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受力分析.doc

合集下载

滑轮受力分析

滑轮受力分析
(1)配重单独放置时对地面的压 强;
(2)当配重与地面的压强为零时, 妈妈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A.绳子自由端受到拉力的大小是100N
B.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50N
C.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是0.01m/s
D.人对地面的压力是400N
A 图6
如图所示,金鹏同学为他的妈妈
设计了一款颈椎拉伸器,左边滑 轮下端是由密度为3×103kg/m3的 圆柱体合金块充当配重,它的底 面积为5dm2,高为4dm。右边自 由端安放颈圈套在患者的颈部。 当 颈 部 承 受 拉 力 为 55N 时 , 配 重 对的拉地力面为的1压05强N为时p,1,配当重颈对部地承面受的 压妈妈强重为6p0’10,N,已忽知略p1:绳重p’1和‘=2摩:擦1,, g=10N/kg,求:
F F F
3F= f
f F= f /3
FF
FFF
G
G
2F=G F= ½ G 3F=G F= G/3
5F
4F
G+G’
5F=G+G’ F= (G+G’)/5
G+G’
4F=G+G’ F= (G+G’)/4
3F
4F
G+G人
3F=G+G人 F= (G+G人)/3
G+G人
4F=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F= (G+G人)/4
如图所示,体重为510N的人,用滑轮 组拉重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 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中物体 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200N,动滑轮 重为20N。不计绳重、滑轮摩擦,地面 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 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 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 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 一直线上。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滑轮组与摩擦力的结合,受力分析才是解题的关键.doc

初二物理:滑轮组与摩擦力的结合,受力分析才是解题的关键.doc

初二物理:滑轮组与摩擦力的结合,受力分
析才是解题的关键
2014春•江西校级期中
考点:滑轮组的基本特点、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受力分析分析:由于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整个装置的合力为零。

(1)我们先对物体A和B进行受力分析
当b滑轮下挂重物B等于10N时,物体A匀速下滑,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自身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方向上受到绳子拉力T和摩擦力 f 他们满足T+f=GA........①
对滑轮b进行受力分析,滑轮b上绳子的拉力等于T,有b是动滑轮。

所有存在2T=Gb......②,将①②两个等式联立起来,就可以算出摩擦力f=2N
(2)当挂上物体C后,物体A匀速上滑,现在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受到数值向上的摩擦力f和拉力T。

现在我们可以直接算出T=Ga+f=9N 在后对滑轮b进行受力分析,滑轮受绳子竖直向上的拉力2T,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B和GC,此时就有等式2T=GB+GC,而GB 我们知道等于10N,所有GC等于8N
解题过程:
点评:本题综合考察了拉力、摩擦力的计算,关键是对
物体进行正确是受力分析和对绳子段数的理解。

定滑轮动滑轮受力分析

定滑轮动滑轮受力分析

定滑轮动滑轮受力分析一、定滑轮受力分析定滑轮是固定在某一位置,不随物体运动的滑轮。

当物体通过定滑轮提升时,定滑轮只起到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不改变力的大小。

因此,定滑轮的受力分析相对简单。

(1)物体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物体通过绳子与定滑轮连接,物体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绳子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绳子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与物体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相反。

(3)定滑轮对绳子作用力:定滑轮对绳子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与绳子对定滑轮的作用力相反。

2. 定滑轮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1)确定物体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绳子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3)确定定滑轮对绳子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二、动滑轮受力分析动滑轮是随物体运动的滑轮。

当物体通过动滑轮提升时,动滑轮不仅改变力的方向,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因此,动滑轮的受力分析相对复杂。

(1)物体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物体通过绳子与动滑轮连接,物体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2)绳子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绳子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与物体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相反。

(3)动滑轮对绳子作用力:动滑轮对绳子作用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与绳子对动滑轮的作用力相反。

2. 动滑轮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1)确定物体对动滑轮的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绳子对动滑轮的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3)确定动滑轮对绳子作用力,即物体的重力。

3. 动滑轮受力分析的特殊情况:(1)当绳子与动滑轮的连接点位于动滑轮的轴心时,动滑轮的受力分析可以简化为定滑轮的受力分析。

(2)当绳子与动滑轮的连接点偏离动滑轮的轴心时,动滑轮的受力分析需要考虑绳子的张力、绳子的弯曲半径等因素。

三、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受力分析对比1. 受力方向: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受力方向相同,均为垂直于绳子的方向。

2. 受力大小: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受力大小相同,均为物体的重力。

滑轮受力分析

滑轮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求解平衡方程就能得出结论;在分析滑轮受力情况时应把握住两条原则:①同一根绳了各处拉力相等.②滑轮组平衡时作用在轴上的力为作用在轮上力的2倍。

如图3,不考虑动滑轮重力且不计摩擦,求F与G的关系对图3的甲、乙、丙三个滑轮及物体G作受力分析如图4由(l)(2)(3)解得F=G/7六、指导学生根据滑轮组的实验完成综合实验习题为使学生深刻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测定的有关问题,实验后有所收益,仅让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根据数据算出机械效率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掌握这个实验的内容,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习题是较好的措施。

下面是笔者发给学生的实验习题。

l.组装滑轮组时,为了准确、迅速地穿绕绳子应采取什么办法?2.这个实验中给你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还需要哪些实验材料?3.选定上述器材后,画出最省力的实验装置图。

4.该实验中为什么要求钩码匀速上升?5.实验中测量钩码上升的距离和弹簧移动的距离采取什么办法?注意什么事项?6.有上面的滑轮组实验时,若增加所挂钩码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有无变化?为什么?7.若改用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进行实验,但要求所挂钩码重力和上面实验相同,滑轮组机械效率有无变化?为什么?8.在动滑轮的下面不挂重物,拉动滑动组时,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为什么?9.通过6、7、8题的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有关?跟重物上升的距离有无关系?10.根据上面的分析考虑如何提高滑轮组的绍机械效率?11.请你设计出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的步骤、实验记录表。

七、指导学生掌握题目中有滑轮组出现且含有机械效率η的习题的计算方法进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目的计算,在弄清力的关系、距离的关系、功的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一般是会将题目顺序解答的。

对于滑轮组,无论考虑额外功、还是不考虑额外功,距离关系是定数。

对由一般绳子绕制而成的滑轮组,若动滑轮和重物由n股绳子承担,绳子自由端动力通过的距离S动是有用阻力通过距离S有用的n倍,即S动=nS有用。

动滑轮受力分析

动滑轮受力分析

动滑轮受力分析引言动滑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其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起重机、滑车、绳索传动等等。

了解动滑轮的受力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使用这些机械装置。

动滑轮的基本原理动滑轮由滑轮和滑轮轴组成,通常滑轮轴是固定的,而滑轮可以在轴上转动。

当施加力F到滑轮绳索上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轮会施加等大反向的力-F到绳索上。

根据滑轮的结构和力的作用原理,我们可以分析滑轮受力的方式。

单滑轮受力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单个滑轮的受力情况。

假设滑轮绳索绕在滑轮上的弧度为θ,施加在绳索上的力为F。

滑轮轴对滑轮施加一个反向力-FA,保持平衡。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我们有如下方程:F + FA = 0根据滑轮的结构,我们还可以得到如下关系:F = 2T sin(θ/2)其中,T为绳索的张力。

综合以上两个方程,我们可以求解出滑轮轴对滑轮施加的反向力-FA,从而得到滑轮的受力情况。

多滑轮受力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形成滑轮系统。

滑轮系统能够提供更大的力乘和力的方向改变。

下面,我们来分析多滑轮受力的情况。

假设滑轮系统由n个滑轮组成,绳索绕在滑轮上的总弧度为θ,施加在绳索上的外力为F。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滑轮和滑轮轴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我们有如下方程:F + FA = 0其中,FA为滑轮轴对滑轮的反向力。

根据滑轮的结构和滑轮轴的受力情况,我们还可以得到以下关系:FA = 2F sin(θ/2)根据滑轮系统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F = nT sin(θ/2)其中,T为绳索的张力。

综合以上方程,我们可以求解出滑轮轴对滑轮的反向力-FA,从而得到滑轮系统的受力情况。

结论通过对动滑轮的受力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滑轮轴对滑轮施加的反向力,进而了解滑轮受力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滑轮系统的性质,提供更大的力乘和力的方向改变。

这对于设计和使用机械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考物理总复习 滑轮中的受力分析(无答案)word版-2019~2020学年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 滑轮中的受力分析(无答案)word版-2019~2020学年度

滑轮中的受力分析【知识要点】1.【例题1】【练习】1.【例题2】如图6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物体B的重为_________N。

【例题3】如图3所示,若重为200N的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则B的重力为______N,A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N.若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施加拉力为______N。

(不计动滑轮重及绳子与轮的摩擦)【例题4】如图4所示的两组装置中,不计滑轮重和绳重及摩擦力,当物体重为G时,求绳端拉力F。

【例题2】如图2所示,滑轮重及滑轮摩擦不计,物体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G1=2G2. B.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 A=2G2.C.A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是向右的.D.A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例题2】如图5所示,绳及滑轮重不计,滑轮转动时的摩擦不计。

物体A重800N、B重l00N,B在运动时受地面的摩擦力是f B=20N。

当拉力F=200N时,物体A以3m/s的速度沿水平面匀速运动。

求:(l)物体B运动的速度;(2)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f A。

【练习】3.如图7所示,不计滑轮重,G1=100牛,G2=500牛,若弹簧秤上的读数为F1,物体G2对地面的压力为F2,则()A.F1=200牛,F2=400牛 B.F1=300牛,F2=300牛C.F1=400牛,F2=300牛 D.F1=600牛,F2=400牛4.如图8所示,滑轮重1N,悬挂在弹簧秤下端,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是2N,物体G重10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N,水平地面受到物体G的压力是_________N.(不计摩擦)5.如图9所示,动滑轮右边绳子固定,左边悬挂物体A,动滑轮受拉力F作用将物体A匀速提高2m,则动滑轮升高_______ m,动滑轮这种使用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填“省力”或“省距离”).6.如图10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滑轮整体受力分析与分体分析

滑轮整体受力分析与分体分析

滑轮整体受力分析与分体分析1. 滑轮整体受力分析1. 滑轮整体受力分析滑轮整体受力分析是一种对滑轮结构整体受力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旨在检测滑轮结构的受力状态,以及滑轮结构的受力特性,以便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能力。

滑轮整体受力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范围,以及滑轮结构的受力特性,从而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能力。

滑轮整体受力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特性;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范围;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能力;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状态;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分布。

滑轮整体受力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范围,以及滑轮结构的受力特性,从而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能力。

此外,滑轮整体受力分析还可以帮助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状态,以及滑轮结构的受力分布,从而确定滑轮结构的受力能力。

2. 滑轮分体分析2. 滑轮分体分析滑轮分体分析是一种分析滑轮的构造,它可以帮助确定滑轮的各个部件的受力情况。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滑轮分解为多个独立的部件,并分析每个部件的受力情况。

首先,需要确定滑轮的各个部件,包括轴承、轮毂、滑轮本体、螺栓和垫圈等。

然后,需要确定每个部件的受力情况,包括轴向力、径向力、摩擦力和弯矩等。

最后,需要根据受力情况来计算滑轮的受力总和,以确定滑轮的受力是否超出其规定的负荷限制。

滑轮分体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滑轮的构造,以及滑轮的受力情况,从而帮助优化滑轮的性能。

3. 滑轮受力分析方法滑轮受力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滑轮的受力情况的方法。

它分为整体受力分析和分体受力分析两种。

整体受力分析是指对滑轮整体进行受力分析,以确定滑轮的受力情况,以便进行后续设计。

分体受力分析是指对滑轮的每个部分进行受力分析,以确定滑轮的受力情况,以便进行后续设计。

整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是:首先,确定滑轮的受力情况,包括外力和内力;其次,确定滑轮的受力状态,包括压力、拉力和扭转力;最后,根据受力情况,确定滑轮的设计参数,包括材料、尺寸和颜色等。

分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是:首先,确定滑轮的每个部分的受力情况,包括外力和内力;其次,确定滑轮每个部分的受力状态,包括压力、拉力和扭转力;最后,根据受力情况,确定滑轮每个部分的设计参数,包括材料、尺寸和颜色等。

滑轮受力分析

滑轮受力分析

图2F甲乙GF 1F 3 图1同学们在遇到滑轮或滑轮组问题时,对滑轮及滑轮组的动力或阻力大小判断有时不知从何下手,本文就此问题希望能指点迷津,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滑轮。

一、 一根绳子力相等无论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只要在同一根绳子上,不管绳子有多长,也不管绳子绕过多少滑轮,绳子上的力总是相等的。

如图1,用定滑轮沿不同的方向提升重物,判断1F 、2F 、3F 的大小关系。

分析 要提起物体,绳子必须对重物施加向上的大小为G 的拉力,绕过滑轮,不论方向如何,拉力的力臂都是轮的半径,所以,拉力大小都等于被提起的物体的重力。

所以321F F F == 二、滑轮两边力平衡滑轮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轮受到相反方向上的合力相互平衡。

如图2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拉力F 与物体重G 的关系。

分析 不计滑轮重,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甲,则 若动滑轮的重量为0G ,如图2乙,则02G G F += 即 )(210G G F +=下面就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有关滑轮的一些问题。

例1 如图3所示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若滑轮重、绳重以及摩擦均忽略不计,则1G 与2G 之比为( )A .1∶1B .2∶1C .1∶2D .1∶3分析 依据一个绳子力相等,每段绳子上受到的拉力都是F ,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2122G F G ==,即1G ∶2G =2∶1故选B 。

例2、如图4用用滑轮组允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若所用的拉力FF FF图3fFF 3F图4为10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分析 根据一根绳子力相等,动滑轮对物体产生3F 的拉力,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3F 平衡,所以N F f 303== 。

例3 如图5所示的装置中,当人用力向右拉滑轮时,物体A 恰能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忽略滑轮、绳与测力计重及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则人的拉力F 为( )A .3NB .4NC .6ND .8N分析 依据一根绳子所受拉力相等,弹簧测力计对动滑轮的拉力与对动滑轮的拉力都等于3N ,动滑轮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所以,N N f F 63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F
F


G
F 1 F 2
F 3
图1
九年级物理分析受力练习题及答案分析
同学们在遇到滑轮或滑轮组问题时,对滑轮及滑轮组的动力或阻力大小判断有时不知从何下手,本文就此问题希望能指点迷津,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滑轮。

一、 一根绳子力相等
无论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只要在同一根绳子上,不管绳子有多长,也不管绳子绕过多少滑轮,绳子上的力总是相等的。

如图1,用定滑轮沿不同的方向提升重物,判断1F 、2F 、3F 的大小关系。

分析 要提起物体,绳子必须对重物施加向上的大小为G 的拉力,绕过滑轮,不论方向如何,拉力的力臂都是轮的半径,所以,拉力大小都等于被提起的物体的重力。

所以321F F F ==
二、滑轮两边力平衡
滑轮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轮受到相反方向上的合力相互平衡。

如图2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拉力F 与物体重G 的关系。

分析 不计滑轮重,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甲,则 G F =2 即G F 2
1=
若动滑轮的重量为0G ,如图2乙,则02G G F += 即 )(2
1
0G G F +=
下面就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有关滑轮的一些问题。

例1 如图3所示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若滑轮重、绳重以及摩擦均忽略不计,则1G 与2G 之比为( )
A .1∶1
B .2∶1
C .1∶2
D .1∶3
分析 依据一个绳子力相等,每段绳子上受到的拉力都是F ,动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2122G F G ==,即1G ∶2G =2∶1故选B 。

例2、如图4用用滑轮组允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若所用的拉力F 为10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分析 根据一根绳子力相等,动滑轮对物体产生3F 的拉力,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3F 平衡,所以
F F
F
图3
f
F
F 3F
图4
N F f 303== 。

例3 如图5所示的装置中,当人用力向右拉滑轮时,物体A 恰能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忽略滑轮、绳与测力计重及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则人的拉力F 为( ) A .3N B .4N C .6N D .8N
分析 依据一根绳子所受拉力相等,弹簧测力计对动滑轮的拉力与对动滑轮的拉力都等于3N ,动滑轮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所以,N N f F 6322=⨯==。

例4 用如图6所示的装置匀速拉起重为G 的物体(不计摩擦、滑轮重及绳重),求拉力F 与G 的关系。

分析 依据一根绳子力相等,滑轮两边力平衡,在图中标出各绳子所受8,有 G F =4,所以,G F 4
1
=。

例5 如图7,动滑轮重5N ,物体G 的重量为15N ,用力F 使物体匀速上升,求所用力F 的大小(不计摩擦)。

分析 如图,根据同一根绳子受力相等,
标出各绳子所受力,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再依据滑轮所受力平衡,有
N N N G G F 35515220=+⨯=+=。

例6 如图8所示,在忽略滑轮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当滑轮平衡时,拉力
=F G 。

分析 根据每个滑轮上绳子所承受力的特点,在图上标出每一股绳子所承受力的大小。

物体受到的总的拉力是F 7,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G F =7,即G F 7
1
=。

由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在判断滑轮或滑轮组的省力或费力情况时,
先从动力端入手,依据滑轮两边力相等,逐个分析滑轮的受力情况,最后根据力的平衡,得出结论。

精 品 文 档
f f
图5
F
F G
2F
2F 图6
G
G 0
图7
2F
2F
G
图8
F
4F 4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