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朋友圈》阅读练习及答案
《朋友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朋友圈侯发山手机出问题了?我的旧手机还在,功能还都齐全,我慌忙换上卡试了试,外甥给舅提灯笼,照旧(舅),便关灯睡觉了。
可是,手机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
晚上,我失眠了,从一只羊数到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羊也睡不着。
记得一个侯姓的作家说过,一个诚实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虚伪的朋友。
他还说过,有时候美好的表面下,隐藏的却是丑陋和险恶。
他的话不敢去想,想起来都可怕。
这年头,不能谈钱,谈钱真的就伤感情。
第二天早上,忽然收到一笔2000元的转款信息。
我定睛细看,不错,是2000元。
谢天谢地!阿弥陀佛!我悬着的心终于放进了肚里,毕竟还是有真心实意的朋友的吗!谁说的“这年头不能谈钱,谈钱就伤感情”?全都是放屁!朋友不在多,一个就够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也一样。
话题还得绕回来,谁给转的款呢?“花心大萝卜”?“没有人比我更爱你”?“我是真心对你好的人”?“想你想到骨头里”?“你是我的心肝肝”?……我思来想去,都像,又都不像。
“祝你平安”是谁啊?我翻开聊天信息,却没有一条与他(她)聊天的内容。
说实话,“祝你平安”是男是女不知道,是罗锅还是鸡胸不清楚,更别说其他信息了。
我没办法,只好打出一行字:您好,幸福上班没有带手机,我是她老婆,请问您是谁啊?幸福是我的小名。
“祝你平安”:傻孩子,我是幸福她妈。
我半天没有回复一个字,眼泪哗哗的,抱着手机呜呜哭起来。
阅读理解: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3分)2.小说开篇为什么极力铺陈朋友圈的热闹景象?(3分)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4分)b. 一秒钟过去了,一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一个上午过去了……我眼巴巴地等了一天,等到晚上12点,还是没有一个人点赞,没有人跟帖。
4.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4分)参考答案:1.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借钱信息”,朋友没有任何反应,妈妈转过来2000元钱。
解析:此题考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通读全文,总体把握文章主旨,然后解析概括。
2023_2024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山西省忻州市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模拟测试卷一、读·书(12分)1.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
B.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C.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D.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2.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主题古诗文名句爱情(1)《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男子对心中姑娘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写出了他因追求不到而苦闷难眠的情状。
《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分离的万分痛苦和迫切相见的心情。
美景(2)古典诗文别有洞天,藏有无数美景,也蕴含无限思绪。
孟浩然望洞庭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水天合一的奇妙景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秋天(3)深秋了,而天才破晓,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传达出冷寂与落寞的情怀。
好客(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最能体现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二、读·思(38分)(一)学校要组织以“品味书香世界,悦读智慧人生”为主题的语文活动。
【活动一品古典】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
从50后60后7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
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写给母亲贾平凹①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②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
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
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③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
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
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
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④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
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
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2019-2020学年重庆市江津区六校联考七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重庆市江津区六校联考七下期中语文试卷1.(2020·重庆江津区·期中)下列词语拼音全对的一项是()A.殷.红yān 赫.然hè 校.补xiào 彷.徨pángB.挚.痛zhì 咀嚼.jué 呜咽.yàn 镐.头gǎoC.憎恶.wù 辟.头pī 愧怍.zuò 晌.午shǎngD.粗拙.zuō 蹿.跳cuàn 伛.着yǔ 麦茬.ch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
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有误,“校补”中的“校”应读作“jiào”;B.有误,“呜咽”中的“咽”应读作“yè”;C.正确;D.有误,“粗拙”中的“拙”应读作“zhuō”。
故选:C。
【知识点】字音辨析2.(2020·重庆江津区·期中)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元勋深霄碟子警报叠起B.山颠誓言默契苛捐杂税C.霹雳取谛烦燥言外之意D.谰语荒僻怪诞迥然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汉字的正确拼写。
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并学以致用。
A.有误,“深霄”的“霄”应为“宵”,“警报叠起”的“叠”应为“迭”;B.有误,“山颠”的“颠”应为“巅”;C.有误,“取谛”的“谛”应为“缔”,“烦燥”的“燥”应为“躁”;D.全部正确。
故选:D。
【知识点】字形辨析3.(2020·重庆江津区·期中)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B.非常感谢你帮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忙。
C.我们不应兀兀穷年....,否则就会碌碌无为。
D.辩论会上他旁征博引,锋芒毕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B卷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基础知识。
(共10题;共100分)1. (8分)读拼音,写汉字。
niǎo cháo cōng lóng fán mào huà kuàng xì nìxìn là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8分)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荷叶 ________的莲蓬 ________的衣裳________的荷花一________花瓣一________清香3. (4分)给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bóbáo bò(1)姐姐最喜欢吃这种薄 ________荷口味的薄 ________饼。
(2)他穿得很单薄 ________,在薄 ________雾中瑟瑟发抖。
4. (6.0分)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________(2)描写人物神态的的词语:________(3)描写人物品质的的词语:________(4)文质彬彬(ABCC式):________5. (8分)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________ ________记(2)违伟 ________反 ________大(3)弱溺 ________亡微________(4)古故 ________诗 ________事6. (6分)修改病句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7. (8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短诗三首》的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
________是作品的主题。
三明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三明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的愉悦李国文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的真理。
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
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
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
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
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
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
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
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
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
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
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
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
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
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
2019-2020学年江西南城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西南城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理群:鲁迅是我珍贵的神“老钱在北大开过不止一次的周氏兄弟专题课。
在北大,中文系老师讲课风格各异,但极少见像他那么感情投入的。
太激动了,眼镜一会儿摘下,一会儿戴上,一会儿拿在手里挥舞,一副眼镜无意间变成了他的道具。
他写板书时,粉笔好像赶不上他的思路,在黑板上踉踉跄跄,免不了会一段一段地折断;他擦黑板时,似乎不愿耽搁太多时间,黑板擦和衣服一起用;即使在冬天,他也能讲得一头大汗,脱了外套还热,再脱毛衣。
特别是讲他所热爱的鲁迅,有时你能看到他眼中闪亮的泪光。
每当这个时刻,上百人的教室里,除了老钱的讲课声,静寂得只能听到呼吸声。
”学生昵称的这位“老钱”,正是钱理群。
“你看我像不像这尊弥勒佛?”鹤发秃顶的钱理群,正笑嘻嘻、小心翼翼地托起他家供奉的“四神”之一,对着镜头摆起了pose。
接着,老顽童般要求摄影记者拍下他与其他三神的合影,“喏,左边墙上是钟馗,还有,还有,那件大衣柜侧面挂的关老爷,再就是——”再就是——他的眼神定格在了书屋的正壁上,那是一幅鲁迅的肖像,“这是我家珍贵的神。
”“神”凝视远方,任重道远;钱理群凝视着“神”,近在咫尺。
适才,他还在电话里申明:“对不起,我个人不接受采访,关于鲁迅实无可说……”喉咙沙哑,声音低沉,听不出半点浙江乡音。
“可是,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还是有的?”记者紧追不舍。
电话那边爆发出一阵突兀的爽朗笑声,爆笑过后,慨然应允。
我曾说过,当一个人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时,他与鲁迅是无缘的。
当一个人对生命充满了困惑,在生命中去苦苦寻求……去寻求一种精神支援时,就是他读鲁迅,与鲁迅产生心灵碰撞的最佳时刻。
我是生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
在我的记忆里,那个年代充满了民族、国家、家庭与个人的苦难,正是这“苦难体验与记忆”,成为我观察、理解20世纪中国历史与文学,以至中国的现实与未来的基础。
中考一轮复习专题56现代文八下第一单元测试含解析试题

〔分数:30分时间是:30分钟〕1.〔2021届中考〕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A.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者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排球比赛完毕以后,同学们乐道..地议论起球员们的表现。
C.三月撄花节期间,磁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
D.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才能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021届中考〕以下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哪一项〔〕〔 2分〕A.近段时间是以来,“全国最美基层HY民警〞胡敏同志的先进事迹传遍大街小巷,掀起了一股学先进、争先进的广泛热潮。
B.民间工艺美术馆于 2015年 6月 6日开馆,它不仅为民间工艺产业开展搭建了平台,而且也是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的重要阵地。
C.网络之所以让那么多的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根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D.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壮美和神功伟力。
【解析】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标准有所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缺点,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部分地判断。
此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中“广泛〞多余,“热潮〞一词就带有“广泛〞的意思;C 句有“之所以〞,就无须“重要原因〞;D句缺少主语,答案为B。
【考点定位】辨析或者修改病句。
才能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021年中考卷〕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6分〕选段一:轻盈..的叫天子〔云雀〕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从百草园到三位书屋?〕选段二: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的好似是天上。
〔?芦花荡?〕选段三: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当年的朋友圈
秦文君
①我年少时迷恋写信,属于朋友圈内的写信高手。
选择写信,除了擅长写写弄弄,字也算端庄,还另有原因,我受不了当年的电话,太折腾人了。
②当时电信不发达,公用电话一般安置在烟纸店、居委会这些人群密集处。
我们弄堂口的烟纸店负责传呼的阿姨,接通电话,会像派出所户籍警一样,问明你是何人,打算找何人,何门牌号。
放下电话听筒后,她跑到对方的楼下,大声疾呼,搅得四邻皆不安。
③就算电话接通,但双方照样不能好好说话。
因为有人在后面候着呢,用殷切的眼神盼你长话短说,这算是修养好的;有的人不耐烦,你说话,他在一旁插话。
④我和闺蜜有心灵默契,涉及一些私密话题,一概用暗语。
有时暗语讲得过于隐秘,听电话的脑子不够用了,猜来猜去的,正话反听了。
⑤写信不一样,尽情写去,如此潇洒。
⑥17岁,我第一次出远门,去黑龙江当“知青”,绿皮老火车开了四天三夜。
初到时,40多个女生挤在一座大帐篷里,四面透风,到了最冷的阴历年,大家轮流看守铁皮炉子,不让它熄灭,那好像生命之火,不然,帐篷里的温度是零下40摄氏度。
⑦火光中的冥想、阅读、还有写信,是那段困顿生活中,给我的
最大安慰。
从遥远的北疆寄往上海的信要8分邮资,我买了几大版邮票才安心。
信能超越重叠的山峦,春季泥泞的雪路,和我的朋友圈,和我所向往的外面的世界在一起。
⑧阅读能让人拥有超越泥泞的现实的能量,但是我带去的那几本书很快被翻烂了。
亲友们从四面八方把自己的藏书寄给我。
我读后,寄还书的时候,会回赠一封信。
信写得格外长,既写读书的感观,也记叙亲历的生活。
写边远山林和都市文明的不同,也写我看到的和以往学生生活所不同的广阔社会面,写人的奇妙和复杂。
⑨亲友们称赞我的信,说明明是苦寒之地,在我的笔下的生活引人入胜,读起来仿佛是小说。
有的朋友还说读信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比云还轻。
整整8年,我给朋友圈的人写了很多信,也收到了他们很多的回信。
⑩2017年年末,我大面积地整理书房,理出很多信。
有的朋友的信珍藏了40多年,记载着时代和生活的深刻痕迹。
那些信被安顿在不同的抽屉里,每次拉开抽屉,我能感受到特殊的含义,看到一段段微妙的人生历练。
⑪现在动动手指发微信,寥寥数语,或发几个表情,表示人心大快。
写信的感觉和激情被这样的便捷消磨掉许多。
过去写信是如此郑重,虽不必事先沐浴,更衣,但这是一种仪式:写着对方的名字,一字一句,悄然生根。
写信寄托了情感之后,还要跑到邮局寄,经过一只一只的手,把信送到想念的人手中。
⑫落笔的痕迹里有生命的郑重,顽强又闪光,让我们没有匆忙地
度过青春。
(摘自《新民晚报》)129.文章以“当年的朋友圈”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13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131.有读者认为:既然是写“阅读和写信”,文章②~④段的内容与主题关系不大,可以删去。
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说明理由。
13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⑧段“阅读能让人拥有超越泥泞的现实的能量”这句话的理解。
133.随着手机、网络等快速发展,现在大多数中学生已经不会写信了。
为此,有人认为中学生应该学习并使用书信;有人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没有必要再使用书信。
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29.①交代了写作的主要内容:当年我和朋友的交往;②暗示了朋友圈的内容与今天的朋友圈不同;③新颖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30.示例: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阿姨在传呼时“声音大”和“扰民”的特点,突出了“我”不喜欢打电话的原因。
131.示例:不能删去。
②~④段写的是当年打电话很不方便,毫无隐私,引起误会的情形,这为下文“写信”做了铺垫。
②~④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社会背景,如果删去,文章的内容就很难被读者
理解。
(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32.示例:“泥泞的现实”指人生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等,“超越”指的是战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阅读可以让人的心灵变得强大,从而战胜困难,超越自己。
(言之有理即可)
133.示例一:我认为中学生不会写信很正常,没有必要再使用书信。
现在信息社会很发达,发微信、打电话就可以传递情感,取得联系,且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书信被淘汰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示例二: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学会写信。
虽然通讯发达了,但是人们做事的仪式感没有了,写信凝聚的是更深的感情,一封封信都是一滴滴真情的传递,信也便于保存,可以将那些美好的回忆定格。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