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一、计算机中地数制1、无符号数地表示方法:<1)十进制计数地表示法特点:以十为底,逢十进一;共有0-9十个数字符号.<2)二进制计数表示方法:特点:以2为底,逢2进位;只有0和1两个符号.<3)十六进制数地表示法:特点:以16为底,逢16进位;有0--9及A—F<表示10~15)共16个数字符号. 2、各种数制之间地转换<1)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地转换按相应进位计数制地权表达式展开,再按十进制求和.<见书本1.2.3,1.2.4)<2)十进制数制转换为二进制数制●十进制→二进制地转换:整数部分:除2取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十进制→十六进制地转换:整数部分:除16取余;小数部分:乘16取整.以小数点为起点求得整数和小数地各个位.<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地转换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六进制数3、无符号数二进制地运算<见教材P5)4、二进制数地逻辑运算特点:按位运算,无进借位<1)与运算只有A、B变量皆为1时,与运算地结果就是1<2)或运算A、B变量中,只要有一个为1,或运算地结果就是1<3)非运算<4)异或运算A、B两个变量只要不同,异或运算地结果就是1二、计算机中地码制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地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数X地原码记作[X]原,反码记作[X]反,补码记作[X]补.b5E2RGbCAP注意:对正数,三种表示法均相同.它们地差别在于对负数地表示.<1)原码定义: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数值位:真值地绝对值.注意:数0地原码不唯一<2)反码定义:若X>0 ,则 [X]反=[X]原若X<0,则 [X]反= 对应原码地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注意:数0地反码也不唯一<3)补码定义:若X>0,则[X]补= [X]反= [X]原若X<0,则[X]补= [X]反+1注意:机器字长为8时,数0地补码唯一,同为000000002、8位二进制地表示范围:原码:-127~+127反码:-127~+127补码:-128~+1273、特殊数10000000●该数在原码中定义为: -0●在反码中定义为: -127●在补码中定义为: -128●对无符号数:(10000000>2= 128三、信息地编码1、十进制数地二进制数编码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有两种表示法:压缩BCD码和非压缩BCD 码.<1)压缩BCD码地每一位用4位二进制表示,0000~1001表示0~9,一个字节表示两位十进制数.<2)非压缩BCD码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位十进制数,高4位总是0000,低4位地0000~1001表示0~9p1EanqFDPw字符地编码计算机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对字符进行编码<1)数字0~9地编码是0110000~0111001,它们地高3位均是011,后4位正好与其对应地二进制代码<BCD码)相符.DXDiTa9E3d<2)英文字母A~Z地ASCII码从1000001<41H)开始顺序递增,字母a~z地ASCII 码从1100001<61H)开始顺序递增,这样地排列对信息检索十分有利.RTCrpUDGiT第二章微机组成原理第一节、微机地结构1、计算机地经典结构——冯.诺依曼结构<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又称为CPU)<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加区分地存放在存储器总,存放位置由地址指定,数制为二进制.<3)控制器是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地指令序列来操作地,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地执行.3、系统总线地分类<1)数据总线<Data Bus),它决定了处理器地字长.<2)地址总线<Address Bus),它决定系统所能直接访问地存储器空间地容量.<3)控制总线<Control Bus)第二节、8086微处理器1、8086是一种单片微处理芯片,其内部数据总线地宽度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片内包含有控制计算机所有功能地各种电路.5PCzVD7HxA8086地址总线地宽度为20位,有1MB<220)寻址空间.1、8086CPU由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组成.BIU和EU地操作是异步地,为8086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地并行操作体统硬件支持.2、8086处理器地启动4、寄存器结构8086微处理器包含有13个16位地寄存器和9位标志位.4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4个段寄存器<CS,DS,SS,ES)4个指针和变址寄存器<SP,BP,SI,DI)指令指针<IP)1)、通用寄存器<1)8086含4个16位数据寄存器,它们又可分为8个8位寄存器,即:●AX →AH,AL●BX→BH,BL●CX→CH,CL●DX→DH,DL常用来存放参与运算地操作数或运算结果<2)数据寄存器特有地习惯用法●AX:累加器.多用于存放中间运算结果.所有I/O指令必须都通过AX与接口传送信息;●BX:基址寄存器.在间接寻址中用于存放基地址;●CX:计数寄存器.用于在循环或串操作指令中存放循环次数或重复次数;●DX:数据寄存器.在32位乘除法运算时,存放高16位数;在间接寻址地I/O指令中存放I/O端口地址.jLBHrnAILg2)、指针和变址寄存器●SP:堆栈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栈顶地偏移地址;●BP:基址指针寄存器,常用于在访问内存时存放内存单元地偏移地址.●SI:源变址寄存器●DI:目标变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常用于指令地间接寻址或变址寻址.3)、段寄存器CS:代码段寄存器,代码段用于存放指令代码DS:数据段寄存器ES:附加段寄存器,数据段和附加段用来存放操作数SS:堆栈段寄存器,堆栈段用于存放返回地址,保存寄存器内容,传递参数4)、指令指针<IP)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下一条要执行地指令地偏移地址.5)、标志寄存器<1)状态标志:●进位标志位<CF):运算结果地最高位有进位或有借位,则CF=1●辅助进位标志位<AF):运算结果地低四位有进位或借位,则AF=1●溢出标志位<OF):运算结果有溢出,则OF=1●零标志位<ZF):反映指令地执行是否产生一个为零地结果●符号标志位<SF):指出该指令地执行是否产生一个负地结果●奇偶标志位<PF):表示指令运算结果地低8位“1”个数是否为偶数<2)控制标志位●中断允许标志位<IF):表示CPU是否能够响应外部可屏蔽中断请求●跟踪标志<TF):CPU单步执行5、8086地引脚及其功能<重点掌握以下引脚)●AD15~AD0:双向三态地地址总线,输入/输出信号●INTR:可屏蔽中断请求输入信号,高电平有效.可通过设置IF地值来控制.●NMI:非屏蔽中断输入信号.不能用软件进行屏蔽.●RESET:复位输入信号,高电平有效.复位地初始状态见P21●MN/MX:最小最大模式输入控制信号.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第一节8086寻址方式一、数据寻址方式1、立即寻址操作数(为一常数>直接由指令给出(此操作数称为立即数>立即寻址只能用于源操作数例:MOV AX, 1C8FHMOV BYTE PTR[2A00H], 8FH错误例:× MOV 2A00H,AX 。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2. 什么是机器码?什么是真值?解:把符号数值化的数码称为机器数或机器码,原来的数值叫做机器数的真值。

3. 8位和16位二进制数的原码 、补码和反码可表示的数的范围分别是多少? 解:原码(-127~+127)、(-32767~+32767)补码 (-128~+127)、(-32768~+32767) 反码(-127~+127)、(-32767~+32767)4.一般来说,其内部基本结构大都由 算数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寄存器阵列、总线和总线缓冲器 四个部分组成。

高性能微处理器内部还有指令预取部件、地址形成部件、指令译码部件和存储器管理部件等。

二 1.总线接口单元BIU (Bus Interface Unit )包括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20位地址加法寄存器和先入先出的指令队列、总线控制逻辑。

负责与存储器、I/O 设备传送数据,即BIU 管理在存储器中获取程序和数据的实际处理过程。

20位地址加法器将16位段地址和16位偏移量相加,产生20位物理地址。

总线控制逻辑产生总线控制信号对存贮器和I/O 端口进行控制。

IP 指针由BIU 自动修改,平时IP 内存储下条要取指令的偏移地址;遇到跳转指令后,8086将IP 压栈,并调整其内容为下条要执行指令地址。

2.执行单元EU (Execution Unit )包括ALU 、状态标志寄存器、通用寄存器、暂存器、队列控制逻辑与时序控制逻辑等。

负责指令的执行。

将指令译码并利用内部的ALU 和寄存器对其进行所需的处理。

3.EU 和BIU 的动作管理—流水线技术原则控制器运算器 寄存器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 CPU主机外部设备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微型机软件微型机系统 微型机硬件(1)每当8086的指令队列中有2个空字节且EU 未向BIU 申请读写存储器操作时,BIU 就会自动把指令取到指令队列中。

(2)每当EU 要执行一条指令时,它会先从BIU 的指令队列前部取出指令代码,然后执行指令。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归纳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归纳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归纳微机原理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 二进制 )码形式进行的。

2.机器字长为8位的有符号数,其表示数值的范围是( -128-127 ),8位无符号数( 0-255 )。

3.运算器运算时经常会遇到\溢出\这是指( 越界 )。

4.实地址模式下,一个逻辑段的体积最大为( 64k )。

5.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c )。

A.MOV AL,[BX+SI] B.JMP DONI C.DEC [SI]D.MUL CL 6.8254中的计数器共有( 6 )种工作方式。

7.在异步串行通信协议中规定,传送的每个帧中数据位长度是( 5-8 )。

8.在异步串行通信中,使用比特率来表示数据传送速率,它是指(比特每秒9.CPU执行IRET指令,从堆栈段中弹出( 6 )字节。

10.8255芯片中能够工作在双向传输方式的数据口是( A口)。

11.机器字长为8位的补码,其表示数值的范围是( -128-127 )。

12.运算器运算时经常会遇到\溢出\这是指( 越界 )。

13.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A )。

A.PUSH AL B.JMP AGA C.MOV AL,[BX+SI] D.MUL CL14.如果一个程序在执行前CS=1000H,IP=2000H,该程序的起始地址是( 15.下列指令中操作数在堆栈段中的是( C ) A.MOV AX, 34H B.ADD AX,ES:[BX] C.INC WORD PTR [BP] D.SUB AX, DS:[34H]16.若SP=0200H,则执行指令PUSH AX 后,SP=( 01FEH )。

17.下列不属于PC机I/O端口分类的是( B )。

A.控制端口 B.地址端口 C.数据端口 D.状态端口 18.实模式下,70H型中断向量存放在内存中的地址是( 1C0H-1C3H )。

(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概述一、计算机中地数制1、无符号数地表示方法:<1)十进制计数地表示法特点:以十为底,逢十进一;共有0-9十个数字符号.<2)二进制计数表示方法:特点:以2为底,逢2进位;只有0和1两个符号.<3)十六进制数地表示法:特点:以16为底,逢16进位;有0--9及A—F<表示10~15)共16个数字符号. 2、各种数制之间地转换<1)非十进制数到十进制数地转换按相应进位计数制地权表达式展开,再按十进制求和.<见书本1.2.3,1.2.4)<2)十进制数制转换为二进制数制●十进制→二进制地转换:整数部分:除2取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十进制→十六进制地转换:整数部分:除16取余;小数部分:乘16取整.以小数点为起点求得整数和小数地各个位.<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地转换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位十六进制数3、无符号数二进制地运算<见教材P5)4、二进制数地逻辑运算特点:按位运算,无进借位<1)与运算只有A、B变量皆为1时,与运算地结果就是1<2)或运算A、B变量中,只要有一个为1,或运算地结果就是1<3)非运算<4)异或运算A、B两个变量只要不同,异或运算地结果就是1二、计算机中地码制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地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数X地原码记作[X]原,反码记作[X]反,补码记作[X]补.b5E2RGbCAP注意:对正数,三种表示法均相同.它们地差别在于对负数地表示.<1)原码定义: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数值位:真值地绝对值.注意:数0地原码不唯一<2)反码定义:若X>0 ,则 [X]反=[X]原若X<0,则 [X]反= 对应原码地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注意:数0地反码也不唯一<3)补码定义:若X>0,则[X]补= [X]反= [X]原若X<0,则[X]补= [X]反+1注意:机器字长为8时,数0地补码唯一,同为000000002、8位二进制地表示范围:原码:-127~+127反码:-127~+127补码:-128~+1273、特殊数10000000●该数在原码中定义为: -0●在反码中定义为: -127●在补码中定义为: -128●对无符号数:(10000000>2= 128三、信息地编码1、十进制数地二进制数编码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有两种表示法:压缩BCD码和非压缩BCD 码.<1)压缩BCD码地每一位用4位二进制表示,0000~1001表示0~9,一个字节表示两位十进制数.<2)非压缩BCD码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位十进制数,高4位总是0000,低4位地0000~1001表示0~9p1EanqFDPw字符地编码计算机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对字符进行编码<1)数字0~9地编码是0110000~0111001,它们地高3位均是011,后4位正好与其对应地二进制代码<BCD码)相符.DXDiTa9E3d<2)英文字母A~Z地ASCII码从1000001<41H)开始顺序递增,字母a~z地ASCII 码从1100001<61H)开始顺序递增,这样地排列对信息检索十分有利.RTCrpUDGiT第二章微机组成原理第一节、微机地结构1、计算机地经典结构——冯.诺依曼结构<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又称为CPU)<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加区分地存放在存储器总,存放位置由地址指定,数制为二进制.<3)控制器是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地指令序列来操作地,并由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指令地执行.3、系统总线地分类<1)数据总线<Data Bus),它决定了处理器地字长.<2)地址总线<Address Bus),它决定系统所能直接访问地存储器空间地容量.<3)控制总线<Control Bus)第二节、8086微处理器1、8086是一种单片微处理芯片,其内部数据总线地宽度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片内包含有控制计算机所有功能地各种电路.5PCzVD7HxA8086地址总线地宽度为20位,有1MB<220)寻址空间.1、8086CPU由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组成.BIU和EU地操作是异步地,为8086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地并行操作体统硬件支持.2、8086处理器地启动4、寄存器结构8086微处理器包含有13个16位地寄存器和9位标志位.4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4个段寄存器<CS,DS,SS,ES)4个指针和变址寄存器<SP,BP,SI,DI)指令指针<IP)1)、通用寄存器<1)8086含4个16位数据寄存器,它们又可分为8个8位寄存器,即:●AX →AH,AL●BX→BH,BL●CX→CH,CL●DX→DH,DL常用来存放参与运算地操作数或运算结果<2)数据寄存器特有地习惯用法●AX:累加器.多用于存放中间运算结果.所有I/O指令必须都通过AX与接口传送信息;●BX:基址寄存器.在间接寻址中用于存放基地址;●CX:计数寄存器.用于在循环或串操作指令中存放循环次数或重复次数;●DX:数据寄存器.在32位乘除法运算时,存放高16位数;在间接寻址地I/O指令中存放I/O端口地址.jLBHrnAILg2)、指针和变址寄存器●SP:堆栈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栈顶地偏移地址;●BP:基址指针寄存器,常用于在访问内存时存放内存单元地偏移地址.●SI:源变址寄存器●DI:目标变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常用于指令地间接寻址或变址寻址.3)、段寄存器CS:代码段寄存器,代码段用于存放指令代码DS:数据段寄存器ES:附加段寄存器,数据段和附加段用来存放操作数SS:堆栈段寄存器,堆栈段用于存放返回地址,保存寄存器内容,传递参数4)、指令指针<IP)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下一条要执行地指令地偏移地址.5)、标志寄存器<1)状态标志:●进位标志位<CF):运算结果地最高位有进位或有借位,则CF=1●辅助进位标志位<AF):运算结果地低四位有进位或借位,则AF=1●溢出标志位<OF):运算结果有溢出,则OF=1●零标志位<ZF):反映指令地执行是否产生一个为零地结果●符号标志位<SF):指出该指令地执行是否产生一个负地结果●奇偶标志位<PF):表示指令运算结果地低8位“1”个数是否为偶数<2)控制标志位●中断允许标志位<IF):表示CPU是否能够响应外部可屏蔽中断请求●跟踪标志<TF):CPU单步执行5、8086地引脚及其功能<重点掌握以下引脚)●AD15~AD0:双向三态地地址总线,输入/输出信号●INTR:可屏蔽中断请求输入信号,高电平有效.可通过设置IF地值来控制.●NMI:非屏蔽中断输入信号.不能用软件进行屏蔽.●RESET:复位输入信号,高电平有效.复位地初始状态见P21●MN/MX:最小最大模式输入控制信号.第三章 8086指令系统第一节8086寻址方式一、数据寻址方式1、立即寻址操作数(为一常数>直接由指令给出(此操作数称为立即数>立即寻址只能用于源操作数例:MOV AX, 1C8FHMOV BYTE PTR[2A00H], 8FH错误例:× MOV 2A00H,AX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复习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总复习

微机原理与接⼝技术总复习微机原理与接⼝技术总复习第⼀部分:填空题第⼀章微机的基本知识1.1基本知识结构微机的构成(包括硬件:主机+外设;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汇编程序+诊断程序+数据库等)微机的⼯作原理和⼯作过程①⼯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②⼯作过程(取指令、分析指令、执⾏指令)③控制器的两个主要功能了解微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法及补码的运算⼆、⼋、⼗、⼗六进制数的表⽰及其相互转换ASCII码、BCD码的表⽰⽅法及其运算、修正原则⽆符号数与符号数的运算及其对标志位的影响1.2相关习题1.对于⼆进制数0110 1001B,⽤⼗进制数表⽰时为:105D;⽤⼗六进制数表⽰时为:69H。

BCD2.设机器字长为8位,最⾼位是符号位。

则⼗进制数–11所对应的原码为:10001011B。

3.已知某数的原码是10110110B,则其反码是11001001B ;补码是11001010B 。

4.⼀个8位⼆进制数⽤补码⽅式表⽰的有符号数的范围是-128~+127 。

第⼆章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2.1基本知识结构掌握8086CPU的内部结构与主要引脚信号功能1、内部结构(BIU与EU)组成与功能2、主要引脚信号AD0~AD15, A16/S3~A19/S6,(地址锁存的必要性)BHE, NMI, INTR, INTA, HOLD, HLDA, RESET,READY, ALE, DEN,LOCK,RD,WR,M/IO。

熟悉8086 CPU 内部寄存器阵列了解8086最⼤组态与最⼩组态的区别熟悉存储器物理地址的⽣成及存储器组织20位地址如何⽣成;存储器是如何组织的,字节、字、字符串在内存中是如何存放的。

熟悉CPU中的标志寄存器及堆栈6个状态标志+3个控制标志;堆栈定义、堆栈组成及操作,为什么要设置堆栈?熟悉系统的输⼊/输出结构和基本总线周期(会画读、写周期基本时序图)2.2相关习题1.8086 CPU从功能上分为EU 和BIU 两部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归纳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归纳

微机原理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在计算机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 二进制 )码形式进行的。

2.机器字长为8位的有符号数,其表示数值的围是( -128-127 ),8位无符号数( 0-255 )。

3.运算器运算时经常会遇到"溢出", 这是指( 越界 )。

4.实地址模式下,一个逻辑段的体积最大为( 64k )。

5.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c)。

A.MOV AL,[BX+SI] B.JMP DONIC.DEC [SI] D.MUL CL6.8254中的计数器共有( 6 )种工作方式。

7.在异步串行通信协议中规定,传送的每个帧中数据位长度是( 5-8 )。

8.在异步串行通信中,使用比特率来表示数据传送速率,它是指(比特每秒)。

9.CPU执行IRET指令,从堆栈段中弹出( 6 )字节。

10.8255芯片中能够工作在双向传输方式的数据口是( A口)。

11.机器字长为8位的补码,其表示数值的围是( -128-127 )。

12.运算器运算时经常会遇到"溢出", 这是指( 越界 )。

13.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A )。

A.PUSH AL B.JMP AGAC.MOV AL,[BX+SI] D.MUL CL14.如果一个程序在执行前CS=1000H,IP=2000H,该程序的起始地址是( 12000H)。

15.下列指令中操作数在堆栈段中的是( C )A.MOV AX,34HB.ADD AX, ES:[BX]C.INC WORD PTR [BP]D.SUB AX, DS:[34H]16.若SP=0200H,则执行指令PUSH AX 后,SP=( 01FEH )。

17.下列不属于PC机I/O端口分类的是( B )。

A.控制端口B.地址端口 C.数据端口D.状态端口18.实模式下,70H型中断向量存放在存中的地址是( 1C0H-1C3H )。

19.在异步串行通信中,使用比特率来表示数据传送速率,它是指()。

必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必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必看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哎呀,你们这些小伙伴们,让我给你们说说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吧!这个可是咱们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哦,要是不学好,以后可怎么在IT界混呢?好了不多废话了,咱们开始吧!咱们要了解什么是微机原理。

哎呀,别看这个名字高大上,其实就是说咱们的计算机是由很多小零件组成的。

这些小零件就像人的身体一样,有脑袋、手、脚等等。

而微机原理就是研究这些小零件是怎么工作的,它们之间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连接在一起的。

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计算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咱们来说说接口技术。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也就是说咱们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之间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

比如说,你要想让电脑显示一个图片,那么这个图片就必须要通过接口传输到电脑里才行。

所以说,接口技术就是研究这些传输方式的原理和方法。

咱们为什么要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呢?原因很简单啊,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

而要让计算机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咱们就必须要知道它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这样一来,咱们就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丰富生活娱乐啦!好了我不能再说了,要不然你们该睡着了。

不过你们一定要记住啊,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不能马虎。

一定要认真听讲,多做练习题,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程。

当然了,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问我哦!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咱们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大家都要认真学习哦!希望通过我的讲解,你们能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好了我得去忙别的事情了,下次再见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1:微型计算机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2:十进制转二进制:除二取余法〈整数部分〉与乘二取整法〈小数部分〉。

3:十进制_二进制_十六进制例:105.75=1101001.11B=01101001.1100B=69.CH4:字节:相邻八位二进制数位称为一个字节1B=一个字节字:两个字节为一个字,一个字=2字节=16个二进制数双字:一个双字=两个字节5:正用0表示,负用1表示正数的原码=正数的反码=正数的补码负数的补码=反码+1负数的反码是将原码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取反。

例:+10100101B的原码反码均为01010011B-0101100B的原码为10101100B反码为11010011B补码为11010100B真值:将符号位用0 1 表示即可。

〈0为正,1为负〉6:ASCII码:CR(回车,0DH),SP(空格,20H),DEL(删除,7FH)LF(换行,0AH),0--9(30H-39H),A--Z(41H-5AH),a--z(61H-7AH)第三章1:8086/8088:8086为典型的16位处理器具有16位的内部数据总线和16位的外部数据总线。

8088具有16位的内部总线和8位外部数据总线。

均具有20位地址总线,可寻址的内存地址空间为1MB,可寻址的 I/O地址空间为64KB。

2:CPU由执行部件EU和总线接口部件BIU组成。

工作方式:CPU执行指令中所需的操作数地址由EU计算出16位偏移量送BIU,由BIU最后形成一个20位的内存单元物理地址。

3:通用寄存器:AX BX CX(计数寄存器) DX(数据寄存器)指针寄存器:SP BP变址寄存器:SI DI段寄存器:CS(代码段寄存器),DS(数据段寄存器), SS(堆栈段寄存器),ES(附加段寄存器)4:标志寄存器:进位标志位CF,零标志位ZF,符号标志位SF,溢出标志位OF5:规则字(高字节在奇地址,低字节在偶地址)6:物理地址=段基址×10H+偏移地址7:8086CPU中BIU完成一次访问存储器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作一个总线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概述二、计算机中的码制(重点)P5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

注意:对正数,三种表示法均相同。

它们的差别在于对负数的表示。

(1)原码定义: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数值位:真值的绝对值。

注意:数0的原码不唯一(2)反码定义:若X<0,则[X]反=对应原码的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3)补码定义:若X<0,则[X]补=[X]反+12、8位二进制的表示范围:原码:-127~+127反码:-127~+127补码:-128~+1273、特殊数10000000该数在原码中定义为:-0在反码中定义为:-127在补码中定义为:-128对无符号数:(10000000)2=128三、信息的编码1、字符的编码P8计算机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对字符进行编码(1)数字0~9的编码是0110000~0111001,它们的高3位均是011,后4位正好与其对应的二进制代码(BCD码)相符。

(2)英文字母A~Z的ASCII码从1000001(41H)开始顺序递增,字母a~z的ASCII码从1100001(61H)开始顺序递增,这样的排列对信息检索十分有利。

微机组成原理第一节、微机的结构1、计算机的经典结构——冯.诺依曼结构P11(1)微机由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和I/O接口组成2、系统总线的分类(1)数据总线(DataBus),它决定了处理器的字长。

(2)地址总线(AddressBus),它决定系统所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空间的容量。

(3)控制总线(ControlBus)第二节、8086微处理器1、8086,其内部数据总线的宽度是16位,16位CPU。

外部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8086地址线位20根,有1MB(220)寻址空间。

P272、8086CPU从功能上分成两部分:总线接口单元(BIU)、执行单元(EU)BIU:负责8086CPU与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

EU:负责指令的执行。

P284、寄存器结构(重点 )1)数据寄存器特有的习惯用法P30●AX:(Accumulator)累加器。

多用于存放中间运算结果。

所有I/O指令必须都通过AX与接口传送信息;●BX:(Base)基址寄存器。

在间接寻址中用于存放基地址;●CX:(Counter)计数寄存器。

用于在循环或串操作指令中存放循环次数或重复次数;●DX:(Data)数据寄存器。

在32位乘除法运算时,存放高16位数;在间接寻址的I/O指令中存放I/O端口地址。

2)、指针和变址寄存器P31●SP:(StackPointer)堆栈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栈顶的偏移地址;●BP:(BasePointer)基址指针寄存器,常用于在访问内存时存放内存单元的偏移地址。

●SI:(SourceIndex)源变址寄存器Index:指针●DI:(DestinationIndex)目标变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常用于指令的间接寻址或变址寻址。

3)、段寄存器P28CS:(CodeSegment)代码段寄存器,代码段用于存放指令代码DS:(DataSegment)数据段寄存器ES:(ExtraSegment)附加段寄存器,数据段和附加段用来存放操作数SS:(StackSegment)堆栈段寄存器,堆栈段用于存放返回地址,保存寄存器内容,传递参数4)、指令指针(IP)P29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其内容为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偏移地址。

5)、标志寄存器(1)状态标志:P30●进位标志位(CF):(CarryFlag)运算结果的最高位有进位或有借位,则CF=1。

Carry:进位Auxiliary:辅助●辅助进位标志位(AF):(AuxiliaryCarryFlag)运算结果的低四位有进位或借位,则AF=1 ●溢出标志位(OF):(OverflowFlag)运算结果有溢出,则OF=1●零标志位(ZF):(ZeroFlag)反映指令的执行是否产生一个为零的结果●符号标志位(SF):(SignFlag)指出该指令的执行是否产生一个负的结果●奇偶标志位(PF):(ParityFlag)表示指令运算结果的低8位“1”个数是否为偶数(2)控制标志位●中断允许标志位(IF):(InterruptFlag)表示CPU是否能够响应外部可屏蔽中断请求●跟踪标志(TF):(TrapFlag)CPU单步执行5、8086的引脚及其功能(重点掌握以下引脚)P34●AD15~AD0:双向三态的地址总线,输入/输出信号●INTR:(InterruptRequest)可屏蔽中断请求输入信号,高电平有效。

可通过设置IF的值来控制。

●NMI:(Non_MaskableInterrupt)非屏蔽中断输入信号。

不能用软件进行屏蔽。

●RESET:(Reset)复位输入信号,高电平有效。

复位的初始状态见P21●MN/MX:(Minimum/Maximum)最小最大模式输入控制信号。

第三章8086指令系统第一节8086寻址方式一、数据寻址方式(重点 )1、立即寻址P46操作数(为一常数)直接由指令给出(此操作数称为立即数)立即寻址只能用于源操作数指令操作例:MOV AX,3102H;执行后,(AH)=31H,(AL)=02H2、寄存器寻址P47(1)操作数放在某个寄存器中(2)源操作数与目的操作数字长要相同(3)寄存器寻址与段地址无关3、直接寻址P48(1)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的16位偏移地址偏移地址也称为有效地址(EA,EffectiveAddress)(2)默认的段寄存器为DS,但也可以显式地指定其他段寄存器——称为段超越前缀(3)偏移地址也可用符号地址来表示,如ADDR、VAR例:MOVAX,[2A00H]用[]表示数字存放的地址MOVDX,ES:[2A00H]MOVSI,TABLE_PTR4、间接寻址P48●操作数的偏移地址(有效地址EA)放在寄存器中●只有SI、DI、BX和BP可作间址寄存器SI、DI、BX默认段地址DSBP默认段地址SS●例:MOV AX,[BX]MOVCL,CS:[DI]错误例:×MOV AX,[DX]5、寄存器相对寻址P49●EA=间址寄存器的内容加上一个8/16位的位移量●例:MOV AX,[BX+8]MOVCX,TABLE[SI]MOV AX,[BP];BX.SI.DI默认段寄存器DS,BP默认段寄存器为SS●指令操作例:MOV AX,DA TA[BX]若(DS)=6000H,(BX)=1000H,DA TA=2A00H,(63A00H)=66H,(63A01H)=55H则物理地址=60000H+1000H+2A00H=63A00H指令执行后:(AX)=5566H6、基址变址寻址P51●若操作数的偏移地址:EA=基址寄存器(BX或BP)+变址寄存器(SI或DI)同一组内的寄存器不能同时出现。

错误例:×MOV AX,[BX][BP]7、相对基址变址寻址P51EA=基址寄存器(BX或BP)+变址寄存器(SI或DI)+8位或16位位移量;指令操作例:MOVAX,DATA[DI][BX]若(DS)=8000H,(BX)=2000H,(DI)=1000H,DATA=200H则指令执行后(AH)=[83021H],(AL)=[83020H]寄存器间接、寄存器相对、基址变址、相对基址变址四种寻址方式的比较:寻址方式指令操作数形式⏹寄存器间接只有一个寄存器(BX/BP/SI/DI之一)⏹寄存器相对一个寄存器加上位移量⏹基址—变址两个不同类别的寄存器⏹相对基址-变址两个不同类别的寄存器加上位移量第二节8086指令系统一、数据传送指令(重点 )1、数据传送类指令(特点:除SAHFPOPF外均不影响FR)P541.通用MOVdst,src堆栈:PUSHPOP交换:XCHG查表:XLAT2.标志LAHFSAHFPUSHFPOPF3.地址:LEALDSLES4.输入输出:INOUT(1)MOVdest,src;dest←src传送的是字节还是字取决于指令中涉及的寄存器是8位还是16位。

具体来说可实现:①MOVmem/reg1,mem/reg2指令中两操作数中至少有一个为寄存器MOV指令的使用规则①IP不能作目的寄存器②不允许mem←mem③不允许segreg←segreg④立即数不允许作为目的操作数⑤不允许segreg←立即数⑥源操作数与目的操作数类型要一致⑦当源操作数为单字节的立即数,而目的操作数为间址、变址、基址+变址的内存数时,必须用PTR说明数据类型。

如:MOV[BX],12H是错误的。

(2)、堆栈指令P54堆栈以字为单位进行压入弹出操作。

①规定由SS指示堆栈段的段基址,堆栈指针SP始终指向堆栈的顶部,SP的初值规定了所用堆栈区的大小。

堆栈的最高地址叫栈底。

②压栈指令PUSHPUSHsrc;src为16位操作数例:PUSHAX;将AX内容压栈执行操作:(SP)-1←高字节AH(SP)-2←低字节AL(SP)←(SP)-2③注意进栈方向是高地址向低地址发展。

`④弹出指令POPPOPdest例:POPBX;将栈顶内容弹至BX执行操作:(BL)←(SP)(BH)←(SP)+1(SP)←(SP)+2堆栈指令在使用时需注意的几点:①堆栈操作总是按字进行②不能从栈顶弹出一个字给CS③堆栈指针为SS:SP,SP永远指向栈顶④SP自动进行增减量(-2,+2)(3)、交换指令XCHG P54格式:XCHGreg,mem/reg功能:交换两操作数的内容。

要求:两操作数中必须有一个在寄存器中;操作数不能为段寄存器和立即数;源和目地操作数类型要一致。

(4)查表指令XLAT P57执行的操作:AL←[(BX)+(AL)]又叫查表转换指令,它可根据表项序号查出表中对应代码的内容。

执行时先将表的首地址(偏移地址)送到BX中,表项序号存于AL中。

2、输入输出指令P57只限于用累加器AL或AX来传送信息。

功能:(累加器)←→I/O端口(1)输入指令IN格式:INacc,PORT;PORT端口号0~255HINacc,DX;DX表示的端口范围达64K例:INAL,80H;(AL)←(80H端口)INAL,DX;(AL)←((DX))(2)输出指令OUT格式:OUTport,accOUTDX,acc例:OUT68H,AX;(69H,68H)←(AX)OUTDX,AL;((DX))←(AL)在使用间接寻址的IN/OUT指令时,要事先用传送指令把I/O端口号设置到DX寄存器如:MOVDX,220HINAL,DX;将220H端口内容读入AL3、目标地址传送指令P58(1)LEA传送偏移地址格式:LEAreg,mem;将指定内存单元的偏移地址送到指定寄存器要求:1)源操作数必须是一个存储器操作数;目的操作数必须是一个16位的通用寄存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