缺陷
杂 质 缺陷 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电荷缺陷)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类型:
(b) 如果CaF2晶体中,含有10-6的YF3杂质,则在1600℃时, CaF2晶体中是热 缺陷占优势还是杂质缺陷占优势?说明原因。
解:(a) 由题可知, Frankel缺陷形成能 < Schttky缺陷的生成能 由
n N exp( -E 2 KT )
知,
Frankel缺陷浓度高,因而 是主要的。 在298K时,
• MgO具有NaCl结构,根据O2-半径0.140nm和Mg2+半径为 0.072nm,计算① 球状离子所占据的空间分数(堆积系数); ② MgO的密度。 • 解:① MgO属于NaCl型结构,即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 中含有4个Mg2+和4个O2-,故MgO所占体积为 • VMgO=4×4/3π (RMg2+3+RO2-3) • =16/3π ×(0.0723+0.1403) • =0.0522(nm3) • ∵Mg2+和O2-在面心立方的棱边上接触 • ∴a=2(RMg2++RO2-)=2×(0.072+0.140)=0.424nm • ∴堆积系数=VMgO/V晶胞=0.0522/(0.424)3=68.5% • ②DMgO=mMgO/V晶胞=n.(M/N0)/a3 • =4×(24.3+16.0)/[(0.424×10-7)3×6.02×1023] • =3.51g/cm3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答案2-1略。

2-2(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1)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2)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

2-3在立方晶系晶胞中画出下列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001)与[],(111)与[],()与[111],()与[236],(257)与[],(123)与[],(102),(),(),[110],[],[]答:2-4定性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有哪些?定量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又有哪些?答:定性:对称轴、对称中心、晶系、点阵。

定量:晶胞参数。

2-5依据结合力的本质不同,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答: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键和氢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很大。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也很大。

金属键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的共价键,结合力是离子间的静电库仑力。

范德华键是通过分子力而产生的键合,分子力很弱。

氢键是两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结合形成的键,具有饱和性。

2-6等径球最紧密堆积的空隙有哪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答:等径球最紧密堆积有六方和面心立方紧密堆积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8个四面体空隙、6个八面体空隙。

2-7n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不等径球是如何进行堆积的?答:n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n个八面体空隙、2n个四面体空隙。

不等径球体进行紧密堆积时,可以看成由大球按等径球体紧密堆积后,小球按其大小分别填充到其空隙中,稍大的小球填充八面体空隙,稍小的小球填充四面体空隙,形成不等径球体紧密堆积。

2-8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答: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为:(000)、(001)(100)(101)(110)(010)(011)(111)(0)(0)(0)(1)(1)(1)。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出版(部分习题答案)[1]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出版(部分习题答案)[1]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出版(部分习题答案)[1]第一章结晶学基础第二章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1名词解释:配位数与配位体,同质多晶、类质同晶与多晶转变,位移性转变与重建性转变,晶体场理论与配位场理论。

晶系、晶胞、晶胞参数、空间点阵、米勒指数(晶面指数)、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离子极化、正尖晶石与反正尖晶石、反萤石结构、铁电效应、压电效应.答: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一个离子直接相邻的异号离子数。

配位体:晶体结构中与某一个阳离子直接相邻、形成配位关系的各个阴离子中心连线所构成的多面体。

同质多晶:同一化学组成在不同外界条件下(温度、压力、pH值等),结晶成为两种以上不同结构晶体的现象。

多晶转变: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时,各种变体之间发生结构转变,从一种变体转变成为另一种变体的现象。

位移性转变:不打开任何键,也不改变原子最邻近的配位数,仅仅使结构发生畸变,原子从原来位置发生少许位移,使次级配位有所改变的一种多晶转变形式。

重建性转变:破坏原有原子间化学键,改变原子最邻近配位数,使晶体结构完全改变原样的一种多晶转变形式。

晶体场理论:认为在晶体结构中,中心阳离子与配位体之间是离子键,不存在电子轨道的重迭,并将配位体作为点电荷来处理的理论。

配位场理论:除了考虑到由配位体所引起的纯静电效应以外,还考虑了共价成键的效应的理论图2-1MgO晶体中不同晶面的氧离子排布示意图2面排列密度的定义为:在平面上球体所占的面积分数。

(a)画出MgO(NaCl型)晶体(111)、(110)和(100)晶面上的原子排布图;(b)计算这三个晶面的面排列密度。

解:MgO晶体中O2-做紧密堆积,Mg2+填充在八面体空隙中。

(a)(111)、(110)和(100)晶面上的氧离子排布情况如图2-1所示。

(b)在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的单位晶胞中,a022r(111)面:面排列密度=2r2/4r23/2/2/230.907(110)面:面排列密度=2r2/4r22r/420.555(100)面:面排列密度=2r2+22/22r/40.7853、已知Mg半径为0.072nm,O半径为0.140nm,计算MgO晶体结构的堆积系数与密度。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2)第二章答案2- 1 略。

2-2 (1) 一晶面在x 、y 、Z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2a 、3b 、6c ,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晶面在X 、y 、Z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a /3、b /2、c ,求出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111答: (1) h:k:l= - - - =3:2:1, ∙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2) 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 )。

2-3在立方晶系晶胞中画出下列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001)与[】匸1] , (111)与[二:],C 二)与[111],(二)与[236], (257) 与[二T ] , (123) 与[二],(102),(二:),), [110],[」],[□]答:J /问](2刃)∖/ IHrIyg]2-4定性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有哪些?定量描述晶体结构的参量又有哪些?答:定性:对称轴、对称中心、晶系、点阵。

定量:晶胞参数。

2-5依据结合力的本质不同,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答: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键和氢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很大。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也很大。

金属键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的共价键, 结合力是离子间的静电库仑力。

范德华键是通过分子力而产生的键合, 分子力很弱。

氢键是两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结合形成的键,具有饱和性。

2-6等径球最紧密堆积的空隙有哪两种? 一个球的周围有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答:等径球最紧密堆积有六方和面心立方紧密堆积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8个四面体空隙、6个八面体空隙。

2-7 n 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不等径球是 如何进行堆积的? 答:n 个等径球作最紧密堆积时可形成 n 个八面体空隙、2n 个四面体空隙。

不等径球体进行紧密堆积时, 可以看成由大球按等径球体紧密堆积后, 小球按其大小分 别填充到其空隙中, 稍大的小球填充八面体空隙, 稍小的小球填充四面体空隙, 形成不 等径球体紧密堆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1 .固体硫有两种晶型( 单斜硫、斜方硫) ,因此硫系统可能有四个相,如果某人实验得到这四个相平衡共存,试判断这个实验有无问题。

2 .图(1 )是具有多晶转变的某物质的相图,其中DEF 线是熔体的蒸发曲线。

KE 是晶型I 的升华曲线;GF 是晶型II 的升华曲线;JG 是晶型Ⅲ的升华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 在图中标明各相的相区,并把图中各无变点的平衡特征用式子表示出来。

(2) 系统中哪种晶型为稳定相? 那种晶型为介稳相?(3) 各晶型之间的转变是单向转变还是双向转变?3 .在SiO2系统相图中,找出两个可逆多晶转变和两个不可逆多晶转变的例子。

4 .根据Al2O3—SiO2 系统相图说明:(1) 铝硅质耐火材料,硅砖( 含SiO2>98 %) 、粘土砖( 含Al2O3 35 ~50 %) 、高铝砖( 含Al2O3 60 ~90 %) 、刚玉砖( 含Al2O3>90 %) 内,各有哪些主要的晶相。

(2) 为了保持较高的耐火度,在生产硅砖时应注意什么?(3) 若耐火材料出现40 %液相便软化不能使用,试计算含40(mol) Al2O3的粘土砖的最高使用温度。

5 .在CaO-SiO2系统与Al2O3-SiO2系统中SiO2的液相线都很陡,为什么在硅砖中可掺人约2 %的CaO 作矿化剂而不会降低硅砖的耐火度,但在硅砖中却要严格防止原料中混入Al2O3 否则会使硅砖耐火度大大下降。

6 .加热粘土矿物高岭石(Al2O3·2SiO2·2H2O) 至600 ℃时,高岭石分解为水蒸气和Al2O3·2SiO2,继续加热到1595 ℃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在这温度下长时间保温达到平衡,系统的相组成如何?当系统生成40 %液相时,应达到什么温度?在什么温度下该粘土完全熔融?7 .图(2)是最简单的三元系统投影图,图中等温线从高温到低温的次序是t 6 >t 5 >t 4 >t 3 >t 2 >t 1 根据此投影图回答:(1) 三个组分A 、B 、C 熔点的高低次序是怎样排列的。

(2) 各液相面下降的陡势如何? 那一个最陡? 那一个最平坦?(3) 指出组成为65 %A ,15 %B ,20 %C 的系统的相组成点,此系统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结晶? 结晶过程怎样? (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及结晶过程各阶段中发生的变化过程)。

(4) 计算第一次析晶过程析出晶相的百分数是多少? 第二次析晶过程结束时,系统的相组成如何? 结晶结束时系统的相组成又如何?8 .图(3) 为生成二个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可将其划分为几个简单的三元系统?(2) 标出图中各边界及相区界线上温度下降方向,(3) 判断各无变量点的性质,并将它们的平衡特征式子表示出来。

9 .图(4) 是生成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BC) 的三元系统投影图。

设有组成为: A :35 %,B :35 %,C :30 %的熔体,试确定其在图中的位置。

冷却时该熔体在何温度下开始析出晶体。

10 .如图(5) A-B-C 三元系统相图,根据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 .在图上划分副三角形、用箭头表示各条界线上温度下降方向及界线的性质;2 .判断化合物D 、M 的性质;3 .写出各三元无变量点的性质及其对应的平衡关系式;4 .写出组成点G 在完全平衡条件下的冷却结晶过程;5 .写出组成点H 在完全平衡条件下进行加热时,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和完全熔融的温度;写出完全平衡条件下进行冷却,结晶结束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用线段比表示)。

11 .根据图(6) 回答下列问题:(1) 说明化合物S1 、S2 的性质;(2) 在图中划分分三元系统及用箭头指示出各界线的温度下降方向及性质;(3) 指出各无变点的性质并写出各点的平衡关系;(4) 写出1 、3 组成的熔体的冷却结晶过程( 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及结晶过程各阶段系统中发生的变化过程) 。

并总结判断结晶产物和结晶过程结束点的规律;(5) 计算熔体l 结晶结束时各相百分含量,若在第三次结晶过程开始前将其急冷却( 这时液相凝固成为玻璃相) 各相的百分含量又如何?( 用线段表示即可) ;(6) 加热组成2 的三元混合物将于哪一点温度开始出现液相? 在该温度下生成的最大液相量是多少? 在什么温度下完全熔融? 写出它的加热过程。

12 .下图为具有化合物生成的三元系统相图,根据此三元系统相图解答下列问题(1)判断各化合物的性质;(2) 用箭头表示相区界线温度变化方向及界线性质;(3) 划分副三角形,并写出各三元无变量点的平衡过程及性质;(4) 用规范化写法写出M 点对应组分的平衡结晶过程;(5) N 点对应的三元组成点加热时在那一点温度下开始出现?哪一点温度下完全熔化?13 .根据图(7) 回答下列问题:(1) 用箭头标出各界线的温度下降方向及性质;(2) 指出各无变点的性质,并写出其平衡关系;(3) 写出熔体M 的结晶过程,说明液相离开R 点的原因;(4) 画出AB 、BC 二元系统相图。

14 .比较各种三元无变量点( 低共熔点,双升点,双降点,过渡点和多晶转变点) 的特点。

写出它们的相平衡关系。

15 .对课本的MgO-Al2O3-Si02系统和K2O —Al2O3-SiO2 系统相图划分副三角形。

16 .参看CaO-Al2O3-Si02 系统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 组成为66 %CaO ,26 %Si02 ,8 %Al2O3 ,即书中3 点的水泥配料将于什么温度开始出现液相? 这时生成的最大液相量是多少( 根据详 6 图CaO-C2S-C12A4 部分系统计算) 。

(2) 为了得到较高的C2S 含量,题(1) 组成的水泥烧成后急冷好,还是缓冷让其充分结晶好?(3) 欲得到题(1) 组成的水泥,若只用高岭土和石灰石(Al2O3·2Si02·2H20 和CaCO3) 配料,能否得到该水泥的组成点? 为什么? 若不能,需要加入何种原料? 并计算出所需各种原料的百分含量。

17 .根据Na2O-CaO-SiO2 系统相图回答:(1) 组成为13 %Na2O ,13 %CaO ,74 %SiO2 玻璃配合料将于什么温度熔化? 在什么温度完全熔融?(2) 上面组成的玻璃,当加热到1050 ℃,1000 ℃,900 ℃,800 ℃时,可能会析出什么晶体?(3) NC2S6晶体加热时是否会不一致熔化? 分解出什么晶体,熔化温度如何?18 .在陶瓷生产中一般出现35 %液相就足以使瓷坯玻化。

而当液相达到45 %时,将使瓷坯变形,成为过烧。

根据课本MgO-Al2O3-SiO2 具体计算含10 %偏高岭,90 %偏滑石的配料的烧成温度范围。

19 .计算含50 %高岭石,30 %长石,20 %石英的一个瓷器配方在1250 ℃烧成达到平衡时的相组成及各相的相对量。

20 .根据课本图K20-Al2O3-SiO2 系统相图。

如果要使瓷器中仅含有40 %莫来石晶相及60 %的玻璃相、原料中应含K2O 若干? 若仅从长石石中获得,K2O 原料中长石的配比应是多少?21 .高铝水泥的配料通常选择在CA相区范围内,生产时常烧至熔融后冷却制得,高铝水泥主要矿物CA ,而C2AS 没有水硬性,因此希望水泥中不含C2AS 。

这样在CA 相区内应取什么范围的配料才好,为什么( 注意生产时不可能完全平衡.而会出现独立结晶过程)?复习提纲(1) 基本概念:相图、自由度、组元数与独立组元数、吉布斯向律、杠杆规则、初晶区规则、三角形规则、背向线规则、切线规则;(2)掌握相图的表示方法,包括单元系统相图、二元系统相图、三元系统相图;对于单元系统相图,要求掌握点、线、区间的性质,会写无变量点的平衡式子;对于二元系统相图,要求掌握点、线、区间的性质,会写无变量点的平衡式子,掌握冷却结晶过程的分析以及过程量的计算;对于三元系统相图,要求掌握点、线、区间的性质,会写无变量点的平衡式子,掌握冷却结晶过程的分析以及过程量的计算。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61 .解释并区分下列概念:(1) 稳定扩散与不稳定扩散;(2) 本征扩散与非本征扩散;(3)自扩散与互扩散;(4) 扩散系数与扩散通量。

2 .浓度差会引起扩散,扩散是否总是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进行? 为什么?3 .当锌向铜内扩散时,已知在x点处锌的含量为2.5×1017个锌原子/cm3,300 ℃时每分钟每mm2要扩散60个锌原子,求与x点相距2mm处锌原子的浓度。

(已知锌在铜内的扩散体系中D0=0.34×10-14m2/s ;Q=4.5kcal/mol )4 .在钢棒的表面,每20个铁的晶胞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在离表面1mm处每30个铁的晶胞中含有一个碳原子,知铁为面心立方结构(a=0.365nm),1000 ℃时碳的扩散系数为3×10-1m2/s ,求每分钟内因扩散通过单位晶胞的碳原子数是多少?5 .在恒定源条件下820 ℃时,刚经1小时的渗碳,可得到一定厚度的表面渗碳层,若在同样条件下,要得到两倍厚度的渗碳层需要几个小时?6 .在不稳定扩散条件下800oC 时,在钢中渗碳100 分钟可得到合适厚度的渗碳层,若在1000oC 时要得到同样厚度的渗碳层,需要多少时间(D0=2.4×10-12m2/sec ;D1000 ℃=3×10-11m2/sec )?7 .在制造硅半导体器体中,常使硼扩散到硅单晶中,若在1600K 温度下,保持硼在硅单晶表面的浓度恒定(恒定源半无限扩散),要求距表面10-3cm 深度处硼的浓度是表面浓度的一半,问需要多长时间(已知D1600 ℃=8×10-12cm2/sec;当时,)?8 .Zn2+在ZnS 中扩散时,563 ℃时的扩散系数为3×10-14cm2/sec;450 ℃时的扩散系数为1.0×10-14cm2/sec ,求:(1)扩散的活化能和D0;(2)750 ℃时的扩散系数。

9 .实验册的不同温度下碳在钛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2×10-9cm2/s(736 ℃) 、5×10-9cm2/s(782 ℃) 、1.3×10-8cm2/s(838 ℃)。

(a) 请判断该实验结果是否符合,(b) 请计算扩散活化能(J/mol ℃),并求出在500 ℃时碳的扩散系数。

10 .在某种材料中,某种粒子的晶界扩散系数与体积扩散系数分别为Dgb=2.00×10-10exp(-19100/T)和Dv=1.00×10-4exp(-38200/T) ,是求晶界扩散系数和体积扩散系数分别在什么温度范围内占优势?11 .假定碳在α-Fe(体心立方)和γ-Fe(面心立方)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Dα=0.0079exp[-83600(J/mol/RT)cm2/sec ;Dγ=0.21exp[-141284(J/mol/RT)cm2/ssec 计算800 ? C 时各自的扩散系数并解释其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