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认识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基础入门知识资料

危险化学品基础入门知识资料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1 何谓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

如硫化氢有毒,可致人死亡,汽油易燃,硝酸有强烈腐蚀性,这些均属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事故回放——印度博帕尔事故:1984年,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漏,导致20万人中毒,其中2000人死亡,5万人失明。

开县井喷事故:2003年12月23日,某钻探公司川钻12队对“罗家16H”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而出,导致243人中毒死亡。

2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 看图识危险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摘录如下。

4 必须了解的几个概念4.1 编号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中,每种危险化学品都有3个编号:危险货物编号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给出的全国统一编号。

如硫化氢的危险货物编号为21006。

UN编号是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对危险货物制订的编号,如硫化氢为1053。

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该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

如硫化氢的编号为7783-06-4,苯的编号为71-43-2。

一种化学物质往往有多个名称,而CAS号是某种物质的唯一的数字识别号码,可用来判定检索有多个名称的化学物质的信息。

4.2 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的条件下之比。

一般危险化学品是气体、蒸气时,以空气=1为标准,如一氧化碳为0.97,氯气为2.45;危险化学品是液体或液化气体时,以水=1为标准,如液氯为1.47,苯为0.8787,乙酸为1.05。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认识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认识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认识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等特性,对人体和环境有潜在的危害的化学物质的统称。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医疗保健、科学研究等领域,然而,若不正确使用、储存或处理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对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造成严重威胁。

首先,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其危险性质,可将危险化学品分为毒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爆炸品、氧化剂、放射性物质等不同类别。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其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其次,正确的储存和处理危险化学品至关重要。

危险化学品应该储存在专门的储存设施中,如化学品柜、储罐等,并确保储存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合理标识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并将其放置在远离火源、避免日晒和潮湿的地方。

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以降低接触风险。

此外,必须正确使用危险化学品,遵循相关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

在使用危险化学品前,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其性质、用途和安全措施。

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并采取防止泄漏和扩散的措施,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最后,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

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是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对危险化学品的基本认识对于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准确识别化学品的危险性质,正确储存和处理化学品,遵循操作规程和法律法规,将有效降低危险化学品带来的风险。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带来的危害,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s)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等特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特殊性质,危险化学品的不正确使用、储存或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和破坏。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

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远离火源 、热源和电气设备,防止发生火
灾和爆炸事故。
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应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进行处置,禁止随意倾倒
或排放。
对于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应选择 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处
理。
在处理废弃的危险化学品时,应 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处理
过程的安全可控。
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应 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启动应
急预案。
紧急处置措施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如 灭火、稀释、收集等。
人员疏散与安置
及时疏散事故现场周围的人员 ,并进行安置和救助。
环境监测与修复
对事故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监 测,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受损环
境。
03 危险化学品使用 安全
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意识与技能
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风险,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相 关规定。
提高操作技能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 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储存
危险化学品应按照其性质和危 险程度进行分类储存,并保持
安全距离。
专人管理
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应由专人 管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防泄漏措施
储存容器应密封良好,并配备 泄漏报警装置和应急处理设备

通风与温度控制
储存区域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 和温度控制系统,以确保危险 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危险化学品运输规定
03
隔离危险区域
迅速划定危险区域,禁止 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防 止事态扩大。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共75页文档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共75页文档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分类及标志第一节概念和分类原则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的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

因此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86年、1990年先后发布了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1986)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l2268—1990),根据运输的危险性将危险货物分为九类,并规定了危险货物的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类。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l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并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二十七种(主标志十六种,副标志十一种)。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以上三个国家标准除感染性物品和杂类以外,其他分类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更好地搞好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具体特性和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

下面分八类简单介绍。

第二节爆炸品一、爆炸品定义本类化学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危险化学品管理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管理基本知识

Company Logo
第一节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5、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是指危险化学品在市场上流通时由生产销售单位提 供的附在化学品包装上的标签,是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的一种载体,它 用简单、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图形表述有关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安全处置的 注意事项,警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和处置。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1999)规定化学品安全标签应包 括物质名称,包括中、英文名称;编号,包括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编号和中 国危险货物运输编号,分别用UN No.和CN No.表示;危险性标志;警示词, 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分别用“危险”、“警告”、“注意”三个词进行 警示,当某种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用危险性最大的警示词;危 险性概述,是简要概述燃烧爆炸危险特性、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安全措施,包括处置、搬运、储存和使用作业中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发生 意外时简单有效的救护措施等,要求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灭火方法 ,当化学品为易(可)燃或助燃物质,应提示有效的灭火剂和禁用的灭火剂以 及灭火注意事项;生产厂家,包括生产厂(公司)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和 应急咨询或应急代理电话;以及提示参阅安全技术说明书等内容。 (见下图)
Company Logo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 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 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三乙基铝等; 遇湿易燃物品 :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 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 氧化剂: 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 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 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 感。 有机过氧化物 :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 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 酮等。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 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 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易爆燃性、氧化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由于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范围广泛,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安全使用的必要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的危险性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的物质。

危险化学品根据其特性可分为爆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毒性物质、腐蚀品等多个类别。

爆炸品是指能产生爆炸效应的物质,如火药、雷管等。

易燃液体是指能在常温下迅速蒸发并能燃烧的液体,如酒精、汽油等。

易燃固体是指具有可燃性,在温度升高时能产生火势的物质,如纸张、棉花等。

氧化剂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氧的化学品,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毒性物质是指能对人体产生中毒作用的物质,如砷、汞等。

腐蚀品是指能在短时间内破坏其他物质结构的化学品,如鹰", "性"油、硫酸等。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对于正确识别危险化学品以及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知识1.正确储存和标识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分类储存、分区储存、专用储存。

分类储存是指根据危险性质将化学品分类储存,不同类别的化学品分开存放。

分区储存是指根据安全要求将储存场所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危险性分类储存化学品。

专用储存则是指将特定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门的设备中。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标识也非常重要,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储存、搬运和使用场所设置标识牌,明确标识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质、防护措施等信息,以便使用者正确识别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首先,使用者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以减少与化学品接触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本知识

近年危险化学品事故选介
2006年9月3日, 在我区注册的位 于番禺区某企业 发生一起在烧焊 过程中,造成2 个50吨柴油罐 (内存柴油共约 40吨)先后起火 爆炸,并引发火 灾的事故。事故 造成2名工人受 伤,疏散车间工 人约200多人。
近年危险化学品事故选介
事故原因: 工人在使用电焊机进行焊接 管道作业过程中,因消防管 道与柴油罐的喷淋消防管道 相连接,电焊的明火引起管 道油气爆燃,从而导致两个 柴油罐先后产生爆炸。 旁边受影响的汽车
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 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 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 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 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 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会急 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 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按其
●强烈的腐蚀性(硫酸、盐酸、硝酸、氢 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氧化性 如浓硫酸、硝酸、氯磺酸等都是氧化 性很强的物质,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 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三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案例及分析
化学事故一般包括:泄漏中毒和火灾爆炸两大类
化学事故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突发性、危害性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 以下三项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 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 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 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 三乙基铝等; ★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 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 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名词解释1、化学品:天然的或人造的各类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化学品。

3、作业场所:化学品生产、搬运、储存、运输、废弃、设备维护的所有场所。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择重归类: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有毒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

第一类爆炸品(1)一、爆炸品定义:本类化学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爆炸:物质从一种状态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做机械功的过程。

第一类爆炸品(2)爆炸的分类: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由核反应引起的爆炸。

(原子弹或氢弹的爆炸)―物理爆炸:由物理原因所引起的爆炸。

(蒸汽锅炉或装有压缩气体的钢瓶受热爆炸等)―化学爆炸:由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爆炸。

(煤矿的瓦斯爆炸、粉尘爆炸、炸药及爆炸性物品引起的爆炸等)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

(三者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第一类爆炸品(3)二、爆炸品特性1、爆炸性强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化学爆炸的三个特点)第一类爆炸品(4)2、敏感度高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的差不多知识、分类及标志第一节概念和分类原则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然而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要紧的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

因此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依照该化学品的要紧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86年、1990年先后公布了国家标准《危险物资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1986)及《危险物资品名表》(GBl2268—1990),依照运输的危险性将危险物资分为九类,并规定了危险物资的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类。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公布了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l3690—1992),按要紧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并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二十七种(主标志十六种,副标志十一种)。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以上三个国家标准除感染性物品和杂类以外,其他分类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更好地搞好危险化学品经营治理,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具体特性和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

下面分八类简单介绍。

第二节爆炸品一、爆炸品定义本类化学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做机械功的过程。

爆炸可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三种形式。

核爆炸是由核反应引起的爆炸。

例如:原子弹或氢弹的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物理缘故所引起的爆炸,例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产生的锅炉爆炸;装有压缩气体的钢瓶受热爆炸等。

化学爆炸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爆炸。

化学爆炸能够是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遇明火或火源而引起(如煤矿的瓦斯爆炸);也能够是可燃粉末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火源而引起(粉尘爆炸);但更多的是炸药及爆炸性物品所引起的爆炸。

化学爆炸的要紧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二、爆炸品特性1.爆炸性强爆炸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因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刻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

例如,黑火药的爆炸反应:2KNO2+S+3C=K2S+N2↑+3CO2↑+热量显然,黑火药的爆炸反应就具备化学爆炸的三个特点:反应速度极快,瞬间即进行完毕,产生大量气体(280L/kg),放出大量的热(3015kJ/kg),火焰温度高达2100℃以上。

煤在空气中点燃后,尽管也能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C+O2=CO2↑+热量但由于煤的燃烧速度比较慢,产生的热量和气体逐渐地扩散开去,不能在其周围产生高和气巨大压力,因此只是燃烧而不是爆炸。

2.敏感度高各种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但假如没有必要的外界作用,爆炸是可不能发生的。

也确实是讲,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

不同的炸药所需的起爆能不同,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简称感度)。

起爆能与敏感度成反比,起爆能越小,敏感度越高。

从储运的角度来讲,希望敏感度低些,但实际上如炸药的敏感度过低,则需要消耗较大的起爆能,造成使用不便,因而各使用部门对炸药的敏感度都有一定的要求。

我们应该了解各种爆炸品的敏感度,以便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适当操纵,确保安全。

爆炸品的感度要紧分热感度(加热、火花、火焰),机械感度(冲击、针刺、摩檫、撞击),静电感度(静电、电火花),起爆感度(雷管、炸药)等。

不同的爆炸品的各种感度数据是不同的。

爆炸品在储运中必须远离火种、热源及防震等要求确实是依照它的热感度和机械感度来确定的。

决定爆炸品敏感度的内在因素是它的化学组成和结构,阻碍敏感度的外来因素还有温度、杂质、结晶、密度等。

(1)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是决定其具有爆炸性质的要紧因素。

具体地讲是由于分子中含有某些“爆炸性基团”引起的。

例如:叠氮化合物中的-N=N≡N基;雷汞、雷银中的-O-N=C基;硝基化合物中的-NO2基;重氮化合物中的-N=N-基等。

另外,爆炸品分子中含有“爆炸性基团”的数目对敏感度也有明显的阻碍,例如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随着分子中硝基(-NO2)数目的增加,其敏感度亦增高。

硝基苯只含有一个硝基,它在加热时尽管分解,但不易爆炸,因其毒性突出定为毒害品;(邻、间、对)二硝基苯尽管具有爆炸性,但不敏感,由于它的易燃性比爆炸性更突出,因此定为易燃固体;三硝基苯所含硝基的数目在三者中最多,其爆炸性突出,特不敏感,故定为爆炸品。

(2)温度不同爆炸品的温度敏感度是不同的,例如:雷汞为165℃,黑火药为270~300℃,苦味酸为300℃。

同一爆炸品随着温度升高,其机械感度也升高。

缘故在于其本身具有的内能也随温度相应的增高,对起爆所需外界供给的能量则相应地减少。

因此,爆炸品在储存、运输中绝对不同意受热,必须远离火种、热源,幸免日光照耀,在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

(3)杂质杂质对爆炸品的敏感度也有专门大阻碍,而且不同的杂质所起的阻碍也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固体杂质,特不是硬度高、有尖棱的杂质能增加爆炸品的敏感度。

因为这些杂质能使冲击能量集中在尖棱上,产生许多高能中心,促使爆炸品爆炸。

例如梯恩梯炸药中混进砂粒后,敏感度就显著提高。

因此,在储存、运输中,特不是在撒漏后收集时,要防止砂粒、尘土混入。

相反,松软的或液态杂质混入爆炸品后,往往会使敏感度降低。

例如:雷汞含水大于10%时可在空气中点燃而不爆炸;苦味酸含水量超过35%时就可不能爆炸。

因此,在储存中,对加水降低敏感度的爆炸品如苦味酸等,要经常检查有无漏水情况,含水量短少时应立即添加,包装破损时要及时修理。

(4)结晶有些爆炸品由于晶型不同,它的敏感度也不同。

例如:液体硝化甘油炸药在凝固、半凝固时,结晶多呈三斜晶系,属不安定型。

不安定型结晶比液体的机械感度更高,对摩擦特不敏感,甚至微小的外力作用就足以引起爆炸。

因此,硝化甘油炸药在冷天要做防冻工作,储存温度不得低于15℃,以防止冻结。

(5)密度爆炸品随着密度增大,通常敏感度均有所下降。

粉碎、疏松的爆炸品敏感度高,是因为密度不仅直接阻碍冲击力、热量等外界作用在爆炸品中的传播,而且对炸药颗粒之间的相互摩擦也有专门大阻碍。

在储运中应注意包装完好,防止破裂致使炸药粉碎而导致危险。

爆炸品除具有以上所述的爆炸性强和敏感度高的特性外还有以下一些性质:(1)专门多炸药,例如梯恩梯、硝化甘油、雷汞等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2)有些爆炸品与某些化学药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

例如:苦味酸遇某些碳酸盐能反应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雷汞遇盐酸或硝酸能分解,遇硫酸会爆炸。

(3)某些爆炸品与一些重金属(铅、银、铜等)及其化合物的生成物,其敏感度更高。

例如:苦味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生爆炸;雷汞与铜作用的生成物具有更大的敏感度等;为此苦昧酸等不得用金属容器包装。

(4)某些爆炸品受光照易于分解。

如叠氮银、雷酸银等。

(5)某些爆炸品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受潮或遇湿后会降低爆炸能力,甚至无法使用。

如硝铵炸药等应注意防止受潮失效。

三、爆炸品分项1.《危险物资品名表》(GB 12268—1990)按运输危险性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特不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可不能爆炸。

2.爆炸品分项方法专门多,按爆炸品的性质和用途又可分为以下四小项:(1)点火器材:用来引爆雷管、黑火药。

如导火索、火绳等。

(2)起爆器材:用来引爆炸药。

如导爆索、雷管等。

(3)炸药和爆炸性药品:按敏感度和爆炸威力又可分为:①起爆药:敏感度极高,用来诱爆其他炸药的药剂。

如雷汞、叠氮铅等。

特不敏感,极易通过火花点火和轻微撞击使之爆炸。

②爆破药:爆炸威力强大,是装填炮弹、炸弹或用于各种爆破的烈性炸药。

军用的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民用的有铵油炸药、硝铵炸药等。

⑧火药: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地燃烧的药剂。

如硝化纤维火药、硝化甘油火药等军用发射药(溶塑火药)及民用黑火药等。

(4)其他爆炸物品:指含有黑火药的制品。

如爆竹、烟花、礼花弹等。

举例:(1)导火索理化性质:导火索以黑火药为芯体,外层包有棉线,外形与棉绳相似,制成卷状,每卷长50米。

对火焰敏感,爆燃点290~300℃,爆温2200~2380℃,燃速约lcm/s。

能用明火或拉火管点燃。

危险特性:接触火焰、电火花或受到猛撞和摩擦,均能引起燃烧。

灭火剂:大量水。

禁用砂土压盖。

(2)2,4,6—三硝基甲苯(干的或含水<30%)不名:梯恩梯;茶色炸药分子式:CH3C6H2(N02)3理化性质: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

无嗅,有毒,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苯、甲苯和丙酮。

遇碱则生成不安定的爆炸物。

撞击敏感度14.7N·m。

暴露在日光下颜色会变深。

是猛性炸药,亦是多种混合炸药的组分。

危险特性:撞击,摩擦,明火,高温,均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剂:大量水。

禁用砂土盖压。

(2)环三次甲基三硝胺(含水≥15%或含钝感剂)不名:黑索金;旋风炸药分子式:C3H6N3(NO2)3理化性质:无嗅无味白色粉状结晶,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浓硝酸和丙酮。

是爆炸力极强大的猛性炸药。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或受震动、撞击、摩擦,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灭火剂:大量水。

禁用砂土压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