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疏散逃生与自救(2021版)

合集下载

2021年消防防火宣传资料

2021年消防防火宣传资料

消防防火宣传资料xx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将至,下面是应届毕业生为您收集的关于消防防火宣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您!一、是要保持冷静,先观察火势,再选择正确的逃生方式;二、是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分流疏散,避免争先恐后朝一个出口拥挤而堵塞出口;三、是要学会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逃生,如将毛巾、衣服用水浇湿作为防烟工具捂住口、鼻;把被褥、窗帘用水浇湿后,堵住门口阻止火势蔓延,利用绳索或将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结绳自救;四、是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如到阳台、楼层平顶,发出各种呼救 ___并等待救援;五、是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公众聚集场所有些部位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海绵、泡沫塑料板、纤维等装饰物,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以减小烟气伤害1.烟花爆竹不得在室内燃放,不许对人、物燃放,应选择室外、空旷平坦、无障碍的地方燃放。

2.小孩必须在 ___的指导下按照产品说明燃放。

3.点燃烟花爆竹如发生瞎火现象,千万不要再点火,更不许伸头用眼睛靠近观察4.正确选择烟花爆竹的燃放地点,严禁在繁华街道、剧院等公共场所和古建筑、山林、有电的设施下以及靠近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进行燃放。

5.不得在居民棚户区及城市居民楼的阳台、窗户、楼道、屋顶燃放烟花爆竹。

6.不得向人群、车辆、 ___器、建筑物、公共绿化地抛掷点燃的烟花爆竹。

7.不得采用其他危害国家、 ___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

进入冬季,生产生活用火、用电等大量增多,火灾危险性加大,加上冬季天干物燥,是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

如何在这一时期预防火灾,省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做好冬季防火,应做到“三大”注意:在床上、沙发上等可燃物较多的地方吸烟时,应注意不要将烟头及烟灰掉落在被褥、蚊帐、衣服或沙发上,不要乱丢未熄灭的火柴、烟头等。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在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常让人措手不及。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自救互救的常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键的知识和技巧,希望能够有助于大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1. 灭火器的使用:在发生火灾时,灭火器往往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当你见到明火时,应立即找到最近的灭火器,并按下刹车,从距离火源10米的地方开始灭火。

将灭火器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并进行左右扫射,直到火势被扑灭。

此外,在火灾期间,要尽量保持低姿势,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2. 躲避烟雾:火灾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烟雾中的毒性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火灾中保护好呼吸道非常重要。

当你被困在浓烟之中时,应尽量靠近地面,因为烟雾的密度越往下越小。

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阻挡烟雾的进入,然后尽快找到安全出口。

3. 消防疏散通道的使用:在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疏散通道是最安全的逃生通道。

通常,疏散通道会被标志为“应急出口”或者用绿色的“EXIT”字样标示。

在疏散过程中,不要使用电梯,因为电梯会停电或失去控制,增加逃生的风险。

另外,不要逆行或携带大型物品,以免阻碍他人的逃生。

4. 快速发出求救信号:当你陷入危险时,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可以提高被救援的几率。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手电筒等工具来进行求救。

用手机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19)并向对方描述你所处的位置和状况。

使用手电筒时,要将光束直接指向空中,或者使用SOS的国际摩尔斯码发出求救信号。

5. 互相帮助伤者:在突发事件中,许多人可能会受伤或陷入困境。

如果你看到有人受伤,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量寻找医疗设备或人员。

对于一些常见的急救处理,如止血、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如果你具备相关的急救知识,可以尝试进行紧急处理。

但如果感觉无法处理或者对伤者的伤势不确定,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援助或联系急救人员。

6. 合理利用建筑结构:在紧急情况下,建筑结构可以成为我们躲避、保护自己的武器。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疏散逃生与自救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疏散逃生与自救

五 在逃生过程 中要防止 中毒 公众聚 集场所有些部位在装修
的惨剧 ,且火灾 中多数死 亡人 员是 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 ,选择 了错误
三 、自制器材逃生
过 程中使 用大量的海绵 、泡沫塑料 公众聚集场所发 生火灾时 ,要 板 、 纤维等装饰物 , 火灾发生后会产
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 成 学会利 用现场 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生大量有 毒气体 。在逃生过程 中应
向疏散通道 和安全 出 口方 向逃生 ;
无组织 无秩 序 ,局势混乱 ,人 员拥 以蔓延到 的房 间 ,比如避难问或厕
的是 , 有两名十岁的小学生 , 发生火 员前来救援 。
发 生火灾 时 , 不要惊慌失措 , 及时 挤 , 应 造成 3 5 2 人葬身火海 。 出人意料 所等 , 以延长生存时 间 , 等待消防队
的。 因此 , 掌握公众聚集场 所正确 的 逃生 , 要学 会随机应用 , 如将毛 巾、 用 水浇湿 毛 巾或用衣 服捂 住 口鼻 ,
疏散逃生方法以提高 自救能 力尤 其 口罩用水浇湿 当成防烟: 具捂住 口、 采用低姿行走 , 以减小烟气的伤害 。
重要 。

把被褥 、 窗帘用水浇湿后 , 堵住 如唐 山林 西百 货大楼 发生火 灾时 ,
自救逃生

二 、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 口 的房间 , 如厕所、 保安室等 , 关好 门 出 口位 置 , 做到心 中有数 , 一旦发生 窗, 堵塞 间隙 , 房间如有水源要 立即 火 灾 ,迅 速撤离 。如果火灾产生烟 公众聚集场所在建设时须经公 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 ,以阻止 雾 , 应趁烟雾较小时 , 沿着烟扩散的
疏 散时要服从工作人 员的疏导和指 灾时躲进 厕所里 , 最后被人救 出 , 幸

火灾及地震天逃生自救的方法

火灾及地震天逃生自救的方法

火灾及地震逃生自救的方法火灾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假如火灾真的发生在你的身边,是坐以待毙还是主动出击呢?答案相当简单,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靠谁来保护自己呢?要靠社会力量,更要靠我们自己。

那么身处火场应该如何逃生与自救呢?一、保持头脑冷静火灾突然发生后,对于身困火场者来说惊慌失措是最致命的弱点。

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思考,是做好良好逃生自救方式快速反应的关键。

怎样解除惊慌呢?专家介绍了一种简便的方法,该方法简称为“自我暗示法”:受灾者可以缓慢的、单调的默念如下任一词句若干次,直到紧张心理被消除为止。

“我感到很轻松,全身都在放松。

”“不用慌,我会逃出去的。

”“我感觉很好,十分镇定。

”在紧张、恐慌的心理排除后,遇难者若能临危不乱,就可以利用掌握的常识进行逃生自救。

面突如其来的初期火灾,有扑救能力的成年人,可以尝试利用现有的条件灭火,但救火时记住报火警119,不要只顾灭火,等到火势难以控制再报警,就贻误了最佳的灭火时机,也将自己置于凶险的境地。

二、果断逃生如果火势已经比较大,超过自己的扑救能力时,就不要再尝试灭火了,这时的任务就是果断逃生。

1、逃离时要随手关门,这样可以控制火势和延长逃生的时间。

然后从背火的方向按照疏散指示标志从最近的安全通道迅速离开火场。

2、如果是房外着火,身处房内者,开门查看火情前要先试一下门把手或门板,如果是凉的可以将门打开一条小缝,查看、判断外面情况后,再选择逃生方案。

3、当疏散人员众多时,大家必须听众指挥,有秩序的从火场安全疏散,千万不要争先恐后、互相拥挤,否则很有可能造成互相践踏,酿成难以想像的悲剧。

4、在逃生时提醒大家千万不能乘坐载人或载货电梯,因为在火灾情况下,乘坐电梯的人也可能随时因为电梯停电关机陷入新的危险困境。

三、智闯浓烟区据统计资料表明,葬身火海的人大多不是被火烧死的,而且被浓烟中毒或窒息而死的。

1972年日本“千日”百货大楼死亡118人中,93人因烟气中毒而死;1980年美国“米高梅饭店”大火死亡84人中,67人烟气中毒而死;1993年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大家死亡79人中,除1人坠楼死亡,其余78人都是窒息死亡后被焚烧的。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2-07-24T01:49:07.306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3月5期作者:杨洋[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杨洋灵武市消防救援大队,7504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聚集的场所越来越多且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给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的同时,也潜藏着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导致社会经济严重下滑,部分企业单位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压缩消防经费的投入,缩减消防安保人员,减少消防安全培训的次数,从而使自我监督管理能力大幅度降低,也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本文结合目前实际状况,根据公众聚集场所人员比较密集的特点,针对消防安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且有针对性的指出了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问题及对策引言:公众聚集场所主要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的商业市场也日益繁荣,公众聚集场所也是越来越多且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目前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抓好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不仅有利于当前社会的安全的稳定,还能起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存在的问题(一)消防疏散设置不规范公众聚集场所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主要有公共娱乐场所和服务场所。

因为这些场所的建筑比较复杂,有地上的、地下的、还有高层建筑以及综合性的建筑,功能多,结构还比较特殊,所以就造成了这些场所消防安全疏散设置不规范。

比如:缺少安全出口、疏散距离太长、疏散宽度不足、疏散出口和疏散通道没有明显的指示标识;楼梯间敞开,楼梯间应设为封闭楼梯间而未设、常闭防火门损坏、常闭防火门敞开等;疏散通道及楼梯间未设防排烟系统,擅自改装、维修消防设备;疏散通道、疏散出口设置卷帘门、转门等等,这些消防安全隐患的存在,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给人员疏散造成困难,最终导致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2021年新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考试题库(多选题)

2021年新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考试题库(多选题)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履行(A、B、C、D、E)的消防安全责任。

A.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B.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C.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D.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E.建立多种形式消防组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A、B、C、D)的消防工作,尤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A.人民解放军各单位B.核电厂C.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D.矿井地下部分F.发电厂3. 消防救援机构 应当履行(A、B、C、D、E)职责。

A.对规定的建设工程消防B.对规定的建设工程进行消防验收C.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D.依法进行消防监督检查E.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A、B、C、D、E)等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A.消防站C.消防供水D.消防通信E.消防装备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A、B、C、E)。

A. 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B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有防火间距C.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D.在任何场所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E.阻拦报警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A、C)处罚。

A.警告B.罚款C.处分D.拘留E.通报批评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下列(A、B、C)消防安全职责。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B.组织防火检查C.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D.建立消防档案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规定,(A、B、C)必须持证上岗。

A.电焊作业人员B.气焊作业人员C.油漆工D.消防安全管理人E.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9.(A、B、C、D、E)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公共场所火灾逃生指南

公共场所火灾逃生指南

公共场所火灾逃生指南在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方法能够有效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公共场所火灾逃生指南,以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行动,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一章:火灾前的准备工作在火灾发生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逃生。

1.1 熟悉公共场所的布局在进入任何公共场所之前,应该熟悉其布局和应急出口的位置。

了解出口的位置能够帮助我们在火灾发生时快速找到逃生通道。

1.2 关注火灾安全标识公共场所通常会设置火灾安全标识,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灾难逃生通道等。

在火灾前,应该仔细观察这些标识并记住它们的位置。

1.3 学习使用灭火器学会使用灭火器是非常重要的。

在火灾初期,如果能够及时使用灭火器扑灭火势,有可能阻止火灾蔓延。

参加灭火器使用培训课程,并在逃生时遇到适合的情况下使用你学到的知识。

第二章:火灾发生时的应急逃生方法当火灾发生时,每秒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在公共场所火灾中的应急逃生方法。

2.1 保持冷静,立即触发火灾报警器当你发现火灾或听到火灾报警器响起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恐慌。

紧急情况下,立即触发火灾报警器,以通知其他人员并激活火灾应急预案。

2.2 迅速评估情况在逃生前,应迅速评估身边的情况。

判断火势的大小和蔓延速度,并尽量避免被火势所包围的区域。

2.3 即刻离开现场在火灾发生时,应立即离开现场。

根据火灾逃生地图或标识,找到最近的紧急出口,并迅速前往。

不要使用电梯,而是选择楼梯进行逃生。

2.4 低姿态通过烟雾烟雾是火灾中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如果被烟雾笼罩,应该尽量趴在地面上,保持低姿态前行,以呼吸较为清新的空气。

2.5 谨慎打开门窗逃生途中,遇到关闭的门窗时应先用手背触摸门窗表面,如果感觉到热,说明火势在门后,此时应选择其他逃生通道。

如果门窗没热,再用手触摸门把手,轻轻推门确认安全后再打开。

2.6 坚持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在火灾中,空气中可能充满有害烟雾和有毒气体。

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疏散和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疏散和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疏散和逃生发布时间:2021-01-13T06:55:46.78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期作者:王芳芳[导读] 在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更加追求对物质的向往。

在商场、学校、写字楼等人群聚集的场所,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差。

山西省阳泉市阳煤集团二矿综合人力部 045000摘要:在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更加追求对物质的向往。

在商场、学校、写字楼等人群聚集的场所,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差。

一旦灾难降临,现场便乱作一团无法迅速撤离,造成极其惨重的后果。

大部分的大型公共场所空间大、内部结构复杂、人员密集因此更需要在突发情况来临时,保持沉着镇定不要慌乱拥挤,确定正确的求生路线,寻找就近安全出口,同从指挥有序撤离。

关键词: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疏散、逃生因为公共场所不同于私人场所,不限制人员出入,人流密集。

一旦发生损害事故,将对不特定人的人身财产造成重大损害。

因此,为了维护公众安全,法律对于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或经营场所的经营者都有明确保障公众安全义务的规定。

近年来国内外由于大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较为严重,例如在2013年10月1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喜隆多商场发生火灾,大火整整烧了8个多小时,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成为了当前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在大型公众场所往往都会存在许多工作人员,面临突发事件的来临工作人员就成为了解决为难的领导者。

只有对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进行提高,才能在意外来临时工作人员可以沉着冷静的站出来,有条不紊的指挥现场人员快速有序的撤离。

高效率的撤离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员的伤亡,而且有序撤离也可以避免由于人流量大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产生慌乱发生不必要的踩踏事件,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

假使在体育馆进行工作人员招聘时就不仅需要工作人员身体素质较好,为了预防突发事件的来临还需要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不会在危险来临时自己仓皇而逃,工作人员在入职时必须进行消防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进行培训,像商场、写字楼等人容易降低警惕的地方,对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疏散逃生与
自救(2021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93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疏散逃生与自救(2021
版)
从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和以往事故教训可以看出,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

因此,掌握公众聚集场所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以提高自救能力尤其重要。

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火灾突然发生的异常情况下,由于烟气及火的出现,多数人心理恐慌,这是最致命的弱点,保持冷静的头脑对防止惨剧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以往的火灾中,有些人盲目逃生,如跳楼、惊慌失措,找不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失去逃生时机而死亡。

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心理稳定是逃生的重要前提,若能临危不乱,先观察
火势,再决定逃生方式,运用学到的避难常识和人类的聪明才智就会化险为夷,把灾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利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自救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在建设时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置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在额定人数内,只要有组织、有秩序地疏散,五分钟内即能全部疏散完毕。

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察和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疏散时要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指挥,分流疏散,避免争先恐后,朝一个出口拥挤,堵塞出口。

盲目逃生,往往欲速则不达。

三、自制器材逃生
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时,要学会利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逃生,要学会随机应用,如将毛巾、口罩用水浇湿当成防烟工具捂住口、鼻;把被褥、窗帘用水浇湿后,堵住门口阻止火势蔓延;利用绳索或将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结绳自救。

例如,1985年4
月18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天鹅饭店发生火灾,当时住在楼内的几位朝鲜客人发现起火,楼道已被烟火封锁,就开窗跳楼,结果不是摔死就是重伤。

而一位日本客人却先用浸湿的被子堵住门,然后将床单撕成条,连成绳子,顺窗下坠,逃出火海。

四、寻找避难所逃生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

如到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如厕所、保安室等,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即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

无论白天或者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险境。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天幕起火,大厅断电,疏散逃生无组织无秩序,局势混乱,人员拥挤,造成325人葬身火海。

出人意料的是,有两名十岁的小学生,发生火灾时躲进厕所里,最后被人救出,幸免遇难。

五、在逃生过程中要防止中毒
公众聚集场所有些部位在装修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海绵、泡沫塑
料板、纤维等装饰物,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水浇湿毛巾或用衣服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以减小烟气的伤害。

如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发生火灾时,一片混乱,在浓烟和热浪扑来时,有位女顾客正在三楼购物,她却临危不乱,趴在地上,顺着楼梯爬到二层窗口跳了出去,仅造成一点轻伤。

匍匐爬行是避免毒气伤害的最科学的逃生方法。

火灾中如果站着走,走不了多远便会窒息。

多数被困人员恰恰缺少这一常识,楼上的人往楼下跑,楼下的人往楼上跑,拥挤在楼梯间内,结果造成中毒窒息死亡。

六、地下建筑火灾逃生
凡进入地下公共场所的人员,首先要对其建筑消防设施和结构布局进行观察,记住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生火灾,迅速撤离。

如果火灾产生烟雾,应趁烟雾较小时,沿着烟扩散的方向走,如此便会找到出口。

如已经充满烟雾,应尽快避开处于恐慌状态的人流,迅速靠近墙壁,即使在停电情况下,周围一片漆黑,也应摸着墙爬向出口处。

万一疏散通道被大火阻断,应尽量想办法躲进火势难以蔓延到的房间,比如避难间或厕所等,
以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消防队员前来救援。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