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合集下载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1.已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kx<+b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或0<x<3B.﹣1<x<0或x>3C.﹣3<x<0或x>1D.x>32.如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别交于C,D两点,若点C坐标是(3,6),且AB=BC.(1)求一次函数y=k1x+b与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2)求△COD的面积;(3)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k1x+b<.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相交于A(2,m)和B(6,2).(1)求直线AB的表达式;(2)△AOB的面积是;(3)点A到OB的距离AH的长度是.4.如图,一次函数y1=﹣2x+b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D,C两点,交反比例函数y2=图象于A(﹣1,6),B(m,﹣2)两点.(1)求k,b的值;(2)点E是y轴上点C下方一点,若S=,求E点的坐标;△AEB(3)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5.如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1,2)、B(﹣2,n)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1x+b>的x的取值范围;(3)若点P在线段AB上,且S:S△BOP=1:4,求点P的坐标.△AOP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已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kx<+b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或0<x<3B.﹣1<x<0或x>3C.﹣3<x<0或x>1D.x>3【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1<x<0或x>3,∴当kx<+b时,x的取值范围是﹣1<x<0或x>3.故选:B.2.如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别交于C,D两点,若点C坐标是(3,6),且AB=BC.(1)求一次函数y=k1x+b与反比例函数y=的解析式;(2)求△COD的面积;(3)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k1x+b<.【解答】解:(1)∵点C(3,6)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2=3×6=1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如图,作CE⊥x轴于E,∵C(3,6),AB=BC,∴B(0,3),∵B、C在y=k1x+b的图象上,∴,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2)由,解得或,∴D(﹣6,﹣3),=S△BOC+S△BOD=×3×3+×3×6=;∴S△COD(3)由图象可得,当0<x<3或x<﹣6时,k1x+b<.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相交于A(2,m)和B(6,2).(1)求直线AB的表达式;(2)△AOB的面积是16;(3)点A到OB的距离AH的长度是.【解答】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由题意可知:k=6×2=12,∴y=,∵A(2,m)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m==6,∴A(2,6),∵A(2,6)、B(6,2)在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上,∴,解得,∴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8;(2)设直线AB与x轴的交点为C,令y=0,则﹣x+8=0,解得x=8,∴C(8,0),=S△AOC﹣S△BOC=﹣=16,∴S△AOB故答案为:16;(3)∵B(6,2),∴OB==2,∵S=OB•AH=16,△AOB∴AH==,故答案为:.4.如图,一次函数y1=﹣2x+b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D,C两点,交反比例函数y2=图象于A(﹣1,6),B(m,﹣2)两点.(1)求k,b的值;=,求E点的坐标;(2)点E是y轴上点C下方一点,若S△AEB(3)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x<﹣1或0<x<3.【解答】解:(1)将A(﹣1,6)代入一次函数y=﹣2x+b,得b=4;将A(﹣1,6)代入,得k=﹣6.(2)设E(a,0),将B(m,﹣2)代入,得m=3,∴B(3,﹣2)∴)=2CE=2(4﹣a)=,∴E(0,);(3)观察图象,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x<﹣1或0<x<3,故答案为:x<﹣1或0<x<3.5.如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1,2)、B(﹣2,n)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1x+b>的x的取值范围;:S△BOP=1:4,求点P的坐标.(3)若点P在线段AB上,且S△AOP【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经过A(1,2),∴k2=1×2=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B(﹣2,n)在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n==﹣1,∴B(﹣2,﹣1),∵直线y=k1x+b经过A(1,2),B(﹣2,﹣1),∴,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观察图象,k1x+b>的x的取值范围是﹣2<x<0或x>1;(3)设P(x,x+1),:S△BOP=1:4,∵S△AOP∴AP:PB=1:4,即PB=4PA,∴(x+2)2+(x+1+1)2=16[(x﹣1)2+(x+1﹣2)2],解得x1=,x2=2(舍去),∴P点坐标为(,).。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型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型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型:专题1 1、.(2010 济宁)如图,正比例函数12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y x =(0)k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A 点,过A 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已知OAM ∆的面积为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B 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象上的点(点B 与点A 不重合),且B 点的横坐标为1,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PA PB +最小.2.(2011 聊城)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交反比例函数42(0)my x x-=>的图象于点A 、B ,交x 轴于点C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点A 的坐标是(2,-4),且BC AB = 13,求m 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xA(第1题)3、.(2010年枣庄市)如图,一次函数y =a 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 k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x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已知OA =10,点B 的坐标为(m ,-2),t a n ∠AOC = 13.(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y 轴上存在一点P ,使△PDC 与△CDO 相似,求P 点的坐标.4、(2011•临沂)如图,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较于A (2,3),B (﹣3,n )两点.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b >的解集; (3)过点B 作BC⊥x 轴,垂足为C ,求S △ABC .5、(2011•泰安)如图,一次函数y=k 1x+b 的图象经过A (0,﹣2),B (1,0)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M ,若△OBM 的面积为2.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M⊥MP?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7. (德州市2010年)●探究 (1) 在图1中,已知线段AB ,CD ,其中点分别为E ,F . ①若A (-1,0), B (3,0),则E 点坐标为__________; ②若C (-2,2), D (-2,-1),则F 点坐标为__________;(2)在图2中,已知线段AB 的端点坐标为A (a ,b ) ,B (c ,d ), 求出图中AB 中点D 的坐标(用含a ,b ,c ,d 的 代数式表示),并给出求解过程. ●归纳 无论线段AB 处于直角坐标系中的哪个位置, 当其端点坐标为A (a ,b ),B (c ,d ), AB 中点为D (x ,y ) 时, x =_________,y =___________.(不必证明) ●运用 在图2中,一次函数2-=x y 与反比例函数xy 3=的图象交点为A ,B . y y =x3 B①求出交点A,B的坐标;②若以A,O,B,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利用上面的结论求出顶点P的坐标.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型:专题1答案:1、(2010 济宁.)解:(1)设A点的坐标为(a,b),则kba=.∴ab k=.∵112ab=,∴112k=.∴2k=.∴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x=. ··································································3分(2) 由212yxy x⎧=⎪⎪⎨⎪=⎪⎩得2,1.xy=⎧⎨=⎩∴A为(2,1). ·················································4分设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则C点的坐标为(2,1-).令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mx n =+.∵B 为(1,2)∴2,12.m n m n =+⎧⎨-=+⎩∴3,5.m n =-⎧⎨=⎩∴BC 的解析式为35y x =-+. ········································································ 6分 当0y =时,53x =.∴P 点为(53,0). ····················································· 7分2、(2011 聊城24.) 解:(1)因为反比例函数42(0)my x x-=>的图象在第四象限, 所以420m -<,解得2m >. (2)因为点A(2,4-)在函数42my x-=图象上, 所以4242m--=,解得6m =. 过点A 、B 分别作AM ⊥OC 于点M ,BN ⊥OC 于点N , 所以∠BNC=∠AMC=90°. 又因为∠BCN=∠ACM ,所以△BCN ∽△ACM ,所以BN BCAM AC=. 因为14BC AB =,所-以14BC AC =,即14BN AM =. 因为AM=4,所以BN=1所以点B 的纵坐标是1-因为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1y =-时,8x =. 所以点B 的坐标是(8.1-因为一次函数y kx b =+B(8,1-).∴2481k b k b +=-⎧⎨+=-⎩,解得125k b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152y x =--. 3、(2010年枣庄市)(1)过点A 作AE ⊥x 轴,垂足为E .221tan 3310101 3.AOE OE AE OA OE AE AE OE ∠=∴==+=∴==,.,, ∴点A 的坐标为(3,1).………………………2分A 点在双曲线上,13k∴=,3k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3y x=. ………………………………………………………3分 (2)点(2)B m -,在双曲线3y x=上,3322m m ∴-==-,.∴点B 的坐标为322⎛⎫-- ⎪⎝⎭,. ………………………………………………………4分231332 1.2a b a a b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3y x =-. …………………………………………………7分(3)C D ,两点在直线213y x =-上,C D ∴,的坐标分别是30(01)2C D ⎛⎫- ⎪⎝⎭,,,. ∴312OC OD ==,,DC =过点C 作CP AB ⊥,垂足为点C .PDC CDO △∽△,2PD DC DC PD DC OD OD ∴===,又1314OP DP OD =-=-=P ∴点坐标为904⎛⎫⎪⎝⎭,. 分4、(2011•临沂)考点分析:(1)由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较于A (2,3),B (﹣3,n )两点,首先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则可求得B 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观察即可求得答案;(3)因为以BC 为底,则BC 边上的高为3+2=5,所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1)∵点A (2,3)在y=的图象上, ∴m=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n==﹣2,∵A(2,3),B(﹣3,﹣2)两点在y=kx+b上,∴,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3<x<0或x>2;(3)以BC为底,则BC边上的高为3+2=5,∴S△ABC=×2×5=5.点评: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注意待定系数法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5、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

一 次 函 数 与 反 比 例 函 数 综 合 练 习 题1.如图是反比率函数 y =的图象的一支,依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 图象的另一支在哪个象限?常数 n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 若函数图象经过点( 3,1) ,求 n 的值;( 3) 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 A( a 1 , b 1 ) 和点 B( a 2 ,b 2 ) ,假如 a 1< a 2 ,试比较 b 1 和 b 2 的大小.y2 如图,已知反比率函数yk与一次函数 y x b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订交于点4A(1, k4) .x2( 1)试确立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并依据图象写出使反比率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 x 的取值范围.3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 OABC 的极点 O 与坐标原点重合,极点O24xA , C 分别在座标轴上,极点B 的坐标为( 4, 2).过点 D ( 0, 3)和 E( 6, 0)的直线分别与AB ,BC 交于点 M , N .( 1)求直线 DE 的分析式和点M 的坐标;(m ( x2)若反比率函数 yx> 0)的图象经过点 M ,求该反比率函数的分析式,并经过计算判断点N能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3)若反比率函数 ymy(x >0)的图象与△D..xMABMNB 有公共点,请直接 写出 m 的取值范围.ykx 2mN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率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P ,点 PyExxOC在第一象限. PA ⊥x 轴于点 A , PB ⊥ y 轴于点 B .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x 轴、 y 轴于点 C 、 D , 且 S PBD =4, OC 1 .( 1)求点 D 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率函数的分析式;△OA 2x 的取值范围 .( 3)依据图象写出当x 0 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率函数的值的5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 AB 分别与 x 、y 轴交于点 B 、 A ,与反比率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点 C 、 D , CE ⊥ x 轴于点 E , tan ABO1,OB4, OE 2 .2( 1)求该反比率函数的分析式;( 2)求直线 AB 的分析式.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一次函数 y=kx+ b 与反比率函数ymA ,与 x的图象交于点3x轴交于点 B , AC ⊥ x 轴于点 C , tanABC, AB=10 , OB=OC .4( 1)求反比率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分析式;(2)若一次函数与反比率函数的图象的另一交点为D ,连结 OA 、 OD ,求 △ AOD 的面积.yA7.如图,直线 AB : ykx b 与反比率函数ym交于 B ,与 x 轴交于点 A ,4,C( 6,0), BCxtan OABBO 5 .5m (1) 求直线 AB 和反比率函数y的分析式;x(2) 求线段 AB 的长 .8.如图,一次函数yx 1 与反比率函数 ymA.一次函数 yx 1 与坐标交于第二象限点x1 轴分别交于 B 、 C 两点,连结 AO ,若 tanAOB.3(1) 求反比率函数的分析式;(2) 求 AOC 的面积 .9.如图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mykx b(k0) 的图象与反比率函数yx (m 0) 的图象订交于 A 、B 两点,且点B 的纵坐标为6,过点 A 作AEx 轴于点 E,tan ∠ AOE=1, AE=2.求:( 1)求反比率3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分析式;(2) 求 △ AOB 的面积;10 .如图,一次函数y 1 ax b 的图象与反比率函数y 2k的yx图象交于A, B 两点,已知OA10, tan AOC1,点B 的3 3A坐标为 (, m).2OC x(1) 求反比率函数的分析式和一次函数的分析式;B(2) 察看图象,直接写出使函数值y 1 y 2 建立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11 .如图,一次函数 y ax b 的图象与反比率函数 yk A , B 两点,与 y 轴交的图象订交于x于点 C ,与 x 轴交于点 D ,点 D 的坐标为2,0 ,点 A 的横坐标是( 1)求点 A 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和反比率函数的分析式;( 3)求△ AOB 的面积;2, tan ∠ CDO = 1.2yACDBO x12 .如图,已知反比率函数my的图象经过点A(1, 3),一次函数xy kx b 的图象经过点A与点C(0,4), 且与反比率函数的图象订交于另一点B(3, n).(1)试确立这两个函数的分析式;(2)求 AOB 的面积;(3)依据图象直接写出反比率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3 .如图,若直线y kx b( k 0) 与 x 轴交于点A(5m,0) ,与双曲线 y(m 0) 在第二象OAB 的面积为52x限交于点 B ,且 OA OB ,2(1)求直线AB的分析式及双曲线的分析式;(2)求∠ ABO值 .1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kx b(k0) 与反比率函数y mm 0 的图象x分别交于一、三象限的A,B 两点,与x轴交于点 C ,与 y 轴交于点 D ,线段OC=2,点A的坐标为 n,3,且 cos ∠ACO =4. (1)求该反比率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分析式;( 2)求△AOB的面积 .5yk1 x b 的图象分别与 x 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15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A 、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 y k2交于 C、 E 两点,点 C 在第二象限,过点C 作 CD ⊥x轴于点 D , OD=1, OE=A x D10 ,cos∠AOE=3 10.(1)求反比率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分析式;CO 10B(2)求△ OCE 的面积;k过面积为y16 .若反比率函数y19 的正方形 AMON 的极点 A ,且过点 A 的直线y2mx n 的x1, a )图象与反比率函数的另一交点为B(M A( 1)求出反比率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分析式;( 2)求AOB 的面积;Ok 17 、如图,四边形OABC 是面积为 4 的正方形,函数yxN x (x > 0)的图象经过点B.B(1)求 k 的值;(2) 将正方形 OABC 分别沿直线AB 、 BC 翻折,获得正方形MABC′、 NA′ BC.设线段 MC′、 NA′分别与函数y k E、 F ,求线段 EF 所在直线的分析式.(x> 0) 的图象交于点x18 、如图,RtVABO的极点 A 是反比率函数y k与一次xy函数 yx ( k1) 的图象在第四象限的交点,AB x轴于 B,且S V ABO 5 。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专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含答案】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专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含答案】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专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m ,n)(m >0)在双曲线y = 上.4x (1)如图1,m =1,∠AOB =45°,点B 正好在y = (x >0)上,求B 点坐标; 4x (2)如图2,线段OA 绕O 点旋转至OC ,且C 点正好落在y = 上,C(a ,b),试求m 与a4x 的数量关系.2.如图,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P 、Q 两点,PA ⊥x 轴于点A ,mx 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C ,点B,其中OA=6,且 .12OC CA(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APQ 的面积;(3)根据图象写出当x 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3.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1=k 1x+b (k 1为常数,且k 1≠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 (k 2为常数,2k x 且k 2≠0)的图象相交于A (1,2),B (m ,﹣1)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A 1(m 1,n 1),A (m 2,n 2),A 3(m 3,n 3)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三点,且m 1<m 2<0<m 3,请直接写出n 1、n 2、n 3的大小关系式;(3)结合图象,请直接写出关于x 的不等式k 1x+b > 的解集.2k x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x﹣2与双曲线y= (k≠0)相交于A,B 两点,且点Akx 的横坐标是3.(1)求k 的值;(2)过点P(0,n)作直线,使直线与x 轴平行,直线与直线y=x﹣2交于点M ,与双曲线y=kx (k≠0)交于点N ,若点M 在N 右边,求n 的取值范围.5.已知双曲线y= 和直线y=kx+4.6x (1)若直线y=kx+4与双曲线y= 有唯一公共点,求k 的值.6x(2)若直线y=kx+4与双曲线交于点M (x 1,y 1),N (x 2,y 2).当x 1>x 2,请借助图象比较y 1与y 2的大小.6.如图,已知A (﹣2,﹣2),B (1,4)是一次函数y =kx+b (k≠0)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m≠0)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C.my x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C 的面积;(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mkx b x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系中,一次函数y 1=kx+b(k0)与反比例函数y 2= (m≠0)的图象交mx 于第二、第四象限A ,B 两点,过点A 作AD ⊥x 轴,垂足为D ,AD=4,sin ∠AOD= ,且点B 的45坐标为(n ,-2).(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将一次函数y 1=kx+b(k0)向下移动2个单位的函数记为y 3,当y 3<y 2时,求x 的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教材重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教材重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教材重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2023•攀枝花模拟)如图,已知直线y=mx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3),则它们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A.(1,3)B.(3,1)C.(1,﹣3)D.(﹣1,3)【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则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解答】解:因为直线y=mx过原点,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其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一个交点坐标为(﹣1,3),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1,﹣3).故选:C.2.(2023•滨湖区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 =ax+b(a>0)的图像相交于A(﹣8,m)、B(﹣2,n)两点,若△AOB面积为15,则k的值为()A.﹣8B.﹣7.5C.﹣6D.﹣4【分析】过点A、B分别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根据点A(﹣8,m)、B(﹣2,n)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推出n=4m,根据S梯形ACDB=S△OAB=15,求得n﹣m=3,进一步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ax+b(a>0)的图像相交于A (﹣8,m)、B(﹣2,n)两点,∴A(﹣8,m)、B(﹣2,n)两点在第二象限,过点A、B分别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则AC=8,BD=2,OC=m,OD=n,∴CD=n﹣m,∵点A(﹣8,m)、B(﹣2,n)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S△AOC=S△BOD,﹣8m=﹣2n,即n=4m,∵S△AOC+S梯形ACDB=S△BOD+S△OAB,∴S梯形ACDB=S△OAB=15,即,∴n﹣m=3,∴4m﹣m=3,解得m=1,∴A(﹣8,1),∴k=﹣8×1=﹣8.故选:A.3.(2023•宁波模拟)如图,一次函数y1=x﹣1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A (2,m),B(n,﹣2),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或x>2B.x<﹣1或0<x<2C.﹣1<x<0或0<x<2D.﹣1<x<0或x>2【分析】先把B(n,﹣2)代入y1=x﹣1,求出n值,再根据图像直接求解即可.【解答】解:把B(n,﹣2)代入y1=x﹣1,得﹣2=n﹣1,解得:n=﹣1,∴B(﹣1,﹣2),∵图像交于A(2,m)、B(﹣1,﹣2)两点,∴当y1>y2时,﹣1<x<0或x>2.故选:D.4.(2023•宁德模拟)如图,已知直线l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C,D两点,连接OC,OD.若△AOC和△COD的面积都为3,则k的值是()A.﹣2B.﹣3C.﹣4D.﹣6【分析】由S△AOC=S△COD得,AC=CD,设C(,m),A(0,n),由中点坐标公式得,D(,2m﹣n),代入解析式得到n=m,过点作CH⊥y轴于H,利用S△AOC=3,可求出k.【解答】解:如图,∵S△AOC=S△COD,以AC,CD作底,高相同∴AC=CD,即C为AD的中点,设C(,m),A(0,n),由中点坐标公式得,D(,2m﹣n),∵D(,2m﹣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n=m过点作CH⊥y轴于H,则CH=﹣,OA=n=m,∵S△AOC=3,∴OA•CH=3,∴×m×(﹣)=3,∴k=﹣4.故选:C.5.(2023•宿迁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与函数的图像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C点,若OA=AB,且∠OAB=90°,则tan∠AOC的值为()A.B.C.D.【分析】作AE⊥x轴于E,BF⊥y轴于F,交于点D,设A(m,),则OE=m,AE=,通过证得△AOE≌△BAD(AAS),求得B(),代入,即可得到(m﹣)(m+)=k,整理得m2﹣=k,方程两边同除k得﹣=1,设=y,则方程变为﹣y=1,化为y2+y﹣1=0,解得y=,即可求得tan∠AOC ====.【解答】解:作AE⊥x轴于E,BF⊥y轴于F,交于点D,设A(m,),则OE=m,AE=,∵∠OAB=90°,∴∠OAE+∠DAB=90°,∵∠OAE+∠AOE=90°,∴∠DAB=∠AOE,∵OA=AB,∠AEO=∠ADB=90°,∴△AOE≌△BAD(AAS),∴AD=OE=m,BD=AE=,∴B(),∵函数的图像过B点,∴(m﹣)(m+)=k,整理得m2﹣=k,方程两边同除以k得﹣=1,设=y,则方程变为﹣y=1,化为y2+y﹣1=0,解这个方程得y=,∴k>0,∴>0,∴=,∴tan∠AOC====.故选:A.6.(2023•呼和浩特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x+3交x轴于A点,交y轴于B点,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ABCD,其中顶点D恰好落在双曲线上,现将正方形ABCD沿y轴向下平移a个单位,可以使得顶点C落在双曲线上,则a的值为()A.B.C.2D.【分析】作CE⊥y轴于点E,作DF⊥x轴于点F,作CH⊥x轴于点H,交双曲线于点G,由函数解析式确定B的坐标是(0,3),A的坐标是(1,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OAB≌△FDA≌△BEC,AF=OB=EC=3,DF=OA=BE=1,结合图形求解即可.【解答】解:作CE⊥y轴于点E,作DF⊥x轴于点F,作CH⊥x轴于点H,交双曲线于点G在y=﹣3x+3中,令x=0,解得:y=3,即B的坐标是(0,3),令y=0,解得:x=1,即A的坐标是(1,0),则OB=3,OA=1.∵∠BAD=90°,∴∠BAO+∠DAF=90°,∵直角△ABO中,∠BAO+∠OBA=90°,∴∠DAF=∠OBA,在△OAB和△FDA中,,∴△OAB≌△FDA(AAS),同理,△OAB≌△FDA≌△EBC,∴AF=OB=EC=3,DF=OA=BE=1,故D的坐标是(4,1),C的坐标是(3,4),代入y=得:k=4,则函数的解析式是:y=.∴OE=4,则C的纵坐标是4,把x=3代入y=得:y=.即G的坐标是,∴CG=4﹣=,∴a=,故选:A.7.(2023•徐州模拟)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AD⊥x轴于点D,点D坐标为(4,0),则△ADC的面积为()A.3B.6C.8D.12【分析】根据AD⊥x轴,D(4,0)求出点A的横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中求出点A纵坐标,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解答】解:∵AD⊥x轴,D(4,0),∴x A=4,代入中,∴,即A(4,3),∴△ADC的面积为,故选:B.8.(2023•茅箭区一模)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C1:的图像如图所示,将该曲线绕点O顺时针旋转45°得到曲线C2,点N是由曲线C2上一点,点M在直线y=﹣x 上,连接MN、ON,若MN=ON,△MON的面积为,则k的值为()A.B.C.﹣2D.﹣1【分析】将直线y=﹣x和曲线C2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则直线y=﹣x与x轴重合,曲线C2与曲线C1重合,即可求解.【解答】解:∵将直线y=﹣x和曲线C2绕点O逆时针旋转45°后直线y=﹣x与x轴重合,∴旋转后点N落在曲线C1上,点M落在x轴上,如图所示,设点M和点N的对应点分别为点M'和N',过点N'作N'P⊥x轴于点P,连接ON',M'N',∵MN=ON,∴M'N'=ON',M'P=OP,∴S△MON=2S△PN'O=2×=|k|=,∵k<0,∴k=﹣.故选:B.9.(2023•西安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若AB=BC,则k的值为﹣2.【分析】过点C作CH⊥x轴于点H.求出点C的坐标,可得结论.【解答】解:过点C作CH⊥x轴于点H.∵直线y=﹣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A(1,0),B(0,1),∴OA=OB=1,∵OB∥CH,∴△AOB∽△AHC,∴,∴==1,∴OA=OH=1,∴CH=2OB=2,∴C(﹣1,2),∵点C在y=的图像上,∴k=﹣2,故答案为:﹣2.10.(2023•双流区模拟)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图像交于A,B两点.若AC∥x轴,且AC=BC,则△ABC面积的最小值为4.【分析】由题意设点A的坐标为(m,m+b),点B的坐标为(n,n+b),即可推出m+n=﹣,mn=﹣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2=4b2+16,进而推出S△ABC =AB•CT=AB2=b2+4,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ABC的面积有最小值为4.【解答】解:由题意设点A的坐标为(m,m+b),点B的坐标为(n,n+b),联立,得x2+3bx﹣9=0,∴m+n=﹣,mn=﹣3,∴AB2=(m﹣n)2+(m+b﹣n﹣b)2=(m﹣n)2=[(m+n)2﹣4mn]=4b2+16,如图,过点C作CT⊥AB于点T,∵AC=BC,∴AT=BT=AB,由一次函数可知,∠CAB=30°,∴CT=AT=AB,∴S△ABC=AB•CT=AB2=b2+4,∴当b=0时,△ABC的面积有最小值为4,故答案为:4.11.(2023•青羊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3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B两点,C是反比例函数位于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上的一点,作射线CA交y轴于点D,连接BC,BD,若,△BCD的面积为30,则k=6.【分析】作CF⊥y于点I,BF⊥x,交CI的延长线于点F,作AE⊥CF于点E,设BC交y轴于点M,设A(m,3m),则B(﹣m,﹣3m),k=3m2,设点C的横坐标为a,则C (a,),可证明tan∠CAE=tan∠CBF=,则∠CAE=∠CBF,即可推导出∠CDM =∠CMD,则CD=CM,所以===,则CI=4FI,所以a=4m,C(4m,),由=tan∠CMD=tan∠CBF=,得DI=MI=3m,则DM=6m,于是得×6m ×m+×6m×4m=30,则m2=2,所以k=3m2=6.【解答】解:作CF⊥y于点I,BF⊥x,交CI的延长线于点F,作AE⊥CF于点E,设BC交y轴于点M,∵直线y=3x经过原点,且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点A与点B关于原点对称,设A(m,3m),则B(﹣m,﹣3m),k=3m2,设点C的横坐标为a,则C(a,),F(﹣m,),∵tan∠CAE===,tan∠CBF===,∴tan∠CAE=tan∠CBF,∴∠CAE=∠CBF,∵AE∥BF∥DM,∠CAE=∠CDM,∠CBF=∠CMD,∴∠CDM=∠CMD,∴CD=CM,∵===,∴CI=4FI,∴a=4m,∴C(4m,),∵=tan∠CMD=tan∠CBF===,∴DI=MI=CI=×4m=3m,∴DM=DI+MI=6m,∵DM•FI+DM•CI=S△BCD=30,∴×6m×m+×6m×4m=30,∴m2=2,∴k=3m2=3×2=6,故答案为:6.12.(2023•余姚市校级模拟)如图,点A在y=(x>0)的图像上,点B,C在y=(x <0)的图像上(C在B左边),直线AB经过原点O,直线AC交y轴于点M,直线BC 交x轴于点N.则=;=m,=n,则=.【分析】作AD⊥y轴交y轴于D,BE⊥x轴交x轴于E,CF⊥x轴交x轴于F,CG⊥y 轴交y轴于G,再设点A的坐标为(a,),点B的坐标为(b,),点C的坐标为(c,),从而可以表示出AD=a,OE=﹣bCG=﹣c,CF=﹣,BE=﹣,再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得出△BEO∽△ODA,△CGM∽△ADM,△NCF∽△NBE,可分别表示出OA:OB,MC:MA,NB:NC,再由直线AB经过原点O,可以表示出及的值,最后代入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作AD⊥y轴交y轴于D,BE⊥x轴交x轴于E,CF⊥x轴交x 轴于F,CG⊥y轴交y轴于G,设点A的坐标为(a,),点B的坐标为(b,),点C的坐标为(c,),则AD=a,OE=﹣b,CG=﹣c,CF=﹣,BE=﹣,∵BE⊥x轴,∴BE∥y轴,∴∠EBO=∠BOG,∵∠BOG=∠DOA,∴∠EBO=∠DOA,∵AD⊥y轴,∴∠BEO=∠ODA=90°,∴△BEO∽△ODA,∴OA:OB=AD:OE=﹣,∵AD⊥y轴,CG⊥y轴,∴△CGM∽△ADM,∴==﹣=m,∵BE⊥x,CF⊥x轴,∴△NCF∽△NBE,∴====n,∴==﹣,∵直线AB经过原点O,∴=,=,∴=,=,由图像可知,a>0,c<b<0,∴=﹣,=﹣,∴=﹣=,=﹣=,故答案为:;.13.(2023•岳阳一模)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y1=x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像相交于点A(3,n)和点B.(1)求n和k的值;(2)请结合函数图像,直接写出不等式x﹣<0的解集;(3)如图,以AO为边作菱形AOCD,使点C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第一象限,双曲线交CD于点E,连接AE、OE,求△AOE的面积.【分析】(1)先把点A(3,n)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n的值,再把求出的点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k值;(2)根据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都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可得出点B的坐标,然后根据图像即可写出解集;(3)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然后求出OA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OC的长,可推出,然后求出菱形的面积即可求出△AOE的面积.【解答】解:(1)把点A(3,n)代入正比例函数可得:n=4,∴点A(3,4),把点A(3,4)代入反比例函数,可得:k=12;(2)∵点A与点B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3,﹣4),∴根据图像可得,不等式x﹣<0的解集为:x<﹣3或0<x<3;(3)如图所示,过点A作AG⊥x轴,垂足为G,∵A(3,4),∴OG=3,AG=4在Rt△AOG中,AO==5∵四边形AOCD是菱形,∴OC=OA=5,,∴.14.(2023•锦江区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2x+b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2,0),与反比例函数交于点B(1,m).(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点M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图像上的一点,过点M作x轴垂线,交一次函数y =2x+b图像于点N,连接BM,若△BMN是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BMN的面积;(3)点P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一点,连接PB,若∠PBA=∠BAO,求点P的坐标.【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若△BMN是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则点B在MN的中垂线上,进而求解;(3)取AB的中点M,过点M作MH⊥AB交x轴于点H,点M是AB的中点且MH⊥AB,则∠PBA=∠BAO,进而求解.【解答】解:(1)将点A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得:0=﹣4+b,解得:b=4,即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4,当x=1时,y=2x+4=6,则点B(1,6),将点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得:k=1×6=6,即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2)设点N的坐标为(t,2t+4),则点M(t,),若△BMN是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则点B在MN的中垂线上,则(2t+4+)=6,解得:t=1(舍去)或3,则点M、N的坐标分别为:(3,10)、(3,2),则△BMN的面积=MN•(x M﹣x B)=(10﹣2)×(3﹣1)=8;(3)取AB的中点M,过点M作MH⊥AB交x轴于点H,∵点M是AB的中点且MH⊥AB,则∠PBA=∠BAO,由中点坐标公式得,点M(﹣,3),在Rt△AMH中,由AB的表达式知,tan∠BAO=2,则tan∠MHA=,则直线MH表达式中的k值为﹣,则直线MH的表达式为:y=﹣(x+)+3,令y=﹣(x+)+3=0,则x=,即点H(,0),由点B、H的坐标得,直线BH的表达式为:y=﹣x+,联立y=﹣x+和y=并解得:x=1(舍去)或,则点P的坐标为:(,).。

中考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含答案]

中考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题针对演练1. 已知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 x(k ≠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A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P ,已知△OAP 的面积为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有一点B 的横坐标为2,且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MA +MB 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1题图2. 如图,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交于点A 、B ,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2,一次函数图象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当y <-1时,写出x 的取值范围;(3)在第三象限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S△ODP=2S△OCA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2题图3. 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nx(n为常数且n≠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x轴,垂足为D.若OB=2OA=3OD=6.(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3)直接写出不等式:kx+b≤nx的解集.4. 如图,点A (-2,n ),B(1,-2)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3)若C 是x 轴上一动点,设t =CB -CA ,求t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C 的坐标.第4题图5. 如图,直线y 1=14x +1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与反比例函数y 2=m x (x >0)的图象交于点P ,过点P 作PB ⊥x 轴于点B ,且AC =BC . (1)求点P 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y 2的解析式; (2)请直接写出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3)反比例函数y 2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 ,使四边形BCPD 为菱形如果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第5题图6. 如图,直线y=x+b与x轴交于点C(4,0),与y轴交于点B,并与双曲线y=mx(x<0)交于点A(-1,n).(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解析式;(2)连接OA,求∠OAB的正弦值;(3)若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以点D、C、B构成的三角形△OAB相似若存在求出D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6题图7. 如图,直线y=33x-3与x,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反比例函数y=kx(k>0)图象交于点C,D,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E.(1)求点A的坐标;(2)若AE=AC.①求k的值;②试判断点E与点D是否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并说明理由.第7题图8. 如图,已知双曲线y=kx经过点D(6,1),点C是双曲线第三象限上的动点,过点C作CA⊥x轴,过点D作DB⊥y轴,垂足分别为A,B,连接AB,BC.(1)求k的值;(2)若△BCD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的解析式;(3)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第8题图9. 如图,点B 为双曲线y =kx(x >0)上一点,直线AB 平行于y 轴,交直线y =x于点A ,交x 轴于点D ,双曲线y =k x与直线y =x 交于点C ,若OB 2-AB 2=4.(1)求k 的值;(2)点B 的横坐标为4时,求△ABC 的面积;(3)双曲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APC ∽△AOD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9题图答案1.解:(1)设A点的坐标为(x,y),则OP=x,PA=y,∵△OAP的面积为1,∴12xy=1,∴xy=2,即k=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x;(2)存在,如解图,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x轴于点M,此时MA+MB最小,∵点B的横坐标为2,∴点B的纵坐标为y=22=1,即点B的坐标为(2,1).又∵两个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A点,∴2 2xx=,解得x1=1,x2=-1(舍去).∴y=2,∴点A的坐标为(1,2),∴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1,-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A′(1,-2),B(2,1)得,23,215k b kk b b+=-=⎧⎧⎨⎨+==-⎩⎩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x-5,令y=0,得x=53,∴直线y=3x-5与x轴的交点为(53,0),即点M的坐标为(53,0).第1题解图2.解:(1)∵反比例函数y=2x图象上的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2,∴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2,-1),∵点A (1,2)、B (-2,-1)在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上,∴21,211k b k k b b +==⎧⎧⎨⎨-+=-=⎩⎩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2)由图象知,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当y <-1时,x 的取值范围是-2<x<0;(3)存在.对于y =x +1,当y =0时,x =-1,当x =0时,y =1, ∴点D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0,1), 设点P (m ,n ),∵S △ODP =2S △OCA ,∴12×1×(-n )=2×12×1×1,∴n =-2,∵点P (m ,-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2= 2m, ∴m =-1,∴点P 的坐标为(-1,-2). 3.解:(1)∵OB =2OA =3OD =6, ∴OA =3,OD =2.∴A (3,0),B (0,6),D (-2,0).将点A (3,0)和B (0,6)代入y =kx +b 得,302,66k b k b b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6. ……………………(3分) 将x =-2代入y =-2x +6,得y =-2×(-2)+6=10, ∴点C 的坐标为(-2,10).将点C (-2,10)代入y =nx ,得10=2n -,解得n =-20,∴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0y x=-;………………………(5分) (2)将两个函数解析式组成方程组,得26,20y x y x =-+⎧⎪⎨=-⎪⎩解得x 1=-2,x 2=5. ………………………………………(7分)将x =5代入204,y x=-=- ∴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5,-4); …………… (8分) (3)-2≤x<0或x≥5. …………………………………… (10分)【解法提示】不等式kx +b ≤nx的解集,即是直线位于双曲线下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也就是-2≤x <0或x ≥5.4.解:(1)∵点A (-2,n ),B (1,-2)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m =-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2y x=-,∴n =1,∴点A (-2,1),将点A (-2,1),B (1,-2)代入y =kx +b ,得211,21k b k k b b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2)结合图象知:当-2<x <0或x >1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3)如解图,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连接BA ′延长交x 轴于点C ,则点C 即为所求,∵A (-2,1), ∴A ′(-2,-1),设直线A ′B 的解析式为y =mx +n ,1123,253m m n m n n ⎧=-⎪-=-+⎧⎪⎨⎨-=+⎩⎪=-⎪⎩解得, ∴y =-13x -53,令y=0,得x=-5,则C点坐标为(-5,0),∴t的最大值为A′B=(-2-1)2+(-1+2)2=10.第4题解图5.解:(1)∵一次函数y1=14x+1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A(-4,0),C(0,1),又∵AC=BC,CO⊥AB,∴O为AB的中点,即OA=OB=4,且BP=2OC=2,∴点P的坐标为(4,2),将点P(4,2)代入y2=mx,得m=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8 x;(2)x>4;【解法提示】由图象可知,当y1>y2时,即是直线位于双曲线上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4.(3)存在.假设存在这样的D点,使四边形BCPD为菱形,如解图,连接DC 与PB交于点E,∵四边形BCPD为菱形,∴CE=DE=4,∴CD=8,∴D点的坐标为(8,1),将D(8,1)代入反比例函数8yx=,D点坐标满足函数关系式,即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存在点D,使四边形BCPD为菱形,此时D点坐标为(8,1).第5题解图6.解:(1)∵直线y=x+b与x轴交于点C(4,0),∴把点C(4,0)代入y=x+b,得b=-4,∴直线的解析式为y=x-4,∵直线也过A点,∴把点A(-1,n)代入y=x-4,得n=-5,∴A(-1,-5),将A(-1,-5)代入y=mx(x<0),得m=5,∴双曲线的解析式为5yx=;(2)如解图,过点O作OM⊥AC于点M,∵点B是直线y=x-4与y轴的交点,∴令x=0,得y=-4,∴点B(0,-4),∴OC=OB=4,∴△O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C=∠OCB=45°,∴在△OMB中,sin45°=OMOB=4OM,∴OM=22,∵AO=12+52=26,∴在△AOM中,sin∠OAB=OMOA=2226=21313;第6题解图(3)存在.如解图,过点A作AN⊥y轴于点N,则AN=1,BN=1,∴AB=12+12=2,∵OB=OC=4,∴BC=42+42=42,又∵∠OBC=∠OCB=45°,∴∠OBA=∠BCD=135°,∴△OBA∽△BCD或△OBA∽△DCB,∴OBBC=BACD或OBDC=BABC,即442=2CD或4DC=242,∴CD=2或CD=16,∵点C(4,0),∴点D的坐标是(6,0)或(20,0).7.解:(1)当y =0时,得0=33x -3,解得x =3.∴点A 的坐标为(3,0); ……………………………………(2分) (2)①如解图,过点C 作CF ⊥x 轴于点F . 设AE =AC =t , 点E 的坐标是(3,t ).在Rt △AOB 中, tan ∠OAB =OB OA =33,∴∠OAB =30°.在Rt △ACF 中,∠CAF =30°,∴CF =12t ,AF =AC ·cos30°=32t ,∴点C 的坐标是(3+32t ,12t ).∵点C 、E 在y =kx 的图象上,∴(3+32t )×12t =3t ,解得t 1=0(舍去),t 2=23,∴k =3t =63; …………………………………………… (5分) ②点E 与点D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理由如下: 由①知,点E 的坐标为(3,23), 设点D 的坐标是(x ,33x -3),∴x (33x -3)=63,解得x 1=6(舍去),x 2=-3, ∴点D 的坐标是(-3,-23),∴点E 与点D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8分)第7题解图8.解:(1)∵双曲线y =kx 经过点D (6,1),∴6k =1,解得k =6;(2)设点C 到BD 的距离为h ,∵点D 的坐标为(6,1),DB ⊥y 轴, ∴BD =6,∴S △BCD =12×6×h =12,解得h =4,∵点C 是双曲线第三象限上的动点,点D 的纵坐标为1,∴点C 的纵坐标为1-4=-3,∴6x=-3,解得x =-2,∴点C 的坐标为(-2,-3),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123,2612k b k k b b ⎧-+=-=⎧⎪⎨⎨+=⎩⎪=-⎩解得,∴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12x -2; (3)AB ∥CD .理由如下:∵CA ⊥x 轴,DB ⊥y 轴,点D 的坐标为(6,1),设点C 的坐标为(c ,6c),∴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c ,0),B (0,1),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mx +n ,则10,11mc n m c n n ⎧+==-⎧⎪⎨⎨=⎩⎪=⎩解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1x c+1,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ex +f ,则16,661e ec f cc c e f f c ⎧=-⎧⎪+=⎪⎪⎨⎨+⎪⎪+==⎩⎪⎩解得,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1x c +6c c +,∵AB 、CD 的解析式中k 都等于1c-,∴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AB ∥CD . 9.解:(1)设D 点坐标为(a ,0),∵AB ∥y 轴,点A 在直线y =x 上,B 为双曲线y =kx(x >0)上一点,∴A 点坐标为(a ,a ),B 点坐标为(a ,k a),∴AB =a -k a ,BD =k a ,在Rt △OBD 中,OB 2=BD 2+OD 2=(k a)2+a 2,∵OB 2-AB 2=4,∴(k a )2+a 2-(a -k a)2=4,∴k =2;(2)如解图,过点C 作CM ⊥AB 于点M ,,2y xy x =⎧⎪⎨=⎪⎩联立2222x x y y ⎧⎧==⎪⎪⎨⎨==⎪⎪⎩⎩解得(舍去),∴C 点坐标为(2,2), 第9题解图∵点B 的横坐标为4,∴A 点坐标为(4,4),B 点坐标为(4,12),∴AB =4-12=72,CM =4-2,∴S △ABC =12CM ·AB =12×(4-2)×72 =7-724;(3)不存在,理由如下:若△APC ∽△AOD ,∵△AO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P =90°,∴CM =12AP ,设P 点坐标为(a ,2a ),则A 点坐标为(a ,a ),∴AP =|a -2a|,∵C 点坐标为(2,2),∴CM =|a -2|,∴|a -2|=12|a -2a|,∴(a -2)2=14×222(2)a a -,即(a -2)2=14×222((a a a +⨯-,∴4a 2-(a +2)2=0,解得a =2或a =-23(舍去),∴P 点坐标为(2,2),则此时点C 与点P 重合,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存在.。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项训练题(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项训练题(带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项训练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3y x =-与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2,A n ,在第三象限交于点B ,过点B 作BC x ⊥轴于C ,连接AC .(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求ABC 的面积;2.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k y x =()0k ≠的图象交于()23A -,,()1B m ,两点.(1)试求m 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的面积.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y k 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交于()2,1A -、()1,B n -两点,与x 轴交于点C .(1)求2k ,n 的值;(2)请直接写出不等式21k k x b x+<的解集; (3)连接OA 、OB ,求AOB 的面积.4.一次函数2y 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60y x x=>的图象交于点()16A ,,与x 轴交于点B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过点A 作AC x ⊥轴于点C ,求ABC 的面积.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与双曲线k y x =相交于()2,A m ,B 两点BC x ⊥轴,垂足为C .(1)求双曲线k y x=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 (2)求ABC 的面积.6.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 D ,两点,与坐标轴交于A 、 B 两点,连接(OC OD O ,是坐标原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m 的值;(2)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 ax b x +≥的解集为 .7.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0)m y x x=<的图象交于(2,4)A -,(4,2)B -两点,且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C 、点D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m ax b x<+的解集; (3)点P 在y 轴上,且13AOP AOB S S =△△,请求出点P 的坐标.8.如图,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23,,点B 的坐标为()1n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表达式;(2)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m kx b x<+的解集.9.如图,一次函数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4,0)A -,与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象交于点B ,C (-6,c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 的坐标;(2)当m kx b x+≥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 (3)在双曲线m y x=上是否存在点P ,使ABP 是以点A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m y x x=>的图象交于点()2P n ,,与x 轴交于点()40A -,,与y 轴交于点C ,PB x ⊥轴于点B ,且AC BC =.(1)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平面内找一点D ,使以B ,C ,P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出点D 的坐标.11.如图,反比例函数1k y x =图象与一次函数2112y x =--的图象交于点()4,A a -与点B .(1)求a 的值与反比例函数关系式;(2)连接OA ,OB ,求AOB S ;(3)若12y y >,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12.如图,一次函数()110y k x b k =+≠与反比例函数()220k y k x=≠的图象交于点()12A -,,(1),B m -.(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0)(0),P n n >,使AB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n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2A -,()6,6B -为Rt ABC △的顶点90BAC ∠=︒,点C 在x 轴上.将ABC 沿x 轴水平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A B C ''',A ,B 两点的对应点A ',B '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1)求a 和k 的值;(2)作直线l 平行于A C ''且与A B '',B C ''分别交于M ,N ,若B MN '△与四边形MA C N ''的面积比为4:21,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3)在(2)问的条件下,是否存在x 轴上的点P 和直线l 上的点Q ,使得以P A Q ',,,B '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题意的点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直线1y x m =-++与反比例函数()0,0m y x m x =>>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1)如图1,当点A 坐标为()1,3时 ①求直线AB 的解析式:①若点P 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直线AB 上方一点,当ABP 面积为2时,求点P 的坐标;(2)将直线CD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EF ,将双曲线位于CD 下方部分沿直线CD 翻折,若翻折后的图象(图中虚线部分)与直线EF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m 的值.15.已知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直线l 经过点()0,4A -,且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B ,25cos 5BAO ∠=,反比例函数()0k y x x =>的图像与直线l 交于点()3,C m .(1)求k 的值;(2)点P 在上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联结BP 、PC ①过点P 作PD x 轴,交直线l 于点D ,若PD 平分BPC ∠,求PD 的长; ①作直线PC 交y 轴于点E ,联结BE ,若3PBE PBC S S =△△,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1.(1)6y x=; (2)92.(1)16,42m y x =-=+ (2)83.(1)22k =-,n=2(2)2x >或10x -<<(3)324.(1)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4y x =+;(2)ABC 的面积为9.5.(1)4y x =;()2,2B -- (2)46.(1)4y x=;1m = (2)14x ≤≤7.(1)8y x=- 6y x =+ (2)42x -<<-(3)(0,2)P 或(0,2)-8.(1)6y x = 142y x =-+; (2)26x <<或0x <.9.(1)反比例函数得表达式为:6y x=()2,3B (2)60x -≤<或2x ≥(3)存在 1(1,6)P -- 2(3,2)P --10.(1)114y x =+ 8y x = (2)()01-,、()03,和()81,11.(1)1a = 4y x=- (2)3(3)40x -<<或2x >12.(1)2y x=- 1y x =-+; (2)114n =-+或217n =+13.(1)8a = 12k =(2)45y x (3)存在,点P 、Q 的坐标分别为4360855⎛⎫⎛⎫ ⎪ ⎪⎝⎭⎝⎭,,,或1405⎛⎫- ⎪⎝⎭,、625⎛⎫ ⎪⎝⎭,或36,85⎛⎫ ⎪⎝⎭ 1645⎛⎫ ⎪⎝⎭,14.(1)①4y x =-+;①()3636P +-,或()3636-+, (2)322m =+15.(1)6k =.(2)①125PD =;①94,23P ⎛⎫ ⎪⎝⎭或98,43P ⎛⎫ ⎪⎝⎭.。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1.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 (﹣2,1),B (1,n )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AOB 的面积;(3)直接写出0-≥+xm b kx 时x 的取值范围.2.如图,直线y =kx +b 与双曲线y =相交于A (1,2),B 两点,与x 轴相交于点 C (4,0).(1)分别求直线AC 和双曲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连接OA ,OB ,求△AOB 的面积;(3)直接写出当x >0时,关于x 的不等式kx +b >的解集.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A (2,3)、B (﹣3,n )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x +b 的解集;(3)若P 是y 轴上一点,且满足△P AB 的面积是5,求点P 的坐标.4.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B,与x轴交于点C(5,0),若OC=AC,且S△OAC=10.(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请直接写出不等式ax+b>的解集.5.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1,4),D(4,m)两点,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连接OC,OD(O是坐标原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ax+b<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3)将直线AB向下平移多少个单位长度,直线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6.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交于A(1,a),B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的坐标;(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7.如图,过原点O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交于A(1,2),B两点,一次函数y2=mx+b(m≠0)的图象过点A与反比例函数交于另一点C(2,n).(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y1>y2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CO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1,4),B(a,﹣1)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P(n,0)在x轴负半轴上,连接AP,过点B作BQ∥AP,交y=的图象于点Q,连接PQ.当BQ=AP时,若四边形APQB的面积为36,求n的值.9.柚子含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钾、铁等微量元素,可以预防血栓、糖尿病.某超市从果农处进购柚子的成本价为3元/千克,在销售过程中发现,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单价x(元/千克)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部分,BC为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超市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点(横坐标与纵坐标不相等)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后得到的点叫这一点的“互换点”,如(﹣3,5)与(5,﹣3)是一对“互换点”.(1)任意一对“互换点”能否都在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为什么?(2)M、N是一对“互换点”,若点M的坐标为(m,n),求直线MN的表达式(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3)在抛物线y=x2+bx+c的图象上有一对“互换点”A、B,其中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直线AB经过点P(,),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中考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专题练习
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b ax y +=(0≠a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 k y =(0≠k )的图像交于一、三象限内的A、B 两点,与x 轴交于C 点,点A的坐标为(2,m ),点B的坐标为(n ,
2-),5
2tan =∠BOC 。

(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x轴上有一点E(O 点除外),使得BCE ∆
与BCO ∆的面积相等,求出点E 的坐标。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b kx y +=(0≠k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
m y =(0≠m )的图像交于二、四象限内的A 、B两点,与x轴交于C点,点B的坐标为(6,n )。

线段OA=5,E 为x轴上一点,且5
4sin =∠AOE 。

(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C ∆的面积。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点A(2,1)、B(1-,2-)两点,与x 轴交于点C。

(1)分别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接OA,求AOC ∆的面积。

4、如图一次函数b ax y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像交于M(2,2)、N(1-,m )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接OM 、ON,求MON ∆的面积。

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343+-=x y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x k y =的图像交于点B (2-,m )和点C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C ∆的面积。

6、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0≠k )的图像经过点(2
1,8),直线b x y +-=经过该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Q(4,m )。

(1)求上述反比例函数和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设该直线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图像的另一个交点为P,连接OP 、OQ,求OPQ ∆的面积。

7、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 中,一次函数b kx y +=(0≠k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 m y =(0≠m )的图像相交于A、B两点,且A 点的坐标是(1,2),B 点的坐标是(2-,n )。

(1)求出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在x 轴的正半轴上找一点C 使AOC ∆的面积
等于ABO ∆的面积,并求出C 点的坐标。

8、如图,已知双曲线x k y =
和直线n mx y +=交于点A和点B,B 点的坐标是(2,3-),AC 垂直y 轴于点C,2
3=AC 。

(1)求双曲线和直线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

9、如图已知直线AB 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C 、D 两点,若O A=3,点C的横坐标为3-,32tan =∠BAO 。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COD ∆的面积。

10、如图所示,ABO Rt ∆的顶点A 是双曲线x k y =
与直线()1++-=k x y 在第四象限内的交点,x AB ⊥轴于B点,且2
3=∆ABO S 。

(1)求这两个函数的关系式;
(2)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 、C 的坐标和AOC ∆的面积。

11、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1的图像与一次函数b ax y +=2的图像交于点A(1,4)和点B(m ,-2)。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点C 与点A 关于x轴对称,求ABC ∆的面积。

12、如图一次函数b ax y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像交于A、B 两点,与x 轴交于点C,与y 轴交于点D ,已知10=OA ,3
1tan =
∠AOC ,点B的坐标为(m ,-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13、如图反比例函数图像与一次函数图像交于A 、B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连接OA 、OB ,当AOB ∆的面积为215时,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14、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 中,直线A B分别与x、y轴交于点B 、A,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交于点C 、D,CE ⊥x 轴于点E,21tan =
∠ABO ,OB=4,OE=2.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15、如图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 m y =
的图像相交于点A(-1,2)、点B(-4,n )。

(1)求此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

16、如图一次函数b ax y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B 两点,与x 轴交于点C ,与y轴交于点D,若5=OA ,21tan =∠AOC ,点B的坐标为(2
1,m )。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

17、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 中,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A (-2,0),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交于点B(2,n ),连接BO,若4=∆AOB S 。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若直线AB 与y 轴的交点为C,求OCB ∆的面积。

18、已知一次函数m x y +=1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 y 62=的图像交于A 、B两点。

已知当1>x 时,21y y >;当10<<x 时,21y y <。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双曲线在第一象限上有一点C 到y 轴的距离为3,
求ABC ∆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