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

糖尿病疾病常识英文名称:diabetes mellitus, DM别称:消渴症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并发疾病:肾盂肾炎、膀胱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好发人群:肥胖者、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者、直系亲属有糖尿病病史者就诊指南就诊科室:内分泌科治疗周期: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常用药品:磺酰脲类、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常用检查:尿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否医保:是概览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膜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酣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流行病学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极攀升。
1.以2型糖尿病为例,2013年全国调查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男性高于女性(11.1%比9.6%)。
2.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14.7%、维吾尔族12.2%、壮族12.0%、回族10.6%、藏族4.3%。
3.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
2013年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4.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
2013年按体质指数(BMI)分层显示,BMI<25 kg/m^2者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 kg/m2≤BMI<30 kg/m^2者患病率为15.4%,BMI≥30 kg/m^2者患病率为21.2%。
疾病分类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的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大类:1.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又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
2.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和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糖尿病【疾病相关知识】1.糖尿病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
久病导致多系统损害,特别是眼、神经、心脏以及血管等组织的功能缺陷及衰竭。
2.糖尿病的分型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糖尿病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1)Ⅰ型糖尿病。
大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中老年,患者起病时症状明显,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2)Ⅱ型糖尿病。
多发生于成年,也常见于青少年,起病时症状不明显,病程经过复杂,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遗传倾向。
②环境因素,主要与生活方式相关。
③肥胖、高热量饮食。
④体力活动减少。
⑤应激性刺激。
(3)妊娠糖尿病。
指原来未发现糖尿病,在妊娠后才发现的糖尿病,大部分在分娩后糖耐量可恢复正常,但也有一部分成为水久性糖尿病。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指由于指定的基因缺陷或一些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糖尿病。
临床上我们最常见的是1型和2型糖尿病。
3.病因病的病因至今未完全阐明。
总的来说,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目前普遥认为基因决定了1型糖尿病病人的遗传易患性,病毒感染作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可启动胰岛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
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基础,营养因素、中央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都市生活方式和化学毒物等,均为糖尿病发病的环境因素。
4.掌握诊断标准(1)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低于6. 0 mmol/L为正常,6.0-7.0 mmol/L为空腹血糖过高(未达到糖尿病),高于7. 0 mmol/L为搪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的摄人。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2HPG)。
低于7.8 mmol/L为正常,7.8-11.1 mmol/L为糖耐量降低,高于11.1 mmol/L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1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济南糖尿病医院专家介绍,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经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
为了能及时的治疗1型糖尿病,了解其症状也是很有必要的,1型糖尿病有哪些早期症状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多饮多尿:有三多一少现象,口渴、多饮、多尿,特别是夜间尿多。
2、口腔疾病:牙齿松动、脱落,牙槽容易发生牙周炎和牙龈炎。
3、手脚疼痛:手脚出现顽固性的麻木和阵痛,有时会有剧烈的疼痛,也有人夜间小腿常常抽筋。
4、视力下降:年龄较轻即有白内障或视力明显减退的症状。
看书、看报眼睛容易疲劳,并经常发生视网膜的病变。
5、经常饥饿:患者因体内糖分随小便排出,所以经常感到饥饿而出现食欲亢进,而且有喜好吃甜食的倾向。
6、疲乏无力:身体倦怠,精神状态不佳,腰膝酸软,两腿乏力,什么事都懒得做,连走路、上楼梯都感到疲惫不堪,饭后困怠思睡。
7、皮肤瘙痒:因皮肤抵抗力减弱,经常会发痒,女性患者阴部有时会出新不明原因的痒,如果皮肤受伤,容易感染腐烂,还会长疥疮。
8、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减轻或很快消瘦。
注意事项:1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患者可以尽早的发现糖尿病症状,及时的到医院治疗,就可以通过医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很好的控制和预防。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怎么治疗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怎么治疗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怎么治疗*二、糖尿病人饮食禁忌*三、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怎么治疗1、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怎么治疗糖尿病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检测,糖尿病饮食治疗,各种类型糖尿病基础治疗的首要措施。
2、糖尿病早期症状多尿,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糖份不能被肾小管完全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小时尿量达五千~一万ml,但有肾脏疾病者和老年人,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或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多饮,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则加重多尿。
3、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起病缓急不一,青少年起病较急,症状明显。
成年人则起病隐匿,但在感染或其它应急情况下病情迅速恶化。
病人多较消瘦,有酮症酸中毒倾向。
胰岛素分泌不足,需应用胰岛素治疗以控制代谢紊乱和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占病群体的95%,是指胰岛素抵抗和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多成年起病,病程进程缓慢,症状相对较轻,中晚期伴有一种或多种慢性并发症。
病人以肥胖多见,很少自发性酮症酸中毒。
多数病人不需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人饮食禁忌在平时生活上,对于糖尿病人饮食禁忌,我们必须要有所认识才好的,一般的情况下,糖尿病人和别的一些人一个样子,要避免在饮食上吃盐过多,吃的盐分很多的话,会因此加速心血管病变(约占糖尿病人死亡之原因70%),尤其是高血压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
因此,对糖尿病人特别已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者应严格限制进盐量。
在我们经常见的食物中,很容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有以下这些:白糖、冰糖、红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蜜饯、奶糖、巧克力、水果糖、水果罐头、汽水、果酱、冰淇淋、甜糕点、蛋糕以及各种甜饮料、口服液、果汁等。
糖尿病科普知识

糖尿病科普知识糖尿病,又称“高血糖病”,是一种以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但患者可以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糖尿病科普知识。
一、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这种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较大,主要特征是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妇女怀孕期间发生的一种糖尿病,多在孕晚期出现。
二、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比较微弱,一些人可能并不感觉不舒服,但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常常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此外,病人还可能会感到口渴、口干、疲劳、皮肤干燥等现象。
三、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会导致多个系统器官受损,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
经过长时间的高血糖影响,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等并发症。
此外,还可能引发骨质疏松、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四、糖尿病的治疗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比较多。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等方式实现血糖的控制。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控制饮食和运动,必要时可以使用胰岛素注射。
五、预防糖尿病注意饮食习惯,多吃粗细粮食和蔬菜水果,少饮酒,戒烟;多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提高耐受力;保持正常的体重,不过度肥胖;定期进行体检,及时诊治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治疗和控制需要严格的生活维护和医学指导。
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并尽早发现病情、控制病情,以保证生活的质量和健康。
I型糖尿病(E10)

I型糖尿病归属于糖尿病 (E10-E14)E10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性:脆性糖尿病、青少年发作、易酮病型、I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
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
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I型糖尿病的病因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
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
科学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也许令你惊奇,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
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
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质炎的柯萨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灭鼠药等,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学家正在研究之中。
自然史1型糖尿病(T1DM)的发生发展经历以下阶段:①个体具有遗传易感性,在其生命的早期阶段并无任何异常;②某些触发事件如病毒感染引起少量胰岛β细胞破坏并启动自身免疫过程;③出现免疫异常,可检测出各种胰岛细胞抗体;④胰岛β细胞数目开始减少,仍能维持糖耐量正常;⑤胰岛β细胞持续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通常只残存10%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糖耐量降低或出现临床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治疗;⑥最后胰岛β细胞几乎完全消失,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少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少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一、少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二、糖尿病有哪几种三、糖尿病要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少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1、少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青少年糖尿病症状主要是:常见口渴、尿频、极度饥饿感、激惹、疲劳和恶心、其他体征还有难以治愈的感染、视力模糊、麻刺感或肢端感觉缺失和皮肤干燥、搔痒等并发证。
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这是指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有”一少”,即体重和体力下降。
但多数糖尿病人不见得消瘦,就是体重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一点。
只要你发现你现在吃饭比原来多,喝水比原来多,但你的体力又不好,体重有点下降,很容易累。
这时你去查一查,或许你的血糖已经达到糖尿病的标准了。
糖尿病有害健康,要及时就医。
2、导致少年一型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2.1、导致青少年一型糖尿病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糖尿病家族史,一般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后代患有1型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普通正常人的后代高一些,除了基因遗传的原因之外,还和孩子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孩子就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样就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而且病毒感染也是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一个原因,一般在孩子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一般都会出现过病毒感染这样的情况。
2.2、此外导致青少年糖尿病的原因还有一些,比如:肥胖,饮食过咸,长期精神紧张,熬夜,性格急躁等等,这些因素都易成为诱发糖尿病的原因,需要家长们重视起来。
3、青少年怎么预防糖尿病。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管理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管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在成人群体中有高发率,而且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早期诊断和及时管理对于预防并发症以及控制疾病进展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管理方法。
一、早期诊断的重要性1. 了解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或自身免疫损伤而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偏低或者完全没有,从而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无法被正常利用和代谢。
常见类型为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
由于孩子正在生长发育阶段,这些类型相比成人更易被忽视。
2. 早期诊断带来的好处早期诊断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延迟诊断往往伴随着高血糖水平持续上升,会给孩子带来健康风险,如心血管、肾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二、早期诊断的方法1. 糖尿病自觉症状儿童青少年可能表现出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乏力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这些自觉症状显示了可能存在潜在的高血糖状态,如果孩子呈现以上一种或者多种自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检查确诊。
2. 血液检查血浆葡萄糖测定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之一。
对于那些有家族史或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儿童青少年,更应该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确保任何异常得到及早发现。
3. HbA1c测定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诊断糖尿病和评估血糖控制的一项常用指标。
HbA1c测定可以反映过去2至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筛查潜在糖尿病非常有价值。
4. 其他检查除了葡萄糖和HbA1c检测外,还可以进行胰岛素和C肽的测定、胰岛抗体的检查等来进一步评估胰岛功能和自身免疫损伤是否存在。
三、早期管理的重要性1. 个体化治疗方案儿童青少年因生长发育阶段与成人不同,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治疗策略应考虑到孩子及家庭夺时间、财力和心理压力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执行治疗。
2. 血液监测血液监测是儿童青少年管理糖尿病中一个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一、青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二、糖尿病吃什么水果三、如何预防糖尿病
青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1、青年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青年糖尿病症状主要是:常见口渴、尿频、极度饥饿感、激惹、疲劳和恶心、其他体征还有难以治愈的感染、视力模糊、麻刺感或肢端感觉缺失和皮肤干燥、搔痒等并发证。
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这是指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有“一少”,即体重和体力下降。
但多数糖尿病人不见得消瘦,就是体重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一点。
只要你发现你现在吃饭比原来多,喝水比原来多,但你的体力又不好,体重有点下降,很容易累。
这时就应该去查一查,或许血糖已经达到糖尿病的标准了。
糖尿病有害健康,要及时就医。
2、如何治疗糖尿病
2.1、情绪控制
让糖尿病患者通过学习,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和学会自我管理糖尿病的技能,减少无知带来的伤害。
通过恰当调整患病之后的心态、减轻心理负担、建立治好疾病的信心、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进行合理的治疗,血糖往往更容易控制。
2.2、饮食治疗
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来控制糖尿病病情,合理科学地控制饮食,任何时候,它在糖尿病的控制上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3、血糖监测
糖尿病人要科学的监测自己的血糖值。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