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体重身长计算公式
婴幼儿体重身长计算公式

婴幼儿体重身长计算公式
1. Brozek公式:
Brozek公式是根据体重和身高的关系来计算婴幼儿体重的公式。
它
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计算公式如下:
体重(kg)=(身高(cm)- 100)× 0.9
这个公式适用于出生后不到24个月的婴儿,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
然而,这个公式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年龄、性别以及体格指数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仅适用于大致估算体重。
2. 戴尔法(Dayal)公式:
戴尔法公式是根据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年龄和性别等因素来计算体
重的公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体重(kg)=(A × 身长(cm))- (B × 年龄(月))+ C
其中,A、B和C值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变化。
戴尔法公式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3.国内婴幼儿体重身长百分位计算公式:
国内婴幼儿体重身长百分位计算公式是根据我国儿童发育标准制定的,可以评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水平。
根据婴幼儿的身长和体重数据,可以计
算出婴幼儿的体重身长百分位值,进而判断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以上介绍的公式仅为常用的婴幼儿体重身长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和评估。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仅提供一
个大致的参考值,具体的体重身长发育还需要结合婴幼儿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营养摄入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1个月小孩身高体重标准

1个月小孩身高体重标准1个月小孩身高体重标准1一般出生一个月的婴儿,身高大概在51~58厘米之间,体重大概在3.5千克到5.7千克之间,如果宝宝的身高和体重都在这个范围之内的话那么就是比较健康的,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一样,有的宝宝可能偏高,有的宝宝可能偏低,这些情况都是比较正常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平时要注重孩子的营养问题,多给孩子吃一些有营养的,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即可。
1个月婴儿身高、体重的算法:1、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6个月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3kg)+月龄x0.6,1个月男婴正常体重是3.6-5.0kg,1个月女婴正常体重是3.4-4.5kg;2、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是足月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出生后前三个月长11-13cm,出生后的第一年大约增长25cm,1个月男婴正常身高是52.1-57cm,1个月女婴正常身高是51.2-55.8cm。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就算不正常。
宝宝出生的时候平均体重是3kg,生后一周有生理性的.体重下降,体重可以下降5%-10%,一周以后体重才恢复到出生体重,以每天15-30g的速度增长,到满月的时候可以增长600-800g,有的宝宝可以增长到1000g,所以宝宝一个月的时候出生体重可以达到4000g。
宝宝出生的时候平均身长是50cm,每周可以增加1cm,所以宝宝到满月的时候身长是54-55cm,有个体差异。
宝宝的体重和喂养有关系,所以宝宝出生以后要保证足够的乳类喂养,如果母乳喂养量不够,要及时补充配方。
如果宝宝体重每个月增长,宝宝体重满月的时候增长不到500g,要积极的寻找原因,必要的时候就诊。
1个月小孩身高体重标准27个月婴儿身高和体重的数值,根据性别和居住地域不同,测量范围和平均值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如下:1、城市中的男孩:体重一般在9.05±1.03kg的范围,身长一般在71.2±2.6cm的范围;2、城市中的女孩:体重一般在8.44±0.96kg的范围,身长一般在69.6±2.5cm的范围;3、乡村中的男孩:体重大多在8.98±1.04kg的范围,身长一般在70.7±2.6cm的范围;4、乡村中的女孩:体重大多在8.26±1.01kg的范围,身长一般在69.1±2.6cm的范围。
儿童身高标准计算公式

儿童身高标准计算公式一、儿童身高标准计算公式新生儿刚出生时身高平均为50厘米,0-6个月时每月的平均增长幅度为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1岁时达75厘米,2岁达85厘米,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平均身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长(厘米)=年龄×5十75(或80)这些数值是一般情况,各个小儿出生时体重、身长的不同,家庭遗传因素的差异,都会使孩子在生长发育中有一定的差异。
但如相差太多,则需找医生咨询,及早纠正,以免影响小儿健康发育。
二、影响儿童身高的因素1、遗传:遗传因素很重要,儿童身高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等都受到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
孩子的身高与父母亲的身高密切相关,按照父母的身高通用公式可推算出子女成年后身高的大致范围。
2、性别:男孩、女孩生长发育各有其规律与特点。
一般说男孩身高高于女孩,但在特定年龄段可能女孩高于男孩。
如11-13岁左右,因为女孩较男孩青春发育早2年。
3、营养:儿童身高的发育必须有完善的营养素供给,营养需要均衡,在保证必需的热量的基础上,需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类食品,如鱼、肉、蛋、奶等,同时还需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等。
营养均衡可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发挥。
4、疾病: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干扰作用十分明显,慢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长期慢性疾病则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发育;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5、母孕情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的生活环境、营养、情绪和疾病等各种因素影响,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可影响孩子生后生长缓慢,直至影响最终身高。
6、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对儿童健康起重要作用。
良好的居住环境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护理、正确的教养、体育锻炼、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都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达到最佳状况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0-12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0-12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_儿童身高体重对照:0-12岁宝宝身高体重计算公式!你的宝宝身高体重符合标准吗?小编整理了不同阶段宝宝身高体重标准的计算公式,1-6月宝宝身高体重标准与7-12月宝宝的身高体重标准计算不同,1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与2-12岁的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又不同!现在就来量量家里宝宝有多高有多重吧!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_宝宝身高体重对照表:不同阶段宝宝体重及身长参照数及计算公式
判断儿童身高体重的标准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50cm,第一年平均增加25cm,上半年比下半年快,第二年增加速度慢,平均为10cm,即1岁平均身高为75cm,2岁平均身高85cm。
2-12岁身高计算公式为:
身高(cm)=年龄×7+70(cm)以上身高体重为一般规律,个别孩子受遗传及营养可以高于上述数值,也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如果超出太多则需找医生判断是否正常。
为便于日常应用,常用以下公式粗略计算小儿体重:
1-6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
7(kg)
7-12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6×0。
7(kg)+(月龄-6)×0。
4(kg)
2岁-12岁:体重(kg)=(年龄-2)×2(kg)+12(kg,2岁时体重)=年龄×2(kg)+8(kg)
以上公式中kg是公斤的意思,根据以上公式可以理解为在一岁以内前6个月每月体重长0。
7kg,后半年即7-12个月每月体重增加0。
4kg,这样你就可以判断你的孩子体重增长是否正常。
婴幼儿生长发育评估

婴幼儿生长发育评估很多家长非常关心自己的宝宝吃得好不好,长得好不好。
其实,无论是喂养的情况,还是喂养的结果(生长)的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量一量身高(或者身长),称一称体重,然后对照生长曲线,就可以判定个大概。
各个医院的儿保门诊基本上都可以得到儿童生长标准的资料,或简易,或全面专业详细,都可以参考。
如果手头没有儿童生长曲线资料,或不太明白怎么用这些资料,仔细阅读以下文字,熟悉和学习,将自己宝宝的情况与生长标准的数据对照,不断称量,不断对照,这样宝宝的喂养和生长情况就心中有数了。
在开始应用之前,首先需要学习:体重、身长(身高)是评价婴幼儿生长最常用的指标,测量方法比较简单,家长可以在家进行定期、连续性监测,利用称量的体重、身长/身高数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儿童生长标准的相应数据,即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乃至营养状况做出评价。
儿童生长的Z评分Z评分是WHO制订儿童生长标准时采用的一个统计学指标,身高(身长)、体重和体质指数(BMI) Z评分广泛用于0-5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评价。
Z评分的计算公式为:Z评分=[儿童身高(身长)或体重的测量值–该年龄儿童标准身高(身长)或体重的中位数] / [该年龄儿童身高(身长)/或体重的标准差]Z评分的意义就是将某个儿童的测量数据与推荐理想儿童群体的数据进行比较,该儿童的生长数据高于这个群体中一般水平,则Z评分为正值,反之则Z评分为负值。
Z评分的绝对值越小(最小为0),说明该儿童的生长状况越接近一般水平;Z评分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儿童的生长状况越好或者越差。
也就是说,Z评分越大(正值),儿童生长指标越高于同伴;Z评分越小(负值),儿童生长指标越低于同伴。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BMI是将体重和身长(身高)结合起来产生的一个新的指标,可用来判断儿童的胖瘦程度。
BMI的计算公式为: BMI=[体重(kg)] / [身高(身长)(m)]2 生长状况的评价用测量的儿童体重、身高(身长)和计算得到的BMI数据,按照儿童性别和周龄/月龄,从WHO儿童生长标准数据中(会陆续用博文贴出来),查询体重、身高(身长)和BMI所处的Z评分范围,包括:年龄别身长Z评分(适用于2周岁以内儿童)年龄别身高Z评分(适用于大于2周岁的儿童)年龄别体重Z评分身长别体重z评分(适用于2周岁以内儿童)身高别体重z评分(适用于大于2周岁的儿童)年龄别BMI Z评分(2周岁以内用身长计算BMI,大于2周岁用身高计算BMI)如何判断儿童的身高(长)是否正常可采用年龄别身长/身高Z评分进行判断:介于-2 ~ +2之间为身高/长处于正常范围介于-3 ~ -2之间为轻度生长迟缓;≤-3则为重度生长迟缓;生长迟缓的原因可能与长期营养不良、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有关,特别是严重生长迟缓,还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异常、遗传性疾病有关。
中医儿科学之小儿生长发育

七、呼吸、脉搏 呼吸、脉搏 年龄越小,呼吸、脉搏越快, 详见下表:
年龄 新生儿 ≤1 岁 2~3 岁 4~7 岁 8~14 岁
各年龄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次/min)
呼吸(次) 45~40 40~30 30~25 25~20 20~18
脉搏(次) 140~120 130~110 120~100 100~80 90~70
5~6岁15分钟
7~10岁20分钟 10~12岁25分钟 12岁后约30分钟 11~12岁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 性提高,注意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 识记(大脑中形成暂时联系)、保持(大脑 中留下痕迹)和回忆(大脑中痕迹恢复)。 回忆又可分为再认和重现。再认是指以前感 知的事物在眼前再次出现时能认识;重现是 指以前感知的事物虽不在眼前,但可在脑中 重复出现。
一、感知发育
视觉的发育:新生儿视觉不敏锐,在15~ 20cm距离处最清晰,可短暂地注视和反射地跟随 近距离内缓慢移动的物体,2个月起可协调地注视 物体,初步有头眼协调;3个月时头眼协调好,可 追寻活动的物体或人;4~5个月开始能认识母亲, 见到奶瓶表示喜悦;6个月时能转动身体协调视觉; 9个月时出现视深度感觉,能看到小物体;1岁半时 能区别各种形状;2岁时能区别垂直线与横线,目 光跟踪落地的物体;5岁时可区别各种颜色;6岁时 视力才达1.0。视力是在外界刺激不断作用下反复练 习才得以发展。
四、性格发育
性格是指人在对事、对人的态度和行为方 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英勇、刚强、 懦弱、粗暴等。
从人的个体性格发展过程来看,小儿性格 的形成、变化是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影 响下,经过不断的量变和质变而发展起来的。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不同, 因而表现在对人、对事的兴趣、能力、适应 程度等方面的性格特点也各不相同。小儿性 格特征的形成和建立,是随着小儿的生长发 育逐步完成的。
【优质文档】宝宝体重身高标准及计算公式-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宝宝体重身高标准及计算公式衡量小儿生长发育的标志很多。
如体重、身长、坐高、头围、上臂围、胸围等,在众多项目中,体重和身高最具有代表性,下面是的宝宝体重身高标准资料,欢迎阅读。
宝宝体重身高标准宝宝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宝宝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宝宝头围标准计算公式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头围测量可作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头围=身长(cm)*4/10+15婴儿每个月体重身高长多少才正常1月体重标准:3.6-5.0身高标准:52.1-57.0心智发育:伏卧抬头 45度,能注意父母面部。
2月体重标准:4.3-6.0身高标准:55.5-60.7心智发育:伏卧抬头 90度,笑出声、尖声叫、应答性发声。
3月体重标准:5.0-6.9身高标准:58.5-63.7心智发育:伏卧抬头,两臂撑起,抱坐时头稳定,视性能跟随 180度,能手握手。
4月体重标准:5.7-7.6身高标准:61.0-66.4心智发育:能翻身,握住摇荡鼓。
5月体重标准:6.3-8.2 (kg)身高标准:63.2-68.6 ( cm)心智发育:心智发育:拉坐,头不下垂。
6月体重标准:6.9-8.8 (kg)身高标准:65.1-70.5 ( cm)心智发育:心智发育:坐不需支持,听声转头,自喂饼干,握住玩具不被拿走,怕羞,认出陌生人,方木能递交。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身高与体重是一个反映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往往作为评价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基础,对儿童来讲这个指标尤为重要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仅供参考。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1、体重标准测量公式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
6(公斤);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
5(公斤);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2、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
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3、头围标准计算公式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头围测量可作为儿童智力发育的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头围=身长(cm)4/10+152-12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2-12岁的儿童身高计算公式身高(CM)=(年龄-2)X5+85=年龄X5+75按年龄计算体重公式:婴儿: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后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6X0.7+(月龄-6)X0.52-12岁儿童体重(KG)=(年龄)X2+12=年龄X2+8学生测量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成年:〔身高(cm)-100〕0.9=标准体重(kg)另一种是:男性: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最近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50(kg)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48(kg)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体重的评价指标如下:标准体重的60%以下严重营养不良标准体重的60-80% 中度营养不良标准体重的80-90% 轻度营养不良标准体重的90-110% 正常范围标准体重的120% 肥胖儿童标准体重的计算,简便的方法是:1~6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6=标准体重(kg)7~12个月:出生体重(kg)+月龄0.5=标准体重(kg)1岁以上:8+年龄2=标准体重(kg)学生计算身高的公式利用遗传因素即利用父母的身高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